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电容和CBB电容,安规电容有区别吗?
咱们先分别看了解下陶瓷电容,CBB电容,安规电容陶瓷电容器(ceramiccapacitor;ceramiccondenser)就是用陶瓷作为电介质,在陶瓷基体两面喷涂银层,然后经低温烧成银质薄膜作极板而制成
它的外形以片式居多,也有管形、圆形等形状
CBB电容就是聚丙烯电容
聚丙烯电容(CBB)电容量:1000p--10u额定电压:63--2000V主要特点:稳定,低损耗,体积较大应用:代替大部分聚苯或云母电容,用于要求较高的电路
外形同一些薄膜电容
无感CBB电容2层聚丙乙烯塑料和2层金属箔交替夹杂然后捆绑而成.无感,高频特性好,体积较小不适合做大容量,价格比较高,耐热性能较差.安规电容是电容器失效后,不会导致电击,不危及人身安全的电容
三者的区别:1、陶瓷电容是针对高频高压使用的瓷介电容器,其中额定电压为400V和250V的电容,分别命名为Y1Y2电容,即安规瓷片电容
2、CBB电容属于薄膜电容
根据经验,很多厂家就用聚丙稀金属薄膜电容
CBB和安规电容材质一样的,都是聚丙烯薄膜,耐冲击能力优越
陶瓷电容、CBB电容和安规电容的区别。
1、陶瓷电容是针对高频高压使用的瓷介电容器,其中额定电压为400V和250V的电容,分别命名为Y1、Y2电容,即安规瓷片电容。
2、CBB电容属于薄膜电容。
3、安规电容有Y电容 X电容,Y电容根据期崩溃电压可分为Y1 Y2,同理X电容也可分为X1,X2Y电容一般用来接地,X则用来跨接,有滤波作用。其中Y电容的材质有陶瓷电容(低压),和中高压陶瓷电容。cbb电容即为金属化薄膜电容。安规电容实用场合有别于其他电容,起材质和CBB电容也不一样,因经过安规认证,故名为安规电容。
不可以。
安规电容是指电容器失效后,不会导致电击,不危及人身安全的安全电容器。安规电容通常只用于抗干扰电路中的滤波作用。它们用在电源滤波器里,起到电源滤波作用,分别对共模,差模干扰起滤波作用。出于安全考虑和EMC考虑,一般在电源入口建议加上安规电容。
安规电容的放电和普通电容不一样,普通电容在外部电源断开后电荷会保留很长时间,如果用手触摸就会被电到,而安规电容则没这个问题。在交流电源输入端,一般需要增加3个安全电容来抑制EMI传导干扰。
安规电容分为x 型和y 型。交流电源输入分为3 个端子:火线L/零线N/地线G,(L=Line,N=Neutral, G=Ground)。跨于“L-N”之间,即“火线-零线”之间的是X 电容;跨于“L-G/N-G”之间,即“火线-地线 或 零线-地线”之间的是Y 电容。火线与零线之间接个电容就像是“X”,而火线与地线之间接个电容像个“Y”,这些都不是按什么材质来分的。
X电容:由于这个电容连接的位置也比较关键,同样需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X电容同样也属于安全电容之一。
根据实际需要,X电容的容值允许比Y电容的容值大,但此时必须在X电容的两端并联一个安全电阻,用于防止电源线拔插时,由于该电容的充放电过程而致电源线插头长时间带电。安全标准规定,当正在工作之中的机器电源线被拔掉时,在两秒钟内,电源线插头两端带电的电压(或对地电位)必须小于原来额定工作电压的30%。
符号:
电容量:1000p--10u
额定电压:63--2000V
主要特点:性能与聚苯相似但体积小,稳定性略差
应用:代替大部分聚苯或云母电容,用于要求较高的电路
独石电容最大的缺点是温度系数很高,做振荡器的稳漂让人受不了,我们做的一个555振荡器,电容刚好在7805旁边,开机后,用示波器看频率,眼看着就慢慢变化,后来换成涤纶电容就好多了.
独石电容的特点:
电容量大、体积小、可靠性高、电容量稳定,耐高温耐湿性好等。
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电子精密仪器。各种小型电子设备作谐振、耦合、滤波、旁路。
容量范围:
0.5PF--1UF
耐压:二倍额定电压。
里面说独石又叫多层瓷介电容,分两种类型,1型
性能挺好,但容量小,一般小于0。2U,另一种叫
II型,容量大,但性能一般。
名称:铝电解电容
符号:
电容量:0。47--10000u
额定电压:6。3--450V
主要特点:体积小,容量大,损耗大,漏电大
应用:电源滤波,低频耦合,去耦,旁路等
名称:但电解电容(CA)铌电解电容(CN)
符号:
电容量:0。1--1000u
额定电压:6。3--125V
主要特点:损耗、漏电小于铝电解电容
应用:在要求高的电路中代替铝电解电容
摘录电解电容厂家的“铝电解电容器适用指南”如下:
一.电路设计
(4)铝电解电容分正负极,不得加反向电压和交流电压,对可能出现反向电压的地方应使用无极性电容。
(5)对需要快速充放电的地方,不应使用铝电解电容器,应选择特别设计的具有较长寿命的电容器。
(6)不应使用过载电压
1.直流电压玉文博电压叠加后的缝制电压低于额定值。
2.两个以上电解电容串联的时候要考虑使用平衡电阻器,使得各个电容上的电压在其额定的范围内。
(9)设计电路板时,应注意电容齐防爆阀上端不得有任何线路,,并应留出2mm以上的空隙。
(10)电解也主要化学溶剂及电解纸为易燃物,且电解液导电。当电解液与pc板接触时,可能腐蚀pc板上的线路。,以致生烟或着火。因此在电解电容下面不应有任何线路。
(11)设计线路板向背应确认发热元器件不靠近铝电解电容或者电解电容的下面。
(ceramic
capacitor;ceramic
condenser
)
就是用陶瓷作为电介质,在陶瓷基体两面喷涂银层,然后经低温烧成银质薄膜作极板而制成。它的外形以片式居多,也有管形、圆形等形状。
cbb电容就是聚丙烯电容。
安规电容是电容器失效后,不会导致电击,不危及人身安全的电容。
区别:
1、陶瓷电容是针对高频高压使用的瓷介电容器,其中额定电压为400v和250v的电容,分别命名为y1、y2电容,即安规瓷片电容。
2、cbb电容属于薄膜电容。根据经验,很多厂家就用聚丙稀金属薄膜电容。
可能是电容材质决定的吧,陶瓷电容耐冲击能力差;
cbb和安规电容材质一样的,都是聚丙烯薄膜,耐冲击能力优越。
CBB电容一般于低频环境中;
陶瓷电容一般用于高频环境中;
贴片电容一般用于小型的密集的电路中,不过现在在大型电路板中也会用到。
加电容主要是滤波用。
CBB电容器一般应用在高频脉冲场合、交流场合、高稳定的定时场合、温度补偿电路、开关电源系统和彩电行业、仪器仪表、电视机及家用电器、电子整流器、各类接触器触点的高压电势吸收线路以及照明LED电路、滤波、旁路、耦合等电路。
CBB电容使用禁忌
一定要注意高温对CBB电容的影响:要确认购买的CBB电容的耐温,有一些质量差的耐高温85℃,质量好的CBB电容耐高温105℃。其次要注意不要让CBB电容离发热量大的电子元器件过近,注意电路板的散热。
CBB电容最重要的参数就是耐压,当电路电压超过电容的额定电压,CBB电容可能会被击穿、损坏。千万要注意当电容器上所施加电压高于额定工作电压时,电容的漏电流将上升,其电氧物性将在短期内劣化直至损坏。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cbb电容
X电容是安规电容的一种,根据IEC 60384-14,电容器分为X电容及Y电容,火线零线间的是X电容。X电容用在电源滤波器里,起到电源滤波作用,对差模干扰起滤波作用。
Y电容用来消除共模干扰。也是分别跨接在电力线两线和地之间(L-E,N-E)的电容,一般是成对出现。基于漏电流的限制,Y电容值不能太大。
X电容Y电容都是安全电容,区别是X电容接在输入线两端用来消除差模干扰,Y电容接在输入线和地线之间,用来消除共模干扰。
X电容---金属薄膜电容器;通常,X电容多选用耐纹波电流比较大的聚脂薄膜类电容。这种类型的电容,体积较大,但其允许瞬间充放电的电流也很大,而其内阻相应较小。X电容采用塑封的方形高压CBB电容,CBB电容不但有更好的电气性能,而且与电源的输入端并联可以有效的减小高频脉冲对电源的影响。
Y电容---常采用高压瓷片的。Y型电容连接在相线与地线之间。为了不超过相关安全标准限定的地线允许泄漏值,这些电容的值大约在几nF。一般地,Y电容应连接到噪声干扰较大的导线上。Y1属于双绝缘Y电容,用于跨接一二次侧.Y2则属于基本单绝缘Y电容,用于跨接一次侧对地保护即FG线。
X电容Y电容统称为安规电容,安规电容是指用于这样的场合,即电容器失效后,不会导致电击,不危及人身安全。
由此可见,X电容是CBB电容的一种(要达到安规标准),但不是说任何一种CBB电容就能做X电容。而Y电容是一种高压瓷片电容,就不属于CBB电容范畴了。
瓷片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
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 (μF)/mju:/、纳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00毫法(mF),1毫法=1000微法(μF),1微法=1000纳法 (nF),1纳法=1000皮法(pF)
1、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 μF/16V;
2、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
字母表示法:
1m=1000μF
1P=1pF(如470P=470pF)
1P2=1.2PF
1n=1000PF;
数字表示法:三位数字的表示法也称电容量的数码表示法。三位数字的前两位数字为标称容量的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表示有效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它们的单位都是pF。
如:
102表示标称容量为10×10²pF=1000pF;
104表示标称容量为10×(10^4)pF=100000pF;
470表示标称容量为47pF;
223表示标称容量为(22×(10^3))pF(即22000pF)。
在这种表示法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第三位数字用"9"表示时,是用有效数字乘上10的-1次方来表示容量大小。
如:229表示标称容量为22x10^(-1)pF=2.2pF。
电容(电容器),(Capacitor)电路缩写为C,电容单位法拉,用字母“F”表示.电容是用来储存电荷的容器,简称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元件,在电路中用于调谐、滤波、耦合、旁路、能量转换和延时.
电容器是由两片相距很近的金属中间用某介质(固、液、气体)隔离而构成的.金属板也叫电容极板.按其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半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三种.
1. 常用电容的结构和特点
常用的电容器按其介质材料可分为电解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玻璃釉电容等.
其在电路中的符号表示:
作用是:1、存储电荷 2、隔直通交 3、滤波 4、耦合 5、旁路 等等.
存储电荷:平时我们照相机的闪光灯,就是*电容器储积电荷然后在一瞬间释放出来
滤波:电容器对电波或电磁波、信号等起过滤作用
电容的种类有很多,可以从原理上分为:无极性可变电容、无极性固定电容、有极性电容等,从材料上可以分为:CBB电容(聚乙烯)、聚丙稀电容、涤纶电容、瓷片电容、云母电容、独石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等.使用电容还有一个指标,那就用多大的容量,这就涉及到额定值读数了.电解电容很容易读数,直接在上面看厂商标出容量和负极性,工作环境,最高工作电压值.瓷片电容就比较难一点.小于100P会标出多少P.当标值为474时.首先知道第一、二位是有效数值,如上例中的47,第三位代表10的指数(简单地说就是在前面两位数后面补几个0) ,如上例中的4.那么474表示47×10000=470000PF.
电容的单位法拉(F),法拉这个单位很大很大.我们很少用到,常用的是微法(UF)、皮法(pF).它们之间的转换为:1F=1000000 uF 1uF= 1000000 pF.上面所提到的474就等于0.47uF.
二、电容器检测的一般方法
1.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A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 .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B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C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A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所以,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47μ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B将万用表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偏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漏电阻,此值略大于反向漏电阻.实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kΩ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
C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利用上述测量漏电阻的方法加以判别.即先任意测一下漏电阻,记住其大小,然后交换表笔再测出一个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大的那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笔接的是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D使用万用表电阻挡,采用给电解电容进行正、反向充电的方法,根据指针向右摆动幅度的大小,可估测出电解电容的容量.
3.可变电容器的检测
A用手轻轻旋动转轴,应感觉十分平滑,不应感觉有时松时紧甚至有卡滞现象.将载轴向前、后、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推动时,转轴不应有松动的现象.
B用一只手旋动转轴,另一只手轻摸动片组的外缘,不应感觉有任何松脱现象.转轴与动片之间接触不良的可变电容器,是不能再继续使用的.
C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一只手将两个表笔分别接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和定片的引出端,另一只手将转轴缓缓旋动几个来回,万用表指针都应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在旋动转轴的过程中,如果指针有时指向零,说明动片和定片之间存在短路点;如果碰到某一角度,万用表读数不为无穷大而是出现一定阻值,说明可变电容器动片与定片之间存在漏电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