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瓷器中,暗花和刻花有什么区别

年轻的音响
英俊的大侠
2022-12-22 00:46:27

瓷器中,暗花和刻花有什么区别?

最佳答案
朴素的飞机
孝顺的金鱼
2025-08-17 19:10:10

暗花:在瓷器胚体上用较细的工具刻划花纹,上釉后形成清晰的暗花纹。流行于唐宋时期,明以后则成为一种辅助装饰方法。

刻花:用刀具在瓷胎上刻出装饰花纹,其特点是着力较大,线条深而宽。盛行于宋。以耀州窑最为著名。

我百度空间里有这两种古瓷片标本,你可以参考。

最新回答
甜甜的乌龟
寂寞的月饼
2025-08-17 19:10:10

我和王小飞教授2004年就认识了。 那时我在报国寺里卖瓷片,每个星期四无论他买不买东西,都要到我的摊位前来看看。 他脾气不是很好,第一次到我摊位前,是因为在别的摊位生了气,到我这里也和我吵了起来。当时我不知道他是谁,就觉得他的脾气太坏了。 后来他来找琉璃珠子,专门收集辽金的。知道他的爱好以后,凡是找到辽金的珠子,我都给他留着。他也买瓷片,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买杂项。他买瓷片时很抠儿,总在讲价钱,而我也很轴,就不肯降价。所以他错过了很多喜欢的瓷片。每次找我时都会提起上次错过的瓷片,多数时是埋怨我,偶尔也有自责的时候。 我发现他有很多顶帽子,从样式到颜色都很漂亮。他穿的衣服虽然很朴素,却显得很年轻。只有一次觉得他很显老,就是他在王刚的天下收藏做专家时。他坐在台上,没有戴帽子,头顶特别秃,显得很苍老。 那天才知道他是王小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 夏天时,他总是穿一身草绿色的短衣裤,冬天时穿得都是纯棉的深灰色或烟色的衣服,样式和款识没有什麽特殊的,只是颜色搭配得很合适。 我们逐渐熟了起来。他告诉我,曾经跟夫人提起过我,说报国寺有个人很实在,从来都不卖假货。 后来听人说他是画油画的,十八岁就成名了。 我对这种人才一向都有好感,听说了他的事儿以后,我很后悔,不应该为那几个钱与他斤斤计较,那怕不要钱,送给他又能怎麽样?我一直在后悔自己与他较劲儿。 2008年,在菜百见过他,他又提起那一块儿宋代白定刻花瓷片。当时我非要八十,他就给四十。又说四十就不少了,你为什麽不卖给我?以后要有一定想着我。 但是那时我已经不在报国寺卖瓷片了。为什麽卖瓷片?主要是想和专业人士交流,向他们学习。既然已经粗通,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那里。 今天在“北京您早”节目里听说教授离家出走以后,心里很难过。我始终不知道他患有抑郁症,也不知道其他的事情。作为一个老熟人我很关心他。 希望他早些回家,我这里还有些宋代定窑刻花瓷片,如果您还想要,可以来我这里挑选,就算送给您归来的礼物。您快些回家吧!

成就的芒果
不安的时光
2025-08-17 19:10:10
年代:清顺治

器物名称:仿龙泉窑刻花收口碗

仅看照片反映的效果来看,这只刻花碗从底足、形制、纹饰、以及釉色几方面看都不是宋代特点。

从底足看,瓷碗为明末清初特点;从纹饰看,为明代刻花瓷器常用纹饰;从收口和收底程度来看,符合清早期特点。

因此,该碗为清早期顺治年间烧制的仿龙泉窑刻花碗。

有魅力的哑铃
忧虑的衬衫
2025-08-17 19:10:10
景德镇地区的制陶业“始于汉世”(东汉,公元25-220年),此时的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并不远销。因此,影响所及,极为有限。

景德镇地区“水土宜陶,陈(陈代公元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镇陶自陈代以来名天下。”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人赵概对景德镇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烧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南北朝时,陈至德年元年,京城兴建宫殿,陈后主诏新平镇烧制瓷础进御;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陶瓷已开始名扬天下。“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称假玉器”,“镇钟秀里人陶民所烧造”,“陶玉携瓷入关中,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扬天下”,“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润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据考古发现,景德镇五代窑址颁布甚广,有十八处之多,尤其是延续六、七百年之久的湖田古窑址,规模最大,影响甚远。这些窑址都烧青瓷和白瓷。青的色调偏灰,白的色调纯正。而且,白瓷胎质细密,透光度较好,其烧成温度已达1150-1200℃,孔隙度为0.8%,胎体白度达70%以上。器物主要有盘、碗、壶、盒、水盂等,以盘碗为主。这说明,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她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宋代,景德镇瓷器以灵巧、典雅、秀丽的影青瓷而着称于世。这种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烧造成功的。影青瓷瓷胎加工精致细腻,有“素肌玉骨”之誉,釉色白里泛青,青中有白,莹润如玉,加上釉下瓷胎刻有各种精细的花纹,三者互相结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颜色比琼玖”的影青瓷。其具有精细秀丽,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约风姿,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贵的品种,从而使得景德镇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

宋代景德镇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窑址分布多至30处,有窑“三百余座”,陶瓷的器型也发展到数百种之多。宋代的景德镇不仅烧造出了温润如玉、品种繁多的影青釉刻花瓷,而且成功地烧造出大批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种颜色釉瓷器。

元代景德镇成功地烧造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这是两种极具特色和名贵的品类。青花着色力强,呈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脱,且风格幽靓典雅,素净秀丽。光润透亮的青花釉与素雅明净的白胎巧妙配合,互相衬托,颇具中国水墨画之特色,并且标志着由素瓷转为彩瓷的新时代的到来;元青花以其多层次,满画面,主次分明的装饰特征和以彩绘为主兼刻、划、印花的装饰技法,为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釉里红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瓷器,烧成难度大,色彩艳丽,以至于到今天它还是一个极其珍贵的瓷器品类。釉里红可以单独装饰瓷器,亦可以与青花结合,称作青花釉里红,两者相映生辉,极其名贵。

在高温颜色釉的烧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设立于1278年的浮梁瓷局掌烧的“枢府”瓷,胎体厚重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泽(又称“卵白釉”)。这种洁白润泽的枢府卵白釉,是青花和釉里红等彩瓷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为以后釉上彩瓷器和明初“洁白”瓷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它色釉如红釉、蓝釉、金釉等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各种呈色剂的发色规律已有熟练的掌握,使景德镇瓷器装饰异彩纷呈,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类银的局面,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明时的景德镇官民竞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景德镇真正成了“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除了在继承前代技术并发扬光大的种类烧造方面外,明代景德镇还消化和吸收了各大日益没落的著名窑场的优秀技艺,并广采博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创造了许多新的品种、新的造型、新的装饰,真正是“开创了一代未有之奇”,而所有这些创新,不仅造就了明代景德镇在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而且光照千秋,辉映千古。

永乐时,景德镇成功地烧出了玲珑瓷,到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又造出精细的青花玲珑瓷,玲珑瓷碧绿透亮,青花青翠幽雅,融为一体,引人入胜。

大龙缸和薄胎瓷的烧造成功,是明时景德镇瓷业高度技术成就和制瓷技师惊人智能的体现。大龙缸,直径高度均达70厘米以上,通身饰以五爪龙须,形制巨大,气势宏伟,荘重肃穆,为帝王专用之物,他人不可僭越使用进而更现它的神秘。薄胎瓷的制作,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制瓷技师的艺术匠心和智能,最薄最细的薄胎瓷器,其厚度只0.5毫米,最厚的也只有1毫米,真正是“胎薄如纸”。

以成化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空前的绝作。创于成化时期的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閗彩工艺,开创了我国彩瓷的新时代。成化时期的閗彩,釉上色彩一般都有三、四种,多者达六种以上,而所施色彩的特征又极其鲜明,比单纯的釉下彩或釉上彩更加绚丽,给人以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之感。至嘉靖(公元1522-1566年)、万历(公元1573-1619年)年间在成化閗彩的基础上创出了青花五彩,改变以閗彩中仅青花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决定性的主色地位,而使青花只是构成整个图案的一种颜色,青花和红、黄、绿等色处于一样的地位而没有主从之分,这就大大丰富了青花五彩的表现力,呈现出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以及釉下蓝色为主突出红色的局面,嘉靖、万历彩瓷也就以图案花纹满窑,色彩浓艳深翠而行于世。明代彩瓷还有白地绿彩、青花红绿彩和釉上五彩以及填彩、金彩等等,素三彩也较为出名。

明代景德镇的高温单色釉(烧出温度在1200℃以上)和低温单色釉(烧成温度在1200℃以下)瓷器都有很大发展。白瓷的制作,明代各朝都有烧造,各臻其妙。永乐的洁白甜净;宣德(公元1426-1435)的汁水莹厚如堆脂,光莹如美玉;嘉靖的纯净无杂;万历的透亮明快;无不使人叹服称奇,爽心悦目。明代单色釉最具突出成就的还有永乐、宣德的红釉和蓝釉,以及成化孔雀绿和弘治(公元1488-1505年)黄釉。明永乐时的鲜红器亦称“祭红”,釉厚如脂,光莹鲜艳,有“永乐之宝”之誉,赢得“永器鲜红最贵”的评价。宣德年间的宝石红釉又比永乐鲜红釉更胜一筹,釉汁晶莹似红宝石,胎质细腻坚致,极其名贵。明代的蓝釉瓷器,在宣德时烧造较多,后人把它和白釉、红釉相提并论,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

清代前期的景德镇制瓷业,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法、还是装饰题材、装饰风格,都达到了“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的极度繁荣境界,制瓷技术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此时的景德镇“延袤十余里,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万,借此食者甚众,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黍垛”(唐英《陶人心语》),“利通数十省,四方商贾,贩瓷者萃集于斯”。与明代一样,清代也是官窑民窑并存共荣,并且均有名窑精品。

清代前期的御窑厂,名窑辈出,创新层出不穷。康熙年间著名的官窑有“臧窑”、“郎窑”。康熙年臧窑,“厂器也”,为督陶官臧应选所造。臧窑的主要成就是单色釉,但青花、五彩、素三彩、釉里红均极为精巧。康熙青花色彩艳丽纯净,莹澈明亮,层次分明,有“青花五彩”之誉,别具风格而“独步本朝”,尤其是民窑青花更为清代青花的典型代表;康熙五彩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而成了彩瓷的又一个转折点,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釉下、釉上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而且,随着色彩的增多,金彩的运用,突破了明嘉靖在樊红、霁红等地上描金的单一手法,而使康熙五彩鲜艳富丽,光泽透澈明亮。郎窑,为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御窑时生产的瓷器。郎窑以仿明宣德和成化窑器而着称。郎窑的杰出成就,是仿制明宣德祭红釉而创制的以郎窑红为代表的颜色釉,郎窑红,“华而不俗,色正朱”,其深艳的色泽,犹如凝结的牛血一般鲜红(故也称其为牛血红),釉面透亮重流,器物里外开片,既象玻璃般光泽鲜艳夺目,又象红宝石一样瑰丽,极为名贵,为历代珍品。康熙时还曾烧制出与郎窑红齐名的色调淡雅的缸豆红,也称美人醉;用诗“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形容它极为贴切。在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于康熙朝始创的粉彩,到雍正年间获得空前的发展,并且有“清一代,以此为甚”,彩料中砷元素的掺入,加上国画没骨法渲染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书画的阴阳、浓淡、深浅的立体感,同时粉彩烧成温度较古彩低,色彩对比比较和谐;因而显得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烂雅丽,形象逼真,构图文雅隽秀,所谓“鲜娇夺目,工致殊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而又以瓷器艺术为第一的督陶官唐英主持下唐窑,成就辉煌,既是乾隆一朝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制瓷史成就的代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唐英以47岁之身协理窑务,他以陶人之心主持陶政。胎质、釉面、器型、品种、工艺手法、装饰形式、釉上和釉下彩绘,无论仿古,无论创新,无不登峰造极。正如《景德镇陶录》所述:“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金。又仿效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种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窑至此,集大成矣!”。

朴实的篮球
犹豫的爆米花
2025-08-17 19:10:10
从采集的标本结合传世临汝窑瓷器观察,临汝窑以烧盘碗为主,宋代瓷窑习见的瓶壶枕等器皿,这里极少见。盘碗造型样式不多。严和店窑址虽然经过严重破坏,地面散布标本仍然不少,烧瓷时间较轧花沟及下任村为长。关于临汝窑历史问题,过去人们做过一些推测,有人认为始于宋代;有人认为始于北宋初年,或更早一些;也有人认为始于隋。根据严和店等三处窑址采集的标本,参照耀州窑址发掘出土的大量标本进行综合比较看来,临汝窑烧瓷时间应当始于北宋中叶,盛于北宋后期,延续到金代。严和店等三处窑址标本中看不到宋代早期器形标本,绝大部分盘碗属北宋晚期样式。从印花纹饰看,六格布局方法、水波纹、水波游鱼以及缠枝、折枝花卉纹,与黄堡镇窑址北宋晚期层所出的基本特征相同。严和店窑址采集的碗里缠枝菊、碗外刻线的小碗和碗里印长瓣菊花纹碗,都与黄堡镇北宋中期出土的相同。在临汝窑三处窑址中刻花标本只采集到三件,耀州窑刻花器始于北宋早期,盛行于北宋,成为北宋时期刻花装饰具有代表性的瓷窑;而临汝窑由于技术力量或其他原因没有生产多少刻花瓷器。从刻花装饰产品很少这一点来看,临汝窑烧瓷历史显然要比耀州窑晚得多。临汝窑瓷器主要物征临汝窑青瓷器据标本看来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光素无纹饰,一种为印花。印花绝大部分为凸起的阳文,纹饰轮廓线凸起较高,叶筋多以点线纹表现。纹饰题材以缠枝、折枝花卉为主,以缠枝菊纹最为多见,在碗里多用缠枝布局,大小六朵菊花相间排列,除菊花外还有牡丹等多种花卉纹饰。折枝花有两种:一为大花大叶,二方连续布局,以两朵饱满盛开的花朵为题,辅以大叶衬托,花叶轮廓均为阳文,花瓣及叶筋为凹入阴文。另一种花叶较小,布局亦为六朵花卉,碗中心为三组花枝交叉,也有印折枝叶纹的,主枝一分为二,两枝上各为三叶,左右对称。团菊纹也较多,大体也分两种:一种团菊中心无花蕊,一种团菊纹中心为一圆圈,内印阳文“童”或阴文“吴”字,这表明是作坊或工匠的标记。具有临窑独特风格的为海水纹,海水布局为圆圈形式,多为八到十圈,如像在静静的湖水之中投入一枚石子,击起的水波由小到大,形成多层波浪式水纹。中心为一花朵,具有落花流水的含意,也有中心饰以田螺纹的。临汝窑盘碗胎稍厚,轮旋修坯较耀州窑草率,尤其表现在盘碗圈足部位,釉色青中闪绿较多见,与耀州窑的青中偏黄色调不同,施釉稍厚,气泡较多。2013年香港最大规模拍卖会现面向全球征集和销售藏品 香港亚洲的经济中心和世界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从这里中国走向世界,从这里世界走进中国,从这里您的藏品走向世界,香港拍卖期待着您的加盟,因为有你世界更精彩。。弘扬民族文化 辉煌盛世中华作为远东国际贸易都市的上海,艺术品的交易与收藏占全国的主导地位,古玩交易中心在这片热土上应运而生,联合北京上海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大型优质拍卖结构,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一个及展览,拍卖鉴定 和销售为一体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我们致力于过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展会,在线展览,平台资源分享等方式是,最大化藏品的价值,并且宣传服务,共赢的态度贯彻到底。我们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发扬中华名族文化,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国际化的服务平台,同时也为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国际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上海匡颐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下设艺术品部和资产部,经营业务包括艺术品拍卖和资产拍卖。艺术品包括瓷器、玉器、铜器、名人字画、碑帖、善本、古木牙雕、钱币、邮品杂项及当代书画。总公司香港(盛世)主要是做艺术品拍卖,形成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实力的评估、策划、拍卖队伍。买家构成:胡润百富买家;山西大买家;江浙房地产老板;温州商会,温州企业家 联合会;上海赛车俱乐部,游艇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买家等等!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聚全球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上海匡颐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即将在香港、伦敦、纽约和巴黎举行大型中国瓷器、书画及工艺精品拍卖会,拍卖自全球各地征集传世精品或宫廷遗珍、瓷器、书画、稀世玉器,及明、清家具珍品,吸引世界各地藏家激烈竞投,并与各大艺术机构及知名私人收藏家保持密切联系,现在携手华夏拍卖网向内地与香港征集高端藏品!香港盛世国际的团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工作热情和经验,将凭借庞大的客户资源,为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打造文化艺术市场的拍卖盛宴。此次香港拍卖会征集所有藏品经过专家鉴定委员会严格筛选。由于股市、基金、期货、房产市场的连续低迷,黄金价升得高又快速低落;又由于精品古玩古董中高档资源趋于枯竭,出口国和进口国中国的关税大幅提高,今年高端艺术品精品有所减少,价位继续大幅升高;国内的投资资金大量涌入了高端艺术品行业,高端艺术品商家也上量借贷资金投入古玩古董中,中高档艺术品的缺口在加大,价位自然“水涨船高”;各种拍卖会、展览会、博览会、鉴赏会、书画文化艺术节和瓷器艺术节等活动,大力宣传了中国艺术品,人们认识和了解了高端艺术品及其价值与保值作用,同时,不同程度地也对中国艺术品的价位大幅上升起着推波助澜之作用。纵观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继续去年的热火行情,令人关注。买家资源:1、香港知名买家 2、与香港投资基金组织、香港品牌古董艺术品投资公司合作 3、香港同行业拍卖公司买家资源共享 4、香港奢侈品买家资源 5、本公司大陆收藏买家媒体宣传和网络展拍结合,打造全面立体的宣传阵容。搭建业内规模较大特色明显的交易广场,成就钻石级交易平台。藏品征集范围: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岭南名人书画、海派画家及当代书画精品;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为佳;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古典家俱、金银器等;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聚全球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