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钴蓝可以用于什么方面,谁有具体介绍。

飘逸的板凳
聪明的水池
2023-03-19 16:07:09

钴蓝可以用于什么方面,谁有具体介绍。

最佳答案
花痴的丝袜
老实的雪糕
2025-08-27 13:53:28

常用于搪瓷的色素类型除了镉系颜料(硫硒化镉/镉红、硫化镉/镉黄等),还有一种尖晶石型颜料,它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性能优越,可以用在除钛釉以外的其它搪瓷釉的着色。作为搪瓷色素原料生产商,今天从专业角度介绍一下搪瓷颜料中的“刚需”——钴蓝色素。

一、钴蓝的化学组成

钴蓝的主要组成是CoO、AI2O3,或被称作铝酸钴(Co AI2O4),相对分子质量为176.89。从化学式理论来说,钴蓝的AI2O3的含量是57.3%,CoO含量为42.36%,或含Co 33.31%。但是钴蓝的实际组成AI2O3含量是65%~70%,CoO含量为30%~35%,有些钴蓝色素氧化钴的含量还要低10%~15%,因为可能还含有其它用来改变钴蓝色素色相的其它少量的氧化物。

二、钴蓝色素的优点

钴蓝是一种带有绿光的蓝色颜色,非常漂亮惊艳,这种蓝色看起来像大海一样神秘,又有着无机颜料本身的质感。除此之外,还有极优良的耐候性、耐碱性,能耐受各种溶剂,耐热可达1200℃。它是一种环保无毒的耐高温无机颜料。

三、钴蓝色素的用途

钴蓝目前主要用于耐高温涂料、陶瓷、搪瓷、玻璃着色,它也可以用于耐高温的工程塑料着色,甚至可以作为美术颜料活跃在艺术领域。

四、钴蓝色素的生产工艺

生产钴蓝有三种方法:碳酸盐法、硫酸盐法、氧化钴法。

最新回答
纯真的大树
称心的月光
2025-08-27 13:53:28

问题一:钴蓝和群青有什么区别 射光兰是一种工业染料 射光兰 (072C兰相) 标准PMS色相、带兰光 射光兰(红相) 兰相纯正、高光泽高浓度 群青颜料是最古老和最鲜艳的蓝色颜料,无毒害、环保,属无机颜料范畴。

问题二:群青和钴蓝 有什么差别?(本人不是学画的 所以不懂 专业人士不要见怪) 买颜料的地方看一下就知道了,群青是偏紫的颜色,钴蓝是偏正的蓝,青花瓷看过吗?那蓝色就是钴蓝,是由氧化钴发色产生的。

问题三:群青色和钴蓝色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很大,

1,成分不同:群青的化学成分Na6Al4Si6S4O2唬,是纳盐。钴蓝化学成分是CoOAlO,是钴盐。

2,颜色不同,群青明度比钴蓝低,颜色深,两者均偏蓝紫。

3,覆盖力不同,群青是透明色,钴蓝是不透明色,覆盖力好。

问题四:钴蓝和酞青蓝的区别 钴蓝是蓝色之一,由钴盐产生而得名,是蓝色之一的色系,酞青蓝属于颜料,具有着色力强不溶于大多数溶剂,稳定性高,耐磨,透明性好,主要作着色剂,广泛应用于涂料,皮革,油漆,塑料

问题五:群青 钴蓝 还有什么颜色 在画色彩画时,群青一般用来打底画轮廓,类似素描起稿,基本作其它用途不多。钴蓝是一种偏绿的蓝色颜料,在作画进用得不多,多用于陶瓷和其常工艺品上色。

问题六:蓝色和深蓝色有区别吗.? 蓝色和深蓝色有区别,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而深蓝色要比天蓝色深。

蓝色是一种颜色,它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中的一元,在这三种原色中它的波长最短,为450~500nm,属于短波长。由于空气中灰尘对日光的瑞利散射,晴天的天空是蓝色的。由于水分子中的氢-氧键对约750纳米的光的吸收,大量的水集中在一起呈蓝色。

深蓝泛指一般较深的蓝色。

蓝色的种类--群青,普蓝,钴蓝,湖蓝,靛蓝,碧蓝,蔚蓝,宝蓝,藏蓝,黛蓝,孔雀蓝,天蓝,深蓝,淡蓝,瓦蓝,冰蓝,水蓝,蓝黑,等。蓝色是永恒的象征,它是最冷的色彩。蓝色非常纯净,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

问题七:群青是一种什么颜色 。。。说,是说不出来的,因为就叫群青。 找激片给你看,也看不清楚,因为电脑和现实还是有色差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那些卖颜料的店,叫老板拿些颜色给你对比了看一下就知道了。

问题八:丙烯颜料中的群青与花青可以互相替代嘛 丙烯颜料干了之后防水防晒,水粉颜料干了之后还是容易掉色,不防水不防晒 丙烯是洗不掉的,水粉可以洗掉 丙烯颜料属于人工合成的聚合颜料,发明于20世纪50年代,是颜料粉调和丙烯酸乳胶制成的。丙烯酸乳胶亦称丙烯树脂聚化乳胶。丙烯树脂有许多种,如甲基丙烯酸树脂等,因此,丙烯颜料也有很多种类。国外颜料生产厂家已生产出丙烯系列产品,如亚光丙烯颜料、半亚光丙烯颜料和有光泽丙烯颜料以及丙烯亚光油、上光油、塑型软膏等等。 丙烯颜料深受画家欢迎。与油画颜料相比,它有如下特性: (1)可用水烯释,利于清洗。 (2)速干。颜料在落笔后几分钟即可干燥,不必像油画作品那样完成后需等几个月才能上光。喜欢慢干特性颜料的画家可用延缓剂来延缓颜料干燥时间。 (3)着色层干后会迅速失去可溶性,同时形成坚韧、有弹性的不渗水的膜。这种膜类似于橡胶。 (4)颜色饱满、浓重、鲜润,无论怎样调和都不会有“脏”“灰”的感觉。着色层永远不会有吸油发污的现象。 (5)作品的持久性较长。油画中的油膜时间久了容易氧化,变黄、变硬易使画面产生龟裂现象。而丙烯胶膜从理论上讲永远不会脆化,也绝不会变黄。 (6)丙烯颜料在使用方式上与油画的最大区别是带有一般水性颜料的操作特性,既能作水彩,又能作水粉用。 (7)丙烯塑型软膏中有含颗粒型,且有粗颗粒与细颗粒之分,为制作肌理提供了方便。 (8)丙烯颜料有毒,但对人体不会很大的产生伤害。只要小心不要误食就行了。 (9)丙烯颜料可以用作自己设计文化衫,可以突出个人个性。但是最好要用全棉的衣服,而且是白色的。 应当注意的是:丙烯画应在丙烯底涂料(GESSO)制作的底子上绘制,不要用油质底子作画。材料专家也不主张丙烯与油画色混合使用,尤其不要在丙烯底子上画油画,这主要是为了作品的永久性保存。丙烯与油画颜料之间并没有不良反应,交替使用时,其附着力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水粉是水粉颜料的简称,在我国有多种称呼如广告色、宣传色等。属于水彩的一种,即不透明水彩颜料。 由于廉价,易学易用,常用于初学者学习色彩画的入门画材,其用法模拟油画技法 。 水粉的性能 水粉色彩纯度与明度的局限性 水粉颜料在湿的时候,它颜色的饱和度和油画颜料一样很高,而干后,由于粉的作用及颜色失去光泽,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 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过稀释、加粉或含粉质颜料较多的浅颜色来实现的。它的干湿变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颜色只加少许的粉,在湿时和干时,其明度就表现出或深或浅的差别,这就是水粉颜料的干湿反应。由于水粉干后颜色普遍变浅,所以,运用好粉是水粉画技术上最难解决的问题。而含粉的色彩又恰恰使画面的颜色充满水粉画特有的“粉”的品质,而出现特别丰富的中间色彩,但水粉画的颜色细腻程度还是远远要低于油画的。 由于水粉颜料性质的局限性,很少有规格较高的大型作品选用水粉颜料进行创作的。 水粉颜料的个性差异 水粉颜料大部分颜色是比较稳定的,如土黄、土红、赭石、桔黄、中黄、淡黄、橄榄绿、粉绿、群青、钴蓝、湖蓝等等。但是,水粉颜料中的深红、玫瑰红、青莲、紫罗兰等颜色就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翻色,不易覆盖。水粉颜色的透明色彩种类较少,只有柠檬黄、玫瑰红、青莲等少数几种颜色,要画好水粉画就必须充分掌握水粉各颜料的个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强弱、覆盖能力的大小、色价的高低。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不断实践,做到熟能生巧。 水粉颜料的成分 制造水粉颜料需要有各种着色剂、填充剂、胶固剂、润湿剂、防腐剂等结合剂。 着色剂――使用球磨机磨研成极细的颜料粉。 填充剂――主要是各种白色颜料或小麦淀粉......>>

问题九:浅蓝色和 偏蓝有什么区别呢!求解释 区别很大,

1,成分不同:群青的化学成分Na6Al4Si6S4O20,是纳盐。钴蓝化学成分是CoOAlO,是钴盐。

2,颜色不同,群青明度比钴蓝低,颜色深,两者均偏蓝紫。

3,覆盖力不同,群青是透明色,钴蓝是不透明色,覆盖力好。

满意的西牛
强健的发箍
2025-08-27 13:53:28

晚上好,目前已知的蓝色色素品种里颜料效果比较好,像是做陶瓷绘画工艺中使用的钴蓝和氧化铁蓝可以在砖窑中耐受500度以上的高温条件。染料中无机染料的耐温上限一般也都比有机和溶剂型金属络合染料要好一些,常见四大染料品种的蓝色部分按照耐热程度分别是分散蓝 >直接耐晒艳蓝 >酸性蓝 >碱性艳蓝或者湖蓝BB。

时尚的橘子
悦耳的黑裤
2025-08-27 13:53:28

蓝釉瓷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新品种。它是以钴蓝为着色剂,经高温一次烧成的。元代蓝釉瓷有的光素无纹,有的饰有刻白纹饰,有的加绘金彩。蓝釉闪烁着宝石蓝般的光泽,配以熠熠生辉的金彩。

红釉瓷为元代景德镇创新品种,是以铜红为着色剂、经高温在还原气氛虽烧成的。由于铜红的烧成技术比钴蓝还要难以掌握,因此成品极少,只有在元大都遗址有少量发现,出土的只有盘、碗、印盒等小件器物。

梨形壶是元代景德镇窑新创的造型,这种壶的形体小巧,主要用于餐桌上。

激情的小兔子
专一的汽车
2025-08-27 13:53:28
品红。

蓝色+白色=天蓝色。

天蓝,即淡淡的蓝色。天蓝色也称为湛蓝色,介乎蓝色和深蓝色之间的一种颜色,因类似晴朗的天空的颜色而得名。印刷/颜料三原色(减色法):(青)+(品红)=(蓝),(品红)+(黄)=(红),(黄)+(青)=(绿),(青)+(品红)+(黄)=(黑)。

从容的蜻蜓
呆萌的蜻蜓
2025-08-27 13:53:28
钴蓝(钴铬蓝)是一种高性能的环保无毒无机颜料。具有极好的遮盖力 、较强的着色力和分散性;优异的户外耐光性、耐侯性、耐高温性;良好的耐酸、耐碱、耐各种溶剂及化学腐蚀性;并且具有无渗性,无迁移性;且与大多数热塑性、热固性塑料具有良好相容性;还具有反红外功能,广泛应用于卷钢涂料、工程塑料、防伪涂料及屋顶隔热涂料中。

1.钴蓝晶体属于尖晶石结构,耐温性达1200-1400℃,这是一般颜料望尘莫及的。

2.具有极好的分散性、耐光性、耐候性和耐酸碱性、耐化学品性。

3.色泽鲜艳纯净,透着高贵之气。是一种色调非常饱和、带有鲜明的红相色调的蓝色颜料;

4.钴蓝因其制造工艺和晶体结构,不析出游离金属离子、耐酸碱性能优异,属于无毒颜料。符合美国FDA标准。

5.具有红外反射功能,可应用于军事防伪涂料及屋顶隔热涂料或材料;

6.钴蓝的缺点:原材料含有氧化钴或钴化合物,价格昂贵,生产成本较高,所以限制其无法在普通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领域:

1.卷材涂料、高温涂料、工程塑料、氟塑料、塑料玩具、高级美术颜料等领域。

2.应用于彩色电视机CRT显象管中荧光体的着色。纳米钴蓝颜料还可应用于高透光率的汽车灯具涂料中。

3.RPVC、聚烯烃、工程树脂、氟碳涂料和工业卷钢业及挤压贴胶业用涂料,以及彩石、水泥建材等行业。

4.符合欧盟ROHS标准、欧盟EN71-3标准,美国ASTM F963标准和日本SONY标准,可应用于食品包装及容器,儿童玩具,生活餐具等塑料制品的着色。

细腻的石头
朴素的水池
2025-08-27 13:53:28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不但开始可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时间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尽管因时代、地区或民族的差异,由于其他条件的种种影响,陶器的形式、风格发生过多样变化,也各自产生了很多特点,但却都表达着自己的时代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新石器时代首先表现在陶器的器形与纹饰和质地的感觉上。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再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美来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间接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这个时期制陶业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器体自身的黑色取胜,它以“通体漆黑”闪闪发亮为最佳境界,器体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商周时期的制陶工艺没有显著的进步,艺术性也没有多少发展,从战国时期开始,我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空心砖的生产是战国陶工的一项重要创造。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土地广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别,从质地来看,我国东南海沿海一带的百越地区,盛行灰陶、印纹硬陶和原始陶器,而其它地区则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陶次之。 在日用陶器中,主要是泥制灰陶。灰陶的陶土含有一定的砂粒,烧成温度高,陶质坚硬,多呈灰色或黑灰色。与此同时,在长江下游的地区和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等地区普遍使用着印纹硬陶。但由于印纹硬陶质地粗糙,不宜作饮食器皿,故极大多数是容器。 “六王毕,四海一“。秦汉时期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秦代陶俑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仅表明了我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的久远和我国古代制陶水平之高,并且还为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深沉雄大的民族风格。 在彩绘风格方面,汉代彩绘陶一改战国彩绘陶流丽生动,热烈奔放之作风,转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韵。画面铺天盖地,色彩富丽绚烂。 到了唐代经济的繁荣发展,政治的长期稳定和民族意志的高昂,是唐代的各个方面无不空前的繁荣和提高,陶瓷艺术最能表达这种盛唐气象的就是唐三彩釉陶。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就是制造它的那个时代的艺术记录和唐人生活情趣的风情画。

[ TOP ]

--------------------------------------------------------------------------------

中国陶瓷发展史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文化

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是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世宗评为「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所以有「雨过天晴青」的美称。陶路上记载「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略知其制作精美。

越窑到了五代,一度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当时又称为「秘色窑」,皆属於青瓷的制造。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

后周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 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明朝时期陶瓷文化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永乐轩德时期为青花瓷器的早期,虽然比不上甜白、脱胎的精致,但由於苏泥渤青钴料的输入使用,使这时期的青花大放异彩画工的艺术修养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晕,作末骨花卉的笔法,产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线条上不同浓淡,产生活泼的变化,显得更为生动有力。元代以来回教的输入也给此时带来丰富的图案,加上中国绘画的运用,布局内容清晰明朗,感觉出他的雄浑古朴。

成化、正德为青花瓷的中期,此时苏泥渤青已用完,改用平等青,色淡比不上苏青的浓郁,更无散晕水墨效果,所以另外朝著加彩或细致的表现方面发展,绘画手法力求精练,细描匀染,加上白瓷薄胎,达到精致的目标。

嘉靖、万历年间为青花瓷之晚期,回青的使用,给嘉靖诸窑带来盛况,色彩浓艳而强烈。此时产量较大,并由荷兰船运往欧洲。

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甚至日本伊万里古瓷也是根据这时期的斗彩发展出来,「万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同时又有红地黄彩、蓝地黄花、红地青花、黄地青花五彩、描红等等各式彩磁及前代各窑之大成,图案更是千变万化、增加许多。

明代开始,窑址都趋於集中在景德镇,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於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后走入了彩绘世界,瓷胎也趋向薄、细、白的 求,在坯身上记住款式也从此开始,年代、堂号、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据有更确实的辨认。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

福建省德化白瓷,莹白而带透明感,生产佛像相当有名。清代中期,外销陶瓷发展出来的广彩,艳丽照人。

[ TOP ]

--------------------------------------------------------------------------------

陶瓷的分类

��陶瓷器根据其使用的粘土、长石、硅石等原料及配合比例的不同,可分为半瓷器、硬质陶器、瓷器、硬质瓷器等几种。其它还有用石灰石代替长石的石灰质陶器,用白云石代替长石的白云石陶器,用骨灰代替长石的骨灰瓷器等等。

��一般来说,烧制的方法可分为两种:一是最初在700~800℃的温度下进行素烧,素烧后上釉,然后再在1100~1300℃的温度下进行烧制;另一种方式是先在高温1100~1250℃下进行烧制,然后上釉再以900~1000℃的温度进行烧制。

��瓷器上釉后再进行绘画装饰的方法称为釉上彩(700~800℃)上釉前进行绘画的方法称为釉下彩(1000~1300℃)。

��我国的陶瓷装饰丰富多彩,富有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如果按照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来分门别类,则可以归纳为五大类。

陶瓷装饰

雕塑类 颜色釉类 釉上彩绘类 釉下彩绘类 贵重金属类

刻花、剔花、堆花、镂花、浮雕、塑造 结晶釉、裂纹釉、砂金釉、无光釉、流釉色坯 古彩、新釉、粉彩、广彩;印花、喷花、刷花、贴花 青花、五彩、釉黑红、贴花 亮金、磨光金、腐蚀金、本金、贴花

��如按其使用价值来划分,则又可分为艺术陶瓷装饰法和日用陶瓷装饰法二种,这二种装饰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无严格的区别,但它们各自所呈现的装饰效果,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方法 艺术陶瓷装饰法 日用陶瓷装饰法

工艺要求 复杂 简单

技术难度 高 低

装饰效果 千姿百态、变幻莫测、有的产品被视为稀世珍品 容易控制,产品规格规范化标准化程度高,要求更新快

产品和市场需求情况 效果相同的产品少,市场需求量少,一般都作为陈设的艺术品 效果相同的产品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需求量大,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 TOP ]

--------------------------------------------------------------------------------

古陶瓷鉴别

古陶瓷的鉴别,传统的方法是指通过眼,耳、手去观察,分析,以对瓷器的烧造年代、窑口、质量、品类年代做出准确的判断。初涉陶瓷收藏的人,要学习和了解陶瓷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以便对古陶瓷器进行鉴别。我国有几千年的陶瓷制造历史,历代流传的陶瓷文物浩如烟海,每个时期的陶瓷在胎土、釉色、器型、装饰、工艺、色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只要我们刻苦学习,认真实践,对第一件陶瓷器仔细推敲,认真辨别,就能知真假,少上当。

陶瓷是火和泥的艺术,陶瓷器的要素是胎骨、器型、釉色、装饰、色彩、工艺等。各种陶瓷器分别都有它的发明创烧时期,胎土、器型 的变化以及釉色、装饰、色彩、工艺的改革创新都有它的成功期和普及期。这个创烧期就是它时代的上限。一件古陶瓷器在釉色、器型、装饰、色彩、工艺等其中一项上限年代最晚的,就是这件陶瓷断代的上限,这是一条不可违背的原则 。鉴定的依据为:

1、 胎骨。随着粉碎、淘洗、烧结技术的不断提高,胎骨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早期的胎土没有粉碎,淘洗也不干净,烧成温度只有800度左右,所以胎土杂质多,疏松、吸水率高,强度差。商至东汉中期制陶业开始第一次飞跃,原始瓷出现,烧成温度是10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强度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东汉晚期至南北朝瓷器发明,烧成温度是1200度左右。元代景德镇开始普遍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瓷器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减少了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变形。我们在鉴别陶瓷器时要善于根据通顺骨的烧结度来判断年代。同时,也要注意到各个地方就地取土为胎和偏远地区杂窑工艺技术滞后的现象。

2、器型。自从人类发明陶器至今,各类器型根据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需要和社会群体审美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如果我们能对各个朝代的各种器型变化都了如指掌,我们在鉴定的时候就能稳操胜券

从商、周、秦汉比较单一的器型发展到现在梅瓶、盘口瓶、冲瓶、天球瓶、象耳瓶、玉壶春瓶、柳叶瓶、凤尾瓶、转心瓶等。每一种瓶型都有一个首先创烧的朝代,各个时期的瓶身、瓶嘴、肢线等都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是明显的,有些变化是细微的。谙熟这些演变的规律,就能比较准确鉴别瓶类的真伪和准确断定它的年代。

3、釉色。自从商周的上釉原始瓷和秦汉的单色釉发明以来,颜色釉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多种,每种颜色釉都有它的出生日期和年龄。我们应该熟悉每种釉色的发明产生朝代,重点掌握划时代的几种釉色,如低温铜釉绿、铜红、钴蓝、高温青釉、绿釉、霁蓝、霁红、黄釉、黑釉、褐釉、茶叶末釉等等,并且要熟悉各种釉的演变发展。如:由霁蓝演化出的雪花蓝、洒蓝等,由霁红演变来的宝石红、郎窑红、豇豆红等。各种颜色釉都会派生新的釉色,各种色釉的叫法由于是口耳相传,民间叫法比较混杂,我们要多查阅资料,再根据其胎骨、器型、工艺、光泽确定其年代。

[ TOP ]

--------------------------------------------------------------------------------

陶瓷艺术品之质量鉴别

一般消费者对于美术陶瓷艺术品的鉴别因缺乏专业知识面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不过,采用以下的几种方法,也许能对陶瓷艺术品的鉴别有一定的帮助。

1 外观造型必需新颖、别具一格,颜色雅致、釉面细腻、手感光滑的器具,在注重艺术性和装饰性的基础上,也可注重实用性。

2 以上看下、从里到外、看有无变形、扭曲,有无缺釉、粘釉、磕碰掉瓷及疤痕现象。把陶瓷品放在柜台上,看是否平稳,有无翘曲现象;有口有盖的物品,一定试一下口与盖是否合适。同一规格、型号产品应大小、厚薄一致。

3 把瓷器放在柜台上、地上或用手托起,轻弹几下,声音清脆、响亮,说明质量好、结实,如声音异常,则说明有裂纹、内伤或破损现象。如大件陶瓷品,还应在不同部位听听声音。

4 带把、嘴中浮雕类的陶瓷艺术品,如花瓶两边的"耳"等,都是二次成型,也就是说粘到主体上去的。因而应仔细观察这些部位有无间隙、缺釉现象,有无分离感,应注意平滑顺畅自然过渡,无粘接痕迹。

5 陶瓷上的图案或雕刻上的花纹应完整、统一、清晰、牢固,勾画的装饰金、银线,应粗细一致,光亮美观,如以手帕用力猛擦也擦不掉。单色产品应颜色均匀、色泽一致。

6 对于成套陶瓷器具,要看好各部分的造型、图案、颜色是否一致、协调、配套。正规产品的底部或包装箱上大都印有商标、产地或厂名。同时还要看包装是否完备、结实,以便携带、运输。

我国生产陶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南北陶瓷各有特色,黑陶、紫砂陶及仿古陶瓷都颇具特色。总之,艺术性强、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风格别具、生产数量少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外向的石头
着急的小蜜蜂
2025-08-27 13:53:28
1、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

2、看釉色是否光洁,色度是否一致,不要有砂包、气泡、脱釉等疵点。

3、看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等。

4、看绘制技巧是否精细、工整、传神。

5、看瓷质是否洁润,是否有其它杂色。

6、听敲击的声音是否清脆悦耳。

7、看瓷质是否够硬,可用金属工具刻划,看是否有痕迹

 陶瓷从化学成分看,陶器的胎料是适宜的粘土,瓷器必须是瓷土。

陶、瓷就胎质成分而言,关键区别是AI2O3和Fe2O3的含量不同。据分析,陶胎中Al2O3含量为14-15%,Fe2O3为6%左右。瓷器Al2O3含量为17%以上,Fe2O3在3%以下。

从烧结温度看,陶器一般在800℃-100℃之间,一般不超过1050℃,因为陶器胎料为易熔粘土,1100℃就熔融了。

瓷器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区别,要以烧结为准。

从施釉看,瓷器表面都施釉,且必须在高温下与胎体一道烧成玻璃质釉。陶器除釉陶外,一般不施釉。釉陶器,如唐三彩、琉璃等上的釉为低温铅釉有别于瓷器表面的高温釉。  

从成型后特点看,陶器密度较小,不透光,有一定吸水性。瓷器基本不吸水,有一定透光性。

昏睡的洋葱
温婉的猎豹
2025-08-27 13:53:28
问题一:钴蓝是什么样的颜色? 钴蓝,一种带绿光的蓝色颜料。主要是铝酸钴Co(AlO2)2。耐热、耐光、耐酸、耐碱。用于制玻璃和陶瓷,也用于绘图和涂料等。将氧化钴、磷酸钴等与氢哗化铝或氧化铝混合煅烧而制得。

问题二:灰钴蓝颜色搭配什么颜色最好看? 白色、米色、灰粉色应该都可以搭配的呢

问题三:中黄,钴蓝,土黄,深红普兰分别是那几个颜色啊 【横看(行,列)】中黄:5,5

钴蓝:4,1

土黄:6,5

深红:5,4

普兰:1,2

问题四:钴蓝 *** 值是多少? 钴蓝色(英文:Cobalt blue)是蓝色之一,由钴盐产生(钴是一贰自然金属)而得名。玻璃器皿的颜色多是钴蓝色。

― 颜色调配 ―

网页颜色 #0047AB

RGBN (r, g, b) (0, 71, 171)

CMYKN (c, m, y, b) (255, 149, 0, 84)

HSV (h, s, v) (215°, 100%, 67%)

N: 范围在 [0-255]之间

具体看这里 有图

zh. *** /...%89%B2

问题五:钴蓝是什么,跟湖蓝有什么区别? 钴蓝,也叫天蓝色素,是一种带绿光的蓝色颜料。主要是铝酸钴Co(AlO2)2。耐热、耐光、耐酸、耐碱。用于制玻璃和陶瓷,也用于绘图和涂料等。将氧化钴、磷酸钴等与氢氧化铝或氧化铝混合煅烧而制得。

钴蓝相对于湖蓝来说,区别如下:

1、钴蓝带着绿光,而湖蓝是类似于蓝宝石一样的颜色。

2、湖蓝的色调比钴蓝冷。

3、钴蓝色泽鲜艳纯净,而湖蓝则比较深邃。

湖蓝是类似于蓝宝石一样的深蓝色,蓝和绿之间的颜色。湖蓝是有点冰的感觉 。

参考文献:baike.baidu/...GocBHa

baike.baidu/...CZ8F1a

问题六:钴蓝 天蓝怎么调出来的? 钴蓝是基本用色,要自己买的.天蓝的话,可以买到,但牌子不一样颜色差很多.我个人比较喜欢克洛特和文萃的天蓝.调的话,湖蓝加白,白色多湖蓝少.那个颜色个人认为还不错~

问题七:请问蓝色系具体包括了哪些颜色? 蓝色系,即以蓝色为主的,众多颜色的总称。

整体上看蓝色系是以蓝色为主色调,其他相近颜色为辅色。包括颜色:

深蓝色

天蓝色

蔚蓝色

爱丽绩蓝

矢车菊蓝

丹宁布色

道奇蓝

靛青色

国际奇连蓝

薰衣草色

午夜蓝

海军蓝

长春花色

波斯蓝

粉末蓝

普鲁士蓝

皇室蓝

青玉色

钢青色

群青色

浅蓝色

问题八:群青和钴蓝 有什么差别?(本人不是学画的 所以不懂 专业人士不要见怪) 买颜料的地方看一下就知道了,群青是偏紫的颜色,钴蓝是偏正的蓝,青花瓷看过吗?那蓝色就是钴蓝,是由氧化钴发色产生的。

问题九:蓝色有几种颜色带图片 群青

普蓝

钴蓝

湖蓝

靛蓝

碧蓝

蔚蓝

宝蓝

藏蓝

黛蓝

孔雀蓝

天蓝

深蓝

淡蓝

瓦蓝

冰蓝

水蓝

蓝黑

宝石蓝

锐蓝

蓝绿

蓝粉

白蓝

海蓝

暗蓝 浅蓝 幽蓝 湛蓝

对不起,本来要传完,可图片已超过限制

问题十:梵高星空是什么蓝色 那种蓝色是什么蓝啊 蓝色和黑色,用蓝色和橙色调在一起,是天空的颜色,用黑色,和很少很少的白色调在一起,是夜晚中房子。再用红色和浅橘色和黄色调在一起就是星星(圆圈)。

本色使用马克笔做出来的;马克笔一大优势就是方便,快捷,工具也不像水彩水粉那麽复杂,有纸和笔就足够了。

纸通常用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复印纸,用来起稿画草图,另一种是硫酸纸(A3),用来描正稿和上色。硫酸纸是非常喜欢的纸型,实践证明,马克笔在硫酸纸上的效果相当不错,优点是有合理的半透明度,也可吸收一定的颜色,可以多次叠加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复印纸等白纸类的吸收颜色太快,不利于颜色之间的过渡,画出来的往往偏重,不宜做深入刻画,只适用于草图和色练习。笔也需要两类,针管笔和马克笔。针管笔以一次性的为好,我常用红环或三菱的,备几种型号,一般用0.1,0.3,0.5和0.8,有了线型的变化画面才会丰富。一次性针笔在硫酸纸上挥发性好,线条流畅,注水的针笔或钢笔画出来干的很慢,很容易蹭脏画面。

作为专业表现,1、颜色至少六十种以上,做景观的绿色系列要全。当然,马克笔也根据个人喜好而定,但最好是油性的。

2、草图 草图阶段主要解决两个问题:构图和色调,构图是一幅渲染图成功的基础,构图不重视的话,画到一半会发现毛病越来越多,大大影响作画的心情,最后效果自然作废。 3、正稿 在这一阶段没有太多的技巧可言,完全是基本功的体现,如何把混淆不清的线条区分开来,形成一幅主次分明,趣味性强的钢笔画。一般通常从主体入手,用0.5的针笔勾勒轮廓线,用笔尽量流畅,一气呵成,切忌对线条反复描摹,然后用0.3的笔画前景的树和人物,最后用0.1的画远景。先画前面的,后画后面的,避免不同的物体轮廓线交叉,在这个过程中边勾边上明暗调子,逐渐形成整体,前景中对比,中景强对比,背景弱对比。前景的人物刻画要准确传神,动态协调,背景基本上可以用点和面代替。

4、上色 上色是最关键的是把大部分颜色上在硫酸纸的背面,这样做一是可以降低马克笔的彩度,过于鲜艳的颜色可能使画面过“火”,大面积的灰色才能使渲染图经久耐看,另外,背面上色也不会把正稿的墨线洇开,造成画面的脏乱。

以上图为例,首先从天空入手,用浅紫灰色画最远处的,然后是浅蓝灰,最上面是蓝色,画天空时不要太多的停顿,几种色之间的衔接要快,迅速溶到一起,并在适当的地方留供云形,笔触不能太强,以免呆板。天空在画面中占三分之一还多,作为补充,不宜过多刻画,避免喧宾夺主。初学者如果没把握的话,可先用描图纸多作几幅单独的天空块,挑最有感觉的用到正图上去。接下来是水面,颜色尽量和天空保持一致,可以再稍灰些,然后再上树木的颜色,背景的冷灰,偏蓝绿,对比弱,分出明暗就可以了,前面的偏暖,对比强,有一定的细节,颜色更加丰富。在作画过程中时刻把整体放在第一位,不要对局部过度着迷,忽略整体,后果将惨不忍睹,“过犹不及”应该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