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中国古陶瓷学会

从容的小猫咪
留胡子的小蚂蚁
2023-01-27 21:05:30

中国古陶瓷学会

最佳答案
鳗鱼衬衫
勤恳的过客
2025-10-14 10:57:15

您好,找到一点消息,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古陶瓷学会是国家文物局管理的一级学会,是我国及世界上权威的古陶瓷研究、交流、推广机构,具有广泛的海外影响,拥有众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及收藏家会员。学会一年一次的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业已成为海内外古陶瓷研究交流方面的盛会。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有一本期刊:《中国古陶瓷研究》

可以买一本来。这本期刊的作者就是:中国古陶瓷学会。应该很容易找得到联系方法。

买到的方法就不用说了吧。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耿宝昌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另: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乙22号电话:信息部:010-68396222 行管部:68396224 会展部:010-68396272 办公室:010-68396216 传真:010-68396272 。

最新回答
粗犷的麦片
碧蓝的蜜粉
2025-10-14 10:57:15

1丘小君,我国著名的陶瓷评鉴专家,从事陶瓷文物鉴定工作30余年,师从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目前居于香港和纽约两地,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学会“求之雅集”的董事和陶瓷鉴定顾问,还兼任海内外多家拍卖行、博物馆的征集顾问。2李健,生于黑龙江铁力,祖籍江西上饶,上海复旦大学文博学院陶瓷考古专业毕业,浙江省考古队队员,现任上海古陶瓷标本展览馆馆长,中国古陶瓷研究学会理事,中国艺术品收藏协会理事,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首席鉴定师。拥有中国国家级文物类玉石,金属,陶器鉴定证书,是目前中国国内较少拥有文物类全科鉴定证书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年轻文物类鉴定专家。其个人著作有:《明清瓷器鉴定》《元青花与明洪武瓷器分期探讨》《明代建文瓷器初探》。其数篇研究性文章发表于《收藏》《文物鉴定与鉴赏》《收藏家》《东南考古》杂志。

李健出生于古玩世家,其曾祖父李洪兴在民国时期就开设“集粹斋”古玩店,做学徒,收藏有众多精品,包括宋,明清精品瓷器,书画。其祖父李清江喜好书法,古陶瓷鉴定。在这种背景下,李健从小喜欢把玩古物,进而专项于古陶瓷鉴定,在其祖父李清江的指导下,从2005年开始从事古器物绘图,练眼力,定力。

2009年,李健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师从陈淳,张浦生,并因此结缘南京博物院张浦生,大学期间,奔走于上海周边地区博物馆与古陶瓷窑址,采集标本,在此期间得到江西考古研究所刘新园帮助,得以上受大量实物。2012年,李健自费创办“上海古陶瓷标本展览馆”,其馆藏时间跨度较大,从德清窑原始瓷到文革瓷标本。并有哥窑,官窑,汝窑,龙泉窑标本。2013年至2014年,李健先后取得文物类玉石,金属,陶器鉴定师,成为中国最年轻拥有全科鉴定师资格证人之一。并进而成为中国古陶瓷研究学会理事,中国艺术品收藏协会理事,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首席鉴定师。在大量接触实物的第一线工作多年,李健总结了大量经验,结合传统与最新出土资料,李健先后编写著作《明清瓷器鉴定》《元青花与明洪武瓷器分期探讨》《明代建文瓷器初探》。目前文物界避而不谈的一些问题,李健善于激流而上,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明代建文瓷器初探》一书的出版,成为目前研究建文瓷器最权威资料的集结版,其著作《明清瓷器鉴定》一书出版总结了近30年明清瓷器研究成果。3杨静荣,男,瓷器专家,1948年生于北京,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1985年于复旦大学历史荣毕业,曾在邯郸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颜料和传统色釉的研究实验工作,1979年调入故宫博物院研究陶瓷史至今。2002年入选《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博界百位“学术成就显著,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北大资源学院文物专业教授,博宝艺术网瓷器鉴定专家,中国世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 中古陶(北京)国际艺术品有限公司鉴定专家。

4单国强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1942年2月出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毕业后在故宫博物院从事业务工作。主攻古代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研究,撰写发表文章百余篇,专著主要有《古画鉴赏与收藏》、《戴进》、《中国绘画史· 明代》、《中华艺术通史·明代美术》、《古画鉴定》、《巨匠与中国名画·任伯年》、《中国巨匠》"戴进"、"吴伟"、"林良"、"吕纪"、"禹之鼎"等。

5叶佩兰,女。瓷器专家。任职于故宫博物院,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世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主要从事古代陶瓷的整理、保管和鉴定工作。是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鉴定委员会委员。香港中信拍卖有限公司特约鉴定专家。

6李彦君,祖籍山东省登州府,成长于黑龙江巴彦县,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与博物馆专业。现为北京东方大学文物学院院长、教授,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兼玉器珠宝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石渠雅集文物鉴定中心金牌鉴定专家。先后在黑龙江巴彦县文物管理所、木兰县博物馆、文物管理所、哈尔滨《都市资讯报》、哈尔滨社会科学院、大连大学东北史研究中心等机构任职。

7毛晓沪, 男,1951年生于中国上海,古董投资专业顾问,现任北京华夏物证陶瓷鉴定研究所所长。擅长瓷器鉴定、古陶瓷修复。早年受到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先生、刘九庵先生等老前辈的真谛亲传,在古陶瓷鉴定、古陶瓷修复和古陶瓷复制三大领域均有高深造诣。北京石渠雅集文物鉴定中心金牌鉴定专家,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寻宝》、《艺术品投资》以及河南卫视《华豫之门》等节目的特约鉴宝专家。[1]

8张如兰编辑女,北京市文物局鉴定组组长、副研究员,擅长玉器、陶瓷、杂项鉴定。主要著作有《中国鼻烟壶》、《北京玉器大全》、《明清文具书》等。1963年毕业于北京市文物鉴定专业学校。93年至今任北京市文物出境鉴定所副所长。

9金运昌任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10蔡国声,男,1941年出生,浙江定海人。中国近代书法家,文物鉴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这是一个中国文物鉴定界内响当当的名字,他从事文物、古玩鉴定40余载,出版《珍宝鉴别指南》、《古玩与收藏》、《蔡国声隶书阿房宫赋》、《过眼云烟录——蔡国声谈古玩鉴赏》等书二十余本,在文物鉴定界被誉为“高产专家”。

11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1] ,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

12金申,北京人,回族,自幼习画、通文史。中国著名佛像文物鉴定专家、国学名家、禅画名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早年在日本研究佛教考古5年。归国后多年来,为国家文物局培训班、海内外高校授课;为国内外博物馆鉴定佛像;在佛教文化、考古、鉴定研究方面著述丰富,对禅意书画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成就斐然。

13欧阳朝霞,央视《寻宝》栏目特邀专家,中国地质大学宝石学硕士学位,持有国家注册拍卖师证书、文物拍卖单位专家证书。她现任北京越王珠宝会所总经理。CCTV—1《寻宝》节目珠宝玉石鉴定专家,《私人财富》等多家媒体珠宝鉴赏、收藏栏目专栏作家,珠宝鉴赏收藏与拍卖方向资深讲师。

自由的宝马
玩命的宝马
2025-10-14 10:57:15

1、王锡良

王锡良,原籍安徽省黟县,1922年2月生于景德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美术大师。12岁辍学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学绘瓷画。1952年进入景德镇美术合作社,2年后转入景德镇工艺社,随后进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

王锡良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1979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景德镇市首位获此殊荣者。1987年被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2010年被大瓷网&大陶网艺术家数据库收录为陶瓷名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 殊津贴”,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书画院院长,是第一批授誉(1979年8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粉彩山水人物瓷板。

2、秦锡麟

秦锡麟,江西南昌人,1942年5月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64 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原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陶艺》和《陶瓷学报》杂志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陶瓷艺术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陶瓷协会副理事长等职,是第二批授誉(1988年4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芦荡竞翔》。

3、张松茂

张松茂,江西鄱阳人,1934年1月出生于景德镇。擅长陶瓷粉彩人物、山水、鸟画、雪景,是我国陶瓷美术界的全能画师。他的作品“紫归杜怀图”粉彩瓷板书被当做江西政府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物。其传略被记入《中国当代要艺家传》。

其于1954年进入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研究设计,1959年荣获“陶瓷美术家”称号,1986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88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同年张松茂之家被评为“陶瓷世家”。是第二批授誉(1988年4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惊艳传书》,《西厢记》人物为题材制作的 《惊艳传书》首次在珠海亮相。业界表示,这一作品目前市场估值超过1200万元人民币。

4、王恩怀

王恩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原籍江西省丰城市长湖乡,1935年12月出生于景德镇。从小随父亲王步(青花大师、陶瓷美术家)学艺作画,后又师从刘雨岑先生('珠山八友'之一,陶瓷美术家)研习绘瓷技艺。1949年入省立陶瓷专科学校,学习陶瓷美术,1950年在家随父王步学艺作画,1954年就职于轻工部陶研所(现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设计,1964年奉调景德镇为民瓷厂,景德镇紫莲花网络有限公司大瓷网艺术家库陶瓷名家、任厂美研所名誉所长。

1979年被授予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称号,1993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是第三批授誉(1993年12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粉彩《牡丹玉兰》获全国陶瓷评比一等奖;《牵牛花》15头咖啡具,获景德镇市首届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荷花蜻蜓》5头组合画具,获景德镇市第二届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粉彩《茶梅竹》图纹设计,在'景德镇市向建国十周年献礼作品'评比中,荣获一等优秀作品奖。

5、李进

李进,艺名李峻,1940年9月生,江西石城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李进长期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师从“珠山八友”王大凡先生。擅长陶瓷装饰人物,兼工花鸟、动物。多次获国家级一等奖奖励。是第三批授誉(1993年12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粉彩《水仙花》、《钟馗》瓷盘分别获1982年全国陶瓷美术评比一、二等奖;粉彩《水仙花》瓷盘获景德镇市第一届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孔雀东南飞》获1983年轻工业部优秀奖;《杜十娘》获1984年江西省文艺创作二等奖。

6、王隆夫

王隆夫,别号“昌南子”,江西浮梁县人,1931年11月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是第三批授誉(1993年12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擅长运用粉彩绘制古代人物画,兼及山水、意笔花鸟。出身于“陶瓷世家”,祖父王昌彬,曾任晚清-御窑总办。

代表作:《一苇渡江》、《唐三侠》、“粉彩八仙过海薄胎瓶”、“粉彩夜宴图瓷板”等获国家级专业评比一、二等奖和金杯奖。

7、唐自强

唐自强,194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先后在景德镇陶瓷雕塑瓷厂、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工业美术研究所和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工作。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古陶瓷研究学会会员、景德镇雕塑研究会理事。

1990年被评为景德镇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作品在各类展评中共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共30余项。是第三批授誉(1993年12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2000年,五块一套的大型新彩瓷版画《清明上河图》又喜获成功,现陈列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春讯》、《花神》、《六鹤同春》、《小鹿》等四件瓷雕作品被景德镇陶瓷馆收藏;瓷雕《唐代仕女》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8、戴荣华

戴荣华,1940年1月生,江西波阳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擅长陶瓷古、粉彩装饰兼新彩、青花,创作题材多为古代仕女及山水、花卉。曾参与国家、省、市级陶瓷艺术展评并多次获奖。是第四批授誉(1997年9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春蕾》咖啡具,获首届全国陶瓷美术评比二等奖;《孔雀舞》花瓶,获景德镇市1979年'迎春展瓷'优秀奖,并作为影片《祭红》的片头作品;《争艳》荷花瓶,获'赴京展瓷'一等奖。

9、张育贤

张育贤,笔名风友,1938年生于江西余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调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专门从事陶瓷雕塑绘画研究和创作。

曾师承著名雕塑家曾龙升、蔡金台学习传统技法,擅长圆雕、捏雕、镂雕、浮雕及陶瓷绘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美术界老艺术家联谊会理事,景德镇陶瓷学院特聘教授。是第四批授誉(1997年9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锋从磨砺出》、《眯眯》、《白菜·蜗牛》、《鉴真像》、《花神》、《披纱女孩》、《回娘家》、《春》、《反弹琵琶》、《济公》。

10、熊钢如

熊钢如,室名'半墨斋'。原籍江西省丰城市,1941年2月出生于江西丰城河州乡。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先后任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厂长,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副总经理,景德镇陶瓷馆馆长,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所长等职。擅长雕塑创作,涉及城雕、浮雕、瓷雕;喜绘中国画,从师于胡献雅先生;善画瓷画,综合青花、色釉、新彩均有所长。是第四批授誉(1997年9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1964年瓷雕《初耕》被景德镇陶瓷馆收藏。色釉瓷雕《铸》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9年,《祖国万岁——牡丹颂》在为庆祝建国5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了“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中,被评为一等奖,而且是陶瓷艺术类唯一的一等奖。

会撒娇的毛豆
坚定的蜻蜓
2025-10-14 10:57:15
南开大学没有考古系,但历史学院有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其中有很多老师是研究考古的。以下信息从历史学院官网摘录

1.刘毅 (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陶瓷考古、中国古代陵墓制度、明清宫廷历史

个人简介

刘毅,男,1964年3月生,天津市人,无党派。1983年7月天津一中高中毕业;1987年7月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获法学、历史学双学士学位;1993

年6月获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受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在汉城梨花女子大

学作访问学者。

1987年7月起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2001年改为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工作,历任助理馆员、讲师;1995年12月破格晋升副教

授;1997年被遴选为南开大学第三学术梯队成员;2001年12月晋升教授。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任历史系主任助理;1999年3月起任博

物馆学专业主任。2002年3月出任历史学院院长助理,2003年5月复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是南开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学科带头人。

历年来开设过的课程有:“中国古代陶瓷器”、“中国文物学概论”(曾名“中国文化遗产概论”)、“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以上本

科生);“中国陶瓷考古研究”、“中国古陶瓷鉴定概要”、“文物考古与中国社会史研究”、“汉唐明清物质文化专题研究”、“中国文物文献学概论”(以上硕

士研究生);“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研究”、“汉唐宋明帝王陵墓考古学专题研究”、“中国陶瓷考古研究”、“唐宋元瓷器专题研究”(以上博士研究生)。其中

“中国古代陶瓷器”、“中国文物学概论”两课程在1995-1997年南开大学课程建设评估中先后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中国古代陶瓷器”课程于2004

年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2006年被评为南开大学示范精品课。2007年,获首届南开大学“良师益友”奖;2008年,获第四届“南开大学教学名师

奖”。

招收中国陶瓷考古、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中国陶瓷考古、中国古代陵墓制度以及明清宫廷生活史的教学和研究,对于唐宋元陶瓷考古、宋明清帝王陵墓制度、明清宫廷典章制度等方面尤为关注。出

版过《明清皇室》(紫禁城出版社,北京,1997年)、《明清宫廷生活》(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瓷器鉴定自学教程:瓷器鉴定三十讲》(万卷出

版社,沈阳,2005年)、《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北京,2006年)、《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讲义》(新星出版社,韩国汉城,2006

年)、《中国古代陵墓》(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2010年)等个人著作;参与过《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0年)、《文物鉴定

指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等集体著作的写作。主编“南开文博书系”于2010年5月起由南开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历年来,在《考古》、《文

物》、《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历史文物》、《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国文物报》、《中国博物馆》、《文物天地》、《华夏考古》、《中原文物》、《考古

与文物》、《南方文物》(原名《江西文物》)、《景德镇陶瓷》、《东南文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东方博物》、《福建文博》、《北方文

物》、《文物研究》、《文物季刊》、《四川文物》、《河北陶瓷》、《博物馆研究》、《南开学报》、《南开史学》、《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历史月刊》(中

华台北)、《东洋学研究》(韩国汉城)、《东北亚研究》(韩国釜山)等专业学术刊物以及国(境)内外专题论文集中发表过中国陶瓷考古、古代陵墓制度研究等

方面的论文70余篇,其他文章30余篇。

所著《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于2007年获“2006年度全国文博考古最佳论著奖”,2008年先后获“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4年11月当选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后改名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2001年10月当选为中国古陶瓷学会学术委员、常务理事。2000年8月起受聘

为天津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2002年4月出任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2002年9月当选为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2011年1月被聘为全国文物

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南开大学)重大项目《汉到明墓葬所见民间信仰暨近现代华北民间信仰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清代

帝王陵墓制度研究》、国家文物局“2009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明代藩王陵墓调查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北京

大学)重大项目《宋代墓葬研究》的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马工程”人文社科重点教材《中国文物学概论》的编写(首席科学家)。

2.刘尊志 (教授)

研究方向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与物质文化研究

个人简介

尊志,男,1971年12月出生,江苏丰县人,汉族,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汉考古学术委员会委

员。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与郑州大学,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方向博士后。1995-2007年,在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博物馆考古部从事田

野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至今,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教

师。

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与物质文化研究,另对中国古代石刻、田野考古等有相关研究。主讲博、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十门课程,主

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两部,参与《中国考古学·秦汉卷》等著作六部。具有田野考古发掘领队资

格,主持和参与数百座古墓葬及十余处古遗址的发掘,发表考古发掘简报近二十篇。

讲授课程:

讲授5门本科生课程:《中国考古(上)》(38学时)、《物质文化史(2-1)》(38学时)、《中国古代石刻》(38学时)、《田野考古学通论》(38学时)、《文博应用技术》(58学时)

2门学术硕士研究生课程:《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与物质文化研究》(40学时)、《田野考古学》(40学时)

2门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与物质文化研究》(40学时)、《田野考古学》(40学时)

1门博士课程:《秦汉考古专题》(40学时)

共计10门课程。

3.贾洪波 (教授)

研究方向

夏商周考古与物质文化,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建筑

个人简介

1967

年生人,籍贯河北怀安。1991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4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

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与物质文化、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建筑等方向的教学和研

究工作。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先秦部分),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建筑

研究生课程:夏商周考古与物质文化,青铜器研究与鉴定

4.程平山 (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史

个人简介

程平山(Cheng Pingshan)1999年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副教授。

从事中国考古学与古史研究。主要研究课题:中国考古学文化与古史研究、聚落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年代学、艺术与宗教等。

主要讲授的课程有:中国考古学研究、先秦两汉考古学、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中国考古学通论、文博应用技术(田野考古方法论、考古绘图和考古测量)等。

5.袁胜文 (副教授)

研究方向

陶瓷考古、中国古代玉器

个人简介

胜文,男,汉族。1970年出生于新疆石河子市,祖籍四川安岳。1992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2002年毕业后留系任教。主要从事中国陶瓷考古、中国古代玉器、秦汉物质文化的研究,主讲“中国古代玉器”和“秦汉物质文化”等本科生课程。

6.陈畅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先秦时期考古与物质文化研究

个人简介

畅,女,1980年12月生人,200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同年考入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2005年硕博连读,2008年获

博士学位,同年应聘为历史学院教师,确定为讲师职称。2013年评为副教授职称。 2014年1月进入南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进修。

讲授课程:《西方博物馆历史与理论》、《西方考古学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7.黄春雨 (副教授)

研究方向

理论博物馆学中外博物馆比较研究

个人简介

春雨,1962年2月出生,山西省大同市人。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主

要从事博物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中国博物馆》、《南开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任全国十大精品陈列评审专家库专家,承担《国家博物

馆功能与选址》等国家级研究项目。

悲凉的乌龟
背后的大山
2025-10-14 10:57:15

国家一级学会名单如下:

名称: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  

中国兵工学会  

中国草学会  

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  

中国惯性技术学会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中国电影剪辑学会  

中国电影美术学会    

中国感光学会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  

中国航海学会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  

中国华侨摄影学会  

中国化学会  

欧美同学会  

全国汉语方言学会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  

中国古陶瓷学会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中国会计学会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中国空间法学会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  

中国昆虫学会  

中国拉丁美洲学会  

中国劳动教养学会  

黄埔军校同学会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茶禅学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  

中国电源学会  

中国动物学会  

中国毒理学会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  

中国汉画学会  

中国建设劳动学会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  

中国雕塑学会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长江海商法学会  

长江技术经济学会  

中国编辑学会  

中国朝鲜语学会  

中国儿童歌舞学会  

中国法律史学会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  

中国光学学会  

中国红楼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  

中国教育审计学会  

中国解剖学会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  

中国经济史学会  

中国晶体学会  

中国军事教育学会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中国颗粒学会  

中国蚕学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中国动画学会  

中国法医学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中国监狱学会  

中国建设会计学会  

东北三省中国经济史学会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中国电子劳动学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  

中国机械电子兵器船舶工业档案学会  

中国机械工业审计学会  

中国监察学会  

中国建材数量经济监理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教育会计学会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世界医学气功学会  

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长城学会  

中国大众文学学会  

中国地震学会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  

中国海洋法学会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核工业档案学会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  

中国化工学会  

中国保险学会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  

中国柑桔学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  

中国国际法学会  

中国核学会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国财政学会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  

中国创造学会  

中国档案学会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  

中国儿童音乐学会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  

中国工会会计学会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  

中国航空教育学会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  

中国壁画学会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金融学会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  

中国辞书学会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  

中国都市人类学会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  

中国根艺美术学会  

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  

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  

中国海洋学会  

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中国博物馆学会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中国电影音乐学会  

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  

中国古都学会  

中国海关学会  

中国交通会计学会  

中国教育学会  

中国金融会计学会  

中国金融学会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  

中国菌物学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  

中国微生物学会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  

中国微循环学会  

中国卫生法学会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  

中国文化管理学会  

中国文物学会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中国文字学会  

中国无神论学会  

中国武侠文学学会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中国物理学会  

中国物流学会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中国稀土学会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  

中国戏曲导演学会  

中国戏曲学会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中国考古学会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  

中国劳动学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  

中国力学学会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  

中国粮油学会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  

中国林学会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  

中国伦理学会  

中国逻辑学会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  

中国盲人按摩学会  

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煤炭学会  

中国蒙古史学会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语文学会  

中国免疫学会  

中国民俗学会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中国民族理论学会  

中国民族史学会  

中国民族学学会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  

中国明史学会  

中国墨子学会  

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  

中国内燃机学会  

中国南亚学会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  

中国农村金融学会  

中国农学会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中国农业会计学会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  

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  

中国欧洲学会  

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中国钱币学会  

中国轻工业史学会  

中国轻音乐学会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中国屈原学会  

中国群众文化学会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中国人口学会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中国人类学学会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  

中国人像摄影学会  

中国人学学会  

中国日本史学会  

中国散文诗学会  

中国散文学会  

中国扇子艺术学会  

中国商品学会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中国商业史学会  

中国商业统计学会  

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  

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  

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  

中国社会史学会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中国社会学会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中国神剑文学艺术学会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  

中国审计学会  

中国生产力学会  

中国生理学会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中国声学学会  

中国诗歌学会  

中国诗经学会  

中国石化审计学会  

中国石油化工劳动学会  

中国石油化工信息学会  

中国石油教育学会  

中国石油学会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史学会  

中国世界电影学会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  

中国世界民族学会  

中国市场学会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  

中国数学会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水浒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水利学会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中国税务学会  

中国说唱文艺学会  

中国俗文学学会  

中国索引学会  

中国太平洋学会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  

中国唐史学会  

中国体视学学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中国铁道财务会计学会  

中国天文学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  

中国统计学会  

中国投入产出学会  

中国投资学会  

中国图书馆学会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中国土地学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中国夏衍电影学会  

中国先秦史学会  

中国现代史学会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  

中国现代文化学会  

中国小说学会  

中国写作学会  

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新文学学会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中国新闻史学会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  

中国行为法学会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  

中国性学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中国亚非学会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  

中国烟草学会  

中国延安文艺学会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中国养蜂学会  

中国药理学会  

中国药学会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中国冶金教育学会  

中国医药会计学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中国遗传学会  

中国艺术档案学会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楹联学会  

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中国宇航学会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中国语言学会  

中国园艺学会  

中国运筹学会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  

中国圆明园学会  

中国韵文学会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中国造纸学会  

中国沼气学会  

中国照明学会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真空学会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中国政治学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中国制冷学会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  

中国中等艺术教育学会  

中国中东学会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  

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周易学会  

中国紫禁城学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宗教学会  

中国作物学会  

中华护理学会  

中华孔子学会  

中华口腔医学会  

中华美国学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  

中华日本学会  

中华日本哲学会  

中华诗词学会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  

中华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中华美学学会  

中华曲艺学会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  

重要的店员
激昂的书包
2025-10-14 10:57:15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下设人才培训、经济技术信息、节能技术、咨询服务、陶瓷美术设计五个工作委员会和建筑卫生陶瓷、陈设艺术陶瓷、陶瓷原料及辅助材料、装饰材料、技术陶瓷、陶瓷技术装备等六个专业委员会。

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处;

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装饰材料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

4、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设备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广东佛陶集团力泰陶瓷机械有限公司;

5、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原料辅料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6、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工业陶瓷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江苏省陶瓷研究所;

7、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陈设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协会本部;

8、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日用陶瓷分会;

办事地点:华光陶瓷集团;

9、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营销分会;

办事地点: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华夏陶瓷博览城陶星楼3楼;

10、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人才培训部;

办事地点:景德镇陶瓷学院;

1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经济技术信息部;

办事地点:景德镇陶瓷学院;

1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

办事地点:协会本部;

13、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节能技术中心;

办事地点: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 ;

14、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美术设计中心;

办事地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15、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 ;

办事地点:广东省佛山市意美家卫浴陶瓷世界29栋2楼东侧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

慈祥的蜜蜂
俊逸的早晨
2025-10-14 10:57:15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1是中国陶瓷行业唯一的行业组织,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89年9月,是由全国从事陶瓷行业及相关产品(服务)的生产、设计、科研、教育、流通、收藏及其他服务活动企业、事业单位、院校、地方性社团组织及个人会员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行业性的社会团体。中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中国轻工联合会的指导下,负责全国陶瓷行业的管理工作。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复杂的早晨
大胆的香烟
2025-10-14 10:57:15
有会员逾千家,职工人数逾百万人。

现协会内设秘书处、人才培训中心、节能技术中心、经济技术信息中心、咨询服务中心、陶瓷美术设计中心等,同时下设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艺术陶瓷、技术陶瓷、陶瓷原料及辅助材料、装饰材料、陶瓷装备技术应用、窑炉及耐火材料、陶瓷营销等九个专业委员会或分会。协会主办的《中国陶瓷工业》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和《陶瓷信息简报》均对会员赠阅。

害怕的大船
典雅的摩托
2025-10-14 10:57:15
岳庆宝——中国收藏协会文玩鉴赏家。

岳庆宝

文玩鉴定家收藏家

岳庆宝我国著名的陶瓷评鉴专家山东济宁人,从事古玩鉴赏工作30余年,是文化部高级鉴定师、中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评估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副会长,岳庆宝老师一直秉着严谨的学术态度从事历代陶瓷、杂项鉴定研究工作,在“去伪存真”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鉴定风格,赢得收藏界一致公认的好口碑。岳

庆宝老师对瓷器 玉器 有独特的鉴赏和学术理论,勤奋专研、锲而不舍、触类旁通形成自己研究风格,在文物究考和测评有深厚的造诣长期为各类博物馆、民间鉴宝、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拍卖典当行等单位邀请掌眼。岳庆宝老师曾拜师于耿宝昌和石树青先生,在文博中心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并于1995年进入文物部门工作,曾兼任海内外多家知名拍卖行、博物馆的顾问。

主要专研古陶瓷 古玉器 有自己多年的心得,有实地考古经验知识的积累,对中国文玩艺术鉴赏有非常深刻的功底,近年来退休以来慢慢开始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