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方面
陶瓷分为传统陶瓷与现代技术陶瓷。
传统陶瓷主要用于餐具、日用容器、工艺品及普通建筑材料。
现代陶瓷主要有结构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功能陶瓷。
结构陶瓷主要用于发动机汽缸套、轴瓦、密封圈、陶瓷切削刀具。
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在军械和航空航天领域。
功能陶瓷被广泛用于电绝缘体,在计算机、精密仪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们之间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制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错,无明显的界限,而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很难硬性地归纳为几个系统,详细的分类法各家说法不一,到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常用的有如下两种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分类法:
(一)按用途的不同分类
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坛、盆、罐、盘、碟、碗等。
2.艺术{工艺}陶瓷:如花瓶、雕塑品、园林陶瓷、器皿、 陈设品等。
3.工业陶瓷:指应用于各种工业的陶瓷制品。又分以下6各方面:
①建筑一卫生陶瓷: 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其等;
②化工{化学}陶瓷: 用于各种化学工业的耐酸容器、管道,塔、泵、阀以及搪砌反应锅的耐酸砖、灰等;
③电瓷: 用于电力工业高低压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电机用套管,支柱绝缘于、低压电器和照明用绝缘子,以及
电讯用绝缘子,无线电用绝缘子等;
④特种陶瓷: 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特种陶瓷制品,有高铝氧质瓷、镁石质瓷、钛镁石质瓷、锆英
石质瓷、锂质瓷、以及磁性瓷、金属陶瓷等。
(二)按所用原料及坯体的致密程度分类可分为:
粗陶(brickware or terra-cotta), 细陶 (potttery),炻器 (stone Ware),半瓷器 (semivitreous china),以至瓷器(130relain),原料是从粗到精,坯体是从粗松多孔,逐步到达致密,烧结,烧成温度也是逐渐从低趋高。
粗陶是最原始最低级的陶瓷器,一般以一种易熔粘土制造。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粘土中加入熟料或砂与之混合,以减少收缩。这些制品的烧成温度变动很大,要依据粘土的化学组成所含杂质的性质与多少而定。以之制造砖瓦,如气孔率过高,则坯体的抗冻性能不好,过低叉不易挂住砂浆,所以吸水率一般要保持5~15%之间。烧成后坯体的颜色,决定于粘土中着色氧化物的含量和烧成气氛,在氧化焰中烧成多呈黄色或红色,在还原焰中烧成则多呈青色或黑色。
我国建筑材料中的青砖,即是用含有Fe2O3的黄色或红色粘土为原料,在临近止火时用还原焰煅烧,使Fe203还原为FeON成青色,陶器可分为普通陶器和精陶器两类。普通陶器即指土陶盆.罐、缸、瓮.以及耐火砖等具有多孔性着色坯体的制品。精陶器坯体吸水率仍有4~1 2%,因此有渗透性,没有半透明性,一般白色,也有有色的。釉多采用含铅和硼的易熔釉。它与炻器比较,因熔剂宙量较少,烧成温度不超过1300℃,所以坯体增未充分烧结;与瓷器比较,对原料的要求较低,坯料的可塑性较大,烧成温度较低。不易变形,因而可以简化制品的成形,装钵和其他工序。但精陶的机械强度和冲击强度比瓷器.炻器要小,同时它的釉比上述制品的釉要软,当它的釉层损坏时,多孔的坯体即容易沾污,而影响卫生。
精陶按坯体组成的不同,又可分为:粘土质、石灰质,长石质、熟料质等四种。粘土质精陶接近普通陶器。石灰质精陶以石灰石为熔剂,其制造过程与长石质精陶相似,而质量不及长石质精陶,因之近年来已很少生产,而为长石质精陶所取代。长石质精陶又称硬质精陶,以长石为熔剂。是陶器中最完美和使用最广的一种。近世很多国家用以大量生产日用餐具(杯、碟盘予等)及卫生陶器以代替价昂的瓷器。热料精陶是在精陶坯料中加入一定量熟料,目的是减少收缩,避免废品。这种坯料多应用于大型和厚胎制品(如浴盆,太的盥洗盆等)。
炻器在我国古籍上称“石胎瓷”,坯体致密,已完全烧结,这一点已很接近瓷器。但它还没有玻化,仍有2%以下的吸水率,坯体不透明,有白色的,而多数允许在烧后呈现颜色,所以对原料纯度的要求不及瓷器那样高,原料取给容易。炻器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很适应于现代机械化洗涤,并能顺利地通过从冰箱到烤炉的温度急变,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旅游业的发达和饮食的社会化,炻器比之搪陶具有更大的销售量。
半瓷器的坯料接近于瓷器坯料,但烧后仍有3~5%的吸水率(真瓷器,吸水率在0.5%以下),所以它的使用性能不及瓷器,比精陶则要好些。
瓷器是陶瓷器发展的更高阶段。它的特征是坯体已完全烧结,完全玻化,因此很致密,对液体和气体都无渗透性,胎薄处星半透明,断面呈贝壳状,以舌头去舔,感到光滑而不被粘住.硬质瓷具有陶瓷器中最好的性能。用以制造高级日用器皿,电瓷、化学瓷等。
软质瓷 (soft porcelain) 的熔剂较多,烧成温度较低,因此机械强度不及硬质瓷,热稳定性也较低,但其透明度高,富于装饰性,所以多用于制造艺术陈设瓷。至于熔块瓷 (Fritted porcelain) 与骨灰磁 (bone china),它们的烧成温度与软质瓷相近,其优缺点也与软质瓷相似,应同属软质瓷的范围。这两类瓷器由于生产中的难度较大(坯体的可塑性和干燥强度都很差,烧成时变形严重),成本较高,生产并不普遍。英国是骨灰瓷的著名产地,我国唐山也有骨灰瓷生产。
特种陶瓷是随着现代电器,无线电、航空、原子能、冶金、机械、化学等工业以及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等尖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些陶瓷所用的主要原料不再是粘土,长石,石英,有的坯休也使用一些粘土或长石,然而更多的是采用纯粹的氧化物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料,制造工艺与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
陶瓷材料如何运用于3D打印技术中?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具有操作简单、成型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逐步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采用3D打印陶瓷材料,结合先进的烧结技术制备高精度、高强度的陶瓷零件,与传统的制备技术相比,可以大幅降低加工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节约原材料,其发展潜力巨大,将推动3D打印陶瓷技术在航空航天、医疗、工业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3D打印陶瓷材料的技术和应用。
陶瓷材料传统的数控制造一般是以原材料为基础,采用切割、研磨、腐蚀、熔化等方法去除多余的材料,得到零件,再以拼接、焊接等方法组合成最终产品。印刷陶瓷技术主要包括喷墨打印技术、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激光固化成型技术、分层固体制造技术和激光选择性烧结技术,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其中,基于激光成型的方法有光固化成型技术、分层固体制造技术和激光选择性烧结技术,其他两种为非激光成型方法。
陶瓷材料采用切割、研磨、腐蚀、熔化等方法去除多余的材料,得到零件,再以拼接、焊接等方法组合成最终产品。3D喷墨打印陶瓷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喷嘴,使喷嘴底部毛细管中的陶瓷墨水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汽化并形成气泡。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和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需要设置支撑结构,而其他三种不需要设置支撑结构。最后,按工艺可分为直接成型法和逐层粘接法,喷墨打印技术的技术是将陶瓷粉末与粘结剂混合制备陶瓷墨水,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属于直接成型法,其他四种技术属于逐层粘接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大家还记得曾经每每走到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就会看到一股股浅蓝色的烟气从一辆辆汽车车尾部喷出,这种尾气不仅严重影响了环境,而且让人头昏眼花、恶心,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后来,为了净化汽车尾气,一种科技横空出世,那就是蜂窝陶瓷工艺,是一种结构似蜂窝形状的新型陶瓷产品。
汽车尾部装上一个蜂窝陶瓷,那么排放到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就可以大大减少。蜂窝陶瓷工艺从最早使用在小型汽车尾气净化到今天已经广泛应用在化工、电力、冶金、石油、电子电器、机械等工业中,而且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蜂窝陶瓷的制作工艺大体上分为挤压、热压铸、注浆及注凝成型。其中挤压和热压铸方法生活量更大、使用更广泛。目前我们公司生产的是挤压成型出品。
挤压成型
挤压成型是通过模具将可塑性料挤压成型,微波干燥并烧制成多孔陶瓷的方法。形成的孔通常是2-6mm大,小至微米级,常见的孔型有四边形、六边形、三角形等。
制作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六步骤,分别是原料合成、混合练泥、陈腐、挤压成型、干燥、烧成。
制作蜂窝陶瓷的原料主要有堇青石(致密堇青石)、莫来石、堇青石-莫来石、刚玉、刚玉莫来石、高铝、碳化硅、氮化硅等。中源瓷业目前制作较多的是前六种。
热压铸成型
热压铸成型,则是在陶瓷泥浆中加入石蜡、油酸、硬脂酸和蜂蜡等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流体化配料,再用压缩空气将料浆压入模具中,在室温下有机物硬化后成型(有机物在高温烧结时被烧掉。目前比较常用、生产效率较高、质量较好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稍微复杂一些,包括无机混合料、混合球磨、有机物融化、高温混合搅拌、降温、热压铸成型、烧成、吹风清理、拣选加工、成品。烧成过程采用慢升温,特别是在低温排蜡除去有机物阶段,窑内温度要均匀,以减少因有机物的大量迅速排除及温度不均匀产生开裂等缺陷。烧成设备可用电热隧道窑及燃油燃气梭式窑。烧成时应注意码坯方法,才能保证成品率及烧成质量。
蜂窝陶瓷工艺作为一种功能性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这小编想说,因为人们受不了汽车的尾气污染,从而发现并推广运用了蜂窝陶瓷技术,正是人民大众的需求,推动了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类似蜂窝陶瓷这样的技术会被大量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研发及生产阶段越来越多地采用新材料及新工艺,这也使得人们对汽车轻质化、低成本、智能化、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成为可能,而对于新材料的使用,我国古代的发明——陶瓷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陶瓷,按材料及烧制工艺的不同通常分为传统陶瓷和特种陶瓷两大类。传统陶瓷以天然硅酸盐矿物为原料烧制而成,也叫硅酸盐陶瓷。与之相区别,人们将近代发展起来的各种陶瓷总称为特种陶瓷,也称为新型陶瓷、高技术陶瓷或精细陶瓷。特种陶瓷以精制高纯的化工产品为原料,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性能和使用效能等各方面均不同于传统陶瓷。特种陶瓷具有各种优异、独特的性能,应用在汽车上,对减轻车辆自身质量、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染、提高易损件寿命、完善汽车智能性功能都具有积极意义。
陶瓷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1、 陶瓷在汽车传感器上的应用
对汽车用传感器的要求是能长久适用于汽车特有的恶劣环境(高温、低温、振动、加速、潮湿、噪声、废气),并应当具有小型轻量,重复使用性好,输出范围广等特点。陶瓷耐热、耐蚀、耐磨及其潜在的优良的电磁、光学机能,近年来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充分利用,陶瓷传感器完全能够满足上述要求。
2 、陶瓷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
新型陶瓷是碳化硅和氮化硅等无机非金属烧结而成。与以往使用的氧化铝陶瓷相比,强度是其三倍以上,能耐1000摄氏度以上高温,新材料推进了汽车上新用途的开发。例如:要将柴油机的燃耗费降低30%以上,可以说新型陶瓷是不可缺少的材料。现在汽油机中,燃烧能量中的78%左右是在热能和热传递中损失掉的,柴油机热效率为33%,与汽油机相比已十分优越,然而仍有60%以上的热能量损失掉。因此,为减少这部分损失,用隔热性能好的陶瓷材料围住燃烧室进行隔热,进而用废气涡轮增压器和动力涡轮来回收排气能量,有试验证明,这样可把热效率提高到48%。
同时,由于新型陶瓷的使用,柴油机瞬间快速起动将变得可能。采用新型陶瓷的涡轮增压器,它比当今超耐热合金具有更优越的耐热性,而比重却只有金属涡轮的约三分之一。因此,新型陶瓷涡轮可以补偿金属涡轮动态响应低的缺点。其他正在进行研究的有:采用新型陶瓷的活塞销和活塞环等运动部件。由于重量的减轻,发动机效率可望得到提高。
3 、陶瓷在汽车制动器上的应用
陶瓷制动器是在碳纤维制动器的基础上制造而成的。一块碳纤维制动碟最初由碳纤维和树脂构成,它被机器压制成形,之后经过加热、碳化、加热、冷却等几道工序制成陶瓷制动器,陶瓷制动器的碳硅化合物表面的硬度接近钻石,碟片内的碳纤维结构使它坚固耐冲击,耐腐蚀,让碟片极为耐磨。目前此类技术除了在F1赛车中应用,在超级民用跑车中也有涉及,例如奔驰的CL55 AMG。
4、 陶瓷在汽车减振器上的应用
高级轿车的减振装置是综合利用敏感陶瓷正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研制成功的智能减振器。由于采用高灵敏度陶瓷元件,这种减振器具有识别路面且能做自我调节的功能,可以将轿车因粗糙路面引起的振动降到最低限度。
5、 陶瓷在汽车喷涂技术上的应用
近年来,在航天技术中广泛应用的陶瓷薄膜喷涂技术开始应用于汽车上。这种技术的优点是隔热效果好、能承受高温和高压、工艺成熟、质量稳定。为达到低散热的目标,可对发动机燃烧室部件进行陶瓷喷涂,如活塞顶喷的氧化锆,缸套喷的氧化锆。经过这种处理的发动机可以降低散热损失、减轻发动机自身质量、减小发动机尺寸、减少燃油消耗量。
有待解决的问题
特种陶瓷是正在不断开发中的材料,但原料的制取、材料的评价和利用技术等许多方面都有尚待解决的课题。目前,特种陶瓷在汽车的应用并不广泛,其中的主要原因有:
1、制造工艺复杂、要求高
2、因特种陶瓷对原材料要求比较严格、工艺难以掌握,使得各批制品的性能难以保持均匀一致
3、成本较高,可加工性差、脆性大、使用可靠性差。
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未来的汽车制造业中将会有更多的特种陶瓷、智能陶瓷制品被引入和采用到汽车上,而且一定会在汽车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陶瓷的分类及特点
陶瓷的性能由两种因素决定。首先是物质结构,主要是化学键的性质和晶体结构。它们决定陶瓷材料的性能,如耐高温性、半导体性及绝缘性等。其次是显微组织,包括分布、晶粒大小、形状、气孔大小和分布、杂质、缺陷等。
普通陶瓷
普通陶瓷是用粘土、长石、石英为原料, 经配制、烧结制成。这类陶瓷质地坚硬、不会氧化生锈、耐腐蚀、不导电、能耐一定高温、加工成型性好、成本低,但强度较低。一般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1200摄氏度,这类陶瓷产量大,种类多,广泛用于电气、化工等行业。
氧化铝陶瓷
氧化铝陶瓷又称高铝陶瓷,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和氧化硅。它强度大、硬度高、耐腐蚀、绝缘性好,耐热温度可达1600摄氏度,但缺点是脆性大,抗震性差,工艺复杂,成本高。氧化铝陶瓷出色的高温性能和介电性能,使其适宜制作发动机火花塞;好的耐磨性可保证制作的活塞能够加工到相当高的精度和粗糙度。
碳化硅陶瓷
碳化硅陶瓷是用碳化硅粉,用粉末冶金法经反应烧结或热压烧结工艺制成。碳化硅陶瓷最大特点是高温强度大、热稳定性好、耐磨抗蠕变性好。适用于浇注金属用的喉嘴、热电偶套管、燃气轮机的叶片、轴承等零件。同时由于它的热传导能力高,还适用于高温条件下的热交换器材料,也可用于制作各种泵的密封圈。
氮化硅陶瓷
氮化硅陶瓷原料丰富、加工性好,可以用低成本生产出各种尺寸精确的部件,特别是形状复杂的部件,成品率比其他陶瓷材料高。氮化硅陶瓷抗温度急变性好,硬度高,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氮化硼等物质,用氮化硅陶瓷材料制造发动机,由于工作温度提高到1370摄氏度,发动机效率可提高30%。同时由于温度提高,可使燃料充分燃烧,排出的废气中污染成分大幅度下降,不仅降低能耗,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其他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种类繁多,各有特色,可制成各种功能元件。氧化锂陶瓷为高温材料,滑石陶瓷为高频绝缘材料,氧化钍陶瓷为介电材料,钛酸钡陶瓷为光电材料,硼化物、氮化物、硅化物等金属陶瓷为超高温材料。铁氧体陶瓷为永久磁铁、记忆磁铁、磁头等材料,稀土钴瓷为存贮器材料,半导体瓷为亚敏元件、太阳电池等材料
秦汉魏晋南北朝是古代陶瓷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不仅烧出了精美的青瓷,还烧出了黑釉瓷和白瓷。白瓷的出现表明制瓷工艺又上了一个台阶。
高超的化学加工工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比如创烧于元代的釉里红就是因为运用了铜在高温和氧化环境下的氧化反应,氧化铜产生的红色。
春秋战国时期,厚葬之风极盛,多以陶俑替代活人殉葬。对陶俑的需求不仅促使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陶塑艺术有了很大发展,而且对制陶工艺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展现了我国古代化工工艺在陶俑铸造和加工方面的先进水平。
1.氧化钙陶瓷(calcia ceramics)
氧化钙陶瓷(calcia ceramics)是指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陶瓷。
性质:氧化钙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密度为3.08~3.40g/cm,熔点为2570℃,具有热力学稳定性,能在高温(2000℃)下使用,与高活性金属熔体的反应小,受氧或杂质元素的污染少。制品具有良好的抗熔融金属侵蚀性和抗熔融磷酸钙侵蚀的作用。可用干压法成型,也可注浆成型。
应用:
1)它抗金属侵蚀性优良,是冶炼有色金属,如高纯度铂、铀的重要容器;
2)经二氧化钛稳定化的氧化钙砖,可用作熔融磷酸盐矿的回转窑内衬材料;
3)从热力学的稳定性来看,CaO 超过SiO2、MgO、Al2O3和ZrO2等,在氧化物中最高。这种性质表明,它可作为熔融金属、合金用的坩埚;
4)在金属熔化过程中,可使用CaO质取样器和保护管,多用在高钛合金等活性金属熔体的质量管理或温度控制中;
5)CaO陶瓷在冶金方面的用途除上述之外,也适用于电弧熔化用的保温套或平衡实验角的容器等。
氧化钙有两个缺点:
①容易与空气中的水份或碳酸气发生反应;
②与氧化铁等氧化物在高温下能发生熔融反应。这种熔渣化作用,是陶瓷易腐蚀和强度低的原因,这些缺点也使得氧化钙陶瓷难以广泛应用。CaO作为陶瓷还处在初级阶段,它具有两面性,有时稳定,有时不稳定。今后可以通过原料、成形、烧成等技术的进步,更好地筹划其用途,使其真正加入陶瓷行列。
2.锆英石陶瓷(zircon ceramics)
锆英石陶瓷(zircon ceramics)是指以锆英石(ZrSiO4)为主要成分的陶瓷。
性质:锆英石(ZrSiO4)陶瓷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耐酸性、化学稳定性,但耐碱性不佳。锆英石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较低,其抗弯强度可保持在1200~1400℃而不下降,但其力学性能较差,生产工艺与一般特种陶瓷相似。
应用:
1)锆英石作为酸性耐火材料,已在生产玻璃球及玻璃纤维的低碱铝硼硅酸盐玻璃窑炉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锆英石陶瓷具有高的介电性能及机械性能,还可以用作电绝缘体及火花塞等;
2)主要用于制作高强度高温电瓷、瓷舟、坩埚、高温窑炉用的承烧板、熔制玻璃炉的炉衬、红外辐射陶瓷等;
3)可以制成薄壁制品—坩埚、热电偶套管、喷咀,厚壁制品—研钵等;
4)研究表明,锆英石具有化学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辐射稳定性,对U、Pu、Am、Np、Nd、Pa等锕系元素具有较好的包容能力,是固化钢系高放射性废物(HLW )理想的介质材料;
有关锆英石陶瓷的生产工艺与其力学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其性能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使锆英石陶瓷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氧化锂陶瓷(lithia ceramics)
氧化锂陶瓷(lithia ceramics)是指主要成分为Li2O、Al2O3、SiO2的陶瓷制品。自然界中含Li2O的主要矿物原料有锂辉石、透锂长石、锂磷铝石、锂云母和锂霞石。
性质:氧化锂陶瓷制品的主晶相为锂霞石(Li2O·Al2O3·2SiO2)和锂辉石(Li2O·Al2O3·4SiO2),其特点是热膨胀系数低(100~1000℃范围内为-0.03×10/℃~ 4.08×10/℃),抗热震性良好。Li2O是一种网络外体氧化物,有加强玻璃网络的作用,可有效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应用:可用于制作电炉(特别是感应电炉)的衬砖、热电偶保护管、恒温零件、实验室器皿、烹饪用具等。Li2O-A12O3-SiO2(LAS)系材料是典型的低膨胀陶瓷,可用作抗热震材料,Li2O还可以作陶瓷结合剂,在玻璃工业中也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
4.氧化铈陶瓷(ceria ceramics)
氧化铈陶瓷(ceria ceramics)是指以氧化铈为主要成分的陶瓷。
性能:该制品的比重为7.73,熔点为2600℃,它在还原气氛下会变成Ce2O3,熔点由2600℃降到1690℃。700℃时的电阻率为2×10欧姆·厘米,1200℃时为20欧姆·厘米。我国工业化生产氧化铈常用的工艺技术有如下几种:
1)化学氧化法,包括空气氧化法和高锰酸钾氧化法;
2)焙烧氧化法;
3)萃取分离法。
应用:
1)可作为加热元件、熔炼金属及半导体的坩埚、热电偶套管等;
2)可作为氮化硅陶瓷的烧结助剂,还可对钛酸铝复相陶瓷进行改性,并且CeO2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增韧稳定剂;
3)加入99.99% CeO2的稀土三基色荧光粉是制作节能灯的发光材料,其光效高,显色好,寿命长;
4)用质量分数大于99%的CeO2制成的高铈抛光粉硬度高,粒度小而均匀,晶体具有棱角,适合于玻璃的高速抛光;
5)用98%的CeO2作为玻璃脱色剂和澄清剂,可提高玻璃的质量和性能,使玻璃更为实用;
6)氧化铈陶瓷,其热稳定性差,对气氛敏感性也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
5.氧化钍陶瓷(thoria ceramics)
氧化钍陶瓷(thoria ceramics)是指ThO2为主要成分的陶瓷。
性质:纯氧化钍为立方晶系,萤石型结构,氧化钍陶瓷制品热膨胀系数较大,25~1000℃时为9.2×10/℃;导热率较小,100℃时为0.105 J/(cm·s·℃),热稳定性较差,但熔融温度高,高温导电性能好,有放射性。成型方法可采用注浆成型(加10%聚乙烯醇水溶液作悬浮剂)或压制成型(加20%四氯化钍作黏结剂)。
应用:主要用作熔炼锇、纯铑和精炼镭的坩埚,也可作为加热元件,用于探照灯光源,白炽灯纱罩,或作为核燃料,还可用作电子管阴极、电弧熔融用电极等。
作为餐具来说,陶瓷的优点确实不少且远胜于其他质地。而且步入现代化社会后,陶瓷的制作工艺并不算特别复杂,基本上都是流水线上大批量出产。而陶瓷对比其他质地的餐具,其优点如下:
一、陶瓷餐具耐高温,且更安全。
陶瓷经过一系列工艺打磨制造出来后,其质地要坚硬许多,拿玻璃来举例,冬天,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的冬天,将滚烫的热水注入玻璃质地的杯子或者壶、碗中,玻璃很容易炸裂。炸裂开的玻璃四射,有可能会刮伤人的手臂,热水也会随之飞溅造成人面部或者手部烫伤。而陶瓷制品却不同,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厚实的陶瓷杯、陶瓷碗也不会遇水炸裂。
二、陶瓷制品不易变形、生锈。
比起金属碗,陶瓷碗更容易清洗且不会有异味。或许很多人都没注意到,金属碗不论制作得再好,放在鼻子下闻一闻也会有金属独有的味道,这种碗中装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也会使饭菜带有那种独特的金属味。而且,如果购买的这款金属碗质量不行的话,使用几次过后还有可能会生锈,或者变形。
三、陶瓷制品更具有易用性和易获得性。
陶瓷碗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上一层釉,这层釉会保护陶瓷更会给使用者光滑的手感且使陶瓷碗更容易清洗。因为陶瓷质地白净,所以是否洗刷干净用肉眼便可分辨。现如今,陶瓷进入流水线生产状态,其价格低廉且更具有普遍性,随便一个小店就能买到,所以这也成为了大众的普遍选择。
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了陶瓷技术,且经过多年的技术累积,制陶技术越来越普遍。千百年来,陶瓷遍布了人们的生活,而在陶瓷制作越来越简便的今天,使用陶瓷制品也成了大众的不二选择。
中药材柴胡中通常含有皂苷、生物碱、有机酸、萜类化合物等以及蛋白质、鞣质、多糖、淀粉、纤维素、无机盐等。采用传统的板框、离心等方式无法将纤维、淀粉等大分子杂质除去,最终导致产品纯度不高。利用陶瓷膜分离技术可在不损失药物有效成分的前提下去除高分子杂质。陶瓷超滤膜技术根据分子量大小、结构、药液温度、浓度、pH值、粘度等,选择不同孔径的膜与操作参数,以陶瓷膜的选择性筛分原理,截留大分子杂质,使中药有效成分透过,高分子无效成分被截留,从而达到澄清除杂、久置无沉淀的效果。
陶瓷膜过滤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安全稳定,系统密封性良好有效实现了清洁生产,为柴胡提取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