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抛砖与抛光砖的区别有哪些?家里铺什么瓷砖更好
陶瓷英文Ceramic(或者China);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按国家标准干压成型的陶瓷砖根据吸水率来划分是这样分的:
从国家对陶瓷砖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是吸收率是小于等于0.5%的干压陶瓷产品都是瓷质砖,吸收率大于10%的产品都是陶质砖。
瓷抛砖表面为瓷质材料,经印刷装饰,高温烧结,表面抛光处理而成。与表面为玻璃质材料的陶瓷墙地砖相比,具有更高的耐磨特性,质感更加温润,纹理更加自然而逼真,适合各类建筑物的内外墙地装饰;而抛光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相对通体砖而言,抛光砖表面要光洁得多。
瓷抛砖的特点
1、型瓷质面材,表面面料与花岗石、大理石组成类似,但在材质硬度和耐酸性上较普通石材更胜一筹。
2、有渗透性的喷墨墨水,在面料中引入助色材料,数码喷墨渗透工艺,立体呈现逼真仿石质感。
3、瓷抛砖采用新型装饰工艺与手法,研发通体一次布料技术,使产品在外观上具有通体感。
4、通过新材料运用,瓷抛砖与表面为玻璃质材料的陶瓷墙地砖相比,具有更高的耐磨特性与耐污性。
抛光砖是在通体砖的表面进行抛光工艺制作,比较坚硬耐磨,一般常用于除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如果运用渗花技术,抛光砖可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
抛光砖的特点
1、砖体轻薄,不会增加建筑物的负担重量,而且方便铺贴。
2、基本上没有色差,天然石材由于大自然的氧化气候等原因不同,色差会比较大而抛光砖经过专业厂家生产,基本只要是同一批次的花色,都一致,增加了装饰的统一性。
3、抛光砖是由数千吨液压机压制,再经上千摄氏度的高温烧结而成,所以强度高。
4、没有放射元素,虽然天然的石材属于矿物质带有辐射,但是只要经过高温烧结过后,就不会产生对人有害的元素了。
瓷抛砖与抛光砖因为材质、加工、价格等方面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请各位在选择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定夺。当然,选择的时候生产厂家也很重要。
按用途分类:
内墙砖、室内地砖、广场砖、外墙砖、室外地砖、游泳池砖、配件砖
按装饰工艺分:
有釉砖、无釉砖、抛光砖、渗花砖、劈离砖、仿古砖、陶瓷锦砖(马赛克)
按成型工艺分:
干压制砖、挤出砖
(劈离砖)
釉面砖
釉面砖是装修中最常见的砖种,由于色彩图案丰富,而且防污能力强,因此被广泛使用于墙面和地面装修。
釉面砖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根据光泽的不同分釉面砖和哑光釉面砖。
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分为:陶质釉面砖,由陶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高,一般强度相对较低,主要特征是背面为红色;瓷质釉面砖,由瓷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低,一般强度相对较高,主要特征是背面为灰白色。
抛光砖
炻瓷砖(0.5%<吸水率≦3%) Ⅰ 基本属于瓷质
细炻砖(3%<吸水率≦6%) Ⅱ 基本属于炻质
炻质砖(6%<吸水率≦10%) Ⅱ 基本属于炻质
陶质砖(吸水率>10%) Ⅲ
按吸水率E分 低吸水率砖 E≦3% Ⅰ
中吸水率砖 3%
干压瓷砖是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墙面和地面。通常在室温下通过干压、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在一定温度下烧成。按成型方法陶瓷砖分为挤压成型陶瓷砖和干压成型陶瓷砖。其中,干压成型陶瓷砖按吸水率分为瓷质砖(e≤0.5%)、炻瓷砖(0.5%10%)。一般瓷砖粘贴每一块砖时,必须用胶滚筒或胶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抹平,压实,确保软瓷砖和基层之间的粘贴面积达到100%,防止空鼓产生。软瓷砖不应用盐酸清洗,只需采用洗手液或洗衣粉清洗即可。软瓷砖表面的保护膜,必须在填缝之后方可除去。阳角和阴角处理:软瓷砖避免在弯角处留缝,最佳的留缝点是在离弯角处至2.5cm之外。
举抛光砖为例,简单流程:原料(粘土和沙石)粉碎——筛选——配比粉料——在模具中压机施压成型、干燥——1350摄氏度窑炉中烧制——冷却——抛光磨边倒角——表面处理——质检——打包
兆邦1018瓷砖是广东顺成陶瓷企业旗下品牌,多年来一直专注全抛釉、大理石瓷砖、通体大理石瓷砖、瓷抛砖、负离子瓷砖、瓷质抛光砖和高级釉面内墙砖的生产及销售。公司现有三大现代化建陶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3500亩,拥有意大利SACMI7200吨压机、3D智控喷墨打印机、KEDA全自动抛光机、KEDA全自动打包机和冷静化煤气等先进环保型陶瓷生产设备,年产量逾亿平方米。兆邦1018瓷砖全面通过ISO9001和ISO14001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强制性3C认证、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认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中国环保产品认证、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等荣誉。
陶瓷砖按成型方法分为干压砖与挤压砖(劈离砖或称劈开砖属于挤压砖,因为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生产挤压砖,所以不再赘述)。
国际gb/t4100.1~5-1999《干压陶瓷砖》按材质将陶瓷砖分为5类:
gb/t4100.1-1999
瓷质砖(吸水率≤0.5)
gb/t4100.2-1999
炻瓷砖(0.5<吸水率≤3)
gb/t4100.3-1999
细炻砖(3<吸水率≤6)
gb/t4100.4-1999
炻质砖(6<吸水率≤10)
gb/t4100.5-1999
陶质砖(吸水率>10)
在建筑装饰装修中,陶瓷砖因为施工方便、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耐水性好、易打理、价格适宜等特点而得到广泛采用。陶瓷砖的背面有各种凹凸条纹,用以增强其与砂浆的结合力。陶瓷砖的正面有平面、光面、凹凸条纹面等。根据正面施釉与否分为有釉砖和无釉砖两种。砖面施以色釉可以改善砖的外观,呈现出色彩丰富、绚丽缤纷的几何图案,砖面施以透明釉、渗透釉可以改善砖的性能,如耐污染性、吸水率等。
用于铺地的陶瓷砖多做成正方形。表面施以色釉的地砖(因为存在经过长时间的磨擦会磨穿釉层透出坯体的缺陷)正在逐渐淡出市场,只占据低端市场———农村市场的一部分。目前的地砖绝大部分是通体砖(瓷质砖),而不再分成釉面与坯体层。在原料中混入一定量的色素,可以做出表面呈现一种或多种颜色斑点的通体地砖。采用渗花工艺可以将色釉渗透到砖表面以下相当深的层次,图形美观大方,艺术效果极佳。瓷质砖的配料均匀并且结构足够致密、硬度足够高时,即可做表面抛光处理,制出抛光砖。
用于铺贴外墙的陶瓷砖做成长方形的为绝大多数,做成正方形的也有。早期的外墙砖其坯体层的材质为炻质或细炻质,为提高其强度,许多企业已采用炻瓷质甚至瓷质。外墙砖的表面有平面、凸点面、仿石面等。
用于铺贴内墙的陶瓷砖,大多数坯体材质仍是陶质。早期的152mm×152mm或150mm×150mm的内墙砖目前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绝大多数为长方形砖。
陶瓷锦砖是以优质瓷土(瓷质或炻瓷质)烧制而成的瓷砖。通常是将各种颜色、多种几何形状的小块瓷砖铺贴在牛皮纸上拼成图案,因其形似织锦,故称之为陶瓷锦砖,俗称马赛克。陶瓷锦砖多被用于外墙、内墙及卫生间的地面。
近几年来,随着陶瓷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从改善产品的装饰效果、防污染性、耐磨性等及其他使用效能的角度出发,不断开发新产品,使陶瓷砖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其装饰装修效果越来越好。从当初的200×300mm到1200×1800mm(2002年年底,鹰牌公司在全球首创超大规格2700mm×900mm、厚度仅3mm的超薄瓷板),从单色到混色,从一次布料到多次布料,从耐磨到抛光、再到仿古仿石等,从渗花砖到幻影砖、再到超微粉砖、细线条微粉砖、凹凸微粉砖,从大颗粒砖到全颗粒砖,中国陶瓷几乎每天都有数10个新产品面世。
新修订的《陶瓷砖》(GB/T 4100-2015)国家标准2015年5月15日发布,将于2015年12月1日起实行。该标准首次对干压陶瓷砖厚度作出限定,提高了对挤压陶瓷砖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墙砖背纹的要求等内容。
新标准规定,表面积大于6400 平方厘米的,厚度不能超过13.5毫米;表面积小于3600 平方厘米的厚度干压陶瓷砖厚度要小于10毫米;表面积在3600至6400 平方厘米之间的,厚度要小于11毫米。
新标准还提升了对挤压式陶瓷砖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将低吸水率挤压式陶瓷砖分成吸水率小于0.5%和介于0.5%至3%之间两类型,淘汰了吸水率介于3%至10%的挤压陶瓷砖。
瓷砖常用的几种分类方法:
陶瓷砖 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 炻质砖陶质砖 挤出砖:干压陶瓷砖 内墙砖 外墙砖 室内地砖 室外地砖 广场砖
有釉砖无釉砖
平面装饰砖瓦立体装饰砖:
陶瓷锦砖 配件砖 抛光砖 渗花砖劈离砖
购买瓷砖时如何挑选?
第一步:看釉面有无针孔,斑点,釉面的质感有无色差;
第二步:看瓷砖是否变形;
第三步:看瓷砖吸水率,用水滴在砖背面,扩散面积越小,吸干时间越长,吸水越少;第四步:听声音,用手敲瓷砖,声音越尖脆,质量越好;
第五步:掂重量,重量越重,质量越好;
第六步:开箱检验,看有无破损,将不同箱产品各抽一片,平铺后看有无色差;
挑选瓷砖时经常采用的四种观察法:
1、尺码不一致观察法 将四块以上的瓷砖拼合在一平面上,看对角是否对齐,如对合不上,尺码肯定不一致。
2、砖面平整观察法 将两片瓷砖正面合在一起,如两边能见到空隙则砖有上凸现象;中间能见到光亮则是砖有下凹现象,合拼紧密的才是平整度合格的好砖。
3、色差和表面缺陷观察法 抽多块砖摆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看它的色泽深浅、浓淡、图案是否完整、近似,或从多个角度观察砖面是否有针孔、釉泡、缺釉、磕碰等缺陷。
4、防污性能判断法 目前,抛光砖防污性能没有国家标准,各厂家也都在挖空心思做表面文章,如将砖面打蜡增厚等,但这类手段的效果都维持不了几天。应对以上手段,可用干抹布或刀片把砖面的蜡去掉,在砖的正中滴污油、茶渍或墨水等污染物,停留10分钟,用清水冲洗,然后用抹布擦拭。如果一抹就干净,说明该砖防污性好;如果还有黑点残留,说明该砖防污能力差。
瓷砖粘贴、保养的学问
瓷砖(包括地砖)是住宅卫浴、厨房最常用的装饰材料。瓷砖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松动、脱落、渗水等问题,给人们带来很大烦恼,可使用石材粘结剂、外墙防水剂解决这些问题。
防松动,脱落
目前瓷砖粘贴大多采用水泥砂浆作粘结剂。它粘结牢度不够,而且由于长期处在潮湿、渗水、浸水环境下,易造成瓷砖的松动和脱落。水泥砂浆中加入107胶虽能提高粘结强度,但效果也不理想。采用树脂型粘结剂粘贴瓷砖,不仅粘结强度可达到或超过瓷、地砖,甚至大理石的本体强度,而且长期浸泡在水中也不会造成脱落。
防渗水
由于瓷砖拼缝处及粘贴层都极易渗水,会造成相邻居室内墙返潮,使涂料层剥落或墙纸损坏。装饰在外墙面的马赛克类瓷砖,经不起长久的风吹雨打,渗水返潮现象尤为严重。使用树脂形石材粘结再结合使用外墙防水剂即可解决。
旧瓷砖面加贴瓷砖
旧瓷砖要翻新,一般要求瓷砖要全部铲清,劳动强度很大。如欲在旧瓷砖上加贴新瓷砖,则水泥砂浆很难胜任,此时必须用树脂型石材粘结剂,它不怕瓷砖上油腻、污渍,而且有较好的粘结强度。
瓷砖的保养
瓷砖常会被油腻、水绣、皂垢等玷污,尤其瓷砖接缝处更易藏污纳垢。为保持瓷面清洁又不损坏瓷面光亮,可以使用多功能去污膏进行清洁。至于瓷砖缝隙处,则应先使用牙刷蘸少许去污膏去污垢,再在缝隙处用毛笔刷一道防水剂即可,这样不仅能防渗水且能防霉菌生长。
也许是花的钱不到位,只能买到这种砖。
网上找的:参考一下。
现行的干压陶瓷砖一套国家标准还是1999年颁布的,该套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GB/T3810-1999系列与GB/T4100-1999系列,前者为测试标准,是等同采用ISO标准(idt ISO1045-1994),后者为产品标准,修改采用ISO标准(neq ISO13006—1998)。该系列标准已经使用了五年,对我国的建陶行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我国的建陶进一步迈向国际市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干压陶瓷砖》GB/T4100.1-1999中4.1.5条款,标准要求抛光砖的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0.2%,且最大偏差不超过2.0mm。根据这一项技术要求,对于目前市场上主要销售的600、800规格的抛光砖产品的边弯曲度绝对偏差范围分别为:-1.20mm~1.20mm、-1.60mm~1.60mm,而现在国内不少建陶生产企业生产抛光砖产品执行的企业标准都严于国家标准,具体数据见下表: 企业名称 标准要求 备 注 企业1 ±0.10% 某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知名品牌企业 企业2 ±0.09% 某抛光砖生产企业 企业3 ±0.08% 华东某台资企业 企业4 ±0.15% 一般建陶生产企业 企业5 ±0.12% 某中国国家名牌企业 上表5家具有代表性的建陶生产企业都是国内较好的抛光砖生产企业,其中不乏有国家名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知名企业以及强势的台资企业 由于陶瓷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变形是绝对的,不变形是相对的,而往往在实际施工过程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工人对产品特点不清楚,铺贴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装饰效果不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压瓷质砖的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
本标准适用于吸水率平均值E≤0.5%的干压瓷质砖。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810.1--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部分:抽样和接收条件(idt ISO 10545-1:1995)
GB/T 3810.2--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idt ISO 10545-2:1995)
GB/T 3810.3--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量的测定(idt ISO 10545-3:1995)
GB/T 3810.4--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4部分:断裂模楼和破坏强度的测定(idt ISO 10545-4:1994)
GB/T 3810.5--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idt ISO 10545-5:1995)
GB/T 3810.6--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6部分: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idt ISO 10545-6:1995)
GB/T 3810.7--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7:1996)
GB/T 3810.8--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8部分:线性热膨胀的测定(idt ISO 10545-8:1994)
GB/T 3810.9--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9:1994)
GB/T 3810.10--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湿膨胀的测定(idt ISO 10545-10:1995)
GB/T 3810.11--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1:1994)
GB/T 3810.12--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2:1995)
GB/T 3810.13--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3:1995)
GB/T 3810.14--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4:1995)
GB/T 3810.15--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5部分:有釉砖铅和镉溶出量的测定(idt ISO 10545-15:1995)
GB/T 3810.16--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6部分:小色差的测定(idt ISO 10545-16:1995)
GB/T 9195--1999 陶瓷和卫生陶瓷分类及术语
GB/T 13891--1992 建筑饰面材料镜向光泽度测定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的术语定义按GB/T 9195解释。
4 技术要求
4.1 尺寸偏差
4.1.1 长度、宽度和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4.1.2 每块抛光砖(2或4条边)的平均尺寸相对于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为±1.0mm。
4.1.3 模数砖名义尺寸连接宽度为(2~5)mm1),非模数砖工作尺寸与名义尺寸之产间的偏差不大于±2%(最大±5mm)。
注:特殊要求的尺寸偏差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4.1.4 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4.1.5 抛光砖的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理事度允许偏差为±0.2%,且最大偏差不超过2.0mm。
4.2 表面质量2)
优等品:至少有95%的砖距0.8m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合格品:至少有95%的砖距1m远处垂直观察表无缺陷。
4.3 物理性能
4.3.1 吸水率3)
陶瓷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
4.3.2 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
4.3.2.1 破坏强度
a)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
b)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700N。
4.3.2.2 断裂模数(不适用于破坏强度≥1300N的砖)
陶瓷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35MPa,单个值不小于32MPa。
4.3.3 抗热震性
经10次抗热震试验不出现炸裂或裂纹。
4.3.4 抗釉裂性4)
有釉陶瓷砖经抗釉裂性试验后,釉面应无裂纹或剥东。
4.3.5 抗冻性
陶瓷砖经抗冻性试验后应无裂纹或剥落。
4.3.6 抛光砖光泽度
抛光砖的光泽度不代于55。
4.3.7 耐磨性
a)无釉砖耐深度磨损体积不大于175mm3。
b)用于铺地的有釉砖表面耐磨性报告磨损等级和转数5)。
4.3.8 抗冲击性6)
经抗冲击性试验后报告陶瓷砖的平均恢复系数。
4.3.9 线性热膨胀系数6)(从室温到100℃)
经检验后报告陶瓷砖线性热膨胀系数。
4.3.10 湿膨胀6) (用mm/m表示)
经试验后报告陶瓷砖的湿膨胀平均值。
4.3.11 小色差6)
经检验后报告陶瓷砖的色差值。
4.3.12 地砖的摩擦系数
经检验后报告陶瓷地砖的摩擦系数和所用的试验方法。
4.4 化学性能
4.4.1 耐化学腐蚀性
4.4.1.1 耐低浓度酸和碱
经试验后陶瓷砖7)耐化学腐蚀性等级与生产企业确定的等级比较并判定。
4.4.1.2 耐高浓度酸和碱6)
经试验后报告陶瓷砖耐化学腐蚀性等级。
4.4.1.3耐家庭化学试剂和游泳池盐类。
经试验后有釉陶瓷砖不低GB级,无釉陶瓷砖7)无釉陶瓷砖7)不低于UB级。
4.4.2 耐污染性
a)有釉砖 经耐污染试验后不低于3级。
b)无釉砖6) 经耐污染试验后报告耐污染级别。
4.4.3 铅和镉的溶出量6)
经试验后报告有釉陶瓷砖釉面铅和镉的溶出量。
2、 边直度(%): ±0.2
3.、直角度(mm)边长度度 ≤2.0
对角线长度差≤2.0
4、表面平整度(mm):下凹≤2.0
5、表面质量: 至少95%的砖其主要区域无明显缺陷
6、吸水率(%):平均值:≤0.5
单个值:≤0.6
7、破坏强度(N):当厚度≥7.5mm时,平均值≥1300N
8、断裂模数(Mpa):平均值:≥35
单个值:≥32
9、耐磨性(mm3):磨损体积≤175
10、光泽度 :≥55
11、抗冻性:经实验后应无裂纹或剥落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