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作者有哪些

聪慧的鼠标
踏实的美女
2023-01-26 02:39:23

中国陶瓷史的作者简介

最佳答案
传统的菠萝
友好的流沙
2025-11-10 21:45:38

叶喆民,字丹枫,1924年生于北京,满族。北京大学文学院毕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自幼随父麟趾教授学习陶瓷,后在故宫博物院师从陈万里、孙瀛洲二位先生,赴全国各大窑址考察,鉴定博物馆藏瓷。1977—1985年首先发现并认定汝窑窑址。现受聘为故宫博物馆客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硅酸盐学会古陶瓷委员会顾问,中国古陶瓷学会顾问等。

著有《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中国陶瓷史纲要》、《中国古陶瓷文献备考》、《寻瓷访古漫记(上篇)》、《汝窑聚珍》、《隋唐宋元陶瓷通论》、《中国书法史通论》、《饮流斋说瓷译注》等,以及有关论文百余篇。

最新回答
顺心的宝马
义气的月饼
2025-11-10 21:45:38

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

广东省:刘炳,潘柏林,霍家荣,钟汝荣,吴为明

江西省:刘平,戚培才,舒惠娟,熊汉中,陆军,陆如,汪桂英,涂金水,曾维开

福建省:李达,柯宏荣,杨剑民

山东省:尹干,杨玉芳,李梓源,张明文

河北省:陈文增,刘希舜,刘长义,刘立忠

浙江省:毛正聪,夏侯文,张绍斌

江苏省:何道洪,李昌鸿,周桂珍,鲍志强

河南省:晋佩章

上海市:李游宇

重庆市:卢尚平

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

北京市:陈烈汉、朱乐耕

上海市:罗小平

河北省:毕海波、范有祥、蒋和焕、刘冠伟、任双合、闫保山

河南省:郭爱和、晋晓瞳、孟玉松、苗长强、朱文立

湖南省: 丁华汉、黄小玲、李人中、李日铭、彭玲、孙新水、唐锡怀、汪宪平、温月斌、赖声贵、雍起林、钟放平、周益军、朱占平

安徽省:卢群山

山东省:董善习、何岩、罗晓东、吕泉、乔希儒、孙兆宝、王一君、阎先公

江苏省:曹婉芬、季益顺、李守才、毛国强、邱玉林、吴鸣、徐安碧、徐达明

浙江省:陈爱明、陈坛(石玄)根、陈凇贤、陈显林、蒋淦勤、卢伟孙、徐定昌

江西省:戴玉梅、范敏琪、蓝国华、刘升辉、聂乐春、宁钢、彭竞强、沈盛生、舒立洪、涂序生、涂翼报、徐江云、许爱民、袁世文、曾亚林、张正海、赵紫云、朱正荣

山西省:张福荣

陕西省:孙若鹏

福建省:陈桂玉、黄国荣、钱如珍、邱双炯、苏清河、苏献忠、许兴泽

广东省:蔡秋权、陈仰忠、封伟民、黄志伟、霍冠华、林道藩、林礼腾、潘汾淋、庞文忠、司徒宁、王龙才、吴维潮、吴渭阳、章燕明[3] 。

缓慢的宝马
拼搏的睫毛
2025-11-10 21:45:39

我国的陶瓷业很早就开始发展起来了,早在欧洲掌握制作陶瓷前的一千年前,中国已经可以制造出非常美观的陶瓷。在古代,陶瓷曾被作为重要的商品,销往世界各地,是世界人民最喜爱的商品之一。陶瓷之所以可以在中国有如此大的发展,历朝历代的优秀匠人自然是功不可没,在他们的传承和带领下,中国陶瓷业才有了那么大的进步和发展。

在明代,龚春是陶瓷业里颇具盛名的匠人。他本来是在庙里陪权贵子弟读书的书童,忙里偷闲和和尚学捏壶,可能是天生就对陶瓷有特殊的喜爱,制作陶瓷是也颇具自己的想法,不仅制作出制壶的工具,还别出心裁地制作出“供春壶”,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树瘤壶”,这种壶的壶身表面凹凸不平,纹式奇特,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到了清代,又涌现了一大批制壶能人,程寿真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在20世纪曾因为“掇球壶”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的金奖。“掇球壶”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实用性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另一位制壶名人是黄玉麟,他的工作主要是为“供春壶”配盖,从小就开始学习制作陶瓷制作壶具,世人对他的评价是“莹洁圆湛,精巧不失古意”,是对他工艺的最大赞赏和简明概括。

陶瓷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商品,通过研究陶瓷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无数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探索。

震动的大白
谨慎的龙猫
2025-11-10 21:45:39

宜兴不同时代的壶艺家主要有:

1、明朝时期的主要壶艺家:金沙寺僧、供春、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等。

2、清代主要壶艺家:陈鸣远、许晋候、陈隐龙、项圣思、陈汉文、徐飞龙、华风翔、蔡乾元、惠逸公、锦春、邵元祥、彭君实、蒋志雯、史万全、史继长、邵友兰、邵友廷、潘缄雄、陈曼生、杨彭年、杨葆年、杨风年、邵二泉、邵恒昌、钱弘文、徐温庭、蒋良玉等。

3、民国时期的壶艺家:李宝珍、吴虎根、杨莲生、蒋燕亭、范大生、程金寿、光裕、冯桂林、汪宝根、陈少亭、王玉仙、吴纯耿、沈孝鹿、邵陆大、范勤芬、刘福兆、江祖臣、金阿寿、汪生义、范臣甫、裴石民、顾景舟等。

4:、当代著名壶艺家:王寅春、王石耕、丁洪顺、王福君、王振国、王生娣、王秀芝、毛国强、叶惠毓、许燕春、刘惠大、刘风英、刘建平、吕尧臣、朱复、任淦庭、朱可心、何挺初、邵新和等。

当代壶艺家排名主要有:

1、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蒋蓉、吕尧臣、汪寅仙、徐秀棠。

2、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何道洪、鲍志强、谭泉海、蒋淦勤、徐汉棠、李守才。

3、省级工艺美术名人:李昌鸿、周桂珍、顾绍培、鲍仲梅、谢曼伦、吴震、潘持平、季益顺、许成权。

4、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庆臣、范永良、范洪泉、凌锡苟、毛国强、沈汉生等。

扩展资料

宜兴紫砂陶器始于宋代,紫砂壶大量出现则始于明代中晚期。除壶以外,主要品种还有盆、瓶、文房雅玩、雕塑等。

紫砂属于陶艺制品,是“宜兴窑系”文化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质地细腻、含铁量高,可塑性好,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具有适当的透气性,且冷热骤变不易炸裂,用其制作的壶泡茶,可以使茶的纯香得到最佳的发挥。

紫砂的兴起是缘于文人阶层推崇,它装饰手法丰富,体现了造型设计与使用功能的完美融合,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集大成者。

参考资料: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国家级大师

洁净的向日葵
无限的毛巾
2025-11-10 21:45:39
印章是《霍兰》

霍兰,68岁。

人物档案

1936年出生于石湾,1949年师从石湾陶塑艺人梁华甫学艺;1955年到广州人民美术社工作,并师承石湾著名动物陶塑家区乾学艺;1960年到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进修,随后到石湾美术陶瓷厂从事动物陶塑创作;1991年退休后在家仍坚持进行陶艺探索和创作。

从艺几十年来,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工细结合、豪放写意的艺术风格,作品《鹌鹑》、《猫头鹰》《松鹰》、《大啼鸡》、《红釉狮子》等曾11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奖励,1988年被评为工艺美术师。

从艺感想

艺术家要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动物陶塑是石湾公仔的重要组成部分,霍兰是当代杰出的动物陶塑家。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海内外收藏家慕名上门,要求购藏她创作的《鹌鹑》、《猫头鹰》等陶塑珍品,但都被她婉拒了。“创作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不容易呵,卖作品就像卖儿卖女,舍不得啊!”日前,霍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为了解动物的习性,她多次深入动物园体验生活,创作出一款款活灵活现的动物陶塑

在石湾土生土长的霍兰,14岁就跟随石湾陶塑艺人梁华甫学艺,后来又拜石湾著名动物陶塑家区乾为师,继承了石湾传统陶艺技法。为了解各种动物的习性,掌握动物的解剖结构,上世纪60年代,她多次到广州、北京动物园体现生活,提高塑造动物陶塑的功力。

外表朴实、性格内向的霍兰不善言辞,但对当年深入生活的情景仍记忆犹新:“那时,我们连续一个多月住在动物园,与动物朝夕相处,细心观察动物的神态,比如猫吃饱后的睡姿、老虎黄昏中的怒哮,把动物最有神气的动作融入作品中,力求使塑造的动物充满灵气。”

细致的观察锤炼了霍兰的功力,使她的创作如鱼得水。《石榴雀》是她早期创作的力作,作品刻画的是一只活泼的小鸟,刚结束歌唱就飞到一个大石榴上尝尝榴子的甜味,清润一下喉咙,再引吭高歌。作品以这一瞬间的神态表现了宽广的意景,形象生动,神采奕奕,使人爱不释手。

霍兰善塑动物,更喜欢动物。为增进自己与动物的感情,工作之余,她亲自在家里饲养小动物,观察它们的喜怒哀乐。为创作动物陶塑《猫》,她特意在家里养了一只波斯猫。由于她对动物的感情太深了,这只波斯猫一养就是16年,直至它老死。

霍兰塑造的《猫》生动传神,逗人喜爱。

《鹌鹑》中,塑造了一对相互呼应、形影不离的鹌鹑。

有一次,她发现自己饲养的一对鹌鹑,有一只飞走后,另一只竟然不思饮食、整夜呼叫,最后忧郁而死。深谙动物情感的霍兰从中获得灵感,塑造了一对相互呼应、形影不离的《鹌鹑》。作品问世后,1982年在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中获三等奖,随后在全国部优产品评比中荣获第一名。1984年,她创作的《红釉对狮》、《胎毛对狮》、《斗牛》等陶塑作品,被选送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展出。

几十年来,她不断探索“胎毛”技法,练就了画、压、钤、啄等绝技,使动物陶塑达到几可乱真的效果

动物陶塑是石湾公仔的主要艺术品类,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浓郁的地方风格。区乾是当代著名的动物陶塑家,他塑造的动物写实逼真,细腻、传神。早在上世纪50年代,霍兰就虚心向区乾学习“胎毛”技法,孜孜以求,使塑造的动物形神兼备。

霍兰告诉记者:“由陶塑先辈创造的‘胎毛’技法,主要用于动物翎毛的表现,其手法是采用各种形状的刀具,运用画、压、钤、啄等技法,在动物上塑出生动自如的羽毛和毛发,如旋转卷曲的牛毛、鳞状和波浪型的羽毛等等,都要通过艺术处理,才能细致表现出来。当年,我跟区乾师傅学艺,从修制师傅的‘胎毛’鸟兽动物、到临摹师傅的作品,都得到他的悉心教导,学到了传统的‘胎毛’技法。在创作实践中,我不断探索‘胎毛’技法,运用胎釉结合的工艺,力求使动物陶塑达到以形传神、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采访中,霍兰拿出她早年创作的《猫头鹰》让我们观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猫头鹰翎毛雕刻细致,大小羽毛排列有序、层次分明,犀利的脚爪和鹰嘴充满力量,炯炯有神的目光仿佛在观察着世界,而竖起的双耳又好像在聆听着四周的动静,把一只充满灵性的猫头鹰塑活了!

“要熟练掌握‘胎毛’技法,要下一番苦功。比如猫头鹰的羽毛,各个部位都不相同,从头部、颈部到翅膀、尾巴都各有特色,要从观察中慢慢体会,在创作中细致刻画,才能生动而真实地表现出来。由于‘胎毛’技法费时费力,现在采用的人不多了,但我始终坚持下来,因为我觉得,运用此法创作的动物陶塑才能像真的一样。”霍兰介绍说。

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石湾动物陶塑的传统技艺,使霍兰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她创作的《雄鹰》、《狮子》、《猫头鹰》、《慈爱》等动物陶塑作品在全国评比中先后荣获银杯奖和一、二、三等奖,深受海内外收藏家喜爱。

《雄鹰展翅》,充分表现了鹰的威猛和机警,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鹰的英雄气概。

她和丈夫,一个善塑人物,一个善塑动物,几十年来,夫妻俩相得益彰,合作了一件件佳作

霍兰的丈夫廖洪标是著名的陶艺大师,其创作的人物陶塑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几十年来,她和丈夫携手合作,先后完成了10多件合作作品,在陶艺界传为佳话。

“霍兰塑造的动物生动传神,我在创作中遇到需要动物衬托的作品,都喜爱与她合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廖洪标告诉记者。

《千里走单骑》是霍兰与丈夫合作的代表作之一:大义凛然的关公骑着战马驰骋,那急驰的战马与过五关斩六将的关公相呼应,生动地衬托了关公势不可挡的英雄气概。

《千里走单骑》是霍兰与丈夫合作的代表作之一。

“有些合作作品虽然没有署霍兰的名字,但她从来不会计较。”谈起往事,廖洪标感慨道。

采访中,廖洪标拿出他与妻子合作的陶塑作品《大献鸿图》的照片让我们欣赏。作品表现的是罗汉骑着神兽、手捧寿桃,祝福人们健康长寿的意境。那轻松愉快的神兽与欢天喜地的罗汉相互呼应,逗人喜爱。

转瞬几十年过去了,与泥巴打了大半生交道的霍兰虽然已退休,但在居家弄孙的闲暇仍不忘陶艺创作。令她欣慰的是,她与丈夫建立的“廖氏陶艺工作室”已基本落成,今年春节后她和丈夫就可以到工作室开展创作了。

“过去在美陶厂创作的原作,大部分被收藏家收藏了。我希望能重新创作一些自己满意的作品,留给后人借鉴,也希望将来子孙后代的陶艺创作水平在我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谈及今后的打算,霍兰深有感触地说。

霍兰创作的《猫头鹰》翎毛雕刻细致,目光炯炯有神,充满灵性。

点 评 :

写实写意 各臻其妙

刘孟涵(石湾陶艺收藏家协会秘书长):

如同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大分支,动物陶塑亦为石湾公仔重要一脉。黄炳鸭、霍津牛、区乾马、曾良鹰名垂史册,熠熠生辉。

师从区乾的霍兰把石湾传统“胎毛”技法的画、压、钤、啄运用得出神入化,又长期在大自然中观察体验,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写实写意俱有精品,可以说把当代石湾动物陶塑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她的写实力作《猫头鹰》、《鹌鹑》形神俱佳、刚劲大气,克服了女性作者常见的柔弱。写意作品有两类,一是传统造型的瑞兽,如《红釉狮》、《胎毛熊》等,古拙高雅,神韵生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二是以现代艺术高度夸张变形手法创作的小动物,如《12生肖》、《12款小动物》等,稚趣盎然,清新脱俗,洋溢着率直的童真和宽厚的母爱,让人过目难忘。

大千世界,生机勃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霍兰,以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为我们提炼了万千生灵纯真的美。

烂漫的泥猴桃
繁荣的白云
2025-11-10 21:45:39
太多太多了大名家和小名家,加起来有几百号人了.比较有名的是珠山八友及其四周的一些瓷绘名家比如汪晓棠,汪野亭,王大凡,何许人,程意亭,田鹤仙,王琦,徐仲南,毕伯涛,刘雨岑,邓碧珊,汪大仓,汪小亭,程门,王步等都是大家了其他还有很多名家,象仙槎,刘仲卿,刘顺太,胡鑫源,余焕文,杨学义,宝昌,徐成,章云,梁楚材,石庐,程芸,新和氏,少山氏等

汪佩璋是民国小名家,我见的多的是他的仕女图盖罐.

子英氏应该是张子英吧,江西人,画风有点学扬州八怪.他的传世作品较多,名头较大,而传世品中以花鸟居多.

是啊,由于近五六年,民国瓷器收藏越来越热,景德镇的仿民国瓷器也多起来,仿得好的确实以假乱真.

张子英的仿品也算多的,不过从彩头,从画功,从落款,还是可以分辩真假的.

民国瓷匠因为生活所迫,多以作日用瓷为生,很少做陈设器的. 而摆设类的瓷板画一般艺术价值要远高于日用瓷器.

你说的摆盘,我很少见过.不知道是什么样的.

如果人物画的好,而且能确定是张子英真品,而且尺寸大且完好,六百以内拿下都绝不吃亏的.

你最好去拍几张图片来,这样看的比较真切.

痴情的钥匙
谦让的嚓茶
2025-11-10 21:45:39
分类: 社会/文化 >>民族

解析:

三上次男是日本著名的陶瓷学家和历史学家,生于1907年,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从中国历史入手研究中国古陶瓷,著有《金代女真族研究》、《金史研究》、《古代东北亚研究》、《波斯陶器研究》、《波斯、埃及和土耳其的陶器》、《托普卡普萨拉伊的中国陶瓷》

帅气的白昼
娇气的可乐
2025-11-10 21:45:39
我是07年08年景德镇的瓷博会志愿者

可以告诉你几个比较出名的

①.徐雅凤,代表作有粉彩幽兰飘香图瓶,粉彩春风第一支图盘,著名的工艺大师徐天梅之女

②.徐少波,这次参拍的有童趣图瓶

③.韩子丰,他的作品比较有现代的风格,参展的两幅图,一副是5.12之后创作的祈福,另一幅是他的爱女降生之后创作的

其他的还有像孙清华,卢伟

像熊晓华的人物特色就是没有睁开的眼睛

鳗鱼店员
眼睛大的斑马
2025-11-10 21:45:39
富贵红陶瓷是福建德化工艺美术师徐少东创作的,它从面市以来,经常做为国宾礼品亮相高端场合,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嘉宾。富贵红,它是全国统一售价。富贵红,非常喜庆吉祥。在电视上看到李嘉诚也收藏富贵红陶瓷,是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出访香港时作为省礼赠送给他的。收藏富贵红陶瓷,也许真的会富贵吉祥,好运连连。我三年前买过富贵红的天地方圆瓷瓶,前几天在河南富贵红专卖店看到,价格没有下降,反而上升。问店员,才知道富贵红每年推出几款精品,每款都有量的限制。所以,富贵红陶瓷艺术品才能一直走高端。被国内外政要名流收藏。

朴实的香氛
甜蜜的小刺猬
2025-11-10 21:45:39
1. 关于陶瓷的诗句

关于陶瓷的诗句 1.关于瓷器的诗句有哪些

1、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进艇》唐代:杜甫

释义:

把煮好的茶汤和榨好的甘蔗浆,用瓷坛来盛装也不比玉制的缸来得差,放在艇上可以随取随饮。

2、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

《天香·咏龙涎香》宋代:王沂孙

释义:

龙涎装入红瓷盒后用文火烘焙,又巧妙地制城经营的指环。

3、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代:皎然

释义:

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4、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秋日三首》宋代:秦观

释义:

碾好的月团用茶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

5、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唐代:杜甫

释义:

大都邑烧制的瓷碗,既轻且坚固,敲之音响如玉声凄清,美名传遍锦城。

2.赞美陶瓷的诗句

1、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唐·杜甫)2、“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秋日三首》(宋·秦观)意思是:碾好的月团用茶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3、“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 何似诸仙琼蕊浆。”——《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皎然)4、景德镇神游 美·郎菲罗 偶作飞鸟来此地, 景德镇上望无余。

俯看全境如焚火, 三千炉灶一齐熏。 充满天际如浓雾, 喷烟不断转如轮。

苍黄光彩凝画笔, 朵朵化去作红云。 重临镇厂感赋志事 清·唐英 重来古镇匪夷想, 粤海浑如觉梦乡。

山面水心无改换, 人情物态有存亡。 依然商贾千方集, 仍见陶烟五色长。

童叟道旁争识认, 须眉虽老未颓唐。 丁峁仲冬返洵阳,留别珠山陶署 清·唐英 廿载须眉江上翁, 渔滨栖息故乡同。

马鞍山碧里村雨, 鸭尾船轻昌水风。 鬼儡丰神箫鼓外, 报酬事业榷陶中。

霜清使节洵阳道, 枫意如春万树红。 窑民行 清·沈嘉徴 景德产佳瓷, 产瓷不产手; 工匠来八方, 器成天下走。

陶业活多人, 业不与时偶; 富户利生财, 穷工身鍸口。 食指万家烟, 中外贾客薮; 坯房蚁蛭多, 陶火烛牛斗。

都会罕比雄, 浮色抵一拇。 昌江杂咏(选二首) 清·凌汝锦 重重水碓夹江开, 未雨殷传数里雷; 舂得泥稠米更凿, 祈船未到镇船回。

百种佳瓷不胜挑, 霁红霁翠比琼瑶; 故家盆盎无奇品, 不羡哥窑与定窑。

3.有关陶瓷的诗句、名言、词语、句子

有关三峡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苏辙《巫山赋》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苏轼《新滩》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 民谚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郭沫若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你好!

古代描写壮丽三峡的诗句: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杜甫的《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峡容一苇。”白居易 《出入峡有感》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杂曲歌辞·竹枝】李涉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渡头年少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

下牢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蒙江上子规啼。

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春风忆建溪。

【西陵峡】杨炯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感遇诗】陈子昂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晓行巴峡】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过蜀龙门】沈佺期

龙门非禹凿,诡怪乃天功。西南出巴峡,不与众山同。

长窦亘五里,宛转复嵌空。伏湍喣潜石,瀑水生轮风。

流水无昼夜,喷薄龙门中。潭河势不测,藻葩垂彩虹。

我行当季月,烟景共舂融。江关勤亦甚,巘崿意难穷。

势将息机事,炼药此山东。

【巫山高二首】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环合隐昭回。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何忽啼猿夜,荆王枕席开。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巫山高】卢照邻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雰。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4.有关于陶瓷的诗词

-- 景德镇陶瓷诗词送许屯田诗宋·彭汝砺浮梁巧烧瓷, 颜色比琼玖。

因官射利疾, 从喜君独不。父老争叹息, 从事古未有。

咏景德镇兀然亭明·缪宗周陶舍重重倚岸开, 舟帆日日蔽江来;工人莫献天机巧, 此器能输郡国材。赠昊十九明·李日华为觅丹砂到市廛, 松声云影自壶天;凭君点出琉霞盏, 去泛兰亭九曲泉。

赠昊十九明·樊玉衡宣窑簿甚永窑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更有小诗清动人, 匡庐山下重回首。白玉金边素瓷胎清·弘历(乾隆皇帝)白玉金边素瓷胎, 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 静中见动青山来。

题宣德宝石红釉碗清·弘历(乾隆皇帝)雨过脚云婪屋垂, 夕阳孤婺照飞时;泥澄铁镞丹砂染, 此碗陶成色肖之。咏宣窑霁红瓶清·弘历(乾隆皇帝)晕如雨后霁霞红, 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 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 比画翻嗤更是空。年窑墨注歌清·查俭堂国朝陶瓷美无匹, 尔来年窑称第一。

不让汝定官歌均, 何况永乐之坯宣德质?戏紫蘅中丞清·许谨斋宣成陶器夸前朝, 收藏价比璆琳高。元精融冶三百载, 迩来杰出推郎窑。

郎窑本以中丞名, 中丞嗜古衡览精。网罗法物供品藻, 三千年内纷纵横。

范金合土陶最古, 虞夏商周谁复数。约略官均定汝柴, 零落人间搜出土。

中丞嗜古得遗意, 政治余闲呈艺可。雨过天青红琢玉, 贡之廊庙光鸿钧。

景德镇神游美·郎菲罗偶作飞鸟来此地, 景德镇上望无余。俯看全境如焚火, 三千炉灶一齐熏。

充满天际如浓雾, 喷烟不断转如轮。苍黄光彩凝画笔, 朵朵化去作红云。

重临镇厂感赋志事清·唐英重来古镇匪夷想, 粤海浑如觉梦乡。山面水心无改换, 人情物态有存亡。

依然商贾千方集, 仍见陶烟五色长。童叟道旁争识认, 须眉虽老未颓唐。

丁峁仲冬返洵阳,留别珠山陶署清·唐英廿载须眉江上翁, 渔滨栖息故乡同。马鞍山碧里村雨, 鸭尾船轻昌水风。

鬼儡丰神箫鼓外, 报酬事业榷陶中。霜清使节洵阳道, 枫意如春万树红。

窑民行清·沈嘉徴景德产佳瓷, 产瓷不产手;工匠来八方, 器成天下走。陶业活多人, 业不与时偶;富户利生财, 穷工身鍸口。

食指万家烟, 中外贾客薮;坯房蚁蛭多, 陶火烛牛斗。都会罕比雄, 浮色抵一拇。

昌江杂咏(选二首)清·凌汝锦重重水碓夹江开, 未雨殷传数里雷;舂得泥稠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166346261米更凿, 祈船未到镇船回。百种佳瓷不胜挑, 霁红霁翠比琼瑶;故家盆盎无奇品, 不羡哥窑与定窑。

浮梁竹枝词(选一首)清·郑风仪碓厂和云舂绿野, 贾船带雨泊乌蓬;夜阑惊起还乡梦, 窑火通明两岸红。陶阳竹枝词(选九首)郑廷桂蚁蛭蜂巢巷曲斜, 坯工日夜画青花;而今尽是都鄱籍, 本地窑帮有几家。

坯房挑得白釉去, 匣厂装将黄土来;上下纷争中渡口, 柴船才拢槎船开。码头柴槎各分堆, 伙计收筹记数来;窑位客行催要紧, 先后三日一回开。

巧样瓷名尚脱胎, 金边细彩暗炉开;寿溪不是侬家卖, 昨日新窑试照来。青窑烧出好龙缸, 夸示同行新老帮;陶庆陶成齐上会, 酬神包日唱单腔。

九域瓷商上镇来, 牙行花色照单开;要知至宝通洋外, 国使安南答贡回。轻灵手巧补油灰, 估得明堆又暗堆;好约提篮小伙伴, 黄家洲上走洲来。

鹅颈滩头水一湾, 驳船禾秆积如山;瓷件茭成船载去, 愿郎迟去莫迟还。五月节迎师主会, 六月还拜风火仙;龙缸曾读唐公记, 成器成人总靠天。

追赠昊十九清·朱琰丹泉兄弟知名久, 甄土新裁总后尘;独有琉盏在江上, 壶中高隐得诗人。

5.与陶瓷有关的诗句

送许屯田诗 宋·彭汝砺 浮梁巧烧瓷, 颜色比琼玖。

因官射利疾, 从喜君独不。 父老争叹息, 从事古未有。

咏景德镇兀然亭 明·缪宗周 陶舍重重倚岸开, 舟帆日日蔽江来; 工人莫献天机巧, 此器能输郡国材。 赠昊十九 明·李日华 为觅丹砂到市廛, 松声云影自壶天; 凭君点出琉霞盏, 去泛兰亭九曲泉。

赠昊十九 明·樊玉衡 宣窑簿甚永窑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 更有小诗清动人, 匡庐山下重回首。 白玉金边素瓷胎 清·弘历(乾隆皇帝) 白玉金边素瓷胎, 雕龙描凤巧安排; 玲珑剔透万般好, 静中见动青山来。

题宣德宝石红釉碗 清·弘历(乾隆皇帝) 雨过脚云婪屋垂, 夕阳孤婺照飞时; 泥澄铁镞丹砂染, 此碗陶成色肖之。 咏宣窑霁红瓶 清·弘历(乾隆皇帝) 晕如雨后霁霞红, 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 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 比画翻嗤更是空。 年窑墨注歌 清·查俭堂 国朝陶瓷美无匹, 尔来年窑称第一。

不让汝定官歌均, 何况永乐之坯宣德质? 戏紫蘅中丞 清·许谨斋 宣成陶器夸前朝, 收藏价比璆琳高。 元精融冶三百载, 迩来杰出推郎窑。

郎窑本以中丞名, 中丞嗜古衡览精。 网罗法物供品藻, 三千年内纷纵横。

范金合土陶最古, 虞夏商周谁复数。 约略官均定汝柴, 零落人间搜出土。

中丞嗜古得遗意, 政治余闲呈艺可。 雨过天青红琢玉, 贡之廊庙光鸿钧。

景德镇神游 美·郎菲罗 偶作飞鸟来此地, 景德镇上望无余。 俯看全境如焚火, 三千炉灶一齐熏。

充满天际如浓雾, 喷烟不断转如轮。 苍黄光彩凝画笔, 朵朵化去作红云。

重临镇厂感赋志事 清·唐英 重来古镇匪夷想, 粤海浑如觉梦乡。 山面水心无改换, 人情物态有存亡。

依然商贾千方集, 仍见陶烟五色长。 童叟道旁争识认, 须眉虽老未颓唐。

丁峁仲冬返洵阳,留别珠山陶署 清·唐英 廿载须眉江上翁, 渔滨栖息故乡同。 马鞍山碧里村雨, 鸭尾船轻昌水风。

鬼儡丰神箫鼓外, 报酬事业榷陶中。 霜清使节洵阳道, 枫意如春万树红。

窑民行 清·沈嘉徴 景德产佳瓷, 产瓷不产手; 工匠来八方, 器成天下走。 陶业活多人, 业不与时偶; 富户利生财, 穷工身鍸口。

食指万家烟, 中外贾客薮; 坯房蚁蛭多, 陶火烛牛斗。 都会罕比雄, 浮色抵一拇。

昌江杂咏(选二首) 清·凌汝锦 重重水碓夹江开, 未雨殷传数里雷; 舂得泥稠米更凿, 祈船未到镇船回。 百种佳瓷不胜挑, 霁红霁翠比琼瑶; 故家盆盎无奇品, 不羡哥窑与定窑。

浮梁竹枝词(选一首) 清·郑风仪 碓厂和云舂绿野, 贾船带雨泊乌蓬; 夜阑惊起还乡梦, 窑火通明两岸红。 陶阳竹枝词(选九首) 郑廷桂 蚁蛭蜂巢巷曲斜, 坯工日夜画青花; 而今尽是都鄱籍, 本地窑帮有几家。

坯房挑得白釉去, 匣厂装将黄土来; 上下纷争中渡口, 柴船才拢槎船开。 码头柴槎各分堆, 伙计收筹记数来; 窑位客行催要紧, 先后三日一回开。

巧样瓷名尚脱胎, 金边细彩暗炉开; 寿溪不是侬家卖, 昨日新窑试照来。 青窑烧出好龙缸, 夸示同行新老帮; 陶庆陶成齐上会, 酬神包日唱单腔。

九域瓷商上镇来, 牙行花色照单开; 要知至宝通洋外, 国使安南答贡回。 轻灵手巧补油灰, 估得明堆又暗堆; 好约提篮小伙伴, 黄家洲上走洲来。

鹅颈滩头水一湾, 驳船禾秆积如山; 瓷件茭成船载去, 愿郎迟去莫迟还。 五月节迎师主会, 六月还拜风火仙; 龙缸曾读唐公记, 成器成人总靠天。

追赠昊十九 清·朱琰 丹泉兄弟知名久, 甄土新裁总后尘; 独有琉盏在江上, 壶中高隐得诗人。

6.赞美陶瓷的诗句

1、《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唐代杜甫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译文:大邑县烧成的陶瓷碗又轻巧又坚实,扣打它如同敲击磬玉,哀婉的声音传遍了全城。

2、《秘色越器》——唐代陆龟蒙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译文:秋天的晨风中,露水沾衣,透过风露可见出窑后的成千上万的越窑陶瓷器堆放在山坡上,沟壑间,如千峰叠嶂,其色似青如黛,与周围的山峰融为一体,夺得千峰万山之翠色。口朝上堆放的那些瓷器,到夜半时会盛载一些露水,如同嵇中散留下的斗酒时还残存浊酒的杯子。

3、《民窑行》——清代沈嘉征

景德产佳瓷,产瓷不产手。

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

译文:景德镇能产出上等的陶瓷,但是本地的能手很少。景德镇瓷业工匠手来自四面八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431353966方,瓷器做好了后就流传到了世界各地。

4、《赠昊十九》——明代樊玉衡

宣窑簿甚永窑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

更有小诗清动人, 匡庐山下重回首。

译文:不管是宣窑还是永窑出产的瓷器,只要是昊十九做的那一定是精品。他做的瓷器好,而且小诗写的也很有文采,令人佩服。

5、《咏白玉金边素瓷胎》——清代弘历

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

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

译文:素色的瓷坯,白玉一样的颜色镶着金色的边,雕镂龙纹画凤凰都设计的很巧妙。结构新奇,精巧美观,各种样式都很好,画工的工整和栩栩如生的画技高超,静中能看见动态的青山迎面而来。

7.描写瓷器的诗

何年碧像灵岩栖,踏碎琼瑶尽作泥。烨烨宝光开佛土,晶晶白气压丹梯--

明,陈凤鸣

宜兴窑与诗

和梅公仪赏茶

宋·欧阳修

寒侵病骨惟思睡, 花落春愁未解醒。

喜共紫瓯吟且酌, 羡君潇洒有余情。

煎茶诗

宋·苏轼

活水还将活火烹, 自临钓合吸深情。

大飘贮月归春瓮, 小勺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 松风犹作泻时声。

本能饱食禁三碗, 卧听江城长短更。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明·徐渭

虎丘春茗妙烘蒸, 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 紫砂新罐买宜兴。

却从梅月横三弄, 细搅松风灺一灯。

合向吴侬彤管说, 好将书上玉壶冰。

咏紫砂壶

清·高江村

规制古朴复细腻, 轻便可入筠笼携。

山家雅供称第一, 清泉好瀹三春荑。

清铭自制清

·郑板桥

嘴尖肚大耳偏高, 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 两三寸水起波涛。

赞邵大亨所制鱼化龙壶

民国·李景康

紫砂莹润如和玉, 香雾纷藤茗初熟。

七碗能生两腋风, 一杯尽解炎方溽。

壶兮壶兮出谁手, 鬼斧神工原不朽。

我爱紫砂无釉彩

高庄

我爱紫砂无釉彩, 相见如人披肝胆。

不靠衣衫扶身价, 唯依本质令人爱。

陶宝肖象歌为冯本卿金吾作

林古度(茂之)

昔贤制器巧含朴, 规仿尊壶从古博。

我明供春时大彬, 量齐水火抟埴作。

作者已往嗟滥觞, 不循月令仲冬良。

荆溪陶飞司陶复, 泥砂贵重如珩璜。

世间茶具称为首, 玩赏楷模在人手。

粉锡型模莫与争, 素瓷斟酌长相偶。

义取炎凉无变更, 能使茶汤气永清。

动则禁持慎捧执, 久且色泽生光明。

近闻复有友泉子, 雅式精工而继美。

常教春茗注山泉, 不比瓶儡罄时耻。

以兹珍赏向东吴, 胜却方平众玉壶。

癖好收藏阮光禄, 割爱举赠冯金吾。

金吾得之喜绝倒, 写图锡名曰陶宝。

一时咏赞如勒铭, 直似千年鼎彝好。

陶器行赠陈鸣远

汪文柏(季青)

荆溪陶器古所无, 问谁作者时与徐。

泥沙入手经抟埴, 光色便与寻常殊。

后来多众工, 摹仿皆雷同。

陈生一出发巧思, 远与二子相争雄。

茶具方圆新制作, 石泉槐火尘松风。

我初不识生, 阿髯尺素来相通。

赠我双卮颇殊状, 宛似红梅岭头放。

平生嗜酒兼好奇, 以此饮之神益王。

倾银注玉徒纷纷, 断木岂意青黄文。

厂盒宣炉留款识, 香奁药碗生氤氲。

吁嗟乎人间珠玉安足取, 岂知羡溪头一丸土。

君不见轮扁当年老斫轮, 又不见梓庆削炉如有神。

古者技巧能几人, 陈生陈兮绝伦。

8.形容陶瓷的句子

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修内器犹在,阅年六百余。

虽输铜晕绿,漫拟玉无暇。鲜明艳似美人霁,热烈真如火焰红。

何止珠山留劲腕,早传春色满人间。柴窑为魁,世不一见。

问其制: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未知然否?泥土在炉火高温中中羽化自己,只为熔炼变成陶瓷让人们另眼相看。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泥土演变而,可看到光鲜美丽的外表下,很少能想起它们曾经受过多大的苦难。

描写青花瓷的优美句子:我是一尊传世的青花瓷!我是泥土和清水的凝合,是釉料与烈火的升华,是唯美与坚强的交融。毛笔在宣纸上走出笔锋的浓淡,瓶身的釉料染成浓艳的牡丹,高远宁静的泼墨山水轻轻地绘在我身上,镂花的香炉升起的檀香的白烟萦绕在我的周围。

我就是这样,富有灵气的出生。那似乎是诗人在用妙言佳词制造一个梦,一个轻柔飘逸的美梦,正是那些唯美与浪漫让我拥有了注定不一样的命运。

执一盏茶,细品,面对着素白玉胚的青花瓷,我的思绪开始瓢远。素白玉胚如你素面无华,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侧锋勾勒的玄青色牡丹如你回眸一顾的盈盈笑靥,含蓄美丽如含苞未放的花蕾。先是一个瓶子,一只碗……一个个典雅的瓷器从方文山的歌词里跳出来,浮现在我的眼前。

原本雪白的瓷胚上,慢慢现出了一朵朵,一束束簇拥的青花,它们尽情地盛开在素胚上,它们生长地很快,一片连着一片,将整块素胚快占满了,只留下一点点空隙,青色的牡丹,青色的葫芦叶,无风却飞扬着张开怀抱,迎接我惊诧的目光。牡丹的花瓣慵懒地张开着,花藤拥抱着牡丹,小小的牡丹叶随水波轻轻荡漾,在静止的青花瓷瓶上,飞扬着、轻舞着、荡漾着。

青花瓷,那一缕晨光中盈盈郁郁的花草,那绿瓦飞甍下倚栏遐思的女子,那山林野湖间飞旋鸣叫的鸟雀……一切都是栩栩如生。仿佛那一只玉壶,一尊梅瓶也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那些故事,那些经历,都在那一回首间,向你轻轻的,低回婉转地倾诉。那种如歌似怨的境界,令人不禁心生怜惜。

青花瓷,往往是一拿起便放不下的,看一眼也再也无法忘却。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指尖轻轻划过桌上的青花瓷,那釉色却如丝如雨般流进我的心中。素白玉胚素面无华,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侧锋勾勒的玄青色牡丹如回眸一顾的盈盈笑靥,含蓄美丽如含苞未放的花蕾。人间四月笼烟雨,江南清明多惆怅。

袅袅烟,蒙蒙雨,朦胧而婉约的美,千里江风,丝丝醉人面,这美随着江风飘去,去到了那我去不了的地方。细雨飘霏清风摇。

是谁在窑烧边经千年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