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四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七亿多古瓷片装饰而成,如今,这座房子身价
原标题:网传土豪建98亿元瓷房子 专家提醒外贴瓷器价值有限
近日,一条“苏州吴江土豪用多件古董建造了一座价值98亿元瓷房子”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引发众多网友转发,有人感慨“此房一出,世上再无豪宅”。记者核实得知,瓷房子确实存在,不过并不在吴江,而是在天津,其主人是天津的一名“收藏狂人”。有专家表示,瓷房子外墙所贴的许多瓷器都是明清和民国的民窑瓷器,收藏价值并不大。
微信疯传
吴江土豪瓷房子值98亿
“瓷房子,是苏州市吴江区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瓷房子主人兼设计者张彬用自己收藏和搜集的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四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大量古瓷片装饰而成,如今,这座房子身价已高达98亿元。”
近日,一条图文并茂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在这条消息的介绍中,这座瓷房子装饰用的瓷片没有一片现代瓷,其中还不乏钧窑、汝窑等五大名窑的瓷片。瓷器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各个时代的精品。
除此以外,瓷房子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瓷龙,世界上最昂贵的下水管道,世界上最大的三彩琉璃狮,还有恐龙蛋等珍贵藏品……这些都让瓷房子成为了一座“天价之屋”。
记者核实
房主为天津一收藏狂人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向吴江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并没有听说吴江有这样的房子。
就在记者多方求证的时候,记者的一位朋友孙女士说,她曾经去看过瓷房子,不过不是在吴江,而是在天津。孙女士说,2009年,她去天津出差,一天晚上闲逛到一处当年的租界区域,远远看到一座法式风格洋房,但是房子的颜色和周边房子都不太一样。走近一看才发现,房子上贴满了各种瓷器,“看上去很奇怪”。
在百度百科中,一条名为“瓷房子”词条证实了孙女士的说法。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房子的主人不叫“张彬”,而是天津一名收藏狂人张连志。据介绍,这座瓷房子是张连志用他自己多年收藏的古瓷器、汉白玉石雕、水晶石与玛瑙,以及数以万计的瓷片等作为装修材料建造而成。
专家分析
房子外贴瓷器价值有限
记者在网上搜索后发现,从2007年至今,关于瓷房子的价格的描述已经更改了好几次,2007年为5亿元,2009年变成了25亿元,今年4月份,在“中国网”的一篇报道中,瓷房子的价值又变成了98亿元。
那么,瓷房子真的如传言所说,价值98亿元吗?在《财经时报》2006年11月的一篇报道中,张连志曾表示“瓷房子造价究竟有多高,连他自己也无法估算”。
昨天,记者采访了苏州一家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他并没有去天津亲眼看过这座瓷房子,不过从网上流传的图片上来看,很多瓷器都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且是出自民窑而并非官窑,“实话实说,图片中房子外面贴的那层瓷器,价值并不是很大。”该负责人坦言,如果仅以上述这些瓷器的品质和价值来判断,98亿的价格明显是被夸大了。
第一,它量大品全,容易寻找。自东汉至今,无论何朝何代,全国各地瓷窑林林总总,有的此起彼伏,有的长盛不衰。除有宋以来朝廷设官窑专为宫廷烧制非卖品的御用瓷外,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各地民窑,生产过数量极大的古瓷运销大江南北。虽经历史的振荡,传世的完整器为数不多,但这无数古瓷以残伤或碎片的状态仍然留存下来,或在窑址,或在弃坑,或在村落旧址,或在城镇遗迹,甚至田间地头、断崖陡坡都会有古瓷残片散布。它像一座古代瓷器的实物宝库,供给学习者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参考资料。
第二,古瓷片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几乎专家著作中对各朝代各时期古瓷特征的所有论述,都能从古瓷片中找到实物证据,这为学习者从本质上理解古瓷特征与发展规律提供了直观的教材。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瓷器的造型、胎质胎色、釉质釉色、彩料呈色、纹饰特征、烧制工艺以及明代以降各朝官民窑器的款识花押等,都能通过瓷片的收集得到感性认知。古瓷片真是一部能看能摸的古瓷百科全书!
第三,碎瓷片真品率高,通过对它的观察学习能得到真知。一般说来,古瓷片大都是从工地、遗址以及古代各个时期人们生活过的地方出土或散布于地表浅层的。它售价低,利润少,几乎无人专门仿制,因此,在古瓷仿品泛滥成灾之今日,古瓷片的真品率是最高的,是古瓷收藏者最廉价、最可靠的学习材料。
2、该建筑被人们称为:一座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瓷博物馆”。这座“瓷房子”是天津市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由瓷房主人张连志设计。
3、瓷房子使用了四千多件古瓷器、400多件汉白玉石雕、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300多个瓷猫枕、300多个汉白玉唐宋石狮子、300多尊历代石雕造像、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
古瓷片价值昂贵,成为很多收藏爱好者的新宠,那么你知道瓷片有哪些收藏的价值吗?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瓷片收藏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瓷片收藏图片
瓷片收藏价值
古瓷片有传世完整器所不具备的优势:凡历史上生产过的瓷器,都会因最终破碎而产生瓷片,而传世完整瓷器因为改朝换代、兵荒马乱,有些器皿已不存世。如景德镇前些年在施工中,掘出了大量的官窑瓷片。因当时是集中掩埋,今日拼出器型后,发现无论是造型、纹饰还是发色,仍发现很多迄今为止,世人所从未见过的东西,甚至,有的制瓷技艺早已失传。如以往一直认为孔雀绿釉制品以明宣德朝为早,近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元代遗址中发现了基本可复原的元代孔雀绿地青花研盒等古残片,证实了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中部出土的孔雀绿釉玉壶春瓶是元代制品的推断确实可信。而2005年北京西城区毛家湾1号发掘出全国最大瓷器坑,瓷器残片近百万片。瓷片显示当时有些器皿采用不施釉手法,此种技术目前已失传。
故此,古瓷片有作为历史“标本”的意义。初学者拾捡不同年代、窑口、图案纹饰等的古瓷片,通过观察、对比,再结合《中国陶瓷》等理论书籍,学习瓷器鉴定长进就会很快。一些资深瓷器藏家,多年来也是“瓷片不离手”。北京藏家白明,收集的古瓷片不仅量多且来自全国不同的窑口,还建起了“睦明堂瓷片标本博物馆”。其中有些珍稀的瓷片,当初得来的价格,皆高于一般完整器。笔者所在的浙江湖州,个人或群体古瓷片展览也不时举办。如,今年2月20日,湖州8位藏家联合展出了他们收藏的500余件精美古瓷片,既有“瓷之源”的德清窑原始青瓷,也有唐代长沙窑,五代越窑,宋代的定窑、汝窑、官窑等“五大名窑”以及明代的青花等。一枚枚“文明的碎片”,带有先民使用的“文化体温”,闪耀着作为原始瓷发祥地之一的湖州及国内各地民窑先民的智慧和创造,也以独特的载体传播着中国的瓷器文明。5月10日,“积微居”收藏明清青花古瓷片也在湖州衣裳街古城区展出。
古瓷片收藏在近年来的一个“命运转机”,不仅是收藏群体扩大而带来的标本之需,更在于它因为精致小巧,蕴含货真价实的文化价值,从而被制成时尚的“工艺品”。
最早是在2010年以前,笔者就曾在江苏扬州文物商店内,看到了诸多晚清浅绛或民国新粉彩的人物瓷片,被机器切割、打磨出更完满的“画片”,通过包银制成种种挂件或饰品,既可佩在胸前,又可挂钥匙串。如此,这种古瓷片饰品,很好地诠释了“传统与现代”完美而经典的结合。而其时的售价,也只在数百元之内。
事实上,以古瓷片做饰品,很多年前就在日本风行。佩戴它,不但风雅、时尚,而且也很有“文化”。日本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包括陶瓷很推崇,宋五大名窑的单色釉瓷片,本身很珍贵,“输入”日本的就更少。他们以金银包裹镶嵌,在市场上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而在更早的清代、民国,以钧窑、汝窑瓷片嵌入黄花梨或酸枝木内之挂屏,也时有所见。玩家马未都称其第一件上档次的藏品,就是一组钧窑瓷片挂屏。
近一两年,笔者在长三角很多城市的古玩店、文物商店,开始更多地发现此类古瓷片“工艺品”的显现。一些高古瓷如宋五大名窑或龙泉窑等,瓷片按原来“出土”的模样见售明清有文字、图案的青花粉彩或单色釉的瓶底碗底盘底,被打磨后售卖一些人物、山水、花鸟的瓷片,尽可能地“撷取”完整图案而制成挂件、饰品硕大的残件被镶框做成更大的上墙悬挂“工艺品”……古瓷片获得了“新的生机”。来来去去的购置顾客,不仅有收藏爱好者,也有时尚的年轻男女。
在保证具文物级价值的古瓷片发现后,能上交国家的前提下,古瓷片制成“工艺品”的潜力很大。相对于一般的创意产品、现代文化产品,具有资源不可再生、积淀深厚历史文化信息特性的古瓷片“工艺品”,还有待更深入广泛的开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随着国民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更加深入,此类古瓷片“工艺品”必将在市场上“更红”,更时尚、风雅、体面。而散落街巷、乡野的古瓷片,必会有更多人在业余时间去搜罗、找寻。古瓷片的春天,会因此而更灿烂,散发出浓郁、盎然而深远的文化馨香。
瓷片收藏的现状所谓“瓷片”,就是瓷器破碎后产生的瓷器残片。产生瓷片的原因很多,中国制瓷历史悠久,历代瓷窑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出大量的残次品,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打碎埋入地下。特别是古代官窑瓷器,生产时都有专门的官员监督制作,不论成品多少,只要选出官家所定数量,其余瓷器都要全部打碎深埋。另外,我们的先人由于陪葬及日常生活中的损坏等原因,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瓷片。瓷片虽然残缺,但它的制作、绘画艺术等一如完整瓷器,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瓷器工艺水平,因而也有着比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瓷片往往还是瓷器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有许多民间的瓷器收藏家都是从玩瓷片开始的。
藏界收藏瓷片者历来不乏其人,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施工高潮迭起,很多深埋地下的瓷片被从地里挖出,被一些有心人发现,于是出现了“瓷片一族”,瓷片收藏遂成为古瓷收藏的一个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而其中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北京的报国寺、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不少大中城市还开设了专门鉴赏、研究瓷片的沙龙。北京甚至还有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的睦明唐瓷片标本博物馆。当今,江河之畔、工地上下,乃至遗址周围,处处可见“瓷片族”们忙碌的身影。
1.古瓷片对中国每个朝代瓷器的历史特点研究有着史料价值;2.古瓷片是中国古代瓷器的活标本,虽然完成的器形我们见不到了,但是可以真实的见到古代经典的瓷器工艺瓷片。3.古瓷片对研究个个窑口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古瓷片能够找到真实的历史数据。4.古瓷片说明了我国瓷器烧造的历史悠久,拥有一个从陶艺到瓷器的一个完成的历史发展过程。5.古瓷片让我们知道了现在失传的瓷器烧造工艺和器形。6.古瓷片上都有颜色和画片,对研究古代绘画工艺和中国民俗时代特征也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全世界有着众多的土豪,他们想尽各种办法试图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奢华富贵。在天津市的街头,就坐落着世界上最贵的瓷房子,它的主人就是一位隐形的富豪,热衷于收藏的他,将自己的宝物全部用来当作了装饰品。
远远的观望瓷房子前就能感觉到工程的宏伟壮观,其外表镶嵌着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等多个时期的瓷片共计7亿多片,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在这里都可以寻找到它的踪影。虽然这些瓷片均是在2002年以后镶嵌,但是这样的房子却是举世无双。
近看瓷房子,触摸着一片片拥有历史记忆的瓷片,慢慢的体会那个年代的荣华富贵。为了打造这栋房子,还是用了上百件汉白玉雕,20多吨的水晶石与玛瑙。这些装饰品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房屋主体本身的价值,在2016年北京某评估公司对其进行估价,其价值已经高达98.8亿。
在房顶有一条用瓷片拼成的巨龙,长约200余米,只观其首不见其尾。龙身体依照“china”单词来进行设计,寓意着中国的同时,有着瓷器的含义。独特的设计,彰显出文化的内涵。现在的瓷房子是天津旅游打卡的一个重要景点,即便不进入内部,也要走近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