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殿堂级国瓷大师曹细毛,享誉世界的瓷坛巨匠!

笨笨的胡萝卜
孝顺的狗
2023-01-26 12:40:21

殿堂级国瓷大师曹细毛,享誉世界的瓷坛巨匠!

最佳答案
瘦瘦的冥王星
踏实的星星
2025-10-29 11:10:46

瓷器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值得每个人花费毕生时间去研究、学习,他在家族几位大师的影响下,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实践,成就了炉火纯青的艺术手法,登上了瓷器领域的高峰,并成为行业称赞的标杆, 后辈以其为榜样,并被称为瓷坛巨匠。他将一生奉献于瓷艺事业,用一件件精美作品,赢得了新老瓷友们极大的赞赏!

人物简介

曹细毛,字罗湖老人,当今瓷坛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人,1958年出生。其系大瓷网艺术家库名家、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景德镇陶瓷世家第三代传人、景德镇著名陶瓷艺术家曹笔山之孙、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曹美华之子 。其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高岭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斩获几十余项国际级大奖,海内外多所文博单位与收藏家都收藏了代表作品。 老师 每日笔耕不辍,创造臻品盛名海内外,其作品被多国政客友人所珍藏,成为当代瓷坛不容忽视的殿堂级大师。

获奖记录

2013年作品 《瑞雪丰年》 在“唐山金融中心之光”第十六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名家名作展评中获 金奖 ;

2013年作品

《水乡风情》 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 金奖 ;

被中国国家艺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授予

“中国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4年作品

《月是故乡明》 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 金奖 ;

2016年作品

《重工粉彩山水将军罐》 在第六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 金奖 。

2017年作品

《羲之爱鹅》 在全国手工业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评中获 金奖 ;

作品更是被多所博物馆,上海艺术文化长廊等机构收藏,在当今陶瓷领域极具影响力

国瓷巨匠曹细毛大师,数次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奖”金奖, 作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代表,先后在港、澳、台地区及越南、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展出并获得极高的评价,很多作品也被藏家重金收藏

艺术风格

曹细毛先生出身于景德镇陶瓷工艺之家, 从小耳濡目染,对陶瓷的热爱以及创作充满激情,对瓷艺的热爱更是从小培养。其艺术风格深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从而造就其对不同艺术风格的驾驭能力,更不拘泥于一格。 在传统陶瓷绘画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现代化的审美元素,使得他的作品更加贴合当代人的审美心理。

老师的瓷板画作品深受众多瓷艺玩家的喜爱。这件描绘万里长城风光无限的瓷板画,风格大开大合,磅礴大气。通过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和近处的几株老树对比,明暗交替,层层递进 ,层次分明而不显得杂乱。整件画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对一个陶瓷大师来说用短短几十载的艺术造诣,创造出比生命跨度更大的可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是最大的荣耀!

曹细毛擅长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等工艺装饰,并吸取传统艺术之精华和现代名家之长,融古今中外绘画艺术于一炉,在绘瓷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格调。 曹细毛的作品画意独具,勇于创新,构思新颖,笔墨苍劲泼辣,色彩及其丰富,渐成大气浑然之独特风格。

艺术成就

数年来获奖二十余项,其中《百鸟朝凤》、《十二金钗》、《国色天香》、青花《秋韵》、《孔雀开瓶》、《青花王中王》、《四季花鸟》等作品被上海艺术文化长廊收藏并发表, 作品先后在港、澳、台以及越南、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展出,颇受海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在2019年,为展现艺术家在实现未来复兴,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国集邮传统文化,努力打造中华民族品牌文化的“中国梦.文化梦”活动中, 曹细毛大师入选中国传世名家名作大型系列邮册,也是世纪殊荣极为难得,更是得到政府与国家的肯定和赞扬,成为现代瓷坛泰斗级大师,多幅臻作堪比清宫藏,被誉为世纪之作。

曹细毛大师出生陶瓷世家,在学习陶瓷绘画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作品极具扎实而精湛的陶瓷技法与工艺,并且又具有非常高的文化内涵,这和老师丰富创作经验和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是密不可分的。

收藏潜力巨大

如今六十三岁的曹细毛大师,在瓷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国字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所创作的臻品再现国瓷辉煌,堪称艺术瑰宝震惊瓷坛,极具文化价值与升值潜力,成为拍卖场上争抢的目标。 人们常说,藏一器,富三代,论升值潜力和收藏价值,曹细毛大师的作品毋庸置疑。 曹细毛老师作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瓷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品也再现了传统国瓷的辉煌,堪称艺术瑰宝,极具价值与升值潜力,也是新老瓷友争抢的热门。

国际上对各类投资收益进行过缜密计算,经调查,以中国当代瓷器为代表的艺术品年收益率平均为每年30%左右,而复利效用使得艺术品往往在数十年甚至几十年后呈现惊人回报率。

在瓷器高端投资艺术品繁荣的年代,真正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臻品可谓一器难求,像曹细毛老师的作品更是拍卖会的常客, 老师的作品 无论是成交占比还是成交价格上来看,都是非常乐观的,这也印证了瓷器市场未来的投资理财价值,对于瓷友投资或者收藏来说,曹细毛老师的作品现在正是收藏绝佳机遇!

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

曹细毛为人随性、洒脱,但对作品创作却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作品经常都是一抢而空,被认为是最亲民、最具传统国瓷韵味的一位国瓷大师

曹细毛大师善于寻求画作美感,用最自然,最朴实的元素为题材,竭尽心力进行创作与构图,精心抓住每处细节,力求完美,在众多陶瓷作品中能瞬间吸引眼球,令人印象深刻

殿堂级大师曹细毛追求自然之美,吸取传统艺术精华和现代名家之长,融古今中外绘画艺术于一身, 作品独具创新,彰显中国画的独特风韵,是真正的瓷文化“国粹”

曹细毛老师对作品严格要求,追求精益求精,就像老师所说: “陶瓷艺术如果要创造一个好的作品,肯定心血汗水都在,很辛苦,做不好我们就要砸掉,做得好就留下。”

曹细毛以其天纵的才气,坚定的信念,和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使其成为陶瓷行业的榜样人物,也为陶瓷行业留下了一件又一件的传世臻品!

最新回答
无辜的小鸭子
平常的唇彩
2025-10-29 11:10:46

7月30日,记者从日照市文联获悉,近日在北京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暨第三届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精品展览会上,日照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的苏兆启、苏日华黑陶作品《高柄蛋壳镂空陶杯》荣获中国陶瓷作品"大地奖"金奖。

7月19日,笔者从河南廷怀汝瓷科技有限公司获悉,日前在北京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暨第三届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精品展览会上,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平顶山市政协委员李廷怀的汝瓷作品《荷初》获中国陶瓷作品“大地奖”金奖,张峰、李亚玲夫妇的汝瓷作品《幸福》获银奖。

广东省佛山陶瓷艺术大师邓钜辉一件“重生-雅安”现代时事写实题材的陶瓷作品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大地奖”陶瓷作品竞赛中获得“金奖”。

2013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暨第三届中国陶瓷文化创意设计精品展览会,于2013年7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旧馆举行。中国轻工业总会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大地奖" 陶瓷评比,同期举行。我院组团参加陶瓷展览与“大地奖" 评比,并获得四金四铜佳绩。张南章副教授的《关公》,周金田副教授的《世遗之音》,赖双安副教授的《悟》,邱玫瑰副教授的《贵妃醉酒》等四件作品荣获金奖,赖荣伟副教授的《活佛》,赖颖秦副教授的《花好何须月圆》,郑振雷讲师的《爱莲说》,张丽芬讲师的《开口笑佛》等四件作品荣获铜奖。

留胡子的板凳
甜甜的大米
2025-10-29 11:10:46
凌宗正(1929.8-2022.12.31)

中国陶瓷雪景第一人,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当代陶瓷艺术大师凌宗正老师于2022年12月31日不幸逝世,享年93岁。

凌宗正从事陶瓷艺术创作达70余年。擅长粉彩雪景山水,青绿山水。1983年,100件莲子缸青绿山水《群贤会》荣获中国轻工部陶瓷展览中优秀创作奖。1990年瓷盘《出诊》荣获江南六省陶瓷联展优秀创作奖。

1993年扇型瓷板《踏雪寻梅》荣获日本恩巴现代艺术馆在景德镇举办陶瓷名作展览会—等奖,另外《雪山会琴》《三顾茅庐》《抱琴访友》《程门立雪》《红拂指》等作品,分别荣获省、市陶瓷美展一等奖、二等奖。凌宗正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深受港、澳、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的收藏家和工艺品爱好者的喜爱和收藏

健壮的黑裤
健忘的小鸽子
2025-10-29 11:10:46

  这是俄罗斯现代陶瓷工艺作品,作者是Аня Стасенко 和 Слава Леонтьев(俄文)国内还没找到翻译过来的资料,你可以复制搜索他们的俄文名访问他们的网站

Аня Стасенко 和 Слава Леонтьев

两位艺术家分别于1965年和1967年出生,

教育程度:

哈尔科夫美术学院(绘画系) ,哈尔科夫艺术与工业研究院(平面设计) ,涉猎平面设计、珠宝设计、陶瓷设计和工业设计等领域。他们的陶瓷小雕像从4厘米到40厘米不等,都是运用的传统陶瓷工艺,但设计的造型和色彩融合了现代设计元素和一些区域性元素,将不同风格的艺术糅合于方寸之中,从图片上看,图案主要采取手绘的方式。

以上是我自己查阅和总结的资料,仅供参考

高挑的冰淇淋
着急的鸭子
2025-10-29 11:10:46
景德镇的陶瓷大师实在太多了,列出几位大大师的人吧

王锡良,男,1922年2月生,安徽黟县人。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书画院院长。他出身"陶瓷世家",少年时随叔父"珠山八友"王大凡先生学艺,1954年进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擅长陶瓷粉彩人物、山水、花鸟。作品笔力老道,构图严谨,师法自然,技艺精湛,形神兼备,超凡脱俗,享誉国内外。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名作展览,不少作品被国内外馆藏机构收藏。"黄山大型陶瓷壁画"、"粉彩春风拂栏露华浓瓷瓶"等分别获国内专业奖,并在《人民日报》、《美术》与《中国陶瓷》等报刊发表。传略载入《中国美术辞典》与《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等书典。

王隆夫,男,1931年生,江西浮梁人。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文史馆馆员。他出身于"陶瓷世家",多年在景德镇艺术瓷厂从事陶瓷美术创作,擅长粉彩古代人物画,兼及山水、花鸟。作品融诗词、绘画、书法于一体,取其情境神韵,笔力刚健,气势磅礴。代表作"粉彩八仙过海薄胎瓶"、"粉彩夜宴图瓷板"等获国家级专业评比一、二等奖和金杯奖。曾出席全国第二、三届工艺美术代表大会,获全国艺代会银牌奖。多次应邀赴国外参展及技艺交流,不少作品被国内外馆藏机构收藏。传略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家名人辞典》和《世界名人录》(华人卷)等书典。

张松茂,男,1934年1月生,江西波阳人。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美术学会理事,景东瓷业有限公司艺术顾问。他出身"陶瓷世家",多年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研究陶瓷装饰人物、山水,善画花鸟、雪景。作品技法细腻,朴实自然,富有新意。代表作"井岗春色大型陶瓷壁画"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为美国布莱德福特彩盘中心设计"北京颐和园"、"四季花鸟"两套系列彩盘,世界发行。重新创作绘制的"紫归牡怀图粉彩瓷板"作为江西省人民政府送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的礼品。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名作展览和技艺交流,传略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家辞典》等书典。

王恩怀,男,1935年12月生,江西丰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他出身"陶瓷世家"(其父为陶瓷美术家王步先生),从小随父学艺,又拜"珠山八友"刘雨岑先生为师,博采众长,潜心研究陶瓷艺术,不仅擅长粉彩花鸟,而且新彩、青花及日用瓷花面设计也得心应手。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在《中国工艺美术》、《装饰》等杂志画册上发表了多件作品,有不少作品被国内外馆藏机构收藏。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名作展及技艺交流。传略载入《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瓷都艺星》等书典。

张育贤,艺名风友,男,1938年4月生,江西余干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景德镇雕塑研究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后留校任教,1962年到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瓷雕创作研究,师承陶瓷美术家曾龙升、蔡金台,技艺不断推陈出新,作品形象逼真,神韵灵动,情态细腻。"螃蟹"、"黛玉葬花"等瓷雕多次获专业展奖,《中国陶瓷》、《艺术陶瓷》等杂志画册发表了其多件作品,传略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词典》与《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辞典》等书典。

刘远长,男,1939年7月生,江西吉安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高岭陶艺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一直在景德镇雕塑瓷厂从事陶瓷雕塑创作,瓷雕题材丰富,构思严谨,章法洗练,形式多样。代表作"飞天天女散花"与"哈哈罗汉"等瓷雕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评比奖。"飞天"瓷雕被外交部选为国家礼品瓷。曾组织参与创作大型组雕"水浒108将",主持设计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的大型漆版镶嵌浮雕。"红牛"瓷雕入选《世界美术家全集》,并多次应邀参加国外大展及技艺表演

戴荣华,男,1940年1月生,江西波阳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长期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擅长陶瓷古、粉彩装饰兼新彩、青花,创作题材多为古代仕女及山水、花卉,作品古拙道劲,明快洗练,格调高雅。曾参与国家、省、市级陶瓷艺术展评并多次获奖。《中国陶瓷》、《中国工艺美术丛书》等杂志画册曾发表其作品,并著有《戴荣华陶瓷艺术》、《戴荣华画瓷艺术》等书。传略载入《世界华人艺术成就博览大典》和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等书典

唐自强,男,1940年1月生,湖南长沙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多年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创作研究,其创作手法洗练,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陶瓷美术评比奖,"六鹤同春"捏雕于1978年选作国家礼品瓷,由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先生送给泰国国王,并多次应邀赴国外参加陶瓷名作展览,并进行技艺交流。

李进,艺名李峻,男,1940年9月生,江西石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长期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师从"珠山八友"王大凡先生苦研技艺,锲而不舍。他擅长陶瓷装饰人物,兼攻花鸟、动物。作品不浮于"形"似,着重刻画物象内涵情感,意境和手法艺高一筹,并多次获国家级一等奖。作品多为海内外收藏,多件作品发表在《中国陶瓷》、《收藏天地》等杂志画册,上海电视台作了专题介绍。传略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书典。

熊钢如,男,1941年2月生,江西丰城人。现为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协陈设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他擅长陶瓷雕塑,兼陶瓷新彩、青花色釉装饰。作品注重立意,讲究内涵,以简驭繁,大气不拘。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30余年,主持参与创作过大型组雕"水浒108将",曾任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改造副总设计,并参与"宝灵尊"设计制作。策划和参与创作江西省人民政府送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礼品"紫归牡怀图";设计江西省人民政府送澳门特区政府成立礼品"百荷图"。作品"祖国万岁--牡丹颁"(瓷艺)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一等奖。

徐庆庚,男,1941年8月生,江西乐平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多年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粉彩、青花和色釉装饰创作,以人物、风景及综合装饰见长。作品典雅细腻,构图巧妙,形象生动,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其中有"陶艺惠风"、"秋光图粉彩瓶"获全国陶瓷美术评比一等奖。"松鹤青花釉里红瓶"等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中国工艺美术馆及日本恩巴-中国近代美术馆收藏,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艺术展及技艺交流。

拉长的舞蹈
能干的水壶
2025-10-29 11:10:46
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

广东省:刘炳,潘柏林,霍家荣,钟汝荣,吴为明

江西省:刘平,戚培才,舒惠娟,熊汉中,陆军,陆如,汪桂英,涂金水,曾维开

福建省:李达,柯宏荣,杨剑民

山东省:尹干,杨玉芳,李梓源,张明文

河北省:陈文增,刘希舜,刘长义,刘立忠

浙江省:毛正聪,夏侯文,张绍斌

江苏省:何道洪,李昌鸿,周桂珍,鲍志强

河南省:晋佩章

上海市:李游宇

重庆市:卢尚平

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

北京市:陈烈汉、朱乐耕

上海市:罗小平

河北省:毕海波、范有祥、蒋和焕、刘冠伟、任双合、闫保山

河南省:郭爱和、晋晓瞳、孟玉松、苗长强、朱文立

湖南省: 丁华汉、黄小玲、李人中、李日铭、彭玲、孙新水、唐锡怀、汪宪平、温月斌、赖声贵、雍起林、钟放平、周益军、朱占平

安徽省:卢群山

山东省:董善习、何岩、罗晓东、吕泉、乔希儒、孙兆宝、王一君、阎先公

江苏省:曹婉芬、季益顺、李守才、毛国强、邱玉林、吴鸣、徐安碧、徐达明

浙江省:陈爱明、陈坛(石玄)根、陈凇贤、陈显林、蒋淦勤、卢伟孙、徐定昌

江西省:戴玉梅、范敏琪、蓝国华、刘升辉、聂乐春、宁钢、彭竞强、沈盛生、舒立洪、涂序生、涂翼报、徐江云、许爱民、袁世文、曾亚林、张正海、赵紫云、朱正荣

山西省:张福荣

陕西省:孙若鹏

福建省:陈桂玉、黄国荣、钱如珍、邱双炯、苏清河、苏献忠、许兴泽

广东省:蔡秋权、陈仰忠、封伟民、黄志伟、霍冠华、林道藩、林礼腾、潘汾淋、庞文忠、司徒宁、王龙才、吴维潮、吴渭阳、章燕明[3] 。

花痴的大碗
洁净的白羊
2025-10-29 11:10:46
关于古代日本工艺美术议论

日本工艺美术形式丰富多彩,艺术风格独特,在世界工艺美术中点有重要位置.它不仅是东方工艺美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东方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活习性和思想情感以及日本工艺美术的特质,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一. 时代特征

1.公元前6000年至前250年,称为”绳纹文化时期”.出土的工艺品有:石斧,石镞,石椎以及骨针,骨钩等,还有土室群,”贝冢”以及女性土陶.

2.公元前2世纪起,是”弥生文化”时期.此时出土的有:铜镜,铜剑,铜饰物以及大批细石器,固推测这时是金石工艺.

3.公元前42年,神武天皇开始将建国的地方称”大和”

4.公元3世纪,日本”大和国”兴起,并于5世纪统一了全国,成为日本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大和”便成了日本民族和国家的代名词.

5.一般认为,公元3~7世纪前期是日本的奴隶制时代.这期间出现了日本考古学上称之为”古坟时代”的阶段.此时的埴轮很有特色.

6.公元6~7世纪,是日本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汉字在日本的普及和佛教经朝鲜的传人.从此日本的思想,文化和艺术,便以佛教为中心展开.而645年发生的大化革新,标志着日本封建社会的开始.

7.8世纪初,奈良成为都城,日本历史进入了”奈良时代”(708-781年).此时皆以唐朝为模式而展开,并日益深入.

8.8世纪末迁至平安,日本便开始了”平安时代”(794-1185年)的历史.此时转化成”和风化”

9.12世纪末建立.”镰仓幕府”(1192-1333年).

“室町幕府”(1336-1575年).此时中国明代文化艺术的浪潮波及日本.

10.17世纪的”德川幕府”(江户幕府).

19世纪的明治登基.

二. 陶瓷工艺

1.上古时期的绳纹式陶器最能够代表日本上古文明的艺术特色,绳纹化文化器壁上用篦尖刻画出精美的纹样,同时调整器物的形制.分为早,前,中,后晚5个时期。总之,这个时期,已经能够制作出相当完美的陶器工艺品了。

2.弥生式陶器与绳纹式相比,烧成的温度较高,呈色为赤褐色的较多.形制一罐行,翁行为主,尚有很多高杯行的陶器.陶器制作进而向着定型化的生产方向发展,所以出现了与绳纹式陶器不同的造型非常洗练的陶器。

3.埴轮

古坟时代的遗物中令人感到最亲切且印象最深的非埴轮莫属。埴轮按其形制和风格特征可分为“圆筒埴轮”和“形象埴轮”两大类。这种形式抽象,造型夸张而寓意深刻的埴轮,以起静穆而冷峻的气质和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向世人展示了古代日本工艺和雕塑艺术的水准。

4.土师器与须惠器两种器物都是普通民众所使用的.土师器——是继承了弥生式陶器.须惠器——是实用性很强的陶艺作品。

5.奈良时代出现了使用类似“唐三彩”的色釉来烧制的陶器,正仓院藏有一批“彩陶”,借属此类。都是作为宫廷,寺院等特殊场所的用品。

6.室町时代初期,濑户类型的窑依然作为窑业中心,中国陶器中的天目釉茶碗和茶壶类等伴随饮茶风兴起的陶器有大量的制作,也开始生产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种陶器。

7.到了江户时代,日本的陶瓷工艺以发生巨大变化的另一个标志便是瓷器的出现。日本的陶瓷工艺也以江户时代为分界线,之前和之后在风格上相去甚远。各地均有特色十足的作品问世,这些精美的陶瓷,作为用品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展,并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艺品种。

三. 漆工艺

1.奈良时代这时,先进的唐文化和技术传人日本,受其影响,日本的漆工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还设立了专门的部门.

2.平安时代前期,忠实的承袭了奈良时代的技法,但逐渐地在技术与纹样上进行选择,寻觅自己的风格.进人了被世人称的“和风化”.

3.镰仓时代的饿意匠构成似乎有点过分多样化,但在这些有限的器物上,我们可以看到那巧妙精美的装饰和坚实有力的造型,这就是此时漆工艺的特征.

4.室町时代,这时期从中国带来的漆工艺被称为”唐物”,后来在中国的影响下产生了”镰仓雕”.另外,被称为”根来漆”的朱色涂漆的漆器,从此开始传播.著名的有:幸阿弥家和五十岚家.

5.江户初期的莳绘在保留着桃山时代风格的同时,进一步洗练简洁了。

四. 金属工艺

1.上古时代是日本最早的金属文化开始于弥生时期(前200年左右).从世界的角度看是相当迟缓的.

2.飞鸟时代的金属工艺的大量制作,反映的内容是佛教.可看出此时的佛教美术的发展和稚拙而。

3.奈良时代比过去更为重视佛教,形成了以佛教为文化主流的局面。从金属工艺方面看,得到了进一步的细致刻分。

4.平安时代这时期文化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吸收唐文化的同时,逐渐培育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日本形态.也就是“和风化”.

5.镰仓时代的造型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制作技术也采用了各种手法.材质应用丰富.其华美的新奇的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6.进入室町时代,这时期伴随着茶道而流行起烧水釜.著名的有:芦屋釜,天明釜,还有京釜.

7.桃山至江户时代各行各业皆成为世袭家族,其技艺代代相传。并授予他们以“天下第一”的称号。日本工艺美术也呈现出多种材质的使用和多样性表现的新局面。

五. 染织工艺

1.飞鸟,奈良时代有浓重的中国大陆色彩,很难寻觅出日本的性格.飞鸟时代朴素的直线要素明显增强.到奈良时代,精巧的曲线构成的纹样大量增加. 飞鸟,奈良时代佛教文化急剧兴盛,于是”锈佛的形式便在刺绣工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平安时代这个时候,工艺美术忠实的继承了奈良时代贵族阶层的风格特征,宫廷染织工艺已形成,并逐渐地向和风化转变,带有祭事情节装饰的染织品也颇为风行.

3.镰仓时代时期是武士家族活跃的时期.于是随着时代的潮流,染织工艺风格也转向了武士家族的风格. 在服饰上染家徽纹样,出现了”大纹”的服装.形成了特别的意义,是武士贵族们染织纹样的重要标志。

4.室町时代创造了新的文化.原有的庶民性质的要素显著提高,为当时的染织工艺注入了新鲜血液,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

5.江户时代普通服装中”小袖”得到大力发展.以自由而轻松,舒适而华美的服饰著称.当时称其为”着物”(和服)的形式成为日本最为普及并最具代表性的服装了.

通览日本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可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上古文明时代的工艺美术,表现出显著的岛国特征和单一民族内涵和自然属性,同时伴随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和超然而静穆的气质.

二.佛教传人日本之后,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变化,固有的风格受到强烈冲击,工艺美术处于为佛教文化全面服务的地位,基本上成为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佛教文化的派生体.

三.自平安时代起,日本工艺美术摆脱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并完成了由”唐风”向”和风”的过度,呈现出日本独自的风格特征,出现了更加注重日常生活的工艺美术.

四.至室町时代,日本工艺美术受到禅宗及中国宋元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寂静而典雅的风格特征.

五.日本工艺美术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材质性能,强调材质的自然效果和美感,反映出日本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工艺美学思想.

六.日本工艺美术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卡提.奥米宁─尼蒂莱(kati Tuominen-Niittyla)是一位芬兰现代陶瓷工艺大师。他设计制作的《故事鸟壶》(1994)幽默而诙谐,是过去若干年里芬兰最畅销的陶瓷产品之一。这种壶是在一场引人注目的广告大战中被命名的,其造型丰富多变,具有强烈的动势和节律。特别是壶嘴和把手的处理,犹如现代抽象雕刻,令人产生许多联想。

自己整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