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陶瓷地砖?它有什么作用跟特点?
9月中旬马上要交房了,开始到处采购地砖 了。不同的瓷砖种类有着其不同的优点和缺点,为了使我们在家庭装修时可以更好的使用瓷砖,下面我来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陶瓷地砖?它有什么作用跟特点?。以便知道如何准确的选择适合的瓷砖?家里刚刚装修完,所以对地砖方面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陶瓷地砖怎么样是我亲自挑选的,了解更深。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哦: 步骤/方法 1.规格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 2.外观质量检查 各级陶瓷地砖都不得有结构分层缺陷存在。结构分层是指坯 体里有夹层或有上下分离现象。判断时可以通过敲击地砖各处,依声音是否有差异辨别,或者通过观察砖体侧面是否一致进行检验。 仔细逐块观察地砖的侧面和背面,不准许有妨碍粘结的明显 附着釉及其它影响使用的缺陷;各块地砖背面的凸背纹的高度和凹背纹的深度都应大于 0. 5mm。 然后将地砖放在3m远距离处仔细目测观察其表面是否明显 存在以下几种缺陷:地砖表面局部没有釉而露出坯体;釉面上斑点 和裂纹;釉面上有突起的附着物;釉面上有小孔;釉面上呈现出厚釉条痕和圆滴釉痕;釉面上有突起的空气泡;釉面局部或全部呈灰 黑色;釉面边沿有条状剥落;釉下有没有存在除尽的泥屑和釉内残 渣;釉表面上有开裂;釉表面上有磕碰。此外认真观察一下,各块地砖表面的颜色有无明显差异。 3.表面平整度、边直角和直角度的判定 表面平整度,边直角和直角度是影响地砖铺设效果的因素。它 们的判定方法可以参见内墙装饰用釉面砖的判定方法。 之前我对陶瓷地砖不怎么了解,去市场选择瓷砖的时候一巧不通,占在那边听导购员忽悠。陶瓷地砖是用作铺地的板状陶瓷建筑材料。因为其强度高,耐 磨性能好,并且易于清洗、装饰效果好、价格适中,所以陶瓷地砖广泛地应用于家庭装饰。在购买地砖的同时不能选择价格太便宜的,这样的话,后期不好维护。价格贵点都无所谓质量耐磨防滑就行了。建议买十大品牌的售后服务都更有保障哦!
瓷砖的挑选方法:
家庭装修时都要选购瓷砖,怎样买到物有所值、称心如意的瓷砖也有一定的学问,总的来说选购瓷砖的原则是:一看、二听、三滴水、四尺量。
一、看外观
瓷砖的色泽要均匀,表面光洁度及平整度要好,周边规则,图案完整,从一箱中抽出四五片察看有无色差、变形、缺棱少角等缺陷。
二、听声音
用硬物轻击,声音越清脆,则瓷化程度越高,质量越好。也可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瓷砖一角,轻松垂下,用右手食指轻击瓷砖中下部,如声音清亮、悦耳为上品,如声音沉闷、滞浊为下品。
三、滴水试验
可将水滴在瓷砖背面,看水散开后浸润的快慢,一般来说,吸水越慢,说明该瓷砖密度越大;反之,吸水越快,说明密度稀疏,其内在品质以前者为优。
四、尺量。
瓷砖边长的精确度越高,铺贴后的效果越好,买优质瓷砖不但容易施工,而且能节约工时和辅料。用卷尺测量每片瓷砖的大小周边有无差异,精确度高的为上品。
另外,观察其硬度,瓷砖以硬度良好、韧性强、不易碎烂为上品。以瓷砖的残片棱角互相划痕,察看破损的碎片断裂处是细密还是疏松,是硬、脆还是较软,是留下划痕,还是散落的粉末,如属前者即为上品,后者即质差。
尺寸是否标准是判断磁砖优劣的关键,用卷尺或卡尺测量磁砖的对角线和四边尺寸及厚度是否均匀,好的瓷砖,声音脆响,说明瓷质含量高。如果声音“嗒嗒”带破茬声,说明砖内藏有裂纹。
好的磁砖,师傅安装也方便施工,安装出来的效果也规范。
时间:2021-10-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多个下模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或由于布料器布料不均,从而导致加压不均,坯体排气状况差异大,造成坯体分层。作用于坯体之上的反弹力集中在坯体中间部位扩张,引起纵向裂纹。此外,下模芯调整不平,坯体在脱模时受力不均,也易造成此种缺陷,解决的办法是调整顶模动作,使其动作平稳。
12.3 干压制成形坯体常见缺陷及克服方法
压制成形过程中,常因操作不当以及粉料、模具、压砖机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坯体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有的缺陷直至烧成后才表现出来。这里就压制成形过程中易产生的一些坯体缺陷进行分析,探讨各种缺陷形成原因及其克服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成品缺陷,提高产品合格率。
12.3.1 夹层
它是指压制出的坯体内部有分层现象,其产生原因分析如下。
1.粉料含水率的影响。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粉料含水率低,加压成形时,颗粒间摩擦力大,要使坯体达到很密实不太容易同时粉料空心颗粒的比率增加,造成颗粒中空气量的增加,空心颗粒排出气体需冲破外壳,这样又增加了气体排出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排气不良容易造成坯体夹层。当含水率逐渐增大时,由于水的润滑作用,压制成形时坯体容易密实但当含水率超过一定值时,坯体密度反而降低,并出现大量夹层,这是因为压砖机第一次压制时,粉料间隙大大减小,透气性降低,此时坯体内存有大量残余气体,当进行第二次压制时,坯体内气体被挤压至某一部位,即产生夹层。因此在采用较高压力压制坯体时,可稍微降低粉料含水率,以保证在取得一定的坯体强度的同时,又避免出现夹层。
粉料含水率的确定可参考坯体压制能力指数。所谓压制能力指数,是指干坯破坏应力与湿坯破坏应力的比值。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PS—压制能力指数
S—干坯破坏应力
N—湿坯破坏应力。
当压制能力指数在2~4时,坯体不易发生夹层当压制能力指数低于1.5时,很难压制或根本无法压制。
2.粉料水分不均。
当粉料陈腐时间不够,造成局部过干或过湿,会造成压制成形困难,使坯体出现夹层。克服的办法可延长粉料的陈腐时间。
3.粉料中微细粉的比例过大。
粉料中微细或超微细粉的比例愈大,愈容易发生夹层,这是由于小颗粒偏多,粉料透气性差,在压制成形过程中因排气困难而阻碍了气体的逸出,使颗粒间气体不易排净,从而造成坯体夹层。
压制成形的粉料大多采用喷雾干燥造粒,其粒径范围在40~600μm之间,且60%~70%的粒径集中在200~400μm之间。在陶瓷墙地砖生产中,其粉料粒径最佳组成范围见表12-1。
表12-1 压制成形粉料粒经最佳组成范围
4.各模腔粉料装填量不均。
由于多个下模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或由于布料器布料不均,从而导致加压不均,坯体排气状况差异大,造成坯体分层。
5.上(下)模芯与模具内衬板的间隙不合理。
多余气体要求有足够的时间和通道逃逸,若上(下)模芯与模具内衬板的间隙过小,使气体逃逸困难而滞留在坯体中,造成坯体分层。一般其间隙控制在1/100~5/100mm之间。
6.上模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由于上模芯的高度不同,导致各坯体间的加压不均匀,坯体排气状况不同,造成个别坯体夹层。
7.操作不当。
上模芯下降速度过快,导致第一次加压过快,压力过大,使气体无法从模腔内的粉料中排出,极易造成坯体分层。实际操作中应采取“先轻后重”的压制方法即可克服。
此外,上模芯提升不到位或提升速度太快,使第一次与第二次冲压的时间间隔缩短,模腔内粉料中的气体未完全逸出,也易造成坯体夹层。采取的办法是适当增加排气时间及排气行程,降低第一次加压的压力。
12.3.2 坯体厚度偏差
坯体厚度偏差是指坯体各部位厚度偏差超出标准要求,一般应控制在坯体厚度的4%以内。其产生的原因如下:
1.模具上(下)模芯不平(见图12.17)。
图12.17 模具上(下)模芯不平
2.模具下模芯表面结皮过厚(见图12.18)。
3.布料器的行程不够或过大(见图12.19)。
图12.18 模具下模芯表面结皮过厚
图12.19 布料器的行程不够或过大
4.布料速度调整不当或布料前进与下模芯下落不能同步。
当布料器前进速度较慢,或下模芯的第一次下落先于布料的行程时,则在模腔后部造成较多的粉料堆积成为坯体的厚端(见图12.20)当布料速度较快或下模芯的第一次下降滞后于布料器的行程时,则在模腔的前部造成较多的粉料堆积,模腔后部粉料较少从而形成坯体的薄端。
图12.20 布料不当引起的坯体厚度不均
5.布料器刮料板不平或黏有粉料,使布出的粉料面一端厚一端薄,或凹凸不平。克服的办法是调整模具和料车的运动参数。
12.3.3 大小头
所谓大小头,即出窑砖坯尺寸偏差值超过标准要求。一般说来,偏差值应控制在规格尺寸的0.4%以内。
大小头缺陷在玻化砖生产中是最容易出现但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粉料压制后坯体致密度分布不均,在烧成后收缩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大小头总是和厚度偏差密切联系的,而且形成的原因在许多方面是共同的。影响坯体致密度分布不均有以下因素:
1.布料不均匀。
影响布料不均匀有以下原因:
(1)布料器布料运动参数设置不合理。
(2)布料器的运动与模框面没有保持平行,布料过程中模腔部分区域布料过多。
(3)下模芯或磁吸座变形,模腔内填料量不一致。
(4)布料器行程不合理,以致模腔前缘布料量偏多或偏少。
(5)压砖机顶模装置的顶杆前后高度不一致,模芯第一次下降时模芯面倾斜。
(6)布料器布料格栅设计不合理。
2.模腔中粉料压制过程受力不均。
解决的办法是严格控制模具和布料器的安装精度。以下的技术要求可供参考。
(1)模框与底座表面的平行度必须小于0.10mm。
(2)在第一次模芯下降状态下,各腔模芯相对模框高度应小于0.15mm,同一模腔内模芯高度差应小于0.10mm。
(3)在第二次模芯下降状态下,各腔模芯相对模框高度差小于0.05mm。
(4)上模芯所在平面与下模芯所在平面应平行,平行度误差不可大于0.10mm。
(5)布料器与压砖机立柱垂直,即与模框面平行。
(6)布料器运行时,应保证比模框高0.3~0.5mm平行运行。
(7)布料器布料行程要求第一级格栅超出模腔前缘10~15mm。
12.3.4 麻面
麻面是指压制出的坯体表面粗糙不平,有凹陷小坑,产生的原因有:
1.模具模芯不净及擦模不及时,造成坯体的麻面。严重时,坯体表面可透出背纹凹凸形状,因此要勤擦模芯。
2.模具表面磨损严重时,则潮湿的粉料容易黏附在模具表面,从而造成坯体表面粗糙,形成麻面,此时必须更换模具。
3.粉料含水率过高,容易黏模,导致麻面。通常可接受的含水率最高为9%。
4.粉料粒度的影响。
从黏模角度讲,大颗粒粉料较易黏模,这是由于喷雾干燥制粉过程中,泥浆里的可溶性盐类随水分的蒸发而停留在颗粒表面,形成盐膜。压制成形时,这种膜与模具表面接触发生黏连。颗粒愈粗,其表面积愈小,这层膜也愈厚,相应也就愈易黏模。反之,粉料愈细,愈不易黏模,极细的粉料(70~75μm)已证明可防止黏模情况的发生。粉料粒度的大小要适当,若过分追求细粉,会导致其他缺陷如层裂、强度底、开裂的发生。
5.模具加热温度过低,也易造成黏模现象发生,使坯体形成麻面。
由上述分析可知,造成坯体麻面的主要因素是黏模,因此尽可能避免黏模是解决坯体麻面的关键。目前模芯上均衬有一层橡塑材料,目的就是减少黏模。
12.3.5 裂纹
坯体产生裂纹的种类较多,下面我们分别说明。
1.崩裂。是指坯体的侧面有极细小的不规则裂纹。其产生的原因是模具内衬板出模斜度不合适,使坯体在脱模时侧面受力,解决的办法是调整内衬板出模斜度。
2.纵裂。是指坯体背面中间位置有纵向裂纹。产生原因是模具下模芯推坯速度太快,坯体难以承受来自下模芯强大的冲击力。作用于坯体之上的反弹力集中在坯体中间部位扩张,引起纵向裂纹。此外,下模芯调整不平,坯体在脱模时受力不均,也易造成此种缺陷,解决的办法是调整顶模动作,使其动作平稳。
3.边缘破裂。是指坯体边缘部位产生的破碎性裂纹。其产生的原因是模具上、下模芯与内衬侧板磨损严重造成其间隙附近的物料损失,坯体边缘部位物料堆积稀疏,强度不够,坯体内应力不均匀,制品在烧成过程中受热应力影响,导致内应力在坯体边缘部位分布不均,产品边缘部位产生破碎性裂纹。严重时边缘部位可发生破碎,破碎深度达1~2mm,解决办法是更换模具。
瓷砖好坏的辨别:
1、看转体背面,看看颜色是否纯正。
一般纯正颜色显示为乳白色,不能发黑、不能发黄、表面有黑点更不行,发黑发黄证明砖体本身有杂质,杂质多了砖的密度更定下降,平常实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损坏。
但是砖体背面不能很白很白那也不正常,说明硅酸锆原料用的太多,国家检测瓷砖有没有放射性其中一项就是检测硅酸锆原料的实用量,硅酸锆原料可以使砖变白变亮,但是硅酸锆原料也是放射性的主要凶手之一,一定要注意。
一般正规厂家都有国家的检测报告证书,你要求他们出示就可以了,注意:一定要是用相框装订的那种彩色证书或是产品宣传册后面的参数表明,不是复印的检验报告,那东西是可以伪造的。
2、看瓷砖侧面的颗粒体是否细腻均匀。
颗粒体大、粗糙的话砖体密度酥松,使用过程中肯定也会出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拿到房子时一般是毛胚房,墙面都是水泥面很是粗糙,当你使用了腻子粉后墙面就比较光滑、细腻了,你就用这样的标准去看就好了。
3、把砖立起来,用手敲击砖体。
声音越清脆证明砖体密度越高,品质就越好,声音越沉闷证明瓷砖密度越差,瓷砖的抗污、耐用能力就越差。
4、如果是买抛光砖,用手背触摸砖体正表面。
入手感觉越光滑证明砖体表面的针孔越少,抗污能力就越高,只要不用在卫生间或是厨房就不用担心防滑问题。
5、同一颜色看砖体表面的光泽度。
一般大地砖都是放在打斜板上的,上面都会有射灯或是日光灯,你要看这些灯泡在砖体表面的影子,影子越清晰的证明砖的光泽度就越高,砖体的硬度就越强,耐用性能就越高,相反灯泡影子越模糊证明砖的硬度就越低。
6、如果是买仿古砖的话,同样用手触摸砖体正面。
用手感觉砖面的釉料是否细腻,再用眼睛近距离观看,釉料的颗粒体是否粗糙等。
买仿古砖是一定要特别注意釉料的品质,因为釉料是仿古砖的生命,而颜色是仿古砖的灵魂,所以在颜色上一定要多对比家,看看颜色是否纯正,从中挑一款颜色比较纯正的产品就基本没问题了。
扩展资料:
瓷砖种类,按其制作工艺及特色可分为釉面砖、通体砖、抛光砖、玻化砖及马赛克。不同特色的瓷砖当然有各自的最佳用途,对瓷砖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可以在装饰居室时做到有的放矢,物尽其用。
通体砖
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此得名。通体砖比较耐磨,但其花色比不上釉面砖。分类分为防滑砖、抛光砖和渗花通体砖。适用范围被广泛使用于厅堂、过道和室外走道等地面,一般较少使用于墙面。
釉面砖
釉面砖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一般来说,釉面砖比抛光砖色彩和图案丰富,同时起到防污的作用。但因为釉面砖表面是釉料,所以耐磨性不如抛光砖。分类按原材料分为陶制釉面砖和瓷制釉面砖。依光泽不同,又分为亚光和亮光两种。适用范围厨房应该选用亮光釉面砖,不宜用亚光釉面砖,因油渍进入砖面之中,很难清理。釉面砖还适用于卫生间、阳台等。
抛光砖
抛光砖就是通体砖经过打磨抛光后而成的砖。相对于通体砖的平面粗糙而言,抛光砖就要光洁多了。这种砖的硬度很高,非常耐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分类可分为渗花型抛光砖、微粉型抛光砖、多管布料抛光砖、微晶石。适用范围除卫生间、厨房外,其余多数室内空间都可使用。
玻化砖
玻化砖是由石英砂、泥按照一定比例烧制而成,然后经打磨光亮但不需要抛光,表面如玻璃镜面一样光滑透亮,是所有瓷砖中最硬的一种。玻化砖在吸水率、边直度、弯曲强度、耐酸碱性等方面都优于普通釉面砖、抛光砖及一般的大理石。但是玻化砖也不是完美的,它的缺陷就是经过打磨后,毛气孔暴露在外,灰尘、油污等容易渗入。分类主要是地面砖。属于抛光砖的一种。适用范围玻化砖适用于客厅、卧室、走道等。
马赛克
马赛克是一种特殊存在方式的砖,它一般由数十块小块的砖组成一个相对的大砖。耐酸、耐碱、耐磨、不渗水,抗压力强,不易破碎。分类它主要分为陶瓷马赛克、大理石马赛克、玻璃马赛克。适用范围它以小巧玲珑、色彩斑斓被广泛使用于室内小面积地、墙面和室外墙面和地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选瓷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瓷砖
瓷片:一种用于镶嵌桌几床柜作装饰的瓷制品,亦称“镶嵌瓷”。多长方形,或圆、椭圆、棱形,上面雕刻或绘制花卉动物之类,亦有书写诗词、吉语的。民国初年,这种瓷制品还在流行。
釉面砖:釉面砖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就是表面用釉料一起烧制而层的,主体又分陶土和瓷土两种,陶土烧制出来的背面承红色,瓷土烧制的背面呈灰白色。釉面砖表面可以做各种图案和花纹,比抛光转色彩和图案丰富,因为表面是釉料,所以耐磨性不如抛光转。
玻化砖:玻化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吸水率低于0.5%的陶瓷都称为玻化砖,抛光砖吸水率低于0.5%也属玻化砖(高于0.5%就只能是抛光砖不是玻化砖),然后将玻化砖进行镜面抛光即得玻化抛光砖,因为吸水率低的缘故其硬度也相对比较高,不容易有划痕。
抛光砖:抛光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相对通体砖而言,抛光砖表面要光洁得多。抛光砖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比如用于阳台,外墙装饰等。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
1、听声音,第一招听声音是为了听出这个瓷砖的硬度是否达标,因为瓷砖是要经得住人们的踩踏所以硬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将瓷砖垂直放置然后用手指轻敲瓷砖的中下部如果发出的声音是清亮的则说明该瓷砖品质上乘。
2、量,去挑选瓷砖前一定要在包里带上一把尺子用来测量瓷砖的。家里面选用的瓷砖都是四边形的,需要做的事是量四个边的长度是否相等再量两个对角线的长度是否相等。当然越小误差的瓷砖越好。
3、掂,两个相同规格的瓷砖用手掂一掂,或者用称称重量重的那个相对较好,证明这个砖的密度大陶粉足所以更加的结实耐用。
扩展资料:保养知识
招数一:陶瓷光亮如新
用白醋和柠檬果皮。先将洁具表面的污垢擦洗干净,再用软布蘸上少许白醋擦拭洁具表面或用柠檬果皮擦拭,洁具就会光亮如新。
招数二:瓷砖防渗防霉措施
卫浴间的墙壁多用瓷砖铺就,为保持其清洁和亮丽,可使用多功能去污膏进行清洁。至于瓷砖缝隙,则可先用牙刷蘸少许去污膏除垢后,再在缝隙处用毛笔刷一道防水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