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上半年科达非洲陶瓷厂营收10.6亿,净利3.5亿,拟再投10亿扩产能

聪慧的大神
甜甜的大山
2023-01-26 07:31:13

上半年科达非洲陶瓷厂营收10.6亿,净利3.5亿,拟再投10亿扩产能

最佳答案
有魅力的咖啡
想人陪的发夹
2025-11-06 17:03:09

8月13日晚,科达制造(600499)公布了2021年半年报,业绩十分亮眼。数据显示,上半年科达实现营业收入45.58亿元,同比增长47.72%;实现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大增406.40%,扣非净利润更是较去年同期增长692.82%,达到3.61亿元。

与此同时,科达还发布了“对外投资公告”, 计划投资16,175.94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48亿元), 用于加纳建筑陶瓷生产项目四期、喀麦隆建筑陶瓷生产项目、科特迪瓦建筑陶瓷生产项目一期。其中,加纳建筑陶瓷生产项目四期为 3,256.59 万美元、喀麦隆建筑陶瓷生产项目为 5,919.35万美元、科特迪瓦建筑陶瓷生产项目为 7,000.00 万美元。

科达制造在公告中称,2021 年上半年,公司主营建材机械稳定排产逐步释放业绩,海外建筑陶瓷业务新增产线投入运营,保持稳定增长势头;战略投资板块,参股公司蓝科锂业经营的碳酸锂业务量价齐升,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公司对其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4171.61%。

报告期内,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达 45.58 亿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 4.09 亿元,同比增长 406.40%,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科达制造2021上半年主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变化情况:

2021 年上半年,国内下游建筑陶瓷市场中岩板产品持续领跑行业热度,落后产能关停带来生产线升级改造的新需求,受益于此,报告期内科达制造在手订单较为充足,在有序的生产排期中稳步释放业绩。

海 外陶瓷机械业务方面,科达上半年接单量整体同比提升超100%,其中印度销区、印马泰美销区超预期实现接单量同比增长200%以上 ;因部分海外地区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报告期内科达建筑陶瓷机械产品的海外发货受到一定影响。

在此情形下,科达制造研发建造的意大利 MASPE 厚砖生产线于 2021 年 5 月在意大利 Vicenza(维琴察省)顺利投产, 作为中国陶机品牌在欧洲首个正式投产的辊道窑项目,标志着中国陶瓷装备挺进海外高端市场。

此外,今年上半年,科达制造海外建筑陶瓷业务继续扩建优质产能、推动新项目落地,稳固本土化供应链规模优势,保持海外建筑陶瓷业务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非洲陶瓷进口受限,当地产品需求仍持续增长,科达制造非洲子公司凭借过硬的运营管理实力和妥善的防疫应对方案,成为非洲地区为数不多的本土产能瓷砖生产供应商,借机替代部分当地停产厂家及进口瓷砖的市场份额,维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另一方面,科达制造克服了因疫情导致的生产设备海运发货、人员派驻严重滞后等多重困难,全力推进建筑陶瓷项目的建设。

报告期内,科达赞比亚陶瓷厂两条生产线及加纳陶瓷厂三期四线已正式投入运营, 公司在非洲建筑陶瓷生产线增加至12 条,1-6 月实际建筑陶瓷产量超 3800万 ,均处于满产满销状态。

在当地市场需求及公司产能释放的合力下,科 达海外建筑陶瓷业务于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达到 106,166.80万元,净利润35,243.83万元,同比2020年上半年上升23.67%、84.21%。

根据非洲市场需求情况,目前科达在非洲已规划加纳陶瓷厂四期五线、肯尼亚基苏木工厂,以及喀麦隆、科特迪瓦等国的建筑陶瓷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内陆续投产,科达非洲建陶业务的产能将获得持续提升。

科达制造海外建筑陶瓷业务概况:

在科达制造发布的另一则公告中,为支持非洲建筑陶瓷业务的发展,优化集团管理体系,提高非洲建筑陶瓷业务运营管理及决策效率,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0 年调整了非洲合资公司的股权架构,子公司 Tilemaster Investment Limited(以下简称“Tilemaster”) 为公司在非洲建筑陶瓷业务的控股平台。

基于对非洲建筑陶瓷市场的研判,同时为完善非洲陶瓷产业布局、满足战略发展需要, 科达同意由子公司 Tilemaster 作为投资主体,利用非洲建陶板块往年利润加大对非洲本地产能的投资。

合计计划投资16,175.94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48亿元),具体情况为:

1、同意对子公司 Keda (Ghana) Ceramics Company Limited(以下简称“Keda Ghana”)投资 3,256.59 万美元,用于建设加纳建筑陶瓷生产项目四期第五条生产线。

2、同意对子公司 KEDA Cameroon Ceramics Limited(以下简称“Keda Cameroon”) 投资,用于建设喀麦隆建筑陶瓷生产项目两条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 5,919.35 万美元, 其中拟由子公司 Tilemaster 出资 2,469.35 万美元,国际金融公司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以下简称“IFC”)提供贷款 3,450.00 万美元。

3、同意对子公司科特迪瓦项目公司投资,用于建设科特迪瓦建筑陶瓷生产项目 一期一条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 7,000.00 万美元,其中拟由子公司 Tilemaster 出资 3,450.00 万美元,IFC 提供贷款 3,550.00 万美元。

同时,科达制造在公告中说明,本次对外投资是对非洲子公司的投资或新设公司,符合非洲建筑陶瓷市场需求,以及公司主营业务拓展、打造非洲建材集团的战略方向,是公司完善非洲陶瓷产业布局、进一步拓展非洲市场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公司行业竞争力。

最新回答
威武的高跟鞋
雪白的舞蹈
2025-11-06 17:03:09

中国的合资企业都面临着制度冲突、文化冲突。制度冲突实际上就是两种机制,来自国外的市场机制和国有企业原有的计划经济机制。另外一个就是文化冲突,国内有一种民族化的情绪,认为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是占领市场,是把我们的钱赚走,而且企图控制这个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双方也有不同的看法,中方总是认为外方不肯拿技术过来,外方认为我的技术、知识产权现在还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所以,这样就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在中国好像认为这么合资下去,中国的汽车工业就没有自己的了,外方也认为,再进一步的发展也非常困难,于是提出能不能独资、能不能控股这样的要求。

在中国方面也有一些误解,比如说和外方商谈一件事情,外方不同意,它认为外方想控制这个企业,自己没有话语权了,有人打一个比方,两口子商量买一种东西,女方不同意,男方也就不买了。但是我说这个比方是不合适的,为什么呢?在中国的家庭里,女方说得算的,是绝对控股的,在合资企业里面,双方都有平等发言的权利,你的意见别人不同意,并不等于谁要绝对控制这个企业,所以我觉得这一点上应该沟通,从文化上交流。我觉得有些企业做得比较好,我知道有的合资企业他们差不多要吵架,最后吵到现在,可能都快过不下去了,已经有过过不下去的了。应该说有的企业之间合作得很好,有一个企业中方的高层和外方的高层每个月至少约着打一次高尔夫,外方的高层教会中方的高层,这是一个很好的象征。另外有的合资企业提出来,外方母体和中方母体之外创造合资企业的文化,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外方企业到中国来,中国有一句话叫:入乡随乡、入俗随俗,强龙不压地头蛇,所以你总要和当地的人合作,总要了解和适应情况,文化上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的蜻蜓
风趣的煎饼
2025-11-06 17:03:09
未来机会在海外?建陶走出去的3种模式

疫情反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而2022年的建陶整体产销率低迷,企业不得不停窑甚至降薪裁员,终端卖场关门撤店也成为常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企业的海外业务表现优异。陶城君了解到,很多瓷砖、陶机、色釉料企业今年出口订单都获得了增长。甚至有相关人士表示:如果不是有出口订单撑着,单靠国内已无法生存。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有人预测困难的日子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两条腿”走路的重要性也就更加凸显,以科达、力泰、马可波罗、欧文莱、纳来等为代表的企业对海外市场经验丰富,它们的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1

产品与营销的全球化

改革开放后,依靠土地、人口、制度等红利,建陶快速积累起制造及成本优势,开始进入出口扩张期。有的企业选择自营出口,有的企业通过OEM订单涉足出口,高峰时曾有企业单年出口额超10亿。

欧文莱成立之初一直专注于出口业务,并坚持产品高端化,很早就成为高端瓷砖出口第一品牌。从早期的抛光砖和全抛、半抛仿古砖,到后来的现代仿古砖、素色砖,欧文莱一直站在国际化的维度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研发。产品因此受到全球客户的认可。

通过与B&Q、OBI、Homebase、HomeDepot等知名建材连锁超市和零售商进行贸易合作,欧文莱在海外拥有130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卖到了六大洲。即使如今发展重心转回国内,欧文莱的海外销售占比依旧保持在五成左右。通过不断与世界市场接轨,深入了解各地的文化和审美偏好,欧文莱对国际流行趋势了如指掌,这也让其产品更具国际化属性。

而另一个将产品渗透到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品牌——纳来,凭借对产品和自主品牌的坚持,也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了一片天。

2010-2013年,在国内多数企业还在生产抛光砖、抛釉砖的时候,纳来已经将喷墨打印、干粒效果、表面质感应用于产品研发。纳来创始团队在深度参访意大利瓷砖的设计、研发、生产体系后,坚定了“来源于国际,着眼于全球”的产品理念,并以“纳来”品牌为唯一输出窗口,产品系统全球共享,由此逐步在海外市场建立口碑,在澳洲、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表现优异。

2

组织与供应链全球化

走出去在海外建厂或成立分公司(办事处)是全球化的另一种模式。相比单纯的产品出口,在海外设厂可以享受生产所在地的市场、政策、资源(人口、土地、能源、原材料)等红利,还能节省关税和运输成本,对于抢占空白市场,辐射周边市场意义非凡。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科达非洲项目。2016年,科达与广州森大合作在肯尼亚投建第一座陶瓷厂,实现了“当年动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盈利”。随后科达持续加注非洲,陆续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等国投资建立陶瓷工厂,覆盖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建陶市场需求。2021年,科达非洲建材业务营收23.45亿元,同比增长31.05%;2022上半年,科达非洲建材业务营收15.26亿,同比增长43.73%。

与科达类似的,还有以旺康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温州企业和福建企业,他们走出国门在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建立陶瓷生产基地,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较而言,一些品牌厂商选择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建厂,旨在以中高端产品开拓欧美市场。例如马可波罗在美国田纳西州建立生产基地,成功打进欧美品牌阵地,有效提升了品牌高度;而欧文莱与MML合作在马来西亚设立生产基地,不仅避开了很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还提高了海外供货的灵活性。

与此同时,陶机、色釉料企业则以成立办事处或分公司的形式耕耘海外市场。力泰从2003年开始出海,逐步建立起海外营销服务团队,还招募了数十名外籍员工,下一步计划在发展前景良好的市场就地设厂,实现本地化运营。新景泰在越南、印度都有办事处,接下来将在非洲与伊朗地区建立长期业务和服务团队,实现从非洲到中东、中亚、东南亚的全球化布局。

3

团队与资源的全球化

比海外设厂更高阶的全球化,则是通过合资或并购的方式,从全球视野构建人才、研发、技术、渠道、服务等全方位的竞争优势,提升全球化竞争力。

纵观世界建陶产业链,莫和克、西斯特姆、埃思玛格拉斯·意达加、EFI快达平等知名企业能有今天的成绩,背后无不伴随着多笔跨国并购。在建陶行业,这样的企业还不多,科达算一个。

2019年,科达并购意大利陶机企业唯高(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条全自动化墙地砖生产线正是从唯高引进),这是首例陶瓷装备企业海外并购案。并购完成后,科达通过优化中、意资源配置和技术融合,构建起“制式”、“意大利制式”、“中意制式”三种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市场的客户需求。

并购唯高后,科达顺势成立科达欧洲

科达董事长边程透露,唯高公司原有40多名员工,科达并购后扩充到了60多人,现在业务发展很良性,“跟我们的结合让他更壮大了”。接下来科达还计划在意大利成立研发院,借助欧洲的先进技术和高校科研力量,加强公司的技术研发水平。“现在是研发哪适合就放哪,生产哪适合就放哪。”边程说。

诞生于意大利的道格拉斯瓷砖如今也是一家中意跨国公司。2001年,道格拉斯进入市场,逐渐成为高端瓷砖代表品牌。随后道格拉斯在建立生产基地,并依托意大利道格拉斯的生产和设计研发资源,实现了“意大利设计+意大利制造”和“意大利设计+制造”两种产品模式。

凭借对100%意大利设计的坚持,道格拉斯瓷砖得到了及海外广大追求高品质生活用户群体的喜爱。在此基础上,道格拉斯在佛山成立国际运营中心,在香港、北美等地设立分支机构,以亚太区为中心辐射全球市场,最终目标是全球化布局和本土化运营。

道格拉斯中 国总部

由世界陶瓷评论最新发布的《世界瓷砖生产消费进出口报告》显示,2021年世界瓷砖产量为183.39亿㎡,同比增长7.2%;2021年全球瓷砖消费量为182.09亿㎡,增长了6.8%。全球瓷砖生产和消费正在复苏。

以科达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正大力在海外跑马圈地,瓷砖品牌也可以以全球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发展路径。建陶,增长机会或许在“全球”。

花痴的金鱼
开心的滑板
2025-11-06 17:03:09
今天行业碰到的困难,并不是意味着建陶行业走向没落,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调整。行业需要往前走,但市场在萎缩,就要找到或创造新的需求,对市场进行刺激,开辟新的战场。

•过去20多年里,中国建陶装备行业借助行业高增长,已经完成了整线国产化,而现在,站在历史拐点上的中国建陶装备企业,该何处何从?出路又在哪里?

•现在处于历史的拐点期,我们需要完成从跟随着向原创者的角色转变,才能引领全球。新的历史机遇也在蕴酿,产品功能化、产品向服务端延伸以及智能工厂,将催生新的市场。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建陶大局之建陶装备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2019年7月4日,蒙娜丽莎与恒力泰合作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HT36000大吨位压机,在蒙娜丽莎集团正式上线运行,意味着属于中国建陶行业的3.6米超大规格陶瓷大板即将面世,这是迄今为止国产首台超大吨位压机。

过去,全球市场3万吨以上的1500×3000mm、1600×3200mm大规格陶瓷大板的生产,还是以西斯特姆等意大利的企业为主导。恒力泰36000吨超大吨位压机在蒙娜丽莎投产成功之后,这一局面将会被打破。

从1999年科达成功研发3200吨压机,可直接压制800×800mm规格的瓷砖,打开中国建陶制造的新局面。到2019年,恒力泰36000吨压机面世,可压制3.6米超大规格的陶瓷大板,打破国际巨头在超大吨位压机的市场垄断地位。20年过去,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image.png

3.6米陶瓷大板在蒙娜丽莎成功投产

但这是一个面临着危机的新时代。建陶行业告别过去的高增长,掉头向下,市场在萎缩,需求在下降,建陶行业面临洗牌,进入淘汰赛,导致建陶装备的需求也在下降。

这也是一个走向创新的新时代,在过去的20多年里,建陶装备实现整线国产化,是跟随的20多年,蓬勃发展的建陶市场为装备企业提供了成长机会。但现在处于历史的拐点期,我们需要完成从跟随着向原创者的角色转变,才能引领全球。新的历史机遇也在蕴酿,产品功能化、产品向服务端延伸,以及智能工厂,将催生新的市场。

同时,全球建陶装备旧的市场格局在打破,新的生态将要重新建立。在旧格局中,大约300多亿元人民币的国际建陶装备市场,中国的装备企业只占有三分之一,约120亿左右,而另外200亿左右的主流市场大部分被意大利把持,据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ACIMAC数据,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年销售额在22亿欧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约171.6亿元(按1欧元=7.8元人民币汇率计算)。未来中国制造和意大利制造,将围绕着200亿主流市场进行竞争。中国模式的优势是高效率、大规模、高性价比、快速服务,及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但不足是原创能力不强;意大利模式的优势是原创设计、高质量、高附加值、品牌效应,但效率低,服务慢。

从国内建陶装备的竞争格局来看,是科达系和非科达系的竞争。2010年科达收购恒力泰之后,整个中国的建陶装备行业,就没有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家独大。国内陶瓷机械行业竞争失去平衡带来的一个忧虑是,未来行业创新的动力不足。虽然现在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巨头进行竞争,但我们势单力薄,意大利有如萨克米、西斯特姆、杜斯特、天工法拉利等几大集团竞争,带来了持续创新,而我们只有科达一个集团,其他装备企业成长空间有限。

目前,全球建陶装备行业具有整线输出能力的国家,只有中国和意大利。中意两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未来全球一体化的格局,是中意在竞合中,共同引领全球建陶全产业链发展,重构全球建陶装备生态圈。

站在历史拐点上的中国建陶装备

7月初,报道称江西30多条生产线停产,这是十余年来,江西产区陶企首次在淡季因库存压力而大范围停产,山东淄博76条生产线有23条生产线因库存压力停产。而据了解,北方产区包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多个产区,以及四川、广西、佛山产区,停产现象同样发生,行业开工率只在五成左右。

其实从2018年下半年,就有不少企业开始停窑,2019年开年,不少企业没有按预期开窑,有的企业甚至从去年停窑到现在还没有开起来。据公开报道的消息,广东、广西、江西等多个产区有不少企业进入停产、破产或重组程序。2019年5月,江西上高国员陶瓷正式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6月3日,恩平丰泽陶瓷停止经营,依法清算。6月22日,萍乡正大陶瓷全厂停产放假,7月2日,高安某陶企曝出被罗斯福陶瓷以租赁的方式接手。高安市政府相关领导表示,对于一些运营出现问题、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建议法院要提前介入,要加速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推动企业之间的整合发展。

行业出现下滑是迟早的事情,市场不可能永远上涨,现在是行业换赛道的时候,新一轮的洗牌已经开始。其实2018年已经给行业打了一棍棒,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数据,2018年陶瓷砖产量90.11亿平方米,已经回落到2012年的水平,创下行业有史以来产量的最大跌幅。国内重要建陶产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与此同时,陶瓷砖出口下滑态势继续延续,全年陶瓷砖出口6.92亿平方米,只有高峰期出口值的一半左右。

现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在萎缩,建陶企业的投资意愿也不强烈。国内新建生产线廖廖无几,除了蒙娜丽莎、东鹏、欧神诺、简一、将军等几家企业外,基本很少有企业再投整线,甚至连技改的欲望也在降低。在以前产品快速迭代期,在困难时期还可以转换产品,可以做技改,比如说抛光砖不好卖了,就改成抛釉砖。现在因为销售市场不明朗,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库存压大的企业,如果成本没有优势,物流没有优势,只能停窑,静观其变。因此,行业内技改的需求也差不多停滞,除部分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将全抛釉生产线改做中板、厚砖、大板外,很多厂家都是在观望。

除市场的自然淘汰,各产区政府对建筑陶瓷的政策也在收紧管严,推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和整合期。2019年1月4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陶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公告,明确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为20、30、100mg/m³。根据征求意见稿,广东陶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各项标准将统一收严。

广东江门加快推进建筑陶瓷行业整体退出及过渡期生产企业清洁能源改造工作,要求新会、恩平两地完成陶瓷企业淘汰退出方案编制,12月底前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分别完成2条、3条、15条生产线清洁能源改造或自主选择关停,其他生产线启动改造工作。到2020年,全市建筑陶瓷生产线全面完成清洁能源改造或自主选择关停;广东清远提出,2019年底将全面完成清远市陶瓷企业“煤改气”改造工作;广东肇庆提出在2020年底前,完成建筑陶瓷等一批传统低效产业退出和整治提升工作;广东佛山西樵要求15家第二类抛光砖企业在2019年8月底前依法予以搬迁或关闭;河北石家庄、邯郸、唐山则将建筑陶瓷列入限制行业类型;山东也提出不再承接陶瓷产业,山西将建陶列入负面清单项目,河南要求在2019年底前,符合条件的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企业完成提标治理。陕西重点压缩建陶产能。

在内部市场环境和外部政策环境双重压力下,建陶行业正面临难关,建陶企业观望的情绪变浓,装备企业的日子也很难过,装备龙头企业也不例外。据科达洁能发布的2018年年报,2018年科达建材机械装备实现营业收入 35.45 亿元,同比下降 12.72%。压机和抛光机产量和销量分别下降29.29%和35.03%。

过去20多年里,中国建陶装备行业借助行业高增长,已经完成了整线国产化,而现在,站在历史拐点上的中国建陶装备企业,该何处何从?出路又在哪里?

中国建陶装备企业突围的方向

最近在和建陶装备同行交流时,我也在思考,我们要如何度过眼下这一个难关呢?

今天行业碰到的困难,并不是意味着建陶行业走向没落,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调整。行业需要往前走,但市场在萎缩,就要找到或创造新的需求,对市场进行刺激,开辟新的战场。从目前行业内做得比较好的几类装备企业身上,我们大致梳理了一下,总结了几个或许可以借鉴的突围方向。

一是以创新引领行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恒力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几年来,恒力泰一直在不断突破。自2015年12月恒力泰万吨压砖机YP10000正式投放市场,到2017年1月YP16800压机上线,同年4月,又推出2万吨压砖机,再到2019年36000吨超大吨位压机投产,恒力泰一直在通过产品创新来引领行业的发展,最终推动了大板在国内市场的火热,这也为走向下行通道的建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进行跨界,开辟新的战场。多麦机械的瓷片分选、包装自动生产线,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在市场整体下行时,又在寻求新出路。他们转型涉足到眼镜行业,一直以来,眼镜行业是高密度劳动力的行业,自动化水平低,多麦机械从这里看到了商机,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自动化经验,开始做眼镜生产机器人。同时,多麦机械也在探索和研发门窗定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同样做建陶装备起家的赛因迪科技,同时进入陶瓷环保领域。如今,赛因迪又转向陶瓷卫浴快速自动生产线的研发与制造,日本伊奈和TOTO的陶瓷卫浴工厂,他们在生产环节加入机器人工作站,实现联线自动化,其实我们现有的生产线,也可以通过机器人工作站来进行转接。未来,机器人工作站在自动化改造过程中,也将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三是进行产业链延伸,从制造端向流通端拓展。以前装备行业只关注生产端的装备研发,而现在需要慢慢开始向流通端延伸。随着大板市场的成熟,围绕着大板终端需求,需要建立整套的服务体系,如立体仓储、物流、深加工(倒角、开槽、切割等)、铺贴等环节,也必将出现新的设备需求。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将打破原有的市场边界。

四是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转战国外市场。科达与广州森大在非洲建厂,与新中源在菲律宾建厂,就是产业链资源整合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科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具有整线输出的能力,并且是上市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很多装备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整合能力。但同样的可以进行联合输出,如做窑炉改造的佳窑,联合金刚集团进行技术合作,转战国外市场,在越南建陶生产线改造方面,开辟了新的市场。赛因迪科技也联合其他装备企业,在埃塞俄比亚输出一条整线工程。

五是向功能性材料领域进行拓展。2019年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产业结构调整包括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三个类别,其中与建陶行业及建陶相关的,是鼓励发展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部品化建材产品;功能型装饰装修材料及制品,绿色无醛人造板以及烧结路面透水砖、烧结广场透水砖、烧结饰面砖、烧结护坡生态砖、烧结水工生态砖等绿色建材产品技术开发与生产应用;单块面积大于1.62平方米(含)的陶瓷板生产线和工艺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利用尾矿、废弃物等生产的轻质发泡陶瓷隔墙板及保温板材生产线和工艺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石墨烯材料生产及应用开发。从国家鼓励的新材料发展方向来看,装配式建筑建材、透水砖、发泡陶瓷、石墨烯材料等,基本上都属于功能性产品,未来对于功能性产品生产和应用的装备,也是行业追捧的一大热点。如今 ,科达已经在布局发泡陶瓷的整线工程,并在金意陶、德胜等企业投产。

不管是创新、跨界,还是产业链延伸或者产业链整合,面对危机,我们首先是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找新的出路。

植根于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是中国建陶装备最大的竞争优势

从丝网印刷到辊筒印刷再到喷墨印刷,从600吨压机到3200吨压机,到7800吨压机,再到36000吨压机,每一次装备技术的迭代更新,都推动建陶行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1983年佛山石湾利华装饰砖厂首次全线引进意大利唯高公司年产30万平方米的彩釉砖自动生产线,开启了中国建陶行业整线装备的国产化之路。伴随着国际装备的引进,中国建陶装备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国产化也在同步进行。从球磨机、喷雾塔开始,到压机、窑炉、抛光机、喷墨机等,建陶一系列核心设备一一被攻克,并迅速实现国产化。

到2005年前后,佛山就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机械装备生产基地,约有200多家陶瓷机械装备企业,其中有科达、力泰、科信达、美嘉、希望、摩德娜、中鹏、中窑等国内规模较大的生产厂家,并形成了原料、布料、成型、干燥、施釉、烧成、抛光、打包等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

也是在2005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陶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建陶市场的不断扩张,同时也为陶瓷装备产业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尽管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很多国家和地区,他们机械加工水平都要比国内强,但陶瓷装备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就是因为没有市场空间的支撑。

中国建陶企业敢于尝试,也为装备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试错平台。科达机电刚推出磨边机和抛光机时,最早上线使用的就是南庄的企业。后来科达机电每一次迭代更新的抛光机,也都在南庄企业进行试用。2007年,国内首条薄板生产线,也是科达机电和蒙娜丽莎合作研发推出。国产压机从千吨到万吨,到如今的36000吨,同样是装备企业与建陶企业合作的结果。

同样,建陶装备实现国产化之后,也主席加速了中国建陶产业的发展,建陶企业的投资少了,和使用进口设备相比,使用国产设备建一条新生产线,成本降低一半以上。2004年左右,世界陶瓷协会到中国做过市场调查,他们发现中国的陶瓷企业产品成本很低,除了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管理成本等因素外,陶瓷装备整体价格的下降起到了巨大作用。低成本快速扩张的中国模式,成为中国建陶产业的迅速崛起的基础。

根植于本土的中国建陶装备企业,更适合中国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模式,在本土市场更具有竞争优势。以窑炉为例,上世纪90年代,中国建陶正处于产能大爆炸时代,提产能,降成本,是中国建陶企业的首要需求。意大利进口窑炉虽然技术先进,但清一色都是内宽1.8米,长80余米的固定标准化模式,产能偏低,日产量约为2000~3000平方米,而且陶瓷企业必须按照窑炉厂家的要求来建造厂房,服务效率慢,建设周期长,影响建陶企业的快速发展。

而国产窑炉可以提供个性化设计方案,窑炉长度更长,产量更大,到1997年,国产窑炉长度达到200米左右,日产量达到1~1.5万平方米。同时,建设周期短,技术服务更快,因为,国产窑炉更适合野蛮增长时代中国建陶企业快速扩张产能的需要。

伴随着国内建陶企业产能的爆发式增长,国产窑炉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也迅速得到提升,1995年前后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2002年之后,国产窑炉已经成为了中国市场的绝对主流,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80%,进口窑炉主导中国市场的时代一去不返。时至今日,中国窑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95%。

中国建陶装备迅速完成了整线工程的国产化替代,打破了意大利一国独强、绝对垄断优势格局。2004,我国建筑陶瓷机械装备市场年销售总量45亿元,到2009年,就快速增长到100 亿元左右。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市场份额已经翻了一番。

回顾中国建陶装备迅速崛起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建陶装备最大的优势,是根植于全球最大的建陶市场,并且与建陶企业之间,建立了根深蒂固的合作关系,具有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尽管现在国内市场处于下滑态势,但就算到最后下滑到只有原来的一半产能,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建陶生产国和消费国,根基仍在,需求仍在。

全球一体化下的建陶装备新生态

目前,全球建陶装备行业具备整线输出能力的国家,只有中国和意大利。全球建陶装备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中国和意大利的竞争。中国制造与意大利制造最大的不同,是市场环境的不同。中国制造是一种内生长式的发展模式,是基于中国本土市场,伴随着中国建陶市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而意大利制造是外生式的发展模式,他们从一开始就是面向全球市场,其70%以上的装备依赖于出口,因此,他们从一开始就具有全球视野。

在稳固国内市场并取得绝对控制权的同时,中国建陶装备企业也在加紧走出去,与出口占据70%以上的意大利装备企业在海外市场进行竞争。时至今日,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印度是中国制造与意大利制造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大市场。受限于基础工业的发展,印度陶瓷机械设备基本依赖进口,而设备进口地主要为意大利和中国。在印度陶瓷产业发展的初期,印度陶瓷企业生产所需设备基本上由意大利萨克米主导,有数据显示,最高峰时,萨克米占据了印度超95%的市场份额。2003年之后,印度瓷砖需求量猛增,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商开始大范围进军印度。2016年到2017年,印度新生产线猛增,新签约生产线近百条,其中有10余条是陶瓷大板生产线。中国装备的高效率、大产量、低成本优势在印度市场得到凸显,相对更适合印度现在及未来的发展。

以压机为例,印度陶瓷大板生产多数进口中国恒力泰、科达洁能与意大利西斯特姆。而曾经在印度市场占有率超过95%的萨克米(SACMI),在此番竞争中则逐渐失去了主动权。与中国陶瓷压机成型技术相比,西斯特姆的压机生产效率低,几分钟才能压制一次,而中国的压机一分钟可以压制几次。同时,由于陶瓷大板市场接受度有限,在现有市场空间下,绝大多数瓷大板生产线无法实现全年化连续生产。而中国大吨位压机的有模具模式,在大板销售遇阻的局面下,可以更换模具进行常规产品的生产,保证了企业生产的连续性。

在非洲市场,科达以“合资建厂”的模式,以产业链整体输出的方式,在非洲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等国家建立陶瓷厂。如今,从阿尔及利亚到南非,科达设备从北到南已贯穿辐射了整个非洲。

科达洁能董事长边程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科达+恒力泰的压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三分之二,科达深加工设备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0%,科达+卓力泰的原料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四分之一。

在完成对非洲、印度、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布局以后,科达将目标投向了欧美主流市场。和中国模式不同的是,欧美因为人口短缺、劳动力成本高等原因,主流市场需求是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生产模式。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陶瓷机械装备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如全自动包装线、自动叉车、码垛机器人等设备的出现及应用,但距欧美市场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只是实现单一设备自动化,但没有解决整线自动化的问题,如何降低各个工序之间的故障率,实现各个环节连续性自动化生产,才是全自动化的关键。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离全面自动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因此,面对高端市场,中国建陶装备一直难以大规模进入。

不过,中国建陶装备进入高端市场的突破口已经打开。2018年5月,恒力泰YPR2500耐火砖自动液压机首次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投入使用,首次进入北美市场;2018年6月,同型号压机首次出口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进入欧洲市场。2019年5月11日,恒力泰品牌YPR1800L液压自动压砖机,首次出口意大利。2019年6月6日,科达设计承建整线工程在韩国陶瓷企业SAM YOUNG投产。

2019年2月28日,科达完成对唯高公司60%的股权收购,这是中国建陶装备海外收购第一案。科达希望借此收购,通过成本、工艺等互补优势以及业务、技术、供应链等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推动机械产品进军欧美市场。与此同时,科达还将在意大利设立设计中心及销售中心,针对全球市场的需求,形成“中国制式”、“意大利制式”及“中意联合制式”多种模式并存的发展形态,打造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模式。

如今,全球陶瓷机械行业呈现出三足鼎立的状态:排名第一的是意大利的萨克米,2017年销售额折合约60亿人民币;科达洁能排名第二,2017年营收40.6亿,2018年营收35.4亿;排名第三的是意大利西斯特姆,营收约为30亿元。

日益强大的中国建陶装备企业,正在通过自身的实力,寻求世界建陶装备的话语权,谋求建立新的生态圈。过去,中意建陶装备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垄断与反垄断、封锁与反封锁、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这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将会改变,取而代之,有可能建立中意竞合关系下的协同创新生态圈。

唯有原创才能引领全球

按道理来说,中国建陶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国建陶装备最大的市场在中国,而且中国建陶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加上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市场的出口份额,中国建陶装备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来说,体量已经不小。

但为什么意大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陶装备生产国和输出国,牢牢把控着另外200亿主流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国建陶装备到现在仍然难以大规模进入?这说明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得到提升,附加值不高,仍以低价竞争为主。国内有些陶机企业为了占有市场而不计成本,产品价格一降再降。而据了解,在欧美地区,萨克米生产线的销售价格,是中国生产线的2倍以上。就算是在东南亚、印度、中东等新兴市场,萨克米的价格,比我国陶瓷机械的价格也高出30%以上。

意大利之所以能一直引领全球,在于他们强大的原创能力。尽管意大利陶瓷装备行业一度遭遇经济危机出现连续多年的下滑,但其通过兼并重组,向喷墨打印机、大板压机、宽体窑等新的技术领域拓展,继续以原创设计引领行业的发展,强化了对欧美主流高端建陶装备市场的控制力和议价力。虽然意大利陶瓷装备企业数量在不断减少,从2000年的190家,减少到2013年的144家,但自2010年后意大利装备销售额开始触底反弹,并从2013年开启了五年的连续增长,到2017年,意大利陶机设备总收入达到22.37亿欧元,超过2008年经济危机前的高峰值。

来自中国陶瓷装备企业的竞争,对意大利虽然形成了一定冲击,但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威胁,因为跟随者很难打败引领者。意大利凭借其原创的核心技术,与中国陶瓷装备进行差异化竞争,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争取时间差来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如喷墨打印机,我们并没有像抛光机、压机一样,将意大利企业踢出中国市场,这说明我们的创新续航能力不够。

相比于意大利,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没有起到引领的作用。2018年11月,佛山市知识产权局在发布《佛山市陶瓷装备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8月,在世界陶瓷装备专利数量中,中国以22187件排名第一,日本11087件排名第二,德国5645件排名第三。

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成为陶瓷行业最大的专利技术来源国。但在专利输出上,中国陶企却只有6%左右输出到国外,远低于输出率排名第一的日本(约25%)。另外,中国陶瓷技术输往意大利的数量仍为0,对比意大利输往中国的213件,差距巨大。从以上的数据来看,中国建陶装备行业对全球陶瓷行业发展的原创贡献率还比较低。

值得忧虑的是,科达于2010年收购恒力泰之后,在中国建陶装备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国内很难再出现新的竞争对手,这对我们建陶装备行业来说,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行业会不会因此丧失持续创新的原动力呢?对于科达来说,是不是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竞争对手呢?

从建陶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建陶装备竞争方向,将围绕着产品功能化如发泡陶瓷、大板及大板深加工、智能化工厂等几个领域进行,我们需要在这些领域拓展装备的原创能力,激光打印也是一个方向,美嘉在几年前就推出了激光打印机,但并没有见到实际的应用。

而在智能化工厂方面,我们现阶段还只是处于实现自动化阶段,意大利也只是实现自动化到无人化的生产,还远远达不到智能化的水平。智能化工厂的标准,是在生产流程中,各个机器设备具有感知环境变化的能力,并根据环境参数变化,自动调节、自动修正、自动纠偏、自动循环,比如说,喷墨机能自动加墨水,窑炉能自动修正窑温,机器人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己调节自己的线路等等。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数据的传输与处理速度变得更快,能满足设备互联和远程交互应用需求,在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物流追踪、工业AR、云化机器人等应用领域,5G技术起着支撑作用,我们说的能自动运行的智能化工厂,在5G时代也并非难事。

但现阶段我们还只是停留在半自动化阶段,推动智能化工厂的建设,我觉得还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推动,分阶段、分工序、分等级进行。首先实现单机智能化,即制造装备智能化,再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也就是模块智能化,最后将建陶制造端体系和服务端体系打通,形成完整智能循环体系,即智能制造4.0工厂。

在智能化过程中,我们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产业标准化的问题,包括原料标准化、产品标准化、设备的标准化,这些还有待加强。一个大胆的设想是,推动整个行业成立一个大数据共享平台,对整个行业整体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个性化解决方案,并形成行业共享的产业标准。

从自动化工厂到智能化工厂,我们有很多可以原创的研究方向,如大数据平台,如装备总线、物联网等等。建陶行业的转型升级,主要还是依赖装备等配套产业的原创性突破,只有原始创新,才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华为、中兴等企业被美国制裁的今天,核心技术的原创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中国建陶装备行业的竞争还是集中在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上,但随着行业新一轮洗牌,市场趋于稳定之后,建陶行业将过渡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阶段。因此,建陶装备企业,在着眼于当下求生存的同时,还得为未来的竞争做好准备。

粗心的棒棒糖
激情的乐曲
2025-11-06 17:03:09

巴基斯坦目前有30家左右的陶瓷企业。经过接近30年的一路狂奔,陶瓷产能过剩在前两年已经成为同行公认的事实,130多亿的产能只有不到100亿的市场需求,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印度已经拥有800多家陶瓷企业,超过10亿平方米的产能成为除中国以外一个产能过10亿的陶瓷生产国。

陶瓷的发展历程

意大利西班牙这两个陶瓷强国,产能早巳停滞目前加起来只剩下不到10亿平方米的产能,将来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目前这两个国家加起来有30家陶瓷企业,将来产能是绝对会增长的。

但近十年来的观察,这些国家受政策能源供应等复杂因素影响,产能增长速度是缓慢的,非洲是近几年陶瓷行业的新大陆,绝大部分陶瓷厂都是中国人投资的自然也是使用中国的装备,非洲虽然很大,也有长足的增长但是由于非洲国家的经济,民生不可能一下子飞速发展。

聪慧的狗
欣喜的八宝粥
2025-11-06 17:03:09
中国陶瓷厂公司在巴基斯坦公司有30家。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截止于2023年1月9日,在巴基斯坦的中国陶瓷厂公司共有30家。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简称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东接印度,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南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980千米。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27℃,国土面积796095平方千米(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全国共有旁遮普、开伯尔–普什图赫瓦、俾路支、信德4个省和伊斯兰堡首都特区。各省下设专区、县、乡、村联会,首都为伊斯兰堡。2021年,巴基斯坦人口有2.25亿。

仁爱的歌曲
活力的小懒虫
2025-11-06 17:03:09
唐代湖南长沙窑的瓷器在亚非13个国家、73个地点都有出土,说明它在那时也流传到了非洲地区,也就是在公元618-917年期间。 据记载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经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阶段输出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邢窑(包括定窑)白瓷、越窑青瓷、长沙窑彩绘瓷和橄榄釉青瓷(即广东近海一带的窑口生产的碗和作为储藏容器的罐)。输出的地区与国别有:东北亚的朝鲜与日本;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亚的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印度;西亚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北非的埃及;东非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此时海上交通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扬州或明州(今宁波)经朝鲜或直达日本的航线;二是从广州出发、到东南亚各国,或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经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到波斯湾的航线。当时有些船只继续沿阿拉伯半岛西航可达非洲。前述亚非各国中世纪遗迹出土晚唐五代宋初的瓷器,就是经过这两条航线而运输的。

文静的帽子
玩命的黄豆
2025-11-06 17:03:09
A股市场50家细分行业龙头公司

瑞贝卡(6000439)01

发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主要销往非洲和北美洲,外销比例超90%。公司已在非洲建厂并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随着假发消费理念的转变,公司在行业的领导地位将巩固。

劲嘉股份(002191)02

它只是为卷烟厂生产烟标,但却做到销量全国第一,在烟草业烟标份额达到10%。公司与国内50多家大中型烟草企业建立了供应关系,行业龙头地位让其有很强的议价力,未来业绩仍值得期待。

新纶科技(002341)03

国内防静电/洁净室龙头企业,从技术看,公司净化工程和超净清洗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仍很低,若公司能抓住上市机会利用资金优势加紧市场开拓,未来高速增长值得期待。

齐心文具(002301)04

国内最大的办公文具制造商,上半年尽管产能紧张,但通过外协加工实现收入增长13%,外协比例增至35%,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渠道和品牌等投入开始发挥效益。

恒生电子(600570)05

国内金融机构信息化解决方案最具实力的供应商之一,在基金业的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在证券、期货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45%、40%。上半年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增18%。

证通电子(002197)06

国内移动金融设备领头公司,主力产品ATM用金属加密键盘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主要为国内外知名ATM厂商供货。拳头产品EPOS国内市场份额为50%,占整体营收50%以上。

太阳鸟(300123)07

国内游艇业规模最大、设计和研发技术水平最高的企业之一,2008年复合材料船艇销售额和产量排内资企业首位。募投项目将实现扩产80%,超募资金将用于收购竞争对手,实现扩张。

泰豪科技(600590)08

军工电源和智能建筑电气领域行业的领导者。随着政府对节能政策的推进和深化,公司在智能建筑电气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体现,主营业务的巨大空间可以预见。

威孚高科(000581)09

公司生产的燃油喷射系统是柴油汽车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高居首位。子公司威孚力达主产品为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装置,该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居第一位。

久联发展(002037)10

位于多山之省贵州的民用爆炸品上市公司,收入规模在同行业排名第一。据贵州交通建设规划,在未来6年内要建设大量城市铁路和高速公路,多山地形使民爆产品成为必不可缺的用品。

开创国际(600097)11

我国大洋捕捞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要鱼种为竹荚鱼和金枪鱼。在去年底完成了资产重组之后,公司船队规模国内第一。2010年以来,主要产品价格回升有利于公司盈利快速回暖。

广电运通(002152)12

国内ATM机龙头企业,主营货币自动处理设备,通过与国内银行的合作,产品在国内拥有最高的市场份额,国外市场拓展也非常迅猛。随着农村市场打开,公司业务高速增长值得期待。

宝胜股份(600973)13

电力电缆行业的龙头企业,曾为鸟巢提供电力电缆。随着国内核聚变发电项目的大量批复以及出口需要,损耗低的超导电缆有望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山东药玻(600529)14

模制药用玻璃瓶是公司主要产品,该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我国医药行业每年增长速度在10%至20%,公司销售额也以几乎相同的速度稳健成长,未来有望继续受益医改。

浙江阳光(600261)15

国内最大的节能灯制造商,产品名列政府采购名录第一。在国家发改委2009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中中标订单最多,虽短期盈利有限,但对公司品牌提升和市场份额扩张大有裨益。

广州国光(002045)16

长期专注于扬声器和音响产品的研发生产,是这一领域的龙头企业,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进入专业HI-FI、监听音箱等高端领域的企业,公司产品主要为OEM出口,外销比例达到80%。

青岛金王(002094)17

蜡烛工艺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是国际主流零售企业认可的新材料工艺蜡烛制造商。随着越南基地的投产,公司将突破不能直接出口美国的政策瓶颈,实现蜡烛业务增长新的腾飞。

伟星股份(002003)18

纽扣和拉链也许不起眼,但公司却凭这两门生意在2009年做到超10亿元的销售额,凭在国内中高档服装辅料行业龙头地位,这家公司有着其他诸多行业难以企及的业绩表现。

金螳螂(002081)19

国内装修装饰行业的龙头,主要客户包括鸟巢、人民大会堂等大型场馆及高档酒店。装修装饰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在此环境下能够获得超过40亿元年营业收入表明了其强势领导地位。

宁波华翔(002048)20

主要业务是汽车内饰及零配件和改装车。汽车线路保护器为世界领先地位,是国内最先进的轿车排气系统总成供应商,唯一掌握天然胡桃木内饰件技术。

东信和平(002017)21

国内智能卡市场的龙头,尤其在SIM卡领域,公司出货量和市场份额高居行业第一。目前公司的境外销售额占比达到56%,海外业务开拓将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珠海中富(000659)22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超过一半以上的包装瓶都是由该公司提供,这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饮料PET瓶厂商。近期公司增发获得通过,将募集7亿元用于增加水、饮料等包装产品产能。

博云新材(002297)23

国内粉末冶金复合材料行业龙头,依托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实力雄厚,产业链较完善。上半年拟募资5亿元投资大飞机刹车系统,从而增加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吉林森工(600189)24

木材加工行业龙头,原材料自给率达到40%,今年产能利用率达到100%,且因下游需求回暖,公司产品约有10%的平均提价空间,因大小兴安岭规划或加速木材涨价,公司因此受益。

新北洋(002376)25

国内唯一掌握专用打印机核心技术的企业,过去三年收入与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6%和34%。上半年由于高铁业务拉动打印机收入激增,净利润同比增长69%。

大西洋(600558)26

国内焊接材料行业龙头,是目前国内产品种类最全的焊材制造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20%以上,西南地区占有率超过80%,综合效益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拓维信息(002261)27

拥有全国唯一手机动漫杂志的公司,提供目前国内唯一手机动漫业务平台。从全球看,动漫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我国目前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子行业手机动漫产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中瑞思创(300078)28

国内电子商品防盗系统(EAS)行业龙头,主营产品硬标签在全球市场份额高达30%,公司旨在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行业防盗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防盗标签产业存在高速增长的空间。

汉王科技(002362)29

公司的电纸书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在全球的排名也处于前三。依靠自主研发的四大核心技术,公司成为我国智能人机交互领域的领导者,近年业绩高速增长。

三五互联(300051)30

国内企业邮箱行业龙头。在上半年1694万元的净利润中,企业邮箱业务占比46%,毛利率超90%。近日收购北京亿中邮信息技术公司70%股权,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新海股份(002120)31

国内技术水平最高、产销规模最大的塑料打火机制造商,近年出口额占公司总销售额比重约95%。作为出口额最大的企业,公司年打火机出口额占全国同行业出口总额的十分之一以上。

帝龙新材(002247)32

国内装饰纸行业龙头,以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为主业,产品包括装饰纸、浸渍纸、装饰板和氧化铝装饰面板,装饰纸产品收入比50%以上,上半年产销势头良好,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

梅花伞(002174)33

国内制伞行业出口龙头企业,晴雨伞出口量、出口金额、出口国家和地区数量均位居全国伞具生产企业第一位,是国内制伞行业唯一的省级技术中心。

奥飞动漫(002292)34

原创动漫创意产业背景下上市的第一股,目前确立产业经营与动漫形象创作一体化盈利模式,尽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5.62%,但长期价值向好,预计明年销售收入可超9亿元。

棕榈园林(002431)35

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业务,为国内地产园林龙头企业。也是国内少数几家同时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和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的企业之一。

好当家(600467)36

海参养殖龙头,养殖业占比42%,目前拥有围堰海参养殖海域2.6万亩。虽然因海参成本大涨压低产品毛利率,使中期业绩相对平淡,但海参量价齐升是亮点。

宝新能源(000690)37

清洁能源龙头,以洁净煤燃烧技术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业。目前在建和规划产能达994.6万千瓦,是当前产能的11.43倍,预计明后年业绩仍将高增长。

浙江龙盛(600352)38

全球最大染料生产商,分散染料产量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一,染料业务成本优势和定价能力突出。今年产品销量增加,分散和活性染料收入分别增长30%和75%。

广陆数测(002175)39

国内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专业数显量具生产商,全国唯一生产测量范围在500mm以上专用非标电子数显量具厂家。70%以上产品出口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量占国内的50%以上。

四维图新(002405)40

中国第一、全球第五大导航电子地图供应商,在中国车载导航地图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在GPS手机地图市场的占有率则达到近70%。

四创电子(600990)41

民用雷达行业龙头,拥有国家气象雷达生产基地和国内雷达行业唯一一家908工程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中心。航管雷达突破军用领域可能性较大,若取得适航认证将突破民用机场市场。

海康威视(002415)42

作为国内最大的视频监控设备生产商,全球领先的硬盘录像机产品供应商之一。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51.18%,前端产品增速达219%,且毛利率上升8个点至48%。

钢研高纳(300034)43

主要从事航空航天材料中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和销售,国内高温合金领域技术水平最先进、生产种类最齐全的企业之一,目前市场份额约30%,收入结构中军品占60%,民品占40%。

獐子岛(002069)44

国内最大海珍品底播养殖企业,目前公司已经拥有绝对领先的资源,虾夷扇贝产量占国内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底播虾夷扇贝产量80%以上,成为绝对的行业龙头。

高乐股份(002348)45

我国电动塑胶玩具的出口龙头企业,行业内国内自主品牌玩具第三名,自主品牌出口电子电动玩具第二名。毛利逐年提高,从2006年的17.04%升至2009年的35.53%。

斯米克(002162)46

中英合资,国内第一家拥有喷墨打印技术设备的陶瓷企业。在国内各大政府工程、国家基础建设项目、高档房产楼盘装修项目上,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84亿元,同比增1.96%。

机器人(300024)47

作为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公司,它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该领域的垄断,创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机器人技术工程化、产业化等方面居于国内的龙头地位。

利达光电(002189)48

国内光学元件行业的龙头企业,外销日本比重达到7成,主要产品透镜和棱镜具有很高的国际竞争力。全球市场份额也达到20%以上,未来电子行业复苏将给公司带来机会。

高德红外(002414)49

国内规模最大的红外热像系统供应商,在全球行业排名第四。随着医疗等下游行业对红外热像系统的需求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业务存在爆发式增长的空间。

长城集团(300089)50

国内艺术陶龙头企业,产品近9成出口,2008年产品出口额位居行业第二,拥有覆盖6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客户。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5.64万元,同比增长32%。

中小板隐形冠军(部分)

1 万丰奥威 002085 国内铝合金车轮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

2 苏宁电器 002028 中国第二大家电连锁零售商

3 巨轮股份 002031 汽车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国内行业第一

4 宁波华翔 002048 车内饰件占据着国内排名第一,占据80%的市场

5 华星化工 002018 国内最大杀虫双/单产销公司(防治水稻虫害主要的农药品种)

6 思源电器 002028 电力保护设备消弧线圈国内市场第一,占有率近80%

7 华兰生物 002007 国内知名续页制品企业,位居同行业首位。

8 新和成 002001 全球第三代维生素生产企业,维生素A和维生素E产能全国第一。

9 华邦制药 002004 维甲酸系列化学药占到国内市场近60%,抗结核药市场占有率近70%

10 浔兴股份 002098 全球排名第二的专业拉链生产公司

11 伟星股份 002003 世界最大的纽扣生产企业之一

12 江苏红宝 002071 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工具五金行业排名第一。

13 大族激光 002008 激光信息标记设备制造行业中位居第1,处垄断地位。

14 横店东磁 002056 全球最大喇叭,微波炉用铁氧体永磁生产厂商,全球最大镁锌类铁氧体软磁生产厂商

15 苏泊尔 002031 国内规模最大的炊具及小家电制造商之一

16 沃尔核材 002130 热缩材行业龙头,热缩套管销量位居国内第一

17 广州国光 002045 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电声公司

18 轴研科技 002046 高精度航天用“特种轴承”在技术和市场上居独家垄断地位。

19 传化股份 002010 纺织助剂国内排名第一。

20 宜科科技 002036 中高档服装用衬国内排名第一。

21 远光软件 002063 电力财务软件国内排名第一。

22 青岛软控 002073 轮胎橡胶行业软件国内排名第一。

23 中材科技 002080 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国内排名第一。

24 金智科技 002090 电气自动化设备国内第一

25 青岛金王 002094 蜡烛制造国内第一。

26 广东鸿图 002101 自动扶梯类压铸件国内第一

27 莱宝高科 002106 彩色滤光片国内第一

28 荣信股份 002123 大功率电力电子装备国内第一

29 湘潭电化 002125 电解二氧化锰国内第一

30 顺络电子 002138 片式压敏电阻国内第一

31 拓邦电子 002139 微波炉控制板国内第一

32 蓉胜超微 002141 微细漆包线国内第一

33 西部材料 002149 稀有金属复合材料国内第一

34 北斗星通 002151 港口集装箱机械导航系统国内第一

35 常铝股份 002160 空调箔国内第一

36 江特电机 002176 起重冶金电机国内第一

37 新嘉联 002188 受话器国内第一

38 方正电机 002196 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电机国内第一

39 金风科技 002202 风力发电机组国内第一

40 达意隆 002209 饮料包装机械国内第一

41 拓日新能 002218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国内第一

42 信隆实业 002105 自行车零配件国内第一

43 银轮股份 002126 机油冷却器国内第一

44 江苏国泰 002091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国内第一

45 特尔佳 002213 电涡缓速器国内第一

风险提示:以上信息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依据。

传统的裙子
高大的钢笔
2025-11-06 17:03:09
14~15世纪,当时新航路还没有开辟。东西方贸易(直接点说就是欧洲和非洲与中国的贸易)主要是由阿拉伯商人来进行的。但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出现了一个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1405~1433)。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船队带去了大量中国特产如瓷器、丝绸等等。

聪慧的小虾米
灵巧的店员
2025-11-06 17:03:09
进入汉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中国逐渐被誉为“丝国”;进入中世纪后,伴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又开始以“瓷国”享誉于世。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经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阶段输出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邢窑(包括定窑)白瓷、越窑青瓷、长沙窑彩绘瓷和橄榄釉青瓷(即广东近海一带的窑口生产的碗和作为储藏容器的罐)。输出的地区与国别有:东北亚的朝鲜与日本;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亚的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印度;西亚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北非的埃及;东非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此时海上交通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扬州或明州(今宁波)经朝鲜或直达日本的航线;二是从广州出发、到东南亚各国,或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经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到波斯湾的航线。当时有些船只继续沿阿拉伯半岛西航可达非洲。前述亚非各国中世纪遗迹出土晚唐五代宋初的瓷器,就是经过这两条航线而运输的。

宋元到明初是中国瓷输出的第二个阶段。这时向外国输出的瓷器品种主要是龙泉青瓷,景德镇青白瓷、青花瓷、釉里红瓷、釉下黑彩瓷,吉州窑瓷,赣州窑瓷,福建、两广一些窑所产青瓷,建窑黑瓷,浙江金华铁店窑仿钧釉瓷,磁州窑瓷,定窑瓷,耀州窑瓷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朝鲜新安海底沉船经11次发掘,出土陶瓷器2万余万件,除极个别的为朝鲜瓷和日本瓷外,均属中国所产,其中绝大多数已判明所属窑口。宋元外销瓷输往的国家较前大为增加,有东北亚、东南亚的全部国家,南亚和西亚的大部分国家,非洲东海岸各国及内陆的津巴布韦等国。宋、元、明初时期的航线,主要有航行到东北亚、东南亚诸国的航线及通往波斯湾等地的印度洋航线。这时期中国航海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印度洋航线上。一是可从波斯湾沿海岸向西行进而到达红海的吉达港,然后上岸陆行至麦加;也可以在苏丹边界的埃得哈布港上岸,驮行至尼罗河,再顺河而下到福斯塔特(古开罗);还可以从红海口越曼德海峡到东非诸国。二是开辟了从马尔代夫马累港直达非洲东海岸的横渡印度洋的航线。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还有些在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称为纹章瓷。这时期的外销瓷数量很大,17世纪每年输出约20万件,18世纪最多时每年约达百万件。输出的国家有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诸国。运输路线一条是从中国福建、广东沿海港口西行达非洲,继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达西欧诸国;另一条是从福建漳州、厦门诸港至菲律宾马尼拉,然后越太平洋东行至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上岸后陆行,经墨西哥城达大西洋岸港口韦腊克鲁斯港,再上船东行达西欧诸国。在17和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海路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