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抛光砖 > 正文

隧道窑和轮窑有什么区别

柔弱的小猫咪
潇洒的小笼包
2023-03-19 01:17:25

隧道窑和轮窑有什么区别?建一个小型隧道砖窑需要投资多少?轮窑呢?

最佳答案
拼搏的棒球
妩媚的红牛
2025-08-19 13:56:50

不建议轮窑 后期的人工和能源费用太高

隧道窑节能、环保、造价低、生产出来的红砖质量稳定、成品率高等优点。

关于隧道窑的高耗能,我阐述一下个人观点:行业人士都知道轮窑每块标准砖耗能280大卡

,而隧道窑每块标准砖耗能400——450大卡,为什么呢?我认为这主要与风机有关。大家都

知道隧道窑是水坯进窑,那么它就需要温度烘干,在烘干段需要温度是46—60度之间,相对

湿度也是46—60度。那么温湿相加在烘干段就形成蒸气团,这种蒸气团有效地起到了保护水

坯遇热炸裂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脱硫作用,由于蒸气团的大量积压必定造成倒塌。要想及

时排除就得有相应的风力和流量,才能确保水坯的顺利烘干,即排潮所需的流量与温度都来

自高温带。也就是说经过高温带的凉风有多少就消耗多少热能,相对来说窑的断面越大越长

配套风机就越大。那么断面越大,窑体越长;风机越大,也越耗能。经过不段的实验证明:

3米和3.3米的窑体是节能最佳的窑体。行业人士都知道:隧道窑是煤矸石、页岩砖烧结最佳

的窑炉,但页岩、煤矸石都有一个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也就是高温1150度与50分钟是最佳

温度和时间. 所以根据以上观点, 经我个人设计的日产8—9万块标砖,断面3米,窑长85米

新型窑炉,具有低耗能,造价低,质量稳定,成品率高等优点。

97米106米115米125米系列改进型烘烧一体、断面3米-3.3米新型窑炉更近一步,更节能、更

高产、更稳定、更具有科学性,并且可根据个人地理条件不同和生产量高低而选择、日生产

量可达10万块以上标砖。

该窑炉主要特点就是节能 它可比108米-97米一烘一烧隧道窑节能10%、比146米烘烧一体窑

炉节能5% 、最关键的是省钱、其窑炉通过特殊设置直接烘干、97米和106米烘烧一体窑炉、

其效果与97米焙烧75米烘干、和108米焙烧75米烘干一烘一烧隧道窑相同、而其直接省去75

米烘干道大约减少投资50万元、从长远来算可减少风机动力32千瓦、按每千瓦0.73元计算、

每天要省去电费561元、每月就是16830元、每年按10个月计算就是168300元。

该窑炉经过半年的观察表明、其运行稳定效果显著、与邻近窑炉相比其节能效果显著、无论

质量和数量都可与其媲美。

为使这项成果得到推广和应用,并使其更好的服务社会、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企业得到实惠

,让更多的企业家投资放心,让我国的砖瓦市场及时走向平衡与稳定,圆一些想办企业而因

资金短缺望尘莫及的有志之士之梦想,我愿把这一成果公布于众,并希望有志之士和企业同

行前来现场观摩、探讨与研究。以下我就85米窑炉做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一 、窑体全长85米,分四段组成:烘干段40米、预热段10米、高温段10米、保温段20米、

快速冷却带5米。

二、 建窑需用红砖标砖50万块左右、 耐火砖标砖20000块、立六枚900 道轨180米 、 拱角

900块、垫片和地基拉400套、水泥100吨、沙石1000方左右、12号离心风机一部、30千瓦4级

电机一台。

三、 该窑炉的主要特点是节能,利用其特出的设置把其30%的流量绕过高温带、这样就大大

的减少了热能的消耗,达到节能的效果。

盛阳高温在全国成功施工设计过 150 余条隧道窑,粘土砖窑,页岩砖隧道窑,平隧道窑,粉煤灰隧道窑等各种隧道窑,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和极高的赞誉,各处隧道窑均可现场去参观,公司在全国是施工最多,口碑最好的诚信企业,材料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公司有自己的施工队伍,材料有质保期,是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全国享有威望的自主化生产企业。 0531-58597699

最新回答
正直的小蚂蚁
欢喜的冷风
2025-08-19 13:56:50

白体釉面瓷砖生产的第一步是人们所熟知的“粉末”,它是各种原材料的混合物,最后使其成型为砖体。正如先前所讨论的,“粉末”大多由滑石粉和陶土组成,随后被加工成所需强度和形状的最终制品。“粉末”的化学成分通常是62%的滑石粉和38%的陶土粉(球粘土和陶土或高岭石)。

原材料的数量往往取决于其特定的配方,随后材料送入皮带混合机,使滑石粉与陶土混合均匀。混合均匀的原料被送到一台混合粉碎一体机,两个分别重1800磅的钢轮把它们研磨成粉末,把两种粉末混和。在研磨过程中,逐渐加入水,使其含水量达到8%。粉末的加湿研磨使分离的两种颗粒相互粘在一起,形成一个两种原料混合的固体。

“粉末”从混合粉碎一体机运送到一台粉碎机,粉末被捣碎成小球,随后送进储藏间放置一段时间,并在细粉中调入适量的水。由于分子间的毛细管现象,全部粉末的水分含量都达到均匀。

“粉末”从储藏运送到冲压车间后,便进入第二阶段的生产过程。人们使用电力或水力驱动的压力机,把粉末变成特定尺度、形状和抗张强度的实心体。在冲压过程中,粉末在2,40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冲压成型,“陶胚”或者“砖体”的抗张强度达到8磅/平方英寸。陶胚经常堆放在金属台架上,此时就可以开始下个阶段的生产。

成架的瓷砖从冲压车间被运送到干燥室指定的区域,陶胚在室温下干燥12至24小时,其间将蒸发8%水分中的2%。经过这个等待阶段后,陶胚将被运至一个干燥室开始干燥过程的第一阶段。干燥过程包括三个12小时的周期,每个周期的温度大致如下:第一个周期,100~110华氏摄氏度;第二个周期,160~ 170华氏摄氏度;第三个周期,210~ 230华氏摄氏度。经过36小时的干燥之后,陶胚已不含水分,其抗张强度达到16磅/平方英寸。

接着陶胚被放在喷漆橱的链条上,进行第四阶段的生产过程。移动的链条传送着陶胚进入喷漆橱或者上彩釉的区域,这样瓷砖的表面就均匀地喷上一层彩釉,这取决于釉料的性能。

釉面砖从喷漆橱里运送出来,放置在耐火的定位器上,而定位器同样放置在小型运输车上,运输车在类似铁路的轨道上进入隧道窑。运输车通过履带的方式通过隧道窑,履带通过电机和减速齿轮驱动,保证运输车与砖架以每分钟1.4英寸的速度移动。在约4个小时的时间内,运输车通过隧道窑的焙烧区,这时瓷砖的热辐射温度高达2000华氏摄氏度。在这一温度下,瓷砖表面的釉料变成液体和气体挥发掉。事实上,釉料侵蚀了砖体,吸收了砖体中的某些化学性质,在砖体与釉料间产生了黏合剂,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最终出现了瓷砖本身所特有的颜色差异。

瓷砖完成焙烧过程后,它被放置在托盘上运送到分类部门进行颜色和等级划分。为了保证颜色的一致性,每位工人仅负责一组单色产品的分级。瓷砖的颜色分组和定级在传送带上进行,瓷砖的定级是依据美国质量标准局和美国商业局颁布的说明确定。最后分类工人把瓷砖装箱,并且密封。

经过分级和包装过程之后,成箱的瓷砖由传送带运送到仓库,顺序摆放开来等待发往经销商。

高挑的百合
犹豫的自行车
2025-08-19 13:56:50
陶瓷行业现正向有利于人类文明健康的绿色(环保)陶瓷方向发展。绿色陶瓷的标准是:

1、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并做到物尽其用。

2、对环境有污染的废气(SO2、CO、CO2、NOx及烟尘等)尽量要少。

3、对人类有害的废水(含铅、镉、汞、铬等重金属元素)尽量要少。

4、对人类身体不利的放射性物质不存在。

5、提倡生产自洁、抗菌、杀菌等保健功能的陶瓷。

6、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尽量要少。

7、噪音、热散失尽量要少。

8、生产和工作环境要清洁、干净、舒适。

(一)降低陶瓷行业能源消耗的途径

1、向绿色窑炉方向发展。

我国是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陶瓷行业又是耗能大户。今后佛山陶瓷窑炉的发展方向是由过去提出的辊道化、煤气化、轻型化、自动化、大型化向绿色(环保、节能和智能型)窑炉方向发展。

实现绿色窑炉的努力方向是:降低窑炉用机电耗和噪音、研究先进的节能和低污染燃烧器,使用新型的耐火材料和涂料,研究新的智能自动控制方式和方法,建立废气净化研究检测中心。

实现绿色窑炉的目标是:燃料消耗进一步下降10%-20%,热效率提高10%-20%,电力消耗下降10%-30%,噪音和烟尘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并使我国陶瓷窑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能耗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

二十几年来,我国陶瓷窑炉的发展经历了从倒焰窑到装匣钵隧道室再到辊道窑的过程,燃料也从烧煤到烧油再到烧气的过程,能源消耗大幅度下降,窑炉的能耗已从80年代初的占生产成本40%-45%降低到现在的30%-35%。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球磨工艺

球磨制浆的电耗占陶瓷厂全部电耗的60%。通过采用合理的料球比,选用高效减水剂、助磨剂和氧化铝衬,氧化铝球可提高研磨效率,缩短球磨周期。选用大吨位的球磨机可减少电耗10%-30%。提高喷雾干燥塔泥浆的浓度,可显著降低喷雾干燥塔的热耗。如将喷雾干燥塔泥浆的浓度从60%提高到65%,可节省单位热耗21%,如浓度从60%提高到68%,则可节省能耗33%,这可以通过加入高效的减少剂来实现。

国内制备泥浆均使用间歇式球磨机,国外先进国家普遍使用连续式球磨机,产量提高三倍以上,电耗降低三倍以上。球磨时给排料完全自动化,不需要停机,容易制浓浆,使后面的喷雾干燥器可节省能耗

4、大型喷雾干燥塔

使用大型喷雾干燥塔单位电耗省,如用7000型可比3200型节电10%左右。

5、浆池间歇式搅拌

浆池电机上装时间继电器,搅拌20-30分钟,停30-40分钟,泥浆不会沉淀,可节电50%以上。

6、采用大吨位压砖机和新型空压机

采用大吨位压砖机压力大,压制的砖坯质量好,合格率高,产量也大,并有专门的节电设计,可节电20%-27%;

采用新型的单螺杆空气压缩机代替旧式空压机。可节电30%以上,并大大降低噪音。

7、一次烧成技术

一次烧成比两次可大量节能。我国地砖和外墙砖90%采用一次烧成。内墙釉面砖只有10%采用一次烧成,要努力研究适于一次烧成的内墙釉面砖的坯釉组成,提高一次烧成的比例,可节省能耗和电耗30%以上。

8、低温快烧

增加熔剂性成份,选用适于快烧的原料(如硅灰石、透辉石等)和适当的窑炉(如辊道窑)。实现低温快烧是烧成节能的有效途径。如烧成温度从1280C降到1180C,烧成能耗可降低

9、选用保温性能良好的窑体材料和涂料

使用容量小,耐高温的陶瓷纤维做窑体保温材料,窑炉外表温度可降到500C左右,可减少散热损失。

选用耐高温的远红外线涂料在窑内壁,可增加幅射传热,节能

10、采用轻质低蓄热窑车隧道窑窑车离开窑内时的蓄热属于热损失,应大量采用轻质材料,降低窑车蓄热。最新的轻质窑车是在高铝红柱石和堇青石板壳内填充陶瓷纤维。它有传统窑车材料的稳定性及性能,蓄热却比传统材料降低70%,因此可以显著降低燃料消耗,运营维修费用。

11、高速节能喷咀

高速节能烧咀能在窑炉内部产生强大的热量和气流搅动,因此提高了热量的传输而被广泛采用。此类烧咀与传统烧咀相比,可以节约10%-15%的燃料。

12、余热利用

隧道窑和辊道窑冷却区的余热,可以用在半成品干燥和本窑加热助燃空气用,预热温度越高,节省燃料越多。助燃空气预热到400C比预热到150C可节省燃料17%,预热到600C可节能

隧道窑和辊道窑废烟气可以通过余热锅炉和热管换热器予以回收,也可以抽去干燥半成品。

13、自动控制

窑炉采用智能化的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可稳定窑炉的温度、气氛、压力,提高产品质量,可节能。

14、超霸节能刮平粗抛机

佛山南海科泰机电有限公司的新产品节能刮平粗抛机是一种具有刮平和粗抛功效的新机型,能使瓷质砖得到一个更加平整光滑的表面及一致的厚度,大幅提高瓷质砖的抛光产量、质量和光洁度。不仅在结构上有创新,而且工艺上实现了以刮代磨的创新性突破。每月可为企业节能降耗17万元,并真正实现一机一窑,使抛光砖成本降低30%左右。

15、使用变频器

10千瓦以上的风机,辊道窑的传动系统、油泵、安装变频器可节电

16、降低风机电耗和噪音

目前国外先进风机噪音在50-70分贝,噪音较小,国产风机噪音在80-90分贝,有的甚至超过100分贝,噪音很大。国外一条窑炉风机使用的功率为70-90千瓦,而国产风机为130-170千瓦(以产量相同的建筑卫生陶瓷窑炉计算)

(二)废旧低质材料在陶瓷行业中的应用

1、生产用过的废水经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消除了有害物质,并经过滤后可重新投入生产使用。

2、喷雾塔除尘器出来的微粉直接输往浆池搅拌成泥浆后经中转浆罐混和后再送进喷雾塔造料。

3、卫生陶瓷半成品次品经挑选干净后,再进球磨机磨成浆料使用(可以单独球磨,也可以每次加5%-10%进球磨机使用。)

4、卫生陶瓷成品中的废品经清洁粉碎成熟料,加进球磨机当骨料使用,可减少产品的收缩、变形、开裂和针孔缺陷。熟料加进釉料中,可提高卫生陶瓷釉面的光泽度。

5、墙地砖半成品的次品经分类清洁堆放后,可重新进球磨机做色料和坯料用(如水晶砖、仿古砖等)。

6、墙地砖成品中的废品经清洁干净,并打碎成适当的尺寸后,可放进球磨机中作球蛋石使用,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7、陶瓷废品料可以开发固体混凝土,免烧型广场砖和道路砖等。

8、陶瓷废品料可以开发墙地砖、过滤器等。

9、使用冶炼炉废渣为主要原料生产出装饰市场上独树一帜的硬似钻、颜如玉的绿色建材产品金属瓷砖。还可以生产红瓷、白瓷、灰瓷等金属瓷砖,有的还可以生产色釉料。

10、用含氧化铁的矿物质代替二氧化钛(钛白粉)制造出金花米黄产品。也可以用锻烧过的高岭土(3000元/吨)代替二氧化钛(约9000元/吨)生产金花米黄产品。

11、已磨损的双缸泥浆泵的陶瓷柱塞,经磨平加工后(几毫米)配套耐磨橡胶圈便可以重新使用,维修费只有原价的

12、陶瓷机械行业磨床等使用过的机油,自动压砖机使用过的液压油,经处理和过滤后可以重新投入使用,可节省50%的费用。

13、要逐步调查和摸清楚我国陶瓷行业原材料的现有状况(包括高、低温度和质量)并制定长期合理科学开发和利用的规划,并搞好原料的标准化生产,防止资源浪费和低效益(高档原料要出高档产品,中低档原料也要力争做出好产品。)

14、陶瓷废次品(全国每年有1300万吨以上)经处理后使用,可大量节约填埋陶瓷垃圾所需的宝贵土地资源,造福千秋万代。

15、大胆使用红坯体和其它低质材料做陶瓷坯体,可以大大拓宽陶瓷行业的发展前途。

16、实现了废旧低质材料在陶瓷行业中的循环使用,将使我国陶瓷行业与时俱进,为今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打开了一条光明大道。

17、搞好陶瓷原材料在运输、储存、生产过程中的密封处理,就可以大大减少灰尘在环境中的飞扬,造就一个碧水蓝天的清洁环境。

清秀的鞋垫
迷人的发卡
2025-08-19 13:56:50
抛光砖就是瓷砖从窑炉里烧出来之后再经过一道精加工工序才作为最终成品的瓷砖。在行内,这道工序叫做抛光。就是用金刚砂砂轮把瓷砖的尺寸精确加工到0.5毫米左右的精度,用金刚砂刮刀和磨块把瓷砖表面进行平整度处理,并达到光亮如镜的光泽度。

普通瓷砖就是从窑里烧出来,最多再加一道磨边工序就行了。

区别:1:致密度。能做抛光砖的瓷砖必须完全烧结,吸水率(实际就是气孔率)要小于0.1%,这是瓷砖所能达到的最高致密度,所以防污性能和耐磨性能优异;而普通瓷砖一般吸水率都在3—4%,只能靠靠表面增加一层薄薄的釉面进行防污,而这层釉面根本不耐磨,还不防滑。

2:装饰效果:普通瓷砖的质感与抛光砖的质感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花纹图案方面,普通瓷砖一般都是纯色或者斑点效果,而抛光砖可以做出逼真再现各种高档石材的纹理图案。

3:生产成本:至少3倍的差距;技术难度:相差几个数量级。

愤怒的发箍
腼腆的胡萝卜
2025-08-19 13:56:50
一、陶瓷生产过程的特点

陶瓷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从投入原料开始,一直到把陶瓷产品生产出来为止的全过程。它是劳动者利用一定的劳动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陶瓷产品的过程。在陶瓷生产过程的一些工序中,如陶瓷坯料的陈腐、坯件的自然干燥过程等。还需要借助自然力的作用。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这时,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结合。

一般来说,陶瓷生产过程包括坯料制造、坯体成型、瓷器烧结等三个基本阶段。同时陶瓷生产过程的组成可按生产各阶段的不同作用分为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

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陶瓷生产过程,和其他一些行业的生产过程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陶瓷生产过程是一种流程式的生产过程,连续性较低。陶瓷原料由工厂的一端投入生产,顺序经过连续加工,最后成为成品,整个工艺过程较复杂,工序之间连续化程度较低。隧道窑虽然是连续生产,但其速度尚不能与成型工艺的流水作业线相配合,需要做存坯、装坯和装窑等一系列烧成准备工作。工艺陈设瓷的生产更是带有浓厚的手工作坊式色彩,缺少工业化生产的规模与条件。因此进行工艺革新,实现连续化生产,对于提高陶瓷工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陶瓷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陶瓷工业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的习惯观念认为,技术不是这个行业的主要因素,因而忽略了对其的技术改造,再加上国家资金有限,陶瓷工业技术装备长期处于落后状况,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相当低,大部分机械设备只相当于先进制瓷国家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有的甚至处于二三十年代水平;彩绘、检验、包装等工序还依靠手工操作。

3.陶瓷生产周期较长。陶瓷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经过各道工序加工直到成品出产为止,所经过的全部日历时间。包括基本作业时间、多余时间和无效时间。陶瓷生产的周期较长,从矿山采掘、原料处理、产品成型、锻烧到销售,工序多,过程长,但在陶瓷生产周期中,真正利用的基本作业时间所占的比重是不大的,一般在30%一40%左右,时间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减少或消除作业中的多余和无效时间,增加基本作业时问的比重,这是陶瓷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待于在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开发新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去缩短陶瓷产品的生产周期。

4.陶瓷生产过程中辅助材料如石膏模型、匣钵等消耗量大。石膏模型是采用可塑法或泥浆法成型坯件的重要辅助材料,其强度较低,耐热性差,使用寿命较短,所以在陶瓷企业中消耗量很大。由于废石膏的利用尚未得到满意解决,给厂区环境带来了影响。匣钵是陶瓷制品在烧成工艺中作为承烧物的耐火材料制品,匣钵的使用次数一般在10—15次,匣钵质量的低劣往往造成制品变形、落渣、火刺等一系列缺陷.因此,如何提高石膏模和匣钵的质量,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以及解决废石膏模和匣钵的利用问题,是值得陶瓷企业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

5.陶瓷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陶瓷生产过程中,坯体瓷化、釉层玻化需在1000℃左右高温条件下进行,日用陶瓷和电工陶瓷的烧成更需要在1300℃以上,加上各种机械和电器也需要消耗能源而获得动力.因此,陶瓷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据统计,陶瓷工业生产成本中,燃料要占30%以上,在我国,用于燃料的平均成本费用更高达40%。居各项成本的首位。

6.运输是陶瓷企业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陶瓷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品种繁多,生产出的半成品、成品及产生的余料、废料等,具有数量多运输量大的特点。此外,在陶瓷生产操作过程中,运输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如:球磨机的装料、榨泥机的卸料、坯泥及半成品的运输、制件的成型上釉等等。这就要求陶瓷企业一方面在厂址选择、空间布置、厂内运输线路的安排等方面力求合理,尽量减少运输量,另一方面力求实现陶瓷企业运输操作的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7.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粉尘、固体废料和工业废水污染环境较严重。目前我国陶瓷工业所使用的窑炉多以煤和重油作为能源,会排出不少的烟气,企业对此要严格控制烟尘浓度和二氧化硫浓度,使之符合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力争采用煤气烧窑,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成型修坯车间应装有吸尘器,避免粉尘污染。榨泥机排出的废水应尽量回收,反复使用,废匣片、废瓷片也应尽量回收粉碎,继续使用。

8.陶瓷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和协作水平较低。长期以来,陶瓷工业企业问的相互协作配合水平不高,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工厂比重大,辅助性服务方面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如陶瓷企业几乎都有原料、成型、烧成、彩绘、包装与机修等车间和工段,这就使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劳动生产率低下。今后,必须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改造我们的陶瓷工业企业组织结构,向组织结构合理化要潜力。

二、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陶瓷企业生产过程能顺利进行,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使整个陶瓷生产过程的各工艺阶段、各个生产环节和各道工序之问都互相衔接,密切配合,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行程最短,时间最少,耗费量最小,效益最高。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注意按下列要求组织陶瓷企业生产过程: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即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个工艺阶段、各个工序之间的移动,在时间上是紧密衔接的、连续的,不发生或很少发生中断现象。也就是说在整个陶瓷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没有或很少要停顿与等待现象。保持和提高陶瓷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可以更好地利用物资、设备和生产面积,减少产品在停放等待时可能发生的损失;有利于改善产品的质量。

陶瓷产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在不同的生产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制泥工艺过程产品单一,属大量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对象属于连续不断的流动状态,但生产操作中运输工作占很大比重,原料的停放、等待时间较长。成型工艺阶段多属小批量生产,产品品种规格较多,劳动对象处于周期、轮番地连续状态。焙烧工艺过程主要是在窑炉中进行的,坯体成批送入,成品成批输出,处于周期性的连续生产状态。

针对陶瓷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搬运工作量大的特点,要保证和提高其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首先,在企业和车间内部要有一个符合工艺路线次序的总体布置,使生产流程所经过的路线尽量短,减少厂内运输距离和时间;第二,要提高运输工作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减少工人搬运量;第三,要作好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和日常生产服务工作,减少停工待料时间。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即在整个陶瓷生产过程中,基本生产过程同辅助生产过程之间,生产各个阶段、各个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组织陶瓷现代化生产的必然结果。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可以充分利用陶瓷企业的人力、设备和生产面积,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停放等待时间,保证各个环节均衡地、成套地出产产品。

为了保持生产过程的比例性,在工厂设计或生产系统设计时,就要正确规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各种机器设备、各工种工人在数量和生产能力方面的比例关系。在陶瓷生产中,各环节之间应保持的比例关系有:坯料制备能力与坯体成型能力,坯体成型能力与生坯干燥能力,成型能力与烧结能力,白瓷制造能力与彩绘能力,生产过程的各种设备能力,设备维修同基本生产。原燃材料提供能力与基本生产需要,工艺过程与检验过程、运输过程之间的比例等等。

比例性对于陶瓷企业的设计,现有工厂的技术改造,各种生产设备的革新。生产计划的安排和日常生产的组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陶瓷生产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新技术的采用、产品结构的变化、质量的提高、原材料条件的变化和工艺革新等等,都会改变原来的比例关系,出现新的不平衡现象。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生产组织工作,及时调整各种比例不协调的现象,建立新的比例关系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保证陶瓷企业生产的发展。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节奏性亦即均衡性,是指生产过程从投料到最后完工产品入库,各阶段、各工序生产都能保持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要求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生产大致相同数量或递增数量的产品,避免前松后紧,即月初完不成任务,月末加班加点突击完成任务那种不正常现象的发生。均衡地进行生产,能够充分利用设备和人力,防止突击赶工,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避免资金积压和各种损失浪费,还有利于安全生产和保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生产过程的节奏性应当体现在原材料投入、生产和出产产品三个方面。出产节奏性是计算原科、坯料投入以及生产节奏性的基础,而投人节奏性和生产节奏性又是出产节奏性的可靠保证。因此,陶瓷企业要加强计划组织工作,使各个生产环节协调进行,注意及时投料、及时成型和及时焙烧,以及日常生产准备和生产控制。

4.生产过程的平行性。即各个阶段、各个工序之间平行交叉地进行作业,它们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是并存的。不仅生产的各主要环节如陶瓷生产中的原料处理、成型、焙烧是平行地进行工作,而且一个生产环节中的基本生产环节和辅助生产环节也是平行地进行工作。生产过程的平行性对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合理使用生产设备和仓库占地面积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生产过程的平行性,实质上是为了使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得到进一步体现而提出的一种更高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首先必须保持生产过程的比例性,否则,即使个别设备或人力的不足,都会形成薄弱环节,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5.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是指生产过程适应市场多变的特点,能灵活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不断满足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一个企业要实现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除了要达到前面四项基本要求外,还应有生产过程适应性这一要求。即当产品品种发生变动时,就可以用最少的投资,以最快的速度,灵活地调整生产过程,以便顺利而及时地转人新产品的生产,否则,便会因产品陈旧过时而被淘汰。

由于陶瓷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对陶瓷新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迫使陶瓷企业要不断发展新产品,而不能不考虑产品的变动这个因素对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带来的问题和产生的影响。为了增强适应性,陶瓷企业不仅需要大力提高科学技术应用水平和新产品的研究能力,不断使产品更新换代,还必须采用计划评审法、成组工艺和多品种混流生产等先进的生产组织方法,采用适应性强的机器设备以及柔性生产制造系统,以适应生产变动的需要。

从以上阐述的合理组织陶瓷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可以看出,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比例性、节奏性、平行性和适应性这五项基本要求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生产过程的比例性和平行性是实现连续性的前提。而比例性、平行性和连续性又是实现节奏性的前提。因此,在组织陶瓷生产过程时,必须对上述基本要求全面加以综合考虑。

谦让的服饰
斯文的香烟
2025-08-19 13:56:50
指的是烧结砖在隧道烧制的不同的生产过程。

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

隧道窑与间歇式的旧式倒焰窑相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

1、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

2、利用逆流原理工作,因此热利用率高,燃料经济,因为热量的保持和余热的利用都很良好,所以燃料很节省,较倒焰窑可以节省燃料50-60%左右。

3、烧成时间减短,比较普通大窑由装窑到出空需要3-5天,而隧道窑约有20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

4、节省劳力。不但烧成时操作简便,而且装窑和出窑的操作都在窑外进行,也很便利,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

5、提高质量。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三部分的温度,常常保持一定的范围,容易掌握其烧成规律,因此质量也较好,破损率也少。

6、窑和窑具都耐久。因为窑内不受急冷急热的影响,所以窑体使用寿命长,一般5-7年才修理一次。

醉熏的歌曲
平淡的乌龟
2025-08-19 13:56:50
一般要8个小时左右,具体要看情况。

一般的气窑烧8-9个小时,根据产品不同和追求的产品效果不同,有的也会烧28到30多个小时。隧道窑是连续作业,有40分钟出一窑车成品,有1小时一车,有1点5小时一车。根据窑的断面不同,一窑车装砖坯数量不同,出成品窑车的速度不同。砖坯综合发热量不同,出砖快慢也不一样。

糟糕的世界
无私的小白菜
2025-08-19 13:56:50
浅谈几种常见砖瓦窑的特点

随着砖瓦原材料的改革,砖瓦质量的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砖瓦窑也随着越来越发展成熟且种类繁多,现就我国比较常见的砖窑的优缺点进行简单的阐述。济南盛阳 建窑专家0531-58597699

一 隧道窑。隧道窑是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且各地政府首推的焙烧窑。隧道窑一般是平顶式,分为不可移动窑和可移动窑(这种窑目前还不是很成熟)。可移动窑和不可移动窑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是窑体通过圆形或椭圆形轨道不断前行,前边纳入砖坯,后边吐出成品砖完成焙烧过程。常用的是不可移动窑,窑体分为焙烧窑和干燥室,利用余热利用系统抽取冷却带热量进入干燥室对砖坯进行干燥,干燥室的砖坯通过顶车,摆渡纳入焙烧系统。该窑自动化程度高,设计先进的能达到全程监控并自动化装出窑,降低了劳动强度并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缺点是该窑投资巨大(日产量十万块标砖的规模,总投资四百多万元左右),且生产过程中维修费用过高,生产成本控制难度高。现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砖价很低,利润空间太小,竞争残酷激烈,让许多投资者对隧道窑望而生畏!特别是周边地区轮窑较多的情况下,建议不要盲目选择隧道窑,很可能会被轮窑挤得没有生存空间,搞到血本无归。

二 晾晒型轮窑。该窑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比较简单且经验相对丰富,在我国各地都有存在。对砖的成型水份,成型硬度没有太高的要求,内燃的掺配比例比较随意,总之,各种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生产易于掌控,部火日产量一般在四至五万块标砖(内机动力窑)。缺点是该窑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龙其是冬季和雨季比较困难;加之占地面积大(晾晒场地),人力浪费多,污染气体排放量大。属于淘汰型砖窑,现在很多地区已经在落实关闭该类小轮窑。

三 人工干燥室轮窑。该轮窑干燥和焙烧分开进行。砖坯直接进入干燥室,无需晾晒,解决雨季及多季生产困难。冷却带余热通过专用的送热风道进入干燥室对砖坯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砖坯再装入轮窑焙烧。该窑一定要注意干燥室排潮布局,掌握干燥方法,而且砖坯易在运装过程碰撞等造成棱角变形。

四 多风道轮窑。该类窑三风道,四风道,五见道,六见道都有兴建,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大同小异。干燥和焙烧同时在轮窑里进行。通过抽风风道,送热风道使冷却带的余热通过专用风道进入前边预热带并进行砖坯干燥。前烘后烧完成烧结工艺。相比干燥室来说减少了生产工序,而且部火产量高(能达到八万左右)。但是结构复杂,建窑成本相对较高。

五 直型轮窑。该窑没有弧形弯管,通过在窑尾部设过火洞及升降窑门实现火的循环焙烧。结构最为简单明了,施工无地下工程。

六 单风道轮窑。该窑是在多风道窑及干燥室窑综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一条主烟道, 设置内外哈风,外哈风通过下支烟道与主风道相连。结构简单,建窑成本低。产量大,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是现在投资者的首选项目。但其焙烧技术含量较高,他通过气体对流,热传导等方法对砖坯进行干燥,焙烧细致度较大,成型硬度,成型水份,内燃掺配精确度的要求相对较高。

七 还有种最新的 全国不超过20条 移动隧道窑砖坯不动,窑移动 省下窑车的费用 更节能 产量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