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代的瓷器有包银低金面的请大师解答一下。谢谢!
宋代的定窑烧制的瓷器因为都是芒口,为了更好看,便于清洁,提升档次,不至于污染损坏,一般贵族会用白银或者金箔把瓷碗的芒口包起来,这个很多博物馆都能看到的,芒口的包银已经变成了黑色,也就是硫化银的颜色!当然这些存世定瓷价格也是很高的!可以参照一下大拍的价格!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北宋时期给瓷器“包边”的窑叫“定窑”!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特征:一是胎体轻薄,胎质洁白。二是釉面多为乳白色,白中闪浅米黄色。积釉处常有泪痕状流釉,呈黄绿色。器物外壁釉薄处可见胎上旋坯痕。三是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口沿则多不施釉,俗称“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北宋到南宋末,宫廷内府和南北方的官、民工匠,对那些精美的盘、碗、盏、罐等器物露胎芒口部位用金.银.铜.镶口装饰器物,故宫博物院有两件北宋定窑碗就是扣金工艺。据说最早发明扣金工艺是五代时期的越窑,没见到实物,有待考证。
瓷器包口不用胶水,不用胶水安全,一般瓷器包口用的是粘合剂。
瓷器包口也称镶口,瓷器镶芒口的瓷器以金、银、铜、锡等金属薄片镶口边以遮芒,或因口磕伤后为掩盖伤痕而加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