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彩绘工的岗位说明,如何考核,谢谢

爱笑的灯泡
眼睛大的飞机
2023-01-26 15:23:15

求画家李馨是简历和书画作品!!谢谢!!

最佳答案
聪明的棒棒糖
喜悦的衬衫
2025-10-26 12:25:30

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

李馨:艺名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寓意——子木先生,字馨,大连人,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陶瓷艺术设计。 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 李馨

现任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景德镇美术馆馆长助理、景德镇青年陶艺家联谊会秘书长、景德镇美术馆日用陶瓷研究所所长、景德镇美术馆专业画师、昌南书画院高级书画师、中函艺联艺术家工作部主任、窑韵工作室艺术设计师、景德镇尊艺坊艺术设计师。艺术作品注重造型各异、色釉与手绘装饰并举,设计产品简约大方,民族性与时代感并存。

获奖情况:

2007年8月代表作《赏花图》,入选《2008年和谐中华迎奥运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展》; 2008年12月20日,在景德镇陶瓷美术馆首届人物画家作品展活动中,参展作品《陶瓷三圣图》瓷板荣获金奖; 2008年4月12日,陶瓷作品《高歌胜唱好日子》在第43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暨家居用品交易会上获得2008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 2008年4月15日,《百花齐放》瓷瓶获得2008年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奖赛银奖。 2007年7月1日,古彩《关羽擒将图》在景德镇市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艺术作品展中荣获金奖; 2007年10月18日,《青花吟》六头茶具在景德镇美术馆举行的“我心中的御窑”主题展活动中荣获金奖,并由景德镇美术馆收藏; 2008年8月16日,陶瓷作品《大成图》由上海朵云轩收藏; 2008年7月26日,《明月照青松》青花五尺六瓷板捐赠汶川大地震受灾区由景德镇市红十字会收藏; 2010年7月15日,《秋水云长》瓷瓶捐赠抚河唱凯堤抗洪救灾由抚州市人民政府收藏。 论文发表:

最新回答
安静的小蚂蚁
满意的小丸子
2025-10-26 12:25:30

印章是《霍兰》

霍兰,68岁。

人物档案

1936年出生于石湾,1949年师从石湾陶塑艺人梁华甫学艺;1955年到广州人民美术社工作,并师承石湾著名动物陶塑家区乾学艺;1960年到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进修,随后到石湾美术陶瓷厂从事动物陶塑创作;1991年退休后在家仍坚持进行陶艺探索和创作。

从艺几十年来,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工细结合、豪放写意的艺术风格,作品《鹌鹑》、《猫头鹰》《松鹰》、《大啼鸡》、《红釉狮子》等曾11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奖励,1988年被评为工艺美术师。

从艺感想

艺术家要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动物陶塑是石湾公仔的重要组成部分,霍兰是当代杰出的动物陶塑家。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海内外收藏家慕名上门,要求购藏她创作的《鹌鹑》、《猫头鹰》等陶塑珍品,但都被她婉拒了。“创作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不容易呵,卖作品就像卖儿卖女,舍不得啊!”日前,霍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为了解动物的习性,她多次深入动物园体验生活,创作出一款款活灵活现的动物陶塑

在石湾土生土长的霍兰,14岁就跟随石湾陶塑艺人梁华甫学艺,后来又拜石湾著名动物陶塑家区乾为师,继承了石湾传统陶艺技法。为了解各种动物的习性,掌握动物的解剖结构,上世纪60年代,她多次到广州、北京动物园体现生活,提高塑造动物陶塑的功力。

外表朴实、性格内向的霍兰不善言辞,但对当年深入生活的情景仍记忆犹新:“那时,我们连续一个多月住在动物园,与动物朝夕相处,细心观察动物的神态,比如猫吃饱后的睡姿、老虎黄昏中的怒哮,把动物最有神气的动作融入作品中,力求使塑造的动物充满灵气。”

细致的观察锤炼了霍兰的功力,使她的创作如鱼得水。《石榴雀》是她早期创作的力作,作品刻画的是一只活泼的小鸟,刚结束歌唱就飞到一个大石榴上尝尝榴子的甜味,清润一下喉咙,再引吭高歌。作品以这一瞬间的神态表现了宽广的意景,形象生动,神采奕奕,使人爱不释手。

霍兰善塑动物,更喜欢动物。为增进自己与动物的感情,工作之余,她亲自在家里饲养小动物,观察它们的喜怒哀乐。为创作动物陶塑《猫》,她特意在家里养了一只波斯猫。由于她对动物的感情太深了,这只波斯猫一养就是16年,直至它老死。

霍兰塑造的《猫》生动传神,逗人喜爱。

《鹌鹑》中,塑造了一对相互呼应、形影不离的鹌鹑。

有一次,她发现自己饲养的一对鹌鹑,有一只飞走后,另一只竟然不思饮食、整夜呼叫,最后忧郁而死。深谙动物情感的霍兰从中获得灵感,塑造了一对相互呼应、形影不离的《鹌鹑》。作品问世后,1982年在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中获三等奖,随后在全国部优产品评比中荣获第一名。1984年,她创作的《红釉对狮》、《胎毛对狮》、《斗牛》等陶塑作品,被选送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展出。

几十年来,她不断探索“胎毛”技法,练就了画、压、钤、啄等绝技,使动物陶塑达到几可乱真的效果

动物陶塑是石湾公仔的主要艺术品类,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浓郁的地方风格。区乾是当代著名的动物陶塑家,他塑造的动物写实逼真,细腻、传神。早在上世纪50年代,霍兰就虚心向区乾学习“胎毛”技法,孜孜以求,使塑造的动物形神兼备。

霍兰告诉记者:“由陶塑先辈创造的‘胎毛’技法,主要用于动物翎毛的表现,其手法是采用各种形状的刀具,运用画、压、钤、啄等技法,在动物上塑出生动自如的羽毛和毛发,如旋转卷曲的牛毛、鳞状和波浪型的羽毛等等,都要通过艺术处理,才能细致表现出来。当年,我跟区乾师傅学艺,从修制师傅的‘胎毛’鸟兽动物、到临摹师傅的作品,都得到他的悉心教导,学到了传统的‘胎毛’技法。在创作实践中,我不断探索‘胎毛’技法,运用胎釉结合的工艺,力求使动物陶塑达到以形传神、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采访中,霍兰拿出她早年创作的《猫头鹰》让我们观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猫头鹰翎毛雕刻细致,大小羽毛排列有序、层次分明,犀利的脚爪和鹰嘴充满力量,炯炯有神的目光仿佛在观察着世界,而竖起的双耳又好像在聆听着四周的动静,把一只充满灵性的猫头鹰塑活了!

“要熟练掌握‘胎毛’技法,要下一番苦功。比如猫头鹰的羽毛,各个部位都不相同,从头部、颈部到翅膀、尾巴都各有特色,要从观察中慢慢体会,在创作中细致刻画,才能生动而真实地表现出来。由于‘胎毛’技法费时费力,现在采用的人不多了,但我始终坚持下来,因为我觉得,运用此法创作的动物陶塑才能像真的一样。”霍兰介绍说。

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石湾动物陶塑的传统技艺,使霍兰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她创作的《雄鹰》、《狮子》、《猫头鹰》、《慈爱》等动物陶塑作品在全国评比中先后荣获银杯奖和一、二、三等奖,深受海内外收藏家喜爱。

《雄鹰展翅》,充分表现了鹰的威猛和机警,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鹰的英雄气概。

她和丈夫,一个善塑人物,一个善塑动物,几十年来,夫妻俩相得益彰,合作了一件件佳作

霍兰的丈夫廖洪标是著名的陶艺大师,其创作的人物陶塑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几十年来,她和丈夫携手合作,先后完成了10多件合作作品,在陶艺界传为佳话。

“霍兰塑造的动物生动传神,我在创作中遇到需要动物衬托的作品,都喜爱与她合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廖洪标告诉记者。

《千里走单骑》是霍兰与丈夫合作的代表作之一:大义凛然的关公骑着战马驰骋,那急驰的战马与过五关斩六将的关公相呼应,生动地衬托了关公势不可挡的英雄气概。

《千里走单骑》是霍兰与丈夫合作的代表作之一。

“有些合作作品虽然没有署霍兰的名字,但她从来不会计较。”谈起往事,廖洪标感慨道。

采访中,廖洪标拿出他与妻子合作的陶塑作品《大献鸿图》的照片让我们欣赏。作品表现的是罗汉骑着神兽、手捧寿桃,祝福人们健康长寿的意境。那轻松愉快的神兽与欢天喜地的罗汉相互呼应,逗人喜爱。

转瞬几十年过去了,与泥巴打了大半生交道的霍兰虽然已退休,但在居家弄孙的闲暇仍不忘陶艺创作。令她欣慰的是,她与丈夫建立的“廖氏陶艺工作室”已基本落成,今年春节后她和丈夫就可以到工作室开展创作了。

“过去在美陶厂创作的原作,大部分被收藏家收藏了。我希望能重新创作一些自己满意的作品,留给后人借鉴,也希望将来子孙后代的陶艺创作水平在我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谈及今后的打算,霍兰深有感触地说。

霍兰创作的《猫头鹰》翎毛雕刻细致,目光炯炯有神,充满灵性。

点 评 :

写实写意 各臻其妙

刘孟涵(石湾陶艺收藏家协会秘书长):

如同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大分支,动物陶塑亦为石湾公仔重要一脉。黄炳鸭、霍津牛、区乾马、曾良鹰名垂史册,熠熠生辉。

师从区乾的霍兰把石湾传统“胎毛”技法的画、压、钤、啄运用得出神入化,又长期在大自然中观察体验,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写实写意俱有精品,可以说把当代石湾动物陶塑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她的写实力作《猫头鹰》、《鹌鹑》形神俱佳、刚劲大气,克服了女性作者常见的柔弱。写意作品有两类,一是传统造型的瑞兽,如《红釉狮》、《胎毛熊》等,古拙高雅,神韵生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二是以现代艺术高度夸张变形手法创作的小动物,如《12生肖》、《12款小动物》等,稚趣盎然,清新脱俗,洋溢着率直的童真和宽厚的母爱,让人过目难忘。

大千世界,生机勃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霍兰,以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为我们提炼了万千生灵纯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