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有没有关于陶瓷的发展史或者是窑的发展史的文章或视频啊?
陶瓷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4.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文化
5.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6.明朝时期陶瓷文化
7.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8.中国现代陶艺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瓦当
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汉砖
汉砖上的雕饰,包罗万象,繁复美观。无论是彩绘或是浮雕图像都生动活泼,线条灵活其中表现的故事都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在四川省彭山发现的汉墓中,有一种圹砖是专供筑墓或建隧道使用的,在结构中似乎已经知道应用物理学上的圆柱中空的道理。
自古以来,我国社会崇尚厚葬,陶器可久藏不朽,成了最好的陪葬品,有模型房舍、乐器、鸟兽、以及人俑,秦汉时期的兵马俑最为有名,最近陆续出土狻为考古学者重视。
兵马俑
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
铅釉陶
铅釉陶是汉代陶艺的一种创新,有黄、褐、绿等色,绿釉较为流行,以铅为釉的基础,加上少许的氧化 就可得到青绿色,熔点低只 烧摄氏七百到八百度,,必且可以薄薄的匀挂在胎上。
在南方也盛产青釉陶,火度高,釉质较硬,也是后来发展青瓷的开端。东汉的中后期就有了青瓷,使用「龙窑」提高窑温,也选用一般瓷器使用的高岭土。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越窑
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
邢窑
邢窑所产的白瓷,土质细润,器壁坚而薄,器型稳厚、线条流畅。
唐三彩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
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 ,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故种姿态。至於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著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 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文化
唐代经过安史之乱,国势日衰,唐灭元之后五十年里,面临分裂的局面,北方由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五个朝代先后统治黄河流域。南方各地存在著前蜀、吴、≥、吴越、楚、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等许多政权,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
柴窑
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是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世宗评为「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所以有「雨过天晴青」的美称。陶路上记载「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略知其制作精美。
秘色窑
越窑到了五代,一度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当时又称为「秘色窑」,皆属於青瓷的制造。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
后周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定窑
定窑又称粉定,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灵山镇,古名定州,所以称定窑,是继唐代邢窑之后,生产白瓷最好的窑。
定窑釉分北定、南定,宋室南迁之后,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定窑还有如柿子般颜色的红定、紫色的紫定、黑色的黑定等等。
一般的装饰手法有划花、印花、雕花等各种图案包罗万象,其制作细腻精致、线条流畅、胎质坚细、呈乳白或象牙色,以碗盘较多,胎薄而圆正。为避免烧制变形,多采覆烧,再镶以金属作缘。
汝窑
汝窑在河南省临汝县,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晚期在临汝县烧造的称为临汝窑,其中有「奉华」二字的是宋高宗刘妃的堂号,也有人称是后人补刻的。
钧窑
钧窑在河南省禹县,古代称为钧台,明代称钧州,所以命名为钧窑,传世不多,评¤慎高。
钧窑创始於唐代,历经宋、金至元代,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 红,还有窑变。器型以碗盘为多,但以花盆最为出色。
器物底部刻有一到十的号数,相传一、三、五、单数为红色,二、四、六复数为青色,但也有人说是数字越小器型越大,只是窑工为方便辨认而作的记号罢了。
官窑
官窑是在宋大观及政和年间於汴凉所造,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
宋室南移在△凰山下设立官窑,又称修内司官窑或内窑,郊坛下设立的郊坛下官窑,器形较多,有直径大过一尺的大型产品。
哥窑
哥窑创使者为浙江省处州的章氏兄弟,哥哥章生一所烧者为「哥窑」,弟弟章生二所烧者为「弟窑」,又名龙泉窑或章窑。
哥窑主要特徵是釉面裂纹开片,这种裂痕是由於釉与胎的收缩率大小的不同有的称为鱼子纹蟹爪纹,也有的称为百集碎。釉色有粉青、米色,釉中出现大小气泡,瓷胎呈黑褐色,口缘显出一道褐色边称为「紫口铁足」。
龙泉窑
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宋代瓷业鼎盛,除上述五大名窑外,山西省平阳的平阳窑、陕西省耀州的耀州窑,福建省建安的建窑,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窑,也都烧制相当好的瓷器。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是华北大窑业中心,很受日本重视,历代都有大量的瓷器销往日本,日本人也把瓷器叫磁器,是有其原因的。
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 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枢府窑
元代在景德镇设计官窑,制作精美,装饰花纹中常有「枢府」二字,因而又称枢府窑,景德镇渐形成全国瓷器制造中心也是从元代开始。
青花
青花是在白瓷上用钴料画成图案烧制而成,只用一种蓝色,但颜料的浓淡、层次,都可以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青花简朴而又华美,既复杂又统一,如同蓝印花布一样,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特色,成为瓷器中的主要品种。
釉红
釉红是以氧化代替钴料,做法与青花属釉下彩绘,由於还原成雪红色,釉透红,故名釉红,元代继钧窑之后所出现的另一种红色表现方法,烧成不易,是烧制瓷器较难的一种,往往呈灰红色或暗褐色,相当不稳定,产量不多,传世更少。
明朝时期陶瓷文化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永乐轩德时期为青花瓷器的早期,虽然比不上甜白、脱胎的精致,但由於苏泥渤青钴料的输入使用,使这时期的青花大放异彩画工的艺术修养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晕,作末骨花卉的笔法,产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线条上不同浓淡,产生活泼的变化,显得更为生动有力。元代以来回教的输入也给此时带来丰富的图案,加上中国绘画的运用,布局内容清晰明朗,感觉出他的雄浑古朴。
成化、正德为青花瓷的中期,此时苏泥渤青已用完,改用平等青,色淡比不上苏青的浓郁,更无散晕水墨效果,所以另外朝著加彩或细致的表现方面发展,绘画手法力求精练,细描匀染,加上白瓷薄胎,达到精致的目标。
嘉靖、万历年间为青花瓷之晚期,回青的使用,给嘉靖诸窑带来盛况,色彩浓艳而强烈。此时产量较大,并由荷兰船运往欧洲。
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甚至日本伊万里古瓷也是根据这时期的斗彩发展出来,「万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同时又有红地黄彩、蓝地黄花、红地青花、黄地青花五彩、描红等等各式彩磁及前代各窑之大成,图案更是千变万化、增加许多。
明代开始,窑址都趋於集中在景德镇,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於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后走入了彩绘世界,瓷胎也趋向薄、细、白的 求,在坯身上记住款式也从此开始,年代、堂号、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据有更确实的辨认。
青花釉红
青花釉红的搭配相植,也制造出一些创新的作品。
斗彩
成化瓷采用斗彩,先用青花料描出轮廓,釉烧之后,再加上釉上彩,填入五色,增加艳丽,极为有名,成为后世争相仿制的对象。正德年间采用回青,淡而暗,胎质也欠洁白较不如成化碗盘之类较多,渣斗是其独特的地方。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
福建省德化白瓷,莹白而带透明感,生产佛像相当有名。清代中期,外销陶瓷发展出来的广彩,艳丽照人。
粉彩
雍正时期则以粉彩最有成就,粉彩主要特徵是用色调柔和淡雅,比例精细工整,故又称「软彩」采用白粉扑底成立体状再加色彩,并染成浓淡明暗层次,清新透彻,温润平实,深具工笔花鸟之意味及浓厚的装饰性。
珐琅彩
乾隆时期继承前清二朝风气,产生不少秀丽精巧作品,而后则不惜资本,追求创意,综合各种工艺技法,运用在陶瓷之上,仿其他各种素材的产品也很多。在彩绘上最大的成就就是珐琅彩,最早采用进口的颜料烧制,所以也称「洋彩」。
珐琅彩所用的材料,色择晶莹,质地凝厚,用作装饰,花纹有微凸堆之感。景德镇瓷胎运到宫廷,命画院化工加以彩绘,多属「内廷秘玩,所以装饰画法极为精细,追求华美艳丽,狻具宫廷气息,加上宫中的「古月轩」作款式,全属内府,成为有名的古月轩瓷。
紫砂
宜兴紫砂到清代产量更大,名家辈出,除宜兴壶的制造外,日常各式用品如碗盘、花瓶、花盆等都有,保持胎本色、古意盎然、各种色陶也都具有创意。
织金
「织金」就是用金线沟边再填彩,相当具有特色,采用景德白胚在广州加彩出口,也一直延传到今天。
黑瓷
山东博山的黑瓷,是北方农家流行的生活用品。
石湾塑
广西石湾塑造人物近年来很受重视,釉色变化万千,栩栩如生,尤其以故事人物,表情生动有力又具趣味,为收藏家喜好。
中国现代陶艺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不但开始可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时间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尽管因时代、地区或民族的差异,由于其他条件的种种影响,陶器的形式、风格发生过多样变化,也各自产生了很多特点,但却都表达着自己的时代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新石器时代首先表现在陶器的器形与纹饰和质地的感觉上。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再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美来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间接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这个时期制陶业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器体自身的黑色取胜,它以“通体漆黑”闪闪发亮为最佳境界,器体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商周时期的制陶工艺没有显著的进步,艺术性也没有多少发展,从战国时期开始,我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空心砖的生产是战国陶工的一项重要创造。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土地广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别,从质地来看,我国东南海沿海一带的百越地区,盛行灰陶、印纹硬陶和原始陶器,而其它地区则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在日用陶器中,主要是泥制灰陶。灰陶的陶土含有一定的砂粒,烧成温度高,陶质坚硬,多呈灰色或黑灰色。与此同时,在长江下游的地区和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等地区普遍使用着印纹硬陶。但由于印纹硬陶质地粗糙,不宜作饮食器皿,故极大多数是容器。“六王毕,四海一“。
秦汉时期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秦代陶俑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仅表明了我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的久远和我国古代制陶水平之高,并且还为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深沉雄大的民族风格。
在彩绘风格方面,汉代彩绘陶一改战国彩绘陶流丽生动,热烈奔放之作风,转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韵。画面铺天盖地,色彩富丽绚烂。到了唐代经济的繁荣发展,政治的长期稳定和民族意志的高昂,是唐代的各个方面无不空前的繁荣和提高,陶瓷艺术最能表达这种盛唐气象的就是唐三彩釉陶。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就是制造它的那个时代的艺术记录和唐人生活情趣的风情画。
先说说陶瓷吧,陶瓷可以分为陶和瓷它们的主演区别是陶器的吸水率较高往往大于3%而瓷器的吸水率往往小于3%,透光性上陶器往往是不透光的,瓷器的透光度就很好。胎体特征上,陶器属于未玻化或玻化程度差,结构也不致密,断面粗糙,而瓷器则相反。敲击声上陶瓷因为结构的不致密和玻化程度不高表现出很沉浊的声音,而瓷器则是清脆悦耳。
日用陶器简单介绍一下,可以分为粗陶器:吸水率一般大于15%表面不施釉,制作粗糙,代表就是红板砖。普通陶瓷:吸水率不大于12%断面的颗粒较粗,气孔较大,表年施一层釉,制作不够精细,代表就是家里装修用的地砖。精陶器吸水率小于8%断面的颗粒细,气孔小,结构均匀,施釉或不施釉,制作精细,代表就是宜兴的紫砂。
现在说说瓷器吧,瓷器也可以像陶器那样以吸水率做作分类,其实分类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讲瓷器,陶器就简单介绍一下。瓷器按吸水率分就有炻瓷,普通瓷器和细瓷器,其中细瓷器的吸水率就很小到了小于0.3%的程度。
瓷器还可以按照概念和用途来分类为传统陶瓷和特种陶瓷。
传统陶瓷这一类陶瓷制品就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其中又可以分为日用陶瓷包括艺术陈列陶瓷,家里装修用的建筑陶瓷瓷砖,卫生陶瓷马桶浴缸洗脸池,还有电线杆子上用的绝缘电子电瓷等一些工业用陶瓷。那像传统陶瓷以外的其他陶瓷材料和制品即为特种陶瓷它们所需的原料和生产工艺和普通陶瓷就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又可以细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像打火机里用的压电陶瓷和航空航天火箭上用的耐高温材料就是属于特种陶瓷的范畴。
那么现在话说回来了,骨瓷和瓷器的区别是什么。这里又涉及到了另外一种分类了。骨瓷和这里说的瓷器都是传统陶瓷的范畴。那么他的分类就在于使用的原料上和最后所形成的结构上。
第一类是长石制坯料
长石制瓷是目前国内外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瓷质。它是以长石为助熔剂的长石-高岭土-石英三原系统瓷一般为长石20-30%,石英25-35%,黏土40-50%烧成温度在1250-1350℃。
第二类是绢云母质瓷
绢云母质瓷是我国传统瓷的代表,它是以绢云母为熔剂的绢云母-石英-高岭土系统瓷尤其景德镇地区广为生产,盛名于世。烧成温度在1250-1350℃,瓷质除具有长石质瓷的一般性能特点外,还具有透明度较高,采用还原焰烧成,外观呈白里泛青的特色。它的化学组成与长石质瓷大体一致,其实绢云母就是景德镇的瓷石,它可以看成是长石和石英的共生矿物,因为瓷石在江西景德镇周边的矿藏量尤其多所以是景德镇的特色瓷,但因为化学组成和长石质瓷没多大区别,所以现在长石质瓷和绢云母质瓷已经没有明确的区分,主要还是运输成本的下降,不同产瓷区的原料相互使用,和景德镇当地的传统原料的日益枯竭所造成。
第三类磷酸盐质瓷
磷酸盐质瓷是以磷酸钙作为熔剂的磷酸盐-高岭土--石英-长石系统瓷。其中磷酸盐可由骨胶生产的副产品骨磷或骨灰引入。工厂通常采用骨灰进行生产所以习惯上称为骨灰瓷。因为加入骨灰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黏土的用量,所以骨灰瓷在生产的时候会出现可塑性的特点,一般采用注浆成型法采用两次烧成,所以生产成本和原料成本使得骨瓷的价格较高。骨瓷的缺点是膨胀系数大,热稳定性差。
第四类镁质瓷
镁质瓷是以含氧化镁为主晶相的瓷。按照主晶相不同可分为原顽辉石瓷,镁橄榄石瓷,尖晶石瓷及堇青石瓷。原料为滑石为主体加入少量的粘土和长石,所以一般称为滑石瓷或镁质瓷。特点是引入滑石具有较高的白度和较高的强度,所以又被称为镁质强化瓷和假骨瓷。
一般来说骨瓷的成本大于镁质瓷的成本大于长石质瓷和绢云母质瓷的成本。
并不是说哪一种瓷器最好或最差还是根据你的需要选择。
第一,从制作的泥料上来看,皆为“土”,宜兴紫砂壶的泥料的矿物组成,属于含富铁的粘土-石英-云母类型,而瓷器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高岭土、长石等矿物质组成的聚合体,其矿物中所含的玻璃较多,所以紫砂泥料的收缩性好,可塑性比瓷器高。
第二,紫砂壶具有独特的气孔结构,它不但透气性能好,而且能蕴茶之香味,所以紫砂壶仍然古色古香,而不需要对其进行施釉,这样紫砂壶的优点是其他陶瓷制品所不能相提并论的。瓷器则一定需要上釉,其透气性肯定不及紫砂壶。
第三,瓷器的质地更紧密,听两者的声音便可以了解,敲击紫砂壶的声音偏闷,而瓷器则清脆悦耳。
第四,两者的气度也不同,瓷器高贵典雅、雍容华贵,但是聪明外露;紫砂壶一致秉持素面素心,将其最具特点的功能完全的奉献给人们,他沉稳内敛,大智若愚。
“请给我拿个小的吧!”
阿吉拿着坛子回家交给女主人。女主人说:“这坛子太小,去换个大点的来吧!”阿吉又跑到陶瓷店,对老板娘说:“这坛子是我刚才买的。女主人嫌太小,请给我换个大的吧!”阿吉说着,把小坛子交给了老板娘。
“刚才我付给您三元,现在又给您一个坛子,加起来是六元,对吧?”说完,阿吉抱起大坛子就走。
阿吉走后,老板娘歪着头打了好几次算盘,然后若有所悟地说:“瞧这顾客多带劲,事先替我把帐算好了。要是都象他这样,我可以少费多少脑筋哪!”
————————————————————————————————
再来一个故事吧。^^
『陶瓷』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死掉了老婆的男人和他的女儿,住在一个木头屋子里,生活很平静。爸爸每天出门,女儿从来没有出过门——“外面是狗咬狗的世界,一个像你一样柔弱的小姑娘是要吃亏的——你想被匪徒切成一块儿一块儿的扔掉吗?”男人经常说。可怜的小姑娘就会吓的瑟瑟发抖,爸爸,走的时候把门锁好啊。她说,脸色苍白。反正她的脸从来都是苍白的,她连太阳都没晒过。
于是男人就出门了。
——他出门干嘛儿呢?
然后他就回来了,带着一个布包包。
——布包包里,又有啥呢?
男人每天出门回来都带着各种各样坏掉的好东西:破轮胎,碎锅盖,破了一个洞的雨伞,少了一条腿的椅子;然后他的女儿就会用所有类型的胶水,钉子和材料,尽快地把它们修好,好让她的爸爸拿去卖点儿可以买晚餐的钱。反正她每天在家,也没有别的事做吧。
这天男人出门后,东张西望的想找点儿好东西,左拐-直行-右拐-右拐-右拐,直到他累的走不动,站住了为止——可是噼里啪啦!一个什么东西从天上掉下来,在他面前炸开了。男人往后一跳,一脸不可思议:楼上的人疯了,这可是上好的瓷——好象还是个挺大的瓷花瓶儿呢。男人左右看了看,然后等了十分钟,没有人下来;又等了十分钟,还是没有人下来。于是男人就从兜里掏出了一块布,呼啦!
几分钟以后地上就干干净净的了。
后来男人就把包着瓷片儿的布包拿回去了。他惦手惦脚地走到门口,从门上的一个小洞里往里面看——他的女儿正在补一个少了把手的柳条篮子。男人放心地掏出钥匙,把第一个大锁头打开,然后掏出另一把钥匙,把第二个大锁头打开。他把第五个大锁头打开的时候,小姑娘已经把篮子补好了。她一回头,看见带着个布包的爸爸。“已经回来了吗?”她说。男人把布包摊开,兴奋地说:“你看——上好的瓷那!你尽快把它补好,一定会卖个好价钱的。”
然后他就又出去了。
缺乏运动,所以身体虚弱的小姑娘拿出胶水,细细地拼起碎瓷片儿。她粘啊粘,工作的那么认真,根本就没注意到她拼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屋里的光线渐渐暗下去了,姑娘把最后一块瓷片粘了上去;这拼好的成品突然开口,说——“我爱你。”
姑娘吓了一跳,这才发现她拼出了一个人,上等陶瓷做的人——一个男人。姑娘惊乍过度,几乎晕了过去。
这时候男人正在门外开第四个大锁头,他突然听见女儿在里面尖叫,就一脚把第五个大锁头踢开,进屋抡起一把没有了一条腿的椅子,朝着他以为的入侵者狠狠地砸了下去。
噼里啪啦,上好的瓷人又碎了。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男人只看见白花花的一片。“我的天,我把他的脑浆给砸出来了——这个流氓!”他惊叹。“爸爸,那是个瓷做的人,他会说话,还会动。”
“会说话的瓷人?还会动?啊——天那!早知道我就把他捉起来,放在马车里,拉着他去展览了。我会挂一个牌子,上面就写‘来看一个会跳舞的花瓶吧’,然后每个人收他个二十块——我就发了!”男人手舞足蹈,然而又懊恼不已。“我把咱们的财神爷给打碎了!”
男人坐在那儿发了一会儿呆,然后突然跳起来,拉住姑娘的手:“好女儿——帮你的老爸爸把这瓷人儿拼起来吧。我们就不用天天拣那些破烂儿货啦,你就可以有好衣服穿了!”
于是姑娘又把胶水拿出来,细细地拼起碎瓷片儿。她粘啊粘,工作的那么认真,根本就没注意到她拼出来的是什么东西。男人把蜡烛点了起来,姑娘把最后一块瓷片粘了上去。两个人这才发现姑娘拼出来的是一匹马——上好陶瓷做的马。没等到男人开口说话,马就对姑娘说:“跳到我背上来,我带你走。”
姑娘跳到瓷马的背上,他们从开着的窗户跳了出去,向西边奔跑。男人愣在了屋子里,然后缓缓地坐到了没有靠背的椅子上,没说话。
上好陶瓷做的马跑啊跑,一直跑到一条河边,停了下来,让姑娘跳下去。“我会把自己撞碎,然后你再把我拼起来,我就会变成一个人了。记住,我爱你。”然后上好陶瓷做的马就一头撞在一棵大柳树上,噼里啪啦,碎了一地。姑娘还没来得反应,然后就伤心的哭了——她没有胶水,怎么把上好陶瓷碎片给粘起来呢。
这时候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怎么了?”他温柔地询问。“你怎么了?是迷路了吗?”姑娘只是伤心的哭。年轻人看到了那堆上好陶瓷碎片,眼睛一亮:“啊,原来你把盘子打了。没关系,我们把它们粘起来就是了。别哭。”姑娘闭上了嘴,抬头看着年轻人,发现他面目清秀,皮肤象上好陶瓷一样细腻。两个人就把上好陶瓷的碎片收拾起来,去了年轻人的家。
年轻人拿出胶水,和姑娘一起细心地把所有碎片粘起来。他们工作的很专心,最后拼出了四个大盘子,四个小盘子,五个碗,四个调羹,一个锅,还有两个杯子。然后他们就用上好陶瓷做的锅做晚餐,做好后用盘子和碗盛着放在桌子上。这过程中姑娘和年轻人的眼神不时相遇,手也不小心或者小心地碰了几下。最后他们坐下来,专心地吃饭。
姑娘吃饭的时候,她的上好陶瓷的盘子对她轻轻地说:“我仍然爱你。”
姑娘小声说:“嘘!闭上你的嘴。”
然后他们过着幸福地生活。
骨瓷又被称作为骨灰瓷,它是用动物的骨炭、黏土、石英和长石作为原料,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柚烧而成的一种瓷器。是属于环保的绿色消费品,陶瓷的主要成分包括高岭土、黏土、瓷石、瓷土等,与陶瓷相比较的话,骨瓷更加的洁白、细腻、通透、轻巧。而且骨瓷的保温效果也比陶瓷的保温效果更好。
具体步骤如下:
1、揉泥,用羊角揉的方法可以让泥巴干湿不匀的地方充分揉均匀。
2、当泥料里面有空气的时候用菊花揉可以将气泡挤破。
3、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轱车上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
4、利坯,将坯覆放在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
5、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
6、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7、施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度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
8、最后一部分就是烧窑了。
一、优点
1、吸水率低
陶瓷板采用陶瓷工艺打造而成,相对于我们常用的石材,吸水率更低,而且没有色差、辐射,施工起来较为简单,永远不会出现龟裂的现象,非常环保,易维护,使用寿命长。
2、超强耐热
陶瓷砖不会因天气的变化或者湿气影响产生发霉现象,而且具有抗紫外线的作用,不就算是风吹日晒,陶瓷板的外观几乎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因此常常被用于室外装饰中。同时陶瓷板还具有防火阻燃性能,面板不会融化,可长期使用。
3、耐磨耐腐蚀
陶瓷板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能,不容易变形或者褪色,适合重物存放和清洗,同时陶瓷板具有超强的耐腐蚀性,不会受到果汁、清洁剂等化学物质的侵蚀,性能稳定。
4、艺术性高
陶瓷板颜色多变,性能稳定,可以展示出许多不同的效果,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还能展现出用户的个性与品位。
二、缺点
1、施工难度较高,对误差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要求。若按传统瓷砖的铺贴技术,薄板和墙面、地面间容易产生‘空鼓’,受到重击后容易破裂。
2、目前陶瓷板的生产技术成本较高,价格会比较高。多数薄板每平方米的价格都处于500元以上,有些甚至高达上千元!
拓展资料:
陶瓷,英语:china。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
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主要差别是:金属材料的塑性好,而陶瓷材料基本不具有塑性,太脆,这导致其无法进行后期加工,只能一次成型,但是陶瓷较金属,它的硬度很高,耐磨,耐腐蚀,也比金属耐高温,其高温性能是金属无法比拟的,至于用途主要看需求。
原因是金属以金属键相连接,而陶瓷一般以离子键,共价键相连,键能差别较大
一、陶瓷属于什么材料
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原来的陶瓷就是指陶器和瓷器的通称。也就是通过成型和高温烧结所得到的成型烧结体。传统的陶瓷材料主要是指硅铝酸盐。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硅铝酸盐的选择要求不高,纯度不大,颗粒的粒度也不均一,成型压强不高。这时得到陶瓷称为传统陶瓷。后来发展到纯度高,粒度小且均一,成型压强高,进行烧结得到的烧结体叫做精细陶瓷
二、陶瓷有什么作用
1、通常作为日用品的制造,例如日用陶瓷、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具等,同时也可作为电器的配件制作成绝缘体等等。
2、可以用于电容器,压电,电光,磁性等。例如电瓷就是用于电力工业高低压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还有电机用套管,支柱绝缘子、低压电器和照明用绝缘子,以及电讯用绝缘子,无线电用绝缘子等等这些都是陶瓷类的。
3、还可以用它制作硬质合金的工具,做电工使用,耐热性极好。这种陶瓷所用的主要原料更多的是采用纯粹的氧化物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料。
4、特种陶瓷: 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特种陶瓷制品,有高铝氧质瓷、镁石质瓷、钛镁石质瓷、锆英石质瓷、锂质瓷、以及磁性瓷、金属陶瓷等。
以上关于陶瓷属于什么材料的相关知识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欢迎关注齐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