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这几个不容错过的旅游景点,你更喜欢哪个
龙珠阁
珠山龙珠阁自古就是景德镇的象征。建在珠山之巅的“龙珠阁”,几经兴毁,今天的龙珠阁气势恢宏,巍峨壮观。自明始该阁就是御窑厂的代表性建筑物,后逐渐转化成景德镇的标志性建筑。龙珠阁1990年重建,采用明四暗七的结构,阁内珍藏有大批官瓷珍品及官窑史料,对景德镇官窑器的研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价值。现阁内陈列了青花釉里红万件花瓶、明正统官窑巨型龙缸及珠山出土的明代官窑陶瓷珍品等。作为明清官窑遗址,龙珠阁周围的地底下还埋藏着无数宝贵的文物。
龙珠阁内珍藏有大批官瓷珍品及官窑史料,对景德镇官窑器的研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价值。作为官窑遗址和现代官窑器研究成果展示场所,龙珠阁一直是中外陶瓷爱好者关注的地方。现已成为景德镇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高岭
古瓷矿区,位于东乡高岭村,距市辖49公里。国际通用黏土矿物学专用名字高岭土(KAOLIN)命名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历史遗迹有明清两代采矿遗址、淘洗坑、水口亭、古街、古道等。尤其是高岭土淘洗后留下的白色尾砂堆积蔚为壮观,有“青山浮白雪”之誉,是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景区。
远在南北朝时,这里就出产优质造瓷原料--高岭土。在元、明、清历代史料笔记中,多次提到高岭土。明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炬》中所记述的出糯米土的高梁山,即指矿区的高岭山。1712年法国神甫昂特雷柯尔向外国介绍过这里的瓷用原料,从此高岭闻名世界。在高岭村至今仍保留着明代万历至清代雍正时期有关开采高岭土的石刻。现在的高岭,存有不少明、清矿坑遗址,以及一丘丘雪白的尾砂堆,最厚处达50米。在此,人们不仅可以考察古代采掘和陶洗瓷土的情形,而且还能欣赏到青山映托雪白尾砂的奇的观。“高岭”一名,已成为全世界制瓷原料的通用术语。
景德镇陶瓷馆
位于市区莲社路。郭沐若亲笔题写的“景德镇陶瓷馆”六个大字镶嵌在门楼上。该馆建于建国初期,后规模不断扩大,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 前者以朝代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后者按类别陈列,展出建国后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 、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现代各陶瓷工厂、陶瓷 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是来景德镇观光的游客不可不游的去处。
这些珍贵的陶瓷真实地反映了景德镇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展示了历代景德镇陶瓷工人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驻足欣赏,令人流连忘返。
三闾庙古街
位于江西景德镇市中心的昌河西岸,因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而建三闾大夫庙,故得名,同时三闾庙也是景德镇明清时期非常有名的渡口之一,是当时运输制瓷原料和生活必需品的重要码头,因此,现在三闾庙古街分为明街、清街和古码头三部分,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
三闾庙的明街长84.7米,宽4.5米,为明朝中晚嘉靖年间(1522-1566年)所建,有历时500年仍保存完好的青砖街面,路面呈拱形,两侧有排水明沟,整条街道不如清街保存完整,平时的气氛也比较冷清。
三闾庙的清街全长231米,宽约3米,街口有“三闾古栅”的石牌,街面用长石条、青石板铺成,清街两旁为各式商铺和民宅,曾是清代时期十分繁华的商贸街,经1998年修复后,古朴中透露这一丝现代气息。
古码头则是用青石条垒成的,共三层,以适应不同水位的要求,非常科学,在古码头上还建有一座纪念著名诗人屈原的“忠洁侯庙”,即“三闾大夫庙”,三闾大夫庙的北侧就是清街的入口。
三闾庙古街中还有几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宅,大多为明朝中期到清朝初期所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最为出名的是明朝中期所建的刘家弄3号住宅,从布局到雕饰,都展现出我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艺。
湖田古窑遗址
湖田窑是我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启遍地.七百年的制瓷历史给湖田留下了大量的古窑、古作坊遗迹,如“葫芦窑 ”、“马蹄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这些古迹使湖田成为我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不断出土的古迹也成了国内外陶瓷考古爱好者的乐园。
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陶瓷博览区
景德镇古陶瓷博览区,坐落在西市区蟠龙岗,占地面积 83公顷。博览区是易地集中保护古代工业,民俗建筑的成功范例,以实物形式生动地再现了十五, 十六世纪瓷都景德镇的历史风貌。 博览区共分古窑瓷厂,明清民间建筑和陶瓷历史博物馆三部分。
古窑瓷厂为古陶瓷制作区,生动地再现了景德镇古代陶瓷制作工艺的全过程。这里有6 间古胚房,为珍贵的中国古代工业建筑实例。每组胚坊似封闭的三和院或四合院,由三栋四栋向院内敞开的建筑组成。呸房内,工人们以传统的手工制瓷工艺操作,妙手神工让游人惊叹不已。厂内还有一座古朴高大的名式镇窑。此窑以松柴为燃料。窑长18米,成直躺的鹅蛋形,前大后小,尾部砌筑高约21米的薄壁烟烟囱。这是古代建筑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弯曲外型立筑架梁的结果,可谓匠心独具,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陶瓷历史博物馆陈列了大量景德镇历代古瓷精品等历史文物。明清建筑由一系列祠堂,闾们,民居,街道和店铺构成,布局合理,风格独特,或古朴粗犷,或幽雅宜人。
红塔
在景德镇市浮梁县城内。红塔有六角七层,每面有二朵铺作,角上有转角铺出,除第二层因第一层的门窗较高无平座外,其余各层均有平座。每层平座设3门,各据一面,余三面无门。因墙的厚度大,故塔里形成一条长巷,巷的仰顶,以菱角牙子叠涩构成。有平斜步道。因外墙为红色,故称“红塔”。
连花塘
在景德镇市北。因满塘盛开莲花而得名。塘呈“吕”字形,四周群山环抱,塘边扬柳低垂,中有凉亭画阁,两旁曲径通幽,是游览避暑胜地。唐以前,莲花塘称“莲池”,唐太和后,因尚书薛??之女玉枝死于池中,并葬于池侧,故改名沉玉塘。宋时湖内建有宝积寺,是佛印和尚的下院,故又改称佛印湖。宋以后历代在此设有学宫,清道光年间(1821—1850)在此创建绍文书院。1938年,这里是新四军景德镇市办事处所在地,建国后辟为游览区。
神集弄民宅
在景德镇市中心祥集弄内。是一条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巷道,内有明代民宅多处。其中3号、11号两宅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结构严谨,用料坚实。住宅的平面布局分上下堂,四正两厢加后房,中有天井。门皆设于侧面。正堂明间作单层处理,堂屋高大轩昂,横梁宽厚,前额枋直径0.5米,梁枋之间的隔断尚存“编竹造”的遗制。柱粗一人难围,梁柱均为樟木等优质材料制作。柱础、地脚饰以精美石雕,构件装饰雕镂丰富多彩,古朴典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后宫
在景德镇市中华路。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装饰华美,富丽堂皇。进深66米,有牌楼、戏台、场院、酒楼、议事中堂、天后神殿、左右两殿、三尊神殿等。后多数建筑圮毁,仅存主体建筑天后神殿。后于后神殿改作福建会馆(或称三山书院),成为闽人祭祀天后的场所,也是他们贩运陶瓷外销的集聚中心。建国后天后神殿经修葺,依然气势雄伟,气度犹胜当年。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吊脚楼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种: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又称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支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土家人建吊脚楼一般先建正屋,然后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和需要再建厢房。双吊式吊脚楼的建造较为普遍;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二层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都适用。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往往高于正屋。
吊脚楼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吊脚楼除了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形式外,还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即空间宇宙观念。这在土家吊脚楼正梁中央普遍存在的那一神秘象征符号可见一斑。符号呈圆形,分内外两层,外圈为朱红或墨汁绘就,中心则用红色,如一“卵”形,整个符号形状十分古拙。符号一般请具有一定巫术的“掌墨师”或土家巫师用凿在黄色圆心处凿一圆洞,新楼主人则要跪下用衣服将木渣全部接着,最后再在梁木两端分别写上“乾”、“坤”二字。这种神秘古拙的符号乃是宇宙起源的象征符号,它包含着土家人对天地开辟、人类发祥的远古追忆。土家吊脚楼不仅是处于宇宙自然的环抱之中,同时,宇宙也处于吊脚楼的环抱之中。这种容纳宇宙的空间观念在土家族仪式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阳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祥瑞。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这里的“乾坤”“日月”代表着宇宙。人们把它写在梁上,唱在口上,不仅是对天地日月的祭祀、祈福,写“乾坤”于梁上,而梁木又置于房屋中,房屋可以包含宇宙,容纳天地。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也越来越讲究。民居建筑逐渐向“时尚、美观、实用”的方向发展。时尚,就是追赶时代发展的潮流。目前,房屋结构及造型已趋向现代化,钢筋混凝土已逐渐取代了“石木瓦”结构,平房逐渐取代了飞檐翘角。美观,就是房屋内部结构已不再保留其历史的“火铺”、“神龛”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装潢。实用,就是在讲究时尚、美观的同时更讲求实用性,以是否实用为最高准则。
珠山龙珠阁自古就是景德镇的象征。建在珠山之巅的龙珠阁,几经兴毁,今天的龙珠阁气势恢宏,巍峨壮观。自明始该阁就是御窑厂的代表性建筑物,后逐渐转化成景德镇的标志性建筑。龙珠阁1990年重建,采用明四暗七的结构,阁内珍藏有大批官瓷珍品及官窑史料,对景德镇官窑器的研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价值。现阁内陈列了青花釉里红万件花瓶、明正统官窑巨型龙缸及珠山出土的明代官窑陶瓷珍品等。作为明清官窑遗址,龙珠阁周围的地底下还埋藏着无数宝贵的文物。
龙珠阁内珍藏有大批官瓷珍品及官窑史料,对景德镇官窑器的研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价值。作为官窑遗址和现代官窑器研究成果展示场所,龙珠阁一直是中外陶瓷爱好者关注的地方。现已成为景德镇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高岭
古瓷矿区,位于东乡高岭村,距市辖49公里。国际通用黏土矿物学专用名字高岭土(KAOLIN)命名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历史遗迹有明清两代采矿遗址、淘洗坑、水口亭、古街、古道等。尤其是高岭土淘洗后留下的白色尾砂堆积蔚为壮观,有青山浮白雪之誉,是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景区。
远在南北朝时,这里就出产优质造瓷原料--高岭土。在元、明、清历代史料笔记中,多次提到高岭土。明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炬》中所记述的出糯米土的高梁山,即指矿区的高岭山。1712年法国神甫昂特雷柯尔向外国介绍过这里的瓷用原料,从此高岭闻名世界。在高岭村至今仍保留着明代万历至清代雍正时期有关开采高岭土的石刻。现在的高岭,存有不少明、清矿坑遗址,以及一丘丘雪白的尾砂堆,最厚处达50米。在此,人们不仅可以考察古代采掘和陶洗瓷土的情形,而且还能欣赏到青山映托雪白尾砂的奇的观。高岭一名,已成为全世界制瓷原料的通用术语。
景德镇陶瓷馆
位于市区莲社路。郭沐若亲笔题写的景德镇陶瓷馆六个大字镶嵌在门楼上。该馆建于建国初期,后规模不断扩大,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前者以朝代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后者按类别陈列,展出建国后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现代各陶瓷工厂、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是来景德镇观光的游客不可不游的去处。
这些珍贵的陶瓷真实地反映了景德镇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展示了历代景德镇陶瓷工人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驻足欣赏,令人流连忘返。
三闾庙古街
位于江西景德镇市中心的昌河西岸,因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而建三闾大夫庙,故得名,同时三闾庙也是景德镇明清时期非常有名的渡口之一!是当时运输制瓷原料和生活必需品的重要码头,因此,现在三闾庙古街分为明街、清街和古码头三部分,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
三闾庙的明街长84.7米,宽4.5米,为明朝中晚嘉靖年间(1522-1566年)所建,有历时500年仍保存完好的青砖街面,路面呈拱形,两侧有排水明沟,整条街道不如清街保存完整,平时的气氛也比较冷清。
三闾庙的清街全长231米,宽约3米,街口有三闾古栅的石牌,街面用长石条、青石板铺成,清街两旁为各式商铺和民宅,曾是清代时期十分繁华的商贸街,经1998年修复后,古朴中透露这一丝现代气息。
古码头则是用青石条垒成的,共三层,以适应不同水位的要求,非常科学,在古码头上还建有一座纪念著名诗人屈原的忠洁侯庙,即三闾大夫庙,三闾大夫庙的北侧就是清街的入口。
三闾庙古街中还有几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宅,大多为明朝中期到清朝初期所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最为出名的是明朝中期所建的刘家弄3号住宅,从布局到雕饰,都展现出我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艺。
湖田古窑遗址
湖田窑是我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启遍地.七百年的制瓷历史给湖田留下了大量的古窑、古作坊遗迹,如葫芦窑、马蹄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这些古迹使湖田成为我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不断出土的古迹也成了国内外陶瓷考古爱好者的乐园。
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陶瓷博览区
景德镇古陶瓷博览区,坐落在西市区蟠龙岗,占地面积83公顷。博览区是易地集中保护古代工业,民俗建筑的成功范例,以实物形式生动地再现了十五,十六世纪瓷都景德镇的历史风貌。博览区共分古窑瓷厂,明清民间建筑和陶瓷历史博物馆三部分。
古窑瓷厂为古陶瓷制作区,生动地再现了景德镇古代陶瓷制作工艺的全过程。这里有6间古胚房,为珍贵的中国古代工业建筑实例。每组胚坊似封闭的三和院或四合院,由三栋四栋向院内敞开的建筑组成。呸房内,工人们以传统的手工制瓷工艺操作,妙手神工让游人惊叹不已。厂内还有一座古朴高大的名式镇窑。此窑以松柴为燃料。窑长18米,成直躺的鹅蛋形,前大后小,尾部砌筑高约21米的薄壁烟烟囱。这是古代建筑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弯曲外型立筑架梁的结果,可谓匠心独具,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陶瓷历史博物馆陈列了大量景德镇历代古瓷精品等历史文物。明清建筑由一系列祠堂,闾们,民居,街道和店铺构成,布局合理,风格独特,或古朴粗犷,或幽雅宜人。
红塔
在景德镇市浮梁县城内。红塔有六角七层,每面有二朵铺作,角上有转角铺出,除第二层因第一层的门窗较高无平座外,其余各层均有平座。每层平座设3门,各据一面,余三面无门。因墙的厚度大,故塔里形成一条长巷,巷的仰顶,以菱角牙子叠涩构成。有平斜步道。因外墙为红色,故称红塔。
连花塘
在景德镇市北。因满塘盛开莲花而得名。塘呈吕字形,四周群山环抱,塘边扬柳低垂,中有凉亭画阁,两旁曲径通幽,是游览避暑胜地。唐以前,莲花塘称莲池,唐太和后,因尚书薛之女玉枝死于池中,并葬于池侧,故改名沉玉塘。宋时湖内建有宝积寺,是佛印和尚的下院,故又改称佛印湖。宋以后历代在此设有学宫,清道光年间(1821—1850)在此创建绍文书院。1938年,这里是新四军景德镇市办事处所在地,建国后辟为游览区。
神集弄民宅
在景德镇市中心祥集弄内。是一条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巷道,内有明代民宅多处。其中3号、11号两宅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结构严谨,用料坚实。住宅的平面布局分上下堂,四正两厢加后房,中有天井。门皆设于侧面。正堂明间作单层处理,堂屋高大轩昂,横梁宽厚,前额枋直径0.5米,梁枋之间的隔断尚存编竹造的遗制。柱粗一人难围,梁柱均为樟木等优质材料制作。柱础、地脚饰以精美石雕,构件装饰雕镂丰富多彩,古朴典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后宫
在景德镇市中华路。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装饰华美,富丽堂皇。进深66米,有牌楼、戏台、场院、酒楼、议事中堂、天后神殿、左右两殿、三尊神殿等。后多数建筑圮毁,仅存主体建筑天后神殿。后于后神殿改作福建会馆(或称三山书院),成为闽人祭祀天后的场所,也是他们贩运陶瓷外销的集聚中心。建国后天后神殿经修葺,依然气势雄伟,气度犹胜当年。
长乐路东起淡水路,西至华山路,跨黄浦、静安和徐汇三区。全长3千米,是一条重要的东西向道路,其中常熟路至陕西南路段,属于静安区,为上海64条一级保护道路。长乐路原叫做蒲石路,是1914-1943年的路名,是旧上海法租界内一条重要的东西走向的道路。蒲石路命名是源于1906年来华的蒲石大律师,他是法租界会审公堂的著名律师,也是法商球场总会的创始人,曾当过该总会的会长�。一战爆发后,蒲石回法国参战。在索姆河战役中受伤,不久去世。�上海总会曾为他降半旗致哀。这也是当时出现蒲石路路名的原因。到了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上海法租界,便将蒲石路全路连同刘家弄一并以福建省长乐县改名为长乐路。
长乐路611弄8号江庸故居:江庸是民国时期著名大律师 (1878-1960)。这是一幢建造于三十年代的坐北朝南的三层楼新式里弄房间,围着不高的水泥围墙,坚固的小铁门,内有一个约20平方米的小花园,草坪上载着二棵绿树。据说,入底层侧门是江庸的客厅,踏上湾形木头楼梯进二楼小间是他的卧室,原来摆着他的一套30年代的旧家具,三楼是他的书房,原来设置一只大写字台和一个转椅,墙的两侧各放一只大书橱。江庸就在这件书房内撰写了两部著名的诗集《澹荡阁诗集》和《积硅步斋》。江庸以“澹荡阁”名其居所,实际上是对自己一生谵荡明志的鞭策。据其孙回忆说,爷爷当年不肯巴结靠贿选总统上台的权贵曹锟,依然辞去公职,他还拒绝南京汪伪政府提他出任伪职,严正回绝他原日本故友,后任日伪侵华军总司令提他任要职的邀请,并出示诗歌:“吾独爱孤竹,挺身霜雪中,不曾似行苇,仰倒只随风。
长乐路680号:位于旧上海法租界蒲石路中段,是一幢美轮美奂、体量较大的花园住宅。这是在90多年以前,上海滩赫赫有名洋行买办、著名藏书家广东人潘明训 (1867-1939)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私人别墅。这儿还是中国藏书界的一个“重镇”——拥有100多部宋元古版藏书的豪宅“宝礼堂”。建国后,潘明训的后人将这幢别墅连同多年收藏的珍贵古版书籍一起捐献给国家。
长乐路752号叶景葵旧居: 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独立式花园洋房,解放以后收归国有,现为普通居民居住和使用。叶景葵1941至1949年居住于此。叶景葵(1874~1949),清光绪进士,辛亥革命后转入实业,曾先后担任汉冶萍公司经理,浙江商办铁路公司股款清算处主任、中兴煤矿公司董事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叶即辞去一切官职。他平生笃好名人稿本、校本和旧抄本。1939年8月,在当时已成“孤岛”的上海,叶景葵与张元济、顾廷龙这两位通艺学堂的同学,联手发起成立“合众图书馆”。叶景葵旧居位于合众图书馆边上。
长乐路1242号荣德生旧居:荣德生旧居为一幢独立式的花园洋房住宅,带有英式的建筑风格特征。荣德生(1875-1952),江苏无锡人,名宗铨,字德生,号乐农。1896年与兄荣宗敬在沪自营广生钱庄,负责账房事务。1900年至1946年间,荣氏兄弟先后在无锡、上海创办了茂新面粉厂、福新面粉厂、申新纱厂、天元实业公司等民营企业。至1922年,荣家拥有12家面粉厂。至1931年,申新纺织厂扩充到9个,荣氏成为著名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1949年后,荣德生历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等职务。荣德生旧居房屋解放以后收归国有,并由几户居民共同居住至今。
以上名人故居的只是长乐路静安区的一部分,长乐路的优秀历史建筑老房子远远不止这些。为何长乐路让人驻足,并久久不忍离去?在她安静和美丽外表之下,你有没有看到,她的气质?这种气质,有浓烈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沉淀。如果,真要说一个名字,这气质,就是“名人故居”。她很平静,不张扬,却不容忽视,有许多故事,有历史。去走一走这条两旁是梧桐树的道路,看一眼名人故居,回味那些年的历史风云吧。
上海市的邮编是200000,上海市各区县邮编如下:
黄浦区200003,静安区200040,徐汇区200030,闸北区200070,虹口区200080,普陀区200063,浦东新区201200,闵行区201100,嘉定区201800,宝山区201900,金山区200540,奉贤区201400,松江区201600,青浦区201700,崇明县202150,杨浦区200090
上海市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辖16个市辖区,市政府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上海GDP居中国城市第一位,亚洲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东京。上海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全球人口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
扩展资料
邮政编码的规则:
我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即每组编码由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这六位数字分别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邮区、县(市)邮电局和投递局(区)四级。六位数的前两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三位代表邮区,前四位代表县(市)邮电局,最后两位是投递局(区)的编号。
邮政编码的作用:
1、有利于加快信件的处理速度。
2、有利于提高通信质量。
3、可以减少无着邮件,如果不写邮政编码,那邮件就是由人工进行分拣,所以无编码的邮件会走的比较“慢”一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邮政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