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宁为玉碎的下一句

淡然的冰棍
健忘的薯片
2023-01-26 15:40:45

宁为玉碎的下一句

最佳答案
大力的寒风
欣喜的花卷
2025-10-25 14:33:4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成语出自唐代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讲述的是元景皓不畏强暴的故事。

公元550年,东魏的孝静帝被迫让位给丞相高洋,后被毒死。高洋当皇帝后,又毒死了孝静帝的三个儿子。不久,天上出现了日食。

高洋担心这是一个不祥之兆。把一个亲信召来问:“西汉末年,王莽夺取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来呢?”亲信回答说:“陛下,因为他没有把刘家宗室人员斩尽杀绝。”高洋相信了这个亲信的话,大开杀戒,把东魏宗室的人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幸免。

消息传开后,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非常恐慌,生怕高洋的屠刀砍到自己的头上,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

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气愤地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而保全。我宁愿死也要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

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的把元景皓的话报告给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元景皓,并将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赐他姓高,给他升了官。但是,残酷的屠杀,不能挽救北齐摇摇欲坠的政权。三个月后,高洋因病死去。过了18年,北齐王朝也寿终正寝。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百业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清华大学朱自清教授,贫病交加,一家老少只能以稀粥糊口,食不饱腹。当局为缓和高级知识分子的不满,给他们发了“面粉配给证”,凭证可购买美国援助的平价面粉。

朱自清先生,已经重病缠身,无钱医治,在贫病交加、饥寒交迫之时,他毫不犹豫地在写下“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者给予的……”并在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回去。不久,朱自清先生逝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先生以微弱的声音叮嘱家人:“有件事一定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字的,我们家即使饿死,也不要美国面粉!”朱自清先生宁愿饿死,不要美援面粉,不食嗟来之食,始终保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始终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他不怕鬼,不信邪。青年毛泽东说:“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晚年毛泽东在《杂言诗·八连颂》中写道:“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毛泽东这种不怕鬼、不信邪的气魄和胆略,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碰到过无数困难,但从来没被困难所吓倒,却克服了所有的困难;碰到过无数的敌人,却没有被敌人吓倒,最终战胜了所有的敌人。这一点,不仅他的同志和人民深信不疑,就连他的敌人也不得不佩服。毛泽东不屈不挠,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是中华儿女的杰出代表!

从古到今,从诗经到齐书,从女子到君子,中华儿女不畏强权,不畏强暴,打不垮,压不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铮铮铁骨的精神,代代相传,一脉相承。

最新回答
虚拟的帆布鞋
懦弱的鼠标
2025-10-25 14:33:41

意思为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出自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景皓(元景安堂兄)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为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译文: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

东魏大丞相高洋逼迫孝静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北齐。高洋心狠手辣,为了不留后患,在公元551年,把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杀死了。可是做了坏事以后,心里很害怕。

一天,天空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个不详的兆头。于是,问了彭城王元韶: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刘家的天下而光武帝刘秀又能夺回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这名亲信说不清楚,就随意应付说是因为王莽没有斩草除根,没有把刘氏宗室的人杀干净。

高洋信以为真,于是把东魏的宗室近亲全部杀掉,连小孩也不放过。高洋的残忍行为是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感到很害怕,担心他们自己什么时候也会被杀掉,于是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有的人主张改姓高,不再姓元。出主意的这个人是一个县令,叫元景安。他的堂兄元景皓断然拒绝了这种建议。他说,采用改姓的方法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他认为大丈夫宁愿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能作为瓦片而保全下来。他宁愿高贵地死去,也不愿屈辱地活着。后来,元景皓因元景安的告密而被处死。但高洋也于三个月后病死。十八年后,北齐宣告灭亡。

搞怪的玫瑰
寒冷的树叶
2025-10-25 14:33:41
公元550年,东魏的孝静帝被迫让位给丞相高洋后被毒死。高洋同时还杀害他的儿子及所有亲属以斩草除根。后扬言杀他的远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愿被杀头也不愿改元姓高,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杀害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语出《北齐书·元景安传》:“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王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世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元景安堂兄)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逐他姓”则生,“不逐他姓”则死,最终元景皓因不易姓而被杀,表现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决维护。后来,这一典故被抽象出来,含义也大大升华,用以比喻宁愿为高尚、正义的事业做出牺牲乃至献身,也不为小利而苟全,千百年来一直沿用。

选自百度百科

高兴的信封
孝顺的煎蛋
2025-10-25 14:33:4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出自唐代李百药的《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为玉碎,不能瓦全”。其义为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罐而保全。比喻宁愿壮烈地死去,不愿苟且偷生。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战争年代有着崇高气节的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含糊的冬瓜
文静的棒球
2025-10-25 14:33:41
驾车路线:全程约176.1公里

起点:济南西安站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景安大街行驶50米,调头进入景安大街

2) 沿景安大街行驶2.6公里,右转进入S385

3) 沿S385行驶10.8公里,直行进入黄河路

4) 沿黄河路行驶5.3公里,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840米,直行进入京沪高速公路

3.沿京沪高速公路行驶127.3公里,过天桥,朝天津中心城区/天津滨海新区/唐山/S6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津沧高速公路

4.沿津沧高速公路行驶12.8公里,朝滨海新区/唐山/S60/G2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王官屯互通

5.天津市内驾车方案

1) 沿王官屯互通行驶380米,过王官屯互通约80米后,直行进入滨石高速公路

2) 沿滨石高速公路行驶11.0公里,在静海城区/大邱庄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3) 沿匝道行驶750米,右转进入团王线

4) 沿团王线行驶3.4公里,右转进入泰山路

5) 沿泰山路行驶130米,直行进入泰山路

6) 沿泰山路行驶30米,过右侧的正金源家电城大邱庄店约180米后,在第1个出口,朝长江道/镇政府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泰山路

7) 沿泰山路行驶270米,调头进入泰山路

8) 沿泰山路行驶80米,到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