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制作陶瓷的有关化学方程式?急用~
陶瓷的组成
在高熔陶瓷被制造商用来使用,几乎不用来制作个别陶瓷修复体.该材料含75%~85%长石,12%~22%石英和4%高岭土.长石形成玻璃相,作为石英的基质,石英在烧结后仍呈悬浮状.
石英(SiO2)在陶瓷中用做增强剂.在正常烧结温度下,它没有结构上的变化,起到在高温下稳定块体(mass)的作用.
牙科陶瓷中所用的长石系硅酸铝钾(K2O Al2O3 6SiO2)和钠长石(Na2O Al2O3 6SiO2)的混合物.天然长石绝无纯品,K2O和Na2O的比例各不相同.在大约1250至1500°C(2280~2370°F),长石熔化变成带有游离晶体硅相的玻璃.
长石中的氧化钠可降低熔化温度,而氧化钾可增加熔化玻璃的粘度,减少烧结过程中陶瓷的热塑性流动(pyroplastic flow).这是一个有用的性能,因为它能防止边缘变圆、牙齿形状的丧失以及表面印迹的消失,利于形成生动的外观.
高岭土系水合硅酸铝(Al2O3 2SiO2 2H2O),起粘合剂的作用以提高未烧结陶瓷的成型能力.因其不透明,故含量极小.
尽管许多修复陶瓷含有石英的游离晶体相,但它们应被描述为玻璃;更确切的讲,高熔陶瓷可被称做“长石玻璃”.
在中熔和低熔陶瓷的生产中,制造商将各种成分混合起来将其熔化,然后在水中骤冷.骤冷导致内部应力,使整个玻璃产生大量的裂缝和断裂.这一过程叫玻璃料的加热处理,产品叫做玻璃料.如此形成的易碎结构很容易被碾成粉末,供上瓷师使用.
在陶瓷的预熔过程中,组分间发生热化学反应,并出现与此反应相关的收缩.在随后的技工室烧结过程中,粉末熔在一起形成修复体.熔化温度取决于玻璃的组成,必须小心控制以尽量减小热塑性流动.
钾碱(potash)和钠碱(soda)是以碳酸盐或天然矿物质(如长石)的形式被引入.在后一种情况下,加入一些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硼可以硼砂或硼酸的形式存在.石灰可以碳酸钙的形式加入,在玻璃料的加热处理(fritting)过程中,碳酸钙回复为氧化钙(CaO).
无论是卫生间、客厅,还是厨房等等,都有很好的装修效果。但是很多人在挑选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陶瓷和玻璃的硬度哪个高以及瓷砖有哪些等级,也不知道哪些材料更好,所以有时候会非常纠结。下面介绍的就是这些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好的材料。
陶瓷 和玻璃材料都非常热门,可以应用到很多个领域,无论是 卫生间 、客厅,还是 厨房 等等,都有很好的 装修 效果。但是很多人在挑选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陶瓷和玻璃的硬度哪个高以及瓷砖有哪些等级,也不知道哪些材料更好,所以有时候会非常纠结。下面介绍的就是这些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好的材料。
陶瓷和玻璃的硬度哪个高
玻璃的莫氏硬度为6.5。正长石可作为陶瓷、玻璃、珐郎,以及制造钾肥的原料。即陶瓷的摩氏硬度为6。
综上所述默示如果用莫氏硬度来比较,玻璃的硬度相比陶瓷较大。但如果用维氏硬度,则陶瓷的硬度相比玻璃更大,陶瓷是工程材料中刚度、硬度的材料,其硬度大多在1500HV以上。
陶瓷砖如何判断质量
一看:看颜色和平整度。一般来说,瓷砖的颜色越清晰越好,凭肉眼看一下有没有针孔,针孔容易堆积赃物。
二听:通过进行敲打来听声辨密度,声音清脆说明瓷砖瓷化密度和硬度高,质量好。
三测:现场测量。用直尺或卷尺测量,瓷砖的四边和对角线,检查尺寸。
四刮:从痕迹看品质。检查瓷砖的表面质量,可以用硬物刮一下瓷砖釉面从而判断瓷砖的表面硬度。
五试:看瓷砖吸水率。一般来说,瓷砖的吸水率低,代表瓷砖的内在稳定性越高,也就越适合湿气或水分含量较高的空间(如卫生间、厨房),且不会产生黑斑等问题。而检验瓷砖吸水率的常用方法是将瓷砖的背面倒水,渗透缓慢甚至不渗水的 瓷砖质量 较好,反之则为不好。
瓷砖有哪些等级
瓷砖是国家按瓷砖的放射性分为A、B、C等。瓷砖按国家标准规定的等级划分为两个级别:1、优等品2、一级品。
A类的使用范围不受限制,可以在家庭装修的各个场所使用。
B类装修材料不可用于I类 民用建筑 的内饰面,但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内、外饰面。
C类装修材料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及室外其他用途。
看完上面的内容后,大家应该知道陶瓷和玻璃的硬度哪个高以及瓷砖有哪些等级。其实在选购陶瓷砖和玻璃砖的过程中,可以从几个重要的角度出发,判断这些材料的质量,包括颜色,平整度,声音,但也可以通过现场测量的方式了解瓷 砖的尺寸 大小。如果使用这个材料的时候没有分析优劣之处,后续可能会出现问题。
1、陶瓷
陶瓷是指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
(1)传统陶瓷又称普通陶瓷,是以粘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
(2)现代陶瓷又称新型陶瓷、精细陶瓷或特种陶瓷。常用非硅酸盐类化工原料或人工合成原料,如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等)和非氧化物(氮化硅、碳化硼等)制造。
2、玻璃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
3、陶瓷和玻璃的区别
(1)成分不同:
陶瓷配方一般有石英、长石、粘土构成,而玻璃配方则有石英、长石(氧化物)、澄清剂构成。
(2)性能不同
陶瓷机械性能好,具有耐磨、抗折强度高,但一般陶瓷弹性系数低、介电性能好、耐化学腐蚀。而玻璃脆性大、耐化学腐蚀。
(3)微结构不同
玻璃是非晶体、陶瓷是晶体(多晶体)。
一、性质不同
1、正长石:单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厚板状,双晶常见,也有呈粒状或块状集合体的。
2、斜长石:长石族矿物中的一个Ab-An的完全类质同象系列,但在常温下某些区间不能相互混溶,形成两相长石的显微连生体。
二、物理特性不同
1、正长石:透明正长石类似于黄玉、黄绿柱石、浅黄色黄玉或玻璃。发现了链长正长石、星光正长石、正长石太阳岩和正长石月岩。所以正长石宝石是非常重要的。折射率1.520,1.525,双折射0.005,比重2.56-2.59,硬度6。
2、斜长石:白色,灰色,比刀硬。致密多晶孪晶常见于晶体或解理面。它们产于暗色岩石(辉长岩、橄榄岩等),常与普通辉石、橄榄石共存。
扩展资料:
正长石广泛分布于酸性和碱性岩浆岩和火山碎屑岩中,以及钾长石片麻岩和花岗岩混合岩、长石砂岩和硬砂岩中。正长石是陶瓷和玻璃工业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生产钾肥。
马达加斯加产黄色正长石,透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斯博物馆拥有猫眼正长石、灰绿色、104.5克拉和星光正长石、白色、22.7克拉;马达加斯加的透明黄色正长石249克拉;格陵兰的浅棕色透明正长石晶体长于6厘米,以及深橙色红色正长石溶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长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斜长石
陶瓷,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因此从化学上来说,陶瓷的成分与岩石的成分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约公元前1000 年前,中国制造出无色玻璃。但其易碎,而陶瓷制造的工艺越来越精致,玻璃反而用得少了。
太厚的话会在坯体干燥时增加很大难度,一但干燥不均匀就会开裂。
越厚这种趋势就越大。
克服办法:1.缓慢干燥。
2.尽量做薄,有条件可注浆或印坯。
3.泥尽量多练练。
4.做的时候控制好泥料水分。(过干过湿都易裂)
水泥的主要原料有熟料【生产熟料的主要四种原料石灰石(主要提供Ca、砂岩(主要提供Si)、铝矾土(或者炉渣,主要提供Al)、铁粉(或者钢渣Fe) 】、石膏、矿渣等
玻璃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石英、长石(钾长石、钠长石)、纯碱
正长石密度2.57g/cm3。
正长石晶体呈短柱状或厚板状,常见双晶为卡斯巴双晶,有时呈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肉红、浅黄白、浅黄红色,玻璃光泽,两组完全解理,硬度6,比重2.57。
正长石主要产于中、酸性和碱性岩浆岩、各种片麻岩、混合岩中。风化后变为高岭土。用于作绝缘电瓷和瓷器釉药的材料及玻璃和搪瓷的配料,并可用以制钾肥。
产地:
正长石广泛分布于酸性和碱性成分的岩浆岩、火山碎屑岩中,在钾长片麻岩和花岗混合岩以及长石砂岩和硬砂岩中也有分布。正长石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制取钾肥。
马达加斯加产黄色正长石,透明。美国华盛顿史密斯博物馆藏有:斯里兰卡产猫眼正长石,灰绿色,104.5克拉和星光正长石,白色,22.7克拉;马达加斯加产透明黄色正长石249克拉;格陵兰产浅褐色透明正长石晶体长6cm以上及挪威产正长石日光石呈深橙红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正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