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元代白釉瓷器

犹豫的小刺猬
大力的冬日
2023-03-20 09:16:47

元代白釉瓷器

最佳答案
开心的太阳
拉长的荔枝
2025-09-13 18:10:07

元代白釉瓷器主要有:

A、霍窑

胎土细腻,釉色洁白,制作极为规整。采用四至五个(多数)乳钉支烧,因此器物内外留下支钉痕,或乳钉粘附在器物上。此外,霍器质脆,用手能把瓷片折断(含铝、温度不足缘故),故难以久传,出土及传世完整器寥寥无几。

器型有仿定折腰盘、洗、盏托、高足杯、盖罐之类。霍窑白瓷崇尚素面,也有少量印花装饰。

B、枢符瓷

枢符器是元代官府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胎体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泽,故称卵白.印有”枢府”,”太禧”等字款的器物,无论在胎质,釉色,制作工艺上都比较精湛.

枢府在制作上的特征是圈足小,足壁厚,削足规整,足内无釉,底心有乳钉状突起,采用铺沙渣(高岭土和谷壳灰的混合物)的垫饼仰烧方法. 在底足无釉处,呈现铁质红褐色小斑点,且在边沿粘有沙渣.

C、磁州窑

胎土粗糙,装化妆土,制作规整。采用五个乳钉支烧,因此器物内留下支钉痕,器物无釉。盏托、碗盘、盖罐之类多见。

我空间里有元代白釉瓷片标本,你可以参考一下

最新回答
包容的背包
默默的书本
2025-09-13 18:10:07

亮青釉,胎釉结合极坚密,釉面因莹润光亮,白中泛青,透明度强,以康熙瓷器为最。雍正以后为了用于五彩和粉彩瓷,白釉中又出现了粉白釉和浆白釉两种,粉白釉釉色柔和细白,肥润,半透明,但莹润度比亮青釉低,又比浆白釉高。浆白釉比粉白釉色泽更白,但显薄而松散。用文字描述很难说清楚,最好的办法是用实物(没有整器,用瓷片也可以)进行比较,其区别一目了然。

忧虑的魔镜
爱笑的雨
2025-09-13 18:10:07

50、60、70年代瓷器特点是瓷胎质洁白、细腻、坚致;釉水莹润、均匀、清朗,白中略泛翠青色,玻璃相适度,胎釉结合好;粉彩彩料精细、匀和,色泽鲜亮、明丽、活泼,烧成温度好。

底色分3种:玫红、娇黄、翡翠绿。这种红料稍稍泛一些玫瑰色,使红色效果十分引人注目而又稳重。其所有粉彩料都极为细腻,浓淡相宜,涂彩又极认真、细致,花叶的涂染十分得法,加工烧成温度恰如其分,因此粉彩显得格外美。

各时期瓷器的特点:

1、元明两代瓷器的砂底,露胎处均可见星点装或大片火石红斑。这种火石红斑,自元代开始出现,经明代,沿续到清代乾隆以后才完全消失。

2、釉面多为青白色,色泽清雅、柔和悦目。

3、所绘龙纹,不如元代凶猛,多为五爪龙。元代所绘的折枝或缠枝莲叶纹的叶形较大,为大花、大叶,到洪武时则明显缩小。  

4、瓷器底足中心乳钉状突起,是元代器足遗传。

5、明代早期纹饰,大多简练娴熟,豪放生动。官窑器的纹饰精细秀丽,或多或少流露出元代风格。

6、在我国的陶瓷工艺史上,此时的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占有特殊地位,成为明清两代的典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文革瓷

顺利的自行车
危机的台灯
2025-09-13 18:10:07

2012年,王刚错砸两亿古董,节目因此停播。2020年,王刚发帖子突然回应当年的事件,当初砸碎的古董其实就是赝品,而且早在2013年底,就已经赢了官司。王刚主持的鉴宝类节目曾火爆一时。收藏家将自己送来的文物交给专家鉴定,如果得出的结论是赝品的话,就会让王刚拿着特制的小铜锤敲碎。2012年却传出了王刚将价值两亿的真品当赝品砸碎的消息。

2012年,医生付常勇曾经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甜白釉压手杯送到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鉴宝节目当中鉴定。付常勇表示,因为自己治好了一位患者的多年顽疾,患者为了表达感谢,特意送给自己一对甜白釉压手杯。来到节目之前已经让当地的鉴定师鉴定过了,鉴宝师确认这是绝对的真品。但是当藏品到了栏目组的专家手里的时候,却被鉴定是赝品。王刚按照节目组的规定,将这对精巧的甜白釉砸碎在了白色的丝帕里。

同年,文物馆和栏目组举办了一场真假藏品的对比艺术展。栏目组精心挑选了30多件赝品瓷器,和博物馆的珍藏品进行对比。而这个时候,著名收藏家姚政,说这个节目当中砸掉的很多赝品,其实是真品。一时激起千层浪,付常勇带着被砸碎的瓷片去了多个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得出的结果是收藏品确实是正品,价值在两亿元左右。

付常勇悔不当初,联系栏目组进行赔偿。但是每位收藏者在参加节目之前都要签订生死契,一旦被砸碎,就和栏目组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有生死契,节目组也没有赔偿义务。付常勇将王刚和节目组告上了法庭,后续人们就不知事件到底如何了。多年之后,王刚在社交平台上回应当年的事情,声称自己砸碎的就是赝品,最终官司也是他们这边赢得了胜利。看来所谓的砸碎两亿元古董,不过就是一个噱头。

疯狂的棒棒糖
冷静的睫毛膏
2025-09-13 18:10:07

说起王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他是著名的影视演员,曾出演过多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比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饰演的和珅,《家宴》里饰演的老冯头等等。当然了,除了演员这一身份之外,实际上在生活中他还是一位资深的收藏家,而他的收入也大多投入到看收藏中。曾经在一期节目中,就曾将其家中藏品曝光出来,满屋子的古董名画数不胜数,着实让人羡慕。

但这如此成功之人,在收藏界却让人们对他颇有微词,究其原因还是多年前的“砸宝”事件影响太大!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将目光转到十多年前,在央视鉴宝节目的带动下,各地鉴宝节目遍地开花,其中以2002年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节目“质量”较高。但为了更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收视率,留住观众,节目组不仅请来了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明星嘉宾和藏宝人,还特地搞了一个“生死文书”的节目噱头,即如果宝贝鉴定之后是赝品的话,那么就要当场将其砸碎。

节目组弄的这个“特色”,虽然引来了一定的关注度,但有一些人也表示了质疑。因为古董不管是真是假,鉴定完毕以后让藏友带回去就可以了,为何还要砸碎呢?再说了,就算古董是假的,那藏友买的时候难道就不花钱了?说砸就砸,岂不是让人白白损失吗?更何况,这些被鉴定出来的“赝品”,就不一定是假的!

当然了,这样的质疑也是正确的,但当时的竞争确实太大了,节目组为了提升收视率,也不得不想出此办法,再说来之前是要签订“生死文书”的,因此这也算是一个你情我愿的行为。

但有时候也无法保证砸的就真的是赝品,比如有一个来自河北的藏友就跟王刚和节目组较起了真!

2012年,河北一中医大夫付常勇带来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对“甜白釉压手杯”。当时他的心理预期并不高,只要它能值两万元就差不多了。但是鉴宝专家介绍说,如果这对瓷器能到明朝永乐年间的话,那么其一件就能价值五千万,一对就价值上亿。这使得付常勇心里波澜起伏的,因为这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但随后鉴宝专家却说道:“但很可惜,您这对是赝品”。

那么既然是赝品,那就得按照节目的规则将其砸掉,因为在上节目之前,藏友都已经签订了“生死文书”,表示鉴定后自愿承担一切后果。随后,王刚手起锤落,将这对“甜白釉压手杯”砸碎。

付常勇心里很难受,但是无奈自己带来的宝贝是赝品,况且来的时候就已经签订好“生死文书”了,因此只能带着被砸碎的手杯离开。不过付常勇并不甘心,他并不相信自己的宝贝是赝品,于是在离开节目组之后,他又找到民间收藏组织进行重新鉴定!

经鉴定后得知,这对“甜白釉压手杯”已经有600年左右的历史,即明朝的永宣时期。要知道,在历史上,永乐到宣德年间的瓷器是非常出名的,是中国瓷器制作最高水平的典型代表。这个时期的瓷器是非常珍贵的,如果你熟悉这一时期的瓷器,还知道有著名的“永宣青花”。因此据估算,这对“甜白釉压手杯”的价值大概在2亿元左右!

得知鉴定结果后,付常勇非常生气,于是便将王刚和节目组告上了法庭,希望得到合理的赔偿。

当然了,最终的结果我们也都能猜到了,付常勇当然是败诉的,因为在事先他就已经签署了协议,表示自愿承担鉴定后的一切后果。果然,在2013年底,王刚和节目组胜诉。

不过虽然王刚和节目组胜诉了,但是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也来了,王刚也渐渐地淡出了鉴宝圈。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被砸宝的付常勇等藏友,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野。虽然如此,收藏界的鉴定乱象仍然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少部分所谓的专家将真品说成的是赝品,然后低价买过来,再高价卖出!当然,也有将赝品说成是真品,然后将原本不值钱的宝贝,高价卖给别人,致使购买者亏损!

总的来说,收藏界的一些专家们用自己鉴定的一次次“失误”,将自己的信誉声望在老百姓心中降到了冰点,从而产生了“信任危机”,致使人们不再相信这些所谓的专家了!你们怎么看呢

顺利的板凳
有魅力的丝袜
2025-09-13 18:10:07
白釉

大约在北齐,古人才烧出相对意义的白瓷。唐代邢窑白瓷撑起了半壁江山;五代到北宋白瓷以邢窑、定窑为代表;凭借景德镇洁白如雪的高岭土,元代的枢府釉、明永乐的甜白釉,均领一时之风骚。17、18世纪,福建德化白瓷异军突起,大量出口欧洲各国,“中国白”之名对西方产生过巨大影响。

黑釉

黑瓷早在东汉就已出现。东晋的德清黑釉率先举起一面大旗,至唐代黑釉烧造已不再有技术障碍。宋之黑釉首推建盏,其原因在于宋代饮茶习俗的改良。在大环境影响下,辽金元的渔猎文化中也见黑釉。康熙一朝,景德镇烧造出著名的黑釉——乌金釉。以质量论,乌金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青釉

宽泛地说,商代已出现原始青瓷。唐代越窑青瓷被茶圣陆羽誉为如冰似玉,并最终成就了传奇的秘色瓷。从科学意义上讲,宋代五大名窑中的汝、官、哥、钧都属青瓷;此外,北方耀州青瓷和南方龙泉青瓷堪宋代民窑青瓷之代表。清代青釉按色差由深及浅,可分为豆青、东青、粉青。单用一种色彩作为表现手段,青瓷在古往今来的各色瓷器中无疑是魁首。

酱釉

严格意义的酱釉在宋以前未见实物,仅见褐釉。宋代酱釉迅速崛起,定窑中有名为“紫定”的品种;耀州窑亦大量生产酱釉,与定州酱釉在颜色上近似,但略显清亮。明代酱釉少见。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烧造酱釉,因使用紫金土,得名为“紫金釉”。至此,酱釉获得了其历史上最高的地位。

黄釉

汉代的铅黄釉首开黄釉装饰之先河。隋唐黄釉分两类,低温以三彩为主,高温以寿州窑黄釉为代表。辽代尚可见黄釉,而宋金元时期少见。按传统说法,明代黄釉以弘治"娇黄"首推第一。明清各朝将官窑黄釉的标准烧造延续下来,成为皇家规范。内外普施黄釉的瓷器被尊称为"黄器",又称"殿器"。

红釉

唐代长沙窑的铜红釉是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红釉;宋代钧窑之玫瑰紫色在当时可算最红的颜色;而真正意义的纯正红色诞生在元代。明代红釉首推永乐的“鲜红”和宣德的“牛血红”。清代红釉除大名鼎鼎的“郎窑红”外,还包括祭(霁)红、豇豆红、珊瑚红、胭脂红、盖雪红、窑变红等等。

绿釉

两汉及唐、辽重视厚葬,绿釉大部分充当了冥器角色。宋金绿釉首推定窑,称为“绿定”。元明时期对绿釉态度淡漠,直至清代康熙中期,郎廷极创烧著名的“郎窑绿”。清代绿釉包括瓜皮绿、湖水绿、苹果绿、葱心绿、松石绿等等。此外,孔雀绿釉属于一种特殊的绿釉,又称“孔雀蓝”,色彩独特。

蓝釉

唐代早期的三彩上首次出现了蓝色,入宋后则只有钧窑的天蓝釉可以贴近。元代景德镇重新以钴为呈色剂,烧造出纯正的蓝色。明代蓝釉以宣德朝的“宝石蓝”、“雪花蓝”最为著名。康熙时期的霁蓝、天蓝、月白,其釉色依次减淡。康熙朝复烧“雪花蓝”,雍正朝创新“青金蓝”,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官釉

唐代邢窑之“盈”字白瓷与越窑之“秘色”青瓷,是官釉瓷器的开端。北宋汝窑与官窑出现的灰蓝色调,标志着宋代官方陶瓷美学形成,这一标准延续至南宋之官釉及宋末元初之哥釉。明清时期,景德镇以青花、彩瓷占据了官制瓷器的领地,宋以来形成的官釉理念就此基本终止,仅烧造少量仿制品,供宫廷怀旧。

色斑

唐以前,陶瓷不见标准意义的色斑作品,仅见点彩。入唐后色斑作品大增,统称为“花瓷”。宋金磁州窑在黑釉之上以大片色斑装饰,称为“铁锈斑”;钧窑的民窑系统亦出现大量色斑作品。元代龙泉窑发明以褐斑装饰青瓷,日本称为“飞青”。清代康熙时期的“虎皮三彩”、乾隆时期的“桃花洞”,均为创新品种。

仿生

唐代绞胎、绞釉陶瓷的诞生,使人工之器向着相反的自然美学追求迈出了一步。宋代之兔毫、油滴、玳瑁、鹧鸪斑,以其高度审美层次,为仿生瓷提供了另一种思路。清代乾隆时期是仿生瓷的高峰,出现了仿木、仿玉、仿竹,仿石,仿古铜,仿剔红,仿金银等等。乾隆朝的仿生瓷已由仿釉至仿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玩命的心情
踏实的白开水
2025-09-13 18:10:07

2012年10月28日期《天下收藏》节目中,来自河北的中医大夫付常勇作为持宝人登场,展示了一对甜白釉压手杯,被当期三位鉴赏家鉴定为现代仿品,主持人王刚挥动瓜棱大锤将其中一只砸毁。

付常勇对该结果不服,认为自己的藏品在节目录制前后经过专业鉴定机构仔细鉴定,结论均为价值不菲的真品,而《天下收藏》不负责任,仅凭三位鉴赏家节目现场短时间远距离目测就将藏品误认为赝品砸毁。

14日的庭审是本案首次正式开庭。经原告申请,梁亚力、王治国两位专家作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原告的瓷杯整器及两片瓷片的年代判断等问题提出了专业意见,认为原告的整器及瓷片系明代中期成化至嘉靖期间所造的寄托款器物,并非现代仿品,而是明朝之前的“古代仿品”,而古代仿品同样具有文物价值。

藏品真假,谁说了算 原告方钱卫清律师透露,庭审的三个焦点为:被砸的这个杯子是不是现代仿品,“现代仿品”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谁有权力和资质来为这些藏品做出鉴定;节目组与持宝人签订的所谓 “生死文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砸宝”之后,节目组、电视台包括主持人王刚能不能免责(免去民事责任);北京电视台和王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有什么样的过错,为什么必须要承担连带责任。

王刚和北京电视台也分别委派律师到庭,他们的观点认为被砸的甜白釉压手杯是现代仿品,鉴定没有错,给出鉴定意见的几位都是这方面的专家、经纪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也有“生死文书”,可以免责。 钱律师表示,当天在庭审上,原告方邀请相关专家证人对被砸后的瓷杯残片进行了三位一体的鉴定,“做出鉴定和作证的流程、演示、对比,是科学严谨的,同时,这两位专家也是具有相关鉴定资质的,而之前节目中请到的三位专家都不具备鉴定资质”。

一般情况下,持宝人和鉴宝节目都会签订合同。所以,责任在之前就已经划分好。王刚本人并不需要对此负责。

奋斗的小蚂蚁
漂亮的铃铛
2025-09-13 18:10:07

伴随着如今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开始了寻求一些自己的爱好,比如说文物收藏,很多人会选择收藏一些文物宝贝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作为一个水比较深的行业,许多刚开始进入收藏界的人很容易上当受骗,所以许多鉴宝类的节目就应运而生,曾经有一个鉴宝类的节目叫做《天下宝藏》非常的火热。

这个节目的特点在于会在最后环节文物如果被专家鉴别出是赝品的话,这个赝品就会当场砸掉。曾经就有一件事情,一件被鉴别出是赝品的文物被王刚一锤子给砸碎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宝贝是一个价值2亿的的文物,最后节目组还有王刚被文物收藏者告上了法庭,后来结果如何?

有特点的鉴宝节目

作为著名的一个演员,大部分人提到王刚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和珅这个角色,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观众对他演技的认可。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是,王刚之前曾经主持过春联晚会,不仅如此,在2012年的时候,王刚主持了一档鉴宝类的节目叫做《天下宝藏》,这个节目是由主持人、文物收藏者、观众以及一些著名的鉴宝专家组成的,这个节目成立之初与大多数鉴宝类节目一样,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一些文物收藏者鉴定文物的真伪。

这个节目由亮宝环节,鉴宝环节,以及护宝环节三个环节组成,

亮宝环节:就是每一期都会亮相一件国宝级文物,让观众感受一下国宝级文物所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感。环节:先让文物宝贝收藏者,先描述一下宝贝的来历,然后由鉴宝专家对文物进行真伪辨别。护宝环节:也是这档节目的一大亮点,在这一环节观众就可以得知这件文物的真假,如果是假的的话主持人王刚就会用锤子将这个赝品当场砸碎。

宝贝的真伪遭到质疑

最后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赝品流入市场,减少那些首次进入文物市场的收藏家的损失,其实这一环节在亮相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一些人担心专家的鉴别水平,如果把真品鉴别为赝品的话,那么就会损失一件价值不菲的文物,不过还有人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里面所有的收藏家都是节目组请来的托,虽然后来节目组否认这一说法,然而事实真的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档节目最让人难忘的是2012年10月底的一期,当时有个收藏家拿着自己的宝贝来进行鉴宝,这名收藏家的职业是中医叫做付常勇,他带来的是一对甜白釉压手杯,当时付常勇说这是永乐年间的产物,并且报出了2万元的价格,至于这个手杯的来历,付常勇称这是他19岁的时候一位被他医好的患者送给他的。当观众看到这个杯子的时候,便开始议论纷飞,有的人说是假的,因为这个杯子太过于完美,并不像是古代的做工,也有人质疑说,19岁的年轻医生怎么可能会收到如此贵重的礼品。

现场被砸,再度鉴别

当时台下的观众,大部分认为这个宝物是假的,然而这件宝贝的真假,他们说了不算,最后的真假依然还是由专家查看之后才能得知,后来经过专家们的仔细研究以后,最终得出结论,证实这件宝贝是一件赝品。根据节目规定,宝贝在鉴定为赝品之后,在这个环节中要被砸掉,不过王刚在砸之前还是再次询问了这个收藏家是否退出游戏,因为如果退出游戏的话可以将这个宝贝完好无损地拿走,而当时付常勇坚持不退出游戏,随后王刚便将其杯子给砸了。

在诸多环节中节目组以及主持人王刚曾多次询问付常勇的建议,在征得其同意之后,最后将才这个宝贝砸掉,然而付常勇始终认为自己的宝贝是一件真品。于是他就带着砸碎后的碎片来到一些权威机构进行二次的鉴别,然而其鉴定的结果出乎了付常勇的意料,鉴定结果表明这是一件真品,并且其价值远高于付常勇所报出来的2万,竟然达到了两个亿,而当时得知这一件宝贝的真实价格之后付常勇的内心除了后悔以外更多的还是愤怒。

告上法庭结果出乎意料

他认为这是《天下宝藏》节目组的错,如果没有这些规则的话,那么他手中的手杯也不会破碎,于是付常勇便将《天下宝藏》的节目组以及王刚告上了法庭。原本以为法院会维护他的利益,然而让付常勇没想到的是法院驳回了他的的诉讼,因为节目组环节的规定在他前去鉴宝的时候,节目组已经通知过付常勇,而且在砸掉手杯之前,节目组以及王刚曾多次的征求过他的意见,也是得到了他的回应之后最后才将手杯砸掉。

并且付常勇没有证据表明他拿到鉴宝机构鉴定的碎片,就是节目组现场砸掉的碎片,因此节目组并没有过错,也无需承担任何的责任。所以最后法院就驳回了他的诉讼。而这件事的结果并没有如付常勇所想的那样得到他想要的赔偿,不过由于这个节目中的环节当时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性,为了避免以后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这档节目当时就遭到了封杀。不过对于王刚而言,这件事情对于他的生活以及工作并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

结语

男子汉顶天立地,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对自己所做过的事说过的话负责任而还不是说事后抱怨或者找麻烦,这是一种没有责任心的行为,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责任并且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