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陶瓷绝缘片的特点有哪些
您好!佳日丰泰您身边的热管理解决方案专家为您详细解答:
导热陶瓷绝缘片有以下特点:
1.陶瓷片导热系数高达28.9W/(m-K)和170W/(m-K),大小不限,厚度从0.2mm~5.5mm。远比普通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高,因此在功率器件散热要求非常苛刻的条件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目前市场上常有的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大都在2.0
W/(m-K)以下,导热系数较高的贝格斯Sil-Pad2000系列也只有3.5W/(m-K);是代替硅胶片、矽胶片、软矽胶垫、绝缘粒、云母片理想材料;
2.使用寿命较长。可以减少设备的维修次数,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耐高温和高压。陶瓷垫片的击穿强度在15kV~65kV,允许使用的最高温度达1600℃,能适应高温、高压、高磨损、强腐蚀的恶劣工作环境,满足电源产品在各种场合的应用要求。
Al2O3陶瓷:氧化铝含量高,结构比较致密,具有特殊的性能,故称为特种陶瓷。Al2O3.陶瓷材料是以氧离子构成的密排六方结构,而铝离子填充于三分之二的八面体间隙中,这是与天然刚玉相同稳定的α- Al2O3结构,因此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陶瓷贴片硬度≥HRA85,仅次于金刚石的硬度,而且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耐磨性能十分理想,尤其是在高温氧化性介质或腐蚀介质中,陶瓷贴片的材料较之其它金属材料性能优越得多。
耐磨弯头陶瓷片
氧化铝陶瓷片
耐磨陶瓷片
绝缘子(瓷瓶)
高压线塔分直线塔和耐张塔,转角塔是耐张塔的一种,猫头塔是直线塔的一种2、样子直线塔,绝缘子是垂直悬挂的猫头塔,张塔,绝缘子是水平的,用于防止联环
倒塔、线路转弯等3、电压要看绝缘子的数量,1-2片:10KV,3-5片,35KV,7片110KV,14-16片220KV,28片500KV
石棉橡胶垫片以石棉纤维、橡胶为主要原料再辅以橡胶配合剂和填充料,经过混合搅拌、热辊成型、硫化等工序制成。石棉橡胶垫片根据其配方、工艺性能及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石棉橡胶垫片和耐油石棉橡胶垫片。根据使用的温度和压力不同可以分为低压石棉橡胶垫片,中压石棉橡胶垫片和高压石棉橡胶垫片。适用于水、水蒸气、油类、溶剂、中等酸、碱的密封,石棉垫片主要应用在中、低压法兰连接的密封中。
低压石棉垫片(JJ-670-1):低压石棉垫片是由一种白色的温石棉纤维制成,适合于大多数低温、低压需求,石棉垫片主要用于蒸汽,水力,气体,油类及无侵蚀性介质的密封。
中压石棉垫片(JJ-670-2):主要用于蒸汽、水力、气体、油类及无侵蚀性介质的密封。
高压石棉垫片(JJ-670-3):主要用于蒸汽、水力、气体、油类及无侵蚀性介质的密封。
耐油石棉垫片(JJ-670-4):主要用于蒸汽、水力、气体、油类溶剂及无侵蚀性介质的密封。
压电陶瓷片之所以能够发出蜂鸣的声音,是利用了压电效应的原理。
压电效应有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二种。
压电效应:当给压电陶瓷片施加一个外力时,压电片会产生电荷,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压力——电压。
反之,当给压电片施加电场时,压电陶瓷片会产生机械变形,而且其应变与电场强度成正比,这称为逆压电效应,施加的电场强度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大。
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电压——压力,各种压电陶瓷的器件均是利用这一特性而工作的。
所以蜂鸣片(器)是一个电压元件,也就是说在器件上施加的电压越大,器件的响度也会越高。
传统的产品质量概念 ,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 ,产品的使用价值越大 ,产品的质量就越高。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产品质量事故 反思报告 ,欢迎参考。
产品质量事故反思报告篇一20XX年,经江苏省工商局统一安排,淮安市工商局联合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三十八家检验机构,对全市范围内53类商品进行了抽查,本次共抽查了53类商品1122个商品批次。其中合格673批次,不合格449批次,合格率为59.82%。现将抽检情况汇报如下:
一、抽检品种及结果
20XX年,全市流通领域开展商品质量抽检1122批次,抽检范围覆盖了全市各县(区),抽检商品品种涉及到53个商品品种。抽检商品包括:车用灯20批次,合格率100%皮革制品20批次,合格率100%电饭锅15批次,合格率100%汽车玻璃15批次,合格率100%吸尘器10批次,合格率100%GPS导航仪10批次,合格率100%水泥40批次,合格率97.5%驱蚊水25批次,合格率96%童车20批次,合格率95%染发剂15批次,合格率93.3%按摩器15批次,合格率93.3%眼镜55批次,合格率91.1%冰箱10批次,合格率90%夏季纺织品10批次,合格率90%洗衣机15批次,合格率86.7%电视机20批次,合格率85%座便器10批次,合格率80%插头插座15批次,合格率80%杀虫剂10批次,合格率80%烟花爆竹20批次,合格率80%加热器20批次,合格率80%石油制品30批次,合格率76.7%自行车20批次,合格率70%防冻液10批次,合格率70%皮衣6批次,合格率66.7%珠宝50批次,合格率66%节能灯20批次,合格率65%电风扇20批次,合格率65%护眼灯20批次,合格率60%卫生巾15批次,合格率60%液化气20批次,合格率60%浴霸10批次,合格率60%防水涂料10批次,合格率60%地板10批次,合格率50%电动车30批次,合格率46.7%电线电缆45批次,合格率44.4%墙地砖27批次,合格率44.4%服装74批次,合格率40.5%人造板25批次,合格率40%羽绒服20批次,合格率40%铝合金15批次,40%蚕丝被13批次,合格率30.8%床上用品40批次,合格率30%燃气灶具40批次,合格率30%钢材30批次,合格率26.7%灯具15批次,合格率26.7%PVC型材27批次,25.9%LED灯15批次,合格率20%手机5批次,合格率20%PVC管20批次,合格率15% 儿童 服装30批次,合格率13.3%水嘴10批次,合格率10%充电宝10批次,合格率10%。
二、合格率较高的商品
从抽检结果来看,抽检合格率较高的商品有车用灯、汽车玻璃、GPS导航仪和皮革制品、电饭锅、吸尘器等商品,抽检合格率达到了100%。水泥、驱蚊水、童车、染发剂、按摩器、眼镜、冰箱、夏季纺织品等商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了90%以上。
其中,车用灯20批次,合格率100%汽车玻璃15批次,合格率100%按摩器15批次,合格率93.3%眼镜55批次,合格率91.1%烟花爆竹20批次,合格率80%,质量合格率上升幅度很大。
究其原因:一是各级工商部门加大了市场监管执法的力度,查处了一批大要案二是各级工商部门加大了流通市场商品质量抽检的频次和规模,提升了抽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工商部门综合运用了抽检、查处、行政约谈、行政指导、企业自律等多种方式,加强商品质量监管力度。
三、合格率较低的商品
抽检合格率低于50%的商品有电动车合格率46.7%电线电缆合格率44.4%墙地砖合格率44.4%服装合格率40.5%人造板合格率40%羽绒服合格率40%铝合金合格率40%蚕丝被合格率30.8%床上用品合格率30%燃气灶具合格率30%钢材合格率26.7%灯具合格率26.7%PVC型材合格率25.9%LED灯合格率20%手机合格率20%PVC管合格率15%儿童服装合格率13.3%充电宝合格率10%。
其中,合格率呈下降趋势的商品有:
(一)水嘴。合格率10%,此次抽检的水嘴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陶瓷片硬度不达标。部分陶瓷片密封水嘴阀芯硬度达不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会导致陶瓷片耐磨性能低,长期后会出现涉水现象,影响使用。
2、管螺纹精度不达标。管螺纹精度不达标,极易产生难以安装或密封不严的情形,产生水管滴漏除浪费水之外,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本次抽查的水嘴管螺纹精度不合格占比不低,主要是部分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本工序外包给其他企业,在选择外包企业的时候一味追求低价,不注重加工质量,导致了质量不合格。
3、盐雾试验不合格。盐雾试验考核水嘴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反映水嘴在弱酸环境下被腐蚀的程度。该指标不合格,水嘴在潮湿环境下极易产生铜绿、玄色黑点、腐化或白色斑点,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会锈牢、卡阻,降低使用寿命。本年度的水嘴盐雾试验不合格率很高。
4、阀体强度不合格。部分水嘴关闭阀芯,从进水口引入(2.5±0.05)MPa水压,保压(60±5)s。阀体出现渗漏。阀体强度不达标会造成输水管路水压突然加大时,阀体会产生变形、渗漏甚至爆裂,给消费的财产造成损失。
(二)钢材。合格率为26.7%,这反映出建筑钢材市场商品质量的形势是严峻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问题:
1、钢筋重量负偏差。钢筋重量负偏差,说明钢筋的实际横截面积小,可承受的负荷变小,会影响钢筋的使用性能,降低钢筋和水泥的附着力,从而导致安全隐患。
产生原因:一是钢筋交易以钢筋的根数按理论重量进行结算,导致生产企业一味生产负偏差不合格产品二是部分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不高,工艺控制不严就导致了重量负偏差不合格。
2、化学成分不合格。钢的基本元素为铁,普通碳素钢种占99%。此外还有碳、硅、锰等杂质元素,及硫、磷、氧、氮等有害元素,这些总含量约1%,但对钢材力学性能却有很大影响。
化学成分不合格的原因是小轧钢厂原料不合格,用土钢钢坯轧制热轧带肋钢筋所致。有些小钢厂使用的原材料进货 渠道 不规范,用于轧制钢材的原料来源比较混杂,对原材料使用不把关或把关不严,这样轧制出来的成品化学成分难以保证符合国家标准。
(三)燃气灶具。合格率为30%,燃气灶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广大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每年全国因为家用燃气灶具质量问题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屡见不鲜。通过抽检,我们发现不合格项目主要有:干烟其中CO浓度、热负荷、熄火保护装置、燃气导管结构、热效率、包装和标志、燃烧工况等。
产生原因:
1、灶具的新标准贯彻执行不到位,新标准增加不少新的强制性条款,一些大型企业执行较好,而一些小的企业在规避新条款的约束。
2、大小企业规模分化严重,小企业生存困难,大企业运行情况良好,而一些小的企业由于缺乏质量创新意识,只靠降低成本打价格战来维持生存。
(四)铝合金。合格率40%,主要问题如下:
1、化学成分不达标。绝不大多数不合格样品都是由于Fe含量超标导致了不合格。
2、力学性能不达标。主要是铝合金型材抗拉强度、规定比例延伸比例、断后伸长率等项目不合格。
3、尺寸偏差。该项目是主要检查铝合金型材的壁厚。
产生原因:部分厂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不到位,生产管理存在漏洞。
综合分析,部分商品抽检合格率仍然偏低,其中个别商品抽检合格率甚至下滑,有如下原因:一是部分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的商品质量意识淡薄,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产品质量,生产经营中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二是消费者的质量意识不强,在真假难避的市场经济情况下,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中只重视商品价格的高低,忽视商品质量,部分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产品,虽然每年都抽查,但商品质量合格率不高三是对不合格商品的惩罚力度仍需加强。
产品质量事故反思报告篇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工作,是目前我们工商部门所遇到的一项全新工作。但是,在基层抽检实践中,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四难”,需要引起广大基层执法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问题
1、抽检功能难发挥。主要表现在没有把抽检作为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 措施 ,而是变相利用抽检功能,达到其他目的。比如,有些执法人员针对某些管理对象规费难上缴的情况,便利用抽检作为督促监管对象按时足额上缴有关规费的手段,声称如不配合,将上门对某些商品进行抽检,导致经营者对工商部门抽检工作的不配合和认识上的误区。
2、抽检工作难开展。由于省、市局每年组织抽检的批次在不断增加,但抽检的品种又大致相同,如食品、农资、装饰装潢材料、建筑材料等,而这些经营户在某一辖区内对象又相对稳定,一些经营户年年要被抽查,加之受质监部门抽检要收费的影响,造成了他们对抽检工作的不理解,甚至反感。尤其是在被抽检的商品价值较高或者有一定有效期的情况下,即使检测不是破坏性的,由于缺乏强制送检手段,被检测商品很难被执法人员带走。
3、抽检证据难固定。目前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抽检周期一般较长,从抽检到送达,再到调查处理,一般先后要一个多月时间。对这类案件的证据,办案人员往往很难采集。一方面,如果经营者在进货时没有发票,销售时又不开销售凭证,那么执法人员事先就需要盘清现有库存的数量,如果是规模大的超市、商场就更加麻烦。另一方面,被抽查商品有可能在抽检期间已经销售结束,还有的业主怕被处理便将货隐匿,有的谎称早已退回,相关的证据难以取用。
4、案件形成处理难。一是由于抽检的过程较长,有关证据可能早已灭失,加之抽查时的材料不具备办案的时效性,比如证据不全、不准、不及时、不规范,法制部门审核难通过二是较高的抽检费用提高了办案成本。直观检测的结果不能作为处理问题的依据,商品质量的好坏只有通过法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通过检验才能得出结论。三是案件难执行。商品质量如果查出问题,一般罚则较重,特别是涉及人身安全的商品质量案件,因处罚较重,被处理对象一般难以承受,按规定的幅度处理难执行。
二、解决途经
作为基层工商部门和执法人员如何正确履行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职能,担负起国家赋予的重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倍努力。
1、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基层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是具体承担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主力军,这项工作开展要取得成效,关键取决于广大基层执法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是我们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每一个工商执法人员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是履行部门职能、树立执法权威、赢得群众满意的迫切需要,自觉把监管执法的重心转移到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上。
2、进一步加大内外宣传培训力度。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管理工作原是由质监部门负责的,抽检对工商部门相对来说是一个新领域。因此,一方面,广大基层执法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掌握抽检工作的要领,增强识假辨假的能力,避免盲目抽检,提高抽检的针对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监管对象的宣传 教育 ,让其了解工商部门开展抽检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引导他们主动配合抽检,不断提高商品质量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
3、进一步制定具体适用的抽检规范。造成基层抽检工作“四难”境地,一方面由于基层执法人员认识上的不到位、业务技能的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则由于目前规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工作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工商部门如何规范有效地开展抽检工作,有关程序还未出台,在具体工作中难以实现规范操作。因此,目前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较为规范和相对稳定统一的抽检制度和工作程序,保证广大基层执法人员在组织抽检时有章可循。
4、进一步加强抽检工作的组织领导。抽检工作作为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上级部门应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不断完善抽检制度,规范抽检行为,加强对抽检所需资金的投入,协调解决好与质监部门的重复抽检,不断提高抽检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推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
>>>点击下一页阅读更多关于“产品质量事故反思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