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几何形纹饰有哪些?
几何形纹饰是瓷器早期流行的一种装饰图案。主要内容有回纹、弦纹、波纹、绳纹、双圈纹、联珠纹、网纹、菱格纹、卷线纹及鱼鳞纹等,是在几何纹陶器装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瓷器上的几何纹多饰于器物的上部,以带状二方连续的形式出现。南北朝时期的联珠纹、网纹等制作精细,格凋高雅。后期几何纹逐渐发展为以地纹形式出现,其中回纹,鱼鳞纹有一定的代表性。
团菊纹始见于隋代临汝窑,一种团菊中心无花蕊;一种团菊中心为一圆圈,内印作坊主或工匠姓氏。桃花纹常见于明清瓷绘,常用来衬托少女之美,也有配以水波纹的,称为“落花流水”纹。皮球花在清代叫绣球花,是以大小不等的花头作圆形或椭圆形的适合构成,疏密均匀地适合在器物的装饰带中,一般纹样以外的空间大于纹样的比例,对器型适应性强。折枝花纹是在器物的显著部位装饰一枝折下的花卉,与周围纹样无连接关系,多为均衡的形式出现。自元代以来应用很广,如折枝牡丹、折枝梅、折枝桃等纹样。《岁寒三友图》指的是松、竹、梅三种植物,是国画中常见的题材,宋以后常被装饰在器物上。兴于乾隆时的满花纹,俗称“万花”,是在器物的装饰面上满画花朵,形状不一,繁密堆叠,有如万花汇集。
植物类瓷器纹样,是在南北朝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特定的艺术风格,发展到清朝时已达到了无所不有的程度。主要内容有莲花纹、忍冬纹、莲瓣纹、葵瓣纹、团花纹、宝相花纹、梅花纹、牡丹纹、海棠纹、萱草纹、竹纹、松竹纹、缠枝花纹、树石纹及树叶纹等。
中国瓷器的装饰纹样,不仅美化了瓷器本身,而且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它在中国的古代传统纹样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体包括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形纹、山水画、吉祥寓意纹、诗句文字纹以及釉彩自然纹等。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含是丰富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中国历代对吉祥图的想往都有典籍可鉴。表现在中国历代瓷器的吉祥纹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植物为纹饰
大多以松、竹、梅、兰、牡丹、莲花、桂花、桃、柿、石榴等植物为纹饰图案。
岁寒三友
图案为松、竹、梅或松、竹、梅、兰。松,经冬不凋;竹,清高有节,宁折不屈,虚怀大度;梅,不惧风雪严寒,故称"岁寒三友"、"岁寒四友"。寓意人的高尚品德和气节。
四君子
图案为梅、竹、菊、兰草四种花卉,俗称为"四君子"。
五世同堂
图案为五个柿子和海棠花。这种图案以谐音寓意,表示长命百岁,五世同堂,幸福美满的家庭。
玉堂富贵
图案为玉兰花,海棠花和牡丹花。以玉兰花(玉)、海棠花(堂)、牡丹花(富贵)寓意"玉堂富贵"
榴开百子
图案为笑开嘴的石榴和葡萄。古代人希望子孙满堂,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故以石榴、葡萄象征着子女众多,香火兴旺。也有"莲生贵子"等。
为官清廉
图案为鸡冠花、莲花纹。鸡冠花(为官),莲花(清廉)。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寓意为官清廉。
以动物为纹饰
如羊、马、喜鹊、孔雀、鹤、鸳鸯、麒麟、怪兽、鱼类、大象、蝙蝠、鹭、鹌鹑等。
一路平安
图案为鹭、鹌鹑。以鹭鸟寓"路",鹌鹑寓"平安",祝愿旅途平安之意。
年年有余
图案为两条鲢鱼。鲢与年,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富余。还有童子持莲,怀中抱鲢的图案,寓为"连年有余"。
福在眼前
图案为蝙蝠和古钱。古钱是内方外圆,借"孔"为眼,钱与前同音,寓意"眼前是福"。
福至心灵
图案为蝙蝠、寿桃、灵芝。寿桃形状似心,借灵芝的"灵"字,寓意幸福的到来使人变得聪明灵利
五福捧寿
图案为五只蝙蝠一个寿字。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通俗讲,就是一求长命百岁,二求富贵荣华,三求吉祥平安,四求行善积德,五求人老善终。还有五福临门图案。寓意为多福多寿,福寿无边,福寿齐眉,福寿双全,福寿三多。
青花瓷的主体纹样主要有动物,人物,植物,辅助纹样有莲花瓣,如意云,回纹和卷草纹。
1、动物的纹样
要知道,元代的统治者是蒙古人,因此,对于长期放牧为生的他们,在艺术品上,也是以动物为主体,在元代的青花瓷纹样中,主要有龙,老虎,狮子以及鸳鸯等大气威严,高贵的动物,这样的图案展现了大气,狂妄不羁,豪放的气质,这样的气质很符合当时的民族风格。
2、人物的纹样
元代的青花瓷也勾画出了人物的纹样,这样的纹样主要是为了记录古典故事,像甲骨文一样,元代的设计者将经典文化刻画在了青花瓷上,在设计中,主要将主体的故事部分设计在青花瓷的中间部位,这样的设计能够主体部分更加的明显,也能够给人震慑感。
3、植物的纹样
植物的纹样在元代的青花瓷中也是很常见的,在众多的植物中,牡丹的图案是相对较多的,这是因为牡丹的妖娆,大气以及飘逸的气质,这样的气质设计在青花瓷上,能够更加的吸引人们去进行观赏,除此之外还有莲花,菊花等植物,都是青花瓷中常见的设计。
4、辅助纹样
祥云图案的辅助纹培养人物和动物纹有一种很仙气,能够展现人们的寄托的意愿,在很多的辅助纹中,莲花瓣纹和如意云纹是很常见的,能够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的寄托,除此之外,在辅助纹中还有回纹和卷草纹,回纹能够让青花瓷的设计更加的整洁,便于人们对青花瓷中的图案进行分析和观赏,而卷草纹能够让青花瓷的图案变得朴素,这样的设计更容易和植物纹进行搭配,能够很好的突出植物纹的特点。
中国瓷器的装饰纹样以动物类的装饰纹样,以象征吉祥、喜庆题材为最多。主要内容包括龙、凤、象、鹿、狮、麒麟、飞雁、鹦鹉、鸳鸯、翠鸟、白鹤、水鸭、喜鹊、双鱼、蝴蝶、蝙蝠、海马及瑞兽等。其中多以松鹤象征长寿、以喜鹊象征喜庆、以鸳鸯象征婚姻美满、以鹿象征禄位、以蝙蝠象征幸福、以鹌鹑象征平安、以双鱼象征富余等,充分体现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元代瓷器的装饰纹饰,分主纹和辅纹二类。主题纹样有植物纹的松竹梅,又称“岁寒三友”,它具有清高、坚贞不屈的含义,这是元代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题材,表现了汉族文人对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和高风亮节的心情,在明清时代被广泛应用,松枝画的很细、形象逼真,梅花有开有合。此外,牡丹、莲花、蕃莲、菊花、牵牛花、芭蕉、灵芝、山茶、葡萄、海棠、瓜果,无不描绘的生动逼真。动物纹有龙、凤、鹤、鹿、鸳鸯、鹭鸶、狮子、鱼、海马等,画得生机勃勃。辅纹则有卷草、回纹、蕉叶、云肩、莲瓣(八大码)、钱纹、锦地等,元代的瓷器纹饰层次繁密,但不杂乱,有时在一件作品上有七八层装饰纹样,但主次分明,主体纹样突出颇具匠心。元瓷的花朵留有白边,不填满色。叶有一至五个尖瓣,呈葫芦状。藻纹排列有序,叶粗根细。往往在罐的肩部装饰垂云纹,也叫灵芝纹。常把鸳鸯荷花及水纹安排在一件器物上,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器皿的足部多安排莲瓣纹,又称“八大码”。值得重视的历史故事题材的出现,如箫何月下追韩信,蒙恬将军等,对明清两代瓷器上人物故事的题材给予重大影响。
回纹因纹样如“回”字而故名,最早用作原始瓷器的主体纹饰,宋以后定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则用于瓶、罐、盘、碗、洗、炉、枕等器物的边饰。回纹有单体的,一正一反相连成对的和连续不断的带状形等。弦纹为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也可用它来为罐、壶的系、耳和波浪等花纹定位,使之高低一致,起伏均衡。钱纹是宋瓷常用的装饰题材之一,多作盘、碗的边饰;作为主题纹饰时,则多绘于器物的腹部。联珠纹是宋元时期边饰纹样之一,它的特点是大圆珠里套小圆珠,或大珠纹里套3—5个小圆珠。缀珠纹是一种如串缀的珍珠形,它是用一细泥条在瓷坯上按规定的轮廓线盘旋粘贴,再在泥条上刻划横向线段而成。锦纹多呈二方连续形,是以各种几何图形连续构成,其中有菱形锦纹、龟背锦纹、十字锦、八迭锦、桂花锦、古钱锦等,多装饰在瓶、罐的肩部或碗、盘的口沿,结构严谨,华缛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