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在瓷器上镶嵌宝石始于什么年代

凶狠的蚂蚁
壮观的金针菇
2023-03-18 23:07:59

在瓷器上镶嵌宝石始于什么年代?

最佳答案
干净的舞蹈
斯文的玫瑰
2025-08-17 15:07:43

中国镶嵌艺术历史久远,风格独特。殷商时代,铜器铸造中即已出现错金嵌玉的装饰纹样。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彩石、卵石、贝壳、螺钿、宝石、玉石和人造玻璃料器、陶瓷、木料等都成为了镶嵌的原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镶嵌艺术积累了许多重要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直接镶嵌法、预制法、反贴反上法、正贴正上法等。除平面镶嵌外,也可以在浮雕上进行镶嵌,这种镶嵌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强镶嵌对象的立体感。明清以后,浮雕镶嵌的方法广泛运用于各种工艺品的装饰,清代中晚期还出现了在不同“地子”上镶嵌戏曲人物故事的浮雕镶嵌法,嵌瓷、骨木镶嵌即属此类。镶嵌工艺品具有坚固、耐晒、耐潮湿、不易变色的优点,材料的质感及由此而产生的形、色、光效果使镶嵌工艺品平添了艺术魅力,尽显粗犷浑厚、华贵绚烂之美。

嵌瓷又名“聚饶”、“粘饶”、“扣饶”,是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建筑装饰艺术。它以绘画、雕塑为基础,用专门烧制的彩釉瓷片粘嵌出人物、花卉和飞禽走兽等艺术造型,对庙宇和建筑物的屋顶、墙壁等部分进行装饰。潮汕嵌瓷的工艺技术别具一格,多采用半浮雕或圆雕样式,形象生动,色彩斑斓,质地坚实稳定,能经日晒雨淋而不褪色。在潮汕地区,瓷器作坊往往和嵌瓷工匠密切配合以烧制各种色彩的低温瓷器。这些瓷器复由工匠精心剪取,形成镶嵌所需的瓷片,再以粘合剂将瓷片拼制成局部构件,最后将构件组合出各种表现民俗、民间故事或祥瑞喜庆主题的图案或塑像。大寮嵌瓷和普宁嵌瓷是潮汕嵌瓷的突出代表,大寮嵌瓷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潮汕风格为主,兼有闽南特色;普宁嵌瓷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可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

最新回答
体贴的猎豹
舒适的冰棍
2025-08-17 15:07:43

近日,淄博65岁工艺美术师蒋秀梅用了45天的时候在盘上可出了一幅万里长城的图案。蒋秀梅老师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做陶瓷的,蒋秀梅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对于刻瓷的手艺也是耳闻目染,蒋秀梅老师从十九岁就开始学习这门手艺,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十多年,每天都要拿起刻盘工具在瓷盘上敲敲刻刻。

刻盘要求非常严格,要比用笔在纸上画画难上几分,每一刻都要求锤子敲下来的力度都不同,这样一件成品需要徐秀梅老师几十万次的敲打才能完成,用刻刀刻出来的作品跟用毛笔画出来的一样。刻瓷艺术吸收了绘画技艺之长,首先是定稿,先用笔设计出想要的画,接下来就是照图刻制,刻制好最后一步就是赋色,用到的颜色大致分为三种,油画颜料、发光油和陶瓷釉,根据画的需求颜色搭配协调。

刻瓷艺术起源渊源,根据文献以及各项证物表明,刻盘应该是清朝乾隆年间兴起的,目前北京博物馆中就有一件刻瓷艺术品,上面刻的就是乾隆皇帝的诗词。如果真是起源乾隆年间的话距今已经三百多年了,刻瓷艺术具有特别的艺术风格,刻瓷成品受到了国内外人们的喜欢。在七十年代初期,淄博从事刻瓷行业的工作人员非常少,只有在几个大型的陶瓷企业中工作,那时候的工作人员为了成品的严谨性,每天出品的成品数量非常少。

目前淄博从事刻瓷行业的工作者有三千多人左右,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这些人数并不多、年轻人面对生活压力无法坐下来沉浸在这份宁静中,而蒋秀梅老师能够45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刻瓷手艺,这是值得大多数年轻人学习的。

认真的火龙果
优秀的白云
2025-08-17 15:07:43

在看到老人的作品后,带给了我两个字“震撼”,从来没有想过,有人会在瓷片上雕刻,而且雕刻成品栩栩如生。如果老人距离自己很近,真想去实地拜访一下,亲眼见证这一神奇技艺。

这位老人住在山东淄博,她手中掌握着一门家传手艺,能够在瓷片上雕刻。让众多网友叹为观止的作品,是一幅万里长城雕刻画面。这幅作品,老人用了45天的时间。

通过视频资料,我不仅看到了老人的这一幅作品,还看到了很多其他作品。对于老人的作品,我有着下面这两个评价。

一、每一幅都很精美

有关万里长城的作品,相信我们见过很多,最常见的便是画作。这位老人用自己精湛的手艺,将万里长城“搬到了”瓷片上面,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艺。

瓷片给我的印象,除了光滑以外,质地还很脆。想要在这上面作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方面瓷片的光滑,使得摩擦力大大减小;另一方面瓷片面积小质地脆,稍有不慎就会破碎。

这位老人的作品中,每一幅都很精美。雕刻有昆虫、动物,也有佛像和风景,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

二、充满了艺术之美

瓷片本就给人一种精美感觉,别说是在瓷片上雕刻画作,就算是烧制而成,带有花纹的精美瓷片,看上去也非常的漂亮。

老人所雕刻的作品,会根据作画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瓷片做底。雕刻过程中,辅以不同颜色瓷片,成品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看到了老人雕刻的金蝉,也看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蚂蚱。被雕刻到瓷片上后,看上去栩栩如生,使得瓷片变成了收藏品。

如果没有发达的互联网,我想老人这门手艺,就会被埋没在当地。也正因为发达互联网存在,使得我们能够,见证各类能工巧匠的手艺。

欣喜的曲奇
敏感的小松鼠
2025-08-17 15:07:43

序言:山东的一个老人在45天的时间里边在瓷片上刻出了万里长城的画卷,这个老人之所以能够做出如此精湛的画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老人声称自己的家里祖祖辈辈的都是做陶瓷行业的,所以都受到家庭的影响,导致这个老人在小的时候也会想在瓷片上雕刻出不一样的图案。而这个老人就直接在瓷片上能够雕刻出万里长城的模样,同时仅仅只用了45天的时间。再看到这个老人手拿上锥子和锤子慢慢的进行敲打,能够把一块块瓷片敲打出不一样的图案。

老人用45天在磁片上刻出万里长城

这一个老人由于在小的时候受到了祖祖辈辈的影响,导致这个老人也都比较喜欢瓷片设计。而这个老人在雕刻瓷片的图案时,一般都是根据自己想象的进行雕刻,在突然一次的想象过程中,这个老人直接用45天的时间里面掉出了万里长城的图案。雕刻出来的图案也是非常的精美,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赞叹,感觉这个老人的手法真的是非常的精湛。

老人精湛的技艺

可想而知这个老人在雕刻万里长城的时候,虽然说仅仅只用了短短的45天,但是这和老人长时间的练习是离不开关系的。可想而知,她在生活中没事的时候,也总是会喜欢雕刻出不一样的图案设计。不光可以在盘子上进行雕刻,也可以在花瓶上进行雕刻,慢慢的经过锤打,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练习的。

雕刻出来的图案很精美

这个老人雕刻出来的图案都栩栩如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同时老人的收入也是非常的高。因为老人这样的一份手艺也是需要传承下去的,也引来了很多年轻人的向往,想要纷纷学习这一个手艺。而这一门手艺看似很简单,但真正实际操作的时候才能够意识到里边的复杂性。

高大的萝莉
粗暴的小兔子
2025-08-17 15:07:43

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艺术,其中刻瓷就是一种。

不知道大家对刻瓷有多少的了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刻瓷,刻瓷顾名思义就是在陶瓷上雕刻,雕刻我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然而在陶瓷上雕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山东淄博就有一位这样的工艺美术大师,今年已经65岁的她可谓是把刻瓷艺术诠释的淋漓精致,她就是蒋秀梅。

蒋秀梅在自己19岁的时候就开始从事了刻瓷行业了,曾经的她更是花费了45天在瓷片上刻出了万里长城,所以刻瓷对蒋秀梅来说已经是得心应手了,我觉得刻瓷艺术依旧是需要传承下来的,也是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这一项传统手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手艺被年轻人忽略,只剩下老一辈人们还在苦苦坚守着,刻瓷艺术也是如此。

所以,我在此呼吁,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多加关注我们的刻瓷技术,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有可能了解到我国更多的传统艺术,让他们更加的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所钦佩。

同时,大家也可以去网络上搜索我们的刻瓷作品,绝对会被这些栩栩如生的场景的所震撼,也会对这些刻瓷师傅感到钦佩,特别是当我们了解到这些刻瓷师傅背后的心酸与付出,则会更加的动容。

你还对我国的哪些传统艺术感到好奇呢?你认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应该怎样做才能够被更多的年轻人所了解和学习呢?你对我国的哪一项传统艺术最为感到震撼和钦佩呢?你了解多少我国的传统艺术呢?我们可以一起在评论区讨论一下哦。    

精明的冷风
鲤鱼抽屉
2025-08-17 15:07:43
1、采用Al2O3 微粉或金刚石磨膏进行研磨抛光

2、采用激光加工以及超声波加工研磨及抛光

3、用比氧化铝还要硬的金刚石、碳化硅等由粗到细逐级进行研磨

4、需要用施釉的方法(适合对表面光滑度要求很高的产品)

5、用离子注入法对材料表面进行加工,离子注入陶瓷是对现有增韧机理的补充,是对制备好的陶瓷产品的深加工。

明理的机器猫
欢呼的小虾米
2025-08-17 15:07:43
瓷器既不属于内墙漆,也不属于外墙漆,而且不能形成膏状而附着于墙面。因此不能刷墙。

但有的瓷器爱好者把瓷器碎片,尤其是古瓷器碎片镶嵌在墙面作为装饰。但一般只用在外墙面,而不用于内墙面。这缘于室内空间较为狭窄,而瓷器碎片有锋利边角,容易划伤人所致。也有的瓷器发烧友把完整的瓷器整体镶嵌在墙内,但这种做法很少有人使用。

如果想采用瓷器或瓷片镶嵌的方式装饰墙面,建议使用低档瓷器或瓷片。否则一旦被人撬走,不仅损失瓷器或瓷片,还会使墙面更不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