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大明宣德青花瓷器款识怎么鉴定瓷器鉴别真假

无辜的机器猫
丰富的豌豆
2023-03-19 16:45:23

大明宣德青花瓷器款识怎么鉴定瓷器鉴别真假

最佳答案
辛勤的大叔
缓慢的树叶
2025-08-27 22:40:18

大明宣德青花瓷器可以通过瓷器上的字迹鉴别。

1、宣德楷书款的”德“字,沿用汉碑中的古体,德字”心“上没有中间一横。如果”心‘字上有一横者多属后世仿品。

2、宣德款的书写,是用晋唐小楷的笔法,浑厚而拙朴。后仿者大多有几种情况:用仿宋体而毫无书写体的笔意,虽为书写体但笔划呆板。例如清康熙时的仿宣德款,往往和康熙款相似。

3、景德镇御窑瓷器遗址曾发现有“宣德年制”四字篆书款的碎片,传世完整的四字篆书款多为后世仿制。有”六字篆书款“的宣德瓷器不可信。

扩展资料:

宣德青花款识曾有满器身的说法,瓷盘无一例外全部有款,其他根据器物造型的不同在口沿、耳、颈、碗心、足底、流、腹部均有书写。

早期为四字篆款,其他多写楷书。有六字款和四字款。六字款有“大明宣德年制”双圈双行楷书款、六字横款、六字竖款。四字款有双行双圈楷书款、四字横款、四字竖款、四字篆书款。

主要是以器物足内中心的青花双圈六字双行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个别用“造”,“宣德年制”四字款较少。民窑器大多书“福”、“寿”及梵文。字体结构布局都很规矩,字与字之间距离、笔划粗细适中,模仿晋唐小楷的笔法,颇有颜体书法之韵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宣德青花瓷

最新回答
欣慰的水杯
爱听歌的滑板
2025-08-27 22:40:18

r这是一件青花瓷碗,纹饰是八仙,瓷碗青花釉色浅蓝,釉质均匀,彩绘一般,做工尚可,底足胎体是砂石底足,款识是大明宣德年制。釉色浅蓝,胎体是砂石底足,款识的书写都不符合宣德青花瓷器特点,所以它是一件后期仿制的瓷器,收藏价值不大。谢谢

缥缈的外套
喜悦的奇迹
2025-08-27 22:40:18

明显的臆造品,有“大明宣德年制”款即官窑器,官窑器是不会出现女人在洗澡这类图案的,要知道在封建社会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其一。

再者,造型:宣德瓷以胎土淘炼精细、造型工整凝重、釉汁匀净、器型多样、青花浓艳,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器物多为圆足,外墙内敛、里墙外斜,足端棱角状呈现梯形,用手很难抓起,此后的仿制者多不具备这些特征。楼主藏品同样不具备这项特征。

最后看胎釉:宣德时期瓷质细腻,胎体坚致,大件器多为厚胎,底无釉,砂底、露胎处常见尖石红斑,光滑自然无旋纹。多橘皮纹是宣德瓷器的突出特征。同永乐青花瓷器一样,宣德青花使用的青料多为进口料,浓艳深沉,有晕散现象,且有自然形成的黑褐色铁锈斑,深处钻入胎骨,用手触摸有凹凸感。当然,同时期也有国产料,发色淡雅无锈斑,时有流散,致使纹饰有模糊不清的现象。但楼主藏品与这些特点都不搭嘎,故这是十分易辨的现代臆造器物,不可作为古玩收藏。

给楼主一个宣德真品大盘的图片,一看便知。

狂野的战斗机
粗暴的冷风
2025-08-27 22:40:18

这要根据碗的成色、工艺来判断。成色差一点的可能几万,好一点的能卖到几百万,极品甚至能卖到上千万。

2018年Leslie Hindman 9月亚洲艺术品拍卖会曾经拍出过一个大明宣德年制青花大碗,最终的成交价是120万美元,加上佣金最后合计145.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998万元。

什么是宣德瓷?

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所用青花料主要是从伊斯兰地区进口的“苏麻离青”,能烧成像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

宣德釉里红,在元代基础上有所发展,鲜艳夺目,有白地红彩和红地白彩两种。宣德红釉与永乐朝所制一样,是明代高温铜红釉的最成功之作,红色鲜艳,有“鲜红”、“宝石红”、“霁红”、“祭红”、“积红”之称。

制品造型有盘、碗、高足杯、卤壶等。宣德的蓝釉和红釉同样齐名,多见暗花装饰。此外,宣德朝的白釉、青釉、孔雀蓝釉、黄釉、洒蓝釉、紫金釉和仿汝、仿哥窑釉及青花金、银彩、刻填酱釉等制作都有一定成就。宣德青花五彩浓艳鲜亮,工艺精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德瓷

粗犷的草莓
等待的路灯
2025-08-27 22:40:18
还可以参考2019年苏富比亚洲拍卖预展,明宣德 青花穿花龙纹盘

《大明宣德年制》款

19.5公分

估价:3,000,000 - 5,000,000 港元

正直的银耳汤
心灵美的毛巾
2025-08-27 22:40:18

明代瓷器在永乐王朝有所创新和发展,至宣德朝而至于鼎盛。

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共33年,且永、宣两代之间的洪熙帝朱高炽在位只有10个月,永乐宣德两朝相近,生产瓷器的大部分应为同一批工匠,加之宣德帝基本上承袭了永乐时期制定的国策,因此永、宣两朝的社会习俗无明显变化,造成永、宣青花瓷器无论器形、纹饰风格大致相同。永乐宣德两朝青花瓷器的区分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难题。青花瓷器均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呈色鲜艳,蓝中泛紫,在纹饰上凝结有“铁锈斑”,因而历来有‘永宣不分’的说法。但通过对已知器物比较依然可以发现一些区别,总体来说,宣德时期瓷器较永乐时期无论器形、纹饰、品种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永乐青花写款的极少,永乐青花瓷藏品中仅有压手杯的碗心有“永乐年制”四字青花篆书款,而宣德青花瓷则写款的较多,有宣德年款遍器身的说法;永乐瓷器胎体轻巧,纹饰纤细,釉面无橘皮纹;宣德胎体厚重,釉面有橘皮纹,纹饰粗放,同一种造型,永乐轻、宣德重,火石红斑重于永乐。宣德时期政局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由于景德镇在明代废除了元代的“匠户制”,工匠成为帮自由的手工业者,提高了生存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从大量出土的传世品和出图器物来看,此时景德镇执瓷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创造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颖品种。闻名于世的宣德青花及冠绝一代的宣德红釉和五彩,在陶瓷发展史上成为交响辉映的璀璨明珠,备受国内外认识的欣赏和重视,充分体现了中国陶瓷高超的技术造旨。

宣德瓷器鉴别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阁下

第一明代宣德瓷器的造型

宣德瓷器的造型敦厚凝重,无论大件小品,制作均甚精致,即使器形很大也不会觉得吨重笨拙。而且品类繁多,琳琅满目,并创制了不少独特之作。经典器形:梅瓶、小口梅瓶、玉壶春瓶、瞻瓶、贯耳瓶、四方委角瓶、扁腹绶带葫芦瓶、琼式瓶、小壁瓶、背壶等等。

第二明代宣德瓷器的图案特征

宣德时期的瓷器清华问世,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不仅画意豪放。生动。书法惆怅流利,粗细皆有,而且内容题材广泛。过去认为明代绘翼龙和穿花龙的青花瓷器始于宣德,现在根据实物证明,出现的时代可以追溯至洪武、永乐时期或者更早。另外,过去一般以为“宣德青花”中很少描绘人物,先在却从所见到的器物和有关资料中,发现不少内容丰富的人物场景,结合后来的成化瓷器中大量出现的以人物为主题的纹饰,更加说明了宣德时期已经为生动多姿的青花瓷故事人物画奠定了基础。

第三明代宣德瓷器纹饰

此时常用的工艺装饰有:印、刻、画、雕、绘画等。常见的图案纹饰:龙纹、凤纹、缠枝花果类、折枝花果类、人物、其他。(具体到什么纹饰,日后我会特地再写一张关于纹饰细分的经验)。纹饰风格题材大致与永乐时期相同,稍显粗犷宣德时期纹饰风格题材大致与永乐时期相同。纹饰画法一改永乐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纹饰的安排、布局、留白都非常注意,使画面更加疏朗清新、端庄稳重。宣德龙纹描绘在整个明代最富有生气,龙首威武昂扬,头发长而向上飘起,有双角,龙身舒展修长,矫健勇猛,给人一种威慑感;青花器纹饰用软笔勾勒,线条流畅,多用没骨画法,即不用勾线填色,一笔点画而成。有些纹饰填色使用小笔填绘(不用大笔渲染),形成深淡的笔触,不见整片一笔涂抹的画法,另外宣德青花在装饰上还与模印、刻划等方法结合使用。

第四明代宣德瓷器胎底特征

宣德时期,瓷土淘练更加精细,烧结后更为缜密坚硬。永乐时期胎骨则细润有余而坚硬不足。所以,同样大小的器形,宣德胎骨比永乐的重。同时,宣德胎土也有厚薄之分。大器多厚胎,底部是无釉的砂底,处理光滑自然,五旋痕,常有火石红斑,于砂底处常可以看到清晰的旋痕。浆胎的胎质疏松,色黄,胎骨开白色片纹,视其断面有烧结不透的现象,扣之发声沙哑。砂底细白,抚摸如糯米粉的感觉宣德时期器物底足有釉底和砂底两种,釉底釉质细腻、光滑,积釉处泛青,呈湖水绿色;砂底细白,抚摸极为细腻,如糯米粉的感觉(也像饺子皮的感觉);由于胎土中含微量杂质,偶见褐色星点;器物底足采用两面斜削的手法,足墙较窄;圈足露胎处泛橙色火石红,足迹露胎处可见护胎釉;由于当时工具所限,除盘碗类小件器物,大件器物底足修足并不十分规整;盘碗类内底面器壁与器底相接处有一周下凹,俗称“月亮底”;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见接胎痕,宣德时期工艺较好,接胎痕不十分明显;器物里釉依然平滑细腻,并可见白色绞丝纹;盘碗的底足多数有棱边感,非滚圆之“泥鳅背”,大盘的底足内墙自上而下向外斜削,因此无法用手指抓住,盘心有塌底现象;宣德朝青花的颜色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蓝中泛紫,由于采用含低锰高铁的进口料“苏麻离青”,一定条件下可烧制出宝石蓝的色泽,在色泽浓深处,形成黑色结晶斑点、并深陷胎骨中,在阳光下看,泛雪青色;青花纹饰线条上铁锈斑自然分布,像墨点在生宣纸上,自然晕散的感觉,呈放射状,有毛边现象;同时宣德官窑还有一小部分使用国产钴料绘纹饰,颜色艳丽稳定,没有黑斑。还有用国产料和进口料结合使用的,以国产料绘海水,以进口料绘龙纹。

第五明代宣德瓷器釉面特征

釉质与永乐相比,乃独细润,但是多桔皮纹。就青花瓷来说,釉面多泛青,称作“亮青釉”。有的青花器釉面气泡密集,大小不一,显云雾状,称为“蒙釉”,又俗称“唾沫釉”。清代仿宣德瓷器中,尤多这种云雾现象。宣德瓷器的高温色釉中,都具有釉面桔皮纹和气泡密集现象,少有例外。啄器器里釉汁淌流不均,可见垂流痕。除了大器为无釉白砂底外,中小器物足底多釉,但器身与器足釉面色则往往不一。

宣德瓷釉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橘皮纹,不十分平整。釉色以白中泛青为主,俗称“亮青釉”,少数莹白。宣德晚期釉面透明度较差,感觉较为浑浊,是由于釉中气泡所致,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群与群之间的间距较疏朗。青花器釉面较厚,个别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白釉器釉质肥润细腻,但莹润度不及永乐时期;红釉器釉面均匀,口沿一圈白釉,俗称“灯草口”,微泛青,器物底边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齐,并泛虾青色。

第六明代宣德瓷器底款特征

德”字“心”上无一横宣德款,落款位置变化多,或底足,或器内心,或口沿,或肩部,宣德款识曾有遍器身的说法,主要是以器物足内中心的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其次是四字款、横款一般写在口沿及器物肩部,高足碗的款识一般是在碗心,多为双圈六字三行款。字体结构布局都很规矩,字与字之间距离适中,模仿晋唐小楷的笔法,笔划粗细适中,笔法遒劲有力,字体清晰。字体风格深受明初书法家沈度的影响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总结宣德款识,作有歌诀“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坚花四双单园,晋唐小楷最出群”。当时写篆书款极少,双圈往往有深浅,“德”字“心”上无一横。

还有另外一个鉴定技巧,辨别宣德瓷器的一个方法为看泡辨真。在高倍放大镜下,宣德青花瓷泡色青亮较小,比永乐瓷密集,甚至小气泡摞大气泡,偶有排列整齐的大泡出现,鉴定瓷器一点要火眼金睛,多和专业人士沟通交流。

诚心的盼望
诚心的乌龟
2025-08-27 22:40:18

这是现代仿的宣德炉,用的是合金铜,且杂质颇多,这点从藏品表面即可看出。首先要知道真宣德炉选用的是风磨铜。反复提炼,同时铜中加入金、银等贵金属,这样,愈烧愈纯,金银等贵金属便浮于表面,轻轻擦拭,便泛出光泽,所以说铜质非常精细,而作假者不知其内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不了解其比例,因此从铜质上能鉴别真伪,看宣德炉底、足,露铜精者为真,粗劣者为假。

真宣德炉的款识有一、二、四、六字款,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结构严谨,字体规整;而假宣德炉一般为“大明宣德年制”的六款,随意书者为多,字体不规整。

不要迷信所谓的德多横或者少横,在现代信息发达社会,这点你知我知,作伪者同样知晓。

传世的宣德炉很少很少,且价格为天文数字,非常昂贵。因此,各朝历代都纷纷仿制,如今很多仿品充斥市场,无论到哪个旧货市场或古玩店,均可见到“大明宣德年制”款的宣德炉,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图是台北故宫所藏宣德炉,您可以对比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