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陶瓷厂现在哪家的茶具比较好还有几个
峰矿区这家,三个。彭城垠林陶瓷厂总部在邯郸市,此厂主要经营:陶瓷等产品,作为经营陶瓷的企业,公司始终坚持诚信和让利于客户,坚持用最好的服务去打动客户。根据查询此公司官网显示:此公司峰矿区这家最好,质量是非常好的,还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截止2022年10月25日此厂还有三个,此厂环境优美,服务态度好,而且陶瓷都是多种多样的,物美价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关于河北邯郸有哪些特产
导语:特产指某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有文化内涵或历史,亦指只有在某地才生产的一种产品。以下是我整理关于河北邯郸的特产,以供参考。
彭城陶瓷:
已有1400年历史,素负盛名,为全国十大陶瓷生产基地之一。产于彭城镇。
邯郸日用瓷:产于彭城镇磁州窑。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称。该瓷质地优良,制作精致,形式典雅,绚丽多姿,如象牙瓷,色调素雅,质地细腻,光润柔和,造型新颖,美观实用,色彩分明,美玉青花瓷,釉面光润,洁净细腻,白中透翠,有质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之誉。
邯郸粉皮:
产于永年、鸡泽两县。系以当地特产明绿豆为原料加工制成。呈半透明圆片状,直径40厘米,其薄如纸,洁白光亮,质地滑爽,韧而耐嚼,清香利口,品味纯正。可热食、冷拌或制汤,最为夏令佐酒佳品。明绿豆粒大,色绿,适于加工成粉皮、粉丝、凉粉。
大名杏:
传统品种有20多种,特点各异。一串铃果肉黄白质细,纤维少,果汁多,味微酸,有香气。红杏果肉深黄色,极甜有香气,离核,品质最上。牛犊杏果肉青黄色,皮厚肉细,离核,汁少味酸,适宜加工。水白杏皮薄肉细,离核,果汁多,味甜微酸,品质较好,但不耐储存,宜鲜食。
大名核桃纹乌枣:
系以当地特产团枣为原料,经加工熏烤而成,色泽乌亮,且有核桃纹,故名。自古盛产团枣,其个大肉厚,核小,色泽紫红,适宜加工干品。成品呈卵圆形,乌黑光亮,肉质柔韧,味香甜,耐贮存,不易变质。
胡家湾黄瓜:
产于胡家湾村,其每个叶腋花序多结3枚,因别称“叶里仨”。产品色泽翠绿,粗细均匀,皮薄肉嫩,周身带刺,清脆可口。该瓜早于明万历年间自山东汶漳县引种而来,距今已达400余年。
大名五百居香肠:创始人王湘云原籍山东济南,清道光年间迁居大名府设店,产销香肠,因大名、济南两地相距500里,故取店名为“五百居”。成品色泽纯正,肠条饱满,粗细均匀,肥瘦适宜,甜咸兼具,香味醇厚,软滑利口,食之不腻,且耐久存。
涉县牛心柿子:
因外形酷似牛心而得名。色泽多浅红或金黄色,皮薄,汁蜜甜,10月中旬成熟。早在明、清时期即种植,并为贡品。现以索卜、偏城、石门、城关、温村等乡为集中产区。
王小楼甜瓜:
以原产地为王小楼村而得名。瓜型美观,皮薄肉厚,香甜味美,酥脆可口。传统品种有20余种。以黄金坠、牛角蜜、老来少、小荒瓜种植面积较大,集中产于王小楼、魏小楼村,曾作为贡品进献清宫,白玉瓜、黄金坠皆为皇家命名。
涉县核桃:
产于索卜、偏城、扁店、城关、河南店、石门、于庄、安巨、运城、温村等10个乡。品种有绵核桃和夹皮核桃两种。绵核桃椭圆或圆形,浅棕色,皮薄且脆,持核桃数个于掌中,用劲一攥,皮即破碎,核仁完整脱出,形如人脑状,乳白色,口感香、甜、脆。夹皮核桃个头略小,皮较厚,核内有夹皮,取仁较难。但含油量高于绵核桃,香味醇厚,宜榨油。
“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来历
润成 搜集整理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闲扯起用的瓷器,比起盘碗杯碟的名贵来,要首推彭城和景德两地了。据说,“南有景德,北有彭城”这美称,还是皇上御封的哩!不过,那时的景德和彭城可不是两个地名,而是俩人名。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河以北的响堂山脚下,有不穷不富的姐弟二人,从小心灵手巧,捏出的瓷碗和烧出的瓷盘可好看了。姐姐叫景德,弟弟叫彭城,是同母异父所生。他们虽然姓不同,名不随,长
第 1 页
深夜大秀 美女福利视频
最近4分钟前有人下载
YY直播在线观看 美女直播在线互动 与高颜值主播亲密互动 超多MM来YY直播 让你看个够
点击立即咨询,了解更多详情
咨询
广州津虹网络传媒有.. 广告
相也不一样,可姐弟二人好得就象一个人,成天是姐长弟短的,无话不谈。后来姐姐长大了,养父就把她嫁给一个常到窑场上买瓷贩运的南方商人,让他去南方传授陶瓷技艺了。
从此,这亲密无间的姐弟俩一南一北,相隔千里。但他们隔山隔水不隔心,弟弟一想起姐姐来就随姐夫到窑场买瓷的商船顺水而下,去看姐姐;姐姐一想起弟弟来,就随丈夫的船,回到娘家。姐弟常来常往,一住就是一年半载的。
弟弟在的北方窑场,年代长,底子
第 2 页
厚,技艺也高;姐姐在南方新开的窑场,时间短,家底薄,技艺也跟不上趟。姐姐窑场上一有事,只要让弟弟知道了,不用吭,不用叫,弟弟就去了,帮着姐姐在窑场上忙前跑后,帮工传艺,从不保守。南方的瓷土本来就比北方的细腻薄巧,销路也好。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南方窑场一下子就多起来了,密密麻麻地一片连着一片,规模之大,也不亚于北方的窑场。瓷货多起来,慢慢地姐夫的商船也不到北方窑场上来了,而是就地把自家窑场上的瓷器装上船,上京城了。姐姐窑上的瓷货每
第 3 页
当上岸一露面,很快就被城里人买光了。姐夫的瓷货买卖越做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兴隆了。
有这么一年的夏天,弟弟去京城办事,在停船靠岸的码头上与南方的姐夫相遇了。自打老父病逝后,窑场上的活多,人手少,没个闲的时候,弟弟忙得难抽出身,已有两年没有去看望南方的姐姐了。这次碰巧与姐夫见面,两人心情格外激动,眼含泪花。弟弟忙着帮姐夫从船里搬瓷运篓,发现姐姐窑上的瓷比以前好多了。美中不足的是瓷上画面散点,尤其是那丈把高的大瓷瓶上,花鸟图案很不受看,和爹爹
第 4 页
临终时传给他的“百鸟闹春图”,简直是天地之差,没法比了。
说起这“百鸟闹春图”,弟弟想起了老爹临终遗嘱:“这珍贵的图案是北方窑场成千上万幅瓷面画图中最精美的,天下无比,当年,有一位皇上看上这画卷中的百鸟了,只因咱北方瓷土粗糙,瓷画不配,没被选进宫去。”这事已过了好几代了,只有老爹一人知晓,不死不传,传儿子不传闺女,传晚子不传长兄。为了怕养女知道这事,老父把姐姐早早出嫁到老远老远的地方,临死也不让姐姐回来见一面,就是怕把这秘密传出去。可彭城觉得:姐姐虽
第 5 页
不是爹的亲闺女,可是和自己一样爱爹,爹太小气太自私了。
几天以后,姐夫的一船瓷卖光了,弟弟就同姐夫一同坐船,从京城出发,撇下自己的瓷场,直奔南方,向姐姐说了“百鸟闹春图”的事。南方的景德姐姐听了弟弟的叙述,又高兴又激动。她热泪盈眶,泣不成声地对弟弟说:“你真是我的好弟弟,我什么时候也忘不了你。”彭城马上把姐姐搀起来说:“你快别这样难过了,有你这句话,咱爹娘在九泉之下也放心了。”姐姐抹了一把眼泪说:“我并不是恨爹,我是为爹的死和你的远道而来而悲喜交加。爹
第 6 页
爹能在临死之前把把绝招和宝贵的瓷画留在世上,也就尽了他的责任了。”景德姐姐说着哭着就烧了三柱高香,把丈夫从京城卖回来的各色点心摆了满满一桌,跪在爹爹的灵位前,连瞌三个响头说:“早死的爹爹呀,你为什么死后,不让我去服丧,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不恨您,反而对您疼得更亲了。让我今天给您补补孝心吧!”说着,就呜呜地哭了起来。
月亮上来了,彭城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谢绝了姐夫的劝阻,就硬拉着姐姐走出门来,去到窑场。月光下,姐弟二人相跟着,在窑场上这
第 7 页
儿转转,那儿看看,最后在窑火旁止步了。彭城对姐姐说:“我连夜就赶回去,把那张‘百鸟闹春图’拿给你用。”景德姐姐赶忙上前拦住弟弟说:“天不早了,你还是先去睡吧。有你这话,我就知情不过了。”
第二天清早,彭城刚一起来,景德姐姐就来到弟弟的房间,把一夜没合眼画出的“百鸟闹春图”展开。彭城弟弟一看,惊喜地叫起来:“姐姐你的手艺已经学成了,我年你画的这张图,与咱爹传给我的那张没有两样,真象啊!”姐姐揉了揉熬红的双眼笑了,说:“这张图要没你昨晚在作坊里再三比画提醒,说啥我也
第 8 页
是画不出来的。人在事中迷,就拍有人提啊,功劳还是你弟弟的。”
几年以后,皇上六十大寿,要隆重庆祝,早早就要各地窑场做一批寿瓶,在金殿摆样看。景德姐姐日夜赶制,做成了“百鸟闹春图”瓷瓶,果然被选进宫去。这瓶一人多高,细长的脖颈下全是五颜六色的报春花,八面玲珑的百鸟,布满细腻明亮的瓶体,花儿有香味,鸟儿能鸣叫,瓶有灵感了。皇上一看,比他走进那春意盎然的百花园还心旷神怡呢!顿时,皇上了精神,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把出瓶的窑场和人夸了赞了一番。
第 9 页
寿宴以后,又过了不久,景德姐姐被召进宫里,面见皇上。当着娘娘的面,皇上高兴地赐给景德一笔赏钱,以表彰她制瓶我功。景德羞红了脸,说什么也不好意思收。原来,在这最高的奖赏面前,她想到了彭城弟弟,觉得一人受赏,问心有愧。娘娘们知道这一情况后,深为这姐弟俩的美好品德所感动,即刻把详情奏明皇上。皇上也很开明,爱惜人才,更器重优良的传统美德,马上下了一道圣旨,召彭城进宫。皇上见了这一南一北的姐弟二人,心情非常激动,感到振兴窑场有望了,随口赞道:“南有景德,
第 10 页
北有彭城,乃天下瓷祖。”当下封景德的窑场为“官窑”,彭城的窑场为“民窑”。从此,官官民民都有瓷器用了。皇上又补赐彭城一份赏钱,以示对民窑的重视,叫他们姐弟俩传徒建窑,扩大瓷场。
俗话说:“人怕出名,猎怕壮。”当景德和彭城一回到各自的窑场,黑压压的人群就把他们围得水泄不通,那些文武大臣们,早就在窑场等候了,地方官员更不敢怠慢。皇上看上的人,谁不亲近啊!人一出名,地方也灵性了。姐弟俩窑场所在的村庄,乡亲们感念姐弟俩的功德,便把两个村庄分别叫作“景德镇
第 11 页
”和“彭城镇”了。后来,他们姐弟俩死了,但这两个地方的名字却没变,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 12 页
百度文库
搜索
百度文库10亿海量资料,查找管理一应俱全
打开APP
继续阅读本文档
打开APP下载全文
APP
打印
导出为WORD
导出为PDF
发送至微信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页数说明:当前展示页数为百度文库重新排版后结果,原始文档共3页
相关文档
战国时宋都彭城辨
2968阅读免费获取全文
彭泽人由来考——以《彭泽县地名志》为基础
1212阅读 宝藏文档免费获取全文
地域特色造就彭城画派
1722阅读 为你优选免费获取全文
走进彭城
2326阅读免费获取全文
彭城,千年窑火不断
1920阅读免费获取全文
1912-1937彭城陶瓷业衰败原因研究
1010阅读
彭祖山——江口古镇策划要点(定)2(1)
1097阅读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我整理的游玩景点,欢迎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磁州窑历史博物馆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民窑的杰出代表,装饰艺术以黑白对比鲜明为特点,其独树一帜的烧造技术,对我国北方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曾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在峰峰矿区彭城镇至今仍分布着众多磁州窑遗址,参观磁州窑历史博物馆可以让我们一窥千年磁都的风采,享受陶瓷文化的盛宴。想了解磁州窑的历史,就来这里吧!
地址:峰峰矿区滏阳西路385号
中国磁州窑遗址博物馆
磁州窑富田遗址博物馆位于峰峰矿区彭城镇的西南部。1996年11月,磁州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又于2004年建成富田遗址博物馆。建成的博物馆占地面积30余亩,是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最完善的遗址,现保存有古窑址10座,古作坊5座,古井、古耙泥池、碱槽等多处宝贵的文化遗产。游客还可现场观看陶艺师傅陶瓷作品的制作流程。
地址:峰峰矿区富田村
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占地约3000平方米,馆内保存元代窑址一处、明末清初期窑炉遗址一处、民国时期窑炉一座,窑洞式古作坊五条。一九九九年建馆后把传统的制陶工艺流程与遗址展示相结合,使之更具有观赏性,工房内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磁州窑传统制陶工艺全流程的演示,另有所仿历代磁州窑陶瓷艺术精品展示,是集保护文物、演示制作、展示陶瓷作品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地址:峰峰矿区滏阳西路80号
陶瓷七厂文化街区
彭城素有“北有彭城,南有景德”的美誉,彭城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500年以前的“磁山文化”时期,明清时期,彭城陶瓷业进入到了鼎盛,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说,后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受战乱等因素影响,传统制瓷业日趋衰落萧条。近年来,峰峰矿区重视磁州窑文化,加大对振兴陶瓷产业投入,统筹规划了陶瓷七厂文化街区项目,这里古窑场遗址多、古房屋建筑集中、小巷胡同有特色,凸显彭城地区特有的`历史风貌,被称为“可触摸得到的历史”。
地址:峰峰矿区彭城镇彭东街2号
磁州窑艺术馆
磁州窑艺术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磁州窑主题艺术馆,也是一个面向国内外,展示磁州窑艺术、传播磁州窑文化的艺术胜地。艺术馆总面积为5000平方米,共四层建筑。一层为现代磁州窑艺术品陈列展二层为宋金元时期精品收藏展三层为当代艺术品及艺术家作品交流展四层为磁州窑学术和文化交流中心。磁州窑艺术馆馆长安际衡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艺术作品飘逸洒脱、清丽典雅,多次荣获国家级奖励,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在这里,历经千年传承的磁州窑艺术,定会以她独有的魅力让您驻足流连。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宝山街2号
到张家楼老村觅乡愁
张家楼村位于千年磁州窑古镇——彭城镇南部1公里,紧邻元宝山风景区,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南响堂石窟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爷山石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磁州窑遗址相邻,是一座历史悠久,陶瓷文化气息浓厚的传统型村落。张家楼村庄布局结构为江南风格,沿河两岸建筑屋舍,隔河对面相望,错落有致,素有江北小江南的称谓。村内古树浓密茂盛,古石桥千姿百态,农耕文化遗存俯拾皆是,瓷元素更是遍布农宅内外……来到这里小住几日,你会感觉到所有的跋涉都是为了回归乡村淡泊名利这一刻的幸福。
地址:彭城镇张家楼村
到众怡赏花吃农家饭
提起峰峰赏花的好去处,众怡生态园的名字赫然在列。众怡公司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主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大投入,突出特色,公司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其中,以自然生态、现代农业、乡土风情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逐渐得到游客的认同,最近,众怡公司农家乐荣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称号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众怡的花儿竞相开放,有阳光、有暖风、有春水、有石凳,如果看惯了城里的车水马龙,厌倦城里的高楼林立,周末带娃儿来众怡,坐在农家院中喝茶赏花,品农家饭,还能听听老农给你讲讲养花种树的一堂课。
地址:义井镇上拔剑转盘沿旅游路向北500米路东即到
药王山上祈安康
在义井镇西王看村西3里处,群山奔涌、孤峰独立,这座山峰当地人称“药王山”。此山属太行山余脉,连绵山峦中有一座孤峰突拔,四面山峦伏而围之,素有“北方小终南山”之称。药王山上有庙,百姓称之药王庙。始建于五代十国之际,此后于宋、元、明、清各朝均有复修。庙内供奉既非西天神佛,又无道教三清,是为药王孙思邈、药圣张仲景。药王庙共保留自古传承的药方一百零四个,也称药签。相传凡患病者上山求取药签,以药签号数到邻近各村药铺抓药,少者一两味,多者三五味,药到病除。
地址:义井镇王看村西侧
“地道战”中忆历史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位于峰峰矿区义井镇西南约十公里的山底村。由于山底村良好的土质,历经70余年,依然保存完好,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原汁原味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该地道再现了抗战时期革命先辈的智慧和伟大创举。地道主巷1626米,复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峒室2个,小藏身洞关口6个,陷井4个,直通枯井的地道2条,通往距山底村1000余米太行山脚下的地道1条,另外还有辐射邻村王看村、宿凤村等地的地道。
在中国,“瓷器”一词最早见诸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瓷”这个字在汉以前指“瓦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瓷”为:“瓦器,从瓦次。”。《隋书》何稠传》记载的“匠人无取清意,稠以绿瓷为之”。当时的绿瓷应该包括我们今天称呼为青瓷中的某些釉色玻璃质感很好的制品。磁县博物馆已有收藏,但当时不称“青瓷”而称“绿瓷”。
“磁器”一词早见于唐代文献记载内。当时磁、瓷的使用也分别得比较清楚。如《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邢州巨鹿郡土贡磁器;越州会稽郡土贡瓷器。”。
当时磁州的一些窑场都会生产到唐代。那么磁器的最初出现很可能同越器、邢器等名称涵义一样,指的是磁州所产陶磁器。当然“磁器”也可能泛指整个河北南部一带的产品。这种磁器与瓷器在外观上肯定有区别。因此《新唐书》才以不同称谓加以记载。《唐书》《地理志》中记载“土贡延埴盎缶”当时磁州属于河北管辖,似可旁证“磁器”也包括盎缶类产品。在实物资料方面,磁州的临水曾经发现唐代窑址,墓葬出土过许多唐风陶瓷,其中有青瓷,又有化妆白瓷、酱褐釉瓷。这些都可以纳入“磁器”范围。
由于磁器产量巨大,不仅行销范围扩展止整个中国北方,官民具获其益,还有许多输出国外。导致文献记载中出现以“磁”代“瓷”现象,建构出内涵丰富的“磁器文化”。自宋代后“磁”“瓷”开始出现混用现象。元时陶瓷文献广泛使用“磁器”的称谓来指胎体坚固的陶磁制品,而不大再使用“瓷”字。元学者耶律楚材在《佩文韵府》卷96。〈七蜀钵脱。磁钵条》中咏道:“累累山果映磁钵,薄薄浊缪半瓦壶”。《元史》记载景德镇设立“浮梁磁局”亦用“磁”字。(然,近年来,景德镇部分学者在文章中把《元史》中设立的“浮梁磁局”,恣意改写史料为“浮梁瓷局”。真可一晒)在彭城出土的一件元末明初的《西江月》词文枕上,彭城磁州窑仍然保留了“礠窑”之称谓。宋、金、元、明、清时期,我国各地许多生产陶磁的地名也统统使用了磁器的“磁”字,如山东的“磁村窑”,福建的'磁灶窑",宁夏的"磁峰窑",“磁器”用语风靡世界。
明代随着彭城窑场在中国北方陶瓷生产中心的确立,关于磁器的记载渐趋丰富。“磁器”一词得到各种解释,有了特定与明确含义。明代学者曹仲明《格古要论》中指出:“古磁器出磁州”。指出明代之前古磁器产地在磁州。产品“佳者与定相类,但无类痕。亦有划花、绣花,素者价高于定器”。明《彰德府志》记载为:“彭城,在滏源里。居民善陶缶罂之属,或绘以五彩。”。指出磁州的陶瓷还有五彩陶瓷品种。
实际上,自元代起磁州窑陶瓷大规模发展,产品覆盖面与影响力遍及全国,导致文献记载及实际生活中大量出现以“磁”代“瓷”现象。日本学者常石英明则提出早在宋代,就出现以“磁”代“瓷”的现象。元政府曾在浮梁设立“浮梁磁局”,就连景德镇陶瓷器产品也被称之为“磁器”了。
清乾隆年间在北京崇文门一带出现了专门销售陶瓷产品的“磁器口”街道。后来在重庆、南京都有了“磁器口”街道。连文学作品,如许多文学名著中如〈红楼梦〉也多用“磁器”而不用“瓷器”。《清宫档案》的文献也使用“磁器”称谓。民国时期,著名文学家鲁迅等的作品和日记中,亦常常使用“磁器”一词。磁器含义扩展范围之广,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
20世纪5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强力推行文字规范化工作,正式规定以后通用“瓷器”称谓,不再提倡使用“磁器”名称。但在国外形成的结果却难以更改。如今日本与韩国至今仍使用“磁器”一词用于表述坚硬、洁白的陶瓷制品,而不使用“瓷”字。
另外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及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华人现在仍然继续使用“磁”字,如以“磁砖”泛指“瓷砖”等。这是“磁器”称谓与涵义延至至今的例证,当然也是磁州窑的光荣。不过这些都属于定义域的研究问题,还会牵涉到文字学、分类学、民俗学及商品流通学研究领域,值得继续探讨。关于磁州窑的最早出处,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谢肇制在〈五杂俎〉一书中认为:“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认为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于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他在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磁州窑”这一称谓,并阐述了磁器与磁州窑的直接关联。笔者提出,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磁州窑”称谓的史料。“磁州窑”一名出现后,当时仍未定型与统一。明清时期的学者在文献记载中,分别使用了“磁器”、“磁窑”或“磁州窑”等不同名称。清康熙〈磁州志〉对彭城陶瓷的描述使用了“磁器”一词。嘉庆年间〈景德镇陶录〉称“磁州窑”;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称“磁窑”。实际上磁器、磁窑与磁州窑含义是相同的,即指磁州地区的窑场及其产品。但从具体表述内容看,唐代的“磁器”与明代的“磁器”所表述的实体应有细微差别。近年来在观台窑址出土的一批金代细白瓷应该是〈格古要论〉中说到的“好者与定器相类”并“佳高于定”的“磁器”。近代磁州窑研究中,导致统一使用“磁州窑”称谓的是由于1918年河北巨鹿北宋遗址被发现,而引起的“磁州窑热”。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出土的产品与当时彭城生产的“磁器”风格相同,属于同一类型。为避免与当时通用的“磁器”称谓相混淆,而采用“磁州窑”的称谓。日本专家长谷部乐尔认为英国的霍普逊是近代研究中最早在论文中使用“磁州窑”称谓。另外,袁励准的〈骨董琐记〉、吴仁敬、幸安潮的〈中国陶瓷史〉、叶麟趾的〈古今中外陶瓷汇编〉等著作,在文章中均使用了“磁州窑”这一名称。从此磁州窑名称的使用频率渐趋普及。进而在国际上出现“磁州窑型”与“磁州窑系”的提法与命名。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磁州窑研究热的几度兴起,古代陶瓷遗址不断发现。磁州窑文献研究也取得进展,一些历史悬案迎刃而解。在论文与报刊文章中,磁州窑称谓使用趋向规范与统一,磁州窑名称使用频率增多。其次,磁州窑产品内涵与窑系外延逐渐丰富与充实。
近年来,在磁州窑的故乡--彭城陶瓷产区,一些宾馆、饭店开始重新使用“磁都”一词来起名字,如磁都饭店、磁都宾馆、磁都影剧院等。重新使用“磁”字,表达人们对昔日“磁器之都”的怀念、热爱之情。其中或许对古磁文化有一种难于割舍的情愫。
以笔者之见,即使在现代,“瓷器”与“磁器'两词不妨继续混用下去,可由人们自由选用,无妨各表其义下去。固有的使用无需重新改变。因为,文字的使用要一个顾及历史的延续,对原有的文献亦不必做狗尾续貂式的改变。否则,就难免逃脱阉割历史之嫌了。
无论如何,我们从“磁器”一词的诞生到其取代“瓷器”之演绎,由此可见磁州窑对人类文明和发展史的贡献。并由此看出民窑磁州窑之顽强的生命力,与曾经的喷发式的张力。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陶瓷成分
白釉饕餮纹双耳壶,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编辑本段]陶瓷的制作
陶瓷工艺流程
一、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五、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六、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七、画坯 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
八、上釉 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九、烧窑 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十道工具精雕细 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
十、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
[编辑本段]陶瓷发展
『陶器的发展』
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已发现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10800~9700年的遗物。此外,在江西万年县、广西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10000~7000年的陶器碎片。
因1973年在河北武安磁山首次发现而得名的磁山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测定,距今7900年以上。1977年考古人员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了与磁山文化时代相当、内容近似的文化遗存,因此合称为“磁山·裴李岗文化”。
磁山·裴李岗文化早于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该文化的陶器主要有鼎、罐、盘、豆、三足壶、三足钵、双耳壶等,器物以素面无文者居多,部分夹砂陶器饰有花纹。
1973年首次发掘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命名的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左右,在该文化遗址也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为黑陶,造型简单,早期盛行刻画花纹。
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陕西省西安市郊的半坡遗址都发现了大量做工精美,设计精巧的彩陶。这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属于母系社会遗址,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陶器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到了商代和周代,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这时的陶器也开始应用铅釉,使得陶器的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
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出现。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出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瓷器的发展』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举世都公认的。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渡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耀州窑(陕西铜川)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磁州窑(河北彭城)以磁石泥为坯,所以瓷器又称为磁器。磁州窑多生产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镇窑的产品质薄色润,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龙泉窑的产品多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丽光亮;越窑烧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细致,光泽美观;建窑所生产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为主色,色清润;官窑是否存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一般学者认为,官窑就是卞京官窑,窑设于卞京,为宫廷烧制瓷器;哥窑在何处烧造也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根据各方面资料的分析,哥窑烧造地点最大的可能是与北宋官窑一起生产;均窑烧造的彩色瓷器较多,以胭脂红最好葱绿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错;定窑生产的瓷器胎细,质薄而有光,瓷色滋润,白釉似粉,称粉定或白定。
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釉中彩和釉上彩三大类,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温度1100-1340℃);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再烧1100--1340℃为釉中彩,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600-800℃)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
驾车路线:全程约45.8公里
起点:临漳县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建安东路行驶560米,直行进入建安西路
2.沿建安西路行驶2.6公里,右转进入朱明大街
3.沿朱明大街行驶850米,左转进入古城大道
4.沿古城大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古城大道
5.沿古城大道行驶220米,在第3个出口,直行进入S316
6.沿S316行驶12.6公里,直行进入S316
7.沿S316行驶550米,在第1个出口,左前方转弯进入S316
8.沿S316行驶480米,直行进入迎宾大道
9.沿迎宾大道行驶1.3公里,左转进入中华慈大街
10.沿中华慈大街行驶410米,右转进入S316
11.沿S316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迎宾东路
12.沿迎宾东路行驶400米,直行进入迎宾西路
13.沿迎宾西路行驶920米,朝峰峰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恒泰路
14.沿恒泰路行驶2.3公里,直行进入S316
15.沿S316行驶12.9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滏阳东路
16.沿滏阳东路行驶3.2公里,直行进入元宝山隧道
17.沿元宝山隧道行驶690米,进入滏阳西路
18.沿滏阳西路行驶1.0公里,过右侧的恒达百货约80米后,右转进入彭常大街
19.沿彭常大街行驶300米,过右侧的彭城商贸城约290米后,右转进入彭新路
20.沿彭新路行驶1.1公里,右后方转弯进入彭东街
21.沿彭东街行驶1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邯郸峰峰磁州窑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