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瓷器常见的工艺缺陷有哪些

正直的滑板
安详的美女
2023-01-26 03:38:20

瓷器常见的工艺缺陷有哪些

最佳答案
个性的玫瑰
平淡的西装
2025-11-10 10:18:11

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窑温变化以及胎、釉原料等方面的影响,釉面通常会出现一些小的瑕疵,如气泡、棕眼、缩釉、炸纹等。瓷器出窑后,在长期的使用和把玩过程中,釉面又极易产生一些人为损伤,如划伤、磕伤等。这些小的瑕疵在不同时代、不同器物的表面出现,形成了一些器物独有的时代特征,这些瑕疵都是在瓷器烧成和长期使用后的自然状态下形成的。造假者为了仿制的更加逼真,连一些常见的瑕疵痕迹也一并研究模仿。因此釉面的各种瑕疵痕迹在鉴定中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依据。以下是景德镇陶瓷世家王掌柜总结的常见的一些瑕疵痕迹

1.釉面划伤

老瓷器在长期的使用、陈设、把玩过程中,釉面通常会留有不规则的少量划痕。现代仿古瓷为了表现瓷器的老旧,釉面通常人为做旧划伤,用放大镜观察不难发现,做旧的划伤痕迹是很有力度的划纹,或仿佛是用工具划出的一团团或一片片划纹。

2.磕伤

瓷器本身化学性质稳定,经久耐用,不怕潮湿,但却是易碎品,最怕磕碰。古瓷器口边、足边在使用过程中极易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就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缺磕痕迹,形成磕伤。现代造假者为了使仿品更逼真,就故意在器物的口边和足边进行人为损伤,再经过修补打磨后造成所谓伤缺。新仿伤缺处经仔细观察有打磨后的痕迹,大多较光润,或有假修补的现象,与陈旧磕伤痕迹差别较大。

3.釉面裂纹

又称“开片”。早在宋代,汝、官、哥诸窑就已经出现了釉面开片装饰,其釉面裂纹如同冰裂、龟裂、蟹爪或其它细碎状。这些釉面不同形状的裂纹是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缺陷,是由于胎体和釉料的膨胀系数不一造成的,却显出了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别有一番古朴自然的情趣。

4.鸡爪纹

老瓷器的腹部或底部在不小心碰撞后,器体受撞击处容易出现鸡爪状的裂纹,因而有“鸡爪纹”一说。老鸡爪纹由于形成时间久远,裂纹内多渗入其它杂质而呈褐黄色纹路。

5.气泡

釉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某些化学成分会产生气体,大部分气体会散逸,未及散逸的气体被釉面包裹住,就在釉内形成了气泡,有的密集,有的稀疏,在器物边角处的气泡尤为密集。

6.棕眼和缩釉

在瓷器的烧制过程中,由于坯料、釉料配制不当,当瓷器入窑煅烧时,釉和坯体因化学作用产生气体,在釉里面会形成气泡。当窑中火力不足时,气泡未能完全被釉充塞而收缩,在釉面上会留下气泡收缩的痕迹或中空气泡崩裂的痕迹,这就是棕眼。

7.毛口

又称毛边。老瓷器中常见器物的口边因为小气泡破裂或轻微损伤导致口沿釉面剥落,用手指顺着口沿捋过去,会略有棱刺之感,称为毛口。

8.剥釉、剥彩

古代低温彩釉瓷器中常有釉剥落或彩剥落现象,其原因是由于低温彩釉瓷器都是经过二次入窑烧成,先高温烧胎,再低温烧釉或釉上彩绘。

9.釉面锔子

瓷器在受外力碰撞之后器身易碎裂,过去百姓人家瓷器碎裂舍不得扔掉,而是找个锔匠把瓷器修补好后继续使用。

10.釉斑

釉斑是元青花瓷器底部特有的一种现象,但也不是所有元青花都有此现象,造仿者往往在仿品的底部随意点上几笔釉来误导藏家。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最新回答
大胆的鞋子
完美的凉面
2025-11-10 10:18:11

陶瓷原料中有时候会含有微量的硫酸盐,比如硫酸钙一类的,这类的东西要要1400℃以上才能完全分解,也就是说在陶瓷正常烧成温度下无法完全分解逸出,从而形成开口或者闭口的气孔,这个在国家标准里是被少量允许的,杯类一般允许3个或4个小于1平方毫米的,但不得密集于10平方毫米范围内,这样的产品是符合标准的,不会影响使用,在标准上这个缺陷叫做棕眼或针孔,你担的的渗出基本上不会发生,棕眼的底部其实也是有釉层的,只时釉层比较薄而已,这个可以用显微分析验证,而且就算没釉瓷器胎体的吸水率也不会大于0.5%,只是影响外观质量,不会影响到使用。

勤奋的鞋垫
落寞的母鸡
2025-11-10 10:18:11

瓷器矿点算瑕疵。

矿点是瓷器烧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经常出现在高档脚踩泥烧制的瓷器上。不管如何精淘、过两千目的纱,仍然会有少量杂质混入泥中,而这些杂质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经过高温烧制才能呈现出来。

对于瓷器而言,矿点代表了泥胎的质地。手工器物,十分完美当然最好,但有些情况下,矿点的出现也可以接受,关键是位置是否扎眼。

如果矿点出现在大面积的留白上,十分扎眼,就是不可接受的;但如果出现在不明显的位置、或者杯子、瓶子、罐子、笔筒等器物内部、杯子底部,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如果是百分之百的完美主义者,接受矿点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碍。

瓷器瑕疵

总的来说,瓷器出现瑕疵,肯定会影响瓷器的完美,但当我们在手工陶瓷范畴里谈瑕疵,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错,而是要看我们究竟追求的是什么。

手工陶瓷,不同于工业制瓷,不可能完全达到“真正的完美无暇”就算要求极为严格的古代宫廷制瓷,也不可能完全的尽善尽美。

所以啊,我们在看待手工瓷器瑕疵时,一定要保持平常心态,有些瑕疵可能对瓷器本身价值影响较大,但有些瑕疵不但不是缺陷,反而更具美感

比如,柴窑中的过火、落灰、淌釉,在窑烧过程中自然产生,这些都是很明显的瑕疵,但对柴窑来说却无比霞美。

此外,还有很多属于器物本身特性所致的不完美,我们也将不将其视为瑕疵。例如,胎土用泥不经酸洗提炼,可能会有微小矿点,只要不在主画面或不太明显,是可以接受的。

干净的未来
迷人的冰棍
2025-11-10 10:18:11

瓷器功夫茶具使用后内壁有很多小的裂纹是因为瓷器坯体入窑水分太高(大于2%以上),预热升温和冷却太快,导致制品内外收缩不匀。

此外,有的是因为瓷器坯体在装钵前已受到碰撞有内伤。坯体厚薄不匀,配件(如壶把、咀等)重量过大或粘结不良也会造成制品开裂。

扩展资料

常见的其他瓷器瑕疵:

1、针孔:

针孔即产品釉面出现微小凹痕或小孔。形成此类缺陷一是坯料中有机物。碳素、氧化铁含量较高,当升温快时烧失物未能完全烧尽挥发而到后期高温阶段才逸出釉面,形成宛如微观火山状的针孔。

此外,高温炉还原气氛太弱,喷火口部位产品再次被氧化也会造成针孔。再者,当釉料流动性差或施釉过薄时也会发生针孔缺陷。

2、桔釉:

桔釉即制品釉面不平、呈桔皮状。一般发生于盘、碟类或瓷板砖类制品。主要原因是釉面波化时升温过快,烧成温度过高使釉面产生沸腾现象所致。另外釉浆厚薄不均、高温流动性差及釉料研磨不细等都是形成桔釉缺陷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