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北京最近有没有陶瓷艺术品的展览啊 最好比较专业的 地址怎么走

高兴的大雁
着急的唇彩
2023-01-26 01:23:35

北京最近有没有陶瓷艺术品的展览啊 最好比较专业的 地址怎么走?

最佳答案
顺心的皮带
纯真的小伙
2025-11-11 10:58:03

闽龙2010中国北京“龙泉瓷韵”青瓷文化艺术展

瓷韵绕九州,青瓷传千古。龙泉青瓷始于五代,盛于宋,以其清澈犹如秋气爽的天空,宁静似深海的“哥、弟”窑瓷器享誉海内外。

龙泉青瓷自它诞生以来便扮演着人与自然沟通的中介角色,青瓷或多或少显示了我们物质与精神生活及审美价值的取向,它传递着一种文化与生活的综合信息。不同时代,青瓷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活内涵。

青瓷不及彩瓷的绚烂斑斓,也没有青花的耀眼夺目,但千回百转,青瓷把巧夺天工的美留存人间——一种纯洁清澈沉静凝固的美。人生亦同理,把生命投进岁月之炉吸收光和热,待洗尽铅华依然能散发生命能量,方显生命原色——简约自然富有质感的素静之美。

青瓷起源:

所谓青瓷,指的是高温颜色品种之一,其坯料和油料均含有较高的铁的成分,然后经过1200摄氏度以上高温焙烧,使瓷器表面挂釉有一层锃亮的青光。青瓷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瓷器,它的生产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3500年左右的商代中期,我们今天所用的无论何种瓷器,追根溯源,都是由青瓷发展演变而来的。因此青瓷可以被称之为瓷器之“根”。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产品种类涉及现代及仿古的人物、动物、花瓶、挂盘、茶具、文房用具、三足炉、鼎等。在制作工艺上包括釉下刻花、刮花、贴花等装饰手法。同时还开创了哥弟窑胎结合制作装饰,工艺上利用雕、刻、填、刮等手工精心研制,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形成了新的装饰风格。

展览名称:闽龙2010中国北京“龙泉瓷韵”青瓷文化艺术展

展出时间:2010年10月24日——2011年1月24日

开幕时间:2010年10月24日下午14:00时

展览地点: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

地    址:北京朝阳区十里河建材一条街闽龙陶瓷总部基地A区66号

咨询电话:4006501900

最新回答
机灵的歌曲
拼搏的诺言
2025-11-11 10:58:03

今年有明年应该也有

2015银光杯中国陶瓷暨第四十一届山东陶瓷艺术设计创新作品展

由山东省陶瓷协会主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支持

由临沂市行业协会管理办公室,山东省陶瓷协会临沂市分会承办

临沂银光文创园有限公司,临沂金正大集团,中国临沂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协办

在临沂商城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

展出时间为8月20日---25日

展会搭建商:毕加展览

狂野的月亮
结实的天空
2025-11-11 10:58:03
2013年南昌第九届家博会将于5月25-27日在南昌金利高将在南昌红谷滩国际展览中心(摩天轮旁)隆重举行。此次家博会由中国建材家具团购网----家家户户网举办,主要参展的产品含建材、家具、家电三大类别,品类齐全,规模宏大,是南昌当地建材家居一站式购物的大型博览会。

贤惠的哈密瓜,数据线
爱笑的睫毛
2025-11-11 10:58:03
2015北京农展馆年货大集时间:2016/1/15---2016/2/3

2015北京农展馆年货大集地点: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

2015 北京农展馆年货大集详情:25年传统品牌年会,享誉全国。一次绿色、有机、健康、优质农产品齐聚京城的饕餮盛宴。“老北京年货大集“在农展馆已成功举办 20余载,其最大程度汇集最丰富,高品质的年货商品,已成为京城最大规模、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最具品牌化的年货交易平台。一年一次的年货大集,来自全国各地千余家品牌企业万种名优产品荟萃北京农展馆,10000多平米的展销面积,消费者人均日流量20000人次左右,开创年货交易平台之最!

2015北京农展馆年货大集参展范围:1、名优食品展区:中国品牌、荣获品牌企业称号的企业、中华老字号、中国地理标志及诚信单位等称号的企业。

2、 生态农产品展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方土特产品、茶叶、海产品、酒类、水果等。

3、 特色食品展区:特色小吃、品牌食品、现场制作食品等。

4、 国外及港澳台产品展区:国外及港澳台特色产品。

5、 时尚健康生活区:家居饰品、健康器械、户外用品、时尚消费品、智能生活用品等。

6、 工艺品书画紫砂展区:工艺品、陶瓷、珠宝玉器、书画等。

7、 服装服饰展区:羊绒、羽绒、服装服饰、鞋帽、箱包、家纺产品等。

8、 传统手工艺品、春节用品、民俗用品等。

苹果鸵鸟
甜蜜的战斗机
2025-11-11 10:58:03

江苏宜兴陶器以丁蜀镇所产最为著名。改革开放以来,宜兴陶器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以日用陶器为大宗,“苏缸”、酒坛、砂锅等陶器,质坚耐用,美观大方,其中紫砂工艺陶的品种有壶、杯、碟、瓶、花盆、雕塑等,质地精密,造型讲究,装饰纯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首届陶艺节 1988年5月7-9日

首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于1988年5月7日上午在宜兴陶瓷陈列馆广场举行开幕式,市长张伯端致欢迎词,江苏省副省长李绶章致贺词,中顾委委员江渭清和副省长李绶章为陶艺节剪彩,中顾委委员杜平、朱穆之、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省长顾秀莲分别为陶艺节写来贺词,中外来宾791人参加开幕式。

7日~9日3天陶艺节期间,举办陶艺表演、出口产品展览和陶瓷学术交流活动。

期间外来客商与宜兴企业正式签订15项供货合同,成交额637万美元。上海电视台专门组织首届陶艺节“大舞台”文艺晚会。

第二届陶艺节 1990年4月10日-12日

1990年4月10日至12日,第二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在丁蜀镇举行,副市长林德意主持开幕式,代市长钱伟人致欢迎词,江苏省副省长吴锡军致贺词。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张绪武、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储江及吴锡军剪彩。

应邀参加的有来自日本、美国、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和港澳台地区的友人、客商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宜兴籍知名人士、陶瓷专家、文艺界、新闻界的中外嘉宾1200多人。

期间进行了陶艺和民间艺术奉演。签订利用外资项目5个,总投资689万美元,外贸成交额9429.85万元。

第三届陶艺节 1992年5月5日-10日

参加本届陶瓷艺术节的中外宾客逾6000人,其中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朋友、经贸客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近800人。1992年5月5日在新落成的宜兴市展览馆举行了开幕式。

第三届陶艺节期间共举办“陶都行”贸促联谊会、国际国内友好城市交往活动、港澳台侨宜兴籍人士爱家乡大联欢、首届紫砂陶文化国际研讨会,92宜兴春季商品交易会、大型民间焰火晚会和陶艺之光文艺晚会等18项活动,5日晚上的大型焰火晚会在宜城、丁蜀两地同时举行,场面热烈,气势宏大,盛况空前,两地观众达40万人。

第三届陶艺节贯彻“以陶为媒,以艺会友,扩大交往,促进发展”的宗旨,节日期间,全市共签署利用外资意向项目72个,合同利用外资5300多万美元;达成内资合作项目55个,总投资2.1亿元;银行落实配套资金项目89个,引进资金6亿元;商品成交总额17亿元,其中外贸成交2.88亿元,推销地方产品7亿多元。

第四届陶艺节 1994年5月5日-10日

第四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于1994年5月5日上午在宜兴工业展览馆开幕。本届陶艺节以艺为媒,突出经济,融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外事、旅游于一体,是一项经济科技交流、文化艺术交流和国际间友好交往的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性盛会共举办节庆、经贸和艺术等活动30项,推出各类展馆和展览19个,其中带有国际性的活动4项,带有全国性的活动6项。

本市参与节日活动的工作部门、乡镇及单位达500多家全市直接参与者达十几万人次。 节日期间,成功地举办了’94首届全国环保技术交易会,全国环保技术(常设)市场同时开业,举办了’94中国陶瓷艺术展评会“陶都杯”首届民间珍藏品评展拍卖会和首届中国书画珍品拍卖会、《宜兴紫砂陶》邮票首发式、第四届陶艺节书画系列展、宜兴市首届个体私营经济产品展销会、《陶都之春》大型文艺晚会。

首次举行了“荣誉市民”证书和金钥匙颁发仪式,顺利地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诺澳市签订了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的协议书。

新签外资意向项目127只,总投资3.2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95亿美元;出口创汇1885.46万美元,外贸成交11.26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成交21.62亿元;内贸流通成交36.28亿元;新签内资项目156只,总投资13.16亿元;金融部门为新签项目配套引进资金1.02亿元,为生产企业引进流动资金8.67亿元。

第五届陶艺节 1996年 5月5日-8日

第五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在宜兴举行。5日上午在宜兴体育场举行开幕式。5日下午,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五届陶艺节组委会、宜兴陶瓷公司联合举办的“96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艺术展”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举行。有11个国家及国内主要产区著名陶艺家的300多件(套)精品展出。陶艺节期间,全市新签、推进合资合作项目105个,总投资3.23亿美元。完成外贸供货额15.9亿元,自营出口创汇4360万美元。落实内资项目64个,总投资2.77亿元,完成内贸商品销售总额39.12亿元。

第六届陶艺节 1998年5月5日-8日

第六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于1998年5月6日下午在宜兴市人民剧院开幕。本届陶艺节坚持务实办节,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届陶艺节共邀请中外来宾1000余人,其中参加开幕式的外商532人,分别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新客商多,务实客商多,发达国家客商多,客商的层次较高。陶艺节突出外经贸活动的同时,安排陶瓷精品展、宜兴书画名人作品展、春季商品展销会、民间艺术展演、环保产品展示交易会等。

陶艺节期间,全市共签外资项目38只,总投资1175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313万美元。推出的85只内资项目,洽谈成交的41只,总投资27669万元。签订各种技术成果合作转让协义120份,技术和产品成交总额近1亿元。

第七届陶艺节 2013年5月5日-8日

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于2013年5月5日在宜兴市丁蜀镇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宜兴“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何天雄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立军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揭牌;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与我市合作共建“中国宜兴陶瓷出口共建基地”,王忠奇与宜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中平共同为基地揭牌;迈克·摩尔、焦胥·格林等6位国际友人获得由王中苏颁发的相应荣誉证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公布了“十大经典紫砂壶器型”。

此外,活动现场还揭晓了“第二届陶都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最终入选名单。 本届“陶文化节”特点非常明显,主要体现三大元素。一是国际元素,届时将有很多国际友城代表、国际友人受邀参加“陶文化节”。二是文化元素,众多文化名人将云集宜兴。三是旅游元素,旅游系列活动将贯穿“陶文化节”全过程,成为“陶文化节”的主角。

细腻的柚子
清爽的香氛
2025-11-11 10:58:03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项目工程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项目总占地面积5.4694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土建工程于2005年初步完工。目前,装修续建工程正全面展开,项目计划投资1.5亿,于2015年10月18日正式开放,每周二至周日9时到17时开放,公众凭有效证件可免费领票进馆参观。

以“国内一流、国际领先”为建设目标,建成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由常设展厅、临时展厅、学术交流区、公共活动空间、休闲商务区、办公室、多功能区、库房区等组成,满足收藏、展示、研究、培训和教育等各项功能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宗旨,以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方向。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建设将紧紧抓住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中“瓷器、瓷业、瓷都”这条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和信息等展陈手段,成为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学术研究、陶瓷文化传播、陶瓷知识教育于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让观众回眸景德镇“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陶瓷发展历程,品味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盛宴,从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向世人展示中国陶瓷和千年瓷都的历史辉煌。

根据规划,馆内所列瓷器品将以景德镇瓷器为主,分朝代陈列。馆内设有官窑区和汝窑、哥窑、钧窑、定窑等民窑馆,以及中国各瓷区名瓷馆区;日本、韩国、德国等多国名瓷展区;中国瓷与外国瓷瓷种器型工艺技术对外展区;景德镇制瓷技术实物展区;景德镇陶瓷文化及风格和各瓷区特色对比展区等。另外,这个馆还将展示蛋形窑、镇窑、葫芦窑等景德镇独创的窑炉以及坯车、制釉、采矿等生产设备。

诗云:“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陈志岁《景德镇》),是诗展现了景德镇母工业——陶瓷产业的发展史踪,更写出了景德镇瓷器的国际市场地位。 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使之成为中国制瓷工业的代表。但是,景德镇至今还没有一个全面展示自己、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精品的窗口。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建成将对保护和弘扬中外陶瓷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稳重的水壶
糊涂的荔枝
2025-11-11 10:58:03
陶瓷砖十大品牌推荐一:马可波罗磁砖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广东省著名商标,瓷砖十大品牌,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早在市场上赫赫有名的了。质量上很好,环保性也好。其高档仿古砖的市场口碑最好,当然了价格也不低哟。

陶瓷砖十大品牌推荐二:东鹏瓷砖

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之一,瓷砖十大品牌,东鹏在国内瓷砖行业算是领军的企业,产品更新快设计能力比较优秀。产品一直被同业效仿,消费者的口碑也相当不错。

陶瓷砖十大品牌推荐三:诺贝尔瓷砖

诺贝尔是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的著名商标,知名度不小,除了在浙江有所发展之外,诺贝尔瓷砖还走向全国,甚至进入国际市场,销售网络不断扩张,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诺贝尔瓷砖中的抛光砖非常不错,如果你特别喜欢抛光砖,那就选诺贝尔瓷砖吧。

陶瓷砖十大品牌推荐四:蒙娜丽莎瓷砖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名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蒙娜丽莎企业把画家对待作品的态度融入到了企业文化中,变成对待产品的要求,设计出的产品兼具了实用和艺术性。

陶瓷砖十大品牌推荐五:冠珠瓷砖

冠珠是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格品牌,隶属于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所有,经过多年的打拼,冠珠已经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瓷砖行业中,冠珠已经成为行业领先品牌,引领行业的发展。冠珠瓷砖质量挺好的,曾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具有较大的品牌竞争力,从规模上讲,冠珠瓷砖达到了一线品牌的要求。

陶瓷砖十大品牌推荐六:冠军瓷砖

冠军是台湾名牌,行业知名品牌,冠军是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的品牌,中国500最具价格品牌,在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冠军已经是多次获此殊荣其产品也得到了市场欢迎。

陶瓷砖十大品牌推荐七:斯米克瓷砖

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在陶瓷行业中具有一定知名度,斯米克作为上海名牌登录陶瓷市场,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陶瓷砖十大品牌推荐八:宏宇瓷砖

宏宇是广东宏宇陶瓷有限公司的品牌,宏宇陶瓷有限公司是现代化大大型陶瓷企业,拥有强劲的企业竞争实力和产品竞争力,产品系列丰富产品种类多样,有很大的竞争性。

陶瓷砖十大品牌推荐九:新中源瓷砖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我国大型现代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瓷砖十大品牌)。新中源陶瓷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信誉最好的生产墙地砖陶瓷企业之一,被行业称誉“建陶航母”。可见其实力也是相当雄厚的。

陶瓷砖十大品牌推荐十:惠达瓷砖

惠达HUIDA于1982年,中国驰名商标,曾获中国名牌,十大瓷砖品牌,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以上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十大陶瓷砖品牌,所以大家以后在进行装修或者是房屋修建的话,可以选择这些品牌的产品来进行装饰。现在市场上的陶瓷砖类型是非常多的,但是主要以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为主,这些陶瓷砖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了社会当中,像一些居民住宅、宾馆饭店、公共场所等方面都在使用陶瓷砖。

怡然的汉堡
儒雅的盼望
2025-11-11 10:58:03
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粘贴于佛山政府网政务公开专栏)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佛山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陶瓷产业的发展对佛山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国内外陶瓷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形势的发展,佛山陶瓷产业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受内外因素影响,佛山陶瓷产业发展面临不进则退、小进也退的严峻局面。

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佛山陶瓷产业的现状,包括其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最后,展望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前景,指出其发展的方向是:走可持续道路、做强区域品牌、增强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等。

关键词:佛山;陶瓷产业;发展历程;展望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谈及陶瓷,就不得不令人想到佛山。佛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佛山的历史文化多种多样,而陶瓷文化无疑是其中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传播最广的。石湾陶瓷则更是佛山的一张亮丽“名片”,它使佛山获得“南国陶都”的桂冠,并延伸发展了“大佛山陶瓷”地域经济的概念。

一、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

佛山是镶嵌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佛山陶瓷历史源远流长,南风古灶,五百年窑火不断,石湾公仔,享誉中外。佛山陶瓷生产始于唐,奠于宋,鼎盛于明清,今天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陶瓷产地之一,其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建国以前的辉煌与没落

佛山石湾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秦汉时期,石湾制陶技术已有较高的水平,本地出土的大批陶俑、动物、器皿等,证明此时已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六朝时期,石湾人已掌握了陶釉技术。唐代,石湾已出现陶瓷商品性的生产。宋代,石湾陶瓷产品已由圆型窑生产向龙窑生产过渡,逐渐形成了陶瓷商品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体系。明代,石湾陶瓷业进入繁荣时期,这时的石湾,作为民间陶瓷商品生产的集中地(即所谓民窑),已经形成显著的行业生产特色,兼融中原各大名窑生产技术和高温釉彩的普遍使用,使石湾陶瓷制造技术日趋完善,美术陶瓷以一种极具地方民俗特色的艺术开始出现,又极大地提升了石湾陶瓷的艺术品位。《明诗综》有载:“石湾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当时石湾陶瓷生产的地位。清代,石湾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大量各式日用陶瓷品的生产和风格独特的陶塑瓦脊、建筑装饰构件、陶塑神仙佛像、园林用品、外陈设品、文房用具、艺术人物以及花鸟虫鱼等美术陶瓷的生产,不仅经营着中国华南多个省、区的广阔市场,而且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市场,成为当时生产技术和商品经济都相当发达的陶瓷生产营销基地,为当时佛山形成与湖北汉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列为全国商品集散中心“四大聚”之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清代中叶以后,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佛山的陶瓷业由停滞而趋向衰弱。国民党统治时期,佛山陶瓷业不但不能发展,而且日渐萧条、衰退,洋瓷输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至解放前夕,佛山的陶瓷业已奄奄一息。尽管如此,它仍然顽强地生存下来。

(二)建国之后的重新崛起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我国陶瓷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建立了社会主义的陶瓷工业体系。在这一时期,佛山陶瓷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以石湾为中心,生产美术、化工和建筑陶瓷产品,在国内及出口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出口量在70年代占全国的20%。

但佛山陶瓷产业的高速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改革开放后,以石湾为龙头的佛山陶瓷业抓住千年未遇的发展良机,迅速调整生产布局,引进先进设备,改革生产技术,开发建筑装饰陶瓷,创造了千年陶都的再度辉煌。在只有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历程中,佛山陶瓷业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80年代末。佛山建筑卫生陶瓷开始起步,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的兴起。1982年广东佛陶集团率先在中国大陆引进第一条意大利年产30万平方米彩釉砖自动生产线,80年代中期,佛陶集团又率先在中国大陆从德国引进了第一条现代化的卫生陶瓷生产线,标志着中国陶瓷业迈出了告别传统工艺和传统生产方式的第一步。期间主要以国有企业为骨干,政府在投资、技术装备引进或开发等方面大力扶持。大型国有企业广东佛山陶瓷集团可以称之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发展的领军企业,当时的条件下,该企业在投资、生产、技术、产品、管理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培养了大批陶瓷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为佛山陶瓷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佛山陶瓷集团作为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的基地,聚集了当时各方面技术力量,生产不断上升,企业效益不断增长,因此带动了当地一些国有及集体陶瓷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陶瓷产品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由于当时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许多设备要引进,投资大,项目建设审批、贷款等环节较多,建设周期长,生产技术门槛较高,所以生产的发展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形成了卖方市场,企业的效益极好,压砖机被喻为“印钞机”。

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佛山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实现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发展,供需达到平衡。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适逢由佛山直接管辖的四个县接连改为由佛山代管的县级市,如南海县改为南海市、顺德县改为顺德市,这些刚成立的县级市政府为发展经济,鼓励发展陶瓷产业,石湾周边的乡镇,如顺德的乐从和南海的南庄、西樵、罗村大建乡镇陶瓷企业。同期广东率先进行企业转制改革,个人资本开始进入陶瓷产业,部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开始转制为民营企业,体制和机制的改变,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生产格局。同时佛陶集团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采取技术入股的形式为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或咨询,促进了陶瓷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佛陶集团自己培养了竞争对手。这时的技术装备仍以进口为主,由于技术引进投资大、投资成本高、资金筹措难,装备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不断有新的国产设备投入,如大型球磨机和喷雾干燥塔等。随着陶瓷企业数量的增加,生产能力的扩大,产品产量成倍增长,佛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佛山陶瓷产业在这一阶段获得快速发展,与政府的鼓励分不开。但是,因政府对陶瓷产业没有统一的规划,随处建厂房,还没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佛山出现处处冒烟现象,陶瓷无序竞争现象也在这一阶段开始出现。此时,佛山陶瓷产业供需达到平衡,产品价格稳中有降,产品的内销主要靠本地和各地的陶瓷批发市场,产品的出口以补偿贸易为主,出口量不大。

第三阶段是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末期。这是佛山建筑卫生陶瓷发展提高时期。一些乡镇企业及私人企业,在当地政府(主要是镇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以其机制灵活、资金有保证,借助国内开发出的大型喷雾干燥塔、大吨位压机、宽断面辊道窑、抛光线等装备及新的生产技术,以低成本进入、低成本生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佛山陶瓷产业的主角。1997年下半年至1998年上半年的一年时间里,佛山地区就有近200条新生产线上马,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能力急剧扩大,增幅达到60%,业内人士称之为“白色恐怖”,供大于求的局面开始出现。由于市场竞争开始升级,一些国有、集体企业,因管理机制落后,设备经十多年的使用,已显落后,同时因没有技术改造资金,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市场竞争力下降,最后被自己培养的竞争对手打垮,只有选择退出。与此同时,从国有企业出来的各种技术人才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开始从事与陶瓷相关的配套产业,如化工原料、色釉料、陶瓷机械及广告公司等,促进了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壮大。产品经销制和展厅销售的出现,也促进了陶瓷产业的发展。产品的内销还是靠批发市场销售为主,据统计1998年佛山石湾的陶瓷批发市场就有13个之多,但因产品的品种和花色增加,部分企业已开始建大面积的展厅来展示产品,直接面向顾客销售,同时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到全国各地推销。因企业购买的设备主要是国产设备,出口补偿贸易逐步减少,一般贸易增多,但增速较慢,至1999年,佛山陶瓷年出口金额大约为7000万美元。

第四阶段是二十一世纪初至今。佛山陶瓷开始走上技术创新、产品品牌战略和市场开拓的发展之路。因国内市场供大于求,陶瓷生产企业开始注重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大吨位压机、先进的宽断面辊道窑及自动化的新型布料系统被广泛使用,陶瓷产品品种不断创新,天然石类抛光砖、仿古砖、高档釉面砖和大规格的瓷砖等被开发出来,产品不但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而且部分达到国际水平,有较强的竞争力。在这一时期,佛山陶瓷企业开始重视品牌的建设,在产品展示、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等方面下功夫,出现了较多知名的品牌。在这一阶段,佛山陶瓷产业呈现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据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2006年佛山陶瓷企业547家、工业总产值572.74亿元、工业增加值164.92亿元、资产总计323.94亿元、利润总额21.41亿元、税收总额21.93亿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数151280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59.9%、245.9%、270.7%、51.4%、1197.6%、192.8%和31.8%,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1%、23.0%、24.4%、7.2%、53.3%、19.6%和4.7%。2007年,佛山规模以上陶瓷工业企业366家、工业总产值614.45亿元、工业增加值184.62亿元、出口交货值65.05亿元、资产总计293.72亿元、利润总额36.44亿元、税收总额18.09亿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数124180人,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5%、7.3%、7.9%、3.5%、6.6%、9.2%、5.9%和7.8%。2007年佛山陶瓷产品出口总值14.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5.7%,市场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轻工商会公布的2005年中国陶瓷出口50强中,佛山有13家,占全国的26%,占全省(23个)的56.5%。

二、佛山陶瓷产业现状

作为全国陶瓷产业中心之一的佛山,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一)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的成就

1、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目前,佛山有陶瓷生产线1000多条,建筑、卫生陶瓷年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40%和16%,全球的25%和5%,陶瓷机械约占全国的80%,陶瓷色釉生产约占全国的50%。

2、形成了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陶瓷商品集散及会展中心

目前,佛山形成了青柯、置地、华艺、沙岗、河宕等五大陶瓷专业批发市场,中国陶瓷城和华夏陶瓷博览城两大陶瓷展示和会展中心,江湾路和南庄大道两大陶瓷专业街,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同时,佛山拥有佛山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和中国陶瓷城两大会展场馆,经过2004年的陶瓷会展业整合之后,形成了陶瓷产品展(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陶瓷工业展(佛山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和陶瓷艺术展(陶艺节)三足鼎立的陶瓷会展格局。

3、已形成产业集群和成熟的产业链

随着陶瓷产业的发展壮大,相关的配套产业如陶瓷机械、陶瓷原料、耐火材料、陶瓷配件和陶瓷包装等专业生产厂家也迅速在佛山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佛山还有陶瓷研究所、陶瓷产品检测中心、专业院校、发达的专业媒体、广告公司、运输公司、陶瓷批发市场和展览场所,目前佛山市这类相关企业和部门就有1千多家,形成了很长的产业链,聚集效益明显。据专家评估,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在全国领先,已与意大利著名的萨斯索罗镇很相近。

4、技术在全国领先,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过三十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我创新,佛山陶瓷产业已在技术上自成体系。从生产装备看,虽然总体水平与发达的陶瓷生产国意大利、西班牙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佛山都有,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从创新技术看,佛山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块彩釉砖、水晶砖和抛光砖等,可以生产出国外还不能生产的弧形砖,创新能力处于国内领先,部分技术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从研发中心看,广东佛陶集团陶瓷研究所为国家级技术中心,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与景德镇陶瓷学院合作建立的中国建陶研发中心是国家级陶瓷研究所,而且部分企业内部还有省、市级技术中心。从产品检测机构看,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陶瓷实验室是国家级建筑卫生陶瓷检测实验室、佛山质量检验监督检验所陶瓷实验室是广东省陶瓷技术监督检验站。众多的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及检测中心为佛山陶瓷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

5、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和著名品牌,成就了区域品牌

涌现出佛陶、鹰牌、东鹏、新中源、新明珠、嘉俊、蒙娜丽莎、博德精工、欧神诺和能强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同时,培育出一大批著名的企业品牌。目前,佛山陶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东鹏、新中源、新明珠、蒙娜丽莎、ARROW),“中国名牌产品”7个,“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28个,“广东省著名商标”34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8个。此外,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佛山陶瓷的区域品牌,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己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佛山陶瓷”的普通商标。“佛山陶瓷”已成为让世界认识佛山,让佛山走向世界的漆金名片,成为弘扬佛山历史文化和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媒介。

6、造就了大批陶瓷产业相关专业人才

由于产业的集聚效应,各类陶瓷管理人才、研发人才、营销人才、策划人才、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齐集佛山,为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佛山陶瓷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的瓶颈

1、资源瓶颈

一方面是能源紧缺。陶瓷产业是典型的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行业。在陶瓷的生产中,燃料成本约占30%,近两年油价飙升已使燃料成本提高到约40%,这对以燃油为主要原料的陶瓷企业产生特别大的冲击。随着石油价格上升,化工原料、色釉料、包装材料等也跟着上涨,加上技术工人短缺,人工费用增多,佛山陶瓷产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但陶瓷产品的价格却并未出现相应的上扬,把企业逼到了困难的境地。另一方面是瓷土资源紧缺。市场需求逐年攀升,陶企“断炊”的威胁将是陶瓷行业的切肤之痛。

2、环保门槛不断提高

陶瓷产业的废气、二氧化硫及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均居各行业中的前列。而佛山陶瓷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多数企业家的环保观念不强,不注重环境保护,对环保方面的技术改造投入不够。目前,佛山市政府已意识到陶瓷产业与城市发展不相融洽的被动局面,正大力对佛山陶瓷产业进行大力度的产业优化升级改造,勒令不达标的企业必须整改或关停,但这一过程仍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佛山陶瓷的技术装备国内领先,但与陶瓷强国意大利、西班牙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技术创新和改造方面,大多数企业投入不足,缺乏研发能力,出现偷技术、产品同质化、技术纠纷多的不良现象,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设计方面,新产品数量不多,大部份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仿效性严重;产品开发方面,没有走出经验型、引入型、模仿型和实用型之路。另外,佛山也缺乏国际知名的品牌和企业,品牌战略与品牌经营水平与国内江浙地区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导致佛山陶瓷在市场上未树立应有的品牌和价值。

4、出口阻力越来越大

近年来,佛山陶瓷的出口大幅增长,佛山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基地。但是,这对国外的同类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这些国家和地区纷纷通过设立技术壁垒、反倾销及关税等其他贸易壁垒来阻止我国陶瓷出口,佛山陶瓷出口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佛山陶瓷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自主品牌、出口单价太低、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等。

三、佛山陶瓷产业展望

佛山陶瓷产业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其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发生了相对变化,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减弱,而资本、技术、生产管理水平等构成了佛山的优势要素。佛山陶瓷行业往前发展,必须要有新高度的目标定位,不是仅仅发展制造业,而是发展整个产业链,技术、文化、品牌都涵盖其中。为发挥佛山陶瓷产业的比较优势,促进佛山陶瓷产业与城市的发展,佛山陶瓷产业的调整势在必行。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狠抓环保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陶瓷行业持续发展。陶瓷行业虽是佛山市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对地方经济做出了较大贡献。但随着佛山市现代化大城市的建设,陶瓷行业由于资源、能源、污染等问题,与城市建设极不相融,因此必须强调节约资源、强调清洁生产。陶瓷产业作为典型的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和必然出路,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二)做强区域品牌,生产文化陶瓷

佛山陶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它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产业发展创新的典范。要建立一个这样的品牌并不容易,它需要文化和市场的繁荣。陶瓷行业在佛山不仅是做砖做洁具那么简单,它的寓意非常深刻广泛,具有广阔的文化内涵。目前,佛山陶瓷已经成为佛山一个强势的区域品牌。而佛山陶瓷最大的优势就是市场认知度高——原料、能源、运输、人力等成本却比其他区域要高,因此,佛山陶瓷只有走高端品牌之路,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国际产业竞争已由加工、制造的生产阶段转移到包括研究开发和营销、品牌在内的自主创新阶段。目前,佛山陶瓷生产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应推动其从跟踪模仿阶段向以技术、品牌、标准为主的自主创新阶段演进,实施差异化战略。一是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和发展现有的陶瓷生产装备,二是应用高新技术,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陶瓷新产品。

(四)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并举

陶瓷产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适合目前佛山经济发展的状况,必须从生产加工低端的价值链环节升级到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佛山发展的需要。陶瓷产业升级即从以前生产大、营销与科研小的“腰鼓型”,转变成生产小、营销与科研大的“哑铃型”产业结构,使产品的价值链尽量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而陶瓷产业是专业性生产比较强的行业,从行业中完全退出来并不容易,许多企业更多地选择把价值链上处于低端的生产环节转移出去,在佛山保留企业总部和产品的研发部门,从而推动佛山陶瓷产业升级。另外,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环境污染等也将促使佛山陶瓷产业转移。

PS: 陶瓷是一个大产业当中有很多的素材可供创作,有其他问题可以HI我,我会尽量为你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