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开片瓷器及气泡特征
宋代开片瓷也应属青瓷类,之所以单分出来,是因为这类瓷器以自然开片为饰。在烧窑过程中,因胎、釉受热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在冷却过程中致使釉面开裂,这本来是烧瓷过程中的毛病,但这种缺陷却受到文人士大夫的赏识,视为珍奇,宋代创烧了开片瓷。
当时烧造开片瓷有名的窑厂有汝窑、官窑、哥窑等。汝窑瓷器的釉层较厚,釉中有少量较大的气泡,古人称之为“寥若晨星”。钧窑瓷器的釉中一般都有大小如针孔的稀疏大气泡,以及由中小气泡组成的气泡群,各气泡虽然大小不一,比较稀疏,但各气泡间的距离大体均匀。
扩展资料:
汝窑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莹润如堆脂的质感。
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宋代瓷器的特点及鉴定
人民网-宋代瓷器的价值和市场行情
北宋清凉寺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此汝窑瓷片是清凉寺遗址所出,虽然不是完整器物但是绝对是研究汝窑的顶级瓷片,瓷器完整无缺,汝窑是以玛瑙如釉,在此件汝窑瓷器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有结晶状的晶体,釉面宝光内涵,光泽不强不刺眼,釉面有细小的冰裂纹开片,胎质细腻,是典型的清凉寺汝窑的香灰色的番灰胎,器物底部有五个芝麻支钉痕,是典型的汝窑烧制技法,从瓷片上可以看到釉面的厚度,内外釉面加一起快达到了胎体的厚度,从断裂的痕迹可以清初的看到胎质的颜色和质地,胎质较薄,釉面较厚,此汝窑瓷片完整无缺,不可多得,虽然没有修复但是依然是顶级的瓷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在此件汝窑瓷片上体现的淋淋尽致,值得收藏,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青花瓷、釉里红、青瓷、斗彩、唐三彩这些古瓷器都有气泡。凡是釉下彩瓷器,都是有气泡的。在收藏中,鉴定瓷器真假,看瓷器气泡也是鉴定瓷器年代、窑口的方法之一。
如果是应该有气泡的瓷器而没有气泡,肯定是现代电驴烧的瓷器。瓷器气泡,与瓷器窑口有很大关系,什么样的窑口瓷器,就是什么样的气泡。
扩展资料:
经过对大量的古瓷釉面气泡的观察发现,只要是到代的古瓷,比如宋瓷,它釉面一定能找到老化气泡,有人将它称为“死亡气泡”,即气泡顶部有撑破的口子,气泡内壁会形成白雾状或灰褐状、黑褐状,部分气泡下面四周还可找到焦黄状的边缘。
这些都是千年岁月留下的痕迹,是人工无力复制的特征。这些特征也是高手眼鉴的最好佐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凡高手认定到代的古瓷,其釉下一定能找到“死亡气泡”,凡高手认准新仿的东西,其釉面绝对找不到一粒死亡气泡。
年代越久远的古瓷釉面越能找到死亡气泡,较不明显的是清代的瓷器,但仔细找也能找到与现代仿品釉面完全不同的气泡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如何通过气泡来鉴定新老瓷器
人民网-观釉面气泡 识古瓷真伪
古书上说:“当时请柴窑样式,世宗曰: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现在附会成宋徽宗做了个梦,梦醒命令工匠烧制出雨后天青色的陶瓷。
实际上宋徽宗作为一个崇信道教的帝王,他不喜欢定州白瓷的颜色。汝瓷的淡天青色釉,冷暖适中,不愠不火,内敛,不张扬,展现了自然天工、典雅静穆、质朴淳实的境界,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审美,也符合道家以质朴、朴素为美的审美观。
宋朝之后,汝瓷天青釉色逐渐被中华传统文化认为是最美的一种釉色,历代文人争相采用、模仿。
2017年10月3日,香港苏富比举办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中,“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一亮相便引起现场激烈竞投,最终以2.0786亿港元的天价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再次震撼了世界。
汝州民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窑一件”的口碑也在收藏界中广为流传,足见汝窑瓷器之珍贵。汝瓷始于宋,也毁于宋,北宋汝窑的烧造时间非常短,只有20来年。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长期兵灾战祸,汝窑尽废,汝瓷尽毁,技艺失传。
南宋人叫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连南宋人都觉得北宋的汝窑非常难得,那我们到今天就更为难得了。
天青釉炼制不易,虽历代民间窑场不断烧制,但是十窑九废,均未成功,技艺几近失传千年。
中国从明宣德年间就开始仿制汝窑,到清雍、乾时期达到高峰,数量虽大,质量也不错,但却从未有仿到九成像者。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原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等窑难度大得多,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
烧制技术失传千年,难以复制少有乱真赝品。汝窑的烧制地只有一个清凉寺,釉色也只有天青月白天蓝(天蓝仅存在传说中,月白又称卵白)。
1987年清凉寺窑址开始发掘,上世纪90年代文物贩子蜂拥而至,基本上当地农民都掘地三尺,连汝窑瓷片也被搜刮得一干二净。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
汝瓷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汝窑因稀而贵,真品难得一见,可查证的不超过79件,迄今为止,历代墓葬中未见出土一件汝官窑瓷,窑址出土的几乎都是残件。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说,“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目前也只有全球顶级的博物馆,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二十余件,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十余件,其他博物馆很难收藏得到。
汝瓷釉色多样,细分有天青、粉青、青绿、豆绿、天蓝、月白等,其釉面质感如玉,配釉原料主要是当地的黄金土、黑长石等,内含有三氧化二铁,加入玛瑙粉末后,和水搅拌均匀,呈乳浊状,沾到胎体上阴干,适时入窑。
2015年清凉寺村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的北宋时期玛瑙,可佐证汝窑在烧制时加入了玛瑙粉末
汝窑主要烧造于宋徽宗时期,此时的宋朝以文人治国,经济文化发达、生活富足奢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与审美水平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最高峰时期。宋徽宗赵佶无疑是宋朝艺术与审美的代表,水平绝对是很高的,在他的熏陶、倡导之下,汝窑精品之简洁、大方之美达到极致
入窑后严格火控,窑内完全处于还原气氛,即一氧化碳之中,这个还原剂能夺取三氧化二铁中的一个铁原子,使之变成氧化亚铁,与玛瑙、长石等相融,生成新的青色化合物,便成了汝釉。
由于掌控火候和胎体、釉浆配方比例及其他操作方面的差异,便形成了釉色表面的差别。
汝窑的胎体并没有领先当时技术的多少,属半瓷半陶,胎体松软,敲击声发木,无悦耳之音。
明末才子张岱著的杂记《陶庵梦忆》卷六中的记载,张岱说 "香炉最好是实用、耐火,三代青瓷很容易见火就坏,官窑、汝窑都一样,不如宣德炉..." ,这记载可以说明汝窑观赏性大于实用性。“见火就坏”的特点,还说明,汝窑的烧制温度并不高,可能没有达到1300℃,瓷胎还没有完全烧结,属于“半熟瓷器”。
胎体有吸水性,色泛黄灰,松软有细孔,就是俗称的香灰胎,汝窑的雅美全凭汝釉的包装。
“汝官”是支钉烧,支钉是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就是当地的铝钒土。烧成针状支钉后,将其粘在垫片(垫饼)上。
将其放入匣钵内,遍身施釉的器物放在支钉上,盖上钵盖,用耐火材料泥封,烧成后取出。
器物隐蔽处只留下小的钉痕,使器物显得完美。器物上留下的疤痕,古人称之为“芝麻钉”。
汝瓷的最大特点是“粗粮细作”,胎土和釉料都是“就地取材”,胎土粗劣,便在釉料上下功夫,使用当地产的玛瑙入釉,这是大胆的创新。
特别是在“火控”方面,制作者摸索出一套完美的、适用于“此胎此釉”的烧制工艺。论材质、条件,其他几大名窑都优于汝窑,但却汝窑为“魁”,这就不能不归功于“工匠精神”。
汝窑瓷器的造型与釉色,那仿佛皎月当空的清朗、那犹如风雨过后的青草地、那绵绵无尽的清新,让人们为之惊叹、惊喜。这种与大自然生命融为一体的空明无尘诗境,大势若静、大态若凝,是一种很高的审美意境,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美学精神。
汝窑这么稀有,靠的不是什么炒作,其用料也是颇为讲究,据说是用玛瑙添加到釉里面做调色用。我们都知道玛瑙价值也是不菲,这样做出来的瓷器价值自不必说,基本上是有价无市。下面是景德镇王掌柜记录的部分宋汝窑瓷器拍卖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354 宋 汝窑B型盏托 4,500.00-4,500.00万 5,175.00万 2012-12-28
0620 北宋 天青釉汝窑水仙盆 3,800.00-3,800.00万 4,370.00万 2014-06-08
0284 宋 汝窑水仙盆 3,800.00-3,800.00万 4,370.00万 2013-06-23
0055 宋代 汝窑影青釉三足洗 800.00-1,588.00万 4,368.00万 2013-09-01
0174 北宋 汝窑天青釉镂空莲花 2,500.00-3,500.00万 3,800.00万 2011-05-28
2459 北宋 汝窑粉青釉盖盒 3,100.00-3,100.00万 3,520.00万 2008-10-26
0420 宋 汝窑天青釉水仙盆 2,500.00-3,500.00万 3,200.00万 2010-12-25
0302 北宋 汝窑瓷片 (一箱2 1,500.00-1,500.00万 2,875.00万 2012-12-28
0582 北宋 汝窑八莲花瓣三足香 2,300.00-2,300.00万 2,645.00万 2014-06-08
019 宋 汝窑天青釉琮式瓶 2,300.00-2,800.00万 2,600.00万 2011-05-28
0284 北宋 汝窑天青釉莲花尊 1,500.00-1,800.00万 2,600.00万 2010-12-25
0138 汝窑三足洗 2,350.00-4,700.00万 2,400.00万 2014-07-26
0461 宋代 汝窑莲瓣龙纹碗 2,300.00-2,300.00万 2,300.00万 2009-12-06
0189 北宋 汝窑笔洗 2,000.00-2,000.00万 2,300.00万 2014-11-30
0180 汝窑天青釉双耳绶带瓶 1,500.00-1,800.00万 2,200.00万 2010-12-25
0465 宋 汝窑天青釉碗 1,200.00-1,600.00万 2,200.00万 2010-12-25
0120 宋代 汝窑洗 480.00-680.00万 2,185.00万 2012-06-03
0516 北宋 天青釉汝窑洗 1,800.00-1,800.00万 2,070.00万 2014-06-08
0369 北宋 汝窑天青釉六方六足 680.00-780.00万 1,900.00万 2010-12-25
0107 宋 汝窑月白釉八方竹节弦 1,680.00-1,880.00万 1,900.00万 2010-12-25
0470 北宋 汝窑天青釉倭角深腹 1,800.00-2,200.00万 1,900.00万 2011-05-28
0116 宋 汝窑三足洗 1,400.00-1,800.00万 1,840.00万 2010-04-25
0161 北宋 汝窑月白釉菊瓣纹碟 1,500.00-1,500.00万 1,725.00万 2013-06-23
0418 宋 汝窑多棱方口洗 1,200.00-1,500.00万 1,500.00万 2010-10-30
0515 北宋 天青釉汝窑三足洗 1,300.00-1,300.00万 1,495.00万 2014-06-08
下面来看下鉴定汝窑的几个方法。
一、看造型,汝窑瓷器造型分别有盘、碗、瓶、洗、尊、盏托、盆等。其中瓶的造型最多,比如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许多种。
二、胎釉,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有深有浅,所以又称“香灰胎”。他的基本色调基本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诉称“鸭蛋壳青色”。釉层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及细纹片,又叫“蟹爪纹”。
三、仿品
宣德时期官窑曾经仿造过汝窑,但是署有宣德官窑款,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鱼子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唐英时的仿品十分精细,但鉴别时也很容易,因为宋汝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且御窟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款,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当代仿汝窑较为成功者为河南地区的窑厂,他们的仿品是迄今为止仿的最成功的。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仿出了汝窑特有的那种“鸭蛋壳青”釉色。他们的许多产品被文物贩子买去,作旧后,流散到市面上,常冒充真品,如果不仔细辨认,还真会上当。其仿品与真品的差距主要在造型和支烧工艺上,仿品造型多系现代工艺制成,与传统手工工艺有很大差别,尤其罐的内底角处,曲线变化二者决然不同,支烧痕迹,真品均为细小的芝麻酱色支钉痕,新仿者支钉痕过大。
汝窑瓷器底款有刻“奉华”和“蔡”字的两种,均为后刻,当为宋时所刻,均与宋宫廷和皇室相关,三件刻“奉华”和二件刻“蔡”字铭文的汝窑瓷器,分别藏于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中。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