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陶瓷馆时隔两年重新开放,陶瓷的魅力体现在哪儿?
1.中国陶瓷文化的生活之美
中国的陶瓷艺术创作产品与人类生活美学具有极高 的艺术价值,针对陶瓷产品而言,对于生活之美的探究与 分析其实就是在创作过程当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 方式所构建形成的审美观念。传统的物质文化生活针对中 国陶瓷艺术独有的艺术内容进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陶瓷艺术创作产品不仅仅具有良好的审美功能,而且 也逐渐融入了生活当中人们对器皿的运用功能,这些内容 与艺术的存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陶瓷产品的艺术 生活之美表现在通过各不相同的历史时期,以社会精神文 化发展为载体,与各个区域、时期的现实生活习俗和民族 精神都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2.中国陶瓷文化的科学之美
对于中国陶瓷而言,在制作和加工的过程当中融入了 多种科学化技术手段,进而形成独居艺术审美价值的陶瓷 文化产品。陶瓷文化艺术所表现出的艺术之美不仅包括其 视觉之美、触觉之美、听觉之美,同时还包括精神之美等。 在陶瓷艺术作品当中,设计与加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对 原料进行选择、加工处理、烧制成型、器皿外观装饰、上 料等不同的工艺流程,在陶瓷加工与制作的全过程则需要 结合各不相同的科学技术与技巧加以制作。清代时期最为 著名的进士——朱琰曾经创作出著名的著作《陶说》,这 部著作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首部陶瓷史书,对中国的陶瓷 制作与加工以及陶瓷产品的发展历程都有着详细的记录。
3.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
陶瓷动物雕塑的夸张,则是运用变形处理技术来呈现艺 术,在进行创作过程中,大胆且抽象化的提取自然图像,自 觉地将其本质进行改革,不必在自然形象的约束下进行塑造, 而是运用夸张的方法进行整体的重塑,将其细节以及重要的 特征呈现出来。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以“变形”处理 技术为主,大胆地采用各种图像,通过图像的本质,利用夸 张的变形处理方式,改变自然图像本质,并对图像细节进行 严谨描绘,既能展现出原本图像的内涵,又能体现出现代雕 塑的艺术性。
时隔两年,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将于2021年5月1日在武英殿对观众重新开放。新陶瓷馆从文华殿移至武英殿,在展示空间、内容主题设计、展品数量以及展示形式与古建筑融合等方面,均进行创新,力求给观众以全新的观感体验,切身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魅力。而且在这一次也是展现了很多藏品。
青釉堆塑楼阁人物鸟兽谷仓罐(三国吴永安三年)
青釉堆塑谷仓罐,三国吴,高46.4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13.5厘米。此谷仓为20世纪30年代后期浙江绍兴三国墓出土。该器以百鸟争食、牲畜满栏等题材的立体雕饰展现了1700多年前江南吴地庄园五谷丰登的场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器用来随葬,称为“冥器”(又称“明器”),目的是祈望死者仍能保持生前的种种享受。
青釉莲花尊(北朝)
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1948年出土于河北省景县封氏墓。该尊器形硕大,庄严雄伟,做工精细,釉色青绿温润,是北齐瓷器中屈指可数的重器之一,是研究北朝瓷器及其装饰工艺不可多得的重要实物资料。尊身周围装饰莲花、团花、飞天,与佛教艺术题材吻合,反映了佛教艺术对北方陶瓷工艺的深厚影响。经过科学分析和专家论证,青釉莲花尊堪称是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图八方枕(金代)
马戏图枕,长29厘米,宽21.3厘米,高11.2厘米。枕八方形,枕面中间微凹,通体白地黑花彩绘。枕面中心绘骏马疾驰,马儿四蹄飞扬,尾巴翘起,马鞍上倒立一人。枕面周边用黑彩描绘宽、窄边线各一周。枕侧面绘卷枝纹,底部素白无釉,戳印阳文“张家造”作坊标记。宋、金、元时期瓷枕品种多样,形式纷繁,主要用作寝具,同时也用以随葬。其中磁州窑瓷枕最具代表性,枕的造型各式各样, 品种繁多,纹饰内容多取材于民间生活,装饰手法采用绘、刻、印、划、剔、镂等,特别是白地绘黑彩,运用豪放的笔法,娴熟的技巧,在不到半尺的枕面上挥洒自如,将绘画艺术巧妙地运用到瓷枕装饰上,具有浓厚的水墨画风格。此枕色彩黑白分明,对比强烈,寥寥数笔,把马戏表演中的精彩瞬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富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其实这一次故宫陶瓷馆时隔两年重新开张,一千余件文物按17个主题排开,大家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历史文化。
第一展厅由五代、宋代和元代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宋代的影青瓷、印花瓷和元代的青花瓷、高温颜色釉瓷最为夺目。
第二展厅主要以明代官窑器为主,在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和装饰手法主要有青花、青花斗彩、五彩、红绿彩和颜色釉等。
第三展厅展出的是景德镇陶瓷史上最为璀璨的清代陶瓷。此时景德镇陶瓷工艺已经是集天下之大成了,集中了如汝窑、龙泉窑、哥窑等各大名窑的陶瓷技术。而景德镇特有的青花装饰技法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分水法的使用青花装饰达到了中国绘画的效果。陶烧瓷炼技术的成熟在郎窑红、钧红、裂纹釉等高温颜色釉瓷中得到了体现。而对景德镇现代 陶瓷业影响深远的粉彩技术也在清代陶瓷业的激烈竞争中应运而生,并且粉彩装饰技艺在清代晚期达到了其第一个高峰。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确定了景德镇陶瓷向绘画装饰方面发展的大趋势,为景德镇现代陶瓷在世界陶瓷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第四展厅是民国时期的陶瓷展。这个时期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造成了景德镇陶瓷史上的一次衰退。整个陶瓷界只有在陶瓷绘画领域一枝独秀,出现了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批陶瓷彩绘艺术家,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第五展厅是景德镇现代陶瓷展。展出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景德镇各种工艺陶瓷。
故宫陶瓷馆时隔两年重新开放,对我来讲还是十分期待的:
1、规模大,品种齐全。
2、数字化应用提供不一样的参观体验。
3、推出配套出版物,让陶瓷文化源远流长。
故宫陶瓷馆时隔两年重新开放一时间不知道吊起了多少网友们的兴趣,中国作为陶瓷之乡,对陶瓷事业的发展和了解程度举世闻名。如果今生有机会能够到故宫陶瓷馆一饱眼福也算是值得了。
一、此次陶瓷展览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中国的英文单词叫China,如果将这个单词的首字母换成小写china就是瓷器之意,也从一个侧面暗示了我国是陶瓷之乡。此次故宫的陶瓷展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改,不仅丰富了陶瓷的种类还丰富了许多其他的内容,让我们可以通过这次展览对我国的陶瓷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观看这么多的中国瓷器,实在是一种享受,不管是对大人而言,还是对孩子而言,这次参观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结合多项数字化技术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现代化的发展就是要应用到现代化的服务当中去的,数字化的应用应该提升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陶瓷展览自然也不例外。结合各项软件,小程序等可以给游客们提供不一样的参观体验,与此同时进一步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理念。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让我们多角度地提示等,观赏到了陶瓷的魅力,还极大程度的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我们观赏的效率。
三、高质量配套出版物,接续发扬陶瓷文化。我国的陶瓷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如今的陶瓷展览即便规模再宏大,内容再丰富也难以让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的足够到位。所以故宫博物馆推出了高质量的配套出版物,让我们在线下至于也能够领略陶瓷艺术的魅力。我国的陶瓷文化也需要继承和发扬,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今天的我们虽然说是参观,其实也是背负着一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的。
四、结语瓷器文化是我国继承和发扬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至今天,离不开一辈又一辈人的努力,如果有机会一睹我国陶瓷文化的魅力也算得上是三生有幸了。故宫陶瓷馆时隔两年再次开放,想必一定会吸引不少游客吧,期待这次不一样的陶瓷盛宴。
故宫博物院是一处充满了人文气质的特色古代建筑群,也是明清时代的皇宫遗迹,近期故宫博物院宣布陶瓷馆新馆将于武英殿正式落成,届时将会出现各种创意十足的特色构架。最早于1932年前后,故宫博物院就基于藏品举办了一系列陈列展览。其中就有位于景阳宫的“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和位于承乾宫的“清瓷陈列”。
由于经验不足,这次展览只挑选了一部分清代宫廷收藏的陶瓷类文物,其中有些文物尚未来得及做进一步研究和鉴定,因此在展览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真赝相混、精粗杂糅的现象。另外在展览形式上缺乏规划,展品码放随意,展牌仅有文物名称,观众无法获取到更多的展品信息。 陶瓷馆的任务就是“凭借故宫博物院庞大的藏品优势,力求全面反映中国陶瓷数千年延绵不断发展的历史”。随着研究深入,陶瓷馆也在不断地“进化”。
1985年,为庆祝故宫博物院成立60周年,对位于承乾宫、永和宫区的陶瓷馆进行了大规模改陈。这次改陈改变了之前分上下两层摆放展品的方式,变为单层摆放。同时也减少了展品数量,在展柜中加入了瓷器展开图,避免因密集摆放给人视觉带来的堆砌感。 这次改陈虽然在展品上与1985年相比变化不大,但在形式上却有了较大改观:过去的陶瓷馆一直采用自然光,阴天或下雨天的观展体验自然欠佳。这一次的陶瓷馆在展厅中第一次用上了灯光照明,还增加了大量辅助图片、图表等,让观展变得不再是“雾里看花”。
本次陶瓷馆在灯光照明方面做了较大改进,采用全新的照明系统,给展室和展品以最佳亮度。除了展品外,屋内建筑彩画也将被照亮,以使展品和建筑相互映衬,彰显宫廷藏瓷的特点,带来超梦幻的观展体验。 这一次的陶瓷馆大量增加所展示文物的数量,由之前的400多件增加至约1000件。古代汝、官、哥、定、钧窑“五大名窑”瓷器、明清两代御窑瓷器,真是一次看过瘾!
众所周知,中国是陶瓷之都,一幅幅精美的陶瓷艺术品,描绘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文明风情,在这上面,总能找到历史的痕迹。然而提起陶瓷,大家都会想到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的鼻祖,景德镇因陶瓷而文明中外。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陶瓷已经不仅仅是景德镇的专属品,许多地方也将其视若瑰宝,而此次萧山之行,有这样一个地方,格外吸引着我,让人至今记忆犹新。
它就是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坐落于萧山区湘湖旅游度假区眉山岛,山岛竦峙,碧波荡漾,四周绿树掩映,而博物馆就藏匿于这样一个静谧之地,让大自然邂逅艺术,让艺术与大自然共生。博物馆旧址是一座十九世纪的大型砖窑厂,随着时代的发展,砖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才有了如今的博物馆。
来到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棱角分明的砖房建筑,红色的石砖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蓝天白云下,“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在我眼前徐徐展开,红黑碰撞,营造出浓浓的现代气息,让人不禁感叹设计师的妙手回春,在保留原有建筑主调的基础上,加入了不拘一格的现代元素,使博物馆看上去极具艺术气息。
走进博物馆,迎接我的是一根高耸入云的红砖柱子,类似于烟囱,底部爬满了青草,郁郁葱葱,显得闲趣可爱,让人眼前一亮。博物馆主体以砖红色为基调,加以白色线条的点缀,有种罗马小镇的文艺感,四周树木林立,有的已经微微泛黄,似乎要与这座人工艺术品平分秋色。
来到馆内,视野瞬间被点亮,馆内的陈列打破了我的传统观念,与之前参观过的陶瓷博物馆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暖黄厚重的灯光,也没有棕黄色的复古墙壁,一切都显得年轻热情,现代感十足。馆内设计主要以白色为主体,在形形色色的陶瓷艺术品的点缀下,显得杂而不乱。
一只只精美的陶瓷花瓶端放在玻璃框中,有种神圣不可侵犯之意,鹅黄色的瓷砖一尘不染,在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一切都显得格外静美,让人不忍心打破这片美好。穿梭在长廊中,仿佛被关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中,此刻无关风花雪月,只有艺术的熏陶。
最让我爱不释手的,还是一个个形状不一的小罐子,小巧精致,原木色调与身后枯黄的竹林融为一体,宛若一副浑然天成的画卷,无处不带给人美的视觉享受。来到陶瓷博物馆,自然少不了体验一番手工的快乐,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一件件只能被定义为可爱的作品,但是看着这些小家伙,竟然觉得成就感十足,那份由指尖传递心田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截至2019年1月,景德镇陶瓷馆收藏陈列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景德镇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名品佳作20000件左右,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馆内展品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 、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
前者以朝代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后者按类别陈列,展出建国后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 、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现代各陶瓷工厂、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
博物馆收藏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珍品重器3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馆内所列瓷器品以景德镇瓷器为主,分朝代陈列,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
其中有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梅瓶小口,丰肩,收腹,器身至上而下绘五层纹饰。肩上覆莲瓣纹,内绘八宝纹,腹部绘缠枝牡丹,下腹绘仰莲瓣纹。整件器物层次多,纹饰满,釉色青白,青花发色浓郁。
还有各种珍贵瓷器例如:
●明三彩鸭形香薰
香薰上半部为盖,下半部用来装香料,以子口相合。鸭头、腹、尾施用墨绿色低温铅釉,吻、足采用黄色低温铅釉,颈、腹侧涂黄釉,翅及背羽锥刻处填孔雀绿釉。鸭足与中空方形底座相连,座底书“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双线方款。底座侧面镂空作海棠形,施铅绿釉,座面、座足饰茄皮紫釉。
●明青花葡萄纹菱口盘
盘葵花口,折沿,弧形浅壁,矮圈足。口沿绘缠枝牡丹,内外壁等距离绘牡丹、莲花图、盘心绘折枝葡萄。胎厚重,釉色青白,青花浓艳。
●清乾隆粉彩九桃图瓶
瓶直口、长颈、圆腹、卧足。因瓶身丰满浑圆似球体,故名“天球瓶”。胎质细腻,釉色白润。瓶体以通景式构图方式绘一株粗壮苍劲的桃树,树上结硕大的蟠桃九个,桃花盛开,枝叶参差,疏密有致,形象逼真,色彩晕染淡雅柔丽,蟠桃是古代“三仙”之一!象征长寿。此瓶是乾隆官窑粉彩瓷的典型作品。底部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民国王步及珠山八友作品
“珠山八友”都是绘瓷名家,对用于创作的瓷器都严格的选择,他们所用的瓷器胎质细腻,造型完美,瓷板平整,厚薄均匀,不见疵点文字纯熟流畅,挥洒自如作品都十分精细,山水秀逸,人物传神,花鸟富有生气。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使之成为中国制瓷工业的代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对保护和弘扬中外陶瓷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我先要介绍一下陶器和瓷器的区别。陶器和瓷器是用不同的原材料制成的。陶器的原材料是用陶土做的,而瓷器是用黏土做的。因为原材料的不同,所以它们的含铁量也不同。还有不同的是,瓷器可以上釉,陶器就不能上。第三点不同的就是陶器烧制的温度是700°-900°之间,属于低温,而瓷器烧制的温度是1500°左右,属于高温。所以他们两个有着天壤之别。
首先要介绍的这个青釉刻花双系鸡首壶。这个瓷器肩部有对称的鸡首和鸡尾。鸡首形态生动,憨厚可掬 。在西晋江浙一带比较流行,动物形态的瓷器,他们造型新颖,代表了西晋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接下来我们看的是一组女陶俑。它们的最大区别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那就是,左边的是坐着的,右边的是站着的。我们主要来看左边的,这个其实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见证,因为仔细看就能看出这个女陶俑坐着的是板凳。板凳不是中国的,而是从国外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那我们也希望丝绸之路能够继续延续。
上面的两组盘子都是景德镇的。除了他们颜色不一样之外。相信不少人都觉得他们俩都是一样的吧?接下来我们再看两张他们的细节。
放大一看便能看出红釉盘的表面要比汝窑盘的表面光滑的许多。另外,他们两个高度和口径都不一样。
接下来我们会走进青花瓷的世界。青花瓷主要就是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色调。例如上面这瓶青花瓷 ,他用蓝色完美的雕刻出山上的景色,把柳树,房子等东西画得很仔细。
这个青花瓷的主图案是折枝山茶花,构图疏朗有致,有较长的空间感,笔法细腻流畅。青花色泽浓艳,釉色白中泛青,适永乐官窑青花瓷的典型特征。
这瓶瓷总算有不同的颜色,它上面画的是森林的景色,在林中有许多小鹿在嬉戏打闹,在远处的山也刻画的淋漓尽致,把石头的纹路都刻了。
这个罐也不赖,瓶身画的是鲤鱼在水中的景色,下面还有荷花,海藻点缀,整幅画很丰满。
这个折枝花卉纹瓶算是入木三分,花与叶子都凹了进去,这样凹凹凸凸增加了花的立体感,十分好看。
短暂的几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次我们参观的是陶瓷馆,下周我们又将去哪探索呢?敬请期待!
如果觉得本文能让你学到知识,记得赞赏哦⊙∀⊙!
跟着大白去探宝,我们下周再见!拜拜ノ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