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陶瓷酒坛需要怎样处理,在储存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新买的陶瓷酒坛最好满水浸泡上1-2天,这样即可以观察有没漏,同时有利增加酒坛硬度,不至于太脆。
在储存酒过程中,注意包装酒坛的密封性,同时控制酒坛环境尽量恒定,土办法是酒坛埋在土里沙里。
你把塞子塞住后,在外面滴蜡密封,或者贪方便,用胶纸密封。不过我还是建议用滴蜡
陶瓷酒坛可以保持酒质,空气容易进入,从而促进酒的老熟,缩短贮存周期,加快其周转速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酒在陶瓷容器中贮存越久,则溶出的金属越多,酒的颜色越黄。所以,酒的颜色与贮存年限有关。在相同年限中,容器的材质和质量不同,着色度相差也很大。在陶瓷类容器中,不论是陶瓷容器还是镶嵌瓷砖的水泥贮存池,钙的溶出量最多,镁的溶出量次之,再次是铜和铁的溶出量。据研究,这些金属离子溶于酒中,对酒的老熟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大部分酒坛厂家的酒坛都是露天存放,酒坛里面会有雨水灰尘等脏东西。所以试水完毕后的酒坛需要用清洗干净。用不掉毛的毛巾和清水洗几遍就行了,千万不要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清洗剂来清洗,因为陶瓷酒坛本身结构比较粗糙,且气孔比较大,化学清洗剂很容易残留污染酒体。清洗以后自然晾干以后能装酒了。
将酒坛移动到干燥的地方装满水擦干坛身放至2到3天,来测试酒坛是否渗漏。有裂缝或者沙眼的酒坛装满水后在水的压力作用下水会渗漏出来。放几天后观察水位是否明显下降或是坛身坛底是否有积水。
1、密封性
土陶的特性是气孔较大,所以土陶酒坛装酒容易渗漏,很多用土陶酒坛的朋友遇到过这个问题。
陶瓷本身的密度就比土陶大很多,而且陶瓷酒坛双面施釉,高温烧制。完全隔断了酒类通过酒坛向外挥发。
2、安全性
土陶的烧制温度在800-900度,而陶瓷的烧制在1380度,只有达到1000度以上才能很好的把泥土中的贵金属元素烧掉。所以安全性陶瓷酒坛要好很多。
3、坚固性
陶器会莫名其妙的出现裂纹甚至会掉皮(釉),这不外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泥和釉的收缩系数(又称膨胀系数)不相一致的结果。所以土陶酒坛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是很差的。
陶瓷酒坛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就是放在户外风吹雨淋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4、美观度
这个就不用说了
装酒的土陶酒坛底下漏酒,是没办法解决的,所以使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酒坛在使用的时候,最好把空的酒坛搬运到需要存放的地方,然后再灌装储存白酒或其他食品,尽量不要把酒坛装满液体后再搬运存放,酒坛自身重量加上储存的液体重量,在搬运存放中很容易出问题。
另外,酒坛储存白酒的容量不宜灌装太满,一般达到酒坛的肩部稍高就可以了。酒坛搬运时可以2-3个工人把酒坛稍微倾斜,沿酒坛底部做圆形移动,比较安全。
移动时防止酒坛底部压伤工人脚部。在比较平坦光滑地面的厂区,可以几个工人合力把酒坛轻轻平放,然后慢慢滚动至摆放的地方再直立起来。
扩展资料:
陶瓷酒坛经过高温烧制而成,不含金属物质和化学物质,无毒、无副作用,具有耐酸碱、密度小的特点。
陶瓷具有一定得透气性,在陈酿过程中,有利于新酒中硫化氢等易挥发物质的挥发,能催陈和促进白酒老熟,使酒变得更醇更香。
酒对温度特别敏感,陶瓷酒坛导热慢,可相对保持酒的酒温,使酒不易变质。陶瓷酒坛外形端庄优雅,古朴大气,颇具欣赏价值,艺术与传统工艺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