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茶具价格介绍 知名厂家信息引见
茶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品,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追崇茶道艺术,各类茶具充斥在我们的视野中,青花瓷茶具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古人就使用青花瓷茶具来吟诗作赋,所以它极具艺术气息。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青花瓷茶具,具体包括它的价格对比以及一些知名厂家信息的介绍,希望能给喜爱青花瓷茶具的铺面带来一些参考,以便置购到称心如意的青花瓷茶具。
一、青花瓷价格:
1.种类:汉唐茶具 景德镇青花瓷陶瓷 手绘缠枝莲釉下彩瓷器
品牌:汉唐
价格:¥1200.00
2.种类:汉唐景德镇三才盖碗瓷器茶具手绘青花瓷茶具
品牌:恒远
价格:¥75.00
3.种类:春之茗 景德镇青花瓷功夫茶具 手绘青花缠枝莲品茗杯个人杯
品牌:壹购
价格:¥260.00
二、青花瓷茶具厂家
1.景德镇诚德轩瓷业有限公司成长于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的诚德轩瓷业,致力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集成了景德镇最具潜力的工艺师和画师,打造出独具手工艺术魅力的顶级茶具产品,诚德轩这个顶级手绘茶具品牌也随之驰名中外。诚德轩瓷业位于风景秀丽的新都陶瓷园,其生产区域集合了传统制瓷工艺的各道工序,千年手工制瓷工艺一览无余,展现了景德镇博大精深的手工制瓷工艺和丰富的陶瓷蕴藏,也是最为经典的传统手工制瓷工艺教科书。
2.景德镇市古镇陶瓷有限公司,创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大型民营陶瓷企业,是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生产保护单位。公司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陶瓷茶具、餐具、办公用瓷等,拥有“古镇”(江西省著名商标)和“手尚功夫”双品牌。公司拥有强大的经营管理实力和专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与“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等多家著名陶瓷及研发机构保持着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产品研发能力及生产技术始终保持行业前列,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需求,远销欧美、日韩等国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亲睐和好评。
3.鹤云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于一体,主要生产经营各灯礼品瓷、工艺瓷、艺术瓷、茶艺瓷、日用瓷的民营企业。本公司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骋请多名管理、技术人员,并有多名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师为其创作设计画面,生产出的陶瓷产品器型规整、瓷质细腻、釉面润泽光亮、花面新颖别致,极具高品位和新时代气息。
上文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青花瓷茶具价格对比以及知名厂家引见,相信大家对青花瓷茶具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最后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青花瓷茶具虽不及紫砂的口感好,但所具有的古典淡雅是任何茶具都比不上的,在选购青花瓷茶具是一定要货比三家,最重要的还是看产地,毕竟瓷器是我国的特色,历史悠久,例如大家熟知的景德镇,它那里产出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质量都是一流。
一般而言,陶瓷青花斗笠杯是可以安全使用的。然而,我们建议您在使用前先检查杯子是否存在缺陷、瑕疵或损坏情况,以免出现碎裂或掉渣等情况。另外,如果您在厨柜内长时间存放这种杯子,也需注意保持其干燥,以避免潮湿导致细菌滋生。
此外,如果您购买的陶瓷杯是从正规商家购买的,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它们应该已经通过了安全检测并符合一定标准的安全要求。但是,如果您购买的是来路不明的产品,那么使用时就应当更加谨慎。
【名称】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狮球心)
【类别】 瓷器、青花瓷、明永乐青花瓷
【年代】 明永乐年间
【文物原属】 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5.2cm,口径9.3cm,足径3.9cm。
杯撇口,丰底,圈足。内外青花装饰。杯心单圈内饰双狮戏球纹,球内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纹,腹部绘缠枝莲纹,圈足外墙绘卷草纹,纹饰间隔以青花弦线9道。
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纹饰安排主次分明,杯内纹饰布局简洁,外壁纹饰以柔和的线条组成二方连续缠枝花图案。青花色泽深翠。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堪称是明代永乐时期独有的名贵器物。
永乐压手杯的款识,蝇头小字,清晰可辨。在画面上的安排非常巧妙,款识与花纹融合在一起,不是单纯为了写款而写款,而是与瓷器装饰相结合,既告知器物的年代,又使人赏心悦目。狮子滚绣球是民间表示吉祥的一种舞蹈,以此为题材画在杯的内心,将“永乐年制”四字写在球内,这种巧妙的安排充分反映了景德镇陶瓷工匠们高雅的艺术修养。
【名称】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花心)
【类别】 瓷器、青花瓷、明永乐青花瓷
【年代】 明永乐年间
【文物原属】 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4.9cm,口径9.2cm,足径3.9cm。
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折腰,丰底,圈足。内外均绘青花纹饰。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体 “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腹部绘缠枝莲纹。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青花色调深翠。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件瓷器来源于大名鼎鼎的古董【永乐青花压手杯】。压手杯虽然不是永乐盛世所创,但其造型花样却是最受大众推崇和认可的品种之一, 素有“稳稳的幸福”之称。
用过仿永乐压手杯的人第一感觉就是那沉甸甸的温暖,因其瓷胎厚故导热的延时感受刚刚好。在手中的充盈度也堪称完美,有人还上升到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对其分析与赞誉。
那么这款 【永乐青花压手杯】到底是怎样神奇的存在呢?下面我就逐一解析它的奥秘:
首先从它的年款就可以得知是大明极盛之世的永乐年间所制。而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发动靖难之役,驱逐其侄建文帝后夺权篡位,他称帝时年42岁,在位二十二年(42岁-64岁)。
他命令大学士解缙编修的《永乐大典》,派遣郑和数下西洋,北征蒙古,南平安南,让明朝的国威远扬四海,迁都北京,成立东厂……
在永乐大帝诸多喜好之中自然是有陶瓷的一席之地,故此【永乐青花压手杯】的出现就变的理所当然了。再有明朝时的人喜饮炒青芽茶,当时所有茶器中唯有青花瓷压手杯以莹润光洁最与绿茶相衬。
了解完创烧的年代后我们就要进入纹样与釉彩的讲解了。在此之前为了给大家一个整体的印象,我下文引用了 故宫博物院网站上对青花压手杯的描述之一:
青花 压手杯(花心),明永乐,高4.9厘米,口径9.2厘米,足径3.9厘米。
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折腰,丰底,圈足。内外均绘青花纹饰。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体 “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腹部绘 缠枝 莲纹。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 景德镇 御窑厂 创制的新型瓷杯。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青花色调深翠。
压手杯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
明代 永乐青花 压手杯是明代瓷器中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一种实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明人谷应泰撰《博物要览》一书中特别提到了这种杯:“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篆书,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
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双狮绣球内书年款和花心内书年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另有杯心为鸳鸯卧莲图案者,系明万历时期仿制。此种品质精良且带有永乐年款的压手杯,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仅故宫博物院收藏有4件。
我们先来逐一分析,最后再来看其余的几件。
《马可的世界》 第33集里有这样的描写:“……此时的你脚踝猛然间像被什么东西擒住死命地将你往海底里拽。你顿觉潮水似的物质从四面八方一起涌来,耳,眼,鼻,口,被来自宫,商,角,徵,羽混着压手杯上的苏麻离青,伴着芬芳的花草香里散发出的肌肤温暖中用掐丝珐琅编织的乌龙茶糅杂在一起的物质充斥着……这些原本不同属性的事物,在时空扭曲下融为一体堵塞了你所有的感知……”
这里的苏麻离青就是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氧化钴料(钴土矿),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来了解的【永乐青花压手杯】之釉下彩。
青花瓷的釉下花纹是以氧化钴料为着色剂来进行描绘装饰的,大体分为含锰量高含铁量低的国产青花料和含锰量低含铁量高的进口青花料。
国产的青花料主要有:珠明料、浙料、石子青、平等青(陂塘青)等。
国产料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产地有江西赣州、上高、乐平、上饶等,浙江、广东、云南、福建、广西等都有丰富的钴土矿。
进口料主要是来自古代波斯的苏麻离青(也叫苏料)和回青料(产地是现在的新疆地区)。
青花瓷大家都不会陌生,周董的《青花瓷》虽然脱胎于汝窑,但着实让青花普及率上升了数十个百分点。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源于唐宋,盛于元明。人们常把青花瓷比作舞台上的青衣,素雅高洁,清丽婉转,像极了中国的水墨画。青花瓷在唐代就曾出现过,但那只不过是断简残篇,并没形成规模。直到宋晚期才由于原料的丰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历史进入元代后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元青花。
所谓元青花,就是元代烧制的青花瓷器。这种瓷器的产生让元代掀起了一场瓷器革命,它打破了瓷器只能是单色的历史。青白两色莹润有余,元青花的魅力席卷古今中外,世人将其视为中国的“国瓷”。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高拍卖纪录。
此罐使用进口钴料绘出的青花纹饰共分颈部:饰水波纹;肩部:饰缠枝牡丹;腹部:“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下部: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四层。
元青花的颜料,以苏麻离青(或译作苏勃尼青)最为美妙。苏麻离青本是产于古波斯一带独有的一种矿物质钴料。(一说是产于今伊拉克的萨马拉地区,一说是产于伊朗德黑兰以南 400公里的格哈默沙村的山中。)可惜的是,此料太稀少、太珍贵,从元代至正年到明朝宣德年后便绝迹了。
如此珍稀的颜料,自然被当时的生产者及权贵奉为至宝,被专门用于官窑中大小不同的青花瓷器的描绘。
由于当时的生产者条件不同,所以存在着颜料中苏麻离青料含量或多或少的问题。即有的器物使用的多,则浓一些;有的器物使用的少,便淡一些;或在苏麻离青料中混入国产料,或浓或淡,这就是后来造成元青花瓷颜色千姿百态,几乎没有一只一样的原因。
青花发色有浓艳、淡雅、青灰三种。
【浓艳】
浓艳是用进口苏麻离青料,官窑的元青花用的都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而苏麻离青料有一个特点,就是高铁低锰,青花深沉蓝中带点紫色,青中微微地泛绿。
【淡雅】
淡雅是进口料与国产料混合使用的结果。
【青灰】
有一部分的青花烧成后有黑色斑点、且较深。就是青灰色的代表。
元代使用的“苏麻离青”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在高温的作用下“苏勃尼青”中的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结晶斑点。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
而现代绝大多数仿品,都只是在国产青花产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现存的元青花瓷器数量不超过300件左右,其中江西省高安市博物馆藏有23件元青花,几乎占据全世界元青花数量的1/10,位居全国之冠。
但是在国际上收藏元青花最多的地方却不是高安市博物馆,而是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这里收藏了39件元青花,其中不乏天下重器和绝世孤品
不过遗憾的是,托普卡帕皇宫的元青花瓷器并不对外展览,只有身份尊崇的客人,才能获准参观这些稀世奇珍。比如马未都先生,在2010年就曾获邀,近距离观摩了这些元青花。后来马未都先生出书分享了他的所见所闻。
元青花存世第二名的地方就是伊朗国立博物馆收藏有32件元青花瓷器。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的元青花凤凰瑞兽穿花纹四系扁方壶
这些稀世名珍都是当年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当然很多器皿都是元朝的伊斯兰皇家贵族定烧的,而相对来说这些皇族的世袭传承有序,所以我们才有幸看到这来自800多年前的美丽瑰宝。
青花是釉下彩它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200℃至1250℃左右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釉下彩的著色剂需要足够的耐火性,以适应高温的煅烧。现代工业生产的釉下彩器物往往需要1400℃的高温。
所谓“远看颜色近看花” ,实用美术中颜色的作用十分关键。对青花瓷的赞美首先是色彩之美。但有趣味的是,白、青二色在汉文化中本不是最有魅力的色彩,甚至曾是被人讨厌的颜色。
先看白色。尽管白色也象征纯洁、洁净,但中原民间白色与丧事相关联,“素车白马” ,白色是重孝的服色。白还有卑下之意,平民也称“白衣” ,未入仕途的读书人为“白丁”“白衣寒士” 。
再看青色。“青”在汉文化里象征春天与活力,是吉祥之色;但“青”作为服饰颜色也有贫寒卑下之意,如“青衫”“青衣”“青袍”等等。
因此,以青与白装饰器物,形成青花的美学风格,并不是汉文化自然生长的结果,而是文化交融的结晶。毫无疑问,青花瓷的兴起,与草原文化关系密切。这也就是为什么元朝的青花如此盛行的另一个原因了吧。
钴料使用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2000年左右,据知当时在西亚便以其作蓝呈色剂。但在中国考古发掘中,曾有少量战国(西元前475-221) 玻璃珠及玻璃器上有钴蓝烧熔的痕迹,以达呈色效果,并估计它们极有可能来自西亚,不似中土制造的东西。
除玻璃工艺外,中国在唐以前一直未见有蓝釉陶瓷。然而唐时丝路畅通繁荣,致使钴料得以传入中国,幷将它用作陶瓷烧制的釉料之一,其与当时其它含铅量高的铜绿釉及铁褐釉一起作为低温陶器( 950—1165°C下烧制而成)上的装饰釉料,是成品釉色更具流光溢彩,釉面布满细小开片,从而造就举世闻名的三彩陶器。
宋人崇尚极简美学,宋瓷釉面讲究温润素净,追求静谧中体现纯朴高雅,然而这却使得钴蓝料在陶瓷上的发展呈现出停滞现象。
当然这并不代表宋朝在瓷器历史上的高度,而且我们现在最常说的汝、哥、官、钧、定,五大名窑都是宋代确立的窑口,还有柴窑也是宋代名窑 。
直到元代,因青花的蓝与白暗合了蒙古族对【苍狼白鹿】的图腾信仰─苍如蔚蓝苍天,白则意味纯洁良善,青花自此大肆兴盛,并造就陶瓷史上的第一高峰。
元代所用钴料来自波斯,古称苏麻离青或苏勃泥青,其含铁量高,富发散性,烧制后的青花在积釉处有铁锈似的黑褐斑点,斑点处下凹入胎,呈色浓郁翠艳,视觉效果极为鲜明。
除此之外,苏麻离青亦于永乐(1403-1425)、宣德(1426-1435)年间经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引进中国,当时在御窑厂的严格监督下,永、宣青花呈色幽深,如宝石蓝,后朝更奉其圭皋,并有 “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 的美誉。
蒙元政权强力推进的青花瓷并未因王朝的更迭而失落。在明朝建立之后,青花瓷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
元代青花瓷主要供北方草原民族的统治者以及海外贸易的需要,而从明代开始,对青花之美的喜爱已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明代以后景德镇民窑大量生产日用青花瓷具,这些青花瓷具的追捧者是中原的百姓。
相较于进口钴料,国产钴料则因洪武(1368-1369)年间的数次海禁而被重视。但此钴料含锰量高,色调浅淡,发色也是良莠不齐。
到了成化(1465-1487)、正德(1506-1521)年间,则又以江西乐平所产的【平等青】或【陂塘青】作为青花釉料的主要来源。由于平等青的淘炼较精,杂质量少,因而烧成之青花色调匀淡典雅,呈色稳定,并有云遮雾障之感。
江西除乐平以外,还出产一种名为【石子青】的钴料。其发色偏黑,多为民窑烧制青花所用。但到了嘉靖、万历年间,来自中亚、新疆和云南的【回青】因难以单独使用,遂需与国产的石子青进行混合,其混合比例亦有规定,同时还有上青、中青之分。若回青比例高于石子青,则其青花发色紫艳绚丽;反之则略显灰蓝。
青花至明以后,又在康熙(1662-1722)年间再创巅峰。当时主要采选浙江绍兴、金华及衢州一带出产之「浙料」,加上纹饰表现手法以分水皴法绘之,因而成品发色翠蓝透亮,层次分明,富立体感。
我们需多注意各朝青花发色上的微妙变化,经过细心观察比较之后,增强自己对各朝风格的了解及审美意趣之内涵的鉴赏。
《马可的世界》 第27集里有这样的描写:“……你的这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例如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个哲学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定义“同一条河流”。”刘嘉说完小心翼翼地将自己面前的茶杯口朝下倒置在矮桌上,又取了马可的同款压手杯,口朝上把两个杯子的圈足严丝合缝的对接好。
“你看这就比方是一个 闽可夫斯基的四维时空里的 时光锥。 这两个压手杯分别代表了过去和未来……” 刘嘉又将另一对压手杯如法炮制 。 两组底対底叠加在一起的茶杯,并排放在桌面上 。“这一对分别代表了意识世界和物质世界” 刘嘉故意停顿了一下,看马可聚精会神,没有提问的意思……”
【青花压手杯】在 《马可的世界》 中是非常重要的道具之一
好了善始善终我们就继续来看故宫博物院另外的两款【永乐青花压手杯】来完成这个解析的闭环吧。
青花 压手杯(狮球心),明永乐,高5.2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3.9厘米。
杯撇口,丰底,圈足。内外青花装饰。杯心单圈内饰双 狮戏球 纹,球内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纹,腹部绘 缠枝 莲纹,圈足外墙绘 卷草纹 ,纹饰间隔以青花弦线9道。
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纹饰安排主次分明,杯内纹饰布局简洁,外壁纹饰以柔和的线条组成 二方连续 缠枝花图案。青花色泽深翠。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堪称是明代永乐时期独有的名贵器物。
永乐压手杯的款识,蝇头小字,清晰可辨。在画面上的安排非常巧妙,款识与花纹融合在一起,不是单纯为了写款而写款,而是与瓷器装饰相结合,既告知器物的年代,又使人赏心悦目。狮子滚绣球是民间表示吉祥的一种舞蹈,以此为题材画在杯的内心,将“永乐年制”四字写在球内,这种巧妙的安排充分反映了 景德镇 陶瓷工匠们高雅的艺术修养。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明永乐,高5.4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3.9厘米。清宫旧藏。
这种撇口深腹小碗之所以被称为“压手杯”是因其大小适中,且口沿处胎体较薄,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执之手中,微微外撇的口沿与舒张的虎口相吻合,且杯的重心下移,放置稳当,故名压手杯。
谈及明永乐时的青 花瓷 器,最受人称道者可谓青花 缠枝莲 纹压手杯,它是迄今为止所见传世和出土永乐官窑青花瓷器中唯一署有年款的器物,而且能与明代的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好了最近只能忙里偷闲的更新周边解析了,不过也为新朋友们创造了喘息的机会,毕竟前面的解析已经有几十万字了吧。哈哈哈应该够你们看一阵子了吧。回头见拜拜喽。
以下是鉴别方法
1、大花大叶,叶为满色,但花朵不填满色,且外部绘有较明显的空白边线。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等、亦相类,纹饰内露白。
2、缠枝莲叶,“叶形多呈葫芦状,或有一至五个尖瓣。
3、变形莲瓣边饰,有的为一组、有的画二组,构成上下对应的仰、覆莲瓣纹装饰。除盘以外,其他型器上的莲瓣,均呈单体形式排列,莲瓣间留有空隙、互不相连。明洪武时,除部分执壶和盏托外,瓶、罐、盘及碗的莲瓣纹边饰均呈并拢(共边)型、此后,这种绘法贯穿于明清两代。
4、蕉叶纹,多数作分开状、叶与叶之间留有空隙,少量为并拢型或叶与叶呈重叠状。明初以重叠状多见,哆湍成卫偶见有分开的。宣德以后,蕉叶纹几乎不见有分开的,都为拼拢重叠状。此外,元代蕉叶的主脉,均以浓笔的粗线条表示;入明后,蕉叶的主脉均留白、呈中空型、同元代蕉叶主脉的粗实线条,在视觉上泾渭分明,非常醒目。
元青花造型
元青花瓷造型独具特色。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但也有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盘等。
在元代社会,青花瓷还没有成为宫廷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产品是对外输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使用者的需要。
1、茅台酒精美青花瓷瓶:青花瓷瓶的设计精美,色彩清新,瓶口精致,整体造型大气,是收藏家们的心头宠儿。
2、茅台酒精美青花瓷杯:青花瓷杯的设计精致,线条流畅,釉色清新,是收藏家们最爱的宝贝。
3、茅台酒精美青花瓷壶:青花瓷壶的设计精致,线条流畅,釉色清新,瓶口精致,整体造型大气,是收藏家们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