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的制作流程
1、原料:主要成分为粘土(可分为黑泥提高制品可塑性白泥提高制品白度)和沙子(主要成分为SiO2,用于提高制品产品的强度等)
2、球磨:即研磨过程使原料达到一定的细度和均匀的成分,同时为了促进球磨,在研磨过程中应加入34%至37%左右的水。磨球混合沙子
3、喷雾造粒:原理,在喷雾干燥塔中,利用从热风炉向下送出的600热空气和向上喷雾悬浮液的充分对流进行干燥和造粒,形成原料的中空颗粒。生产原料,保证压塑阶段原料的良好组合
4、粉料仓内(原料腐臭):原料入仓自然放置48小时以上,保证原料水分的均匀性和物性、化学性质的一致性
5、压机成型:压机和模具的吨位决定了产品的阻力、尺寸、开裂等主要缺陷,要是存在问题,将会导致瓷砖的整体质量降低,后期使用受到限制。
别墅大师为你提供当地建房政策,建房图纸,别墅设计图纸
别墅外观效果图服务,千款爆红图纸任你选:www.bieshu.com?bdfc
一、 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粘土\添加剂)----- 球磨-------均浆------喷雾干燥------粉料仓(陈腐)------压制(成型)------干燥窑(蒸发水分.100℃左右)----施釉线(喷雾机与印花机)----烧成窑----辊道窑----抛光、打腊----分级。
辊道窑:窑中间有辊棒。
隧道窑:主要用于卫生洁具,窑的中间没有辊棒。
二、 成型
1、 玉晶石:先在砖的表层涂上一层粗白糖大小的微晶玻璃粉末,然后经过压缩进行再一次烧结而成。
2、 幻彩砖:多种系统粉料,采用多管道布料,属通体砖。
3、 意大利米黄:微粉和渗花技术的结合。
4、 微粉砖:粉料经一次打磨,颗粒变更细,几种色系粉料按配比混合,布于底胚。
5、 新技术:双胞胎压机(卧式二次下料台车):第一台压机预压砖胚,再通过由硬质塑料网板,微粉,片状颗粒或干粉,在重力作用下,印刷到砖胚上,再用第二台压机成型。
三、 印花工序
1、 网板印花机:链条式,皮带式。(皮带式速度快、成本高,印出来的花细看有经纬线。)
2、 滚筒印花机:A、丝网式、橡胶、有机玻璃、硬质塑料。(橡胶材料印出来的图案精美,图案采用激光雕刻。B、每台拥有4—5个滚筒(可置多台)通过度频装让砖胚左右摆动,达到图案的自然。
3、 立式二次下料机:玻璃干粉或喷雾干燥的粉料,通过由镭射雕刻而成的硬质塑料网,由粉料重力落在砖胚上。
4、 喷墨印刷机:A、ferro(福禄公司)titantoo.陶瓷专用油墨,由陶瓷色料和印油制成,采用喷嘴喷成雾状电脑数码控制。B、每台200万欧洲售出35台。C、耗材为红、黄、蓝、黑四颜色油墨,每顿10万。D、釉墨利用率比较高,图案生动、细腻。
四、 施釉工成序
1、 喷雾式、刀式、甩刀式、钟罩式、机械式、描釉线机。
2、 撒干粒机,喷射干粒。
3、 砖加底粉是为了减少砖体与滚筒因温度过高而相互的粘结
瓷砖生产主要工艺:
1、原料球磨制浆:
球磨是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配比,通过研磨把不同粒状的原料变成泥浆的过程。它要求球磨加工好的泥浆达到规定的细度、水分和流动性等工艺参数;主要设备为各种吨位的球磨机、浆池等。
2、喷雾塔制粉:
制粉是把高压雾化的泥浆通过热风炉提供的热风在喷雾塔内进行热交换,使泥浆变成粉料的过程。主要控制工艺参数是粉料水分、颗粒级配、容重等。主要设备是喷雾塔。制粉工艺非常重要,通常以“目”的大小来区分粉料质量高低。
3、料仓陈腐与储料:
将备制好的粉料存入料仓中,内部一些有机物腐蚀使其具有一定粘性、水分均匀等,最终使该批粉料各项物理性能基本一致以满足成型、干燥与烧成的要求。主要设备为若干料仓。其中以福建产区生产外墙砖厂家储料罐为最多,有的达几十个。
4、压制成型:
成型主要是把粉料通过大吨位压机压制成一定规格的坯体。它决定产品的规格、厚度等,控制要点是成型压力、厚度及厚度差异,要预防分层、角裂、大小头、大小腰以及裂砖缺陷出现;主要设备为压机,各种型号布料设备等。
目前压制成型不仅仅专指加压成型作用,而且具有产品表面装饰(目前不涉及仿古砖)等重要功能。目前陶瓷大板生产最大国产压机吨位已达16800吨
5、干燥:
成型后的坯体进入干燥窑后将粉料带来的多余水分蒸发到规定的范围的过程叫做干燥,其作用是提高半成品强度,达到釉线运行和印花工序的强度要求。由于水分蒸发时易出现开裂,所以控制水分蒸发速度和运行速度是相当关键的。主要设备为干燥窑。
6、印花工艺(抛光砖采用布料工艺):
无机色料经工艺处理(按配方调配溶解)后通过花网印在干燥后的砖坯表面,达到表面装饰效果的过程叫印花。该环节重点控制印花前坯体温度和印花后的喷水量,否则极易出现阴阳色、蒙花、缺花、色差等缺陷;主要设备有花机、釉柜及其辅助装置等,有些仿古砖还会用到辊筒印花。
7、烧成:
经过表面初步装饰完毕的砖坯不具备使用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强度等物理指标,它通过窑炉高温(1200℃左右)煅烧完成,抛光砖生产常用辊道窑,以发生炉煤气、重油或柴油为燃料,它是产品定性过程。生产过程中易出现变形、过烧溶洞、色差、落脏、二次变形等缺陷。主要设备为烧成窑。
8、抛光:
抛光,顾名思义就是把窑炉煅烧出来的半成品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其表面具备一定的光泽度的过程,产品在该工序中定型。它需要控制切削量,切削量的多少要根据产品而定,渗花砖通常在0.6毫米左右,抛光后产品的光泽度要求在95度以上。
生产中的缺陷以对角线、弯边、光泽不均或不起光、崩角、崩边为主。常规抛光外,近年出现了柔抛工艺。
扩展资料
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陶瓷生产过程,和其他一些行业的生产过程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陶瓷生产过程是一种流程式的生产过程,连续性较低。陶瓷原料由工厂的一端投入生产,顺序经过连续加工,最后成为成品,整个工艺过程较复杂,工序之间连续化程度较低。
2、陶瓷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
3、陶瓷生产周期较长。陶瓷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经过各道工序加工直到成品出产为止,所经过的全部日历时间。
4、陶瓷生产过程中辅助材料如石膏模型、匣钵、硼板等消耗量大。
5、陶瓷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 煤炭、天然气、电能。
6、运输是陶瓷企业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陶瓷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品种繁多,生产出的半成品、成品及产生的余料、废料等,具有数量多运输量大的特点。
7、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粉尘、固体废料和工业废水污染环境较严重。目前我国陶瓷工业所使用的窑炉多以煤和重油作为能源,会排出不少的烟气,企业对此要严格控制烟尘浓度和二氧化硫浓度,使之符合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力争采用电阻式隧道窑炉或煤气烧窑,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8、陶瓷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和协作水平较低。长期以来,陶瓷工业企业问的相互协作配合水平不高,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工厂比重大,辅助性服务方面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陶瓷
急冷与抽热的闸板调节要相互配合,要小幅度调节,避免对产品的影响。
辊道窑又称辊底窑,主要用于瓷砖等陶瓷建材的生产,辊道窑是连续烧成的窑,以转动的辊子作为坯体运载工具的隧道窑。
1、隧道窑。故名思议,它的窑体像隧道。其实广义上的隧道窑包含辊道窑、台车式隧道窑、推板窑、转盘窑都属于隧道窑的范围。狭义上的隧道窑。仅指台车式隧道窑,但潮式叫法叫推板窑,推板窑是耐火板直接承载在耐高温的导轨上,(如刚王砖导轨或刚玉球导轨能原地滚动)耐火板一块接着一块,由于受耐火板承载推力所限制,一般不长,长则二十米,短则几米,一般烧成高温粉末或特种陶瓷,日产量不大。由于推进器直接推动耐火板前进,叫推板窑。潮州的推板窑是台车式隧道窑。隧道窑由于连续式生产,预热带的热量基本是由烧成带的烟气带来的余热供应,由于窑炉窑壁不像梭式窑,不存在升温再冷却的循环热损失,烧成带的高温烟气余热大部分能利用,故比间隙式窑炉节能效果好。但由于台车还是要经过升温再冷却,浪费部分热量,它的节能效果及温差不及辊道窑。
2、梭式窑。间隙式生产窑炉,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由于生产的灵活性,现在很多中小陶瓷瓷厂都还采用这种窑炉。但由于是间隙式,窑壁、台车要吸热消耗能量,总的比较起来耗能相对较高,但通过窑炉设计和制造者的努力,比如采用高速燃烧机快速烧成,采用轻质耐火保温材料减少窑炉蓄热,有的快速烧成梭式窑已达到与旧有隧道窑相媲美的节能效果。
3、辊道窑。是用耐高温的陶瓷棍棒直接驱动耐火板前进,装载产品的耐火板直接承载在棍棒上,又称罗拉窑。最早引进是烧成墙地面砖,没有托板,地面砖直接放在棍棒上,由于在预热、烧成、冷却过程中温差极小,烧成时间从过去用梭式窑、隧道窑烧成的十几个小时,一下缩短几十分钟,故而推广到艺术陶瓷、日用陶瓷,随着棍棒质量的提高,从低温型逐步到中高温型转变。由于辊道窑是耐火板直接承载于原地滚动的棍棒上前进,它没有像隧道窑要用一个个台车吸收很大一部分热量,它也比隧道窑的气密性好得多。所以它的节能效果比隧道窑要好,它的一个最大缺陷就是烧成高温还原的产品,对棍棒的质量要求较高,采用碳化硅棍棒,可较好地解决1350℃以内的高温陶瓷产品的烧成。但它还没有解决窑变釉,结晶釉的烧成,因为它速度较快。
以上分析了梭式窑、隧道窑、辊道窑的大致结构及优缺点,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结构、产量以及经济能力来选用适合自己的窑炉:
1、对于日产量在20m3以下,且产品种类较多,烧成温度各一,由于其本身产量难以满足隧道窑的生产量,推荐采用快速烧成梭式窑。
2、对于日产量或大于20m3,但其釉色复杂,如窑变结晶釉需一定的恒温及冷却时间,从建窑经济上的考虑,可采用传统梭式窑或电热梭式窑;如果窑变釉或结晶釉只是部分,可以选用快速窑,快速窑不是只快,也可以慢的。慢,温差可控制很小。但慢的节能效果差。
3、对温度在1300℃以内,产量较大的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卫浴陶瓷,建议采用辊道窑,或大型快速梭式窑。
4、对产量较大、高度较高、重量较重、温度较高、釉色单一,可选用台车式隧道窑。如高温日用陶瓷,卫浴陶瓷。
电热窑与燃气窑的优缺点:电热窑由于发热体不产生烟气,在烧成过程中只有坯体本身的挥发物排出,对梭式窑而言窑炉可以很密封,只需几个排气孔,没有烟气带出热量。烧成1200℃以下中低温氧化烧成,现在生产成本较燃气窑低。据测算在电费0.8元/度,液化气价格6.2元/KG,这个比价是一个平衡点。用连续式电热辊道窑烧成1220℃以下的氧化产品,现在生产成本要比燃气辊道窑低15%以上,但要一个200kva以上的变压器、这个投资不小,对变压器容量还有过剩的陶瓷厂,可在预热带或靠近烧成带加装电热线用电热来预热升温,高温带还是用燃气,但电热窑不能烧还原,对烧成1260℃以上对发热体质量要求较高,价格较贵。1280℃以上烧成发热体要用硅钼棒。硅钼棒容易老化、使用寿命不是太长。选用电热窑炉要看电价,平均电价较低的地区可以选用电热窑炉,在电价较高、液化气的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在原有窑炉上改装电热是合算的,但要保留原有燃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