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砖从下往上贴可以吗?
贴外墙瓷砖的顺序无论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对于我们这些专业的人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但对于不同的瓷砖就有不同的顺序,区别在于操作过程的难度差异!在此雨哥就跟大家聊聊外墙瓷砖装饰都有什么样的顺序来操作?
一.大多数情况下外墙瓷砖装饰都是采以从上往下的顺序施工。外墙瓷砖从上往下贴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施工方便。外墙瓷砖从上往下贴对于施工操作来说比较方便,因为施工人员从上往下移动比从下往上爬更轻松,好似登山比下山难一样的道理。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个人习惯,但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2.为了避免重复施工。做个外墙瓷砖装修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贴砖工作和填缝工作很多时候都是连续进行,也就是说贴好瓷砖之后跟着做好填缝工作。
说简单明了一点就是贴砖工作由贴砖师傅完成(大工),填缝工作由专人负责(小工),瓷砖从上往下贴填缝工作也是从上往下进行,这样操作主要是为了避免填缝时不需要顾及下面的墙体装饰。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是从下往上贴,填缝工作无论是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进行都比较麻烦,实际上就是多了一重擦洗的工作,就等于是影响了施工进度!而所谓的重复施工就是说填缝时需要擦干净瓷砖,从上往下一气呵成则能避免反复擦洗的情况!
说得更高级一点就是因为引力的问题物体都是往下掉,填缝工作时难免会有填缝材料掉落,会滴在下面的墙体上,从上往下贴砖再从上往下填缝就能避免弄脏下层的瓷砖需要重复擦洗的情况。
二.针对不同规格的瓷砖选择从上还是从下操作顺序。外墙瓷砖装饰瓷砖的规格越大操作难度就越大,为了施工更加方便和保证质量效果就应该选择便于操作的顺序来进行施工。比如说所用的外墙瓷砖规格在150*500以上,如果从上往下贴虽然也可以,但操作难度较大既影响施工进度或许还会影响施工质量和效果?因为大规格的瓷砖都比较重,在粘贴时因为受力的问题或者粘贴材料的问题瓷砖会往下滑,因此对于施工来说是有较大影响的!
所以在贴大规格的瓷砖时都是采以从下往上的顺序,在固定第一块瓷砖做为支撑,再往上依次铺贴。简单的说就是只需固定底下一排的瓷砖,再往上进行施工就不用担心瓷砖往下滑,因为有了下部分已经定型的“支撑点”托住,往上贴时瓷砖缝隙用“十字架”托着,如此一来就不怕瓷砖下滑和能更好的把控瓷砖缝隙大小均匀。
三.贴外墙瓷砖的操作顺序更多时候都是以个人操作习惯而定!好比说对我来说在贴哪些小规格的瓷砖(我认为150*500尺寸以下的瓷砖都是小规格)时习惯从上往下贴,同时做好填缝工作,也就是说从上往下同头到尾一气呵成!而在贴哪些比较大的瓷砖时,我则习惯从下往上进行施工,是为了施工方便和保证质量效果!
而有一些装修师傅无论是贴什么规格的瓷砖都是采以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我认为这是一种操作习惯,与技术和质量效果无关!因为无论是做任何事情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就会自然而然的每次都是如此操作!
外墙瓷砖装饰的贴砖顺序其实没有什么讲究,最重要的是为了施工方便!只要达到效果和质量,选择什么样的个操作过程都是因人而异。有人说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瓷砖的排序和收口问题上能做到更好,就应该从下往上进行施工,但对于我们这些专业人员来说,只要计算好尺寸和技术到位,无论起止点从那个位置进行都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不论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进行都可以!所以外墙瓷砖从下往上贴肯定也是可以的,而且很多装修师傅都喜欢这样的操作方式!
从上向下贴砖。
1、想要铺贴出很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在施工前把外墙砖在水中浸泡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施工时也要注意排列,非整砖要放在角落的地方,而且宽度不要低于整砖的三分之一。
2、如果是旧墙面要翻新,切忌不要直接在墙面上贴砖,时间久了会容易脱落,要把原来的墙面击碎下来再贴新砖,还要注意不要贴空砖,要保证四面平整,墙边处也要用外墙砖原有的砖边去铺贴。
3、在贴砖的时候一定不要用不同型号或者不同品牌的砖贴在一面墙上。
4、在施工前要把墙面清理干净,不要留下残余的灰尘或者砂浆之类的残留物。
扩展资料规格有12种左右。外墙砖尺寸有:25*25mm、23*48mm、45*45mm、45*95mm、45*145mm、95*95mm、100*100mm、45*195mm、100*200mm、50*200mm、60*240mm、200*400mm等。
外墙砖近年来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外墙砖主要用于建筑外墙的装饰和保护。颜色规格丰富,外墙砖既可库存销售,也可根据客户对规格和颜色的特殊要求定制生产。
外墙砖不仅装饰整个建筑物,同时因为其耐酸碱,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对保护墙体有重要作用,还能防寒保温。为满足外墙装饰个性化与丰富性的要求,外墙装饰技术和手法朝高品位、高档次发展。外墙砖注重整体搭配,装饰手法丰富,装饰风格多样化,装饰效果突出。
选砖预排→弹线分格→侵砖湿墙→做灰饼→镶贴施工→沟缝清洗→刷接口粘接剂(外墙饰面时)
施工技术要点:
弹线分格:在找平层上,弹出分网格线,划出皮数杆,定出水平标准。
弹水平线:先弹顶棚边或龙骨下标高线,按饰面砖上口镶贴伸入吊顶线内25㎜计算,标高线,从上往下分划,使最下层面砖高度大于半块砖。
弹竖向线:从墙面一侧端部开始,以便将不足模数的面砖贴于阴角和阳角处。
a).选砖:按颜色深浅不同归类,再按几何尺寸分选。
浸砖一般不小于2h,取出阴干到表面无水膜,通常6h左右,以手摸无水感为宜。
b).做灰饼:间距一般1500㎜,双面挂直靠平。
c).铺贴先预排,同一墙面最后只留一排非整砖,排在靠地面或阴角处,一般饰面砖缝宽可在1-1.5㎜中变化,方法有直缝镶贴和错缝镶贴。
铺贴:
软贴法:以水泥为1:2或1:3(体积比),砂宜取细度模数<2.9之细砂,或在水泥砂浆中加入少量石灰膏(水泥石灰砂浆),墙面铺贴时要湿水。
硬贴法:采用107胶水泥砂浆(水泥:砂:水:107胶 =1:2.5:0.44:0.03),可减薄粘结层,一般只需2-3㎜,大面积铺贴顺序由下往上,从阳角开始水平方向逐一铺贴,饰面砖接口粘接砂浆厚度不超过8㎜。
嵌缝、檫洗。将砖面灰浆轼净,同色水泥嵌缝,清水冲净。
是从上到下。
抹灰应从上往下打底,底层砂浆抹完后从上往下抹面层砂浆(以前一日打底,第二天罩面为宜)。应注意在抹面层以前,先检查底层砂浆有无空、裂现象,如有空裂应剔凿返修后再抹面层灰,另外注意应先清理底层砂浆上的尘土、污垢并浇水湿润后,方可进行面层抹灰。
滴水线(槽):在檐口、窗台、窗楣、雨篷、阳台、压顶和突出墙面等部位,其上面应作出流水坡度,下面应作出滴水线(槽)。流水坡度应保证坡向正确,滴水线(槽)距外表面不应小于20mm,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8mm。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在对墙面抹灰之前,需要将墙面的基层给清理干净。如果墙面表面光滑应做毛化处理,同时在墙面抹灰时需要分层处理,每层抹灰不能过厚,而且需要严格控制好间隔时间。在抹灰完毕后应对墙面浇水进行保养,避免墙面出现空鼓或者开裂现象。
2、在安装窗框时,需要注意尺寸和高度的准确性,窗框是四周应留有一定的抹灰空间,避免抹灰吃口。
3、在墙面抹灰之前,需要将混泥土的墙面进行凿毛洒水湿润后才能够涂抹水泥砂浆,如果是陶粒砌块墙面,则需要在湿润后边涂抹界面剂边进行抹灰。
4、如果墙面不进行油漆涂刷,则水泥砂浆最好采用同品种、同批号的产品,同时罩面压光最好不要在同一位置多次抹压,否则会导致墙面的表面出现深浅不一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墙面抹灰
1、基层处理
首先清除基层表面尘土和其它粘附物。较大的凹陷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并待其干燥,较小的孔洞、裂缝用水泥乳胶腻子修补。墙面泛碱起霜时用硫酸锌溶液或稀盐酸溶液刷洗,油污用洗涤剂清洗,最后再用清水洗净。
对基层原有涂层应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疏松、起壳、脆裂的旧涂层应将其铲除;粘附牢固的旧涂层用砂纸打毛;不耐水的涂层应全部铲除。
2、刷底胶(木质及油漆面除外)
如果墙面较疏松,吸收性强,可以在清理完毕的基层上用辊筒均匀地涂刷一至二遍胶水打底(丙烯酸乳液或水溶性建筑胶水加3~5倍水稀释即成),不可漏涂,也不能涂刷过多造成流淌或堆积。
3、局部补腻子
基层打底干燥后,用腻子找补不平之处,干后砂平。成品腻子使用前应搅匀,腻子偏稠时可酌量加清水调节。
4、满刮腻子
将腻子置于托板上,用抹子或像皮刮板进行刮涂,先上后下。根据基层情况和装饰要求刮涂2~3遍腻子,每遍腻子不可过厚。腻子干后应及时用砂纸打磨,不得磨出波浪形,也不能留下磨痕,打磨完毕后扫去浮灰。
5、刷底涂料
将底涂料搅拌均匀,如涂料较稠,可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用滚筒刷或排笔刷均匀涂刷一遍,注意不要漏刷,也不要刷得过厚。底涂料干后如有必要可局部复补腻子,干后砂平。
6、刷面涂料
将面涂料按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比例进行稀释并搅拌均匀。墙面需分色时,先用粉线包或墨斗弹出分色线,涂刷时在交色部位留出1~2cm的余地。一人先用滚筒刷蘸涂料均匀涂布,另一人随即用排笔刷展平涂痕和溅沫。
应防止透底和流坠。每个涂刷面均应从边缘开始向另一侧涂刷,并应一次完成,以免出现接痕。第一遍干透后,再涂第二遍涂料。一般涂刷2~3遍涂料,视不同情况而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外墙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