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浴中怎样判断高温陶瓷还是低温陶瓷
首先就是最基本的温度:
高温瓷烧制温度为1200度以上;
中温瓷烧制温度在1000-1150度;
低温瓷烧制温度在700-900度。
但是这个对于卫浴产品这种成品普通人很难看出来。那就就应该通过下面的几种方式了:
2、色泽:高温瓷颜色更饱满,细腻,晶莹;
中低温瓷则颜色比较木滞。
3、手感:高温瓷光滑、细腻;
中低温瓷稍微粗糙。
4、声音:高温瓷比较清脆;
中低温瓷比较低闷。
5、质地:高温瓷硬度较坚固;
中低温瓷更易碎。
6、当然高温陶与中低温瓷最明显的区别是吸水率,中低温陶瓷的吸水率较高。
上面的2--6条,基本就是常用的可以不借助设备的简单分辨高温陶瓷和低温陶瓷的方式
陶瓷洁具产品流程介绍
1) 陶瓷生产原料
分瓷土、釉料,其所含原料基本相同,但原料配比不同。
其主要成份:长石、石英、氧化铁、氧化锆、铝粉、氧化镁、色料。
K2O SiO2 ZnO ZrO2 AL2O3 MgO
陶土:用于生产陶器和瓷器的一种粘土简称陶土。
瓷器:高温烧成中完全玻化成瓷的成品。
陶器:高温烧成中未完全玻化不成瓷的成品。
瓷器与陶器区别: 原料配方、产品吸水率、烧成温度。
浆料:成型注浆所用的原料。
釉料:半成品喷釉所用的原料。
生产过程:球磨、过筛、除铁、池存。
球磨和过筛必须达到325目国标。
2) 模具
成型注浆所用的石膏模具。
材料:石膏粉
特点:吸水快、凝固时间短、修补方便,价格便宜。
灌浆次数:80次----120次。
生产过程:3D图纸设计、原模人工雕塑、母模采用树脂做。
成母模,通过母模生产出子模用于成型注浆。
3) 成型灌注
用浆料到石膏模中形成半成品坯体。
每一件成型产品至少两块模块模型组合。
成型方法:单面吸浆,双面吸浆。
生产过程:注浆、放浆、脱模、拼接打孔、修坯。
4) 喷釉
用釉料均匀地喷施在半成品坯体上。
喷釉方式:机器手喷釉、人工喷釉。
5) 烧成
喷成釉的半成品,在窑内经过高温烧热后形成的产品。
烧成收缩率:不大于1.15
烧成时间:13小时—15小时。
烧成温度:1210℃--1290℃
烧成过程: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窑炉种类:梭式窑、隧道窑、辊道窑。
6) 检验
浆料:细度、比重(含水量)、收缩、强度、抗弯曲性、流动触变。
釉料:流动、触变、细度、比重、色差、高温流动、干燥时间、坯釉适应性(为了控制热稳定性)。
色差:生产釉料上瓦片、烧成与美国KOHLER标准色板比较,采用进口色差仪。
色泽:目测。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
1、黑陶是在焙烧时,前期采用氧化焰,烧窑快结束时用浓烟薰翳(这时火焰是还原焰),经短时间渗透,便呈现黑色。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面乌黑发亮,胎体薄如蛋壳。白陶是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
2、在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还出土了独具特色的印纹硬陶,此后,人们还创烧了表面施釉的陶器,称釉陶。常见的有两种,一是胎呈灰色,胎质坚硬,器表带有灰色透明青釉,烧成温度达1200℃的釉陶。其物理性能已接近瓷器,原料为高岭土,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属声。因此称这种釉陶为原始青瓷。另一种是胎呈红色,表面施绿、黄、黄褐色的低温釉,釉料中有铅作助熔剂,因之称铅釉陶器。在西汉晚期已经出现。唐三彩便是低温釉陶。
3、先用60-70℃的温度烘干,然后预热到600℃,再用1200-1300℃的高温加热,最后降温。烧制碗碟时,将高岭土、钾长石、钠石等粉碎,搅拌成面团状,用机器按碗碟形状压成坯,一批碗碟最快6个小时烧制完成,厚一些的则需10多个小时。
扩展资料制作顺序:
从配泥、成型、配釉及煅烧四方面加以介绍。
1、配泥
配泥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清除杂质,另一方面是把产地来源不同,成型和煅烧性能不同的土搭配成符合制作者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烧成温度范围的、能和釉及煅烧温度相呼应的熟土。有时为了加强泥质在高温煅烧情况下的支承力,使坯体不致下塌而适当渗些砂子。有时为了追求陶土烧成后的色泽而加入一些着色原料成为"色胎"。 陶土和瓷土的化学成分基本是相同的,由于风化和再风化的原因,改变了它们的物理性能,使之出现了陶土具有较大的粘性和可塑性,瓷土具有脆性及高温状态下玻化程度较大的区别。
2、成型
拉坯的准备工作是揉泥:就是把泥团放在车面的圆心部位,辘轳转动后,用手腕和手指的相反作用力把泥团把握在圆心之中,然后双手把泥团反复几次上下托拉,使其进一步排除里面的气泡,使泥更"熟"。
3、施釉
施釉方法:浸釉、涂釉和喷釉。浸釉是把整件坯体浸于稀稠合适的釉药之中,让其自然吸附至一定的厚度。涂釉是用毛笔蘸了釉药后涂于坯体上,用笔的侧锋涂擦也会出现特殊的效果。喷釉是用喷雾器把釉药喷于坯体。
4、煅烧
煅烧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烧制陶器 制作顺序
参考资料:新华网--景德镇瓷器,一半用黄冈窑烧制
由于行业的不同导致的陶瓷烧制温度区分类别不相同的情况:
陶瓷行业一般分为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工艺陶瓷以及特种陶瓷几类,其各自的高、中、低烧制温度归类情况为:建筑陶瓷一般的划分低温陶瓷(700℃以下),中温陶瓷(700--1200℃),高温陶瓷(1200℃以上);
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一般划分方法为:低温陶瓷(1200℃以下),中温陶瓷(1250℃左右),高温陶瓷(1300℃以上);
特种陶瓷就比较难说,有很低烧成温度的,也有超过1800℃烧制温度的适合高技术应用范围的特殊陶瓷。
再就是工艺陶瓷烧制分釉上和釉下烧制工艺,烧成温度也有差别,自然其烧成温度区分类别也是不相同。釉上瓷器是建立在已经成瓷后的瓷器上再加工而成的瓷器工艺品。其中贴花瓷器又分高温陶瓷(1300℃左右)、中温陶瓷(1200℃左右)、低温陶瓷(700-800℃)烧制。
釉上手绘瓷器的分类比较单一,一般都是700-800℃烧制而成;极少耐高温的釉上手绘瓷器。
烧成是指坯体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坯体矿物组成与显微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外形尺寸固定,强度提高,最终获得某种特定使用性能陶瓷制品的过程。
烧成温度这个词在很多地方都有用到,这里主要说一下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烧成温度是指陶瓷坯件烧结成器所需要的温度。陶器和瓷器的烧成温度不同,又各有一定的波动范围。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700℃~1000℃左右,有的还要高一些。
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影响产品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温度和气氛,压力制度旨在温度和气氛制度的实现。温度制度包括升温速度、烧成时间和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参数。
参考资料
陶城网:http://www.fstcb.com/news/show-111400.html
1260-1340之间不等。
通常用的陶瓷碗都是陶土经烧制后,再加上一层釉水制作成。釉水在没烧制前,通常含有红丹,即俗称的砒霜。在经过特殊工艺的烧制后,红丹会转成无害的铅化学物,因此合格的陶瓷碗对于人体是无害的。
市场上一些不合格的陶瓷碗,由于烤化温度不够或者工人工艺处理不当等因素,造成陶瓷碗铅溶出量过多。用这样的陶瓷碗吃东西,铅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渗解出来。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陶瓷餐具内壁上的彩绘虽然色彩鲜亮,但彩釉中含有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其中镉和铅容易引起肝脏或其他内脏中毒,汞则能引起肝、肾硬化。陶瓷的釉彩越多,颜色越鲜艳,铅、镉等化合物就越多。
2、选陶瓷餐具别太看重花纹图案,特别是不要用内壁带彩绘的碗盘。新买的餐具可以先放在醋里泡2~3个小时,以溶解彩釉中的有害物质。
3、另外彩瓷千万不要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餐具
如何来鉴定陶碗或瓷碗的方法:用一根筷子敲击碗的边缘部位,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是瓷碗;如声音略显沉闷的属陶碗。为了保险起见,购买陶瓷碗时,要选择印有“可在微波炉使用”字样的陶瓷碗才进微波炉使用较为安全。
马桶的原材料由高岭土,粘土,硅石英和长石组成,而原料的配方就非常重要,做成泥浆后就会注入石膏模具,所以模具的设计和制作的精细度就决定了外观的一些细节。目前仿品假货很多,特别是网购,都是照个图片发到小厂做石膏模定烧,但精细度远远不是。
2.烧窑窑的大小及好坏及烧窑温度。
马桶做成泥胚上釉后就要进窑烧制,窑的大小和好坏与成品的品质关系很大,现在有很多厂吹牛说他是高温烧制,甚至是1500、1600度。这个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一般好的马桶烧制温度为1200-1280度左右。过高反而会烧坏。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马桶都是用700-900度的低温烧制,但都冒皮皮是高温烧制。
马桶原料是否合适或是否高温烧制的简单判断方式有2种:
看吸水率高低,越低越好。
同样体积的马桶,越重越好。
3.釉面的好坏。
釉面好坏决定了色泽耐久性,清洁性等因素。现在很多销售吹什么纳米釉,自洁釉,其实鉴别釉面好坏就一条:手感细腻,无起泡、小孔、色泽亮泽均匀。边角处及内壁施釉达标,手摸无凹凸感。
4.水件的好坏。
在购买马桶的时候,可以打开水箱盖,把水件拿出来看看重量和精细度,按按按键,看看顺畅不,水件是易耗件,品质差了经常要坏。水件出名品牌有瑞士吉博力和威迪亚。
5.冲水方式及节水量。
冲水方式及节水量的好坏前面已经说到。
6.造型设计及大小。
马桶的成本很大程度上是由烧制成品率决定的,有些造型的马桶或比较大的马桶,他的烧制成品率比较低,就造成了成本的上升。还有一些马桶的设计,是获得过一些设计大奖,那么他的销售价格比较高。
7.下水管道的设计。
这个我们从外观上是看不到的, 实际上下水管道的设计对冲水效果及防臭和防堵非常关键,很多仿品只是外观看上去一样,内部下水结构完全是不一样的。
亚克力产品具有良好的环保节能:亚克力产品不用高温烧制,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废料还可以分解再生。而陶瓷产品产生的废料在很长时间内是不能分解的。亚克力产品色彩多样化,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洁具品牌所使用的亚克力,是将颜色与亚克力粉混合后生产的,什么颜色都可以定制,而且这个颜色是贯通整体的,板材有多厚,颜色就有多厚。洁具用得久了肯定会磨损,而使用亚克力制造的产品不会变色,只会越用越亮。一般陶瓷很难做有颜色的,往泥巴里面添色素难度非常大,就算添了,烧制温度不一样的地方会出现色差,每一个批次的颜色出来区别也较大,同时,釉面添颜色也是技术难题,而且价格高昂。
亚克力更健康卫生:判断洁具产品质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吸水率,吸水率越低,卫生程度就越高。过去几千年大家用木桶,木材的吸水率很高,会把脏水里的异味、色素、细菌吸到板材里面去,洗是洗不干净的,而且当你重新放干净水的时候,里面脏东西又会稀释出来一些,实际上又把水弄脏了,只不过看不到而已,所以木桶现在已经慢慢被淘汰了。无论多好的陶瓷也有吸水率,最低也有0.2%,而亚克力的吸水率几乎为零,所以,亚克力材质的卫生程度是非常高的。而且大家现在都很注意辐射的问题,亚克力的辐射就跟人体的骨骼辐射一样,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