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民国蒋介石瓷
或许是因为传世品稀少,或因人物的臧否而累及,民国蒋介石瓷鲜为人知。但以科学的研究态度,我们有必要“就物论物”,对这批瓷器有一相对客观、正确的认识。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的成果,对民国蒋介石瓷作初步梳理,供大家参阅。
一、民国蒋介石瓷名副其实的鲜为人知
相比于其他各朝统治者“御瓷”,民国时期蒋介石瓷可算是鲜为认知的,这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从学术理论研究的情况看,我查了下目前研究介绍蒋介石瓷的文章似乎只有《民国瓷器鉴定》(华龄出版社,铁源、溪明著)中专门有一篇文章提及,还有就是网络上有两三篇在这基础上补充介绍的文章。这或许是我查的资料不全,还有其他研究文章我没有查询到,但下结论说这方面研究的文章及其少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二是从目前存世量来看,极为稀少,被认可出处较为可靠的藏品主要存于南京博物院、庐山博物馆、台北故宫等几家收藏机构;三是从社会认知度来看,社会上甚至包括收藏圈知道蒋介石瓷的肯定极为少,为何敢这么说呢?因为目前古玩市场上基本还不见有蒋介石瓷的仿品。笔者经常陪同专家参与面向社会的免费文物鉴定,这当中其实主要还是仿品赝品居多,但是就是没有见到过有仿民国蒋介石瓷的,署“居仁堂制”款的仿袁世凯瓷倒是经常有遇到。同时,我也还专门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关于蒋介石瓷的信息也只有寥寥的几条。
二、民国蒋介石瓷确确实实存在
尽管存世量极为稀少,而且鲜为人知,但是我们有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民国蒋介石瓷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一)出土物为证
2003年,景德镇曾出土金地万花餐具残片,内为金地粉彩四季花卉,以粉彩绘画牡丹、菊花、荷叶,画工精细,金彩虽在地下埋藏50多年,但仍然熠熠发光,未见脱落痕迹;外为白釉面,外底心施满白釉,红彩篆书“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中正”款识,字体书写工整,篆法古朴有力,银钩铁划。与此瓷片同时出土的还有一片署“饶华丰瓷厂”的残片,证明了文献记载的饶华阶曾参与国府礼品瓷烧做属实。
(二)传世品为证
尽管民国蒋介石瓷传世品少,但还是有,而且来源均较为可靠。来源较为确切的主要有:
1.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蒋介石“御用”万花瓷餐具。
2.江西庐山市博物馆收藏的带“蒋”字款瓷盘、杯等。
3.景德镇陶瓷馆藏带“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中正”款识黑地描金粉彩开光山水图瓶。
4.台湾台北中正纪念堂藏双耳盾式瓶、扁瓶等。
5.以蒋介石和宋美龄名义赠送给英国王储伊丽莎白公主(即后来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婚礼瓷。全套175件,以蒋介石和宋美龄名义送往伦敦,并标明由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现所剩不全,仅存汤盘12个、合盘12个、甜点盘12个,保存在大英博物馆温莎宫周末餐具室内。
此外,据说江西省博物馆藏有1件蝠耳觚桶瓶(耳残),景德镇博物馆收藏有1件双耳盾式瓶、1件蝠耳觚桶瓶。
(三)文献资料为证
1.1946年7月25日,上海《民国时报》在头版刊登了中央社从牯岭发出的通稿,载“景德镇之旧御窑,将改为国营瓷窑,此乃蒋主席接见圣忠学校校长汪璠时所指示者。主席对景德镇瓷业现况,备极关怀,谓国家欣逢胜利,应有名瓷分送盟邦,以志庆典。此次名瓷须仿乾隆时代作品风格。磁质力求细薄,色调务须高雅。蒋主席并面谕汪校长从速与赣省府洽办,积极进行”(报纸上把江西省陶校说成圣忠学校,以后汪璠回忆是报纸误写)。这段文献证明了1946年7月,蒋介石在江西庐山避暑,为纪念二战胜利需要制一批精细礼品瓷送给外国友人,为此召见了时任江西省陶校校长汪璠。
2.档案记载(出处待查),1946年7月,江西省建设厅对瓷器式样、装饰及烧制提出具体意见“应参摹宋清时代名瓷作风,以庄严华丽能象征中国悠久文化,表现胜利纪念为原则。制造方式宜采:分制磁胎,集中彩绘为法(即所需瓷胎由陶校及民营瓷厂各种所长分别承制,选择良窑承烧;彩绘由该会聘雇名画家集中绘画)。”
3.关于“蒋瓷”落款的历史档案,载“(三)款全部拨到后六个月,三十六年八月底完成。(四)底款拟用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中正等字样”。(见附图)
4.1947年,陶校又承接了第二批国礼瓷烧造任务。其中包括赠送曾任美国驻华特使,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西餐用具。为此,江西省建设厅两次发电浮梁,3月11日电文为“为主席拟赠马歇尔将军西餐用瓷,请代选择良工,另行定制,不必写任何字样”。3月26日电文为“元首赠马帅瓷款1557万元,财政厅于本月廿日由省银行汇出,电请查收”。
5. 汪璠手书俞济时定瓷工料估单,其中有载“俞局长定瓷六种悉照蒋主席定瓷之式样”。(见附图)
6.1947年11月16日,伊丽莎白公主给宋美龄的回信“我非常喜欢它们的图案设计,此外这些瓷器质量之高,恐怕只有中国才能生产出来”。
三、民国蒋介石瓷的主要特点
从目前存世的一些没有争议的蒋介石瓷,并结合文献资料来看,蒋介石对瓷器的喜爱不逊于前朝的帝王,其瓷器包含两大类,一是普通的日常生活用瓷和陈设瓷,另一类是祝寿瓷和国府礼宾瓷。汪璠在《芦山行》会议文章中曾提到当时的江西省政府主席王陵基说“委员长喜欢瓷器,尤其喜欢颜色釉”。从传世品看,蒋介石瓷确实多为颜色釉瓷,尤其是乾隆时百花不露地尤为突出,做工精细,用料讲究,纹饰装饰精美,绘画水平高(根据1946年7月江西省建设厅对瓷器式样、装饰及烧制提出具体意见可反映,均为聘雇名画家集中绘画),可以用“少而精”来概括,这也印证了汪璠在蒋介石接见时所问及的景德镇瓷器为何做得好时的回答“只要不计工本,不计时间,就可以登峰造极”。
下面具体举几件蒋介石瓷为例,便于大家对民国蒋介石瓷有一直观的了解。
1.黑地描金粉彩开光山水图瓶
景德镇陶瓷馆藏,高32厘米,口径11.6厘米,足径13.6厘米。器身遍布繁密的轧道装饰,口沿处为一周金彩如意云头纹饰,颈部为变形蕉叶纹,线条细腻流畅有力。肩部饰两组卷枝花草蝙蝠纹,造型饱满,形象逼真。腹部开光,外为卷曲自如的卷枝及如意纹。外足墙为金彩曲线纹,线条流畅柔和。开光内绘粉彩山水田园纹饰,勾描细致,近景远山层次分明,设色浓重,有张志汤风格。肩颈部对称装饰如意耳,下为浮雕的“卐”字双鱼如意璎珞纹,寓意如意万年有余。外地施白釉,红彩“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中正”篆书款识,其中“中正”两字外有红彩单框。整器高雅古朴,装饰技艺高超,从器形上看应为汪璠等人回忆中的觚桶瓶,亦是文献中记载的雕刻沙地开光花瓶(汪璠手书俞济时定瓷工料估单有提及,定制一件550万元),基本代表了当时传统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无愧于国礼瓷的称谓。
2.粉彩描金二龙戏珠盘
为以蒋介石和宋美龄名义赠送英国伊丽莎白公主结婚礼品瓷。盘内沿绿松地金彩绘两条金龙在云中戏珠,龙的外沿红彩绘万字连方图案,内侧绘桃形连续图案,盘内心红彩书“囍”字,周有五蝠,寓“福寿绵长”、“五福临门”之意。画面定稿后,进行重工粉彩,用黄金箍边和点缀龙须、龙脚、龙目、龙甲及边脚。烧成之后以玛瑙摩擦,金光闪闪,雍容华贵。外底书红彩款识“英皇储伊丽莎白公主大婚纪念 蒋中正蒋宋美龄 敬赠”。
3.粉彩金地万花杯
为江西庐山博物馆藏“美庐”瓷器,为生活用瓷。外壁至底足金地粉彩绘牡丹、菊花等万花装饰,内心金彩双圈红彩书“蒋”字,底红彩书“A10华昌公司出品”款识。整器制作精美、画工精湛,雍容华贵。
4.粉彩百花锦地开光象耳瓶
瓶直口稍外撇,溜肩,圆形腹下收,圈足。颈部对称贴塑两象耳。瓶内壁施绿松石釉,外壁通体施百花锦地,口沿饰一周红彩回字纹及一周变形如意头纹,劲腹部粉彩绘缠枝花卉装饰,器腹两面有圆形开光,内以粉彩绘人物及庭院纹饰,一面墨书“共庆宁馨,民国廿九年一月以奉介公专座 赐存。浮梁县立陶瓷职业学校校长方大瀛敬献。”另外一面墨书“山高月小水悠悠,载酒重来赤壁游,指点前番歌舞处,江水不复旧时秋。林瑞生画于珠山客邸。”底足绿松石地釉红彩书“浮梁县陶校制”款识。此瓶定为蒋介石瓷,出于题款中的介公专座与赐存字样,公为旧时的尊称,如有蒋介石文胆之称的陈布雷,就曾称蒋为“介公”。座则为旧时对长官的尊称,赐存则为请尊长收下的敬辞。
注:本文主要参考《民国瓷器鉴定》(华龄出版社,铁源、溪明编著),其中部分文字及图片引用自该书,特此注明。由于行文仓促,资料收集研究较为粗略,文中部分文献资料还待进一步核对原始出处,传世物品方面还可进一步现场观摩考证,同时继续留意收集蒋介石瓷传世品。
民国,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我想大家都应该对这个时期充满了各种好奇吧!那么民国到底指的是哪些年呢?那就让小编来解答吧,民国是公元1911年至1949年这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有着历史性的记忆和文化。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中国瓷业从鼎盛慢慢走道萧条和衰落的年代。但如今瓷器市场上在行的专家们却客观的认为,民国这30多年里其实留存下来的瓷器也不全是不好的、没有价值的瓷器,也包含了不少的精品瓷器。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民国瓷器的价格详情吧!
一、民国珐琅粉彩“古月轩珍”锦地开光仕女瓶,规格:高24cm口径:6.6cm,估价:80,000—150,000元
二、民国广彩描金人物故事粉彩瓷盘,价格:1100元
三、德化白瓷双狮耳瓶,价格:1600元
四、民国猫壶一对,价格:698元
五、民国黄宝丰制底款红绿寿纹小碗,价格:698元
六、全手工捏制单色釉罗汉,价格:6800元
七、粉彩花卉纹海棠碟一组,价格:3000元
八、民国描金彩绘仙女送子佛像摆件,价格:1000元
九、民国义茂隆造款五福红绿寿印花小碗一组,价格:3000元
十、民国彩绘菱形碟盘碟盅子,价格:1050元
十一、民国余生盛款矾红釉描金杯老摆件,价格:880元
十二、民国地方窑口酱釉壶酒器皿,价格:880元
十三、民国大清雍正年制底款祭兰釉彩绘瓷片老摆件,价格:800元
十四、民国手绘花卉诗文碗,价格:680元
十五、胭脂红红釉莲花座香盘香插,价格:680元
十六、民国解放初期手绘青花粉彩日本瓶,价格:600元
十七、民国侍女人物纹粉彩绘盖盒,价格:8000元
十八、民国绿釉六角壶,价格:1800元
十九、民国西洋精美镂雕刻花铜包银果盘,价格:8000元
二十、民国西洋纯银老衣帽刷,价格:1000元
大家应该都知道景德镇的瓷器是最有出名和受人喜爱的,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瓷器的更新变革我们史书上都是清楚记载了。假如你是瓷器收藏家,我想你应该对民国时期的瓷器很有兴趣吧?民国时期虽然不是很长,可是在那短短的三十年中,瓷器的发展却是不敢想象。所以,在中国,瓷器在人们心目中也是颇有敬畏之意的。那么,关于民国时期的瓷器的价格详情介绍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啦!
一、民国瓷器鉴别造型特征:民国时期的瓷器造型较多,常见的有灯笼瓶、观音瓶、双耳长颈瓶等陈设品和铃杯、盘、碗等日用瓷及成套的餐具。
二、民国瓷器鉴别胎釉特征:由于民国瓷制瓷已属于现代,所以它的胎釉表现出现代瓷的风格:一般胎质洗白而轻,不甚坚致;釉面洁白润滑;绘画细腻,色彩清淡,画意奇幻,给人以玲珑轻巧、工致精丽的美感。
民国
王步
青花渊明采菊图观音瓶
三、民国瓷器鉴别纹饰特征:民国绘画纹饰有山水、人物、七夕图、渔樵耕读、婴戏、牡丹、海棠、月季、萱草、兰花、灵芝、梅竹以及美人等。
四、民国瓷器鉴别款识特征:民国瓷器款识多为红彩楷书和篆书的“居仁堂制”。郭葆昌字世,他是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上最后一任督陶官。郭世五督理景德镇制瓷时,开始先烧“居仁堂制”款瓷。未带“洪宪年制”款御瓷烧成,袁世凯便已倒台。因此,凡有洪宪二字款的器物,都应看做赝品。
望采纳,谢谢
1、一般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现代化制作的痕迹明显。民国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各窑厂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加工程序,
从采料、练泥、制坯、晾晒、成型等各个环节均基本上采取流水作业,因此制作出来的坯体整齐划一,厚薄均匀,旋削切割精准,干净利索,胎土细润,少有铁星。
2、窑炉通常均已采用名种类型的隧道窑,燃料多用煤、气、油,因此窑温提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火均匀。这样烧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以手弹之其声音清脆而有余韵。
3、釉料均机械处理,故釉面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镜下观察下可见汽泡排列非常均匀,且大小也相一至。
4、各种彩料通常采用科学配制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矿物颜料,因此彩料纯度提高,少有杂质,颜色鲜嫩有光泽。又由于二次入窑烧彩时多用小窑炉,温度、时间及火向都能很好地控制,故少有烧坏的彩面。
扩展资料
民国瓷器指的是清朝覆灭的1911年至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之间制作的瓷器。民国瓷器现在已经是各大、中型拍卖会的主角之一。民国时生产瓷器厂家众多,内中应特别注意“江西瓷业公司”。
它的前身是明清御厂窑,有深厚的工艺技术基础,因此烧造的瓷器均有相当高的水准,民间戏称其为:“蒋介石官窑”。
近些年来民国瓷器精品已经在悄悄地升温了。主要是因为民国瓷器本身就具备了较高品质,其艺术表现力也并不逊色于前朝。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已在不动声色地把平常人仍视为杂货的民国瓷器悄悄地纳入怀中收藏了起来,等待着“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国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