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怎么区分手工和机器工
瓷器主要有10个方法来区分:
1、纯手工是指全部用手工拉坯形成的瓷器。
纯手工拉坯的胎体通常比较薄,在普通的灯光下会有半透光的现象,器具的胎体厚薄一致,底面平整,部分器具在强光下还会看出拉坯的痕迹。茶具的底面通常都有圈足,而纯手工拉坯的圈足是在拉坯机上用工具修出来的,通常圈足较高,线条平整规矩,棱角分明。
2、模具坯的胎体通常较厚,很难透光。
模具坯的胎体在器具的上半部分或者开口处会有一条加强筋,用手顺着器具的内壁轻轻触摸会感觉到在内壁上有轻微的凸出感。
看模具的底部也会发现有轻微的模具线印在器具的圈足底部,靠近圈足的内侧,模具的圈足通常不是太高,棱角线不是太尖锐,比较圆滑。
3、灌浆胎体大多是薄胎器具。
灌浆的胎体比较好分辨,通常在器具的内壁和底部相交处会留下明显的下凹痕迹,底部不是很平整,有轻微的波纹状。胎体也有厚有薄,现在很多的薄胎器具都以灌浆的工艺为主,圈足比较圆滑。
4、纯手工瓷器难以做到整齐划一。
纯手工瓷器,细细观察瓷器底足,修坯可见跳刀痕,看器形,可见并不十分规整,有捏塑和接底、口、把等接痕。模具瓷器相对规整,壁厚,釉面光洁,没有接痕,瓷器整齐划一,底与器身浑然一体。灌浆瓷器,胎薄,壁薄,同样釉面光洁,没有接痕,瓷器整齐划一,底与器身浑然一体。
5、机械制坯的瓷器非常规整。
现代机器轮盘拉坯制成的盘碗非常规整,放在平面上贴合的十分紧密,而且盘的平面十分平滑,手工拉坯无论如何细致,总不会特别的平整,这个特点,在大尺寸的盘,碗上比较常见。
6、纯手工制作的瓷器质感好。
纯手工制作的瓷器,用手触摸瓷器的底部深浅不一,底比较高,手感较重、质感好。
7、纯手工的瓷器,因为人工制作,底部密度大,所以在灯光下看瓷器底部的颜色会比较深、胎底厚,越往上坯胎越薄。
8、用同一套产品的两个杯子来做对比看是否接合,如果器型规格完全吻合(比如口、底大小完全一致),则是非手工。
9、纯手工制作的瓷器,把瓷器往上抛,其重心向下。非手工因其密度分布均匀则感觉轻,重心不明显。
10、一般纯手工拉坯成的瓷器内壁会有条纹,而非手工则没有,不过也不排除造假,这种方法只是作为一种参考。
陶瓷厂的工种主要有:
财务,出纳,展厅,化验员,质检员,仓库员,技术员(雕刻、分片、成型、开模、炼泥、打浆、注浆,整修等工种),普通工人。
扩展资料:陶瓷文化: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民俗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陶瓷的人文精神:
陶瓷艺术装饰形式从唐、宋、元、明、清到现代可分二类:一类是写意绘画,另一类是工笔绘画。这两种绘画装饰形式都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时期特征在陶瓷产品上的呈现。
唐代长沙窑出现釉下彩绘花鸟,正值唐代花鸟画艺术已有相当高水平时期,技法成熟、笔法流畅,一气呵成,自然生动,是唐代民间花鸟画的艺术风格。
而宋代的陶瓷刻划花的精细都是反映了花鸟绘画风正转化为工细的工笔画的鼎盛时期。也为元青花、明清的陶瓷工笔古、粉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陶瓷艺术装饰形式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画都是中国特有的绘画艺术装饰形式在陶瓷上的表现。
陶瓷艺术装饰都反映了中国人文画历史性影响,形成了中国陶瓷装饰特有的艺术风格。
90后在景德镇做陶瓷月入三万,他当初为何会选择这份职业?
一、90后在景德镇做陶瓷月入三万是什么情况?有一位九零后,他不像很多的和他一样年纪的人,选择在毕业之后去一些一线城市找工作,而他却选择来到景德镇这个地方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他在景德镇这个地方是专门从事陶瓷生意的,通过做陶瓷生意,他一个月可以赚到3万块钱左右,这也让这个九零后更坚定了自己在景德镇继续做自己事业的决心。
二、他当初为何会选择这份职业?其实在景德镇这个地方有很多的年轻人,他们都选择来到这个地方,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职业,是因为他们对于陶瓷的热爱,他们觉得可以用这样的一种职业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完全复制在陶瓷之上,很多的年轻人来到这个城市以后,刚开始是会走很多的弯路,但是慢慢的找到属于自己的生道路之后,就会走得越来越顺利,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自我,找到了方向,并且可以不断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弘扬陶瓷文化,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意外的收获,所以他们选择这份职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三、怎么评价这位90后的创业精神?对于这位九零,后来说刚开始他是想要赚钱,目的很简单,但是后来他慢慢的发现,赚钱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因为他要做出不一样的东西,让大家看到自己,这就必须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做到,所以他不断的创新尝试,慢慢的才开始走上了正轨,所以从这一个方面来说的话,这位九零后他的创新意识,可以说是帮了他很大的忙,在这个大家都追求新鲜的社会当中,能够不断的创新,去做出一些大家喜欢的东西,才是他创业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除此之外,坚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品质,虽然遭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却没有放弃,这样才有可能会成功,所以这位九零后的创业精神就是创新喝坚持,这也是值得每一位创业者需要去学习的。
顾名思义陶瓷工主要是制造陶瓷工艺品的工人,因为陶瓷工艺品不同于其他的工艺品,这种物品必须要人工操作才行,机器根本达不到完美的效果。就业前景方面我认为特别好,因为陶瓷这种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利润也是非常高。陶瓷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很多达官贵人家里都会摆放一些陶瓷工艺品,所以这些陶瓷都是非常值钱的,虽然陶瓷制造厂出来的工艺品不会像文物一样值钱,但是一般来讲价格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现在我就来谈一谈陶瓷工具体的内容,
一、制造陶瓷的流程很多,每个流程都需要不同的工人。
就算是我们外行人也大概知道制造陶瓷的流程,首先就是原料的采集,一般原料都是那些特殊的粘土,粘土制作完成需要雕刻成瓶子的形状,然后就是烧制上色,最后才是打磨抛光等等。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同技术的工人,一个人不可能完成这么多工作,也是分为很多种流程的陶瓷工。
二、陶瓷工艺品利润非常高,大部分有钱人才会买。
一般来讲质量好的陶瓷成百上千块钱都是很正常的,一般家里条件好的人才会去置办这种装饰品,用来摆放自己家里的书房或者客厅等等。而且很多大公司或者是酒店也会购买这种大型的陶瓷用来摆放,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有钱人才会买的。
三、就业前景方面应该特别好,因为这也是一种技术,就算退休也可以在家里制作。
再来说一说就业前景方面,因为现在陶瓷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很多公司或者酒店开业都需要购买很多大型陶瓷,所以利润肯定是非常高的水平,有利润就会有收益,陶瓷工人的工资也会非常高。
如果我有机会去学这样的技术,那么我肯定会从事这样的职业,看起来就非常好。
以做陶瓷碗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要把陶瓷泥压出空气,放到一个可以旋转的盘子上,启动马达,让这个盘子旋转起来。这样,方便于制作碗体。
2、然后,就可以制作出你心里的模型了。先用手掌轻轻的挤压泥堆中部,使其上部慢慢地拱起来,千万别挤断了,也不要压得太窄,否则压出来的碗就会像沙漏一样了。
3、接着,在拱体(现在还不能称之为碗)的周围挤压,给碗塑型,免得太大了,也是为了碗能光滑,圆润。切忌在这时用力不能忽大忽小,挤压程度也不能忽深忽浅。如果这样,碗就变成椭圆形的。
4、就把碗的中间用大拇指往下压,使其中部变为中空的,这样碗才能盛东西。然后,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挤压碗壁,使其尽量变窄,但不要太窄,否则碗壁太薄,易碎。之后,用手掌平压碗顶,压一下就好了,不要太重,目的只在于使碗顶在同一水平面上。
5、最后,就是用手把碗取下来,千万别把碗形弄坏了,在接下来就是风干,一个星期左右,再把碗放到窑里烧,也分两道:第一道叫素烧,可以在上画一点画或写上字,再去烧第二道。第二道是上釉,也叫釉烧,这样一件碗就算完成了。
扩展资料
保养方法:
一、瓷器都是易碎品,在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碰撞。鉴赏藏品时要注意不要碰撞、摔落,尽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时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绒布垫好,赏看时不要互相传递,一人赏看结束应重置于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观赏。
二、瓶、罐、 尊等瓷器一般是由下而上两段拼接而成,移动时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有的瓶、罐、尊装饰有双耳,在取放时 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或损坏。
三、刚买回来的高温釉或釉下彩瓷器,应先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再用洗洁精洗掉外表的油污,用毛巾擦干水分后用盒子装上,盒中应有泡沫充垫,且加了泡沫后直径不能超过藏品0.5厘米,藏品放在盒中应松紧适当,同时应避免挤压,以防损伤藏品。
四、 出土的低温釉及釉上彩。在釉彩上会渗入很多杂物,甚至会出现脱釉脱彩的现象,应先在胎釉之间加入少量的粘合剂,在彩上再涂较软的粘合剂以防彩釉大面积脱落。
五、在洗刷油污等积垢时,应掌握以下技巧和方法:
1、一般的污渍可以用碱水清洗,也可用肥皂,洗衣粉清洗,再用净水冲净。
2、冬季洗刷薄胎瓷器,要控制好水温,以防冷热水的交替使瓷器发生爆裂。
3、彩色瓷器,有的因色彩中铅的成分较多,出现泛铅现象,可先用棉签蘸上白醋擦洗,再用清水洗净。
4、如果瓷器有开片或冲口裂纹等现象,污渍容易“沁”入其中,可用牙刷蘸些酸性液体刷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烧制法
百度百科-瓷器
1、揉泥
目的在于排空泥料中的气泡,使得泥料进一步紧致。缺少这一道工序,则容易出现坯体中含有气泡,坯体干燥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
2、做坯
景德镇传统圆器做坯,即是依据最终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以供后期印坯时使用。
3、印坯
做好的粗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必须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自然阴干,不可日晒。做坯成形的坯体,必须斜放在坯板上,不可直立放置,直立放置,则可能产生底部的坯裂),就可以进入印坯工序。印坯,是为了使手工成形的圆器在烧制后达到整齐划一。待手工拉坯的坯体自然阴干后,将半干的坯体置于土制磨具上以手按拍,使得坯体周正匀结。
4、利坯
利坯,是将印好的坯精加工,使其进一步光整圆润。
5、荡里釉
圆器制作,若是器内没有装饰的,则需要先上里釉。器物外面的釉则是后期第二次的浸釉。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与玻璃有着类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釉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等为原料。陶瓷施釉的方法有:喷、吹、浸、浇、荡等方法。里釉(器物内部的釉面)和底釉(器物底足的釉面)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荡釉法,外釉我们采用浸釉法。
6.画坯
荡好内釉的坯,则可以进入画坯工序。画坯用的青花料事先需要长时间的研磨,配方,则是每个工作室密不可宣的了。画坯要先准备好画料,而后勾线,混水。
7、勾线
8、混水
青花瓷的魅力,就好比写意水墨山水在中国国画中的地位,而青花之美,不仅仅在精细的画工,青花的山水具有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皴法和染法所具有的优美细腻的层次,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混水这一道工艺。
9、施外釉
绘制完成的瓷坯,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此时,杯子的底足还未形成。浸釉法需要师傅对坯体、釉料以及瓷器的预期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瓷坯浸在釉水里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瓷器烧成后的品相。
10、挖底足
瓷坯外部施釉后,在釉面自然干燥后,就可以进入挖底足的工序了。由于我们制作的是釉足的器物,在挖底足时需要留出底足最外圈的坯,且必须保持外圈的基本一致,这需要很强的控制能力和功底。
11、写底款、施底釉。
12、装釉足
釉足,初始状态是在陶轮上手工制出的小圆泥饼。干燥后再次在陶轮上旋削出相应的造型,与每一个杯子一一对应。
带有釉足的支烧工艺,始见于官窑烧造宫廷瓷器,使用釉足支烧的瓷器器皿足部为满釉,即美观,又光滑而不至于划伤家具的表面,然而由于这种工艺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现代陶瓷工业仅用这一工艺烧造贵重的高档瓷器。
13、满窑、烧窑
将待烧的瓷坯合理的分布于窑体内,称之位满窑。满窑时需要依据窑体的结构大小以及所有待烧的坯体大小合理摆放,并留出合理的火道烟道,否则会影响烧制时窑体内的气氛,导致烧制失败。
景德镇传统青花瓷采用还原烧,我们烧制的温度达到1330°C,烧制时间为10小时左右。
14、开窑
经过12-18小时的自然冷却,在窑体内温度降至常温时,就可以开窑了。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
扩展资料: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陶”“瓷”并称反映了这两类器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广义上说,陶瓷包括陶器、瓷器、炻器。陶瓷广泛成用于日常生活、工艺美术。景德镇陶瓷发展,大量系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以白瓷为著,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千多种品名。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
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产品驰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