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谁能帮我看看这些瓷器

慈祥的黑夜
潇洒的大神
2023-03-18 20:35:14

谁能帮我看看这些瓷器

最佳答案
酷炫的耳机
明亮的母鸡
2025-08-14 02:04:46

看了图片,总体印象觉得都是老东西,时间从清中晚期(大约嘉庆到光绪)到民国时代,由于多位民窑大路货或者外销瓷、或者残破,所以价值都不算太高,几百元到一两千吧。

1-6图判断为民窑外销磁大路货,清晚期;

7-9图为某容器的盖子,清晚期到明国;

10-11清晚期(康熙款)好像是花盆底下的托盆;

12根据图案看是日本瓷器家具镶嵌瓷片;

13-14清晚期民窑小碗或酒盅

15-16清晚期民国民窑花瓶(排耳看是清代的)质量较粗糙;

17-18好像是日本瓷器,如果是中国瓷器也是外销瓷器;

19较好的外销瓷器,年纪大概嘉庆道光

20、22好像是日本瓷

21较好的广彩外销瓷器,人物绘画较好(价值也高些)清中期

24-26日本瓷

27-28看不清

29-30较好的清中期外销瓷器洞石牡丹

31-32日本货看不懂

以上是目测意见,仅供参考

最新回答
大意的鸵鸟
故意的手套
2025-08-14 02:04:46

可能因为生于北方冬天是缺水的季节,对于水一直有着莫名的向往。大学时候,一曲《梦里水乡》让人魂牵梦绕。

工作后,先在姑苏水乡盘桓,心神得到极大滋养,后又到珠江口,傍海而居,得以心安。

瓷都景德镇几年前来过一次,感觉不错,尤其是晨间的江边。就像感受赣江沿岸的人们的早上生活,一个跟屁虫在腰间,可以在江里游两个小时。

受朋友相邀,来瓷都一晤。先是宵夜,再是长谈。

晨间早醒,推窗见江,甚为欣喜。

百科资料如下:

江边有步道,两层的,一层接近于江面,另一层在堤坝上,两者高度相差约5米。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风景。

酒店位于昌江大桥和珠山大桥之间,出门先往昌江大桥方向去,寻找可以下至江边下层步道的路径。过昌江大桥不远,即见有条石铺成的简易台阶。拾级而下,古朴原始的条石让人对自然更有亲近感。

新中国成立前,昌江上没有桥,只有人渡。1953年建成了昌江浮桥,直到1959年,昌江大桥才建成通车,为景德镇昌江两岸的陆路交通联系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站在江边望去,江水清澈见底,游鱼可见,江面约有50多米宽,静水深流,太阳还未升起,薄雾笼罩在远山,碧水在眼前,这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沿着江走,偶见垂钓者二三,有老妪举棒槌捣衣,确实稀奇,驻足观看许久。

边走间,堤坝立处有不少以瓷片镶的壁画,有茶圣,更有郭沫若给题的诗。一九六五年七月,郭沫若同志在景德镇艺术瓷厂参观时即兴挥毫,亲笔题诗赞美景德镇。

身边擦肩而过的行人,没有大都市那么匆匆,更多的是笃定的生活。其实,人生何必太匆匆,生活就是简单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

如果身有万担之力,当投身军中,为国为民为家建功立业;若胸有墨水万瓶可奋起如椽大笔,警醒大众,召唤万民,为人类谋千古;若深谙商业江湖,可翻云覆雨,操作猛如虎,为俗人谋福祉。若既无心又无胸还无胆那就偏守一隅,小国寡民,安静度日,不香吗?

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有一筐可收之情聊以度日,择一小城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是我要的生活。

沉默的鞋子
过时的大炮
2025-08-14 02:04:46
五代之后,具体要查证。

砖雕:用凿和木锤在砖上雕刻花卉、人物等简单图像的艺术,也指用砖雕刻成的工艺品。中国古建雕刻艺术及青砖雕刻工艺品,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发展而来。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

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金代,墓室砖雕的内容更加丰富,技艺也有所提高。建于大安二年(1210)的山西侯马董玘坚墓室,在不足4.7m2的面积上,砖雕布满全室,雕刻有模仿木结构的斗拱、拱眼、藻井、大门、隔扇等,以及屏风、几凳、花卉、鸟禽、人物、演戏场面等图案,其中站立在戏台口的生、旦、净、末、丑等演员运用圆雕技法,形象栩栩如生,是金代砖雕的代表作品。元代,墓室砖雕逐渐衰落。至明代,砖雕由墓室砖雕发展为建筑装饰砖雕。例如,南京明孝陵宫城东西两侧的砖雕八字墙上雕刻大卷草折枝花等浮雕图案,安徽凤阳明代中都城址内须弥座上的折枝花和梅花鹿、云彩、龙等砖雕图案同时,安徽、江苏等地的民间砖雕也有了发展。

清代,北京紫禁城宫廷内墙面夹柱的通气孔也都使用砖雕,镂雕花鸟图案,牢固而美观,且利于空气流通。慈禧太后陵寝隆恩殿及其东西配殿的墙面也用砖雕贴砌而成,有的贴金,辉煌耀目。建于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太平天国将领李世贤的浙江金华府第,其前庭照壁的砖上雕刻龙、凤、仙鹤等图案,风格刚劲粗壮。清代民间砖雕除江苏、安徽外,在山西、浙江、福建、广东、北京等地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们大多作为官吏、富豪、地主宅院的厅堂、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山墙等建筑的装饰,雕刻精巧,有的陪衬以灰泥雕塑或镶嵌瓷片,争奇斗胜,富贵华丽。清代后期,砖雕趋向繁缛细巧,具有绘画的艺术趣味。

砖雕是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于装饰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砖雕主要流派有:1、北京砖雕;2、天津砖雕;3、山西砖雕;4、徽州砖雕;5、苏派砖雕(苏州砖雕);6、广东砖雕;7、临夏砖雕(河州砖雕)。

砖雕大多作为建筑构件或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由于青砖在选料、成型、烧成等工序上,质量要求较严,所以坚实而细腻,适宜雕刻。在艺术上,砖雕远近均可观赏,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题材上,砖雕以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松柏、兰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鲤鱼等寓意吉祥和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阴刻(刻划轮廓,如同绘画中的勾勒)、压地隐起的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减地平雕(阴线刻划形象轮廓,并在形象轮廓以外的空地凿低铲平)等(见雕塑工艺品)。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能经受日晒和雨淋。

彩绘,在中国自古有之,被称为丹青。常用于中国传统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后来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被两者广泛运用和发扬光大。在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彩绘主要绘于梁和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和玺彩绘是彩绘等级中的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梁枋上的各个部位是用特别的线条分开,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和加晕。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看起来非常华贵。

鱼跟雁一样,可作为书信的代名词。古人为秘传信息,以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这样以鱼传信称为“鱼传尺素”。唐宋时,显贵达官身皆佩以金制作的信符称“鱼符”,以明贵贱。“鱼”与“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如鱼得水”用来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谐美满、幸福、自在。

明、清以来盛行的《八宝图》,八宝之一的“玉鱼”因为谐音的缘故被人宣扬为“吉庆有鱼(余)”,象征着年景好,丰 稔昌盛。这类古文物,有汉代的铜洗,它的底部绘有双鱼,侧面题有“大吉羊”字样。古代的织锦图案,有一种装饰的是美丽的鱼 鳞花纹,人称“鱼鳞锦”。

人们喜闻乐见的鱼物图,类似鱼字口彩的还有:“金玉同贺”,画的是金鱼、荷花;“家家得利”,绘有许多人家买鲤鱼;“年年有余”,则用爆竹和鱼表现;“连年大吉”,有鲢鱼、桔子;……总之,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了鱼趣,鱼给千家万户带 来了吉祥美好的祝愿。

年年有鱼是“年年有余”的谐音,可谓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语言之一,若用图画表示则可看作是传统吉祥符号。图中要有莲花或莲藕,还要有鱼,即“莲连有鱼”。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

1992年4 月咸阳市文物考古所对位于彬县底店乡二桥村的五代后周朔方军节度使、中书令、卫王冯晖的墓地进行了发掘,出土文物百余件,尤以彩绘乐舞砖雕最为珍贵。彩绘砖雕均采用半浮雕手法显示人物形象,雕刻手法细腻、圆润,色彩运用美妙和谐,彩绘颜色主要有黑、红、紫、青等多种,对比鲜明,绚丽夺目。

任性的睫毛膏
活力的指甲油
2025-08-14 02:04:46
应该要搭配现代中式的风格比较好的,配点有中国风的壁画,中性一点的沙发,如果配得太现代整体效果会不好,还有现在一般都不做墙裙,墙裙会显得繁锁了些。红色配银灰色还可以,还可以配淡黄色和米色等。都会有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