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奇妙体验:凌晨五点趟鬼市,打着手电去寻宝
景德镇对于我来说,是少数愿意去非常多次的旅行目的地。
这个地方很特别,我对它的第一印象其实特别糟糕。不得不说,它和我想象的旅行城市差太多了。
这里尘土飞扬,城市建设缓慢到令人绝望。老城区修路是常态,五年来可见的改变极其微小。从高处望去,你可以看到城中心汇集着不少破旧不堪的老屋子,仿佛时光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
可是,一旦深入后,你会发现 这座城市因为与瓷器千百年来的连接,而产生了某些奇妙的磁场。
那些看起来破落的房子,有的是十大瓷厂曾经的办公地和生活区;有的是改制后忽然如春笋般冒出的陶瓷作坊;有的是陶瓷品商城……
每一处沧桑的角落,仿佛都留了一段密码,只有脚踏实地地去走过才能得到它。而当这些密码组合在一起,就能破译出景德镇的奇特了。
去的次数越多,我越对这座城市充满敬意,毫不夸张地说,景德镇有全世界最顶尖的手工制瓷技艺。
陶艺家们慕名而来,我常能在小作坊看到外国艺术家用翻译器和老师傅交流,最后达成共识,他们一起做出了某件有趣的艺术品。
和其他手艺城市相比,景德镇是包容的,它接纳各种可能的风格,鼓励创新,仿古只是其中的一支队伍。
来到景德镇,正确的玩法不再是逛景点,找打卡地,而是 逛工作室、逛市集、逛鬼市。 人是这个城市最有趣的部分。
景德镇能带给你的体验,也和其他 旅游 城市真的不同,之前嬉游有发过【 景德镇慢行:淘点器物,寻点好吃的 】,但我觉得还不够深入。这次来景德镇,我希望能把更多特别的体验分享给你们。
鬼市和鬼有什么关系?
鬼市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瘆人。
如果对古玩的熟悉的朋友,其实会发现中国有不少城市,其实都有鬼市,比如北京、天津等。 鬼市是一种特别的地摊文化 :入夜撂地摊、做买卖,拂晓散市。
据说清朝的时候,就有这个名字了,那时因为是在天黑的时候做交易,摊主们为了方便会点一盏煤油灯,灯影忽明忽暗,来往的人群在摊位前晃动,有点像是鬼影,就用了这样一个名字。
所以,鬼市和鬼没问题,它一点也不吓人,可以放心大胆去。
景德镇的鬼市,在全国算是比较有名的。它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最早是在景德镇饭店门口开始的,如今鬼市已成规模,它摆在了 曙光路的古玩市场内,每周一凌晨三点开业。
我去过两次景德镇的鬼市,而除了鬼市外我从未逛过任何古玩街。和潘家园这样的古玩街相比,鬼市更亲民一些,千奇百怪的东西都能淘到。我自己也买过一些不贵的、好玩的小东西,比如建国瓷厂的八骏马,每一匹形态都不同。
还有一些匣钵土做的神兽,虽然买的时候摊主们一定会承诺这是老东西,只是有瑕疵。不过我的心态就很好,我就是把它当现代器来买,打水漂了就是几百元,但看着至少是舒服的。
对于鬼市,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旧货市集来看待,以玩和逛为目的,不需要有太大的压力。
对于我们这样的非专业玩家,想捡漏几乎是不可能的。主要还是花几百元的小钱,买个乐趣,学个知识。
我有一个匠二代的朋友,父亲在训练他做瓷器时,就会让他一边读陶瓷史,一边去鬼市练手。后来实战了一年,和各路摊主们沟通后,他基本了解了瓷器发展的脉络以及每个时期瓷器技法、釉色上的特点。
所以,鬼市虽然只是个地摊市集,但只要你用心看、听,就能学到一些有趣的陶瓷知识。
而如果你是第一次来鬼市,建议可以多听少买。
我最近的体会是和十年前相比,鬼市现在能买到好东西的概率很低。
我有去过不少艺人朋友的工作室,里面都有一些从鬼市淘来的古瓷,比如 玳瑁釉盏 ,而这些我都没有再在市场看到。
现在的鬼市,里面有不少翻新、造假的东西,水很深,玩的意义大过买。
趟鬼市的规矩
在去鬼市前,我还要和大家科普一些它比较有趣的规矩。
首先“鬼市”其实不能叫逛,正确的说法是“趟”。用“趟”这个字,自然是因为水深了,这里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地方。
1)行家的标配:手电筒+放大镜
来到鬼市,行家和游客一眼就能看出来。行家手里,多半随身携带一个强光手电筒。而之所以要拿手电筒,是为了 鉴定器物是否有修补痕迹及附着物移植痕迹 。
但据说如今的造假能力,早不是一个普通的手电筒能看破的了。
感觉还挺好玩的,现在还有不少人是直接拿手机来照的。
我第一次去鬼市是十点,那会差不多摊主要收摊了。天亮之后就没有这种有趣的氛围。
所以,来鬼市要起早,才能感受它真正的氛围,至于手电筒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
如果更专业一些的人,还会随身携带放大镜,来观察瓷器的细节部分。
2)专业话术
在鬼市,货品的价格一般都是以块和毛来定价: 一毛等于十块,一块指一百 。
千万不要以为5毛钱真的是5毛钱就行!
如果实在不懂,就直接问摊主多少钱就行,没必要一定要跟着摊主来讲专业术语,讲不熟练的话还可能会把自己绕晕,影响正常的还价发挥。
3)不问来源
来买的人基本很少打探货品的来源,基本买家在分辨真伪后,就直接进入讨价还价的阶段。
我之前有咨询过朋友怎么还价,他说随心还。比如对方开价300,还价50也不为过,千万不要不好意思。
如果不知道怎么还,就站在人多的摊位观摩。
大多时候,摊主真的不清楚自己卖的是什么。年代、工艺他都是和你一顿乱说,听过就好,不要被带了节奏。
鬼市可以淘到什么?
每一次去鬼市,我都能看到各色不同的东西,景德镇鬼市上卖的东西,以各路瓷器为主,其他也有文玩、家具类的,而且总是有非常离谱的,比如有人曾看到鬼市上有卖牌位,按理说这样的东西中国人是忌讳的。
我是在周一凌晨五点去的,冬天的鬼市开业会晚一些,一般六点的时候最热闹。
醒来的时候,我也无比挣扎,走到路上的时候,整条马路空无一人。
但行家都是大清早赶第一波去选货的,等天亮了不光没有鬼市的氛围,好货也早已被选走了,所以,还是要起早。
打车来到鬼市的时候,有一些已经摆好的摊位,但也不少摊主仍在收拾,准备开张。
走进市场,可以看到最早来的人大多都自备手电筒,像我这样拿着相机拍照的人几乎没有。
有的摊位人来人往,聚集了不少看客,买家都是蹲在地上一边看一边聊。
有的摊位则是冷冷清清,零星地摆出几件货品。
这里交流基本都是轻声细语,老板卖不了货也不会大声吆喝。我一开始都是以观察为主,看别人怎么买卖,看的过程也挺好玩的。
鬼市上能淘到一些什么样的宝贝呢?我把我觉得特别的一些罗列出来。
1)明星产品:绝版老瓷片
景德镇在宋、元、明、清为主要产瓷地,所以这里的老窑口及窑口旁堆放破损陶瓷的地方很多,且明清官窑有着非常严苛的规定,为宫廷烧制瓷器一点都马虎不得,稍有瑕疵就会被砸碎埋在地里。
后来,在城市建造的过程中,大量古瓷片被挖掘出来。
于是,不少当地的百姓都开始自发去挖,据说上个世纪的景德镇,也有人因为挖到瓷片一夜暴富。
古瓷片埋在景德镇的角角落落,过去不少人会在逛公园的时候顺路挖,现在公园不能挖,有人每年就会等河流退水后在溪流里挖。
记得我之前去浮梁县采访的时候,涂老师有带我们在田野里捡,那会挖到古瓷片的概率特别大。对了,他还专门写过一本古瓷片的书,叫做《捡来的瓷器史》,感兴趣的也可以看看。
再说回来,百姓挖来的老瓷片,平时会有专门的倒爷去收,然后拿到鬼市卖。
最初的鬼市,大家就是冲着这些老瓷片来的。到今天,也依旧有人背着一个大袋,里面放着一堆沾满泥的瓷片就来摆摊。
这个场景还是蛮有趣的。真的是没有最破,只有更破。
有人会说,都碎成这样了还有用吗?其实,这些老瓷片挺有价值的。瓷片因为破损严重,不太值钱,对于考古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但老瓷片可以帮助不少专门学习陶瓷的手艺人,去还原当时的纹样、釉色等,方便他们去做测试。
这些也能帮助学者去了解那个时代的艺术和技术发展等,因此,这类东西还是很受欢迎的。
当然,如果你眼睛够尖,这里面也有特别有收藏价值的瓷片,比如元青花的老瓷片,过去十几元一块,后来因为元青花保留下来的瓷器非常稀少,于是这类瓷片也被炒到了一千一块。
2)古瓷器
历代官窑、民窑瓷,各个时期的青花、粉彩等在这都能看得到,器型也很丰富,有碗、盘、合、瓶、壶、罐等。
这里感觉就是就是一个活着的瓷器博物馆。只不过,真假凭眼力,来练练手也是不错的。
如果你对陶瓷有一些了解,其实大致能知道颜色釉、珐琅彩等工艺分别对应的时代。大物件是真品的可能性比较低,小件的民窑的瓷器占多数,品相好的很少。
这些是翻新的现代器皿比不了的。
3)瓷厂的厂货
景德镇过去有十大瓷厂,每个瓷厂制作不同的陶瓷品类,比如建国瓷厂主要做颜色釉,雕塑瓷厂就会做各类雕塑类的瓷器等。各个工厂除了要承担生产和出口的任务之外,他们还有专门的美研所,来做研究的工作。
从这里生产的瓷器会出口到世界各地,景德镇财政收入的一半,过去都来自瓷厂。
瓷厂经历过非常辉煌的时期,那个年代所有好师傅、有才华的研究者都聚在这里,这里复刻还原了 历史 上的经典瓷器,也设计了不少属于那个时代的器物。
因此,厂货承载了一段时代记忆,如今虽然十大瓷厂都不在了,但不少那个时代的人还是很愿意收藏它。
当然,虽然瓷厂的货量很大,但很多摊主拿来卖的很可能是等级比较低的残次品(当时厂里都有评级,按级别卖价格)。
而且一些现在比较有名的传承人所监制的,也几乎不会在其中。这些通货有没有收藏价值就很难说了。
4)文玩书籍
这次在鬼市,最吸引我的是卖书的大爷。他的书品类丰富,我之前为了写稿还买过浮梁县志的电子版,没想到大爷这居然也有卖。
想要快速了解县城,读县志是很好的方式。
一本县志的价格差不多20元,非常划算。
还有一个卖石头的摊位,车上的石头有点酷似太湖石,不少形状还蛮好看的。
我个人蛮喜欢看石头的,这些形状各异多的石头可以放在茶台,也可以放在鱼缸里,或者作为一个小型枯山水的一部分。
5)匪夷所思系列
在鬼市,万物皆可卖。
乱入古瓷器的,有萌萌的中国风圣诞老人。
有很像言情小说封面的瓷板画……
有老家具,好像是从民居收到的。看起来还有点破破的。摆在路边售卖,上面还有镇宅的守护神。
有来自异国他乡的略微诡异的人像。
有批发高仿铜钱的……
还有卖小狮子的,狮子的表情活灵活现,远看还有点喜气。
全场最奇特的,是居然还有人卖军大衣。我真的不知道受众会是什么样的人……
写在结尾
景德镇的天差不多是从六点左右开始慢慢亮起来的。
我到达鬼市的时间是五点半,到了七点,拿着手电筒的人差不多也都走了。游客陆陆续续地进来。
人群散去,这个摊主吹起了笛子
除了鬼市之外,曙光路的古玩市场还连接着当地的海鲜市场,不远处的马路上还有沿街叫卖的蔬菜摊。
这应该老城区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
离开鬼市,我还建议大家可以去“吃天光”,早起三小时,能干的幸福的事可太多了。
我吃到了久违的抚州巷的油条包麻糍,在杭州出现网红款前,我第一次吃到油条包麻糍的做法,就是在景德镇。
逛鬼市+吃天光,让你一个早晨都能保持满满元气。
/交通贴士/
相关阅读:
景德镇慢行:淘点器物,寻点好吃的
这里有座深藏不露的文艺小城,好逛好买又好吃
两者都是优秀的玻璃建筑。
古埃尔公园也就是奎尔公园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区市北,占地20公顷,原来是巴塞罗那富商艾乌塞比奎尔伯爵计划建立并由高迪设计的一个社区旧址,建于1900-1914年。1922年,市政府将其收购,开辟为社区公园对外开放。同时中国的瓷房子曾是一栋有着百年历史的法式老洋楼,如今是举世无双的瓷美楼奇,被人们称为一座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瓷博物馆。
其次,老瓷片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你可以将它卖给需要它的人(比如瓷器爱好者,考古研究者等)
如果你有很多老瓷片,想卖的话可以联系我
QQ:632823636
中国是瓷器之国,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从生产瓷器的那一天起,就有瓷片的产生,那时的人们在烧制瓷器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残次品,而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埋入地下。
有以下几个好玩的公园:
巴塞罗那城堡公园(Barcelona Castle Park)
蒙锥克公园(Montjuic Park)
古埃尔公园(Guell Park)
休塔德里亚公园(Hugh Todd Doria Park)
奎尔公园(Park Guell)
以下的各公园简介;
城堡公园位于海岸区和小巴塞罗那的交界地带,因公园内的古城堡而得名。1714年菲利佩五世建造了这座城堡,1869年城堡被摧毁,只留下一个祭坛和一座军火库。
巴洛克风格的军火库现在是加泰罗尼亚议会厅,1888年曾作为万国博览会的会场。博览会期间在附近兴建了很多新的景观,如凯旋门、花园、喷泉和小湖。其中最著名的是蒙达内尔设计的三龙城堡(现在是动物博物馆)、阿马格斯设计的花房(现在是文化中心)和丰塞雷设计的遮阳篷。高迪作为丰塞雷的助手参与了纪念碑细节装饰的设计。在公园一角的巴塞罗那动物园中有几座著名的雕塑作品,如索雷的《撑伞的贵妇人》和伊莫纳的《伤心》。
蒙锥克山是巴塞罗那的“绿色吸尘器”,是巴塞罗那人日常游玩的地方。1929年的万国博览会和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在山上兴建了大量文化和体育设施,使这座郁郁葱葱的小山更增添了无限活力。
沿山中小径,可以依次游览神奇喷泉、国家宫(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西班牙村、米罗基金会、奥林匹克体育场、蒙锥克城堡等名胜。
古埃尔公园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区市北,占地20公顷,原来是高迪的守护神-巴塞罗那富商艾乌塞比奎尔伯爵计划建立的一个社区旧址,建于1900年。奎尔伯爵当初买下这块土地,想建立一个有60幢花园式别墅的高尚地区,然而14年只卖出2块地皮。整个社区建造计划也只实现了一小部分。公园里有座高迪曾经住过的房子,这反而不是高迪设计。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922年,市政府将其收购,开辟为社区公园对外开放。
公园入口处有两座小楼。进园后一条造型特别的有分有合的大台阶把人引向一个多柱大厅,大厅后为剧场,犬台阶再向上达到多柱大厅的屋顶平台,平台周围有矮墙和坐椅,平台是游入游息、聚会和跳舞的场所。公园建筑物造型十分古怪,有许多小塔和突出物,表面镶嵌着白、红、棕、黄、蓝、绿等色的碎瓷片,图案怪异。平台栏墙曲折婉蜒,仿佛一条弯曲蜡付的巨蟒。古埃尔公园建筑的迭型充分表现出这位建筑师独特的美学趣味。
休塔德里亚公园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西班牙著名景点。
风景名胜
这个公园是室内的和平避风港,有花坛、莲花池、瀑布、喷泉、湖、乐队演奏台、纪念碑、棕榈树和令人神清气爽的林荫小道,以及功能齐全的有趣建筑物。花园是法国人Forestier的作品。水池中心名叫《忧伤》(Desconsol)的雕塑是Josep Llimona的代表作。公园里集中了19和20世纪加泰罗尼亚雕塑家的优秀作品:Fuxà(Buenaventura Aribau塑像)、Clar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加泰罗尼亚志愿者纪念碑)、Llimona等。还有加泰罗尼亚名人半身像,如Milà I Fontanals、Maragall、Batlle、Aguiló、Teixidor、Fontova、Vilanova等。和纪念碑齐名的瀑布由Fontseré和当时还是学生的现代派天才高迪合作设计。喷泉在Quàdriga de I'Aurora旁边,系Rossend Nobas建造,由Venanci Vallmitjana雕塑家进行装饰。公园里的建筑物品味高超的有红砖造的“三条龙城堡”,现在是动物博物馆(Museu de Zoologia),1888年由Doménech I Montaner设计,被认为是现代派建筑的先锋;还有玻璃钢结构的暖花房(Hivernacle),Josep Amargòs作;砖木结构的植物园室内部分(Umbracle)属于Fontseré本人;以及新古典派风格的地质博物馆(Museu de Geologia)。原军火库,现在的加泰罗尼亚议会宫(Parlament de Catalunya)应受到特别的注意。这幢美丽的建筑自1900至1932年间收藏并展出艺术品和考古发现,后来成为议会,一直持续到1939年。1945年改为现代艺术博物馆,1980年恢复民主成立了加泰罗尼亚议会之后再次成为政治机关。
最佳旅游季节
中部梅塞塔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属海洋性温带气候,南部和东南部属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西北部较湿润,内陆和东南部较干燥。月平均气温从北到南:1月9.4-10.3℃;7月19.1-28.1℃。年降水量一般350-500毫米,山地高达1,500毫米。中部的马德里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夏季干热,冬季干冷。东北部的巴塞罗那地区则为最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夏季较炎热干燥,降水以冬季为主,一年能保证有250天以上的阳光。
历史文化
这座庄严美丽的公园唤起的回忆并不甜蜜。巴塞罗那于1714年落入菲利普五世(废除了巴塞罗那自由的第一个波旁国王)之手,贝尔尼克公爵下令修建一座军事城堡来守卫这座城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拆毁了Ribera区的大部分,从1715年开始根据佛拉芒建筑师Verboom的设计建造Ciutadella。它作为城堡存在了一个世纪多一点。Junta de Vigilància于1841年开始拆毁,尽管两年后Espartero将军下令复建,却引起了居民的强烈不满,最后经过加泰罗尼亚总督的干预。
奎尔公园(Park Guell)建於1900-1914年,并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不管是石阶、石柱和弯曲的石椅上都充满了各式的马赛克,全由磁砖拼贴而成,色彩灿斓,让人有身处梦境之感。
充满梦幻般的公园,与其他建筑不同,它是个开放式的空间。公园内区分成好几部份,最精华区为主要入口处的石阶,石阶上有一著名的马赛克彩龙喷泉,沿著石阶而上的市场广场、弯曲的座椅、石柱和两栋造型特殊如童话世界的房子,都是奎尔公园的最「In」的景点。公园并有一个高第的博物馆,是高第曾居住过的地方。
奎尔公园,本来并不是公园,是富商奎尔在巴城西北荒野处筹画的高级住宅区,只可惜这项造镇计画让当时的人兴趣缺缺,只造好「公共设施」的部分,成为今日以眩目的碎马赛克拼贴及入口的糖果屋闻名的公园,只有高第自己搬了进去。
高第的粉红色宅第──一座漂亮的小楼房仍在公园里,他在这童话森林般的地方,一住就是二十五年。
和高第一起住进来的,还有他的老父和侄女。高第终身未婚,始终照顾著父亲和亡姐之女。听说当时他不许情侣进入他的公园谈恋爱,也许,善良的他并不喜欢这种刺激。
一直支持他的金主奎尔,老家也在这座公园里。提起高第建筑,不能不提及奎尔先生,如果没有这一位有爵位的富商无怨无悔的支持著高第,恐怕巴塞隆纳只是一座有历史的大城市而已。出身牧羊人的奎尔,到了美国发展,带著万贯家财返回故乡,他穷过,所以关心平民,有钱,所以懂得艺术,与终身坚持加泰隆尼亚民族主义的高第理想不谋而合。即使奎尔的会计师不断抱怨:「我辛苦的把奎尔的荷包装满,而高第,只会一次一次的把它掏光!」这位有远见也有梦想的企业家,仍然打从内心深处欣赏高第的艺术风格。
一八八九年,高第为奎尔设计的住宅完成了,许多美国媒体漂洋过海访问高第,使他名噪一时。从远处来看,奎尔投资毕竟划算,虽然花了大钱,却使他的名字,永远留在历史上,在闹区兰布拉大道旁的奎尔宫殿,参观者还得先行拿号码牌,排队等上把个小时,才来朝圣。
我到奎尔公园时,幸运的是个阳光大好的天气,马赛克拼贴在阳光中闪闪生辉,每一处的马赛克拼图都令人屏气凝神。彩色的蚚蜴其实是控制水匣的活门,往阶梯上走,公园的中心有个大厅,讨生活的流浪音乐家在此演奏著小提琴,厅上的屋檐像巨龙的脊骨盘据。
瓷砖碎片、玻璃碎片和粗糙的石块,最便宜的建材,创造出最华丽的姿态,这应该是高第的趣味实验之一吧。
你可能看过奎尔公园(Parc Güell)的照片无数次,但真正走进此处,才能感动与惊叹,这里似乎是高第的游戏空间,他任由想像在此飞驰,而以建筑师的专业将它实现;奎尔公园的入口处是两座包覆著亮丽釉彩,如同童话里的糖果屋,看到这两座建筑的可爱模样,就已止不住好奇,一个公园这样开端,其他部份该是如何展现?
的确,这座公园里最有名的当然不是这两座糖果屋,而是世界最长的椅子;说它是长椅并不恰当,其实它打破了对公园长椅的印象,这个全世界最长的座椅,其实是百柱厅的屋顶边缘,高第结合围墙与座椅,做出了如同蕾丝磙边的曲折座位,并以彩色瓷砖拚贴,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也带动了活泼的气氛,在此或坐或躺,弯角处可以是单人座、情人座,霸占整个圆弧,就成为了5、6个朋友聊天的空间;看起来坚硬的座位,其实是经过人体功学考量,让坐的人都能舒适。这个趣味空间,被称为圆形大广场。
圆形大广场下方的百柱厅,是由84根柱子所支撑,这些柱子除了提供支撑力还负有排水的功能,下雨时圆形大广场的黄沙夹带流水,可经由圆柱,流入旁边的树林,如果雨量充足,通向糖果屋阶梯上的彩色蜥蜴还会喷水。
说起蜥蜴,乍听之下可能会让人觉得很恶心,但这只以瓷砖拚贴,色彩艳丽的蜥蜴,可是这里的镇园之宝,就像中国人以龙为吉祥物,高第创造了蜥蜴看护这片公园,这也算是他的幽默。
其实奎尔公园原本是奎尔伯爵委托高第设计的花园城,在20公顷的土地上要建造60栋花园洋房,但这个案子後来无疾而终,整个社区建造计划也只实现了一小部分;公园里有座高第曾经住过的房子,这反而不是高第设计。
奎尔公园约在1922年开放参观,目前已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指定保护的世界遗产。
早在金代,玉渊潭公园是金中都城西北郊的风景游览圣地;辽金时代,这里河水弯弯,一片水乡景色。其间有封建士大夫们追求隐逸雅趣的“养尊林泉” 、“钓鱼河曲”等风景名胜。
《明一统志》载:“玉渊潭在府西,元时郡人丁氏故池,柳堤环抱,景气萧爽,沙禽水鸟多翔集其间,为游赏佳丽之所。”由于这里地势低洼,西山一带山水汇积于此。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浚治成湖,以受香山新开引河上水。又在下口建闸,俾资蓄泄湖水,合引河水由三里河达阜成门之护城河。
东部建有行宫。后湖淤塞,杂草丛生。解放后,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在旧湖南边挖了一个约10公顷的新湖,状如葫芦,名八一湖。下游建有实验水电站一座。新旧二湖东西两端相联,既可引水,又能蓄水。1960年密云水库修建后,引水工程南端,由昆明湖到玉渊潭的引水渠,在罗道庄与永定河引水渠相汇,同经玉渊潭流入护城河。近年来大力建设公园,修了环湖路,在园内还建了游廊点景建筑,逐步丰富园容。玉渊潭不仅是景色宜人,环境清幽,树木茂密,为西郊盛暑纳凉、游泳、划船的场所;而且在北京水利工程上起着引水、调洪的作用。
2主要景区
樱花园
公园的西北部,紧邻繁华的西三环,有一片山脉贯穿东西,园路蜿蜒四通,水岸翠绿拥绕的园林,是 1989 年开始建设的,以樱花为特色的园中园,总面积 25 公顷。在 1973 年春,依山傍水处栽种了象征中日友好的大山樱。1990 年前后,公园开始大规模整理山水,陆续从中国东北、山东等省引进 14 个品种,2000余株樱花栽于园内。在西门入口有冰心亲题的礼赞石刻,西门附近有不少被认养和栽种的樱花树。园内 " 樱棠春晓 " 、 " 樱洲秋水 " 、 " 柳桥映月 " 、 " 云溪深处 " 等景点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当主角。
樱花园东侧有一水榭 ,名为" 鹂樱苑 " 。在这里悠然的赏荷、听鸟、寻虫、观鱼、会友、健身、唱歌,是人们放松减压的场所。后调整补充栽植染井吉野,使西门和山南侧等区域也成为观赏早樱的去处。这里樱花有山樱、染井吉野、八重红大岛、杭州早樱、关山、一叶、普贤象、松月、有明、郁金等十余个品种。 2002 年日中友好 30 周年纪念植树活动中,补充栽植了思川、南殿、太白和美丽坚等新品种。还有观赏性并不太好,可是总是提前开放的青肤樱。
留春园
留春园位于玉渊潭公园东部,占地面积16300平方米,建于1980-1983年。为造园大师檀馨设计。园中建筑规整,利用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格栅围墙将若隐若现的春光拢于园内,并设厅廊、花架、中心景亭、留春壁画和雕塑等设施为环绕,中心是开阔的草坪,四周种植层次分明的常绿树和高大乔木,姿态各异、季相丰富的花灌木使园中花期相连,将留春之意寓于植物造景之中,是玉渊潭最早建成的设施完备的一个园中园。玉渊潭公园留春园南入口处的壁画,画面由高温烧制的异彩瓷片拼对粘贴而成。东侧路两旁有西府海棠树相叠的花廊,沿路右行有藤萝架,引导游人进入敞厅,厅后竹影映墙,四周花池陪衬。
四角亭
位于留春园西南隅,是园内登高揽胜的制高点。后期这里陆续经过调整,围墙扇面亭等被陆续拆除,成为开放式庭院,但园内植物的基本风格没有变化。现园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早春之时腊梅、连翘、迎春、玉兰等次第开放,樱花是1996年后移植而来。春归之时,盛开的蔷薇、玫瑰、紫藤依旧使春色不减,表现“留春”意境。希望年年岁岁花更艳,也希望来此的游客青春常在。中山岛中山岛区泛指公园西南部景区,长约900米,宽约80米,是公园南侧贯穿东西的一脉山梁的西部。历史上几次开挖和疏浚河湖堆积而成的这道屏障,阻隔在玉渊潭和八一湖之间,山上原有洋槐林,多是农大建校时遗留。因位于公园中部较高,被称为中山岛。
玉渊亭
位于中山岛的东端,是建筑在土山上的一座仿古四角重檐亭,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中式建筑之一,于1985年兴建,是全园制高点,登亭俯瞰,南北景致尽收眼底。此亭于2004年重新整修, 2005年在南侧郑重挂牌,题字“玉渊”,正式命名玉渊亭,为孟令芳题写。2007-2008年对周边地形和植物的再次整理, 使之更为突出。
玉渊亭西侧的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于1987年始建,1990年正式落成。冯河所设计的主碑由不锈钢制成,它与周围的雕塑,表现了少年儿童迎接全国解放的历史,将各个时期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英雄行为与艺术统一起来。1990、1993年、1999年以及2007--2008年,公园陆续对整个地区进行了环境改造,将山体打破,开辟了三条通道,使八一湖、西湖、东湖与樱花园景观通透相连,增加了大量铺装和广场,为公园西南部增添了活力,吸引了众多的晨练游人,现已成为公园清晨最为热闹喧哗的晨练场所——众多歌唱跳舞打球健身的老人,生龙活虎的状态不逊于青少年。玉渊亭东侧的游客服务中心于2009年落成,其功能集会客、服务活动、特色商品展卖为一体,是公园重要服务场所。
引水湖
在公园东北部,有一幽静湖区,原来为林木囤养区,植被繁茂。随着公园环路的建设,这个占地9.5公顷,地 势低洼的林区,在1997、98年被大规模回填改造。该景区的水系是自东湖而来,至钓鱼台而去。北部地形舒缓开阔,以雪松,银杏和挺拔的白杨等乔木为主,散布于开阔的草坪,沿公园环湖路北,配以海棠等春花灌木带,极具90年代的疏林草地风格。这里4月成片的美国观赏品种海棠,是仅次北京植物园的海棠胜景,成为目前春季活动中公园的又一亮点。
远香园
远香园景区位于公园东南部中心区,留春园西侧,为2005年原望海楼宾馆和公园管理处搬迁之后重点建设景区,2006年—2009年分期建成。原规划名称取自咏荷“香远逸清”,后几经调整,建筑成型,但庭院景观变化很大,取消了原计划湖边的荷花岸以及中心庭院的荷花池,成为目前具有较多文化和服务功能的核心区。核心景区2009年建成樱花展厅、远香楼、景观亭等风格现代简洁的三处建筑。其中景观亭掩映于碧绿柳荫间,成为湖岸的新景。亭西侧为景观大道,主景手印石是为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2006年评选出的景观之星—檀馨(设计大师)、张国立(认养绿地多年并成为形象大使)等人的手印,于 2007年建成。
除建筑等硬质景观外,中心庭院区域于2010年种植樱花、玉兰、牡丹、丁香、太平花等乔灌植物。景观大道以南为2006年建成的具有停留休息功能的绿地,种有大量吉野樱花和几株垂樱。其西侧还有林木茂密的山林坡地,种有紫叶李、白蜡金丝柳等彩叶树种。
十二属相
儿童游乐场,其内建有十二生肖雕塑造型,生动有趣栩栩如生。大型水泥仿树型房屋,配有铁索桥、独木桥和滑梯,旁边土山与山石、伞亭以及其他可爱动物的雕塑,共同构成儿童活动区稚朴而活泼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