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厚度国家标准多少
一般的抛光砖厚度在9-12mm左右;仿古砖在15-18mm左右;而瓷片一般在7-10mm左右,所以瓷砖厚度具体要看瓷砖种类。国家标准中瓷砖的厚度由制造商确定,所以每个厂家的具体砖的厚度都不太一样。
地砖的平整度要求是平整度偏差小于±0。2%且最大值不超过2mm。如果以600*600规格的瓷砖来说,就是其平整度的偏差数值应该在-1。2mm至_1。2mm之间且最大值不超过2mm。瓷砖铺贴的铺贴平整度要求是采用两米靠尺测量,平整度偏差不超过2mm,相邻瓷砖接缝高低差不超过0。5mm。
瓷砖产品由于系高温烧成,变形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即使是优等品也有变形。国家标准对变形(边弯曲度)的规定为:瓷质抛光砖±0.2%(最大偏差≤2.0mm)其它瓷质砖为±0.5%彩釉砖为±0.5%釉面砖为+0.5%-0.3%。
检验瓷砖平整度方法:
将四件以上的产品按底部商标(图案)统一方向平铺在平整的沙地面上,预留膨胀缝隙,看四条边交接处是否是平整的且无明显的“踢脚”现象。
用大于或等于砖边长的靠尺,直接放置在距离砖边5毫米处,用适当塞尺,从大的值到小的值,塞入靠尺与砖面间的缝隙处,得出的变形值就是该产品的变形值。
将两件产品面对面放置在一起来观察及测量平整度是不正确的用眼睛目测,或用两块砖在平整的地面、桌面旋转也是不正确的。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用靠尺来检测。
简单检测瓷片变形的方法:两个人用手将两块变形的瓷砖,用砖边对接砖边,看是否平齐。如果两块砖的变形差异大,则用1法检测,如果要知道产品的变形值是否超出标准,则用2法来检测。
根据不同类型产品的要求,在试铺产品时必须预留空隙。特别是仿古砖、雅砂岩、自然面等产品的特性,决定了铺贴时必须预留5-15毫米的缝隙。
请添加详细解释
这是一个比值 ,不是具体的数字,表面平整度的三个指标为中心弯曲,边弯曲和翘曲。瓷砖越大,数值越大。
1、中曲度是中心弯曲处与此瓷砖工作尺寸对角线的比值
2、边曲度是平面放置后边曲与该边长的比值
3、翘曲度是角翘曲值与瓷砖对角线的比值。
详见GB/T 4100-2006与GB/T3810.2,其中工作尺寸与平整度要求如下图:
挤压陶瓷砖要求:
干压陶瓷要求:
遵照国家标准(GB/T4100。1-1999)与行业标准JC/T665-1997要求进行产品检验,对砖背面白色附着物过多的产品一律要求清除。
地面砖铺贴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正确的“干湿铺贴法”规程进行施工。
水泥、砂按1:2.5配好搅拌均匀,加进小量水,手拣成团(手指缝不能漏水),放在地面不散开为标准。
因水分过多,极易使地砖铺贴后,水泥砂浆出现沉降,产生空鼓、松脱。将备好的水泥砂浆扫平,放上抛光地砖敲打排气后取出地检查砂浆密度是否一致,如发现局部出现松散状,定要填补水泥砂浆再次敲打排气,再次检查确无松散状,可在抛光地砖背部涂上纯水泥砂浆(厚度约3~5mm),放回水泥砂浆面敲平,铺贴完成。
严格控制铺贴完成24小时内不准踩踏行人,包括铺贴人员在施工中踩踏,7天内不准行手推车。工缝、伸缩缝边砂浆若需修边,则须铺湿砂护边,防止砂浆水分过快挥发。(特别天气干燥季节)。
国家标准规定吸水率≤0.5%的称为瓷质砖,(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吸水率>10%的为陶质砖(陶质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为e>10%、单个值不小于9%,当平均值e>20%时,生产厂家应说明)。强度——瓷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陶瓷砖
1、国家标准规定吸水率≤0.5%的称为瓷质砖,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吸水率>10%的为陶质砖。
2、瓷质砖强度: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
3、瓷砖抗热震性:经10次抗热震试验不出现炸裂和裂纹。
4、光泽度:抛光砖的光泽度不低于55。
5、耐磨性:无釉砖耐深度磨损体积不大于175mm3。