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为陶瓷卫浴行业带来哪些机遇
首先我们脑子里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你要凝聚共识,按照国家统一的思想,只有不发达国家才有机会,发达国家你到英国去,大英帝国都不建设了,你到那全是古旧的两百年的建设,你想让他拆,他都不会拆,哪有建设机会。第二,我们陶瓷卫浴也可以大显身手,大显身手有几点,首先,我们要根植我们的建设队伍,有的大承包商走进了“一带一路”进行建设,他采购的产品不是就地采购,到欧洲采购,到美国采购,也不是,更多的是在国内采购,他是要招标,按照亚投行的规矩公开招标,但是我们产品一定在物流上,在产品价格上都会有优势,你要跟紧他们。在座我们还有一些生产企业,大家都知道我们陶瓷和卫浴产品不但在欧洲,在美国,甚至南美,甚至到中东都受到贸易壁垒的制约,对我们进行卡脖子,我们加入世贸15年,还有很多条款没有兑现,怎么办?如果我们按照“一带一路”的路线,我们产能这么大,几条线搬到东盟去,东盟基本上大多数国家,大概除了老挝,老挝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对西方没有贸易壁垒的,也就是说我们某某品牌,如果在那边建一条线也仍然是你的品牌,但是原产地是泰国、印尼,对美国是没有壁垒的,畅行无阻,你的产品没进去。我们和东盟是世界最大的自贸区,我们是零关税,你的原材料完全可以畅行无阻的进入东盟,而东盟的劳动力现在逐渐跟我们对比又有优势了,这种优势使得我们产品的成本跑出去也没有意义。
供给侧改革陶瓷行业做的最好,他完全是市场化的,这几年国家没有出台什么对陶瓷行业管制性的东西,因为我们是自动调节。产品质量不行提高产品,品种不行换品种,产能不好我自己砍产能,停止发展,我们应该说陶瓷走出去是最容易的,包括我们一些陶瓷产品,比如卫浴产品,一些装配型的,在家里其他都生产好了,零配件转过去,请几个泰国、印尼小姑娘在那搞装配,装配完了你就是原产地。因此作为我们陶瓷行业“一带一路”,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商机。
除了煤炭钢铁以外,过剩行业需要供给侧改革调整的还有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服装加工,以及家电制造等。纺织行业,机械行业,陶瓷行业几年前就已经通过"砸碇"等手段进行了优化,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供给侧改革这个理论描述。
瓷砖行业格局为"大行业,小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1551家,主营业务收入4790亿元。目前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包括东鹏瓷砖、欧神诺和蒙娜丽莎等营业收入均不超过50亿,市场占有率均不足1.15%。随着下游房地产行业全装修比例提高,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建筑陶瓷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高。
全装修住宅比例提升,将提高建筑陶瓷行业集中度
我国住宅全装修的历史较短,仍处于初级阶段。欧洲20世纪50年代伴随住宅工业化,住宅全装修兴起,20世纪60年代传入北美和日本。我国全装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与欧美日相比发展时间较短。全装修住宅在我国住宅总量中的占较低,不到20%,相比于日本、瑞典、法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80%以上的住宅全装修比例,住宅全装修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比于毛坯房,全装修不需要二次装修,因而减少建筑垃圾,降低消耗排放、实现资源节约。2017年,国家出台的《建筑业"十三五"规划》鼓励和推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实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明确指出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到3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
地产商通过提高精装房占比提升产品价值和后续增值服务,少数几家大型房企的全装修比例达到80%以上。地产商集中度和精装房比例提高使地产商的采购话语权不断增强,因此工程端发力的建筑陶瓷企业集中度近年来逐渐提升。2013至2016年,建筑陶瓷行业复合增长率为9.54%,一半以上收入来自工程端的欧神诺和蒙娜丽莎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56%和23.09%两家企业的市占率由0.65%提高至0.82%。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全装修住宅比重的提高,前期在工程端发力且绑定大地产商的建筑陶瓷企业将进一步深化优势,促进市占率提升,行业集中度也将逐渐提升。
政策大力引导,鼓励建筑陶瓷企业做大做强
我国当前低端瓷砖产品生产工艺成熟,进入门槛较低,市场同质化严重。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大力引导、鼓励我国建筑陶瓷行业进行产业升级。
2017年6月以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相继制定《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指导意见》和《推进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三个攻坚战"的指导与组织实施的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淘汰陶瓷砖产能30亿平方米,占总产能比例21.4%,陶瓷砖的产能利用率将由"十二五"末的72.9%提升至85%。同时提出,到"十三五"末,真正实现企业总数减少三分之一,前10家建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20%~30%,培育3~5家销售额超百亿元国际知名企业,行业在国际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这些政策的提出不仅旨在淘汰落后产能,也鼓励优秀陶瓷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强环保+大企业,推动建筑陶瓷行业转型升级
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2017年年初至今,各地陶瓷主产区从主动压缩产能到被封查关停的陶瓷厂家数不胜数。山东淄博建陶产能从7亿平米减到2亿山东临沂建陶行业6成产能将退出河北高邑、赞皇陶企全线停产河南鹤壁陶瓷全部被要求企业停产整改四川夹江未来将有约30%的产能彻底退出福建闽清产区陶瓷厂停产,漳州8家陶瓷厂被限期整改广东、贵州、山西等产区,各有不同程度的环保整改和停产事件。
在新建产能方面,2017年受国内环保持续高压的影响,国内瓷砖主产区的一些陶瓷企业产能被迫转移,纷纷落户生产环境更稳定、原材物料更便宜、交通区位更便捷的省份,新建的瓷砖生产线初现大扩张,东北、山东、山西、河南、重庆、江西、新疆等地累计投资额已过百亿。
除了严格的环保约束,成本也是限制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2017年,受煤炭、化工原料和物流等方面的成本涨价压力影响,山东淄博、四川夹江、西北产区和广东部分产区陆续经历了几波涨价。部分企业利润同比下跌高达60-70%。小企业受环保约束和成本压力,存在倒闭风险相比之下,大企业拥有资金优势,可以加强环保力度,并可以通过控制成本和新建产线的方式抢夺市场份额。
总之,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环保门槛不断提升,落后产能以及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将会被逐步淘汰及关停,而注重品牌形象建设、研发技术投入以及绿色环保制造升级的企业将会在行业洗牌中做大做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建筑陶瓷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2月19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相关行业协会举办的2020年企业标准“领跑者”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重点发布了2020年第一批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经过对产品表面耐磨性、防滑性能、耐污染性等多方面的评估, 金舵凭企业标准Q/JD 3-2020《瓷质有釉砖》荣获2020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 ,以更高的标准推动陶瓷行业发展。
生产看领跑,消费选领跑
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是通过高水平标准引领,增加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鼓励性政策,对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推动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促进企业标准“领跑”产品成为消费者心目中“高标准”、“强品质”的代名词,营造生产看“领跑”,消费选“领跑”的氛围。
金舵瓷砖,给家一个品质的承诺。是口号,也是目标。
自1993年起,金舵瓷砖坚持把“勇于突破、创新 探索 ”的精神贯彻始终,以匠心本色坚守品质承诺。与时俱进,依托信息化数字工具,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坚持从消费者空间诉求出发,全面提升服务品质,致力打造具有行业前瞻性的高新 科技 型陶瓷品牌。
美学金舵, 科技 引领。金舵瓷砖将继续以领跑者的姿态,强化企业标准引领作用,坚持创新驱动、规范引导,推动陶瓷行业自律发展,促进产品质量全面提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