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红如何在陶瓷釉应用
包裹红主要是应用于陶瓷着色。广泛应用于日用瓷、建筑瓷和高温陶瓷马赛克等。部分陶瓷作家也用包裹红制作工艺瓷,取其大方美观之意。
有些涂料厂家考虑到出口和环保的因素,也会使用包裹红,但毕竟和镉红108相比,包裹红的细度过高,分散性和着色力也没有镉红108那么好,所以在涂料应用上,还是比较有限
陶瓷中,鲜红即永乐鲜红釉,矾红即矾红釉,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出现时间不同
1、永乐鲜红釉:永乐鲜红釉是于明代永乐时期出现的。
2、矾红釉:最早在宋代开始在瓷器上出现。
二、特点不同
1、永乐鲜红釉:色泽鲜艳、匀润。在此之前,陶瓷领域还没有一件色泽纯正的红釉瓷器。永乐鲜红釉的烧制成功,是明代景德镇陶瓷工人的一项重大贡献。
2、矾红釉:其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不透明,没有铜红纯正鲜艳,但呈色比较稳定。
三、制作工艺不同
1、永乐鲜红釉:纯红釉对发色原素铜的需要量并不大,约为全部釉料的0.2%-0.5%,再加上掌握了烧制的恰当火候。光亮的、不流动的、不开裂的釉面,是由于釉中含有稍多的氧化物,使铜在1250℃-1280℃的高温下发生化学变化的结果。
2、矾红釉:以青矾煅烧后得到的氧化铁加入铅粉和牛胶,在900℃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矾红釉
百度百科-永乐鲜红釉
现在礼品市上的“中国红”瓷,真正的高温“中国红”瓷和低温大红瓷器均有;就是为数不多的、销售真正的高温“中国红”瓷的经销商,也在销售低温大红瓷器。
虽然,不管是高温的“中国红”瓷,还是低温的大红瓷器,外表都是正红(大红)色。而且,因为低温烧制,低温瓷器瓷釉的外表反而比高温烧制的瓷釉看起来更光滑和亮丽。但是,低温烧制的大红瓷器,尤其是在低于800度炉温下烧制的大红瓷器,红釉与瓷器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使用、摆放时间长了和风吹日晒后,容易出现崩釉和退色的现象;而高温大红色釉烧制的“中国红” 瓷,其大红色釉是在1200度以上炉温烧制而成的,是大红色釉与瓷坯经高温烧制的、完美结合而成的珍品,瓷釉表面在灯光或日光下近看,釉面上有细微的瓷点、红的深厚,是一种由内向外透出来的美。
价格上的最大区别在于:烧成“中国红”瓷器的高温大红色釉,使用了金属钽等三种稀有金属做稳定剂,才能经得起12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而金属钽等稀有金属的价值远高于黄金;所以才有了:“中国红”瓷釉比黄金都贵也实不为过了。而低温大红瓷器的烧制,均用普通大红色釉烧制而成,无需使用贵重的稀有金属做稳定剂,低温大红色釉的价格,就根本无法与高温大红色釉相提并论了。
故此,要在市场上买到真正的、高温的“中国红”瓷器,就要先学会如何分辩高温的“中国红”瓷器。否则,在不了解和无法分辩的情况下,要想在众多的、自称为“中国红” 瓷的红色瓷器中,寻找到真正的、高温“中国红”瓷就实在太难了!
除了我介绍的方式外,就要看大家对瓷釉烧制成色的了解了!!!下面,我将拜墨斋主人、书法家张鸿林老师总结的“中国红瓷之四奇”提供给大家,有心人就应该知道如何挑选真正的、高温的“中国红”瓷器了。
《中国红之四奇》
一奇曰为“难”:
配料难、工艺难、烧制难、成型难。红瓷须经1250度高温烧制,且“十窑九不成”,可谓“千窑难得一宝”是也。
二奇曰为“贵”:
主料为稀有金属钽。钽价格贵于黄金数倍,故誉红瓷用黄金烧制实不为过。
三奇曰为“润”:
一般陶瓷发光偏脆、偏烁、偏强、偏亮;而红瓷发光则润而温、温而沉、沉而透、透而雅,却有大巧若拙,柔中蕴刚之气度。
四奇曰为“祥”:
红为君子大德之色,吉利而祥和、热烈而真诚、高雅而富贵、博大而雍容。君子尚德,尚德则喜红,故红瓷实为君子收藏或馈赠之上佳妙品是也。
中国红优劣产品的区别在于:
听声音:优品声音清脆响亮,手指弹击杯身、侧耳瓶口倾听等,回声萦绕不绝,劣品声音沉重发闷,回声不大也不清脆。
看色泽:优品色泽如玉,而劣品色泽发灰偏暗甚至有黑点。
透光性:优品透光性很强,光泽度很好,在灯光的照射下,如大红灯笼一样透出红光;劣品则透光性差。
厚度和重量:优品由于采用真骨瓷,瓷很轻壁很薄;劣品则厚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