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瓷器分为高温瓷,低温瓷,有何讲究
高温瓷,低温瓷区别为:高温烧制不同、清洁性不同、吸水率不同。
一、高温烧制不同
1、高温瓷:高温瓷经1300度以上烧制而成,可以再次高温烧制加工。
2、低温瓷:低温瓷经不起高温烧制,强行高温烧制容易碎裂。。
二、清洁性不同
1、高温瓷:高温瓷釉的结晶密度大,瓷面强度高,不易产生划痕,餐具不挂油,茶具不挂茶垢,清洗时不需要洗洁精。
2、低温瓷:低温瓷瓷质不够细腻,色泽不够白净。瓷釉的结晶密度小,瓷面强度低,易产生划痕,餐具挂油,茶具挂茶垢,清洗时需要洗洁精。
三、吸水率不同
1、高温瓷:高温瓷吸水率小,低于0.2%,产品不会吸附异味,不会发生釉面的龟裂和局部漏水现象。
2、低温瓷:低温瓷吸水率大大高于0.2%这个标准且容易进污水,产品易吸附异味,时间久了还会发生龟裂和漏水现象 。
由于行业的不同导致的陶瓷烧制温度区分类别不相同的情况:
陶瓷行业一般分为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工艺陶瓷以及特种陶瓷几类,其各自的高、中、低烧制温度归类情况为:
建筑陶瓷一般的划分:低温陶瓷(700℃以下),中温陶瓷(700--1200℃),高温陶瓷(1200℃以上);
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一般划分方法为:低温陶瓷(1200℃以下),中温陶瓷(1250℃左右),高温陶瓷(1300℃以上);‘
特种陶瓷就比较难说,有很低烧成温度的,也有超过1800℃烧制温度的适合高技术应用范围的特殊陶瓷.
再就是工艺陶瓷烧制分釉上和釉下烧制工艺,烧成温度也有差别,自然其烧成温度区分类别也是不相同.釉上瓷器,是建立在已经成瓷后的瓷器上再加工而成的瓷器工艺品,其中贴花瓷器又分高温陶瓷(1300℃左右)、中温陶瓷(1200℃左右)、低温陶瓷(700-800℃)烧制.
而釉上手绘瓷器的分类比较单一,一般都是700-800℃烧制而成;极少耐高温的釉上手绘瓷器.
陶瓷行业一般分为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工艺陶瓷以及特种陶瓷几类,其各自的高、中、低烧制温度归类情况为:1300℃:高温釉,古御窑、釉下彩、釉里红等色,均为高温釉.景德镇独特烧制高温陶瓷,烧制温度1300度以上.1200℃:中温釉,古民窑常用技法1000℃:低温釉,日常餐具常以低温烧成,成本低廉,易于批量生产.950℃:釉中彩,常用于釉中青花嵌金二次烧结的专用技法.900℃:浮雕金,在1300℃高温釉面,以千足金水施以浮雕金技法,国际标准含量12%-18%,不易氧化,历久如新.800℃以下:称色料,器表类瓷非瓷,类釉非釉,称之为色料.500℃:玻璃金烧成温度,与玻璃质辅料混合烧制,金层含量约5%-9%,易氧化,不耐磨.400℃-600℃:烤花仿釉,当代常以色料喷涂、印花处理俗称烤花玻璃涂料,施于透明白釉,仿红黄瓷器及金边诸色均可乱真.高温陶瓷日常领域:在日用与工艺收藏瓷中,高温瓷指烧成温度在1300℃以上的釉彩,我国古代的釉下青花、釉里红等传统瓷器,均为高温制成.陶瓷釉质是二氧化硅稳定的三角锥形化学键结构,只有在1250℃以上,方会出现分子层面的变化,使着色剂稳定的置于分子结构以内.因此,高温瓷在色泽、色彩、材质致密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效果.
1、温度
高温瓷烧制温度为1200度以上;中温瓷烧制温度在1000-1150度;低温瓷烧制温度在700-900度。
2、色泽
高温瓷颜色更饱满,细腻,晶莹;中低温瓷则颜色比较木滞。
3、手感
高温瓷光滑、细腻;中低温瓷稍微粗糙。
4、声音
高温瓷比较清脆;中低温瓷比较低闷。(由于密度决定的。)
5、质地
高温瓷硬度较坚固;中低温瓷更易碎。
6、吸水率
高温瓷吸水率低,中低温陶瓷的吸水率较高。
7、颜色
相对来说高温瓷颜色单一,中低温瓷色彩丰富;一些颜色比较丰富的,七彩瓷、彩绘瓷这类瓷一般都是低温烧制的。
8、厚薄
一般来说,好的高温瓷器皿胎质会比中温瓷薄,因为中温瓷烧成温度低,烧结程度不高,质地较高温瓷疏松,为了提高抗撞击性,所以胎质会相对厚一些。
执一盏茶,细品,思绪跟着眼前的素白玉胚山水青花瓷器开始飘远......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我是佳逸茶具茶小逸
只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
高温瓷烧制温度为1200度以上;
中温瓷烧制温度在1000-1150度;
低温瓷烧制温度在700-900度。
但是这个对于卫浴产品这种成品普通人很难看出来。那就就应该通过下面的几种方式了:
2、色泽:高温瓷颜色更饱满,细腻,晶莹;
中低温瓷则颜色比较木滞。
3、手感:高温瓷光滑、细腻;
中低温瓷稍微粗糙。
4、声音:高温瓷比较清脆;
中低温瓷比较低闷。
5、质地:高温瓷硬度较坚固;
中低温瓷更易碎。
6、当然高温陶与中低温瓷最明显的区别是吸水率,中低温陶瓷的吸水率较高。
上面的2--6条,基本就是常用的可以不借助设备的简单分辨高温陶瓷和低温陶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