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取消陶瓷关税吗
5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四年前依据所谓“301调查”结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两项行动将分别于今年7月6日和8月23日结束。即日起,该办公室将启动对相关行动的法定复审程序。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天发表声明说,将告知那些受益于对华加征关税的美国国内行业代表相关关税可能取消。行业代表可分别在7月5日和8月22日之前向该办公室申请维持加征的关税。该办公室将依据申请对相 关关税进行复审,复审期间将维持这些关税。
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美国利益相关方的行业代表提交、开放审理,以请求继续进行修改后的相应贸易行动。第二阶段的审查将在一份或多份后续通知中宣布,并将提供机会让所有相关方(所有企业和个人)发表公开意见。
诸位陶瓷外贸人坦言,确实已经听说“美国启动对华加征关税复审程序”这一消息,但目前未确定是否涉及陶瓷行业。“不管如何,我们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佛山一陶瓷厂出口部负责人说到,毕竟美国曾经也是我国陶瓷砖出口的重要市场。
据美国商务部与北美瓷砖协会(TCNA)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中国就替代墨西哥成为对美瓷砖出口量最多的国家。2016年至201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瓷砖量也在稳步增长。其中,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瓷砖量从2016年的5400万平方米增长至61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7%,占美国进口瓷砖总量的31.3%。
但自2019年美国对原产中国瓷砖征收平均103.77%的反倾销税后,2020年中国瓷砖就正式退出美国市场,由西班牙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瓷砖进口国。
2021年,中国瓷砖同样未能顺利进入美国市场,依然由西班牙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瓷砖进口国。
据美国商务部和北美瓷砖协会(TCNA)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瓷砖消费总量为2.892亿平方米,比2020年增长9.9%。2021年,西班牙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向美国出口4600万平方米瓷砖(占美国瓷砖进口总量的22.2%,高于去年的20.7%),同比增长21.7%。
美国对华瓷砖“双反调查”相关进程:
2018年7月1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表针对中国301调查声明,拟向中国2000亿美元产品征收10%的关税。至此,中美贸易战显然已经波及陶瓷行业,2000亿清单包括了海关编码为6907的陶瓷砖产品。
2019年4月10日,美国启动对华瓷砖“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同年9月9日,美国公布了对华瓷砖反补贴调查初步结果,最高反补贴税率:222.24%,普遍反补贴税率为103.77%。11月6日美国对华瓷砖初裁结果出台,对未应诉企业裁决倾销幅度356.02%,普遍倾销幅度178.2%。
2020年3月3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瓷砖(Ceramic Tile)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肯定性终级裁决:获得单独税率的生产商/出口商倾销率为229.04%、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356.02
只要是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其次还有俄罗斯,巴西等等比例够大的国家。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我国的陶瓷行业原材料消耗比较高,利用率低,使得成本偏高,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在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增长快,但是价格低,出口产品的价格仅相当于进口产品的1/3。主要是因为我国进口的产品大多是档次偏高的,而出口产品则大多是中档以上的。在出口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陶瓷出口数量连年增加,但却浪费了资源,也使得一批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仅靠出口退税活着的企业充斥其中。这些企业为了生存在海外市场低价竞争,不仅损害了品牌企业的利益,也引发了多个国家对于我国陶瓷产品的反倾销诉讼。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陶瓷企业消耗大量的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污染了环境,却只赚了小钱,或是赚了出口退税,也就是我们国家自己的钱,而大部分钱则被外国的企业赚走了。因此,陶瓷行业出口退税降低,直至最后全部取消是大势所趋。陶瓷行业是资源型的行业,瓷土等资源的耗能高,应该限制出口,应当引起全行业的共识。即便是有不同的意见,也应该站在国家和行业的立场上,而不能只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报道称,为此,中国企业下调瓷砖价格以推销各类瓷砖出口(比今年2季度末平均降低7%)。中国建材出口商在中国东兴口岸集结了大量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制造的瓷砖,伺机出口到越南。由于中方价格降低,预计越南企业将从8月初大量进口此类商品
请参考以下资料:
把一箱箱真金白银拱手送进中国瓷器商的口袋,欧洲人不甘心。于是,许多国王和贵族开始兴办实验室,摸索瓷器的配方。就连马可·波罗也试图利用一切机会,窥探中国瓷器生产的秘密,但他的了解很浅薄。
真正系统而全面地将中国制瓷技术传入欧洲的,是法国传教士昂科雷克莱,中文名“殷弘绪”。他出生在法国里昂的贵族家庭,应康熙皇帝的邀请,作为第一批法国耶稣会赴华传教士之一,被路易十四派到中国,殷弘绪得到了去江西传教的机会。
为行事方便,殷弘绪极力结交中国官员。当时,外国人是不允许在景德镇过夜的,所以只好呆在船上,或者住在能为他们担保品德的友人家里。由于殷弘绪是康熙皇帝请来的,又与官员关系不错,所以能够长期住在景德镇。殷弘绪在传教的同时,还利用西医为当地百姓治病,这使他有机会进出各个窑厂,慢慢地,他探听出了一些关于景德镇陶瓷制作的秘诀。
1712年9月1日,殷弘绪给中国和印度传教会会计奥日神父写了一封信,生动、具体地谈到了瓷器生产过程中胎土、釉料、烧成等一系列流程的细节。时值中国瓷器在欧洲风靡之际,该信一经发表,立刻震动了整个欧洲。
欧洲瓷器制造商和匠师们仿佛看到了一夜暴富的希望,纷纷托人来信询问更详细的技术细节。殷弘绪原本已经在1720年被调升到北京,此时他已年近六旬,却仍不顾严寒,在1721年年底,专程去景德镇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察,并在次年1月25日又写了一封信,重点回答了一些具体问题。
前后两封信,使中国瓷器制作在欧洲再无秘密可言,法、荷、意、英等国的瓷器生产藉此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中华遗产》2013年第1期 项坤鹏)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淄博建陶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引进了第一批建陶生产线,淄博整体装备水平也有了比较大的提升。
第二个阶段淄博建陶产能最鼎盛的阶段,从2000年到2015年,淄博的陶瓷企业有350多家,生产线412条,总产能接近7亿平方米,也正是这一时期淄博建陶行业重复建设,盲目扩张,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第三阶段,2017年底,淄博建陶做了转型升级,这是淄博建陶发展的一个标志,政府对建陶行业进行了综合治理,从而拉开了建陶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幕。
淄博现在的改变与提升我也分了四点,第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两大工业园区产品更加丰富,品质更加稳定,吸引了很多投资企业到淄博做代工。淄博通过精准转调对整个淄博的园区进行了规划,淄博的物流货运更有保障,服务也更加到位。
第二,挑战与机遇并存。精准转调是挑战也是机遇,也正是通过这个节点,淄博很多中小品牌利用这一机遇做了一次弯道超车,从而将淄博工业与营商环境拉到一个历史的高位。
第三,A模式和G模式的双线繁荣。A模式是美国模式,G模式是日本模式,A模式是大而全,有内墙、地砖、卫浴等等,G模式相当品牌在单独一个品类不断深耕和发掘,所以我们立足于淄博本土发展OEM运营商来讲,既有A模式也有G模式,互为补充,繁荣发展。
第四,发挥产区的特点,集中优势爆破。2021年是淄博建陶工艺类产品集中爆发的一年,2017年,欧文莱对于素色现代砖有着开创性的贡献,2021年,终端市场微水泥、素色砖等品类盛行,淄博开始了工艺类产品的装备竞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中国(淄博)陶瓷总部
现在欧美从中国进口瓷器的理由和其它日用品没有什么区别,即廉价,并无技术上的依赖。
很大一大部分廉价的日用餐瓷以及近年来有些高档品牌的低端日用瓷是中国出口的,比如Royal Worcester,Royal Doulton和Wedgwood,在2010年后又有向劳动力更加廉价的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
回答这个问题,需先正视当代陶瓷的发展历史。
传统陶瓷由中国人发明,最先在中国出现,但对现代陶瓷影响最大的两大工艺——骨瓷和贴花转印却并不是国人发明的。
骨瓷的发明者一般认为是英国人Thomas Frye,而改进骨瓷生产工艺使之达到巅峰的则是英国人Josiah Spode II。这种加入了动物骨灰的瓷器胎薄透亮,声音相貌强度韧度相较传统瓷器都有很大优势。
明代以后中国彩绘瓷达到巅峰水准,惹欧洲各国研制瓷器之初竞相效仿,但现世应用最广的陶瓷装饰技术——贴花转印发明者则是英国人Josiah Spode。
Meissen出品的一套纯白无任何装饰的日用咖啡杯碟能卖100欧,而同样产自唐山制作精良的骨瓷咖啡杯碟只能卖10人民币。
社会对待工匠的态度和文化技艺的传承造成了今天中国瓷器的尴尬局面。
法国的陶器生产于14世纪开始,到17世纪,法国中部纳维尔的陶器生产受荷兰、英国等商船运来的大量中国瓷器的影响,开始模仿中国瓷器。17世纪在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殿的圣科德建立陶器工厂,并奉国王路易十四之命生产大小花盆及仿中国青花瓷器,以供凡尔赛宫使用。18世纪,建立维西尼工厂,1753年工厂迁至塞佛雷斯,继承把玻璃质粉末混在陶土中,烧出软质瓷。 1768年在德国匠师的协助下,生产了第一件模仿德国的硬质瓷器。1759年路易十四购买了一家陶器工厂,创建皇家陶器工厂,该厂以生产五彩缤纷的颜色釉而著名。
16世纪末,当中国浙江的龙泉青瓷在法国市场出现时,令法国人惊叹不已,整个法兰西为之轰动。为赞誉它,人们用当时正在上演的欧洲名剧《牧羊女》的女主人翁雪拉同美丽的青瓷媲美,从此,“雪拉同”便成了龙泉青瓷的代名词。
我国历史很长,文化也很悠久。在清朝以前,我国的国力是十分的强大,能够得到万国景仰,都希望到中国来学习一些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中国被誉为瓷器之都,在国外瓷器的英文名称和中国的英文名字是一样的,可以看出,中国瓷器在国外的地位和瓷器已经成为了国家的象征。但是现在出现了很尴尬的一些事情,中国是世界瓷器的故乡,但我们现在高端瓷器主要依靠进口,这着实让我们汗颜。其中主要是因为清朝200多年间的闭关锁国和夜郎自大,让我们痛失了良机,也错失了一些技术的发展,让国外的瓷器迅速地产强占了我国的市场。
一、丝绸之路,中国瓷器走向全世界我国此次最辉煌的一段时间,就是丝绸之路的开通之后,那时我国的瓷器源源不断地流向外国,甚至别的国家也能用到我们的瓷器为荣。瓷器在国外成了高端品的代表,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奢侈物品。这可以看出我们瓷器的好。那个时候我国的工业瓷器发展远远领先于他们,他们达不到我们的这个水平,就十分的推崇我们的瓷器。
二、闭关锁国,国力下降,国家物品也失去了市场清朝乾隆夜郎自大,认为我国所有的东西都是最好的,随便给一点别人都是施舍,因此拒绝与别国通商,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也迅速的消失。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他们的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们制造瓷器的水平也比我们高了不少,而且流水线批量生产价格十分的低廉,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逐渐强大的中国在国外的市场。我国的瓷器由于技术的不先进,就落后于他们的瓷器,高端的一些瓷器,我们还需要向他们进口,是因为当认为洋人的东西是好的,所以就高端推崇洋人的瓷器。
我国的瓷器就落后于那段时间,由于技术的不先进,导致制瓷器的水平也比不上他们一些低端的瓷器,我们可以用,但是有些人他讲究质量和美观美观,就追崇国外的瓷器,随着国家逐渐地重视传统文化,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制造瓷器水平也会越来越好,以后的高端瓷器,我们也能够自给自足,再一次将瓷器推向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