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内有多少家陶瓷厂
三四百家,仅广州市就有十几个
梅州源新陶瓷厂地址:海南棉村366号
大埔芳达陶瓷厂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潮州市金兴陶瓷厂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潮州市富盛陶瓷厂地址:南天商业城20栋10、12、14号
枫溪中粤工艺陶瓷厂地址:沙溪五金塑料城车场一区281D档
广东潮州市枫溪金润陶瓷厂地址:广州市番禺沙溪商业城
骏辉陶瓷厂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市
山林居茶艺陶瓷厂地址:南方茶叶市场南区
潮州市枫溪白玉陶瓷厂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广东潮州尚邦陶瓷厂(消毒餐具)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366号都市华庭天怡轩27#A
等等
天河盛世。天河盛世位于新华区新华区矿工路西段(原陶瓷厂),由河南天河置业有限公司规划、开发的小区。河南天河集团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旗下控股和管理的公司分别为河南天河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磊宏
成立时间:1993-08-18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10600020858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东莞庄路15号丽晴轩首层101号商铺(不可作厂房使用)
首先如果真的有,市政府也不会公开讲,怕乱了人心出乱子,如果真的啥都没有,市政府前些年早都往新城区西迁了,,,,
你可以放心的一点,那个楼盘肯定没有事,至少未来100年内不是塌陷区。一个楼盘开工到建好,需要走的手续很多,所以就是开发商在想挣钱,
塌陷不塌陷这个安全问题 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别的不敢打保票。
1991~2000年,天河区由于迅速城市化,耕地平均以每年1000多亩的速度锐减。从24907亩减至11291亩,减少了13616亩,减少54.66%。2000年除东北部外,靠近广州市老城区的地方已无耕地。
至2000年,天河区尚有地形坡度大于25度难于利用的低山丘陵土地42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辖区东北部。 2000年,天河区的山林面积按所有权属镇村部分约有3.7万亩,加上省市单位的林地,共计约有5万多亩。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东北和中部低山丘陵区。由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包括用材林、防护林、特种林、经济林、竹林、疏林、灌木林等。辖区内自然植被主要有季风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草丛等群落,共有马尾松、杉、柠檬桉、细叶桉、台湾相思、毛竹、苦楝、芒箕等30多个科、50多个属、100多个种。1991年后,由于城市化,森林覆盖面积从1990年的26.2%减到2000年的23%。
1991~2000年,天河区重视建设村镇公园。植物覆盖面积逐步增加。2000年,天河区建成区面积7230公顷,绿地面积2007公顷,绿地率达27.76%,人均公共绿地20.92平方米。 天河区地表水资源有沙河涌、猎德涌、员村涌、潭村涌、程界涌、棠下涌、车陂涌、深涌等8条主要河涌,总长69.43公里。另外还有近20条支涌、小涌,共长16公里。此外,天河区位于珠江北岸,有江岸线11公里;有耙齿沥水库、龙洞水库、新塘水库和麓湖、天河公园中心湖等。1991年至今,因城市建设,河涌和水库面积不断缩小。天河区地下主要集中在区东北部。其中1991年前已开发的有珠村矿泉水、龙眼洞矿泉水、凤凰山矿泉水。珠村矿泉水水源位于东圃镇珠村东北约0.5公里。1998年6月,通过国家部级鉴定为含锌矿泉水,水量为144~207立方米/天。龙眼洞矿泉水水源位于沙河镇龙眼洞村洞旗峰南坡山腰,水量为82~156立方米/天,水温22.5℃。1991年5月,洞旗峰矿泉水厂投资100万元开发生产“洞旗峰牌”矿泉水。凤凰山矿泉水源位于沙河镇渔沙坦乡以北凤凰山。1990年,建有凤凰山矿泉水厂,生产“凤凰山牌”矿泉水。以上三处水源至2000年仍在生产矿泉水。1997年起,柯木塱村长寿村地下纯净水得到大量开发。1996年11月,发现从龙眼洞到太和帽峰山一带约200平方公里的地下有大量水源,水质为偏硅型,低钠、低矿化度,口感好,日开采量可达9099立方米。此外,从天河北路到瘦狗岭一带地下有温泉水源,水温达36℃,有丰富的偏硅酸、氟、铁等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医疗作用。至2000年,尚未开发的还有位于沙河禺东西路军体院一带的矿泉水源。
此外,珠村、吉山、新塘、渔沙坦一带丘陵台地还有一些百年井泉。 1、高岭土:俗称瓷土,白色,质软有滑感,具有吸水、可塑、耐火等特征,是重要的陶瓷原料和耐火材料。高岭土分布在瘦狗岭西南面,60年代起建有广州建筑陶瓷厂。
2、铋、钨:分布于龙眼洞南社水冲岭、白虎窿、深窿、大窝、崩岗等处。1956年国家在此开办有色金属矿物采矿场,开采矿石。60年代初关闭。
3、铝:分布于马坑园村东侧,表土层一米以下的土壤是一种黑白混合泥,因其含铝量高达23~38%,被称为铝质泥。储量不详。1972年开采,加工成泥粉,出售给车陂水厂和郊区铝厂,至1986年数量已超过15000吨。水厂用于沉淀水中的杂质;铝厂则用于制造硫酸铝。1986年因开采成本过高而停产。
4、河沙:1991年前,尚有沙河涌等河涌上游的河沙可采用为建筑材料。后来由于环境污染,河水变浊,可利用的河沙逐渐减少。至2000年已无河沙可采。
5、岩石:岩石资源以花岗石为主,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岑村火炉山和龙眼洞的洞旗峰一带。早在建国初的1951年,火炉山就有东升石矿场开始采石。至1991年,火炉山下有市东升石矿场、凌塘、新塘等石材场,洞旗峰下主要有市派安石矿场和龙眼洞石场,还有元岗、长湴等石材场,大小共44个石场。1993年11月,广东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广州天河龙洞派安采石场正式投产,采区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0.98亿港元,年产量100万立方米。1995年后,为保护生态环境,各石场陆续关闭。2000年派安采石场被广州市政府关闭。至2000年,尚余凤凰山、背坪、新世界等21个石场。 长湴村往东至新塘、玉树村一带有地下林木。长湴,古时是沼泽地,因泥湴过膝得名。地下六七米深处有古河道和林木。60年代长湴村不少村民都曾从地下挖出过大树,其中一棵树干直径40多厘米。同时,在玉树村采掘深至2.5米时,也发现泥层中尚有大批未腐透的乔木。
BRT上社站乘坐B2路(坐11站)、B2A路(坐11站)到广州火车站总站走到广东省汽车客运站转乘长途汽车:广东省汽车客运站-佛山祖庙汽车站(坐1站)到佛山祖庙汽车站走到百花广场站转乘136路(坐26站)到佛山华夏陶瓷博览城总站下
2.
上社车到体育中心换成地铁一号线到地铁西朗站换乘地铁广佛线(坐3站)到地铁祖庙站C出入口走到百花广场站转乘136路(坐26站)到佛山华夏陶瓷博览城总站下
·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天河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东部,2005年底区域范围是:东到吉山狮山、前进村深涌一带,与萝岗区、黄埔区相连;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到广州大道与越秀区相接;北到筲箕窝,与白云区相邻,总面积约139平方公里,是快速建设中的广州市城市中心区。
天河区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从东西方向看,天河区是广州市向东发展城市带的起点。《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确定了广州市建设和用地向东南和东北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向东沿珠江扩展城市用地至黄埔,天河区正好位于这一发展带的西部起点。从南北方向看,天河区是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经过的中心地区。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包括城市功能轴线、城市景观轴线和城市发展轴线,上述轴线均经过天河区,这种在空间上聚集的城市轴线强化了天河的城市形象,提高了天河的新城市中心地位和经济竞争能力。
二、地质地貌
天河区按地势分为三个区域:北部是以火成岩为主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22~400米;中部是以变质岩为主构成的台地,海拔一般为30~50米;南部是由沉积岩构成的冲积平原区,海拔大多只有1.5~2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形成低山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三级地台。其中,丘陵约占十分之二,台地也约占十分之二,平原约占十分之六。
中部台地区的地质较为复杂。2006年2月,地铁三号线工程在穿越天河客运站至华南师范大学地下时,先是遇到花岗岩残积土层,遇水极易软化崩解,一挖就塌,83米隧道竟挖了三年。后又遇到五山地下孤石群,硬度非常高,开始时一天才挖7厘米,致使停工半年,后采用多种爆破等世界先进技术才解决。在穿越瘦狗岭地下断裂带(现农科院幼儿园地下16米)时,出现地下水喷涌,地面崩塌。
北部低山主要有筲箕窝(220米)、杓麻山(388米)、大和嶂(391米)、石狮顶(304米)、洞旗峰(312米)、火炉山(322米),在低处形成筲箕窝、龙洞和华南植物园等宽谷和盆地。中部台地从东到西分布有吉山台地和五山台地。五山台地中有突出的瘦狗岭(131米)。南部冲积平原分布在珠江沿岸的东圃、员村、石牌、猎德一带,并有七涌一湖。七涌从东到西依次为深涌(6.25公里)、车陂涌(27.8公里)、棠下涌(4.25公里)、程界涌(2公里)、谭村涌(2.2公里)、猎德涌(7.26公里)、沙河涌(15.12公里)。七涌基本上都由北向南流入珠江。一湖是天河公园中心湖(100亩)。南临珠江,江岸线11公里。
1995年后,区内低山丘陵区的采石作业逐步停止,大部分山头开始复绿。同时,区内河涌也开始大规模整治,砌上混凝土堤岸。十年间,由于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原有的山丘成为民居,村中大量建房,致使河涌变窄,支流断流,湖泊缩小,池塘大部分被填平。如1996年沙河涌西支涌改成为下水道;1966年修建的长湴村田坑湖,面积65亩,平均水深2.2米,1996年因广汕公路扩建征用和建设长湴新村被填平;新塘村村名由来的“新塘”,原有面积达300亩,因为年年淤塞,终于在2000年完全被填平。
2005年,天河区除东北部还有少量农田外,辖区内大部分已成城区。
三、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1991~2005年,天河区由于城市化,耕地平均以每年1000亩的速度锐减。2004年除东北部外,靠近广州市老城区的地方已无耕地。
至2005年,天河区尚有地形坡度大于25度难于利用的低山丘陵土地42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区的东北部。
(二)植物资源
至2005年,天河区的山林面积按所有权属镇村部分约有3.7万亩,加上省市单位的林地,共计约有5万亩。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东北和中部低山丘陵区。由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包括用材林、防护林、特种林、经济林、竹林、蔬林、灌木林等。辖区内自然植被主要有季风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草丛等群落,共30多个科、50多个属、100多个种。
天河区重视植树造林,建设村镇公园。东北部绿色生态走廊已开始建设,植物覆盖面积逐步增加。2005年,全区绿化率达36.38%,建成区达5%,森林覆盖率约在13.7%。
(三)地下水资源
天河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其中,已开发的有珠村矿泉水、龙眼洞矿泉水、凤凰山矿泉水,但产量不大。珠村矿泉水于1991年开发,生产“珠碧泉”矿泉水,1995年7月,由于效益差,宣布结业。龙洞广州天河天然矿泉水厂于1991年5月100万元开发洞旗峰矿泉水,至2000年也基本停产。1997年起,柯木塱长寿村地下纯净水得到大量开发。1996年11月,据报章报道,发现从龙眼洞到太和帽峰山一带约200平方公里的地下有大量水源,水质为偏硅型,低纳、低矿化度,口感好,日开采量可达9099立方米。此外,从天河北路到瘦狗岭一带地下有温泉水源,水温达36℃,有丰富的偏硅酸、氟、铁等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医疗作用。至今,尚未开发的还有位于沙河禺东西路军体院一带的矿泉水源。
此外,新塘、吉山、龙洞、渔沙坦一带丘陵台地还有一些百年井泉。
(四)矿物资源
铋、钨。分布于龙眼洞南社水冲岭、白虎窿一带,深窿、大窝、崩岗等处也有。1956年国家在此开办金色金属矿物,开采矿石。
铝。分布于马坑园村东侧,表土层一米以下的土壤是一种黑白混合泥。因其含铝量高达23~28%,被称为铝质泥。储量不详。60年代开采,加工成泥粉,出售给车陂水厂和郊区铝厂,数量已超过15000吨。水厂用于深沉水中的杂质;铝厂则用于制取硫酸铝。
河沙。1991年前,尚有沙河涌等河涌上游的河沙可采用为建筑材料。后来由于环境污染,河水变浊,可利用利用的河沙逐渐减少。至2000年,已无河沙可采。
岩石。岩石资源以花岗石为主,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岑村火炉山和龙眼洞的洞旗峰一带。早在建国初的1951年,火炉山就有东升石矿场开始采石。至1991年,火炉山下有市东升石矿场、凌塘、新塘等石材场,洞旗峰下主要有市派安石矿场和龙眼洞石场,还有元岗、长湴等石材场,大小共44个石场。1995年后,为保护生态环境,石场陆续关闭。
(五)地下木材资源
长湴村往东一带有地下林木。长湴,古时是沼泽地,因泥湴过膝得名。据说地下六七米深处有古河道和林木。60年代很多村民采掘深至2.5米时发现,泥层中尚有未腐透的乔木。
资料:
部分自然地名简介
1、瘦狗岭。位于广汕公路东侧。因山体形状略似瘦狗,故名。西北-东南走向,长1公里米,宽0.5公里,面积0.5平方公里。海拔131.3米。由石炭纪石英岩组成,岭上岩石裸露,表层为红壤,坡地种有马尾松疏林。山有瓷土,在山南曾建有广州建筑陶瓷厂。
2、大和嶂。位于广汕公路东侧渔沙坦村,海拔391米,为天河区海拔最高处。山上有上世纪30年代侵华日军修建的大小碉堡各一个,2004年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山上建有机场卫星导航台。南麓于唐代曾建有石门古庙,“宝寺僧归”,曾为清代龙洞八景之一。该寺于上世纪30年代被侵华日军拆毁。
3、火炉山。曾名火罗岭。位于广汕公路和银屏岭以南,岑村、凌塘以北。山体面积6.25平方公里。因山体表层为红壤,以前山体绿化少,较光秃,在太阳照射下呈现红光,故名。该山近东西走向。主峰海拔322米,次峰(海拔235米)山顶有巨石,酷似昂首猪头,故名猪头石清代曾为龙洞八景之一“火罗夜月”。南麓风化层薄,曾有东升等石矿场在此采石。现坡地有马尾松,山下有泥窜水库、东大湖、南大湖等山塘。
4、洞旗峰。位于龙洞西北面,沙太公路以东,是天河区与白云区分界线。山体面积2.25平方公里,近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312.4米。山体由花岗岩组成,表层为红壤,坡地种有马尾松。因风化层薄,易采石料。
5、凤凰山。位于筲箕窝水库东南,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373.3米,山体由花岗岩和页岩构成,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顶上有一大草窝,传闻为凤凰栖息之处。凤凰山由此得名。
6、天平架。位于沙河以北、瘦狗岭以西、沙河旧广从公路一带,得名于神话故事:有仙人秤白云山和瘦狗岭的重量,便在两山之间建造了一座天平,遗留天平架子,故名。清朝时形成村落,现在是城市居民区。
7、龙眼洞盆地。位于龙眼洞一带。由车陂涌侵蚀而成,四周环绕花岗岩山丘。北起旺岗,南至华南植物园,与车陂涌相连,东至广州林业学校,西至大坦岭,面积约9.3平方公里。盆地底部平坦,地面海拔30~40米,边缘海拔40~50米和60米的二级台地,车陂涌流经东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为砂壤土。曾出土有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
8、瘦狗岭断裂。又称广州-罗浮山断裂。近东西走向的活动性断裂,西起三元里,向东经瘦狗岭、黄埔区、南岗镇、增城县至博罗罗浮山,长达80多公里,断面南倾,倾角50~60度,断裂带北盘为隆起区,长期上升遭受剥蚀,出露燕山期花岗岩和震量纪变质岩,形成孤立残丘,如鸡笼岗、茶山等;南盘表现为沉降区,形成白垩纪红层低台地和第四纪组成的三角洲平原。断裂至今还在活动,特别在广从断裂和文冲断裂交界处,常诱发小地震,但没有造成过灾害。
1、广州美安居装饰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装修。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东圃二马路57号。
成立时间:2019-10-30。
2、上海弘键建材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东鹏瓷砖;斯米克瓷砖;百特瓷砖;嘉俊瓷砖。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星中路陶瓷三期4幢2-2。
成立时间:2008-07-15。
3、南充市川北建材市场东鹏陶瓷经营部
主营产品:玻化砖;仿古砖;瓷片。
地址:中国四川南充市南充川北建材市场26幢29。
4、陕西东鹏建材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瓷砖、洁具、木地板、硅藻泥涂料。
地址:未央区太华北路242号。
成立时间:2007-02-07。
5、东莞市常平添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瓷砖,红蜘蛛瓷砖,东鹏陶瓷,嘉俊陶瓷,宏陶陶瓷,维罗生态砖,R*K仿古砖,大理石瓷砖,鲁班瓷砖。
地址:东莞市常平镇常朗大道袁山贝塔红绿灯处。
成立时间:2003-11-19。
其中,抛釉砖(含大理石瓷砖)线229条,日产能361.6万平方米;
抛光砖线99条,日产能163.1万平方米;
仿古砖(含木纹砖)线135条,日产能157.75万平方米;
瓷片线55条,日产能138.95万平方米;
大/岩/薄板线87条,日产能84.85万平方米;
外墙砖线56条,日产能40.6万平方米;
中板线14条,日产能29.2万平方米;
瓷抛砖(喷墨抛光砖)线9条,日产能9万平方米;
其他生产线(透水砖、厚砖、广场砖、耐磨砖、抛晶砖、色砖、微晶石、劈开砖、小腰线、角砖、白砖、黑砖、纳米微晶板)40条,日产能29.145万平方米;
西瓦线15条,日产能162.5万片;发泡陶瓷线2条,日产能730立方米。
以下是广东省174家陶瓷厂名录及主打品牌:
禅城区
企业名称:佛山市新亮剑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亮剑、华夏兄弟
产品:色砖
企业名称:佛山市乐华陶瓷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乐华
产品:外墙砖
企业名称:广东能强陶瓷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能强、金科、粤强
产品:通体大理石瓷砖
企业名称:佛山市华联西瓦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华联
产品:西瓦
企业名称:佛山市溶洲建筑陶瓷二厂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溶洲
产品:外墙砖
企业名称:佛山市个性瓷砖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金银全屋定制
产品:抛晶砖
企业名称:广东强辉陶瓷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强辉、来德利、利家居
产品:抛釉砖(含通体大理石瓷砖)
企业名称:佛山市粤祥陶瓷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杏花
产品:耐磨砖、抛光砖
南海区
企业名称: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蒙娜丽莎、QD
产品:抛釉砖、仿古砖、瓷片、大/薄/岩板
企业名称:广东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太平基地、崇北基地)
主打品牌:新润成、裕成
产品:抛光砖、抛釉砖、仿古砖
企业名称:佛山市天纬陶瓷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强牌、金牌天纬
产品:仿古砖、岩板
企业名称:佛山市新联发陶瓷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古信、大角鹿、黄金石代
产品:仿古砖、抛釉砖
企业名称:广东兴辉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新飓、兴辉国际、加西亚
产品:抛釉砖、大岩板、小岩板
企业名称: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宏陶、宏宇、威尔斯、卡米亚、意特陶
产品:抛釉砖、抛光砖、瓷片、广场砖、仿古砖
企业名称:爱和陶(广东)陶瓷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乐华、爱和陶
产品:外墙砖、手工仿古砖、角砖(自然烘干)
企业名称:广东和美陶瓷有限公司
主打品牌:陶城、合美、百和
产品:仿古砖、抛釉砖、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