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客厅屏风上放置什么东西好

开朗的天空
娇气的纸鹤
2023-01-26 03:39:40

客厅屏风上放置什么东西好

最佳答案
醉熏的猫咪
狂野的招牌
2025-11-10 10:24:36

客厅屏风上放置什么东西好

客厅屏风上放置什么东西好,客厅是迎客和日常我们起居的地方,客厅的装饰可以看出主人公内心的想法和性格特征,客厅屏风上放置的东西能影响到运势,对此客厅屏风上放置什么东西好呢,接下来由我做一下相关内容的分享。

客厅屏风上放置什么东西好1

一、古典风格隔断屏风柜上适合摆什么?

此类风格屏风柜上以瓷器类,如精美陶罐为宜。

1.陶瓷

隔断屏风柜上适选用美术型陶瓷制品,主要有:瓷瓶、瓷盆、瓷画、瓷盘、瓷像、瓷塑、陶盆等;

我国各具地域特色的陶瓷摆件有:景德镇的白瓷(也包括青花、五彩和特彩瓷)、广东的彩瓷、醴陵的瓷器、龙泉的青瓷、宜兴的紫砂陶、博山的陶器等。或古朴洗练、或艳丽奇目、或轻描淡写、或高结素雅,各具风格特色,富有艺术感染力。

2.雕塑品

雕塑也是我国的传统工艺之一,是环境艺术的构成要素之一。隔断屏风柜上摆放的雕塑品主要有:玉雕(翡翠、白玉、碧玉、松石、玛瑙、珊瑚、岫岩玉、水晶等)、牙雕、石雕(石雕台灯、书架和花瓶)、木雕、泥塑、面塑等等。

二、现代风格屏风柜上适合摆什么?

轻松明快的现代隔断屏风柜上,可以选择摆放些红酒、玻璃制品、果盘、花瓶等。

1.玻璃制品

极具装饰性的玻璃制品和玻雕料器等,最主要的特点是玲珑剔透、晶营透明、造型多姿、工艺奇特。摆放在具风水屏风柜上,能流露出一份亮丽醒目的感觉。当光线照射在玻璃器皿上,那份烁耀目的感观效果是其它材料所无法提供的。

2.花瓶

花瓶是一种最常见的隔断屏风柜摆设品,主要有紫砂、铁、木、竹、藤等。古朴典雅、精光内蕴或飘逸流畅、神韵天成。这其中以玻璃和瓷器类的花瓶点缀居室最能营造出高雅、祥和的文化氛围。

二、客厅隔断屏风柜的设计

1、装饰柜隔开

装饰柜在装修设计中是非常常见的,而装饰柜就会成为客厅餐厅隔断的常见方法。相比厚重的墙,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将一个装饰柜设计在客厅与餐厅之间用来隔断。

我们用装饰柜隔开,然后在装饰柜上摆满一些物品还有饰品,这样做的话,不论是在餐厅还是客厅,我们都能看见这些漂亮的东西,让我们心情开朗,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又简单,又贴心呢?

2、屏风隔断

如果我们的餐厅与客厅的面积本来就不大话,那我们就放一个屏风做隔断吧。在屏风上绘制一幅山水画,或者做一些我们自己喜欢的造型。

这样的屏风设计,在人多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很拥挤,而且在设计上富有古代文化气息,还十分的大胆,方便实用。

3、鱼缸隔断

如果你想破脑袋就是没有想到用什么隔断,那你有没有想过可以用鱼缸来进行隔断呢?不但能点缀我们的家居装修格调,而且还会让我们的生活显得更加有生机。

客厅屏风上放置什么东西好2

客厅屏风处于从室外进入客厅的必经之路,是进入客厅的缓冲区。

它能使进入者静气敛神,同时也是引气入室的咽喉要道,除了具有防冲、防泄功能外,还具有避煞挡煞的作用,也不失为家居住宅里能起美化作用的高雅装饰品。

在实际中客厅隔断屏风的摆放有四大原则:

1、客厅屏风的间隔不宜太高或太低,而要适中。一般以两米的高度最为适宜;若是客厅屏风的间融太高,处身其中便会有压迫感。学上认为,客厅屏风如果设置得太高,就会完全阻挡了屋外之气,从而隔断了来自大门的新鲜空气或生气,是非常不可取的。而太低,则没有效果,无论在方面以及实用方面均不妥当。

2、客厅屏风宜保持整洁清,若是在周围堆放太多杂物,不但会令客厅屏风显得杂乱无章,而且也会对住宅产生影响。客厅屏风处凌乱昏暗,整个居室都会显得挤迫压抑。

购买家具之后,在对家具使用之前,就应该要对家具进行摆放。不过在对家具摆放的时候,就应该要对具体的方法有所了解。特别是在对屏风柜进行摆放的时候,对具体的风水进行考虑,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屏风柜摆放的位置较好的话,不仅对家人的身体健康有益,而且家运会得到很大的改变,财运也会有所改变。特别是在对屏风柜子进行摆放的时候,千万不能对着正门,因为门是通风口,而且进出比较多,很容易犯冲,造成家人疼痛等相关疾病的发生。

屏风柜如何选择

在对屏风柜进行购买的时候,对具体的选择方法进行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应该要从实用性方面进行考虑,选择一款实用性较强的屏风柜子,可以给生活带来一定的改变,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且在选择的时候,还应该要对具体的材质有所了解。通常情况下,材质较好的话,产品的.质量就会有保障。而对于一些艺术爱好者来说,在挑选的时候,还可以从艺术的角度进行考虑。

屏风柜具体款式有哪些

不同的消费者,在对屏风柜选择的时候,对款式的要求,自然会有所不同。当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款式种类相对要多一些,而在众多款式当中,就可以结合自身的需求,挑选到最为合适的产品。不过在对屏风柜子的款式挑选的时候,还应该要对具体的需求有所了解。不同的消费者,相应的要求有所不同,那么选择的柜子,自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屏风柜摆放相关注意事项

在对屏风柜进行摆放的时候,同样要对相关注意事项有所了解。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风水学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在对屏风柜子进行摆放的时候,应该要注意相应的高度,左右的高度应该要保持一致。同时还应该要对具体的通风性有所考虑,因为通风性比较好的话,具有一定的旺财作用。

最新回答
勤恳的白云
清脆的芹菜
2025-11-10 10:24:36

1、注意屏风的质量。屏风的质量包括两方面:选材和工艺。要仔细查看中式落地屏风质量是否合格,首先,我们要看它的选材是什么,可以检查其质量说明书上标明的木材种类,一定要选择结实耐用的木材;其次,我们要看屏风外面所刷油漆是否光滑均匀,靠近闻闻油漆是否有刺鼻气味,如果有刺鼻气味,就最好不要购买。工艺方面,还要看屏风的设计是否稳定,稳定性主要是倚靠屏风两边的钢骨,一个优良的屏风会采用钢骨为其支柱,因为只有钢骨支柱方能承受屏风这些附加设备的重量。目前国产屏风大多都采木头为其骨干,再配合钢板以螺丝锁紧衔接,但这种方法很容易因为天气太过潮湿或负荷太重,导致屏风的变形。因此采购者需要特别注意此项问题,并且特别重视钢骨的材质与结构,免得花钱又不值得,就亏大了。

2、注意屏风的设计是否合理。中式落地屏风不仅仅包括装饰性的隔断,还包括博古架。博古架的深度,厚度和高度,内外部尺寸设计,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中式落地屏风中设有很多摆放古董或陶瓷的格子,要根据不同古物的高度和宽度设计才能不浪费空间。认真检测中式实木屏风摆放古物的空间,看清是否适用。

3、中式屏风色彩选择需冷暖色搭配得当。屏风色彩的选择要与家居风格的搭配要协调。中式屏风颜色的选择,重在冷暖的选择与空间感的关系。冷色调的空间感较好,让人感觉剩余空间较大,暖色调则与之相反。由此可见,冷色调的应用较广,而暖色调不宜用于人均空间比较小、相对紧凑的玄关。

4、不同的色调表示不同的情感诉求。暖色调让人感觉热烈奔放、亲切有活力;缺点是有点喧闹的感觉,不够严肃。冷色调让人感觉冷静清爽,缺点是应用比较多,很多颜色缺少个性化。而中性色调感觉比较庄重严肃,表达一种理性严谨的文化,缺点是缺少感情色彩。大面积的色彩应用,应用色彩组合为宜,避免单调感。

火星上的红牛
过时的大碗
2025-11-10 10:24:36
澳斯曼是十大品牌呢!下面简单罗列一下常用十大品牌,你可以参考: 科勒卫浴:美国科勒是全球最为消费者熟悉的厨卫品牌之一,创办于1873年。主要生产科勒浴缸、脸盆、座便器、龙头、橱柜等厨卫产品。 九牧卫浴:长期专注于厨卫及配套产品的研发...

甜美的冰棍
英勇的背包
2025-11-10 10:24:36

瓷板画有收藏价值。

瓷板画真品有收藏价值的,瓷板画喜欢就可以当品种收藏。加上瓷板画计算方式是以平方来计算,一平方大约在250元左右,因此它的收藏价值越大,价值越高,瓷板画在收藏界也很受追捧。

据了解,2011年5月,中国嘉德拍卖会上,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的“禹王治水图”粉彩瓷板以920万元拍卖。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中,珠山八友之一何许人的粉彩四季山水长条瓷板挂屏以2242.5万元人民币拍卖,刷新八友瓷板作品的价值新高。

瓷板画的演变过程

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其成品可装裱、或嵌入屏风中,作观赏用。瓷板画的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

到了明中叶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出现,清中期,随着清代瓷艺的迅猛发展,当时的瓷画艺人致力于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因此瓷板画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重要的商品瓷。

瓷板画越来越走向兴盛。嵌瓷屏风无论是围屏、插屏还是挂屏,都经常会见到上边镶嵌有装饰意味浓厚的瓷板画。

俊秀的大米
还单身的煎饼
2025-11-10 10:24:36
清代青花瓷特征

一、顺治时期的青花瓷(1644~1661年)

1.造型:造型、釉色、纹饰既有明代遗风,也开创清代特色,处于过渡时期。祭器有炉、瓶、净水碗、杯、盖罐等。造型单调,大盘出现双层底。晚明是筒状炉,顺治为钵式炉。

2.工艺:粗糙不修胎。足根露胎,有跳刀及缩釉现象。双层底,又称隔漏底,外足高而内底低,只有顺治康熙时有。

3.胎釉:胎骨疏松,瓷化程度不好。

4.青花:用回青少,用石子青多。顺治早期呈色灰暗,顺治晚期浓艳发紫。顺治时多数为酱口,康熙时继续,雍正时就少,以后则不见。

5.纹饰:明代写意花卉、云龙纹多。清代青花瓷上山水画有“四王”笔意,用皴法。画龙凤留白边,画石是瘦削玲珑石。画花卉叶子旁题诗,顺治到康熙初都有。如画梧桐叶,旁题诗:“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或“梧桐叶落,天下皆秋”。个别还有写“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诗句的。

6.款识:有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也有大明顺治年制,可能是窑工有抗清情绪所致。祭器多干支纪年款。如“顺治丁酉”净水碗。篆书款有“玉堂佳器”、“百花斋”等。伪托款有楷书“嘉靖”“万历”款。

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1662~1722年)

这一时期成就最大,造型千变万化,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陶雅》上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康雍青花,能分多层,少则五色,多则九色。

1.造型:前期比较敦厚,器型变化不多。后期厚薄皆有,以薄为主。器型前所未有,变化多端。常见以盘碗盖罐及日用器皿为多。后期则观赏,陈设器物增多。大到屏风、龙缸,小到鸟食罐等。碗变化较多,有洗式、墩式、四方菱角式、斗笠式、二折腰、三折腰等。特别是斗笠式碗最典型,特征是胎体薄。还有凤尾尊、花觚、笔筒、象腿瓶、筒式瓶等。

2.工艺:碗,深腹高圈足,盘碗底足深,圈子大,足直、足根圆,俗名灯草根。露底部分能见一道道很细的旋坯痕。部分是璧形足和隔漏底足。笔筒底中有脐形,瓶罐接口不明显。盘碗底部都有极细缩釉点,似针鼻眼。

3.胎釉:前期疏松,瓷质灰白;后期坚致,瓷质细白,如糯米粉。前期釉色白中闪青,含铁,后期出现浆白釉,光亮。釉面能见桔皮纹,白度增强。明代青花有影青味,清带青花则雪白。

4.青花:前期以石子青为主,色灰暗。后期有石子青、回青,但以回青为主,呈色鲜丽明快、洁亮。青花原料好、底釉白,画风讲究,具有清初大画家“四王”的笔法,出现层次。好的青花有玉质感。青花种类有白地青花、外酱色内青花、青花釉里红、豆青青花、青花加紫等。祭蓝釉中有洒蓝、雪花蓝,还有花觚与笔筒,主要是青花,口沿及圈足处用暗花卷草纹装饰之。

5.纹饰:前期粗犷,有明末遗风,技法采用单线平涂,填蓝处往往扩散外溢不工整。后期技法流畅、工细,点蓝用山水画的披麻皴。题材,前期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等。后期,题材广阔、包罗万象。如二十四孝中“孟中哭竹”等。康熙时创新长篇铭文,有:“前后出师表”、“前后赤壁赋”、“兰亭序”、“腾王阁序”、“圣主得贤臣诗赋”等。诗文后往往用釉里红图章。文字有“熙朝传古”、“熙朝博古”、“文章山斗”、“文房山斗”、“博古雅玩”等。瓶罐画有战斗故事的,如“三国志”、“水浒转”等;(俗称“刀马人”)戏曲故事有“西厢记”、“竹林七贤”、“曲水流觞”等。清代好几朝,青花图案喜留白边,但以康熙朝留白边最宽。康熙时画菊,留白边,且层次多。康熙时始绘勾莲、西番莲、洋莲等。

6.款识:前期楷书,后期用篆书。“大清康熙年制”,丁末是康熙六年。还有永乐宣德、嘉靖的伪托款。明代书法刚劲有力,清代仿制的采用馆阁体,较为软弱。篆书是细硬的铁线篆。楷书年号写得较扁,底下一划较长。私家款有:玉石宝珍、杏林春宴、若深珍藏、北庆堂制、益友堂制、奇石宝鼎之珍等。干支年号款,有丁末、葵丑、戊申等。一般康熙二十年之前,青花发灰。芝麻酱口、康熙都有。康熙时有不少伪托款,而且较好。总的特点是用笔无力、工整,是馆阁体。图记款有杂宝、爵、螺、角、秋叶、方胜、团鹤、团凤等,还有画笔、银锭、如意的,含意为“必定如意”。图记款,明代有,但较少。康熙还有仿成化天字罐,写天字款的。有一种底心仅有双圈的。康熙早期本款极少。

三、雍正时期的青花瓷(1723~1735年)

1.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时的苏泥勃青较多,创新少。创新的有套杯,十个一套,口薄,微撇、身矮。还有灯笼尊、扁肚菊瓣瓶、贯耳瓶、蝠龙罐等。

2.工艺:精工细琢,讲究修胎,不见接口。足根较深滚圆,俗称灯草根。民窑仿砂底,粗糙,有螺旋纹。

3.胎釉:细致洁白,瓷化程度好,胎体厚薄匀称,釉汁滋润。

4.青花:继承康熙白釉,白中闪青,部分仿明代的苏泥勃青,但不是用进口料,而是用人工点染,使之晕散。民窑器发青带灰,足根圆,图案呆板。雍正时,唐英督造的青花釉里红,颜色掌握自如,色泽鲜艳,红白相映,俗称唐窑。

5.纹饰:康熙后期开始,偏重于图案化,刻板,雍正时继续。纹饰有仿明代的云龙、云凤、云鹤、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花托八宝、贯套纹等,线条纤细。民窑有八卦、八仙、梵文、勾莲等。梵文扁长,图案化。扁体梵纹犹如藏文,呆板。人物画有渔耕樵读,以男为多;棋琴书画以女为主。

6.款识:青花瓷上以楷书为多,“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款都有。伪托款,以仿成化、宣德为多。民窑常见方块款、肥皂款、豆腐干款等。四朵花款,雍正后期乾隆前期都有。

四、乾隆时期的青花瓷(1736~1795年)

1.造型:瓷胎厚薄兼有,形式无所不包。有日用器、陈列品、文房四宝、祭祀用品,还有印盒、小瓶等。

2.工艺:比康熙时有所突破,常见有粉彩转心瓶,青花五孔双活环瓶。嘉庆时有活环,但有搭釉现象,乾隆时都无搭釉,双环活络。大件器,不变形,工整,厚薄匀称,成型线条生硬,不及雍正时柔和。

3.胎釉:坚致细白,硬度不及康熙,釉细莹润,光泽好,部分仿康熙浆白釉。民窑有灰青釉。

4.青花:前期继承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的,色灰,呆板,不及雍正鲜艳,但图象清晰,呈色稳定。浆白釉,康熙细,乾隆粗。乾隆色鲜,康熙青灰。浆胎青花,份量轻、有开片,乾隆仿康熙,釉面不平整,有桔皮纹。还有玲珑青花加彩、胭脂红青花。

5.纹饰:官窑繁复。后期以吉祥图案为主要图案,如百鹿、灵芝、团形篆书寿字以及山水、风景等。

6.款识:篆书款增多,楷书款减少。有六字二行及六字三行款。有仿宣德、成化款,有花押款。

乾隆与嘉庆时期青花的比较:

1.造型:乾隆轻薄灵巧,厚的也匀称。嘉庆厚重笨拙。

2.工艺:乾隆细致,讲究修胎,圆足,露胎不多。嘉庆粗糙,不讲究修胎,足滚圆少,尖状多,露胎也多。

3.胎釉:乾隆胎质坚致细密,釉色细白光洁。嘉庆胎质粗松量轻,白中闪青,光洁度差。

4.青花:乾隆鲜丽纯真。嘉庆灰暗,色不稳定。

5.纹饰:乾隆绘画工细、题材仿古多。嘉庆绘画粗糙、题材吉祥图案多。

总之,嘉庆以后,经济衰落,青花衰退,粉彩增多。光绪时,青花一度好转。根据清宫档案,光绪结婚时,烧制不少仿康熙的青花瓷。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记载:“近日仿康熙青花之品,亦有极精者”。

五、嘉庆以后的青花瓷(1796~1911年)

1.造型:厚重笨拙,线条生硬。瓶罐有饰耳的制作方法,如夔凤耳,蝙蝠耳、狮首耳、双龙耳、鹿头耳等。新的品种有:青花邓罩、药瓶、脸盆、壁瓶、痰盂等。

2.工艺:粗糙,足根圆而粗,修胎不精,厚薄不匀。

3.胎釉:胎质细致而脆,密度不强,硬度不够。釉色细薄,不够滋润。道光时釉面有波浪纹、不平整,光绪时部分有桔皮纹。

4.青花:发色鲜艳少,白洋闪灰多,个别闪灰褐色。总的特点是具有漂浮感,底釉较薄。出现洋蓝,呈色漂浮刺目。

5.纹饰:不够精细。吉祥图案流行,勾莲图的盘碗较多,福禄寿三星图,始于雍正,同治、光绪时增多,蝙蝠、寿桃、麒麟送子,还有五福捧寿(团寿字)。道光后,带有瓜蝶画在一起,意为瓜迭绵绵。还有金鱼、鸽子、狗、猫等。

6.款识:帝王年号款。嘉道时楷篆两用,咸丰后多为楷书。图记款,有蝙蝠、寿桃、百结等,各朝而异。嘉道时画双蝠,道光咸丰时蝙桃各一,咸丰时二寿桃,同治时一寿桃,道光以后有百结。

顺心的寒风
安详的唇膏
2025-11-10 10:24:36
新中式的装修风格俨然成为了当下装修风格中的热门。这种装修风格在保留传统中式装修风格含蓄美的基础上又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古典却又不失简洁的线条,成为了很多人装修的首选。那么,我们在装修新中式风格的房子时,在软装方面,可以借助哪些以此来对细节进行点缀从而使其更上一层楼呢?01、屏风

众所周知,屏风是非常具有中国风的古典代表性器具之一。屏风多见于玄关或房间内,它的优点有很多,既可以分割空间,又有遮挡作用,还能装饰房屋。屏风体现出的是古人所追求的婉约含蓄的美,即“犹抱琵琶半遮面”,是我们在进行新中式风格房屋的装修时,非常好用来营造氛围的软装家具。

02、瓷器

古代中国是瓷器大国,我国英文名“China”一词既可以是中国的意思,同时也是瓷器的英文名。由此可见,瓷器在我国地位的重要性。古时候的名流人士多喜好在家里的厅堂或是房间内放置自己收藏的瓷器,以此来装点室内,同时彰显自己的品味。我们在装修新中式风格的房屋时,便可以借鉴使用这样的手法,在家里的部分区域适当摆放一些与整体风格相协调统一的瓷器,从而更好地塑造效果。

03、字画

除了瓷器,古人还喜欢在家里张贴字画。这些字画有的是由自己创作,有的则是邀请他人创作。中国的传统字画独具特色,非常有自己的风格。我们在家装过程中,也可以选择购买一些仿古风格的字画在室内进行张贴悬挂,既能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气息,同时又能对整个家装进行一个点睛的作用。

以上就是几种适合新中式装修风格的软装了~

热心的红牛
壮观的钥匙
2025-11-10 10:24:36
中国的国画我看比较何时的。其他文房四宝也比较合适的。 送茶叶和茶具吧 毕竟欧洲人喜欢喝茶 并且对中国的东东很感兴趣 下面是我个人的看法:

1.例如中国结,对联,香木扇,木雕等小挂件装饰品

2.比较贵重一点的,如:中国陶瓷,屏风,木桌木椅等大型

3.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如:中国水墨画,字画的仿真品,诗集等。

4.如茶,绍兴老酒等富有特色的食文化

下面是我摘录的资料

送礼的诀窍: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经常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谢意和祝贺,以增进友谊。给外国友人馈赠礼品要尽可能考虑受礼人的喜好,“投其所好”是赠送礼品最基本的原则。如不了解对方喜好,稳妥的办法是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中国人司空见惯的风筝、二胡、笛子、剪纸、筷子、图章、脸谱、书画、茶叶,一旦到了外国友人的手里,往往会备受青睐,身价倍增。礼不在重而在于合适,有时送太贵重的礼品反而会使受礼者不安。

以下是一些送礼给外国人的注意: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经常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谢意和祝贺,以增进友谊。给外国友人馈赠礼品要尽可能考虑受礼人的喜好,“投其所好”是赠送礼品最基本的原则。如不了解对方喜好,稳妥的办法是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中国人司空见惯的风筝、二胡、笛子、剪纸、筷子、图章、脸谱、书画、茶叶,一旦到了外国友人的手里,往往会备受青睐,身价倍增。礼不在重而在于合适,有时送太贵重的礼品反而会使受礼者不安。

冷静的睫毛
虚拟的发箍
2025-11-10 10:24:36

在现代的中式风格装修设计中融入现代时尚的元素,把传统的中式元素通过重塑的形式,组合成为另一种中国式的装修风格。

中式风格代表了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对中式古典元素的重塑。

中式装修特点

1、庄重与优雅并存。

中国传统观念讲究平和中正,在家居和建筑中体现就是两两对称、四平八稳。

从材质上来说,中式装修主要以木为主,中式家居环境讲究主次分明,追求对称的空间布局和家具摆设,展现出经过历史沉淀的庄重和优雅。

2、红木与精美雕刻。

说到中式装修的特点,不得不说到木制品在中式风格中的运用。

中式风格引用了明清时期木雕的手法,将木雕等装饰物引用在中式家居环境中,展现出了更加沉稳、内敛的气质。

3、空间层次感。

传统的中式装修风格讲究的是空间的层次感,这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脱不了关系。

在中式装修风格中,采用“哑口”、简约化的“博古架”、中式屏风或者窗棂来进行空间划分。

4、古典形式装饰。

中式装修风格是对传统中国家居文化的一种体现,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中式装修效果,古色古香的装饰却是少不了的。

大型的有屏风、博古架,小型的有挂画、陶瓷、茶杯等。

专一的板栗
失眠的巨人
2025-11-10 10:24:36
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其成品可装裱、或嵌入屏风中,作观赏用。瓷板画的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到了明中叶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出现,清中期,随着清代瓷艺的迅猛发展,当时的瓷画艺人致力于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因此瓷板画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重要的商品瓷。瓷板画越来越走向兴盛。嵌瓷屏风无论是围屏、插屏还是挂屏,都经常会见到上边镶嵌有装饰意味浓厚的瓷板画。品种非常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等。绘画、纹饰内容涉及面也很广泛,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虫鸟、翎毛、鱼藻、吉祥图案等,几乎无所不包。今天,我们说一说王大凡大师的瓷板画。

王大凡是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饰上的杰出代表,其传世的近千幅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以诗入画,以画孕诗,诗画结合的艺术风貌。如果说他早年的作品用画笔向人们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么他中年的作品就是传达一种禅意,晚年的作品则表达了一种精神境界。中国画大师林风眠,潘天寿、周昌谷、吴山明等称王大凡是一位艺术修养极高的“陶瓷文人画大师”,如果不是当时景德镇环境闭塞,缺乏宣传,大凡先生人物画艺术造诣可以与海上大家相媲美。下面是我有幸见到的王大凡的一组瓷板画,在这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此组三幅瓷板画,长:34cm,宽:22cm。观察这组瓷板画可以看出作者用笔用线的遒劲,似传统线描法中的高古游丝描、铁丝描。单看画的风格,是朴拙,厚实,圆润,章法别致的。人物脸部刻画非常细腻,善于运用明暗变化,使人物层次感更强。背景的葱郁林木,颜色变化层次明显,笔法一丝不苟。此组作品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据了解,2011年5月,中国嘉德拍卖会上,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的“禹王治水图”粉彩瓷板以920万元成交。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中,珠山八友之一何许人的粉彩四季山水长条瓷板挂屏(4屏)以2242.5万元人 民币成 交,刷新八友瓷板作品的价 格新高。同年保利秋拍中,“王琦、汪野亭民 国重要人物选制粉彩人物山水瓷板(六件)”以3277.5万元再次刷新瓷板画的成交纪录。

平淡的楼房
粗心的乐曲
2025-11-10 10:24:36
朋友,当你徜徉在潮城的街头巷尾,领略了潮州充满特色的古祠堂、古民居之后,你会不会觉察到:秀逸、高雅、灵巧、精细是潮人工夫手艺的普遍特点。如果你想到潮州寻找仿似六朝古都那些粗犷、恢宏的大构件的艺术品,那你可能走错了地方。在潮城的大街小巷,尤其是那古民居集中的小巷中,不经意便可见到遍地是精巧的小手工艺品。以小见大、缩寸成龙是潮人的拿手好戏,就连普通民居屋檐,也热衷雕梁画栋。高瓦脊檐上的嵌瓷人物虽高不盈尺,照样是活灵活现,手艺精湛。像己略黄公祠,是潮人金漆木雕的经典代表作,虽已打上岁月斑剥的烙印,但那圆雕、镂空雕、沉雕、浮雕等高超技艺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形象地表现了人物、花鸟多层次的复杂内容,永远吸引游人及爱好者的目光。在潮安彩塘从熙公祠门楼石壁上,那四幅高雅精致的“渔樵耕读”的石雕挂屏,每一幅分布了25个人物,或穿插于楼台亭阁之上,或出没于山林曲径之中,或抛网捕鱼,或牧羊晚归,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就连那条火柴梗般的小牛绳也镂空雕琢而出,堪称绝活。据说这截牛绳屡刻屡断,使整个挂屏前功尽弃,因此累死、急死了几名能工巧匠。最后还是一位小徒弟冥思苦想出用酸杨桃汁浸透石板,改变石的脆性,才镂空雕出,成为绝世佳品。 潮州素有木雕城之称,金漆木雕是潮人最精美华丽的装饰工艺之一。潮州木雕历史悠久,现存的工艺品可追溯到唐、宋时期,至明、清,因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和家具的装饰而得到更迅速的发展。康熙《潮州府志》记载:“明清以来营建成宫殿,必先祠堂,雕梁画栋成风。”故在清代潮州的古民居“下山虎” 、“四点金”争仿金碧辉煌的装饰艺术,使外地人一到潮州,便惊叹:“潮州厝,皇宫起。”潮州木雕多应用于建筑构件,以及家具装饰、神器、案头陈设等,其技法大体分沉雕、浮雕、通雕、圆雕四种,尤以多层次镂空见长,有的多达六七层,形成立体感强、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题材包括人物掌故、花鸟虫鱼、山水风光等等。早在清末,潮州著名木雕大师黄升贤,就运用通雕技巧,大胆地把“螃蟹出笼”搬上庙宇的横梁上作装饰,形成了潮州木雕史上的一大突破。至今,潮州“蟹篓”仍是独具一格的名牌产品。1957年,由木雕艺人张鉴轩、陈舜羌创作的多层“蟹篓”,在国际青年莫斯科联欢节上获铜奖,后来又摆进了人民大会堂。 潮州陶瓷工艺,也是旅潮的游客必须观览的。早在唐、宋时期,潮州的陶瓷业已很发达。据《广东唐、宋窑址出土陶瓷》载:宋时,潮州城东笔架山下已汇集了近百座专门烧制陶瓷的工作坊,俗称“百窑村”。潮州因此被称为瓷都。从发掘出土的陶瓷器件来看,包括当时较高档的青瓷、白瓷和北宋纪年的艺术瓷塑产品,涉及到日用、美术、建筑、工业用瓷等门类,还有仿波斯猫、狗等工艺美术瓷。可见,当时的陶瓷工艺品已销往东南亚乃至中东地区。近代,潮州陶瓷生产基地已移在枫溪、古巷、凤塘一带,以及饶平的三饶、九村等山区腹地。潮州陶瓷尤以工艺美术瓷著称,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赞誉。在彩绘工艺上也推陈出新,形成了创意寓雅,格调清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填彩堆金,素淡金碧,各赋其神的潮彩风格。1959年,为庆祝国庆十周年,在刚落成的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由艺人林鸿禧创作的瓷塑“十五贯”获得一等奖;1978年集体创作的高1.2米的“友谊”三层通花瓷瓶,由邓小平作为国礼瓷赠送给朝鲜的金日成主席;1979年,由艺人王龙才创作的“春色”(1.3米)瓷雕大花篮被选上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广东厅。1998年2月由枫溪江南陶瓷有限公司制作的长62米、宽2.9米的巨幅浮雕壁画“清明上河图”,主图由1352块浮雕瓷板组成,于1998年7月载入吉尼斯记录。近20年中,工艺大师陈钟鸣、吴维潮等创作的人物塑瓷,更是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常为世人称道。 潮州陶瓷应用于建筑装饰,不仅有琉璃瓦、瓷塑动物及日用建筑陶瓷,还有以各色瓷片嵌贴成各种物像的装饰工艺。这种艺术始于明,盛行于清。潮州盛产陶瓷,各色瓷片唾手可得,开始艺人们仅以碎片嵌成各种简单图案,附于建筑物上作为装饰。由于取材简便,颜色鲜艳,不怕日晒雨淋,永不褪色,晶莹的反光给人一种变幻多姿的美感,因而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出现烧制方便敲碎、剪成片的低温多色瓷碗,以专作嵌瓷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祠堂、庙宇、民居等建筑物的屋脊、屋檐、门楼、照壁等处,题材有龙凤、山水、人物、动植物等等。1982年,开元寺全面整修,其天王殿屋脊上就镶嵌有“双龙朝火宝”的造型;1999年修建一新的凤凰洲上的天后宫的屋脊、檐上也嵌上形态各异的“三阳开泰”等艺术造型。 潮州工艺奇花异卉,竞相争妍,而潮绣更具传统特色,并与现代时装相融合,是一枝永不凋零的刺绣之花。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最具代表性的一大体系。潮绣以金绒结合、构图均衡饱满、色彩浓郁鲜艳、纹理清晰、装饰性强、绣法独特而著称。据《岭南丛述》载:清代,粤绣工人大多是广州、潮州等地人,特别是潮州绣工为上,皆男子为之,精于女工,为其他省市所罕见。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南京举行全国工艺大赛会上,潮绣品在会上获奖,其获奖作品主要有“郭子仪拜寿”、“鹌鹑鸟”、“舞狮头”等;参加制作的林新泉、张桂泉、王炳南等24人被誉为“廿四刺绣状元”。以后又陆续参加美国、英国及南洋劝业会所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均获较高的评价。 从前,绣花是潮州姑娘基本的谋生手艺,绣花技艺往往成为姑娘说亲时的硬件和夸耀的本钱,黄花姑娘亲手绣的枕头、汗巾又是定情之信物。改革开放之后,潮绣推陈出新,技艺突飞猛进。1982年,由工艺美术家林智诚,刺绣艺人林玩英、刘菊等参加创作、绣制的“九龙屏风”、“吹箫引风”等一批精品,分别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潮绣分为绒绣、钉金绣(银绣)、金绒混合绣、纱绣等品种,各具不同的用料和绣法,艺术效果也各有所长。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珠绣,与时装结合,采用各色珠片、圆珠点缀,既保持了潮绣色彩鲜艳、具有浮雕效果的特点,又体现了传统性与时代的完美结合,适应了国际时装的潮流。现在闻名海内外的广东名瑞集团(即原潮州市潮绣厂)创新的珠绣时装、婚纱晚装等产品,以其富丽堂皇、奇幻无比的艺术效果,深受海内外客商的欢迎,其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潮绣创新的一个时装生产出口基地。 潮艺的精巧还体现在抽纱上,制作工艺有垫绣、刁绣、平绣、十字绣、花窗、挽窗、对丝、通花等数十种。这些五彩缤纷的工艺技巧,通过巧妙的设计构图布局,形成了潮州抽纱的独特风格,充实并发展了潮州刺绣的品种,成为出口创汇的一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