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中国瓷器的介绍

高兴的电话
心灵美的钢笔
2023-01-27 16:26:45

中国瓷器的介绍

最佳答案
火星上的飞鸟
温婉的星月
2025-10-16 20:40:49

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瓷器的种类:

一:青瓷,也叫绿瓷,釉中含有氧化铁,是最早出现的瓷器,发展到宋代时最著名的是龙泉窑。

二:黑瓷,也叫天目瓷,是在青瓷基础上增加了铁的含量烧制而成的,著名的有建窑和德清窑。

三:白瓷,由于含铁量低而形成透明釉,最著名的有定窑和邢窑,白瓷的出现使得在瓷器上作画成为可能,因此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青白瓷,也叫影青、隐青、映青、罩青等,釉色介于青和白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闪青,类冰类玉。

五:色釉瓷,指带有颜色的一道釉瓷器,是在密闭状态下烧制而成的,由于氧化铁、氧化铜等含量不同以及烧制温度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的釉色。色釉瓷包括红釉、酱釉、蓝釉、黄釉、绿釉、紫釉等

六:彩绘瓷,不以釉色取胜,而是以器型、绘画和彩来取胜的瓷器。彩绘瓷的发展由青花开始,即在釉上或者釉下开始出现纹饰,出现了青花、两彩、三彩、五彩、斗彩、粉彩、古铜彩、金彩等。其中青花一般为釉下彩,三彩和五彩一般为釉上彩,而斗彩则是釉下青花而釉上五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瓷器

最新回答
土豪的樱桃
喜悦的银耳汤
2025-10-16 20:40:49

玉壶春瓶

这是我的瓶子,前一段在臻瓷坊入手的,老师纯手工作品。

玉壶春瓶 是一种小口、大腹、造型修长的容器,最初用于盛放酒水等。从宋代起,瓷瓶更多地成为一种陈设器,大都做工精细,用科名贵。

蒜头瓶

这也是我本人的瓶子,也是臻瓷坊老师纯手工绘制的,这个瓶子也是我的最爱。

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一种瓶式之一,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状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 注释:图为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青花鱼藻纹蒜头瓶”。

玉壶赏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

柳叶瓶 器型为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又有"美人肩"之称。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梅瓶 

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花口瓶 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因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

天球瓶

我之前也有一个,送人了,也是臻瓷坊老师纯手工绘制的,当时特别喜欢,奈何长辈要要,只能割爱了。

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多见青花。以海水龙纹为贵。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

胆式瓶 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宝月瓶 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象耳瓶 广口外撇,短颈,身如赏瓶,瓶颈带有象头形状做成的瓶子耳朵而得名。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和粉彩。

摇铃尊 清康熙年间的流行器式。其特点为小口,细长颈,丰肩,弧形或筒式腹,浅圈足,平底,形似带把的摇铃而得名,以青花釉里红制品为多。由于此类器型罕见,存世量稀少,历来身价不菲,备受关注

爱听歌的蜗牛
感性的黄蜂
2025-10-16 20:40:49

中国十大著名瓷器:

1、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是景德镇窑产品,瓷质。造型端庄挺秀,腹部绘制“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萧何、韩信和艄公的形象绘制的富有个性,并以松、竹、梅、芭蕉、山石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

2、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清乾隆年代官窑花瓶,体态匀称,色泽饱满典雅,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配以镂空水波纹雕花设计,显得大气富贵,恰到好处地映衬了瓶颈上的红色“吉”字中所蕴含的吉祥之意。

该拍品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浅刻等多种工艺,极尽奢华、叹为观止,属于清三代瓷器中的巅峰之作。  

3、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

罐高27.5cm,口径21cm,腹径33cm,足径20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

使用进口钴料绘出青花纹饰,共分四层,一层颈部饰水波纹,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  

4、明成化青花斗彩鸡缸杯  

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5、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  

本品轧道锦地,密绘洋花绽放,恰合于乾隆皇帝对繁缛纹饰之好,以卍寿为主题,缠枝宝相花为饰,象征乾隆帝万寿无疆之意。技精艺绝,极为难得。 

6、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此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作六瓣葵花式,浅腹圈足,足微外敞。通体施华腴莹彻之青釉,细纹冰裂隐隐,底有三支钉小若芝麻。釉色淡绿如天青,宛如“千峰翠色”,葵花式形制别致罕见,可谓旷世之珍。  

7、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该碗绘有杏花盛开,春风吹绿柳,双燕比翼飞。侧面有乾隆御笔行楷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碗底有蓝楷书款《乾隆年制》。该碗造型秀美,白釉温润,工艺精湛,乃为乾隆珐琅彩瓷器杰作。  

8、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

此件拍品正是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造型小巧秀丽,颈部饰以卷草形双耳,垂肩处的如意纹饰雅致婉丽。瓶身主题图案为“花石锦鸡”,寓意锦上添花。

锦鸡栖立于树干之上,侧旁以粉红花卉、玲珑洞石相衬,“新枝含浅绿,晓萼散轻红”;二句题诗,与画面相得益彰。整个画面布局匀称,淡雅细腻,色彩相互层叠,富丽多姿,堪称难得一见的佳作。

9、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

这是大清乾隆年间所制,瓶身印有红色蛟龙,气势磅礴,底部还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字样。

10、霁蓝釉粉彩开光花鸟暗刻松石绿如意双耳尊

这是在乾隆时期非常宝贵的官窑珍品,存世量十几件,在拍卖会上更是以天价拍出。

纯真的白昼
能干的铃铛
2025-10-16 20:40:49

1、唐三彩

唐三彩(TangTri-ColorGlazedCeramics),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2、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葬具。为红陶砂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

器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首。

3、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陶器,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4、青花釉里红瓷仓

青花釉里红瓷仓,元代楼阁式瓷仓,在仓后两柱间有正楷直书墓志,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记载死者为“故景德镇长芗书院山长凌颖之孙女”,死于后至元戊寅(即后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

安葬于南山。这件楼阁式瓷仓,造型别致,虽然是随葬冥器,仍不失为珍贵的工艺品。青花釉里红瓷器,甚为罕见,作为楼阁式瓷仓,并且有明确纪年,迄今仅为孤例。1974年江西省景德镇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院。

5、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石器时代陶鹰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花釉里红瓷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三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石器时代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害羞的口红
开放的黄豆
2025-10-16 20:40:49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然而我国的瓷器历史,也是悠久深长的。在我国,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精美的瓷器成为了我国历史文化产物的典范。众所周知,英文china一词不仅是中国的英译,也是陶瓷的英译,所以说,瓷器,是中国的代表。我国的瓷器可谓是精美绝伦,那么,关于我国瓷器的排名又是如何的呢?下面小编带你一同去看看瓷器排行!

一、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拍卖时间:2011年

拍卖公司:澳门中信

成交价:8亿4千万港币

二、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拍卖时间:2010.11.12

拍卖公司:英国Bainbridges

成交价:5.54亿元人民币

三、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

拍卖时间:2005.7.12

拍卖公司:伦敦佳士得

成交价:2.3亿元人民币

四、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五、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

拍卖时间:2010.10.7

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

成交价:2.526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07亿)

六、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拍卖时间:2012.4.5

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

成交价:2.08亿港元(2670万美元)

  七、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拍卖时间:2006.11.28

拍卖公司:香港佳士得

成交价:1.5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23亿)

  八、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鸟暗刻松石绿釉如意双耳尊民国粉彩双耳尊

拍卖时间:2011.3.23

拍卖公司:纽约苏富比

成交价:1.18亿

九、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

拍卖时间:2005.10.23

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

成交价:1.15亿港元

十、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

拍卖时间:2009.11.11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

成交价:8344万元

正是因为我国古代瓷器的精湛的做工艺术,产出了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让诸多人为之疯狂。收藏瓷器的人越来越多,关于瓷器的收藏价值也是越来越广,在众多的瓷器拍卖场之中,各种精品瓷器一直受人追捧。这些瓷器不仅是做工精美技术精湛,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收藏意义。那么,关于中国瓷器的十大排行,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

欢喜的雪碧
小巧的哑铃
2025-10-16 20:40:49
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的粉彩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珍宝!粉彩瓷虽然名字里有个粉字,但并不是指狭义上的粉色,而是因为工匠在进行彩绘的时候,在颜料里参加了一种叫做玻璃白的物质,它与不同的色彩融合之后就会产生粉化作用。彩绘的部分会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各种颜色都呈现出一种不透明的浅色调画面,粉润柔和,粉彩瓷因此而得名!景德镇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清康熙年间在五彩瓷的基础上,结合珐琅彩瓷制作工艺创造出来的瓷器品种,以粉彩作为主要装饰手法,色彩柔和,造型雅致,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瓷器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制作工艺发展到清代已经到达了历史最高峰,尤其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皇宫到民间,人们对瓷器的热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当时江西景德镇的制瓷水平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各类瓷器精品层出不穷!跟大名鼎鼎的青花瓷相比,初出茅庐的粉彩瓷虽然年纪轻轻,但一经问世,就以她秀丽雅致的外观,在此期间站稳了脚跟。

糊涂的铅笔
动人的戒指
2025-10-16 20:40:49
脱胎瓷器:

薄胎瓷,指一种轻巧秀丽、薄如蛋壳的细白瓷。通常又称脱胎瓷,是形容它薄倒几乎没有胎的程度。据文献记载,明万历时吴昊十九所制的卵幕杯,“薄如蝉翼”,只见透明的釉,而几乎不见胎骨;映着光可以看见手指上的螺纹。

“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这两句古人咏薄胎瓷的诗句,形象的描绘了这种瓷器之薄。

薄胎瓷的制作要求极高,特别是修坯,最艰难也最紧要。胎体成型后,待器内挂釉干涸,即刮除未挂釉那面的胎体,刮得几乎只剩一层釉,再在此刮削面上施以釉汁。坯体在利篓上取下装上,反复百次之多,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到蛋壳那么薄。

在关键时刻,少一刀则嫌厚,多一刀则报废,稍不留神,一个喘息都会导致前功尽弃。因此非技术精湛的制瓷名手,是不敢问津的。烧好后,似乎抽去了胎骨,“脱胎”之名由此而来。

永乐时期景德镇窑开始制作薄胎瓷,成化时期便有了很高的成就;到了龙庆、万历年间,连一些高级民窑也能烧造了,并有了薄胎瓷、卵幕杯、流霞盏、皮蛋盅等专用名称。器形除碗盘碟盅外,还有花瓶、文具、酒具之类。薄胎瓷,已不是或主要不是作为使用瓷,而是以巧夺天工的工艺品的身份崭露瓷苑,蜚声中外。

http://bbs.artron.net/attachments/day_050629/s8m7r7Wwv8exrS0wMDE=_Fhco7jEqkNP5.jpg

http://bbs.artron.net/attachments/day_050629/s8m7r7Wwv8exrS0wMDI=_LakUxwiFLPtR.jpg

http://bbs.artron.net/attachments/day_050629/s8m7r7Wwv8exrS0wMDM=_tHJqoNO38TBA.jpg

第二个:

http://bbs.gwsj.cn/attachments/dvbbs/UploadFile/2005-9/2005918213049960.jpg

http://bbs.gwsj.cn/attachments/dvbbs/UploadFile/2005-9/20059162214093.jpg

http://bbs.gwsj.cn/attachments/dvbbs/UploadFile/2005-10/200510341425692.jpg

酷炫的大雁
欢呼的短靴
2025-10-16 20:40:49

《中国陶瓷艺术》由中国外文出版社和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共同策划、编辑,并分别以中文和英文同时出版,向全世界发行。全书约52万字。卷首的两篇绪论文章由中、美陶瓷学界两位著名学者撰写,纵论中国陶瓷发展史的演进轨迹和特点,介绍有关陶瓷的文献记载和世界各地的中国陶瓷器收藏概况..主体部分共十一章,由陶瓷学界翘楚分章执笔,结合具体的陶瓷名品分析解剖,细致梳理出中国陶瓷器从诞生初期至成熟辉煌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对历代重要窑系、代表性的陶瓷种类,以及陶瓷器的不同器型、装饰手法、烧造技术、鉴定技巧等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入浅出的阐述,并从国际文化交流的视角观照中国与世界各地陶瓷贸易和收藏的历史和现状。

随文配图700余幅,皆为历代陶瓷器的代表作品,选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美国、英国、法国、瑞典、伊朗、土耳其、日本、韩国等国家文博机构,其中有许多中国大陆首次发表的珍贵图片。图文并茂、规模宏富、制作精美是《中国陶瓷艺术》特色。

《中国陶瓷艺术》附有关键词索引、《中国政区图》、《中国历代纪年表》、《中国历代部分帝王年表》,以及新石器时期、隋唐、宋辽金时期主要窑址分布图等,以便读者阅读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