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都是景德镇最有名还是德化最有名?
单就名声而论,德化还是不及景德镇的,但在陶瓷工业的发展上,德化已经走在景德镇的前面
“民窑”与“官窑” 德化和景德镇的较量
编者按: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暨美术陶瓷行业研讨会日前在瓷都德化召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在会上说,工艺美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工艺美术陶瓷是一种特色商品。这次会议的来宾,包括了来自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江苏宜兴、湖南醴陵等著名陶瓷产区的代表。会后,早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以德化和景德镇为例,试图对当前陶瓷工业的市场与文化作一番探讨。
德化县委书记许昆贞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陶瓷行业研讨会上说,目前德化有陶瓷企业110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去年,全县陶瓷的产值为53.1亿元,其中出口近50亿元。德化作为新科的“中国瓷都”,上述数据让人想起了老瓷都江西景德镇。德化和景德镇,平心而论,还是景德镇的名气更大,但有关资料显示,景德镇去年的出口不到10亿元,还不足德化的1/5。
日用瓷与艺术品
泉州新门街,有一家江西景德镇人开的瓷器店,在店里,记者见到了店主陈平科。
整整两层的店,记者触目所及的都是艺术陈列瓷,如一人多高的大花瓶、直径超过一米的大瓷盘。老陈说,到泉州来卖瓷,就要卖点景德镇的特色,至于日用瓷器,泉州的德化已经做得很好了,何必班门弄斧!
全国各地到处卖瓷,很多景德镇下岗瓷工正是靠此谋生。老陈说,近年的景德镇政府和民间不断地组织各种展销团,不仅去全国各地举办展销会,也有一部分景德镇瓷器商去了国外,如欧洲、俄罗斯、东南亚等地举办展销会。泉州人可能还记得,自前年以来,就有好几批景德镇人来泉州开瓷器展销会。
老瓷都景德镇,陶瓷一直是主业。按照当时的计划经济模式,各大国营瓷厂都有所分工,如建国瓷厂是以花瓶为主,光明瓷厂是以青花为主,东风以日用瓷为主。
精品就这样产生了。据陈平科介绍,每当有领导或者特殊的客人来,厂里就会安排“技术科”和“实验组”做一些特色瓷。“技术科”和“实验组”里藏龙卧虎,不少真正的陶瓷专家都是这里的工匠,他们做出来的礼品陶瓷往往都是精品。陈平科说:“那是很值钱的。”
而到了近年,由于很多陶瓷师傅和陶瓷艺术家出来自己开作坊,做小老板,自主经营,景德镇瓷器的品种、造型总体比以前增多,精品便从“官窑”走向民间。
“民窑”与“官窑”
德化第五瓷厂的厂长温克仁对记者说,德化和景德镇发展轨迹恰恰相反。德化的瓷窑是“民窑”,是从民间手工作坊开始,滚雪球一样逐步壮大,如今已成为一个大产业;景德镇则由于政府的重视,自古以来就是以“官窑”居多。可到了如今,遍布景德镇的,却是家庭作坊。
德化去年新当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柯宏荣则指出,论人才,论设备,德化的基础与国内任何产区都比不了,连湖南醴陵都比不过,更不用说景德镇了。
想想上世纪50年代的景德镇,有隶属于江西省陶瓷工艺公司的十大瓷厂,如东风、艺术、建国、光明等。但在三四年前,这些国营大厂已经全部解体了。有的厂土地出让了,重建的厂厂名也没有了。站在原来东风瓷厂的地基上的,是国贸广场,广场内只剩一个陶瓷商贸城。
拥有数十万陶瓷工人,这是景德镇的巨大财富。走出工厂的工人如今纷纷开起了家庭作坊。主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就是合伙或独立承包原国营工厂的车间;另一种就是自己搭一间厂房做陶瓷。主要产品当然是景德镇最大的特色———陈设陶瓷。
就规模来说,如今景德镇的家庭作坊通常只有一二十个工人,多的也不过四五十个,这有点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德化。想想当年的国营瓷厂规模有多大,光明瓷厂连退休工人就有3000多人。
而在德化,历史似乎倒了过来。德化的民营瓷厂是从家庭工厂起步,当时无非就是几个人。而如今德化的大瓷厂,如德化的龙头企业佳美公司,有员工近7000人,按公司的规划,年产值在2005年要达到10亿元。
“奔驰”和“夏利”
陈平科正是景德镇当年的老瓷工。据他介绍,他在景德镇的东风瓷厂工作了整整20年,1975年进厂一直干到1995年下岗。最初当烧炼工,后来转到供应科。工资从1975年的18元一路涨到1995年的200多元,现在他拿的是每月167元的下岗补贴,再加上10年的养老保险和医疗卡。在景德镇,像老陈这样的瓷厂下岗工人很多,据了解,前两年景德镇市有6万陶瓷工人,当时市政府的计划是“下2万,退2万,留2万”。据德化的企业界人士介绍,如今有很多景德镇的陶瓷人才都流入了德化,在德化的一些企业内,高级的管理人员和陶瓷设计人才的月薪很多都是上万元的,一般工人的月薪也有800元左右。
收入差距如此之大的,不仅仅是员工,还有老板。记者和陈平科聊起了老板们的“坐骑”。他说,如今景德镇一些赚了钱的作坊老板也开始买车了,不过档次不高,属于“家轿系列”产品,一辆车不过10万上下,景德镇的小老板们有辆“夏利”就比较风光了,如果有辆“本田”就到顶了,和德化老板的“奔驰”没法比。陈平科很肯定地说:“景德镇没有资产上亿的大老板,有个几百万就了不起了。我去年刚出来,一年时间,变化不可能那么大。”
有相当部分的景德镇陶瓷工人流入销售环节。他们自己家里没有作坊,就从同乡的作坊里贩瓷去全国各地卖。陈平科说,以前在国有企业时的那种安全感没有了,做生意有风险,风餐露宿在外面卖瓷器的人有的赚了,有的赔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瓷器是娇气的东西,出发前要用木头箱子封起来,用稻草包严实,饶是如此,很多还是弄破了。不过,即使生意好的瓷器贩子也做不出德化大企业的大宗生意,一年能赚几万几十万就不错了,要赚到上百万几乎不可能。
记者手记
德化瓷的体制优势
德化陶瓷界人士也承认,单就名声而论,德化还是不及景德镇的,但在陶瓷工业的发展上,德化已经走在景德镇的前面。今天的德化,既有规模化的现代企业,又有发达的陶瓷贸易,其产业优势已经很明显。
德化陶瓷工业的大发展是近20年的事,在上世纪80年代,德化全县瓷器的产值不足2000万元。但正是在那个时候,德化的民间陶瓷作坊开始发展,经过20年的滚动发展,德化瓷已经今非昔比。同样是千年古瓷城,同样拥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德化之所以能走在景德镇的前面,德化瓷拥有体制上的优势。与景德镇瓷厂都是国有企业不同,德化瓷厂都是民营企业。
去年9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推出《中国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名人录》,上面有70位景德镇的陶瓷名人,个个都是工艺美术大师,其中不少还是国内著名美院的教授,阵营相当豪华。
尽管是市场经济时代,景德镇的深厚底蕴依然让人肃然起敬。
据了解,除了陶瓷这个传统产业,景德镇还有新兴的产业,如昌河飞机制造厂,是“哈飞”迁往南方的项目,专业生产直升机,另外还有华意电冰箱厂,这两家都是有名的国营大厂。景德镇陶瓷在经济中已经失去主导地位。陶瓷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以前是烧煤,现在是烧油、烧燃气。市区在重新规划后,新办的陶瓷厂也都往景德镇郊区迁移.
中国古代四大瓷都: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福建泉州市德化县、湖南株洲市醴陵市
四、湖南株洲市醴陵市
中国瓷都在哪里?中国古代四大瓷都排名
醴陵属于株洲市管辖的一个市位于湖南省东部这里盛产陶瓷、花炮等被称为中国陶瓷文化名城以及中国花炮之都。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也是中国国瓷和红官窑所在地是花炮祖师李畋故乡,进入中国百强企业队列。
三、福建泉州市德化县
中国瓷都在哪里?中国古代四大瓷都排名
德化县是泉州市下面的一个县城这里山水秀丽矿产资源丰富有闽中宝库的美誉,这里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古代四大瓷都之一,陶瓷大部分是销售到国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福建最大的一个陶瓷生产和出口贸易基地,有中国陶瓷、油茶、竹子之乡的美誉。
二、广东佛山市南海区
中国瓷都在哪里?中国古代四大瓷都排名
佛山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城市商贸的繁荣带动经济快速增长,以手工业和制造业为主随着时间的演变发展成为商品集散地拥有陶瓷、纺织、中成药等制造技术使得整个城市变得越来越繁荣昌盛。
一、江西景德镇
中国瓷都在哪里?中国古代四大瓷都排名
景德镇是中国家喻户晓的陶瓷之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江南雄镇的美誉,根据史书记载这里陶瓷从汉代一直发展到明清时期宫廷派人去景德镇置御窑设瓷局创造出很多精美的陶瓷,其中青花、玲珑、粉色、颜色釉最出名这里有着悠久的陶瓷历史文化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瓷都之一享誉海内外。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盘点的中国古代四大瓷都,这些地方是中国盛产陶瓷的地方创造的陶瓷各有千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1、起始时间不同
德化陶瓷: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
景德镇陶瓷: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世,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皇帝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下。之后,历元明清三代,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至清康、雍、乾三朝,瓷器发展到历史颠峰。
2、历史地位不同
德化陶瓷:德化陶瓷又称德化瓷,是福建德化的传统瓷雕塑烧制技艺之一。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景德镇陶瓷: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艺术特点不同
德化陶瓷:胎釉质量优良,说明从制作到装烧工艺都极其认真考究。善于根据不同的人物形象构思造型、整体与局部比例协调、形象完美。擅长把握刻划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由表及里,展示细腻生动的神情风韵。
景德镇陶瓷:以成化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空前的绝作。创于成化时期的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閗彩工艺,开创了我国彩瓷的新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化陶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景德镇陶瓷
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湖南株洲市醴陵市、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山东淄博瓷器。
1、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品种繁多,风格独特,造型优美,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生产的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景德镇的瓷器不仅在国内出名,而且在古代就名扬世界,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景德镇的瓷器。
2、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佛山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城市商贸的繁荣带动经济快速增长,以手工业和制造业为主随着时间的演变发展成为商品集散地拥有陶瓷、纺织、中成药等制造技术使得整个城市变得越来越繁荣昌盛。
3、湖南株洲市醴陵市,醴陵属于株洲市管辖的一个市位于湖南省东部这里盛产陶瓷、花炮等被称为中国陶瓷文化名城以及中国花炮之都。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也是中国国瓷和红官窑所在地是花炮祖师李畋故乡,2015年进入中国百强企业队列。
4、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德化县是泉州市下面的一个县城这里山水秀丽矿产资源丰富有闽中宝库的美誉,这里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古代四大瓷都之一,陶瓷大部分是销售到国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福建最大的一个陶瓷生产和出口贸易基地,有中国陶瓷、油茶、竹子之乡的美誉。
5、淄博陶瓷是古老的制瓷技艺。这里生产的琉璃品和陶瓷制品不仅享誉国内外,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历史悠久的淄博陶瓷,在美术陶瓷的生产方面,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论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
他们生产的新石器末期的蛋壳陶、宋代问世的“雨点釉”和“茶叶末釉”,至今仍被各国视为珍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景德镇瓷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山陶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醴陵瓷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德化瓷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淄博瓷器
说到陶瓷,很多朋友都比较熟悉了。毕竟陶瓷可以说咱们中国最为瑰丽的一种文化之一了。更是一张对外的烫金名片。很多外国人对于咱们中国的了解,可能仅仅局限在:会功夫、陶瓷、茶叶这3点上面。而且中国的英文china的本意其实就是陶瓷,由此也可以看出,陶瓷文化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说起陶瓷产地的话,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景德镇。确实,景德镇在很早的时候就以瓷器的烧制而闻名海内外。但是在中国其实不仅仅只有景德镇被称为陶瓷之都的。国内一共有3个陶瓷之都。景德镇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同时也是被宣传得最好的一个。那么另外2个又都是位于哪里叫作什么呢?咱们来一个一个看吧。
福建德化。德化县从城市从属关系来看,是福建省泉州市的下辖县。如果不是广东人或者说不是对瓷器特别了解的朋友,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没有听说过德化县这么个县城的。其实德化县也有着“陶瓷之都”的美誉,而且在瓷器上有着更加深厚的造诣。这里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是国内最大的一处瓷器出口基地。
单单一个县城里面就发现了超过280个古代窑址,继而依托着泉州港,将出产的瓷器顺畅地运送到海外诸国。更良好的水上交通,让这里的瓷器成为海外的主要供给处。因此在前些年德化县被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首个“世界陶瓷之都”称号。这也是国内唯一一个被联合国承认的世界级称号。
湖南醴陵。醴陵是湖南省株洲市的一个代管县级市。这里不仅仅是中国瓷都,还是“花炮之都”。醴陵的瓷器与花炮都是其拿手好戏,不过其知名度却一直不是很高。醴陵还有一个关于陶瓷的称谓,那就是“中国瓷谷”,瞬间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这也是因为这里有一处耗费巨资兴建的世界陶瓷艺术城,在艺术城当中,不仅仅是生产制造瓷器,而且还可以供游客观赏的功能。算是一个多功能的艺术中心了。这里最出名的瓷器是“国瓷”以及釉下五彩瓶。都是珍贵至极的精品。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会到这3处瓷都游览一番吗?欢迎留言讨论!
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瓷是以粘土、长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蚀,胎质坚硬紧密,叩之声脆。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传统陶瓷又称普通陶瓷,是以粘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现代陶瓷又称新型陶瓷、精细陶瓷或特种陶瓷。常用非硅酸盐类化工原料或人工合成原料,如氧化物和非氧化物制造。陶瓷具有优异的绝缘、耐腐蚀、耐高温、硬度高、密度低、耐辐射等诸多优点,已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潮州和景德镇彩绘瓷器的最大区别,体现在材质上。潮州的瓷胎比较白,比较现代化。景德镇的主要是青绿色,比较有古典味。近年来,景德镇的陶瓷产业之所以落后于潮州,除了高岭土快用完,工艺技术后继无人之外,创新水平也落后于潮州。比如潮州人懂得加入骨炭,烧制出更薄更剔透仿骨瓷(我国还没有真正的骨瓷,因为技术水平还不够)。而景德镇依然只有千年不变的青白瓷,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
再看看目前瓷器产业的市场发展情况:2018年,潮州全市规模以上陶瓷工业企业达350家,A股上市陶瓷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来自潮州的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年产销量分别占全国的25%、25%、40%,出口量分别占全球的30%、40%、55%,均居全国首位,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潮州三环集团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已成为全国首家实现陶瓷后盖市场化应用的企业,并在芯片用电子陶瓷基片、光通信用陶瓷等前沿科技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行业“隐形冠军”。其中,光通信连接器用陶瓷插芯占全球市场用量70%以上,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就做得没有潮州那么好了,不过名气还在,中国瓷都的品牌还在。这也是景德镇目前仅剩的优势。目前,广东省是探明高岭土储量最多的省,保有矿石储量超过5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30.9%。其次为陕西、福建、江西、广西和湖南等省,保有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26.75%、11%、7.7%、7.64%和3.73%。在原材料这方面,潮州的后备资源也很充足。
2、景德镇日用瓷的烧结温度与其他地方不同,唐山、泉州等地的烧结温度一般在800度左右,景德镇最高烧结温度在1380度。
3、陶瓷的评断就是四句话“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也就是质白,釉亮,胎薄,音脆。
4、要买性价比高的日用瓷,可以到景德镇的国贸市场和陶瓷城购买,这两个地方都是景德镇日用瓷的批发集散地,价格不到外地的三分之一。
1、产地方面
景德镇制是陶瓷在景德镇地区生产烧制的,而景德镇彩则是在景德镇完成的加彩工序。
2、原材料方面
景德镇制采用的原料一般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景德镇彩则是工厂或是私营企业送来的素坯。
3、工艺方面
景德镇制工艺相对完善,而“彩”只为其中一笔。
扩展资料:
1、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新厂;老厂;樊家井;三闾庙;高新区等)
2、景德镇瓷器原产地域范围以江西省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景德镇瓷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景府文[2004]41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江区、乐平市、浮梁县所辖行政区域。
3、景德镇瓷器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景德镇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