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院坝边边上可以用什么围起来
铁艺围墙、砖材围墙、木质围墙。
1、铁艺围墙:铁艺围墙适合于面积较小的院子,这种围墙的优点是它的可塑性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想法制作不同的造型。小花园式的院子安装铁艺围墙再合适不过了。
2、砖材围墙:这是农村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围墙,通常使用建房的红砖堆砌而成,成本低,强度高,但在美观性方面却差一些。如果要安装这种围墙,可以在样式上做一些调整。
3、木质围墙:木质的围墙可以营造一种田园小屋的感觉,喜欢大自然的人可以选择木质的围墙,它可以与周围的树木以及院内的植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青石板。
院子选用青石板,更接近自然,还原露台本身气质。青石板有一个特点就是防滑耐磨且平整度非常高。其丰富的石文化底蕴又使其具备了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青石板古拙天然,返璞归真的作用很受欢迎,而且是一种非常环保的露台材料。
仿古砖和青石板的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特点不同、应用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仿古砖
仿古砖,是釉面瓷砖的一种,胚体为炻瓷质(吸水率3%左右)或炻质(吸水率8%左右),由于花色有纹理,类似石材贴面用久后的效果,行业内一般简称为仿古砖。
2、青石板
青石板学名为石灰石,是水成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及粘土、氧化硅、氧化镁等。
二、特点不同
1、仿古砖
防滑耐磨。
2、青石板
质地密实,强度中等,易于加工。
三、应用不同
1、仿古砖
用于建筑墙地面。
2、青石板
用于建筑物墙裙、地坪铺贴以及庭院栏杆(板)、台阶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仿古砖、百度百科-青石板
建设新农村房屋拆迁,国家的补助政策如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城市建设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滁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因征收集体所有土地而拆迁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并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安置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应当遵循“依法拆迁、合理补偿安置”的原则,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有利于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拆迁人是指实施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工作的机构。
本办法所称的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权人。
第五条 滁州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国土局)是本市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市集体所有土地房屋的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实施监督和管理。
市规划、建设、发展与改革、农业、公安、工商、劳动保障、民政、行政执法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 南谯区、琅琊区人民政府和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具体负责本区域内集体所有土地房屋的拆迁和补偿、安置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 拆迁管理
第七条 集体所有土地征收方案经公告后,市、区各有关部门在拆迁范围内不得办理下列事项:
(一)新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
(二)办理房屋和土地用途变更手续。
(三)办理房屋所有权过户和宅基地使用权转移手续;
(四)审批新建、改建、扩建房屋;
(五)办理入户或分户;
(六)核发工商营业执照。
征地公告后,擅自办理本条所列事项的,拆迁时不予认定。
第八条 拆迁人应当依据集体所有土地征收方案、拆迁规划红线图和本办法有关规定,制定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和补偿安置实施方案。
第九条 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核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和补偿安置实施方案时,应当公开告知被拆迁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被拆迁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申请听证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听证。
第十条 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和补偿安置实施方案批准之日起五日内发布拆迁公告,公布建设项目名称、拆迁人、拆迁范围、补偿安置的方式和标准、搬迁期限、救济途径等事项。
拆迁人应当向被拆迁人公布拆迁补偿安置的具体方案,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第十一条 拆迁人拆迁集体所有土地房屋,可以自行实施拆迁,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拆迁资质的其他组织实施拆迁。
第十二条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协议应当载明补偿标准和金额及其支付期限、安置方式、安置用房地点和面积、安置用房交付期限、搬迁期限、过渡方式、过渡期限、搬家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违约责任以及当事人认为需要订立的其他条款。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示范文本由市国土局统一监制。
第十三条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约定向滁州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四条 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和健全拆迁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拆迁档案资料的管理。
第十五条 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拆迁管理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和其他联系方式。收到举报后,应当落实专人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举报人。
第三章 补偿安置规定
第十六条 拆迁人应当根据被拆迁房屋的用途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房屋用途分住宅用房和非住宅用房。
本办法所称住宅用房是指在集体所有土地上依法取得的用于生活起居的房屋。
本办法所称非住宅用房是指在集体所有土地上依法取得的除住宅用房以外的生产性、经营性、公益性房屋。
未经县级以上规划或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拆迁补偿时按原房屋用途认定。
第十七条 拆迁集体土地房屋按照被拆迁人合法登记的土地、房屋权属证书载明的面积或经批准的宅基地审批表、房屋权属证明文件所载明的面积予以合理补偿。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补偿:
(一)超过批准使用期限,或虽未明确使用期限但已使用2年以上的临时建筑;
(二)被拆迁人在取得新宅基地建造住宅用房后,但未依法退还原有宅基地的,其原有的住宅用房;
(三)拆迁公告公布后,在拆迁范围内突击抢建、改建、增建的房屋、临时棚点、其他设施等;
(四)拆迁公告公布后抢栽的花草、苗木、树木等;
(五)其他按规定不予补偿的情形。
第十九条 住宅用房的拆迁补偿安置,实行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的方式。被拆迁人可以自行选择补偿安置方式。
第二十条 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方式安置的,其应安置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与认定:
(一)被拆迁住房的人均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的,按应安置人口的人均40平方米的安置标准计算其应安置面积,超出部分实行货币补偿;
(二)被拆迁住房的人均建筑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下的,可以按应安置人口人均40平方米补足计算其安置面积;
第二十一条 被拆迁住房的安置人口是指本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在本村民小组土地承包中有承包地的。
(一)属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应计入安置人口:
1. 原为当地户籍的在校大中专学生、现役义务兵、士官(符合国家军人安置政策的除外)、服刑劳教人员等;
2. 一方户口在本村民小组,配偶或未成年子女户口在异地的(异地有宅基地或享受政府福利房政策的除外);
3. 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户,增加一个安置人口;
4. 因结婚等原因符合分户条件的,予以分户;
(二)属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计入安置人口:
1. 寄居、寄养、寄读以及空挂户的人员;
2. 因婚嫁离开本集体经济组织,虽户口未迁出但不居住或偶尔居住在原村组的人员。但婚嫁地没有宅基地和住房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 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方式安置的,按下列规定结算:
(一)应享受安置面积部分,按市政府公布的当年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相互结算差价。
(二)超过应享受安置面积的部分,按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给予货币补偿。
(三)不足应享受面积部分,被拆迁人要求补足的,其补差部分按市政府公布的重置价格购买;被拆迁人放弃补足的,由拆迁人按重置价格补齐。
(四)协议安置面积与安置房实际面积差额部分,按政府公布的当年重置价格相互结算差价。
第二十三条 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的,被拆迁房屋按照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给予货币补偿。
被拆迁人应当与拆迁人签订货币补偿安置协议,协议中应载明被拆迁人放弃产权调换安置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 被拆迁房屋的附属设施不予安置,由拆迁人给予相应货币补偿。
拆迁未超过使用期限的临时建筑,按重置价格结合剩余使用期限给予适当补偿。
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房屋的装饰费用予以补偿。
第二十五条 对利用自有合法住宅用房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持有工商营业执照满三年、且按证照规定的范围连续经营至今并能出具纳税凭证的,拆迁人除按照本章的规定对住宅房屋予以补偿安置外,还应当对停产、停业的经济损失予以适当补助。
第二十六条 拆迁住宅用房,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安置需要临时过渡的,拆迁协议中应当明确过渡期限和过渡方式,并由拆迁人提供临时安置补助费。
第二十七条 拆迁人应当支付被拆迁人搬家补助费;实行产权调换安置需要临时过渡的,拆迁人应当支付两次搬家补助费。
第二十八条 被拆迁人应当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提前搬迁的,拆迁人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二十九条 对非住宅用房的拆迁,实行货币补偿方式予以安置。补偿面积依照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予以确定,补偿标准按重置价结合成新予以补偿。
第三十条 拆迁非住宅房屋造成被拆迁人停产、停业以及搬迁、过渡的,拆迁人应当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结合被拆迁房屋的用途、地段、经营状况等因素支付一次性经济补助费。
第三十一条 拆迁出租(出借)的住宅或非住宅用房,对使用人不予安置和补偿,由房屋所有人自行处理好租赁关系。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 拆迁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拆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被拆迁人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拆迁实施方案未经审核和批准而实施拆迁的;
(二)未按拆迁实施方案确定的拆迁范围和标准实施拆迁的。
第三十三条 拆迁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被拆迁人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时将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及其他补偿资金交付被拆迁人的;
(二)将拆迁补偿安置资金挪作他用的;
(三)提供的安置用房和安置过渡用房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设计规范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或者未按有关规定验收合格的;
(四)伪造、涂改或者不向被拆迁人提供规定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文本的。
第三十四条 被拆迁人弄虚作假,伪造、涂改被拆迁房屋有效权属证明文件的,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拆迁公务的,由公安、司法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被拆迁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发布拆迁公告的;
(二)未按规定告知被拆迁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申请听证权利的;
(三)对被拆迁人的举报拒不受理和不依法处理的;
(四)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中拆迁补偿安置标准由市国土局会同市建设、物价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适用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国土局负责解释。
各县、市参照本办法执行。
有的。
一、道路建设
(1)公路硬化(村道宽3.5m以上,社道宽3m以上,厚度20公分)50000元/公里;
(2)硬化通户路每米奖励10元;
二、民房打造
(1)房屋新建每间奖励200元(其它奖励标准与旧房装修一样);
(2)封檐座脊每间奖励30元;
(3)外墙贴磁砖每平方米奖励3元;
(4)外墙刷涂料、搓沙每平方米奖励2元;
(5)院坝硬化每平方米奖励8元;
(6)新修栏杆每米奖励4元;
(7)修建花台每平方米奖励4元;
三、一建四改
(1)改井一口奖励100元;
(2)改厕每户奖励100元;
(3)改圈每户奖励100元;
(4)改厨改灶每户奖励100元;
(5)修建沼气池每口奖励标准以农能办规定为准
四、水利设施(利用项目资金建设不予补助)
整治堰塘(鱼塘):面积1-2亩每口奖励2000元,面积2-3亩每口奖励4000元,面积3亩以上每口奖励6000元;
新修堰塘(鱼塘):面积1-2亩每口奖励10000元,面积2-3亩每口奖励20000元,面积3亩以上每口奖励30000元;(验收标准:塘堰硬化或石砌,边坡硬化表处,埂高不低于2m、蓄水深1.5m以上)
五、阵地建设(统一配置办公设施)
(1)村党支部活动阵地整修奖励15000元;
(2)村党支部活动阵地新建奖励30000元(纳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不再重复奖励)。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国家对通村公路的投资为补助性质,只有当地自筹资金到位,村支两委意见统一,与交通部门和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衔接,具备了实施条件后,方可申报年度实施计划。
乡、村下达的计划指标是以通过乡政府、通过村委会或村小学为落脚点,有些村小组群众居住分散,公路线长,资金自筹缺口更大,农村公路建设完工后,要经过县、市、省三级交通主管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还要办理若干手续,国省计划资金才能到位。
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2015年,惠州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加强惠州市农村公路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明确,乡道、村道路面硬化建设省(含国家)补助18万元/公里(2015年起),市补助10万元/公里,县按不少于5万元/公里的标准进行配套。
按此计算,国家、省、市、县的补助加起来至少有33万元/公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意见
在过去,我们国家的大部分院子都是泥做的。如果我们不长时间住在院子里,会有各种各样的杂草。下雨时,小院子里也变得泥泞不堪。有的人只是在想经过的地方放一排石板,这样走路比较方便但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农民们有钱把自己的小家收拾得越来越好。以前不再是泥场了,装修的材料也多了。然而,当有很多选择时,纠结的问题自然会发生。农村小院是砖砌的还是混凝土浇的?这可能是很多人在为之奋斗!为此,小版特地为装修房子的傅老师,他给了我们这样的答案!
优势:从施工方面看,比水泥路面容易。铺砖的好处是。
(1)砖砌地面清理场地时,不能提供灰土。
(2)经久耐用,抗老化性能强,不易空鼓脱落。
(3)只要砖从正规渠道购买,就不会含有有毒添加剂,更时尚、更环保。
缺点:一。这不容易清洗。现在农村已经实现了村与户的联系,但是做农活的时候,还是会踩在泥巴上。如果你是一个用砖铺成的院子,那么清理地面就不那么好了。如果冬天下雪,水泥地面也更容易清理。2。一般来说,农机和自己的车辆应该在农村庭院里使用,这样如果你铺砖,它们很容易损坏。再者,因为有缺口,农村的一些粮食干不了。你小时候一定有这样的记忆。其次,让我们看看使用混凝土的优缺点。优势:首先,它是坚固的,用水泥混凝土浇灌的地面优质钢筋如果过于大型的农业机械,就不会受损。二是风干特别好,水泥地面吸热性好,所以农村人喜欢在水泥地面上晾晒庄稼。第三,便宜。用水泥混凝土浇地比铺地砖便宜得多。缺点:混凝土堆场吸热慢,散热慢。在夏天,当你进入混凝土院子时,你能感觉到热。即使在晚上,你仍然能感觉到院子里的闷热!而且,地面容易积灰,这使得庭院非常难看。而且,每年春天,地面都是湿的,很容易被苔藓覆盖。这种地面很光滑,不适合老人和小孩。
那么,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呢?如果你想在砖砌和混凝土之间做出选择,我想这是一个原则:如果是四合院,可以考虑砖砌,一是感觉比较有特色;二是砖可以吸水;如果是农家院落,还是用混凝土浇灌的,主要是结实耐用,它可以停放重型车辆,而且很容易清洗。
傣族对当地的地名、寨名的命名尤为考究。一般都是根据当地的自然风光、环境特点以及历史传说来命名,有些地名和寨名又往往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如允景洪,傣语意为“黎明之城”。相传,那是佛祖巡视到另一个地方,当地的百姓拿出金色的布铺在路上迎接他,佛祖在高兴之际,就给该地取名为勐罕(金色的地方),就是观在的橄榄坝。有些寨名是根据自然环境特征命名的,如曼蚌,汉译为热水塘寨;曼永,汉译为孔雀寨。另外,在解放前,傣族人民受封建领主制的统治,各个村寨要为封建领主服专门的劳役,各种劳役的名称也成了寨名,如养马寨、养象寨洗碗寨,等等。
傣族居住的村寨环境幽静,寨中的建筑整齐、规则。无论村寨大小,住户多少(多至一两百户,少则一二十户),寨傍均有大河、小溪或湖沼鱼塘。寨内的房屋坐向排列整齐,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寨中道路宽而平坦,凡有佛寺的村寨,寺傍均有菩堤树。住房四周,均围着竹篱笆或木制篱笆,篱笆内种植果树、花木、或薪炭林(多为黑心树)。竹楼下有一块空旷地,即院坝。走进傣家村寨,展现在眼前的是:椰树婆娑,槟榔挺拔,秀竹摆着纤细的腰肢,香蕉摇着巨大的绿叶。寨内流水潺潺,百花争艳,百鸟齐鸣,犹如迷人的热带山乡画,恰似优美的边寨诗令人留连忘返。
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属于“干栏式”建筑。竹楼这一名称,不是傣族俗称,而是人们对傣族住房的专称。解放前,西双版纳境内的山竹苍翠如海,生活在竹海中的傣族人民无钱盖高楼大厦,再加之当地气候湿热,就只好就地取材,用竹子作建房材料,整个楼房全是竹子结构:竹柱、竹围墙、竹楼楞、竹椽子、竹楼板、竹楼梯、竹瓦盖屋顶。于是,人们就称为竹楼。解放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房材料已发展为木、砖、瓦顶结构(只有少数是竹木、茅草顶结构)。虽然建筑材料不一样了,但建筑形式仍然保持了竹楼的特征。所以竹楼这一称呼就一直沿袭下来,成为一种专称。
傣族称居住的楼房为“很”,这是由“烘哼”演变而来的。“烘哼”意译为“凤凰展翅之势”。相传,在远古时代,傣家人没有住房,而是栖身于山洞或深山老林。后来,有一个名叫帕雅桑目蒂的人,用树叶、山草建盖了一间平顶草房,但一遇雨天就无法居住。一天,正当帕雅桑目蒂为建房苦脑之时,一只美丽的凤凰冒着风雨飞来,凤凰杨起双翅,呈“人”字形,当凤凰低头拖尾时,人字形的双翅恰好被蒙住,凤凰淋雨之势,地上,恰似一座两层楼房的造型。于是,帕雅桑目蒂从中受到启示,按凤凰淋雨之势,用竹木盖成如今这种高脚住房。这种楼房,既能避雨防潮湿,又能防野兽,他就给这种楼房取名为“烘淳”,一直传给后人。
人们为了怀念帕雅桑目蒂,把“烘哼”改名为“很帕雅桑目蒂”。后来,随着住房形式的不断改进,人们便把各种式样的竹楼通称为“很”。
解放前,在等级森严的傣族封建领主制的影响下,傣族中,人有等级之分,住房也分等级。傣族地方有着“很牌抱来们很召”(意译为百姓之屋应与官家住楼有区别)的古老规定。那时候,领主的住室称为“喝召”。“喝召”宽敞高大,木柱多达一百根以上,木梯分为两层,都在10级以上。而贫民百姓的住室,木柱只能限在40根以内,梯子也不能超过9级。 寡之人,则大多只能住3级楼梯的矮房。就是一个家族中,分家立户的子女的住房,一般也不能超过父母的住房赣南客家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组合式”民居分布于全区各县市,是赣南民居的主流形态。“围屋”则主要分布于河西片的定南、龙南、全南、寻乌、安远、信丰等县,是赣南客家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
(一)厅屋组合式民居
赣南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厅”或“厅厦”,“堂”专指祠堂。称一栋房子为“屋”,一间房子为“房”。厅是屋的中心,许多栋“正屋”和“横屋”连在一起便组合成了一幢“大屋场”,这种民居实质上脱胎于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民居。赣南客家民居以此为主流,广泛分布于各县市,其中尤以“九厅十八井”最具典型意义。
1、结构特点
“厅屋组合式”民居最简单的组合单元是:“四扇三间”,也称“三间过”,即一明二暗的三间房。明间为厅,次间为室,厨房、牲舍、厕所等一般傍房搭建或另建,这是赣南最普遍的民居。稍富有者一般是前后两栋,每栋三间或五间,之间隔一横向天井,并通过腋廊将前后两栋连在一起。两栋屋的明间便成了前厅(门厅)和后厅(上厅),前后厅也合称“正厅”。前厅次间为厢房,后厅次间为正房。这样便构成了一幢封闭式的由两个单元组合成的“正屋”,通称“两堂式”,俗称“上三下三”、“上五下五”。
在此基础上,如果以后需要扩大规模的,便在正屋两侧扩建“横屋”。横屋的进深与正屋等齐或前部凸出两间,平面成倒“凹”字形。正屋与横屋间留一通衢,称“巷”或“塞口”,闽粤称“横坪”。通衢前后对开小门,巷中相应留竖向天井,以采光排水。横屋各房间门均朝巷道开。正屋从腋廊处开门通往巷。这样便以正屋的正厅为中轴线,加上两侧的巷和横屋,构成了一幢通称为“两堂两横”式房屋。这种民居还需要扩建的话,便可在横屋外侧对称继续增加类似的巷和横屋,这可相应称两堂四横、六横……也可在正屋之前隔以天井、腋廊,再建一栋三间或五间式正屋,使原来的前栋和前厅变为中栋和中厅,而后建的这栋则称为前栋和前厅,同时再将两侧的巷和横屋向前推齐。这种由三栋正屋和两排横屋组成的房屋,便称“三堂两横”式。这是此类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
随着宗族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三堂两横式还可扩建为“三堂四横”、“三堂六横”等等,直至发展为民间所说的“九井十八厅”或“九厅十八井”这样的大屋场。“九井十八厅”或“九厅十八井”虽说法不一,但从规模上说,都是进深和面阔方面的拓展,是赣南客家人建房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于赣南处丘陵地带,地广人稀,商业不发达,“虽无冻馁之苦,亦鲜巨室之家”,所以,民居一般采用土木结构。土木结构,又可分为土砖(土坯)和夯土木结构,其中夯土结构民居南部又多于北部。砖木结构的民居一般见于富裕之家的住宅或祠庙建筑。传统的砖木结构民居,一般是青砖灰瓦,清水墙面(过去赣南不烧制红砖)。其中又以北部的砖房多于南部。无论砖石墙还是生土墙皆承重。柱的使用不广,主要用于厅内,因这种民居的厅是敞厅(后厅无前椽墙,前厅无后椽墙),且一般不设楼层,一些空间大的正厅或有门廊的厅为了支撑挑椽和天花,便在减了椽墙的位置上设两根椽柱。
一般两堂两横式以上的民居,屋前往往有因取土做砖而形成的水塘和禾坪。这水塘、禾坪既是居民洗涤、晾晒物件的场所,又自然成了其继续朝前发展的势力范围。以两堂或三堂两横式房屋为基本单位组合,向前后左右不断扩建,可达数十百间,乃至形成一村一姓的大屋场。至今,赣南各地尚存不少古村落,就是这种民居的典型代表。
2、宅居风水
过去,赣南盛行风水观念,每做宅居,既请地理先生择基定向,还要选择吉日动土、奠基、安门和上梁。房屋宅地大多取南北座向,俗云:“座北朝南,有食清闲(音han);坐南朝北,神仙住呒得”。地理先生所操风水术讲究所谓龙、局、水,认为“龙主人丁,局主功名,水主财路”。所以每堪风水,首看龙之生旺死绝;水口在某字上,生山生水。看龙脉,又首看来龙之祖山,再看来龙,还有分龙、过龙等等。又说,龙要发脉雄壮,奔腾有势。为接应来龙,后龙山必树木成林,郁郁葱葱。局为总脉分出的支脉山峰,须重重环绕,似公堂格局,有旗有鼓,印案兼备,坐镇宅地,犹如元帅升帐一般气派。水即指前方水势,不得直来直去,冲走财源。为使水口回环,于是筑坝、植树等。所以,客家人的村落,一般都有水口和林木茂密的后龙山。
3、“门榜”文化
此外,赣南客家还盛行“门榜”风气,即在广大农村甚至一些城镇保留着这样一种习俗:在厅堂上方,画一匾额,书之四字(有的三字),称之曰“门榜”。这种现象尤以上犹等县为最。门榜的内容各姓氏家族有很大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昭示本姓氏家族的渊源。如黄姓的“江夏渊源”,昭示了黄姓的发祥地是古代的江夏郡;陈、钟、赖、邬、庾等姓的“颍川世第”,说的是以上几姓均望出颍川郡;罗姓的“豫章遗风”,昭示了罗姓望出豫章郡。二是显示本姓氏谱系的高贵家风或门第,如孔姓的“泥山流芳”,说的是春秋时期孔氏大思想家孔丘诞生于山东的曲阜尼山,其事迹和思想彪炳史册,流芳千古。钟姓的“越国家声”,说的是唐睿宗时期,钟绍京因助李隆基平定韦后之乱,爵封越国公的历史事实。张姓的“曲江风度”、“相国遗风”,说的均是张姓先人张九龄的故事。张九龄为唐时韶州曲江(今韶关)人,唐玄宗时迁中书令。此外,某些姓氏的“大夫第”、“司马第”等等,则是显示其高贵门第的。三是反映本姓氏谱系中名人先贤的事迹。如钟姓的“知音高风”、“飞鸿舞鹤”,前者记录下了春秋时期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话,后者记录了三国时期魏太傅钟繇的书法独树一帜,其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的事迹。刘姓的“校书世第”“禄阁光辉”指的都是西汉刘向奉汉成帝之命校正五经异同于天禄阁。张姓的“金鉴千秋”指的是唐相张九龄向玄宗上《千秋金鉴录》的史实。王姓的“三槐世德”叙述了这样的事实:宋朝王佑曾在庭院中植槐三棵,预言子孙必然显贵,后次子王旦果于太平兴国年间考中进士,后出任宰相。田姓的“紫荆传芳”说的是临潼有个田真,兄弟三人分家,财产均分后,尚剩屋前一株紫荆树未分,约定次日斫分为三,各得其一。谁知次日早上,树已枯萎待毙,田真对两个兄弟说:“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说完悲不自胜。兄弟相感,不再分家,屋前的紫荆又繁茂起来。四是显示本姓氏谱系先贤品格高尚。如黄姓的“叔度高风”,反映了东汉黄叔度的高尚品行,其品行:“汪洋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杨姓的“清白传家”叙述了东汉杨震为官清廉,一生清白。曾有人夜怀十金,向他行贿,杨震不接受。行贿人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终不受贿。曾姓的“三省传家”取之于《论语·学而》中曾子所说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此垂诫后人要向曾子那样严格要求自己。五是显示门风纯朴、吉祥、兴盛。如书写“忠厚传家”、“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紫气东来”、“和为贵”、“得我所”、“安其居”以及“春秋鼎盛”、“风华正茂”、“桂馥兰馨”、“竹苞松茂”、“兰桂腾芳”等等。
总之,“门榜”虽仅三四字,然其内容丰富,寓意深远。首先,每一块门榜都是一部“微型族谱”,其里面蕴涵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是客家人尊宗念祖、家族兴旺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研究家族史、客家迁徙史,民族史的珍贵史料。其次,“门榜”是客家崇祖意识的产物,而分支别居的客家人,在他们离开了自己的亲人和祖居地以后,不免感到空虚和孤独。这时,门榜又起着激唤崇祖意识的作用,使分支别居的客家人感到自己的亲人就在身边,脚底下的这块新居地就是祖居地,于是,大大坚定了在新居地干一翻事业的决心和信心。第三,通过门榜来取得同宗群体的归属感,并提高分支别居者的社会地位。过去,“门榜”曾象一根红线,把同宗同谱人的思想感情联接在一起,不管分居多远,他们总是心心相印;也不管是否相识,只要看见“门榜”并能道出点“本家”的世系源流来,就会受到东道主的热情款待,胜若久久出门在外回到自己家里一样。而远方的宗族来访,东道主也倍感荣耀。来访的宗亲越多,说明他的家族势力越大。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这一点对分支别居者非常重要,因为那是一个土客矛盾、宗姓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的时代,家族势力大,也就意味着后盾强大,而不至于遭受土著或别的姓氏的欺凌。当然,在那种矛盾斗争中,成为牺牲品的总是各宗族的贫民百姓。今天,旧社会那样的土客矛盾、宗姓矛盾和阶级矛盾已经消除,但是“门榜”作为联络同宗同谱系的人的思想感情这一个功能依然存在。第四,“门榜”具有教育后代的作用。如前所述,有些“门榜”是显示其品格高尚、门风纯朴、艰苦创业,用于垂训后代的,门榜的这种积极意义,各个姓氏宗族都很重视,它在造就一代又一代人的优秀品德中,也确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我们可以将门榜的这种积极作用加以利用,把它纳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让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因此,“门榜”文化也是赣南客家民居的一大特色。
(1)公路硬化(村道宽3.5m以上,社道宽3m以上,厚度20公分)50000元/公里;
(2)硬化通户路每米奖励10元;
二、民房打造
(1)房屋新建每间奖励200元(其它奖励标准与旧房装修一样);
(2)封檐座脊每间奖励30元;
(3)外墙贴磁砖每平方米奖励3元;
(4)外墙刷涂料、搓沙每平方米奖励2元;
(5)院坝硬化每平方米奖励8元;
(6)新修栏杆每米奖励4元;
(7)修建花台每平方米奖励4元;
三、一建四改
(1)改井一口奖励100元;
(2)改厕每户奖励100元;
(3)改圈每户奖励100元;
(4)改厨改灶每户奖励100元;
(5)修建沼气池每口奖励标准以农能办规定为准
四、水利设施(利用项目资金建设不予补助)
整治堰塘(鱼塘):面积1-2亩每口奖励2000元,面积2-3亩每口奖励4000元,面积3亩以上每口奖励6000元;
新修堰塘(鱼塘):面积1-2亩每口奖励10000元,面积2-3亩每口奖励20000元,面积3亩以上每口奖励30000元;(验收标准:塘堰硬化或石砌,边坡硬化表处,埂高不低于2m、蓄水深1.5m以上)
五、阵地建设(统一配置办公设施)
(1)村党支部活动阵地整修奖励15000元;
(2)村党支部活动阵地新建奖励30000元(纳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不再重复奖励)。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