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瓷是哪四大名瓷
中国四大名瓷是:青花瓷、粉彩瓷、玲珑瓷、颜色釉瓷。
1、青花瓷,淡雅隽逸,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四大名瓷之首,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工匠们以含有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在上面盖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早在唐宋青花瓷就初见端倪,并在永宣迎来发展高峰,后又因乾隆粉彩的发展在当时走向衰退,而当代的景德镇陶瓷青花则继承了各代青花的优点。
2、粉彩瓷,粉润丰腴,粉彩瓷脱胎于珐琅彩,继承于明代出现的五彩瓷,是一种典型的釉上彩,画面粉润柔和,色彩丰腴富丽堂皇,它需要在事先烧制好的白瓷釉面上勾出图案,再填上一层玻璃白,然后用彩料描绘洗染,入炉二次烘烤而成,因为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所以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会呈现出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彩绘的表现力。
3、玲珑瓷,玲珑瓷是在明宣德年间镂空制瓷工艺的基础上面,创造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镶玻璃的瓷器,以玲珑剔透,晶莹雅致,而蜚声中外,它融青花技艺之长,集雕镂艺术之妙,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露出米粒状的洞,被人们称为玲珑眼,后经多次施釉填平米洞,并配上青花装饰入窑烧制而成,碧绿透明的玲珑。
4、颜色釉瓷,颜色釉瓷是通过在用料里添加金属氧化物,经过特定的温度和窑炉气氛,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用万紫千红来形容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的颜色釉,那是非常恰当的,从隋唐到南方越窑和北方唐三彩,到入宋后景德镇影青瓷,中国是使用颜色釉料装饰陶瓷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瓷器简介:
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四大名瓷为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青花瓷被誉为“瓷国明珠”,经久耐用,玲珑瓷被誉为“镶玻璃的瓷器”,玲珑剔透,晶莹雅致,粉彩瓷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宝”,有国画风味与浮雕感,颜色釉瓷被誉为“人工宝石”,光彩照人。
中国四大名瓷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
传统陶瓷是以粘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现代陶瓷常用非硅酸盐类化工原料或人工合成原料制造。
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时代特征:秦汉“豪放”,隋唐“雄阔”,宋代“儒雅”,“明清”精致,在各个朝代,陶瓷都闪烁着自身时代的光焰。
1,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2,薄胎瓷
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是江西景德镇传统瓷器品种中最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
3,雕塑瓷
雕塑瓷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雕塑而烧制成立体陶瓷的艺术品,它的制作需经模印、锒嵌和镂、堆、塑、雕刻等多道手工工艺操作自经高温烧炼才能完成。
4,颜色釉瓷
颜色釉瓷是江西景德镇传统陶瓷烧造的珍品,其釉色可谓五彩缤纷,晶莹夺目,被誉之为人造宝石,是瓷都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5,粉彩瓷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花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薄胎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雕塑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颜色釉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粉彩瓷
五大名窑分别是:钧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八大名瓷分别是:汝窑、耀州窑、官窑、定窑、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哥窑。
文化历史
宋代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礼尚往来之传统沿续几千年,陶冶了华夏古国万千巧夺天工的奇珍异宝。两千年以前,人们以青铜器为礼,上礼天地君主,下礼亲朋好友,青铜文明曾磅礴一时。
然而,自陶瓷从泥火中诞生以来,青铜淡出,陶瓷,集天地之灵秀愈见精美,逐渐成为礼器的主流。礼送陶瓷,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习俗,陶瓷所承载的礼品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汝窑、耀州窑、官窑、定窑、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和哥窑。
1、汝窑
产于汝州。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2、磁州窑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磁县。
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
3、定窑
河北省保定市。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各得其趣。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4、官窑
江苏扬州一带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第一(今 江苏扬州一带)。
5、景德镇窑
江西省景德镇。
景德镇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早以“假玉器”之美称名冠天下,并创造了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玲珑、高温色釉等精巧绝伦的名瓷。
6、哥窑
没有具体资料记载。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7、耀州窑
今河南禹州一带。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
8、耀州窑
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
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大名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