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的规格是多少,?请了解的人回答下,谢谢
景德镇
成套日用陶瓷是用‘头’为单位
比如这套陶瓷有八个碗,八个盘2个大汤碗。这套日用陶瓷就是18头餐具。
还有景德镇生产较多的艺术观赏性花瓶是已‘件’为单位:小的有50件80件100件再大的有150件200件300件500件。再大的有800件,千件几本上到千件的花瓶有人一样高了。在超大的就万件了。
一般50件80件高度不会超过20公分。100件150件30工分左右。300件就半米左右高了,像一个300件的陶瓷缸和一个300件的陶瓷花瓶高度与直径都是不同的。要是买300件大的陶瓷回家做室内装饰已经很大气了。
陶瓷有很多品种 ,就建筑陶瓷来说分外墙,瓷片,地板 ,还有瓦等等 ~
尺寸也个不相同, 外墙有10x20 6x24 6x20 12x24 13x26 14x28 等等很多尺寸的
瓷片有 25x40 25x33 30x45 30x60 35x70 好多的
地板也一样有很多尺寸不知道楼主到底是要什么样的
不熟悉的时候就用尺子量,懂了以后就一眼能看出来了
其他的日用陶瓷什么的我就不知道了 ,祝你好运!
《景德镇陶录》载:“陶瓷有以‘圾’称者(俗称件),自五圾起以至百圾、五百圾、千圾”
在古时,“圾”、“件”、“岌”三者通用。用到瓷器上,就是形容瓷器越大,“件”数越多。清代以前,人们常把“圾”与“件”混用,到了清末民初以后,“圾”逐渐被人淡忘,“件”被广而用之。
其实,“件”是景德镇传统手工瓷业特殊的规格称谓,量化数据并不十分严格,只是凭感觉有一个大概的标准。瓶类的“件”,一般根据高度叫单件、双件、十件、百件、千件、万件;缸类的“件”是根据口径大小,从30件起直至千件;壶类的“件”是根据容量,从5件到百件不止。而成套的文具、茶具、餐具等,它们的单个数量却又称作“头”,如一套茶具中有4个茶杯、一个茶盘和一把茶壶,这套茶具就叫6头茶具。
1公分=1厘米=0.03尺=0.333...寸=0.01米
度--即长度,由于和生活密切相关,自人类有始就出现了,原始人布指为寸,布掌为尺,舒肘为丈,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直至今天的现代计量技术的出现,古代度制演变反映着历史的变迁.
夏
1尺 = 10寸(1尺=24.9厘米)
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厘米)
周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19.9厘米)
秦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7.7厘米)
汉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后汉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3厘米)
三国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4.1厘米)
西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3厘米)
东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十六国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南北朝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后期:1尺=23.5厘米)
唐
五代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30.7厘米)
元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清
1尺=10寸,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
现代
1尺=10寸,1寸=10分(1尺=33.3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