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丹阳梅子青茶具有收藏价值吗
有。茶具本身工艺精湛,“梅子正青,色如挂枝初梅,青翠碧绿,莹澈剔透”,梅子青不仅是对瓷器釉色的极高诠释,其本身更包含了丰富的审美意蕴。毛丹阳梅子青茶具出自毛丹阳之手,毛丹阳,女,1966年5月出生,1983年工作于龙泉青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丽水市三八红旗手、代表作《松竹梅花瓶》。青瓷名家毛松林大师之长女。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理事、会员,丽水学院客座教授。创办了“松林瓷庄”,一生荣获多项荣誉,为人们所敬仰。
付德毛同志,男,1966年8月生于湖南醴陵,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杰出青年陶瓷艺术家。现为中国陶瓷协会会员、湖南美术家协会会员,从事陶瓷美术创作二十余年具有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创作题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多件作品获得国家和省级的奖励。代表作有《云满溪山》《春到武陵源》等,主要作品有:作品《春山溪流》在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荣获评委特别奖;《湘西风光》在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06“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釉下五彩瓷•群山巍峨》荣获第五届全国艺术品旅游品、家居饰品博览会“中艺杯”银奖;2008年作品《溪山烟去》入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2008年评为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
当代宗师
顾景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 谭泉海 汪寅仙 徐秀棠 鲍志强 周桂珍
顾绍培 李昌鸿 吕尧臣 徐汉棠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何道洪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曹亚麟 储立之 鲍仲梅 谢曼伦 毛国强 曹婉芬
徐达明 沈邃华 李守才 季益顺 邱玉林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汤鸣皋 潘持平 张红华 吴震 沈汉生 范洪泉
王石耕 程辉 周尊严 何挺初 许成权 朱建伟
陈国良 储集泉 许艳春 刘建平 高建芳 吴培林
杨勤芳 陈建平 倪顺生 高丽君 葛军 顾治培
范建军 张振中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全民)
谭泉海 汪寅仙 汤鸣皋 鲍志强 周桂珍 顾绍培
潘持平 张红华 曹亚麟 凌锡苟 储立之 吴鸣
谢曼伦 吴震 毛国强 沈汉生 范洪泉 程辉
曹婉芬 周尊严 何挺初 沈巨华 李昌鸿 何道洪
吕尧臣 李守才 徐安碧 季益顺 徐汉棠 邱玉林
咸仲英 王石耕 高建芳 朱建伟 陈建平 夏俊伟
储集泉 刘建平 许艳春 杨勤芳
高级工艺美术师(全民)
何六一 吴亚亦 黄自英 范永良 尹祥明 王小龙
顾道荣 葛岳纯 韩小虎 孙伯春 蒋蓉 徐秀棠
鲍仲梅 徐达明 陈国良 施小马 吴培林 韦钟云
方卫明 吴小楣 胡洪明 王涛 怀其芳 倪顺生
高丽君 胡永成 束旦生 蒋小彦 王国祥 范建军
张振中 桑黎兵 葛军 鲍利安 李霓 高湘君
吴亚克 鲍正兰 范建华 华健 陆虹炜 庄玉林
邵顺生 顾治培
高级工艺美术师(乡镇)
邵新和 张庆成 吴同芬
名壶就更多了,您具体问哪位大师的佳作呢?
蒋蓉 (女):别号林凤,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川埠潜洛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11岁随父蒋鸿泉学艺,1940年随伯父蒋彦亭到上海,在其指导下制作仿古紫砂器。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同年创作作品《荷花壶》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她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这在当时历史情况下是工艺界的一种最高荣誉和待遇。
她从事紫砂艺术已七十余年,创作的代表作品有:《荷花壶》、《牡丹壶》、《莲花茶具》、《芒果壶》、《南瓜壶》、《莲藕酒具》、《蛤蟆捕虫水盂》等,作品《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
汪寅仙 (女):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宜兴紫砂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吴云根学习制壶技艺,后转师朱可心门下习研紫砂素塑器造型设计,1959年随师朱可心成功复制南京博物院藏品《圣思桃杯》,并随文化部艺术交流展送往当时的苏联等东欧国家展出。1979年作品《葡萄杯》选中为国家领导人出访外国的礼品。1980年创作的《高寿梅桩茶具》获江苏省四新产品评比一等奖,1986年作品《回方壶》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1986年与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张守智合作创作的抽象线条形茶具《曲壶》曾送往日本、美国等国家展出,1990年分获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国际精品大奖赛一等奖,并被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作品《回方壶》、《圣思桃杯》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曲壶》、《弯把梅桩壶》、《大一粒珠》、《秦权壶》、《南瓜壶》、《圣思桃杯》收藏在英国皇家大英博物馆等世界六大博物馆。
吕尧臣 :1940年出生于江苏宜兴高塍镇,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
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紫砂老艺人吴云根学习紫砂技艺。1970年进紫砂研究所从事紫砂造型设计,期间创作的《竹庐茶具》、《玉带壶》、《竹圈酒具》在省以上创新评比中获奖。
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他和同伴一起试探紫砂壶绞泥装饰技法,在他的努力攻研下,紫砂绞泥技艺渐臻成熟,形成了一条新的紫砂装饰艺术之路。他以优雅的壶体造型和优美的绞泥装饰艺术形成具有特色的个人风格。
创作的《碧波茶具》、《八方凌云茶具》、《银葵茶具》(合作)被故宫博物院收藏;1992年被收录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1996年5月个人作品集《尧臣陶艺》在马来西亚出版发行。其代表作品还有:《玉带提梁壶》、《竹庐茶具》、《玉屏移山壶》、《华径壶》、《贵妃壶》、《逸者寿壶》、《大漠风情壶》、《听雨壶》等。
徐汉棠 :193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1954年师从顾景舟学艺,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1960年3月随同师父顾景舟一起进紫砂研究所专事设计和创新。1975年进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深造。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任总工艺师、紫砂研究所所长。1984年设计创作的《五头上六茶具》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同年作品《什锦水平组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评比一等奖;作品《石瓢》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十五件嵌银丝咖啡具》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他的代表作品还有:《裙花提梁壶》、《菱花提梁壶》、《龙宫宝灯壶》以及《微型花盆》等。传统与严谨是他壶艺的个人风格。
周桂珍 (女):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王寅春、顾景舟门下学艺,后即长期从事紫砂壶艺的创作设计。
1978年由高海庚设计、周桂珍制作的《集玉壶》被选作国家领导人出访外国的礼品;1989年作品《环龙三足壶》、《云泉壶》分别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陶瓷美术设计奖;同年作品《玉带提梁壶》获亚太地区陶瓷美术精品展一等奖;1995年作品《真知提梁》获江苏省陶艺创新评比特别奖;2001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周桂珍个人作品专集》。
谢曼伦 (女):1942年生于安徽芜湖,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轻工厅评定),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 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朱可心学艺,曾担任宜兴西丸紫砂王艺厂技术指导。1989年作品《大桑宝壶》获江苏省轻王厅新品展评金牛奖;1990年作品《碧玉如意壶》获江苏省陶瓷艺术展评一等奖,代表作品有:《竹福茶具》、《双竹提梁壶》(与张守智合作)等。在创作中增加文化内涵、提升作品的品位,是她的追求。
曹婉芬(女):1940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轻工厅评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现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专事壶艺创作。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师承先辈朱可心、后又随裴石民学艺,一度承著名艺人王寅春及顾景舟教泽,技艺功底全面扎实。1958年任紫砂工艺班“小辅导老师”,培训青年艺徒。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受上级委派,到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紫砂壶艺工作者,促进了紫砂壶艺的普及。
1982年创作的《玉婷壶》获亚太地区陶瓷评比一等奖;1983年作品《宝方抽角壶》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1990 年作品《壶艺掇英组壶》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和“景德镇杯”国际精品大赛二等奖;2002年,以紫砂不同造型及工艺创作的《四季流芳壶》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大彬瓜楞壶》收藏于中南海紫光阁;《嵌银丝无暇壶》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苑林提梁壶》收藏于南京博物院。2003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个人专著《曹婉芬紫砂集》。
毛火明大师,1948 年出生于世界扬名的瓷都景德镇。从小对传统书画、雕刻、堆雕和捏雕都有极深厚的兴趣,1964 年参加工作,1984 年到旸府滩“国营景德镇旸府瓷厂”承包厂长,1989 年市政府的王军代表三次到竟成镇做事,自已不辞竟成镇,为瓷业艺术奋斗。经常拜陶艺名家为师,认真研究古今陶瓷的制作技艺,作品风格独特、集书画、雕刻、捏雕和堆雕为一体,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品。
曾经在2005年评选为全国优秀陶瓷艺术家评选大赛“杰出奖”。2006年作品“和谐共处”由收藏家协会评为优秀奖。2008 年作品“和谐共处”由中国收藏艺术精品博览会评为金奖。同年由抗震救灾重建汶川名瓷名画慈善拍卖会暨香港首届紫金花杯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金奖和评为景德镇“十大杰出工艺美术新星”,作品已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正式典藏,同时已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为“重建汶川爱心大师”荣誉称号。也就是同年2008年荣获“瓷都杯”全国陶瓷艺术品大赛金奖和中国国际名人书画工艺品大展赛金奖。在此同年由“中国书画家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09年由世界华人华侨联合会评为“杰出华人陶瓷艺术家”荣誉称号。2010年作品“不息的生命”荣获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银奖。2011年作品“春蚕”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百花奖”(莆田)银奖。
2010年瓷雕挂盘“春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予专利权,2011年瓷雕“小桥春色”和瓷雕“不息的生命”同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
2013年12月16日由中国幸福心连心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2013 年中国爱心陶瓷艺术家”荣誉称号。
2013年5月25日在南昌文化产权交晚所以拍卖现场23万竞拍成交所属作品(草虫)绘制精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由资深收藏家竟拍收藏.
2014年10月6日在首届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大展暨2014年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中荣获金奖。
插图如下:
胡武军艺术作品
现协会内设秘书处、人才培训中心、节能技术中心、经济技术信息中心、咨询服务中心、陶瓷美术设计中心等,同时下设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艺术陶瓷、技术陶瓷、陶瓷原料及辅助材料、装饰材料、陶瓷装备技术应用、窑炉及耐火材料、陶瓷营销等九个专业委员会或分会。协会主办的《中国陶瓷工业》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和《陶瓷信息简报》均对会员赠阅。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下设人才培训、经济技术信息、节能技术、咨询服务、陶瓷美术设计五个工作委员会和建筑卫生陶瓷、陈设艺术陶瓷、陶瓷原料及辅助材料、装饰材料、技术陶瓷、陶瓷技术装备等六个专业委员会。
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处;
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装饰材料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
4、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设备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广东佛陶集团力泰陶瓷机械有限公司;
5、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原料辅料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6、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工业陶瓷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江苏省陶瓷研究所;
7、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陈设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协会本部;
8、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日用陶瓷分会;
办事地点:华光陶瓷集团;
9、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营销分会;
办事地点: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华夏陶瓷博览城陶星楼3楼;
10、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人才培训部;
办事地点:景德镇陶瓷学院;
1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经济技术信息部;
办事地点:景德镇陶瓷学院;
1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
办事地点:协会本部;
13、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节能技术中心;
办事地点: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 ;
14、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美术设计中心;
办事地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15、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 ;
办事地点:广东省佛山市意美家卫浴陶瓷世界29栋2楼东侧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
闻此噩耗,悲痛万分,然一切无法挽回一代巨匠安然驾鹤西去。这是一篇还未完成的文章,谨以此文沉痛悼念雍起林老先生。
——记中国陶艺大师雍起林专注毛主席雕像52年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迵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时间回溯到1100多年前,一位叫作李群玉的诗人,来到江南道潭州(现长沙市)治所的一片丘陵起伏的古村里,看到这幅景象,写下了当时长沙窑烧制陶器时山林焚烧、洞火冲天的壮观景象。
这一烧,不但让地处长沙市西北25公里处望城境内的古镇铜官,成为世界釉下彩的创烧地,同时开创了陶瓷业的辉煌时代。涛生云灭的湘江边,各色瓷器成品堆积如山。江口停泊的货船上,满是工人在忙碌搬运,一个瓷器的世界工厂在此尽显繁华。
若干年后,笔者走进长沙望城铜官镇一座简朴的陶艺艺术馆。这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10月21日的陶瓷生产艺术馆,主要经营着艺术陶瓷及红色雕塑的制作与销售。
这个离铜官古街不远一处小院落,临街而建,路过的游客常常为玻璃橱窗里摆放的毛主席雕像而停下脚步。
“第一眼的感觉就是做得太逼真了,太像了,我们被吸引进来看一看。”探访中,一位路过的游客说。
馆内陈列着上百尊毛泽东不同时期的陶瓷雕像,有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的英姿,有长征时期毛泽东的磅礴神态,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慈祥容貌……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肃然起敬。
这是全国著名陶艺大师,曾任铜官美术陶艺厂副厂长的雍起林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礼物。
雍起林,1936年出生在望城铜官一个世代制陶的陶工之家。他自幼学随父艺制陶为生,12岁开始玩泥烧瓦、捏坯做缸,与陶艺结下了不解之缘。1960年,他被选送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一年后回到铜官陶研所工作,长期从事陶瓷艺术设计创造。铜官非常著名的炻瓷正是他从日本引进并进行改良研制的,因此,雍起林也被称为“铜官炻瓷的创始人”。
雍起林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铜官就是一片红色热土,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让雍起林对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他一直想着要创造一些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中国共产党、对毛主席的热爱。而用陶艺塑造毛主席的形象是雍起林能想到的,又力所能及的,也是最有意义的方式。
我国是拥有悠久陶瓷文化历史的国家,形成了多种陶瓷风格,积淀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现代陶瓷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传统陶瓷艺术文化的影响,现代设计语言与传统陶瓷文化相对撞,运用传统陶瓷艺术特有的符号产生出了新的创作风格,在传统文化味道的基础上又彰显出现代化的新潮。雍起林认为,人物塑像的风格都是经过历练而形成的,只有通过量变才能达到质变。他与陶瓷界的一些大师的观点不同,他的观点是“型为魂 釉为辅”。雍起林把一件件陶瓷艺术品比喻一个人,型是一个人的躯体,釉色是一个人的衣服,选择釉色主要是为了吻合型体的形象特征。
实际上,雍起林塑造毛主席像从1967年便开始了。那时,他调到湖南省毛主席塑像委员会工作,有幸结识了他的老师张松鹤先生。
张松鹤是我国著名的红色美术大师,毛主席纪念堂汉白玉雕像、鲁迅著作封面浮雕、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毛主席雕像都是他的作品。雍起林认真向张松鹤学习、请教,1969年他成功塑造了一尊高达5米的大型毛主席陶瓷像。从此,雍起林走上了红色雕塑之路,“用双手敬塑心中的太阳”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在雍起林的书房内,我们看到了满满一书柜关于毛主席的藏书。“平时看得最多的就是毛主席的书,只要是有毛主席照片的,我都会买回来收藏。”雍起林告诉我们,毛主席已经成了他最熟悉的人,每个阶段的神情、动作、服饰,都烙印在他的脑海里。“为了这次献礼,我准备了很久,常常工作到忘了时间,但是有时突然闪过脑海的灵感能让我兴奋很久。”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功塑造了百尊毛主席各个时期的雕像。
雍起林的三个女儿和女婿都继承了他的陶瓷雕塑技艺,构成了一个难得的“艺术之家”。三女儿雍应元从18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陶瓷雕塑。她一边对一个毛主席陶塑像进行精加工,一边告诉笔者:“最后一步的精雕一般需要三四天,而完成一尊陶艺雕塑,从塑形到最后的烧制,最短的需要3个月,长的可能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雍起林为传承铜官绝世陶艺,创作了巨形雕塑《铜官窑》,这件作品艺术再现了盛唐的商业文明。有外商出价20余万元购买,但是雍起林不卖,他要把《铜官窑》作为文化的传承,留给家乡。
今年85岁的雍起林,已在工艺美术行业陶瓷、雕塑领域历练了73年,专注做毛主席雕像52年,烧制陶瓷作品多达20000件。
红色雕塑收藏大家冯刚先生说,雍起林老先生一辈子投身雕塑领域,不辞辛苦,钻研毛主席像,历经五十二载的精进与心血的注入。毛主席像在雍大师的手中或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面容慈祥,心怀天下,这一切都是神情必现,惟妙惟肖。
以瓷为媒,与世界对话。雍起林说,陶瓷是中国文化、世界语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而传统文化更需要我们有创意的去传承和保护。陶艺它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尤其在这不平凡的年代,我们更要用特有传统文化来找到民族的自信。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曲调悠扬婉转、铿锵有力的一曲《红梅赞》,却饱含着无尽的泪水和凄凉。
2021年7月8日晚上10点左右,这座简朴的“雍起林陶艺艺术馆”触及到的每一个小小的角落,都隐含着蚀骨钻心的悲痛。
85岁的雍起林大师,哼着这首饱含壮志豪情的《红梅赞》离开了我们。“一片丹心向阳开”,那是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是雍起林老先生一辈子投身雕塑领域,匠心独运、刻苦钻研,历经五十二载的精进与心血的生动写照,更是为中华儿女传递“红岩精神”的率先垂范。
那一天,夏风细雨,轻吟浅叹。
雍起林老先生坐在即将完成的“十八洞村群雕——‘人民领袖爱人民’”前,用宝贵的生命坚持着、诠释着工匠人的使命和担当。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1是中国陶瓷行业唯一的行业组织,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89年9月,是由全国从事陶瓷行业及相关产品(服务)的生产、设计、科研、教育、流通、收藏及其他服务活动企业、事业单位、院校、地方性社团组织及个人会员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行业性的社会团体。中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中国轻工联合会的指导下,负责全国陶瓷行业的管理工作。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